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合夥人共治制度 幫米其林撐過危機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週刊第 972 期
作者:胡釗維
賀立業臨危受命接手米其林,卻未見匆促上陣的不安與緊張。(米其林照片提供)
家族企業米其林第四代掌門人驟逝訊息傳出隔天,股價僅小挫一%;國際媒體也一致表示,米其林在短期內看不見任何危機。為什麼?
家族企業要如何永續經營?擁有一百一十七年歷史、十三萬名員工,市值高達六十七億歐元(約合新台幣二千七百七十億元)的全球最大輪胎公司米其林,正因為一場船難意外,讓這個棘手問題立刻浮上檯面。
五月二十六日,當年僅四十二歲的前米其林執行長愛德華.米其林(Edouard Michelin)被發現困死在法國西海岸的捕龍蝦魚網時,這個百餘年來始終掌握在米其林家族手中的輪胎業大廠,似正面臨史無前例的危機。
然而,死訊傳出隔天,新任執行長米歇爾.賀立業(Michel Rollier),馬上接手愛德華排定於五月底的中國行程;六月十日在法國舉行的米其林年度盛事「必比登挑戰賽」(編按:展示先進環保車輛技術),賀立業也跳上第一線,擔綱此盛事的主辦人。
家族企業遇上突如其來的接班危機,似乎並未在米其林身上發生,愛德華死訊傳出隔天,米其林股價僅小幅下挫一%,隨即維持平穩,並未因這位績效卓越的領導人驟逝而造成投資人信心崩跌,而國際媒體隨後發表的評論,雖對愛德華猝逝感到惋惜,卻口徑一致表示,「米其林在短期內看不見任何危機。」
百年家族企業驟失舵手,卻不見驚惶失措,憑什麼?本屆「必比登挑戰賽」吸引了全球各大車廠與會展示最新技術,歐盟議會議長庫克司也到場致賀,對於賀立業而言,這是接班後首度獨挑大樑主持的公開活動。開幕當天,賀立業在接受《商業周刊》提問時指出,「共同管理合夥人制度,讓米其林隨時有應付緊急狀況的能力。」
家族掌握三分之一股權 想接班仍得靠自己
這場記者會,賀立業神色自若,回答記者的任何提問都能不疾不徐,讓記者有充分提問的機會,儘管是臨危受命,從幕後站上台前的他,舉手投足間已完全展現跨國企業執行長的風範,絲毫未見匆促上陣的不安與緊張。米其林是個由多位領導人共治的組織,賀立業解釋,共同管理合夥人由兩到三位組成,長期以來,米其林家族以其掌握公司約三分之一股權,讓共同合夥人之一始終來自米其林家族成員,但是公司的經營權,卻是由多位合夥人共同負責。
賀立業正是米其林的共同管理合夥人之一,他原本主要負責財務與法務。賀立業與愛德華.米其林合作將近十年,幾乎公司所有重要戰略,都是兩人共同商定,因此,他對公司的營運現狀與發展方向瞭若指掌。
反觀米其林家族成員,愛德華.米其林身後留下的六個子女都還幼小,他的五個兄弟姊妹更早被排除擔當最高領導人資格,很顯然的,米其林家族中沒人能接續這根轟然倒塌的擎天之柱。
已故的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說,家族企業若想永續經營,不管有多少家族成員占據公司的管理職位,不管他們多能幹,都要保留至少一個管理職位給非家族成員,如此,「才不會把公司和家族的事混為一談。」
在這場以環保為主題的「必比登挑戰賽」活動當中,賀立業特別花了五分鐘,強調米其林的共同管理合夥人制度,完全符合這個精神,希望藉此化解外界對米其林未來的疑慮。
擁有具影響力的股權是米其林家族維繫權力的重要武器,卻不是唯一。想接班,除了靠家族庇蔭,還得自己努力,因此,米其林家族對於培養接班人可謂不遺餘力。
以剛過世的愛德華.米其林為例,他自哈佛大學畢業後即進入米其林,歷任橡膠農場監工、輪胎生產工廠生產線組長與研發單位人員等,米其林的接班家規明白寫出:「先從外地磨練,才不會養成奢華習慣;要習得全面知識,才不會遭屬下矇騙。」
