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今日、明日》錢淹腳目
【聯合報╱梁正居】 2008.09.02 02:16 am
圖/梁正居
上一個世紀的後四分之一,海島台灣曾經以一千九百萬人之眾,擁有世界排名第二的外匯準備金。經貿總額高達五百數十億美元,與同時期中國大陸相當;而人平均G.N.P.超過三千美元,接近同時期的日本。這樣的表現,實在是個不折不扣的經濟奇蹟,而其理由是有根據的;除了台灣全體人民在工業化發展聲中蓬勃發展的商品經濟之外,威權體制主導的經濟掛帥步伐才是要點。
台灣錢淹腳目,一片形勢大好,大夥高唱明天會更好。台灣有的是錢,錢還在不斷的堆高之中。
那個時期的中國大陸,尚徘徊於推動改革開放的初階;只見步伐混亂之外,長期政治動亂的後遺症層出不窮。打開當時的台灣各類報章雜誌,收視那個時代的電子媒體,經常看到的相關中國大陸報導,常常是在「藍灰色的螞蟻人群」這個基調上做長篇偉論,一味偏執在陰暗北京、單車大軍、蘇州河刷馬桶……這一類的功夫上,反正就是要人們看到有錢而進步的台灣、貧窮而落後的中國,其他的完全不用知道。
一千九百萬人的優越意識,曾經是這樣固定下來的嗎?在同一個時期稍後,大本土意識萌芽壯大,凡事必要數人頭,人頭代表民主,民主只剩下投票;甚至在不少筆墨談笑中,常常要加入四百年來西班牙、荷蘭、日本與美國的所謂「基因改造」論點,獨缺統治台灣二百三十多年的明鄭加清代,阿Q式地希望台灣歷史中不曾有過這兩個時代,甚至閃閃躲躲地敘述,以為台灣史最好是從日本時代開始,忘了歷史只會往前走這個普通常識。
暴富,讓人從自卑縱跳到腦子發昏的極度自大;其中不乏長期領袖知識文化界的所謂海內外菁英分子。
那個使人亢奮的錢淹腳目時代, 以美國和日本為首的西方國家,專門為台灣的經濟奇蹟錦上添花不遺餘力,要極力編造一個符合美日各自利益的後續神話故事,中國大陸當然是其中不得不的討厭配角。神話故事強調:二十一世紀的亞洲,必將是一個以日本為帶頭者,台灣與韓國為兩翼,從垂直分工體系向水平分工發展的態勢,劣等的中國尾隨在後,而且還氣喘吁吁。為了附和說明這樣的論調,若干書籍媒體專論常配以東亞地圖;一個大東亞共榮圈夢幻概括狀態,大致與帝國時代的日本相當,美好昔日圖案、緋紅色的共榮區塊上,太陽軍旗光芒萬丈,向四周漫射,自有美國的周全監管。
一直到1990年代初,若干美國與日本的中國問題專家們,仍然堅信美國理當永遠領先中國一百年左右,而且必然保持下去,以維持世界與東亞的穩定。
根據這一「穩定」理由,日本就能夠、必要永遠站在中國前面六、七十年。那麼台灣呢,當然被日本很包裝而恭維地排在韓國前邊,在美日支撐下要永遠領先中國三、四十年,至少要假裝出領先二、三十年的樣子。
這是多麼好的美夢,大國為台灣作夢,可惜夢都會醒過來。一轉眼功夫,錢淹腳目的光景不再,債淹腳目的日子好像就要來了,或者早已經是了。
從19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十年間,面對中國大陸的鮮明快速發展,台灣一向該有連串機會。在開放探親、觀光、交流等等一步步互動發展下,台灣居民遠較其他任何國家地區的人都有最好的機會,有「權利」至大陸去「為所欲為」的計畫發展,其中除去歷史、人文、生活習慣等因素之外,台灣的國語在大陸南北東西各地基本暢通無阻。方便得很。
有時候必須說,方便就是一種特權。
然而十分可惜。累積了半個世紀的奮鬥經驗與巨大財力的台灣,在短視、無文化而私心特重的領導方式誤導下,仗著錢淹腳目的虛驕氣焰,背靠美國老大哥,加上日本老二的鼓動,開始玩弄起國際政治的遊戲,將自己當做能幹好用耐操的槓桿,持續十六、七年,為西方冷戰圍堵策略效力,擔任美規日畫的亞太均勢急先鋒角色,以贏取廉價誇獎而沾沾自得。
也許,做為一個奴才,力求爭取一個不同於一般奴才的位置,以便能夠偶爾說說響亮的大話,證明自己不完全是一個奴才,正是人之常情。
所謂國際均勢、亞太均勢,這些曾經讓若干學者專家朗朗上口的功課,十多年來灌輸給台灣人民的,不過是二、三百年以來,西方國家為了利己,企圖以政治加上武力達到其經濟目的的先決思維(有時加上宗教);由於長期的歷史因素,在台灣似乎格外受用,奉為天生的、本來就存在的教義與反中祕笈。
不過我們要問,美麗海島,難道真的要永遠擔任西方國家的工具和消耗品嗎?
