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沙龍42》重建歷史記憶的美好與真實
【聯合報╱黃文鉅/報導】 2009.05.12 04:22 am
微雨過後,台北故事館特有的寧靜,阻絕了中山北路的車水馬龍。活動場地照舊座無虛席,每雙眼睛每顆心,在在展現出不畏風雨的熱情。今晚朗讀的作家,都相當溫文儒雅。首先是寫作觸角探及「自然書寫」並且獨具一格的吳明益;另一位則是以「後鄉土小說」屢獲好評的新銳小說家王聰威。
兩位作家,在主持人陳芳明的輪番介紹下,展開了沙龍的序幕。對於台灣文學的前景,陳芳明信心滿滿地表示,從吳明益腳下一步步「走」出來的自然、蝴蝶等書寫,印證了作家的身體與土地的和諧共鳴。這共鳴足以讓文字滲透溫度和溼度,引領讀者親臨生態盎然的境地;王聰威同樣懷抱回顧土地的感情,銜接黃國峻、袁哲生以降的「後鄉土」系譜,考掘上一世代的家族地理,並企圖從現下的歷史廢墟中,重新建構古老記憶的「真實」。
吳明益要朗讀的是《睡眠的航線》,他說,書的創作緣由,乃是父親過世之後,他從衣櫥裡的相片,發現了另一個生前未曾聽聞過的形象──前往日本擔任志願工的少年父親。吳明益在猶豫思索的期間,數度前往日本神奈川縣,重回父親當年待過的場景,想像彼時的心情。那群離鄉的少年工,在日本戰敗後的貧窮國土流離,吳明益深感少年父親與少年的自己,在同樣年歲的經歷竟有如天淵,「究竟該如何講這個故事呢?」他提到,台灣小說的題材很少寫及「神」,便決定從這個觀點切入,思索宗教之於戰爭、救贖等意義。他朗讀著,「那些祈求如此真切誠懇,彷彿呻吟,以至於觀世音幾乎要為之落下淚來……」以遺照為契機,開啟了吳明益在小說中所輻射出來的多方寓意,涵括人文、宗教、自然、夢、記憶、科學等層面。陳芳明說,《睡》是吳明益的尋父/記憶之旅,同時也是對人類歷史境遇的反省之旅。
早年嗜寫現代主義小說的王聰威,在經歷過叔叔的死亡後深有所悟,驚覺自己與家族竟是如此淡漠疏離,於是寫下了小說《複島》,從此,創作美學絕然斷裂,轉向一系列回歸家族記憶的懺情書寫。相較於《複島》刻畫的父輩形象,新書《濱線女兒》改從母系血緣入筆。曾經滄海不復追究,當前所見盡是廢墟,一切美好只留在記憶深處。藉由小說的虛構性,夾纏部分的寫實,王聰威回到歷史中的高雄,重塑鄉土人情,他用國、閩、日多種語言朗讀,聲色俱全格外生動,「土灶的粗礫表面仍結著一粒粒飽圓晶透的露水,錫鍋鼎鍡清冷罩霧……」陳芳明讚許書中臨摹不少失傳的語言和場景,引人回味。
最後,陳芳明總結,了解歷史愈多,文化的相互諒解愈透徹。兩位作家不約而同重返歷史現場,逆溯上一代的記憶,雖然不若當年的鄉土文學流露強烈的反抗,然而,透過文字建構的感情,卻深具魅力地讓我們看見舊日流年的美好與真實。
【2009/05/12 聯合報】@ http://udn.com/
微雨過後,台北故事館特有的寧靜,阻絕了中山北路的車水馬龍。活動場地照舊座無虛席,每雙眼睛每顆心,在在展現出不畏風雨的熱情。今晚朗讀的作家,都相當溫文儒雅。首先是寫作觸角探及「自然書寫」並且獨具一格的吳明益;另一位則是以「後鄉土小說」屢獲好評的新銳小說家王聰威。
兩位作家,在主持人陳芳明的輪番介紹下,展開了沙龍的序幕。對於台灣文學的前景,陳芳明信心滿滿地表示,從吳明益腳下一步步「走」出來的自然、蝴蝶等書寫,印證了作家的身體與土地的和諧共鳴。這共鳴足以讓文字滲透溫度和溼度,引領讀者親臨生態盎然的境地;王聰威同樣懷抱回顧土地的感情,銜接黃國峻、袁哲生以降的「後鄉土」系譜,考掘上一世代的家族地理,並企圖從現下的歷史廢墟中,重新建構古老記憶的「真實」。
吳明益要朗讀的是《睡眠的航線》,他說,書的創作緣由,乃是父親過世之後,他從衣櫥裡的相片,發現了另一個生前未曾聽聞過的形象──前往日本擔任志願工的少年父親。吳明益在猶豫思索的期間,數度前往日本神奈川縣,重回父親當年待過的場景,想像彼時的心情。那群離鄉的少年工,在日本戰敗後的貧窮國土流離,吳明益深感少年父親與少年的自己,在同樣年歲的經歷竟有如天淵,「究竟該如何講這個故事呢?」他提到,台灣小說的題材很少寫及「神」,便決定從這個觀點切入,思索宗教之於戰爭、救贖等意義。他朗讀著,「那些祈求如此真切誠懇,彷彿呻吟,以至於觀世音幾乎要為之落下淚來……」以遺照為契機,開啟了吳明益在小說中所輻射出來的多方寓意,涵括人文、宗教、自然、夢、記憶、科學等層面。陳芳明說,《睡》是吳明益的尋父/記憶之旅,同時也是對人類歷史境遇的反省之旅。
早年嗜寫現代主義小說的王聰威,在經歷過叔叔的死亡後深有所悟,驚覺自己與家族竟是如此淡漠疏離,於是寫下了小說《複島》,從此,創作美學絕然斷裂,轉向一系列回歸家族記憶的懺情書寫。相較於《複島》刻畫的父輩形象,新書《濱線女兒》改從母系血緣入筆。曾經滄海不復追究,當前所見盡是廢墟,一切美好只留在記憶深處。藉由小說的虛構性,夾纏部分的寫實,王聰威回到歷史中的高雄,重塑鄉土人情,他用國、閩、日多種語言朗讀,聲色俱全格外生動,「土灶的粗礫表面仍結著一粒粒飽圓晶透的露水,錫鍋鼎鍡清冷罩霧……」陳芳明讚許書中臨摹不少失傳的語言和場景,引人回味。
最後,陳芳明總結,了解歷史愈多,文化的相互諒解愈透徹。兩位作家不約而同重返歷史現場,逆溯上一代的記憶,雖然不若當年的鄉土文學流露強烈的反抗,然而,透過文字建構的感情,卻深具魅力地讓我們看見舊日流年的美好與真實。
【2009/05/12 聯合報】@ http://udn.c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