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時篇/天下沒有不謀求「國家利益」的國家
【聯合報╱張作錦】 2009.06.18 05:14 pm
在北京看美國眾院議長和財政部長訪問中國
五月底和六月初,美國眾院議長波洛西和財政部長蓋納訪問中國時,我恰巧旅遊北京。目睹他們的訪問過程,聽他們的言論,看世界的反應,深覺人間炎涼,更明白國家尤像個人,立足世間,全憑實力。
蓋納就任前,在參議院提名聽證會上,忽語出驚人,指摘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世人皆知,此事是北京最敏感和最反感的話題。現在他親履中國,會說些什麼?大家都等著瞧。
在蓋納就任前後,世界性金融風暴更加深化,美國的大銀行和大企業都岌岌可危;而中國相對的受影響最小,復甦的潛能最高,且又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人,兩國的依存關係顯然起了變化。
於是,不像過去訪問北京的美國大官,常高調批評中國,認為中國應向華爾街學習;這回蓋納強調中美關係,讚揚中國在世界金融危機中的表現,支持中國在國際舞台,尤其是經濟領域上發揮更大作用。《紐約時報》認為蓋納態度的「軟化」,表明歐巴馬政府已打定主義把中國當成一個平等的夥伴。
其實,早在兩年前,英國《每日電訊報》就使用了「中美國」(Chimerica)一詞。預示中國將要與美國相提並論。全球金融風暴之來,使這個詞彙更早和更加受人注意。
至於波洛西,她一向批評中國大陸的人權和民主,久為北京所不喜。但她這次來訪,一句不離口的話卻是:「攜手對抗氣候變化,有助改善中美關係。」
今天的中國,已經完全不操縱人民幣匯率了嗎?人權和民主都已無懈可擊了嗎?顯然不是,蓋納和波洛西的「昨非今是」,只因為美國現在已沒有過去那樣的力量來挑戰中國,美國向中國「釋放善意」,是希望得到中國的合作,以謀求美國的「國家利益」。
著有《日本走向何方》一書的日本外交官小原博雅,最近寫了一篇文章,題為〈日本需要開放的國家利益〉。他說:「一個國家的興衰,取決於如何界定國家利益,並採取手段予以實現。如果不能正確界定自身的國家利益,國家注定會衰敗,戰前的日本就是顯例。《論語》有一句話:『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只要努力去把握根本,就自然會走進核心之道,找到本質方法。」準此以觀,美國謀求它的「國家利益」,而與中國合作是其「核心之道」,如是而已!
然而,台灣的「國家利益」是什麼呢?又創造了何等實力去追求呢?我們只見朝野無目的的內耗,只見國會無休止的癱瘓。在「去中國化」的喧囂中,當然沒人在意《論語》說些什麼。蓋納與北京睦鄰修好的那幾天,台灣媒體上熱熱鬧鬧的一齣「大戲」:前任新聞局長執導的「耍猴戲」。好像這就是國家的急務,比國家的前途與利益更值得注意。
哀哉,台灣!
【2009/06/18 聯合報】@ http://udn.com/
在北京看美國眾院議長和財政部長訪問中國
五月底和六月初,美國眾院議長波洛西和財政部長蓋納訪問中國時,我恰巧旅遊北京。目睹他們的訪問過程,聽他們的言論,看世界的反應,深覺人間炎涼,更明白國家尤像個人,立足世間,全憑實力。
蓋納就任前,在參議院提名聽證會上,忽語出驚人,指摘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世人皆知,此事是北京最敏感和最反感的話題。現在他親履中國,會說些什麼?大家都等著瞧。
在蓋納就任前後,世界性金融風暴更加深化,美國的大銀行和大企業都岌岌可危;而中國相對的受影響最小,復甦的潛能最高,且又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人,兩國的依存關係顯然起了變化。
於是,不像過去訪問北京的美國大官,常高調批評中國,認為中國應向華爾街學習;這回蓋納強調中美關係,讚揚中國在世界金融危機中的表現,支持中國在國際舞台,尤其是經濟領域上發揮更大作用。《紐約時報》認為蓋納態度的「軟化」,表明歐巴馬政府已打定主義把中國當成一個平等的夥伴。
其實,早在兩年前,英國《每日電訊報》就使用了「中美國」(Chimerica)一詞。預示中國將要與美國相提並論。全球金融風暴之來,使這個詞彙更早和更加受人注意。
至於波洛西,她一向批評中國大陸的人權和民主,久為北京所不喜。但她這次來訪,一句不離口的話卻是:「攜手對抗氣候變化,有助改善中美關係。」
今天的中國,已經完全不操縱人民幣匯率了嗎?人權和民主都已無懈可擊了嗎?顯然不是,蓋納和波洛西的「昨非今是」,只因為美國現在已沒有過去那樣的力量來挑戰中國,美國向中國「釋放善意」,是希望得到中國的合作,以謀求美國的「國家利益」。
著有《日本走向何方》一書的日本外交官小原博雅,最近寫了一篇文章,題為〈日本需要開放的國家利益〉。他說:「一個國家的興衰,取決於如何界定國家利益,並採取手段予以實現。如果不能正確界定自身的國家利益,國家注定會衰敗,戰前的日本就是顯例。《論語》有一句話:『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只要努力去把握根本,就自然會走進核心之道,找到本質方法。」準此以觀,美國謀求它的「國家利益」,而與中國合作是其「核心之道」,如是而已!
然而,台灣的「國家利益」是什麼呢?又創造了何等實力去追求呢?我們只見朝野無目的的內耗,只見國會無休止的癱瘓。在「去中國化」的喧囂中,當然沒人在意《論語》說些什麼。蓋納與北京睦鄰修好的那幾天,台灣媒體上熱熱鬧鬧的一齣「大戲」:前任新聞局長執導的「耍猴戲」。好像這就是國家的急務,比國家的前途與利益更值得注意。
哀哉,台灣!
【2009/06/18 聯合報】@ http://udn.c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