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月
林文月是台灣彰化縣人,1933年誕生於上海日本租界,當時台灣屬於日治時期,台灣人在法律上是日本公民,因此,林文月的啟蒙教育是日文,她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唸日本書,直到小學六年級回到台灣,才接受中文教育。雖然,林文月的日文正規教育只到小學五年級,不過,由於天賦和努力,使她在日後研讀中國文學的時候,始終沒有放下對日文的鑽研,這樣對學術不懈的追求與執著,促使她完成了把日本古典文學鉅著「源氏物語」、「和泉式部日記」等翻譯成中文的高難度工作。
在林文月考大學的那個時候,台灣唸文學科系的高中畢業生第一志願通常是台大外文系,林文月卻沒有跟隨潮流,她選擇了台大中文系作為第一志願,這個選擇成為她一生事業的開端,此後數十年,她教學、研究、寫作,都和中文脫離不了關係,也取得了極為傑出的成就。
林文月的文學生涯開端得很早,大學時期,她就開始從事翻譯和寫作工作。當時,台灣著名的出版兒童和少年讀物的東方出版社編輯了一部「世界偉人傳記」,這部書的編輯方式是把一些國外文藝性較高的成人作品,改寫成適合少年和兒童閱讀的書。林文月加入了這個編輯團隊,翻譯和改寫了「居禮夫人」、「南丁格爾」、「聖女貞德」等偉人的事蹟,這套書對於台灣孩子的影響相當深遠,而林文月也從這樣的文字訓練當中獲得了更多寫作經驗。
大學畢業後,林文月繼續在台大中文系攻讀碩士學位,並且開始在系上任教。1969年,她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比較文學,回到台灣後,她以這一年的生活經歷寫成「京都一年」這本散文集,獲得極大回響,有些現代文學的學者認為:這本書開啟了台灣旅遊散文的新頁。從1958年開始教書到1993年退休,林文月在台大任教了35年,專攻六朝文學、中日比較文學,是學生非常尊敬的教授,同時,她也曾經擔任美國華盛頓大學、史丹佛大學、加州柏克萊大學等名校的客座教授。教學之外,林文月也從來沒有停下翻譯和創作的筆,她是最具聲名的日本古典名著翻譯家,也是重要的散文家,她的散文淡而有味,溫婉平易,境界高遠,屬於最純正的散文作品。她多次獲得台灣的重要散文獎,是公認的散文大家,作品集《遙遠》、《午後書房》、《擬古》、《飲膳札記》等都膾炙人口,歷久彌新。
說明:
「溫州街到溫州街」是林文月非常著名的一篇散文,這篇相當長的散文寫朋友之情、師生之情,在平淡中見真情,深刻而動人。文章從林文月的兩位老師:鄭騫先生和臺靜農先生都住在溫州街開始寫起,寫他們相交數十年的友誼,也寫他們年邁之後,因為行動不便,彼此不能經常到對方家拜訪的惆悵。現在,就請大家欣賞文章中描寫鄭先生出了新書,林文月載老師到臺先生家送書的一段描述。
原文:
車轉入溫州街十八巷時,遠遠便望見臺先生已經站在門口等候著。由於我小心慢駛,又改道耽誤時間,性急的臺先生大概已等候許久了吧?十八巷內兩側都停放著私家小轎車,我無法在只容得一輛車通行的巷子裡下車,故只好將右側車門打開,請臺先生扶鄭先生先行下車,再繼續開往前面去找停車處。車輪慢慢滑動,從照後鏡裡瞥見身材魁梧的臺先生正小心攙扶著清癯而微僂的鄭先生跨過門檻。那是一個有趣的形象對比,也是頗令人感覺溫馨的一個鏡頭。臺先生比鄭先生年長四歲,不過,從外表看起來,鄭先生步履蹣跚,反而顯得蒼老些。
待我停妥了車子,推開虛掩的大門進入書房時,兩位老師都已端坐在各自適當的位置上了──臺先生穩坐在書桌前的藤椅上,鄭先生則淺坐在對面的另一張藤椅上。兩人夾著一張寬大的桌面相對晤談著;那上面除雜陳的書籍、硯臺、筆墨,和茶杯、煙灰缸外,中央清出的一塊空間正攤開著《清畫堂詩集》。臺先生前前後後地翻動書頁,急急地誦讀幾行詩句,隨即又看看封面看看封底,時則又音聲宏亮地讚賞:「哈啊,這句子好,這句子好!」鄭先生前傾著身子,背部微駝,從厚重的鏡片後瞇起雙眼盯視臺先生。他不大言語,鼻孔裡時時發出輕微的喀嗯喀嗯聲。那是他高興或專注的時候常有的表情,譬如在讀一篇學生的佳作時,或聽別人談說一些趣事時;而今,他正十分在意老友臺先生對於他甫出版詩集的看法。我忽然完全明白了,古人所謂「奇文共欣賞」,便是眼前這樣一幕情景。
我安靜地靠牆坐在稍遠處,啜飲杯中微涼的茶,想要超然而客觀地欣賞那一幕情景,卻終於無法不融入兩位老師的感應世界裡,似乎也分享得他們的喜悅與友誼,也終仿禁不住地眼角溫熱濕潤起來。
日後,臺先生曾有一詩讚賞《清畫堂詩集》:
千首詩成南渡後,
精深雋雅自堪傳。
詩家更見開新例,
不用他人作鄭箋。
鄭先生的千首詩固然精深雋雅,而臺先生此詩中用「鄭箋」的典故,更是神來之筆,實在是巧妙極了。
其實,兩位老師所談並不多,有時甚至會話中斷,而呈現一種留白似的時空。大概他們平常時有電話聯繫互道消息,見面反而沒有什麼特別新鮮的話題了吧?抑或許是相知深,許多想法盡在不言中,此時無聲勝有聲嗎?