透過外放與跨部門歷練,讓愛德華.米其林精通輪胎生產的每道工藝,任何一位米其林家族成員要想接班,都必須經歷這段過程。米其林家族主張多子多孫策略,再從中擇優選出最適合的人選。而當人選確立,便會立刻告知家族成員,這個做法是要讓下一代掌門人提前做好接班的心理準備,也藉此以避免家族其他成員發生無謂的內鬥。
才華洋溢的愛德華.米其林在接班之路上也堪稱幸運,他在二十九歲那年,被派赴美國,擔任當時米其林北美執行長高恩(Carlos Ghosn)的屬下,高恩正是日後成功讓日產(Nissan)汽車,從一家頹危車廠起死回生的經營奇才,透過這段養成期,高恩以一對一師徒制方式傳授經營管理心得,使他能夠順利在三十五歲完成接班。
跨部門輪調培訓 專人監控發展潛力
但更重要的是,米其林不只花費龐大心力在家族成員的接班養成訓練,對於專業經理人的培訓也有一套嚴謹的制度,其中有兩大特色,第一是經常性進行部門輪調,以確保員工受到完整的訓練,同時也避免結黨營私。
米其林台灣區傳媒經理藍祖彬即指出,米其林鼓勵員工進行跨業務、地區、部門和專業的流動,人力資源部門並明定一條原則:公司的任何管理人員,在任何時候,都不可以把自己當成其下屬人員的擁有者。
其二,是由專人追蹤人才的發展潛力。因為員工輪調頻繁,因此在米其林任職的每個員工,不論職位高低,都會有一位職業發展經理追蹤他們的發展。
藍祖彬表示,職業發展經理最重要的工作是,基於他們對每位員工個性、專業與工作機會的瞭解,為員工個人發展與公司業務需求間尋求最佳匹配,米其林也藉此發掘最適合擔任共同管理合夥人的專業經理人。
雙管齊下的做法,讓米其林得以同步培訓家族成員與專業經理人的接班教育,因而讓米其林的共同管理人合夥制度,能夠維繫不衰,一方面保住家族企業色彩,卻也能彰顯專業經理人的價值,避免在管理上過度依賴米其林家族的風險。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忻榕表示,由於米其林家族手中握有約三分之一股權,讓其家族成員絕對能成為共同合夥人之一,也確保米其林家族始終能夠主導公司的決策。
但是,米其林家族雖然是最大股東,卻並未握有過半股權,要如何維持其百餘年來經營權不旁落外人,確保非家族成員的共同合夥人不致上演「奪權逼宮」戲碼。
要求負起無限連帶責任 以防合夥人奪權逼宮
米其林的做法是,要求任一位共同管理合夥人,必須以自己財產來為公司財產負起無限的連帶責任。
簡單說,設若米其林因經營不善而瀕危,合夥人就必須以自己的私人財產承受公司的負債。如此做法,讓任何一位合夥人都得將公司前途與個人前途綑綁在一塊。忻榕指出,非家族成員合夥人在考量本身財力有限下,多半會擔任提供專業意見的角色,不至於貿然與家族成員爭權對立。
當然,米其林傾向維持家族企業色彩的傳統,難免會遇上非家族成員的管理菁英,因為血緣的升遷「天花板」限制,而產生挫折求去,高恩就是一例。
高恩在其回憶錄就曾提到:「米其林這個家族若不改變型態的話,我已經到達頂天的職務。」
雖然米其林極為重視留住人才,除每年提撥七%盈餘做為員工分紅,還設計出很多新的激勵方式,如用員工姓名為其創新的成果命名。只是,米其林在堅持家族企業下,難免會造成如高恩之類的「大將之才」掛冠求去,事實上,米其林也為此嘗到苦果,高恩轉戰日產後,米其林連續兩年盈餘下滑。
長期以來,米其林家族為維持經營權,在公司制度上設立一道道門檻以限制非家族成員,但這個家族也明瞭家族企業要永續經營,來自外部的專業經理人同樣重要,因此,正如賀立業所指出,米其林將公司前途與合夥人個人前途綁在一塊,才能「毫無私心的為米其林找到對的方向,即使米其林家族碰上重大變故。」
只是,此次米其林由非家族成員的專業經理人接班,究竟代表著這家公司長期的轉捩點?或仍舊只是一段過渡期,等待米其林家族培訓出足以勝任的新一代家族接班人?從普利司通等競爭對手,到管理學界,都睜大眼睛等著看米其林的下一步。
作者:胡釗維
賀立業臨危受命接手米其林,卻未見匆促上陣的不安與緊張。(米其林照片提供)
家族企業米其林第四代掌門人驟逝訊息傳出隔天,股價僅小挫一%;國際媒體也一致表示,米其林在短期內看不見任何危機。為什麼?
