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04, 2007

放膽換工作

「我真的很想換工作,可是……」眼前,31歲的白領上班族神情沮喪地說:「每個人都責備我,這年頭,有工作還不知足,想什麼換工作?!」
是否,這也是你的心情?在日復一日同樣的工作軌跡中,渴望脫軌演出,卻又害怕找不到舞台?

CHEERS雜誌 月刊27號 文—盧智芳
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這樣,工作之於人生變得如此矛盾。

一方面,我們從小被教導「滾石不生苔」,除非必要,換工作絕對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在成功企業家的哲學中,「堅持」尤其是永遠的關鍵字。「每次換工作的損耗有多大?至少要花半年瞭解新環境,一點收穫都沒有,」在神通集團一路歷練26年,唯一一次換工作,就打造出台灣最大通路王國,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一針見血指出:「選錯公司才該換工作,否則不應該換」。

抱持同樣的看法,ING安泰人壽總裁潘燊昌對年輕人的忠告也是:「不要那麼容易決定離開現有的職位。」

但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襲來,企業環境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動,卻一再一再為個人生涯投下變數,離「從一而終」的理想愈來愈遠。

即使台灣人向來習慣經濟高成長,面對這波50年來最長的不景氣,仍然無法自外於企業重整、縮編的風潮。許多人就算對公司熱情依舊,還是被迫要迎接意外的轉職人生。

在五股工業區,台灣亞德諾半導體總經理黃定華,最近就度過工作二十多年來最難受的時刻。他摸摸剛染過的頭髮,無限感慨:「這陣子,頭髮白得好快。」

隨時都可能捲舖蓋走路
為了降低成本,亞德諾全球總部今年決定關掉台灣基地,把生產線全數集中到菲律賓。黃定華不得不被迫扮演最痛苦的角色—─資遣台灣兩百多名員工。

在亞德諾工作15年,黃定華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要為員工定做紀念品,辦「畢業典禮」。即使大家都瞭解這結果非戰之罪,令黃定華覺得欣慰,他仍對職場無常深受衝擊:「你必須有心理準備,隨時都要捲鋪蓋,」黃定華說。

事實上,個人不只要被動地因應變局,當產業疆域急速改變,原來界限紛紛打破,更多人緊盯的是變化中崛起的契機,好乘著各種推力與拉力,登上趨勢的浪頭。一位10年經驗的資深金融人觀察,最近金融界就瀰漫一股濃烈的人事異動氣息。因為金控公司開放成立,全面挑戰原有的金融圈生態,「變化的速度,50年來看不到,」他語氣高昂地說。所以他選擇離開工作5年的知名外商銀行,原因是:「不換、不跳,永遠不知道世界有多大。」

於是,就像莎翁筆下的哈姆雷特,永遠在“to be”與“not to be”間掙扎,不管是計劃,還是意外,「我該換工作嗎?」許多人考慮這個問題,不斷在「價值觀」與「機會」之間拉扯。

49歲,平常開朗風趣的IBM金融事業群總經理劉容志,7年前就走過一段驚心動魄的「中年危機」。當時他進IBM10年,正要歷練成熟,劉容志卻覺得工作遇到瓶頸,萌生去意。

結果公司不惜送他出國,找美國主管諮詢;考慮3歲小孩的未來,無奈的太太求教算命師解惑;連劉容志自己都變得天人交戰,拿出各種量化工具,計算得失,希望用理性說服自己。

只是,「分析再systematical,決定還是emotional,」劉容志笑笑說。他出去闖蕩一年半,最後發現IBM最好,又回到老東家。結果這段心路歷程,反而變成與部屬溝通生涯規劃時,最好的教材。

換工作的最佳頻率
表面上,現在大環境欠佳,確實提高個人對工作的容忍度。一位媒體記者就說,報社拼命推動資深員工優離、優退,工作量暴增成以往的3倍。問她為何敢怒不敢言?「不然,報社樂得我走路,因為我也是高成本人力,」她無奈地說。

但求才網站104人力銀行最近的調查卻發現,考慮在未來三個月轉職的上班族仍然高達47%。不過,「感到樂觀」的比率,就陡降到28%。

根據主計處的統計數字,今年10月份,失業人數達到53萬人,雖比上個月下降1,000人,但每個求職者只能分配到0.91個工作機會,人浮於事的壓力依舊強烈。

這顯示:一方面,許多人無畏景氣,還是勇敢想換工作,但另方面,稍一不慎,馬上就變成失業人口。

美國的研究指出,每個人平均一生要換3種工作。但你我心中共同的疑問都是,該怎麼換?