約莫半個小時左右的會面晤談。鄭先生說:「那我走了。」「也好。」臺先生回答得也簡短。
在林文月考大學的那個時候,台灣唸文學科系的高中畢業生第一志願通常是台大外文系,林文月卻沒有跟隨潮流,她選擇了台大中文系作為第一志願,這個選擇成為她一生事業的開端,此後數十年,她教學、研究、寫作,都和中文脫離不了關係,也取得了極為傑出的成就。
林文月的文學生涯開端得很早,大學時期,她就開始從事翻譯和寫作工作。當時,台灣著名的出版兒童和少年讀物的東方出版社編輯了一部「世界偉人傳記」,這部書的編輯方式是把一些國外文藝性較高的成人作品,改寫成適合少年和兒童閱讀的書。林文月加入了這個編輯團隊,翻譯和改寫了「居禮夫人」、「南丁格爾」、「聖女貞德」等偉人的事蹟,這套書對於台灣孩子的影響相當深遠,而林文月也從這樣的文字訓練當中獲得了更多寫作經驗。
大學畢業後,林文月繼續在台大中文系攻讀碩士學位,並且開始在系上任教。1969年,她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比較文學,回到台灣後,她以這一年的生活經歷寫成「京都一年」這本散文集,獲得極大回響,有些現代文學的學者認為:這本書開啟了台灣旅遊散文的新頁。從1958年開始教書到1993年退休,林文月在台大任教了35年,專攻六朝文學、中日比較文學,是學生非常尊敬的教授,同時,她也曾經擔任美國華盛頓大學、史丹佛大學、加州柏克萊大學等名校的客座教授。教學之外,林文月也從來沒有停下翻譯和創作的筆,她是最具聲名的日本古典名著翻譯家,也是重要的散文家,她的散文淡而有味,溫婉平易,境界高遠,屬於最純正的散文作品。她多次獲得台灣的重要散文獎,是公認的散文大家,作品集《遙遠》、《午後書房》、《擬古》、《飲膳札記》等都膾炙人口,歷久彌新。
說明:
「溫州街到溫州街」是林文月非常著名的一篇散文,這篇相當長的散文寫朋友之情、師生之情,在平淡中見真情,深刻而動人。文章從林文月的兩位老師:鄭騫先生和臺靜農先生都住在溫州街開始寫起,寫他們相交數十年的友誼,也寫他們年邁之後,因為行動不便,彼此不能經常到對方家拜訪的惆悵。現在,就請大家欣賞文章中描寫鄭先生出了新書,林文月載老師到臺先生家送書的一段描述。
原文:
車轉入溫州街十八巷時,遠遠便望見臺先生已經站在門口等候著。由於我小心慢駛,又改道耽誤時間,性急的臺先生大概已等候許久了吧?十八巷內兩側都停放著私家小轎車,我無法在只容得一輛車通行的巷子裡下車,故只好將右側車門打開,請臺先生扶鄭先生先行下車,再繼續開往前面去找停車處。車輪慢慢滑動,從照後鏡裡瞥見身材魁梧的臺先生正小心攙扶著清癯而微僂的鄭先生跨過門檻。那是一個有趣的形象對比,也是頗令人感覺溫馨的一個鏡頭。臺先生比鄭先生年長四歲,不過,從外表看起來,鄭先生步履蹣跚,反而顯得蒼老些。
待我停妥了車子,推開虛掩的大門進入書房時,兩位老師都已端坐在各自適當的位置上了──臺先生穩坐在書桌前的藤椅上,鄭先生則淺坐在對面的另一張藤椅上。兩人夾著一張寬大的桌面相對晤談著;那上面除雜陳的書籍、硯臺、筆墨,和茶杯、煙灰缸外,中央清出的一塊空間正攤開著《清畫堂詩集》。臺先生前前後後地翻動書頁,急急地誦讀幾行詩句,隨即又看看封面看看封底,時則又音聲宏亮地讚賞:「哈啊,這句子好,這句子好!」鄭先生前傾著身子,背部微駝,從厚重的鏡片後瞇起雙眼盯視臺先生。他不大言語,鼻孔裡時時發出輕微的喀嗯喀嗯聲。那是他高興或專注的時候常有的表情,譬如在讀一篇學生的佳作時,或聽別人談說一些趣事時;而今,他正十分在意老友臺先生對於他甫出版詩集的看法。我忽然完全明白了,古人所謂「奇文共欣賞」,便是眼前這樣一幕情景。
我安靜地靠牆坐在稍遠處,啜飲杯中微涼的茶,想要超然而客觀地欣賞那一幕情景,卻終於無法不融入兩位老師的感應世界裡,似乎也分享得他們的喜悅與友誼,也終仿禁不住地眼角溫熱濕潤起來。
日後,臺先生曾有一詩讚賞《清畫堂詩集》:
千首詩成南渡後,
精深雋雅自堪傳。
詩家更見開新例,
不用他人作鄭箋。
鄭先生的千首詩固然精深雋雅,而臺先生此詩中用「鄭箋」的典故,更是神來之筆,實在是巧妙極了。
其實,兩位老師所談並不多,有時甚至會話中斷,而呈現一種留白似的時空。大概他們平常時有電話聯繫互道消息,見面反而沒有什麼特別新鮮的話題了吧?抑或許是相知深,許多想法盡在不言中,此時無聲勝有聲嗎?
約莫半個小時左右的會面晤談。鄭先生說:「那我走了。」「也好。」臺先生回答得也簡短。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