家族企業要如何永續經營?擁有一百一十七年歷史、十三萬名員工,市值高達六十七億歐元(約合新台幣二千七百七十億元)的全球最大輪胎公司米其林,正因為一場船難意外,讓這個棘手問題立刻浮上檯面。
五月二十六日,當年僅四十二歲的前米其林執行長愛德華.米其林(Edouard Michelin)被發現困死在法國西海岸的捕龍蝦魚網時,這個百餘年來始終掌握在米其林家族手中的輪胎業大廠,似正面臨史無前例的危機。
然而,死訊傳出隔天,新任執行長米歇爾.賀立業(Michel Rollier),馬上接手愛德華排定於五月底的中國行程;六月十日在法國舉行的米其林年度盛事「必比登挑戰賽」(編按:展示先進環保車輛技術),賀立業也跳上第一線,擔綱此盛事的主辦人。
家族企業遇上突如其來的接班危機,似乎並未在米其林身上發生,愛德華死訊傳出隔天,米其林股價僅小幅下挫一%,隨即維持平穩,並未因這位績效卓越的領導人驟逝而造成投資人信心崩跌,而國際媒體隨後發表的評論,雖對愛德華猝逝感到惋惜,卻口徑一致表示,「米其林在短期內看不見任何危機。」
百年家族企業驟失舵手,卻不見驚惶失措,憑什麼?本屆「必比登挑戰賽」吸引了全球各大車廠與會展示最新技術,歐盟議會議長庫克司也到場致賀,對於賀立業而言,這是接班後首度獨挑大樑主持的公開活動。開幕當天,賀立業在接受《商業周刊》提問時指出,「共同管理合夥人制度,讓米其林隨時有應付緊急狀況的能力。」
家族掌握三分之一股權 想接班仍得靠自己
這場記者會,賀立業神色自若,回答記者的任何提問都能不疾不徐,讓記者有充分提問的機會,儘管是臨危受命,從幕後站上台前的他,舉手投足間已完全展現跨國企業執行長的風範,絲毫未見匆促上陣的不安與緊張。米其林是個由多位領導人共治的組織,賀立業解釋,共同管理合夥人由兩到三位組成,長期以來,米其林家族以其掌握公司約三分之一股權,讓共同合夥人之一始終來自米其林家族成員,但是公司的經營權,卻是由多位合夥人共同負責。
賀立業正是米其林的共同管理合夥人之一,他原本主要負責財務與法務。賀立業與愛德華.米其林合作將近十年,幾乎公司所有重要戰略,都是兩人共同商定,因此,他對公司的營運現狀與發展方向瞭若指掌。
反觀米其林家族成員,愛德華.米其林身後留下的六個子女都還幼小,他的五個兄弟姊妹更早被排除擔當最高領導人資格,很顯然的,米其林家族中沒人能接續這根轟然倒塌的擎天之柱。
已故的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說,家族企業若想永續經營,不管有多少家族成員占據公司的管理職位,不管他們多能幹,都要保留至少一個管理職位給非家族成員,如此,「才不會把公司和家族的事混為一談。」
在這場以環保為主題的「必比登挑戰賽」活動當中,賀立業特別花了五分鐘,強調米其林的共同管理合夥人制度,完全符合這個精神,希望藉此化解外界對米其林未來的疑慮。
擁有具影響力的股權是米其林家族維繫權力的重要武器,卻不是唯一。想接班,除了靠家族庇蔭,還得自己努力,因此,米其林家族對於培養接班人可謂不遺餘力。
以剛過世的愛德華.米其林為例,他自哈佛大學畢業後即進入米其林,歷任橡膠農場監工、輪胎生產工廠生產線組長與研發單位人員等,米其林的接班家規明白寫出:「先從外地磨練,才不會養成奢華習慣;要習得全面知識,才不會遭屬下矇騙。」
透過外放與跨部門歷練,讓愛德華.米其林精通輪胎生產的每道工藝,任何一位米其林家族成員要想接班,都必須經歷這段過程。米其林家族主張多子多孫策略,再從中擇優選出最適合的人選。而當人選確立,便會立刻告知家族成員,這個做法是要讓下一代掌門人提前做好接班的心理準備,也藉此以避免家族其他成員發生無謂的內鬥。
