Friday, August 08, 2008

七成科技新貴薪水將變薄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77 期
作者:林宏達、楊之瑜



員工分紅新制上路後,增強個人長期競爭力,將比短時間內拿多少分紅更重要。攝影●張家毓
員工分紅費用化,科技業員工收入減少,就算加薪也難彌補。更慘的是,大環境景氣不佳、股價下滑,談加薪的發球權,已完全掌握在老闆手上。


科技新貴的光環,加上陸續傳出的「加薪」消息,就讓你對進入科技業,義無反顧嗎?

根據一○四人力銀行在五月二十八日發布的調查,電子業是今年起薪最高的行業。近幾個月,宏達電、華碩等公司陸續宣布替員工加薪,幅度高達三成。衝著高薪,六月底在台中舉辦的就業博覽會,電子業廠商攤位一天共收到四千份履歷表。加薪就像魔咒一樣,吸引所有人奮勇向前。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屬於科技業薪資的寧靜革命,正在展開。

昔日年薪三百萬工程師 明年收入可能少四成

第一個場景,在宏達電。

小張,宏達電的資深工程師,他有八年年資,手底下也帶了幾個人,月薪約十萬元。去年他領了兩個月年終和三張股票,以去年宏達電約六百多元的股價估算,小張去年的實質所得高達三百二十萬元。

但從今年年中,公司開完股東會,決議分紅數目之後,他能領到的紅利都必須用員工分紅費用化的新制計算。

今年初,公司宣布調薪一○%,對如何配股卻一直沒公布,從董事會的決議看,今年能配發的股票也不會變多。他盤算,加薪只會多十四萬的現金收入,即使表現相同,分紅費用化之後,公司只能配發在市場上價值三十萬的股票給他。

明年,他的年收入可能跌到一百八十四萬元,等於縮水四三%。加上分紅所得也要被課所得稅,即使收入不變,他也不像過去適用一三%的稅率,而是被調高到三○%的稅率級別。小張忍不住悲從中來,「給你這樣一算,我都有點不想幹了!」

這是員工分紅費用化帶來的影響。過去,公司配給員工的股票紅利,只要用十元的票面價值計算成本,但從今年年中起,就要用市值計算。

也就是說,過去宏達電發一股只要花十元成本;未來,一股卻要六百元以上的成本。用同樣的成本,未來公司只能發六十分之一的股票股利給員工,即使加薪,也難以彌補員工配股收入的損失。 另一個場景,發生在台積電。

一位工作三到五年、擁有碩士學歷的工程師,底薪約四萬元。如果績效在平均水準之上,約可分到二十張以上的股票,以每股六十元換算,他一年所得是一百七十六萬元。在新制實施之後,如果公司願意分配的紅利不變,因為發出的股票要按市值計算成本,他只能拿到四張股票,薪資將減少為八十萬元上下,收入減少五五%。

大廠紛紛端出加薪牛肉 但股票、獎金才算「重頭戲」

現在,最令這些科技人忐忑不安的是,公司雖然表態將會透過加薪來彌補,但是怎麼加,沒人知道。

六月三十日,華碩新任人資長侯英豪宣布加薪三成,同時提高績效獎金。華碩雖然喊出「維持員工總年薪不變」的原則,卻始終沒有公布調薪的細節,「我們還不知道薪資會怎麼發。」一位華碩員工說。

科技新貴的定義正被改寫。「高科技業至少七成的人,薪水將因此下降,」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常務理事萬子綾預測。她分析,今年的景氣幫了高科技業老闆一個大忙,因為景氣下滑,員工不敢隨便跳槽,股價也較不吸引人,公司獲利有限,讓員工少了談薪資的籌碼。「今年大部分的公司,分給員工的餅都沒有變大,只是重新分配而已,」萬子綾說。如果把過去員工從股市裡換到的所得加進去,所有公司能給的獎勵,都大幅縮水。






如何重新分配?萬子綾分析,員工的獎酬可分成薪資、津貼、獎金、股票和福利等五個類目。前兩項是保證核發的現金,獎金和股票卻是不確定,股票要怎麼發,成為公司內最敏感的話題。

她觀察,基本上,大部分公司仍是按照績效、職位、職級和年資等四個因素判斷要發多少張。但她認為,未來薪資卻不會呈現M型化分布,公司會按照每個人的工作內容、表現、對組織的重要性,決定該員工可獲得的張數。負責替公司賺錢的研發和工程單位,比財務、人事等行政單位能分得更多。 企業備妥跳槽談判金 留給具技術專長者

雖然大部分公司預期員工不會跳槽,但仍會準備另一筆「預備金」。因為能分的籌碼有限,未來老闆會等員工上門談離職的時候,才會拿出另一筆鉅額的股票分紅收入吸引員工留下來。

一○四人力銀行副總經理晉麗明分析,但這個時候就算拿到股票,也是分階段拿。常見的狀況是,要員工簽約四年,一年一年發,如果員工半途離職,就領不到未來的股票紅利,等於增加員工跳槽的機會成本。

景氣不佳,讓薪資發球權更緊握在老闆手中。有的企業趁此調整組織結構,例如某IC設計公司,七月三日就開會公布,公司內將多一個設計部門。「這個部門的薪資,就可能會比其他部門高,」該公司員工表示。

你是職場上的贏家還是輸家,在這波寧靜革命中,很快見分曉。

「選自己專長的技術領域,比選公司還重要。」這是一位IC設計業的中階主管給新鮮人的建議。因為目前各企業都已經是用放大鏡來檢查你的價值,你不能再依循過去,以為努力工作,就可以公平分到股票的心態,盲目投入企業工作。

當沒人能保證你進入高科技公司就變成新貴時,你能做的,就是選對適合自己的舞台,讓自己的價值再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