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身分證的便當
徐沛緹 陳柏華
在裝好的便當盒,準備賣出去之前,束上一圈能圍住便當的長紙條,鍾坤志打趣地說,這是一條便當的「腰帶」。
就像綁在人身上的腰帶,最初的意義具有規範作用。有機便當業者鍾坤志:「我們的菇是從這邊來的,蛋是CAS花蓮牧場來的蛋,然後我們的蔬菜,有時候是花蓮的,有時候是其他認證合格的。」
鍾坤志用這條「紙腰帶」,規範他所生產的便當,從稻米、豬肉、雞蛋和青菜,每一樣食材都得清楚標明產地,和獲得有機或是無毒的農業認證。鍾坤志:「肉沒有有機的,在台灣只有安全的肉,因為你看我們連那個飼料都檢測,沒有含三聚氰胺。」
遇到客人有疑問,鍾坤志就會打開肉品櫃特別講解;這個想法,其實也不是從讓整個台灣,陷入恐慌的三聚氰胺才開始。
鍾坤志:「其實,在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我覺得每一年都有不同的黑心食品發生,我印象很深刻,就是在我年紀還很輕的時候,有所謂的餿水油,我說怎麼有人,可以把餿水油提煉出來再賣人,又有什麼回鍋油,再來現在像豆類製品,甚至我們不時聽到農藥,汙染蔬菜的一個問題,或者是米,又發生什麼樣的問題。」
這麼多對黑心食物不好的印象,一直等到鍾坤志變成2個孩子的爸,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吃壞了,又開始在他心裡起了擔憂。鍾坤志:「我在一次,旅遊的偶然機會,在花蓮的瑞穗、玉里那邊,吃到了網室健康豬肉,最早就是從那裡開始,那吃到了那個健康豬肉之後,我很驚訝,是我的老大,那時候才1歲半,他把一盤的豬肉都吃光了,平常他吃東西,其實沒有那麼乖的,我就覺得很驚訝,這是什麼肉?這麼好吃。」
於是,3年前,這位想要看到兒子每天都吃得開心、他也能很放心的爸爸,說服了在證券公司上班的太太有機食材,很有市場潛力,所以決定從設計藝文空間和圖書館的裝潢公司老闆,轉行賣菜。
鍾坤志:「我就開始來賣豬肉,但是因為我也沒賣過豬肉,所以我就想說,是不是有機會能把蔬菜,因為站在健康的角度,因為當初看豬肉,也是因為它是健康的豬肉,所以呢,我們希望把蔬菜也能帶進來。」
這個跨領域的轉業,跨得有點大,鍾坤志也知道賣肉、賣菜,他都算是門外漢,想要找到健康、有機的食材,能讓家人吃,也能成為一份事業,鍾坤志決定就從讓兒子,願意乖乖吃東西的花蓮,開始出發,全台灣尋找食材。
鍾坤志:「所以我就開始了我的這種參訪的旅程,因為我覺得我自己吃的東西,要賣給人家的東西,是一定我自己想吃,而且還有很重要的是,我的家人也在吃這些東西,那我就是所有食材的選擇是用我自己要吃,我家人要吃的標準,去看待這個東西去選擇,所以我就從花蓮開始,看花蓮的蔬菜,花蓮的豬肉,然後到台東,台東有釋迦、台東池上有米,我就去看這些東西。」
鍾坤志的足跡,從葡萄園到杏鮑菇的實驗室,只要聽說那裡有無毒、有機的食材,他橫跨北、中、南,往產地跑,即使只為了一顆小小的雞蛋,他也想進到養雞場參觀一下。
最遠,鍾坤志還到了澎湖,看漁民養殖海鱺魚,他想藉由第一手觀察知道,這些以後要放心吃下肚的食物,會是在什麼樣的環境養成,和一般的食材到底有多不同?