才華洋溢的愛德華.米其林在接班之路上也堪稱幸運,他在二十九歲那年,被派赴美國,擔任當時米其林北美執行長高恩(Carlos Ghosn)的屬下,高恩正是日後成功讓日產(Nissan)汽車,從一家頹危車廠起死回生的經營奇才,透過這段養成期,高恩以一對一師徒制方式傳授經營管理心得,使他能夠順利在三十五歲完成接班。
跨部門輪調培訓 專人監控發展潛力
但更重要的是,米其林不只花費龐大心力在家族成員的接班養成訓練,對於專業經理人的培訓也有一套嚴謹的制度,其中有兩大特色,第一是經常性進行部門輪調,以確保員工受到完整的訓練,同時也避免結黨營私。
米其林台灣區傳媒經理藍祖彬即指出,米其林鼓勵員工進行跨業務、地區、部門和專業的流動,人力資源部門並明定一條原則:公司的任何管理人員,在任何時候,都不可以把自己當成其下屬人員的擁有者。
其二,是由專人追蹤人才的發展潛力。因為員工輪調頻繁,因此在米其林任職的每個員工,不論職位高低,都會有一位職業發展經理追蹤他們的發展。
藍祖彬表示,職業發展經理最重要的工作是,基於他們對每位員工個性、專業與工作機會的瞭解,為員工個人發展與公司業務需求間尋求最佳匹配,米其林也藉此發掘最適合擔任共同管理合夥人的專業經理人。
雙管齊下的做法,讓米其林得以同步培訓家族成員與專業經理人的接班教育,因而讓米其林的共同管理人合夥制度,能夠維繫不衰,一方面保住家族企業色彩,卻也能彰顯專業經理人的價值,避免在管理上過度依賴米其林家族的風險。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忻榕表示,由於米其林家族手中握有約三分之一股權,讓其家族成員絕對能成為共同合夥人之一,也確保米其林家族始終能夠主導公司的決策。
但是,米其林家族雖然是最大股東,卻並未握有過半股權,要如何維持其百餘年來經營權不旁落外人,確保非家族成員的共同合夥人不致上演「奪權逼宮」戲碼。
要求負起無限連帶責任 以防合夥人奪權逼宮
米其林的做法是,要求任一位共同管理合夥人,必須以自己財產來為公司財產負起無限的連帶責任。
簡單說,設若米其林因經營不善而瀕危,合夥人就必須以自己的私人財產承受公司的負債。如此做法,讓任何一位合夥人都得將公司前途與個人前途綑綁在一塊。忻榕指出,非家族成員合夥人在考量本身財力有限下,多半會擔任提供專業意見的角色,不至於貿然與家族成員爭權對立。
當然,米其林傾向維持家族企業色彩的傳統,難免會遇上非家族成員的管理菁英,因為血緣的升遷「天花板」限制,而產生挫折求去,高恩就是一例。
高恩在其回憶錄就曾提到:「米其林這個家族若不改變型態的話,我已經到達頂天的職務。」
雖然米其林極為重視留住人才,除每年提撥七%盈餘做為員工分紅,還設計出很多新的激勵方式,如用員工姓名為其創新的成果命名。只是,米其林在堅持家族企業下,難免會造成如高恩之類的「大將之才」掛冠求去,事實上,米其林也為此嘗到苦果,高恩轉戰日產後,米其林連續兩年盈餘下滑。
長期以來,米其林家族為維持經營權,在公司制度上設立一道道門檻以限制非家族成員,但這個家族也明瞭家族企業要永續經營,來自外部的專業經理人同樣重要,因此,正如賀立業所指出,米其林將公司前途與合夥人個人前途綁在一塊,才能「毫無私心的為米其林找到對的方向,即使米其林家族碰上重大變故。」
只是,此次米其林由非家族成員的專業經理人接班,究竟代表著這家公司長期的轉捩點?或仍舊只是一段過渡期,等待米其林家族培訓出足以勝任的新一代家族接班人?從普利司通等競爭對手,到管理學界,都睜大眼睛等著看米其林的下一步。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