有趣的是,從獵人頭公司衡量市場價值的角度,換工作的頻率,的確有所謂「最佳設計」。

從事高階人力仲介,眾信諸葛堂總經理劉世傑從經驗裡觀察,如果在30歲前跳槽兩次,比起一直待在同一家公司,薪水通常會高出四成。因為這時候年輕人從事的多是執行面工作,多換跑道,可以增加歷練,為自己加分。

但是過了30歲,他建議,就要選擇一項職務,至少投入3到5年。因為培養管理、整合能力,需要時間累積。沒有耐心,「容易愈跳愈回頭,」他指出。

經緯智庫總經理許書揚對「五、六年級生」的提醒,也是一個工作待滿3年,才符合多數「四年級」面試主管對「穩定」的要求。

其實,換工作的頻率,反映出一個人經營自己的態度。有些人習慣藉著跳槽創造身價,但劉世傑發現,那些從不理會市場變化、對工作崗位一路死心塌地的人,反而不動則已,「一挖動,都是天價」。

假如工作愈換愈好,個人價值當然跟著水漲船高,但是換工作的抉擇所以難做,正因為它不是沒有成本,沒有風險。

最大的風險,莫過於離開原有工作,伴隨失去熟悉的環境與舞台,眼前攤開的,卻完全是陌生又不可知的未來。

有備而去
台灣L'OREL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郭秀君,民國86年面對的就是這樣矛盾的情境。當時擔任財務經理的她,同時兼任人資與營運。但隨員工不斷增加,公司提供她一個選擇:放掉財務,轉任首位人資專職主管。

雖然,郭秀君對工作感到疲憊,想要改變,但心中難免猶豫。尤其問過獵人頭公司,考慮財務的專業價值後,「他們都說你千萬不要轉,」她回想。

更重要的,雖然對人資有興趣,她自己也沒把握到底能否勝任?取捨間思緒翻騰,「每天搖擺不定,每天想的答案都不一樣,」想起來,她還是心有餘悸。

郭秀君後來婉拒了這個機會。然而,也從這時起,她積極充實人資知識,不僅到中國生產力中心上課,考取人力資源規劃師,更主動加入專業團體,如日用品與人資主管聯誼會,瞭解人資的工作內容與價值。

兩年後,公司再度詢問她意願時,郭秀君已遊刃有餘,而且篤定。

本來模糊的人資角色,在她手上變得有聲有色。今年台灣校園徵才活動─L'OREL Marketing Award行銷獎選出的團隊,到巴黎比賽還得了全球第二名。

「我不是隨便跑過去的,」如今郭秀君有足夠的自信說。

除了靠有備而去,才能跨越專業的門檻降低焦慮,閱人無數的許書揚歸納,許多人真正轉職失敗的罩門,其實落在看不見的文化調適上。

尤其是異業間的跑道轉換,前後工作資歷未必能直接銜接,「身段放不下來」,馬上變成許多人適應的難題。

兩年前因為撰寫《聯強國際──永不停駛的驛馬》一書,而被杜書伍延攬,從《工商時報》記者轉任總裁特別助理的郭晉彰,是同業眼中成功轉換跑道的例子。雖然進入聯強前,得記者之便,他對企業文化已有相當的瞭解,但郭晉彰不諱言,前半年,他還是花了很大的心力調適。

歸零的哲學
最需要調適的,是把心態歸零。

當記者的時候,每天習慣與CEO對話,出入各地都受到禮遇。但是來到產業界,剛滿30歲的郭晉彰心裡很清楚:「我其實只是初出社會的小毛頭。」

所以前半年,郭晉彰要求自己保持沉默。「不只是嘴巴保持沉默,內心也要保持沉默,」他形容。「唯一能說的,是『為什麼這樣?』『這麼做,背後有什麼考量』?」

不過,即使努力放空自己,全心融入環境,3個月後,郭晉彰還是遇到他口中的「撞牆期」。「新鮮感消失了,」郭晉彰分析自己的感受。邊做邊學,無法立即展現工作績效,也令他覺得沮喪。

所幸,他與杜書伍有相當的默契,一番長談後,重新確定目標。現在郭晉彰負責虛擬通路「聯強e城市」與內部EMBA課程,摸索一年,總算漸入佳境。

從這個角度看,郭晉彰說,自己是幸運的。因為工作上,杜書伍於他亦師亦友。換成其他轉往企業發展的同業,若是需要重新跟老闆建立關係,多半都很辛苦。

的確如此。每個組織都有一張人際關係與權力結構交錯的既成網絡,要在當中發現缺口,進而安身立命,談何容易?

對這個進來「吹皺一池春水」的新成員,ING安泰人壽總裁潘燊昌有個貼切的比喻:「侵略者」。經常,企業對外延攬來的高手愈強,帶給周圍同事的威脅感也愈重。

這種效應,輕者私下不理會,重者杯葛浮上檯面。轉職最難的一課就是:如何重新贏得別人的信任,攜手合作?