蔬菜包裝上,寫明栽種過程中的紀錄,甚至連農戶的姓名和照片,都跟著這把青菜銷售,鍾坤志把這張食物的身分證,看做是一種信任和承諾。鍾坤志:「所以,我就覺得說,你賣的東西,你能不能大聲地告訴人家這是我種的,所以我就覺得說,你如果有一個正常的身分來源,那是很好,消費者能夠吃得安心,真的發生事情,我們追溯來源,查明原因,是怎麼一回事,這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安全,同時也隱含了一個社會的意義,就是說我是負責栽種農民,我跟我的家人負完全的責任,那我是銷售者,我選到你的東西,因為我了解你,所以我選到你,所以我也要為你負責,而不是只是為了量化的商業價值,而不斷地叫東西。」
對於跑遍台灣,辛苦蒐羅來的食材,鍾坤志又開始擔心,如果買到食材的人忽略了,不用味精,習慣油炸,那還不如他自己將這些食材做成便當來賣。鍾坤志:「我不會做飯,我不會做飯,你看我只是來試吃,跟看它的品質而已。」
雖然,因為不會下廚,得尊重專業,請來曾經烹調過,有機餐飲的師傅掌廚,但至少這些有機食材是在鍾坤志堅持的方式下,以不失去食物營養的方式,料理完成。鍾坤志:「像青菜你可以發現,我們並不是一次燙一堆起來,因為這東西青菜不能放,我們大概每打(便當)到一個階段,他要青菜再燙一下,所以我們確保消費者,所吃到的東西,是最新鮮、口感最好的一個便當。」
便當盒裡,一半裝著雜糧飯,另外一半就是青菜、蛋,以及杏鮑菇當配菜;鍾坤志特別選了,透明的盒子來裝便當。
雖然一開始,在市場上打著有機便當,在消費者心裡可能意味著貴,又不好吃,鍾坤志也試圖在健康和美味間,尋找平衡點。
為了解答這些疑惑,這位改行賣便當的爸爸,還在食材中繼續尋找健康的元素,他許下心願,天下父母心,最不想見到的就是黑心食品,影響孩子健康長大。
在裝好的便當盒,準備賣出去之前,束上一圈能圍住便當的長紙條,鍾坤志打趣地說,這是一條便當的「腰帶」。
就像綁在人身上的腰帶,最初的意義具有規範作用。有機便當業者鍾坤志:「我們的菇是從這邊來的,蛋是CAS花蓮牧場來的蛋,然後我們的蔬菜,有時候是花蓮的,有時候是其他認證合格的。」
鍾坤志用這條「紙腰帶」,規範他所生產的便當,從稻米、豬肉、雞蛋和青菜,每一樣食材都得清楚標明產地,和獲得有機或是無毒的農業認證。鍾坤志:「肉沒有有機的,在台灣只有安全的肉,因為你看我們連那個飼料都檢測,沒有含三聚氰胺。」
遇到客人有疑問,鍾坤志就會打開肉品櫃特別講解;這個想法,其實也不是從讓整個台灣,陷入恐慌的三聚氰胺才開始。
鍾坤志:「其實,在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我覺得每一年都有不同的黑心食品發生,我印象很深刻,就是在我年紀還很輕的時候,有所謂的餿水油,我說怎麼有人,可以把餿水油提煉出來再賣人,又有什麼回鍋油,再來現在像豆類製品,甚至我們不時聽到農藥,汙染蔬菜的一個問題,或者是米,又發生什麼樣的問題。」
這麼多對黑心食物不好的印象,一直等到鍾坤志變成2個孩子的爸,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吃壞了,又開始在他心裡起了擔憂。鍾坤志:「我在一次,旅遊的偶然機會,在花蓮的瑞穗、玉里那邊,吃到了網室健康豬肉,最早就是從那裡開始,那吃到了那個健康豬肉之後,我很驚訝,是我的老大,那時候才1歲半,他把一盤的豬肉都吃光了,平常他吃東西,其實沒有那麼乖的,我就覺得很驚訝,這是什麼肉?這麼好吃。」
