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06, 2007

評《醫學神探》

柏頓‧盧薛著 廖月娟、賴俊達譯、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賈西亞‧馬奎斯有一則短篇小說〈我只是來借個電話〉,情節詭異過目難忘。描寫一位叫瑪麗亞的年輕女子,單獨開車回巴塞隆納。大雨滂沱,她只為借個電話告訴先生汽車拋錨,可能晚一個鐘頭回家。沒想到借搭療養院通勤巴士當順風車,從此一步步淪為精神病人。

我在《醫學神探》裡讀到,同樣讓人不寒而慄的故事,不,應該是加倍可怕,因為,是真的。一位叫卡蘿的年輕保險公司業務員,因為細故與先生吵架,莫名一時憤而自殺尋短,此後一直被當作精神病人。多次在精神科與神經科轉診與住院,接受各種藥物與電擊無效後,離婚孑然一身,兩年後準備被丟棄在慢性病療養社區。

幸好一位警覺的內科醫師,發現她根本不是精神疾病,而是一種銅代謝異常的罕見疾病。三個禮拜準確治療後,卡蘿出院展開新生命,再度結婚求學就職,又變成能源部的稽核員。卡蘿今年六十一歲,目前是美國威爾森疾病學會的秘書。柏頓‧盧薛用不到一萬字,把一個「威爾森氏症」誤診為「歇斯底里性精神官能症」的故事,說得跟馬奎斯一樣動聽,結局更曲折動人。

《醫學神探》是本奇書,首版於1947年,經過六十年二十次更換不同書名的改版,在作者逝世十三年後以中文面市,讀來還是讓人心馳神往。柏頓‧盧薛是《紐約客》四十年專欄作家,「醫學紀事」一欄風靡不墜,被譽為報導醫學解謎領域的大師。

干寶《搜神記》、袁枚《閱微草堂筆記》也有些志怪筆記,如果跟盧薛蒐集的故事相比,後者比較走「異中求同」的路線,著重的是有益經驗的累積。因之,我讀這本《醫學神探》時,每每有窘迫感,換個角度來看,幾乎是不具名的「庸醫列傳」。在神探破案之前,一定有過多次誤診,看來漫不經心的醫師,遠遠多過一箭中的。

雖然有些瑣細可能需要修正,摩登醫院有更新的菌種與抗生素、電腦數位化的診斷儀器,但這本書讀起來一點也不落伍。就像嶄新的偵探小說未必如古典探案耐讀,愛倫坡只寫過五個推理中篇,卻被尊為偵探文學之父,因為他創造出這個領域的三大類型,還有通透人性的怠忽與縝密。盧薛的最佳技巧,除了要言不煩,就是掌握診斷者的故步自封與謙沖自牧。

此外,盧薛也有預言的本事。全球化之後的新世界,一些古老的、第三世界的疾病,反而是當代醫師容易忽略的。比如說恐怖攻擊會選擇炭疽病、狂犬病,頻繁旅行帶來陌生的寄生蟲感染,乃至集體歇斯底里、難纏的過敏、千奇百怪的中毒、遭人遺忘的罕見疾病,幾乎源源不斷仍可見於今日的社會版。

儘管居中是如何迂迴誤導,高級推理小說的「收口」,最後都有拍案叫絕的單純。盧薛適時在讀者恍然大悟間,放進他苦口婆心的醫學知識,讓人在高潮快感中,牢記鑑別診斷的原理,這真是全世界最好看的教科書。

【2007/02/0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