41歲的凌華科技總經理史庭瑞,就用一種巧妙、溫和的方式對下屬及同僚,展現實力,表示友善。

去年7月,史庭瑞離開工作長達12年的惠普,轉到生產工業電腦的凌華。但史庭瑞也意識到,在外商的豐富歷練,雖然是資產,多少也造成一種區隔。同仁眼中看他這個上司,好奇中又帶著距離。

於是,史庭瑞一口氣在公司裡開了5堂課,題目就是「如何運作跨國企業」。一方面打開同事的眼界,同時,教材裡「拿我過去做的最漂亮的東西為例,」史庭瑞笑著說。5堂課上完,也不知不覺帶出了自己的成績。

從史庭瑞與同事親切的互動,不難感受雙贏思維的成效。通常,時間是培養信任的溫床,只要雙方都有誠意,不難水到渠成。

萬一遇到心結難解的狀況,幾位經理人都建議,與其私下運作,不如請上司協調,安排老臣新將各有戰場。

畢竟,「老闆永遠都希望有更多的好手來,」一位主管語重心長地指出,正確的想法應該是「無須嫉妒,因為沒有你,別人也會來。」

成功的轉職策略
事實上,在這個動盪的年代,很多人透過有目標、有計劃的轉職,不但充實了專業內涵,也更快攀上事業的顛峰。

今年5月才加入花旗銀行,留著一頭時髦短髮,說話俐落的人力資源副總裁閻台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閻台生有一張亮麗的履歷表。進入花旗前,她先後任職聯邦快遞、美孚石油、美國銀行、雅芳化妝品,每一家都是行業裡的龍頭企業。

這不是巧合,而是「By design(刻意設計),」閻台生笑笑說。

她的目標,是鎖定人資領域深耕,不挑產業,但挑公司,在大公司學習正規的作業模式。「這樣才能有計劃地累積你的市場價值,」閻台生指出。

而跨產業的視野,的確使她更有競爭力。比如銀行業重視待遇設計,能源產業強調長期人力培育。現在閻台生到花旗,有時還會借用美孚在人才培訓上的好點子。

不同於閻台生的有條不紊,筆名「火星爺爺」,因為《給科學小飛俠的37封備忘錄》一書,擁有不少年輕上班族讀者的許榮宏,則有另一種思維─如同他溫厚的筆調,隨性,卻很有方向感。

大學電機系畢業,後來出國念MBA,37歲的許榮宏待過花旗銀行、滾石唱片(推出金韻獎專輯)、蕃薯藤入口網站。半年多前,他又轉到一家知名外商銀行擔任電子商務與行銷協理。

別人眼中不甚連貫的經歷,許榮宏卻自有邏輯。雖然有點抽象,但他很清楚自己的核心優勢,也拿來說服不同產業的CEO:「我的能力是說故事,makes things fun,」許榮宏很確定。

不同領域的不同生活,反而豐富創作素材,儼然變成專長。「(如果不是科班出身),一定有什麼是他們要的啊,那就是發揮的空間,」面對記者好奇,他為什麼總是能找到不同種類的工作,許榮宏開朗地笑著說。

人生的必修課
某種程度看,換工作是可以預先安排的,依照智邦科技營運副總經理林子超的經驗,朋友與興趣就是最好的伏筆。

像他自己,因為非常熱衷研究IKEA家具,趁著出國留學,觀摩了全球五十幾家IKEA賣場,還帶著妻子在蜜月旅行繼續考察。沒想到後來IKEA到台北設點,雙方一見面,就屬意他當台北店店長。林子超雖沒有答應,但「只要廣結善緣,就會有很多機會,」他說。

無論定出什麼樣的轉職策略,最終建構出的,都是一段段摸索人生的過程。具體的成功外,更關鍵的問題是:日後能如何解讀這段歷程,賦予意義?

有人因此找到人生的快樂。

剛滿40歲,有一張比實際年齡至少小10歲的臉龐,寶僑歐蕾大中華區公共事務部協理侯天姿看起來總是活力充沛、笑臉迎人。

但很少人知道的卻是,頂著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生理學博士學位,28歲當上台大最年輕的副教授,她卻在短暫教過兩年書後,因為覺得不快樂,毅然放棄學術這條路。

辭去教職後,她在職場流浪過半年,甚至應徵過空姐、秘書。每個職務,都是那個領域稀有的「博士」。

那段期間,夜深人靜時,侯天姿常會不斷問自己:「我能做什麼?別人會怎麼看我?」她說。「那是每天每天的一種煎熬。」

她後來投入化妝品業。一般人來看,她實在走了很多冤枉路。但侯天姿決心不要再活在別人眼光的框架裡。「我要對當下的自己誠實,」現在的她,看起來容光煥發、工作時樂在其中。

有人終於找到值得經營的志業。

典型外商人的選擇,是在「大外商」待久了,跳到「小外商」擔大樑。史庭瑞卻選擇回到本土企業,四處衝鋒陷陣,開拓市場。凌華明年營業額上看十億,還不算大,可是「能帶53歲的老美共事,是花錢都買不到的exciting(刺激)啊,」史廷瑞哈哈笑著說。

不管你喜不喜歡、願不願意,我們終究要學會去面對轉職。或許有得有失,可能成功,或者也必須付出代價。何不就把它當成人生的一堂必修課,仔細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