於是,3年前,這位想要看到兒子每天都吃得開心、他也能很放心的爸爸,說服了在證券公司上班的太太有機食材,很有市場潛力,所以決定從設計藝文空間和圖書館的裝潢公司老闆,轉行賣菜。
鍾坤志:「我就開始來賣豬肉,但是因為我也沒賣過豬肉,所以我就想說,是不是有機會能把蔬菜,因為站在健康的角度,因為當初看豬肉,也是因為它是健康的豬肉,所以呢,我們希望把蔬菜也能帶進來。」
這個跨領域的轉業,跨得有點大,鍾坤志也知道賣肉、賣菜,他都算是門外漢,想要找到健康、有機的食材,能讓家人吃,也能成為一份事業,鍾坤志決定就從讓兒子,願意乖乖吃東西的花蓮,開始出發,全台灣尋找食材。
鍾坤志:「所以我就開始了我的這種參訪的旅程,因為我覺得我自己吃的東西,要賣給人家的東西,是一定我自己想吃,而且還有很重要的是,我的家人也在吃這些東西,那我就是所有食材的選擇是用我自己要吃,我家人要吃的標準,去看待這個東西去選擇,所以我就從花蓮開始,看花蓮的蔬菜,花蓮的豬肉,然後到台東,台東有釋迦、台東池上有米,我就去看這些東西。」
鍾坤志的足跡,從葡萄園到杏鮑菇的實驗室,只要聽說那裡有無毒、有機的食材,他橫跨北、中、南,往產地跑,即使只為了一顆小小的雞蛋,他也想進到養雞場參觀一下。
最遠,鍾坤志還到了澎湖,看漁民養殖海鱺魚,他想藉由第一手觀察知道,這些以後要放心吃下肚的食物,會是在什麼樣的環境養成,和一般的食材到底有多不同?
蔬菜包裝上,寫明栽種過程中的紀錄,甚至連農戶的姓名和照片,都跟著這把青菜銷售,鍾坤志把這張食物的身分證,看做是一種信任和承諾。鍾坤志:「所以,我就覺得說,你賣的東西,你能不能大聲地告訴人家這是我種的,所以我就覺得說,你如果有一個正常的身分來源,那是很好,消費者能夠吃得安心,真的發生事情,我們追溯來源,查明原因,是怎麼一回事,這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安全,同時也隱含了一個社會的意義,就是說我是負責栽種農民,我跟我的家人負完全的責任,那我是銷售者,我選到你的東西,因為我了解你,所以我選到你,所以我也要為你負責,而不是只是為了量化的商業價值,而不斷地叫東西。」
對於跑遍台灣,辛苦蒐羅來的食材,鍾坤志又開始擔心,如果買到食材的人忽略了,不用味精,習慣油炸,那還不如他自己將這些食材做成便當來賣。鍾坤志:「我不會做飯,我不會做飯,你看我只是來試吃,跟看它的品質而已。」
雖然,因為不會下廚,得尊重專業,請來曾經烹調過,有機餐飲的師傅掌廚,但至少這些有機食材是在鍾坤志堅持的方式下,以不失去食物營養的方式,料理完成。鍾坤志:「像青菜你可以發現,我們並不是一次燙一堆起來,因為這東西青菜不能放,我們大概每打(便當)到一個階段,他要青菜再燙一下,所以我們確保消費者,所吃到的東西,是最新鮮、口感最好的一個便當。」
便當盒裡,一半裝著雜糧飯,另外一半就是青菜、蛋,以及杏鮑菇當配菜;鍾坤志特別選了,透明的盒子來裝便當。
雖然一開始,在市場上打著有機便當,在消費者心裡可能意味著貴,又不好吃,鍾坤志也試圖在健康和美味間,尋找平衡點。
為了解答這些疑惑,這位改行賣便當的爸爸,還在食材中繼續尋找健康的元素,他許下心願,天下父母心,最不想見到的就是黑心食品,影響孩子健康長大。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