江湖既老,膽子要小一點。
圖/梁正居
上一個世紀的後四分之一,海島台灣曾經以一千九百萬人之眾,擁有世界排名第二的外匯準備金。經貿總額高達五百數十億美元,與同時期中國大陸相當;而人平均G.N.P.超過三千美元,接近同時期的日本。這樣的表現,實在是個不折不扣的經濟奇蹟,而其理由是有根據的;除了台灣全體人民在工業化發展聲中蓬勃發展的商品經濟之外,威權體制主導的經濟掛帥步伐才是要點。
台灣錢淹腳目,一片形勢大好,大夥高唱明天會更好。台灣有的是錢,錢還在不斷的堆高之中。
那個時期的中國大陸,尚徘徊於推動改革開放的初階;只見步伐混亂之外,長期政治動亂的後遺症層出不窮。打開當時的台灣各類報章雜誌,收視那個時代的電子媒體,經常看到的相關中國大陸報導,常常是在「藍灰色的螞蟻人群」這個基調上做長篇偉論,一味偏執在陰暗北京、單車大軍、蘇州河刷馬桶……這一類的功夫上,反正就是要人們看到有錢而進步的台灣、貧窮而落後的中國,其他的完全不用知道。
一千九百萬人的優越意識,曾經是這樣固定下來的嗎?在同一個時期稍後,大本土意識萌芽壯大,凡事必要數人頭,人頭代表民主,民主只剩下投票;甚至在不少筆墨談笑中,常常要加入四百年來西班牙、荷蘭、日本與美國的所謂「基因改造」論點,獨缺統治台灣二百三十多年的明鄭加清代,阿Q式地希望台灣歷史中不曾有過這兩個時代,甚至閃閃躲躲地敘述,以為台灣史最好是從日本時代開始,忘了歷史只會往前走這個普通常識。
暴富,讓人從自卑縱跳到腦子發昏的極度自大;其中不乏長期領袖知識文化界的所謂海內外菁英分子。
那個使人亢奮的錢淹腳目時代, 以美國和日本為首的西方國家,專門為台灣的經濟奇蹟錦上添花不遺餘力,要極力編造一個符合美日各自利益的後續神話故事,中國大陸當然是其中不得不的討厭配角。神話故事強調:二十一世紀的亞洲,必將是一個以日本為帶頭者,台灣與韓國為兩翼,從垂直分工體系向水平分工發展的態勢,劣等的中國尾隨在後,而且還氣喘吁吁。為了附和說明這樣的論調,若干書籍媒體專論常配以東亞地圖;一個大東亞共榮圈夢幻概括狀態,大致與帝國時代的日本相當,美好昔日圖案、緋紅色的共榮區塊上,太陽軍旗光芒萬丈,向四周漫射,自有美國的周全監管。
一直到1990年代初,若干美國與日本的中國問題專家們,仍然堅信美國理當永遠領先中國一百年左右,而且必然保持下去,以維持世界與東亞的穩定。
根據這一「穩定」理由,日本就能夠、必要永遠站在中國前面六、七十年。那麼台灣呢,當然被日本很包裝而恭維地排在韓國前邊,在美日支撐下要永遠領先中國三、四十年,至少要假裝出領先二、三十年的樣子。
這是多麼好的美夢,大國為台灣作夢,可惜夢都會醒過來。一轉眼功夫,錢淹腳目的光景不再,債淹腳目的日子好像就要來了,或者早已經是了。
從19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十年間,面對中國大陸的鮮明快速發展,台灣一向該有連串機會。在開放探親、觀光、交流等等一步步互動發展下,台灣居民遠較其他任何國家地區的人都有最好的機會,有「權利」至大陸去「為所欲為」的計畫發展,其中除去歷史、人文、生活習慣等因素之外,台灣的國語在大陸南北東西各地基本暢通無阻。方便得很。
有時候必須說,方便就是一種特權。
然而十分可惜。累積了半個世紀的奮鬥經驗與巨大財力的台灣,在短視、無文化而私心特重的領導方式誤導下,仗著錢淹腳目的虛驕氣焰,背靠美國老大哥,加上日本老二的鼓動,開始玩弄起國際政治的遊戲,將自己當做能幹好用耐操的槓桿,持續十六、七年,為西方冷戰圍堵策略效力,擔任美規日畫的亞太均勢急先鋒角色,以贏取廉價誇獎而沾沾自得。
也許,做為一個奴才,力求爭取一個不同於一般奴才的位置,以便能夠偶爾說說響亮的大話,證明自己不完全是一個奴才,正是人之常情。
所謂國際均勢、亞太均勢,這些曾經讓若干學者專家朗朗上口的功課,十多年來灌輸給台灣人民的,不過是二、三百年以來,西方國家為了利己,企圖以政治加上武力達到其經濟目的的先決思維(有時加上宗教);由於長期的歷史因素,在台灣似乎格外受用,奉為天生的、本來就存在的教義與反中祕笈。
不過我們要問,美麗海島,難道真的要永遠擔任西方國家的工具和消耗品嗎?
江湖既老,膽子要小一點。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