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03, 2006

摘錄》建築師劉國滄 時間的魔術師

劉國滄認為修復古蹟不需刻意仿古,用現代建材使其與古蹟對比,反而能形成時間對比的張力,圖為台南安平樹屋。
記者陳宛茜/攝影


【記者陳宛茜/台南報導】

時間是一種姿態。在劉國滄的建築作品裡,處處可見時間遊走的痕跡。不同年代的時間痕跡在同一個空間裡相遇、衝突或妥協,形成一種戲劇張力。

台南海安路「藍晒圖」酒吧裡,長髮、蓄鬍的劉國滄坐在交錯的光影中,看來像個導演或搖滾樂手,而不是跟業主、工頭打交道的建築師。

劉國滄的確拍過電影、組過樂團、還曾在劇場中工作。他現在是台灣新世代最受矚目的建築師,才30出頭,所領導的台南「打開聯合設計工作室」已贏得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億載金城公園等大型競圖,今年9月還將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安平樹屋」是讓劉國滄聲名大噪的作品。它本是英商德記洋行的倉庫,多年後頹圮毀壞,任一棵百年老榕拔地而起、衝破屋頂。台南政府開放競圖時,許多建築師提議修剪榕樹、「改造」老屋成為現代博物館。

劉國滄卻從老榕身上看到時間的力量。長於高雄、畢業於成大建築所的他,認為台北、高雄是失速的大城,台南卻具有「時間的層次感」。就像電影的蒙太奇一樣,台南讓不同時代的建築並陳,形成一種戲劇般的張力,「這種時間張力就是我想用建築捕捉的!」

贏得競圖的劉國滄是參賽者中「動」樹屋最少的一位。他只打開樹屋一小部份的屋頂與牆壁,讓光線照進樹屋,並以鋼骨撐起有崩塌危險的部份。「老房子還有生命,應該讓他們走自己的時間。」接著他建造一條通過樹屋後蜿蜒向上的通道與樓梯。這條通道就像是電影的鏡頭,引領遊客由內而外、由下而上,再從高處俯瞰沉睡的樹屋。

打開後的樹屋既是一個展示自然的博物館,也是一個向天光雲影開放的公園,吸引遊客如織。

【2006/08/03 聯合報】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