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代外省人》家族鬼影
【聯合報╱成英姝】 2009.05.12 04:22 am
人與人在俗世間情感的、行為的互動,是一種創造,不是一種枷鎖……
電影《康乃狄克鬼屋事件》是根據史上有名美國十大鬼屋鬧鬼事件改編,故事描述1920年代此屋曾作為殯儀館的停屍間,屋主舉行降靈會讓死者的家屬與鬼魂相見,而後怨靈徘徊不去。關於此一鬼屋事件的「真實」說法有眾多版本,殯儀館未必真有其事,可信的是早年住在此屋的是一人丁眾多的家族,皆相繼於屋中死亡。
令我感到興味的其實就是一大家族齊住一堂,與親屬意欲與亡者相見這部分。我從無法想像誕生於一大家族、大家庭的感覺。
因為我父母都是流亡來台的外省人,除了至今親族在台灣的人不多外,我父母其實是個性閉鎖的人,他們有外向的一面,但在人際關係的世故上是羞赧的,他們本身也不喜好與親友熱絡與往來,我小時候幾乎沒有父母的朋友來我們家,我們也很少去別人家。
父親雖重視慎終追遠,過年時延舊俗要祭拜祖先(只是在牆上貼個紅紙,牌位是沒有帶來台灣的),但在我們這個家庭中,宗族的觀念是沒有建立的,事實上,連祖父母的墓我也幾無去掃。父親有時會悲傷他身後我們連我祖父的墓在哪兒都不知道,但他大概也死心看破了。
雖然在這專欄持續地討論族群問題,但以一個核心的規格來看,我並沒有太強的親族觀念,血緣於我像是幻影;人的輪迴就是選擇一群人生而為一個家庭,到了下一世又換別的,我記得多年前看辻仁成的《旅人之木》,小說中的哥哥相信轉世輪迴,所以認為所謂父親是父親,母親是母親,這種家人的關係其實是虛幻的;當時我心想,這傢伙的想法跟我滿像的,家庭中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就是一種人世旅行的組合而已。
不同的是,我重視遵守這個人世組合裡,每個人在其位置上角色的扮演。倒也並不是因此才能維持一個人間的秩序、倫理,只是我覺得,人與人在俗世間情感的、行為的互動,是一種創造,不是一種枷鎖,若能從這身陷其中的位置升高一點,那麼彼此對待的方式便不如人們以為的是那麼不可轉圜的。人用「身分」來框架自己和他人,善惡意與愛恨衝突都被鎖在這框架中,那麼這世界就真變成鬼影幢幢的了。
人與人在俗世間情感的、行為的互動,是一種創造,不是一種枷鎖……
電影《康乃狄克鬼屋事件》是根據史上有名美國十大鬼屋鬧鬼事件改編,故事描述1920年代此屋曾作為殯儀館的停屍間,屋主舉行降靈會讓死者的家屬與鬼魂相見,而後怨靈徘徊不去。關於此一鬼屋事件的「真實」說法有眾多版本,殯儀館未必真有其事,可信的是早年住在此屋的是一人丁眾多的家族,皆相繼於屋中死亡。
令我感到興味的其實就是一大家族齊住一堂,與親屬意欲與亡者相見這部分。我從無法想像誕生於一大家族、大家庭的感覺。
因為我父母都是流亡來台的外省人,除了至今親族在台灣的人不多外,我父母其實是個性閉鎖的人,他們有外向的一面,但在人際關係的世故上是羞赧的,他們本身也不喜好與親友熱絡與往來,我小時候幾乎沒有父母的朋友來我們家,我們也很少去別人家。
父親雖重視慎終追遠,過年時延舊俗要祭拜祖先(只是在牆上貼個紅紙,牌位是沒有帶來台灣的),但在我們這個家庭中,宗族的觀念是沒有建立的,事實上,連祖父母的墓我也幾無去掃。父親有時會悲傷他身後我們連我祖父的墓在哪兒都不知道,但他大概也死心看破了。
雖然在這專欄持續地討論族群問題,但以一個核心的規格來看,我並沒有太強的親族觀念,血緣於我像是幻影;人的輪迴就是選擇一群人生而為一個家庭,到了下一世又換別的,我記得多年前看辻仁成的《旅人之木》,小說中的哥哥相信轉世輪迴,所以認為所謂父親是父親,母親是母親,這種家人的關係其實是虛幻的;當時我心想,這傢伙的想法跟我滿像的,家庭中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就是一種人世旅行的組合而已。
不同的是,我重視遵守這個人世組合裡,每個人在其位置上角色的扮演。倒也並不是因此才能維持一個人間的秩序、倫理,只是我覺得,人與人在俗世間情感的、行為的互動,是一種創造,不是一種枷鎖,若能從這身陷其中的位置升高一點,那麼彼此對待的方式便不如人們以為的是那麼不可轉圜的。人用「身分」來框架自己和他人,善惡意與愛恨衝突都被鎖在這框架中,那麼這世界就真變成鬼影幢幢的了。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