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13, 2007

歐陽應霽:我最愛看建築工地,而不是蓋好的大樓

和其他學設計的人相較,歐陽應霽顯得「平民」許多。簡單的白色T恤、寬鬆的八分褲,和他聊天不用擔心自己聽不懂那些抽象而艱澀的專業術語。他的創作永遠貼近著市井小民的生活,看完他的書,才發現原來品味這檔事並非高不可攀,任何人都可以過著有品味的生活。


從漫畫、室內設計到美食,他像導遊一般,帶領讀者體驗日常生活背後的文化趣味。如今他將帶領讀者回味那段孕育日後創作能量的年輕歲月。
作家歐陽應霽


1961年出生於香港(射手座),1987年獲香港理工大學
設計系平面設計榮譽學士,1996年又以香港家居文化
為研究主題,取得哲學碩士學位。


工作經歷橫跨平面與廣電媒體、漫畫、作家,也擔任過香港歌手的專輯平面設計。

就像他在個人網站的首頁上所寫的:「矢志做個貪心的、快活的、認真的跨媒體導遊。」


取得碩士學位後,他開始創作一系列與生活品味相關的著作,如《回家真好》、《設計私生活》,被冠上生活美學大師的封號。


近兩年,他將焦點轉向美食,從《半飽》到《香港味道》等,這將是他未來創作的核心。


【文/歐陽應霽】





回想25~35歲那10年,我直接的感受就是:「開始了,就不要讓它結束。」我一直在動,一直在想自己還可以有哪些可能、可以開始做些什麼。

就算走到生命最後一刻,還是可以有新的開始,況且你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活多久,何必想太多?


這也可能是因為漫畫的關係,漫畫家習慣用玩笑的方式看待世界、調侃自己。生命中有太多沉重的事情,用開玩笑的心態,把事情看輕,它就不會變成搬不動的石頭,阻礙你前進。

當年決定來台北辦《號外》雜誌(City Magazine)也一樣,沒想太多,時機到了,就來了。

1989年,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覺得應該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保持一種距離,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曾經生活的地方。


離開熟悉地方,才有新想法


當時在香港電台工作已有3年時間,開始主持節目,有了一定的位置。心裡有股衝動,想要做不一樣的事情,就跟著陳冠中(香港《號外》雜誌創辦人)來到台北,一起創辦台北版《號外》雜誌。

不過以當時的環境來看,這本雜誌是早了點,因此不是很成功,當年一起來台北創刊的香港人有一半再度回到香港,我是其中之一。


雖然在台灣停留時間不到1年,但卻對我的漫畫創作影響很深。

我的第一個有代表性漫畫作品是《我的天》,談的便是台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這本創作開始,我的漫畫有了不一樣的定性。這本漫畫的畫風有些超現實或是魔幻的感覺,這是台北給我的靈感。


對我來說,台北是一個介於熟悉與陌生之間的地方。大家都用中文字,所以沒有太大隔閡,但我是一個客人來到這個地方,只是比一般客人要熟悉一些。因為有這樣的落差,所以別人看我的東西覺得很不一樣。


這期間我開始接觸台灣藝文與媒體界的朋友。例如現在大辣出版公司的總編輯黃健和,他像是我的經紀人,只要台灣和大陸有任何案子,都會請他幫忙,我很需要這樣的朋友,因為人畢竟還是有很多盲點,他就像是我的鏡子,看到我看不到的地方。


在台灣認識的朋友都很有意思,你看到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去完成某些東西,眼前永遠有更多、更有趣的事情要做,沒有人因為有某些成就而停下腳步。

從台灣回到香港後,原本工作的香港電台又找我回去,擔任創意總監,負責電台所有的美術工作,這是我第一次真正當部門主管。


我是個不完美主義者


一開始我就告訴他們,不要當我是主管,我希望所有人在這裡能夠練就某個擅長的能力,到了其他地方才有辦法生存。我希望他們能發揮自己的獨特性,而不是去完成我想要的東西。

和一般學設計的人很不一樣,我是個不完美主義者,我更在意的是工作過程的協調與愉快。所以我常說我最愛看的是建築工地,而不是蓋好的大樓。


我們往往太在意要完成心中某個理想,但在過程中卻沒有好好和身邊的人溝通,在不愉快的情緒之下做出來的東西肯定不會是好的,而且對團隊的建立傷害也大。

在香港理工大學念設計時,教授幾乎都是從英國來的,他們非常強調開放與包容,不要有排斥感,必須先讓所有東西進來,才有機會進一步吸收與學習。

從上課第一天開始,我們學習的就是如何解決問題。設計不是裝飾性的東西,不是浮誇或花俏,它應該是為人服務,有實用價值。


完美主義的人通常也沒有太大的包容心去聽見別人在說什麼。你以為自己是最完美的,但是大眾往往是另一種想法,他們可能覺得你做的東西是不完美的。

你可以為自己的想法辯駁,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從大家的討論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而不是為了心中理想的東西力爭到底。


不要把自己放得太大,但要握有主動權


我不覺得一定要堅持什麼,反而常常想自己少了什麼。也可能是我比較貪心吧,不滿足於只做一件事,電台創意總監、作家、設計師,不同的身分,我必須吸收各種不同的知識。

1993年,我又回學校念碩士,研究建築與居家相關的題目。

其實我很清楚自己完全不是做學問的料,只是單純地覺得自己不夠。之後的作品像《回家真好》、《設計私生活》等書,都和這1年半的進修有關。


簡單說,25~35歲這10年的人生,就是不斷的吸收與消化,才有現在這麼多的創作。就像每年我都會參加米蘭家具展,到現在已有18年。每年去展覽會場蒐集新資訊,然後寫成大型的專題報導,也是為日後的出書打好基礎。


再回頭看以前寫的文字,就可以看到其中的轉變與成長。年輕時的文字比較是「一往情深」,喜歡某個東西就是喜歡到底,從沒仔細想過背後的真實面,原來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美。


後來學會不要寫得太絕對,不要把自己當權威,作者很多時候會陷入一種迷思,以為自己建構的世界就代表全部,其實我們看到的只是其中一部份而已。

不要把自己放得太大,但是要握有主動權,是這10年給我的最重要訓練。我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人數盡量精簡,只有3~5人,比較有彈性,在經濟或心理上沒有太大負擔。但人少就得做更多的事。這就是我的選擇。


以後,我希望以一個廚師的身分介紹美食文化。食物是很好溝通的題材,可以立刻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然,這是很大的題目,就算下輩子都只做這題目也做不完。

《香港味道》這系列共有4本書,我希望運用「味道」來描述香港,為香港定位。透過食物,重新去認識自己生活的地方。


現在這間工作室除了要接設計相關的案子外,我希望把它變成食物實驗室,所以我們保留了廚房空間。往後的5年或10年,我會把食物當做焦點,所有的創作都和飲食文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