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08, 2007

織田信長與京都料理

京都料理確實很清淡。難怪織田信長當初會大怒。

話說天正元年(一五七三),織田信長放逐末代將軍足利義昭,殲滅了為期二百多年的室町幕府,同時逼迫與義昭同黨的三好義繼自殺。這時,三好家的大廚坪內某某也遭拘禁。信長這方的大廚市原五右衛門向上司菅谷九右衛門建議:「三好家的大廚坪內某某,據說廚藝很好,鶴、鯉魚料理自不在話下,更精通七五三等節日的喜筵儀式。能否請殿下饒他一命,納他為織田家的庖人之一?」九右衛門轉達了此建議。信長說:「也好。但用不用他,等我吃過再決定。明天早上試試口味。」

翌朝,坪內某某使出所有本領做了一套大餐。事關己命,哪能怠忽?只見信長悶不吭聲一口吃過一口。起初表情還帶著期待,愈吃,神色逐漸冷漠,終於面無表情地下令:「難吃。太淡了。殺掉。」坪內伏身叩頭:「請再給小的一次機會,請再給小的一次機會,這回若不合殿下口味,小的願意……」

隔天,信長再度品嚐了料理。這回不但順利通過,而且令信長大喜,當場賞給坪內祿位。

事後,有人問坪內,兩餐料理的味道到底有何差異?坪內說:「第一天的料理是三好家的口味,第二天的料理則只是加重調味而已。」

上述軼聞記載於江戶時代的《常山紀談》(一七三九年,岡山藩士湯淺常山著,十五卷)。今日吾輩雖無法查證真相如何,但可能並非皆屬空語。三好家連續五代都在京都執政,算是世家,吃慣了京都高級料理。而所謂京都高級料理即公卿料理,清淡得簡直毫無味道。只是,信長是尾張國人,而愛知縣離京都不遠,中間只隔著滋賀縣,理應同是吃關西料理長大的人才對。怎麼會不合口味?

我在京都玩了五天,稍微體會織田信長當時的怒意了。公卿貴族向來不用運動,只需吃吃喝喝吟詩作對,或在朝廷內玩玩權力鬥爭遊戲而已,可織田信長必須憑自己的臂力奪取天下,不但得四處奔波,還得馳騁戰場,所耗費的體力當然不能跟公卿貴族人比。換句話說,同樣是關西料理,身分及立場不同的話,口味自然也就有濃淡之差了。

實際吃過京都高級料理及京都家常菜的人,或許能分辨二者口味的不同。即使同樣是京都人,公卿料理和家常料理口味濃淡真的不同。須耗費體力的庶民所吃的家常菜,味道當然比較濃。不過,比起關東料理,整體確實清淡多了。

五天旅程,我大概走了約平素一年分的路。湊巧中間三天連連下雨,又濕又冷,體力不濟,只好去吃了兩頓中國菜,什麼北京烤鴨燉鮑魚魚翅湯通通叫來,補足體力後才能再去慢條斯理品嚐京都料理。因為在這五天,我所耗費的體力雖遠不及織田信長,但運動量至少比公卿貴族多出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