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11, 2007

鬼大將與辣椒

加藤清正是豐臣秀吉的忠臣,母親是秀吉生母的表妹(另一說是親妹妹),九歲起便在秀吉身邊服侍,也是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的熊本城築城人,肥後熊本藩(熊本縣)第一代藩主,異名「鬼加藤」。

這位鬼大將最有名的軼聞是「朝鮮打虎」。

根據湯淺常山著的《常山紀談》(一七七○年完稿)記載,某天凌晨,清正帶部下搜山時,有一頭大老虎自草叢中出來,清正剛好在一塊岩石上守備,二者距離五十五公尺左右。其他人見狀,舉槍打算射擊時,清正制止眾人。老虎張開大口朝清正躍來,清正開槍,正好擊中老虎喉嚨,老虎倒斃。

豐臣秀吉於一五九二、一五九七年兩次侵攻朝鮮,在日本稱為「文祿˙慶長之役」。第一次入侵朝鮮時,加藤清正不但擒獲朝鮮兩位王子,甚至越境攻進建州三衛(明朝女真族部落首領統治的地區,現在是中國吉林省吉林市東南方)。

第二次攻進朝鮮那年,淺野幸長(紀伊和歌山藩第一代藩主)的三千軍隊在蔚山城遭明、朝鮮五萬八千聯合大軍包圍,清正趕去救援,同樣困守在城內。當時蔚山城仍是新城,還未完成,軍糧只有二、三天備份。

淺野幸長有位家臣名叫大河內秀元,留下兩卷從軍日記《朝鮮記》,記載著當時的慘狀。

據說,那時城內士兵和築城壯工為了取暖,白天聚集在陽光下背靠背地縮成一團,三十、五十人圍成一個圈圈,很多人一坐下便不再醒來。巡迴的公役用長矛推動,才發現看似在打盹兒的人早已凍死。

起初眾人吃食紙張或抓老鼠充飢,最後扒下牆壁煮食泥土中的稻草果腹。而大河內本人則在某天日記中寫著:每次重新紮綁腿,每次都會掉落,很奇怪。卸下綁腿一看,原來小腿只剩皮包骨。

大河內信佛教,本來絕不吃四腳動物,其實也並非大河內一人如此,日本自平安時代以來便禁止吃肉,即便是戰國時代,大多數人也守著此習俗。大河內當時眼睜睜看著城內人接二連三餓死或凍死,某天靈機一動,切下死馬肉烤來吃。其他人見狀紛紛聚過來問大河內:

「馬肉味道如何?」

大河內回說:「我不計較馬肉味道如何。只要能維持體力,我連石頭都願意吃。」

眾人一聽,紛紛依樣效法,剖割死馬,烤來充飢。十三天後,毛利秀元(長門長府藩第一代藩主,山口縣下關市)、黑田長政(筑前福岡藩第一代藩主)軍趕來救援,明軍才解除圍城。

話又說回來,鬼大將與辣椒有何關係呢?因為朝鮮的辣椒文化正是加藤清正他們傳過去的。朝鮮半島非常冷,以加藤清正為首,所有自日本過去的武將都受不了那種冷,便把辣椒塞在布襪或內衣取暖。豐臣軍退出朝鮮半島後,據說當地的辣椒使用量直線上昇。

而辣椒是十六、十七世紀登陸朝鮮半島,在年代上剛好與「文祿˙慶長之役」(韓文稱為「壬辰倭亂」)符合。

辣椒原產於中南美,十五世紀初由哥倫布帶回西班牙之後傳遍歐洲。一五四二年葡萄牙船帶進日本長崎,但是當時日本肉食文化不發達,只當做觀賞植物把玩,這也難怪,辣椒盆栽確實很漂亮。

佛教於四世紀傳進朝鮮半島,在這之前,朝鮮人也吃肉食,不過新羅於五二九年發出肉食禁令後,百濟、高句麗也接著跟進,最後變成整個朝鮮半島都禁止肉食。日本是八世紀才發出肉食禁令。

一三二一年,蒙古人(後來的中國元朝)入侵朝鮮半島,統治了高麗朝約一世紀左右。蒙古是遊牧民族,以肉食為主,當蒙古人於十四世紀中葉退出朝鮮半島時,肉食習俗已在朝鮮半島扎根。而十四世紀末,李朝又採取「崇儒排佛」政策,肉食文化就更興盛了。

當時的朝鮮人料理肉食時,主要調味料是胡椒,然而朝鮮半島不生產胡椒,只能自琉球國或日本九州方面進口,算是高級調味料之一。也就是在這時,豐臣秀吉入侵朝鮮,辣椒也隨著加藤清正等戰國武將傳進朝鮮半島。

朝鮮國學者李睟光於一六一四年編撰的《芝峰類說》,便記載了「南蠻椒有大毒,因傳自日本而稱倭芥子」。但辣椒實際用在朝鮮泡菜中則還要等一世紀,直至一七一五年朝鮮農學者洪萬選著作的《山林經濟》問世,書中才首次出現辣椒的栽培法。之後,一七六六年的《增補山林經濟》中出現「朝鮮泡菜是用辣椒、大蒜製成的醃菜」一文,這大概正是韓國泡菜的最初文獻史料。

可惜辣椒在日本一直不受青睞,頂多加工成「一味唐辛子」和「七味唐辛子」(「唐」、「南蠻」等漢字在日本都是指舶來品)。明治維新以後,肉食解禁,日本人才逐漸習慣吃辣椒。而平成時代的現今日本,辣椒更是高抬身價,到處可見「激辛」這兩個字。連拉麵也要來個「激辛」。

說個題外話,我以前很喜歡吃辣,四川菜、泰國菜、韓國菜都是我的最愛。奇怪的是,大病以後,我竟不敢吃辣了。不是不敢,而是舌頭無法接受。曾經挑戰過好幾次,結果都不行。目前連咖哩也只能吃連鎖店「CoCo一番屋」的「豬肉甘口味」。有時到超市咖哩專櫃挑選,看了老半天,最後還是心不甘情不願地拿起專給小朋友吃的甜咖哩放進推籃內。至於韓國泡菜,日本超市有賣不怎麼辣的品牌,這個我就很喜歡吃,是我家冰箱內的必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