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戈寫《龍史》從黑髮到白頭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090219)
▲擁有詩人、畫家等身分的楚戈,投入30年時間完成《龍史》。(姚志平攝)
從年輕寫到白頭,經歷了無數次的修改與校正,藝文大師楚戈終於完成卅年前發下的宏願,交出長達廿六萬字的《龍史》。捧著這部厚重的專書,楚戈感慨表示:「如今又聾又啞的我,把這個夢想完成了,《龍史》出土後,我死而無憾了。」
七十七歲的楚戈多才多藝,身兼詩人、畫家、藝術評論家等多重身分,是台灣現代藝術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廿多年的故宮研究員生涯中,非學術科班出身的他靠自學成為青銅器專家,剛完成的龍文化研究《龍史》,便是他傾注大半生心血完成的學術專書。
楚戈多年前因鼻咽癌喪失聽力,六年前又因併發症無法言語、必須靠胃管進食,自稱「又聾又啞」。但他創作力驚人,去年底剛舉辦「是偶然也是必然」畫展。昨天辛鬱、楊牧、亮軒等多位藝文界好友再度為他的新書《龍史》發表會齊聚一堂,場面溫馨。
花大半生心血 圓了卅年前宏願
楚戈自述,卅六歲進入故宮器物處擔任助理研究員,便一頭栽進古器物的世界,並意外發掘出許多學界前所未有的發現。「半年不到,我就發現一件自己也不相信的奇特課題:商周一千多年的時間內,沒有植物花紋圖畫的影子。」
自此他廢寢忘食,到圖書館翻遍相關資料,一句英文也不會的他,又找盡機會到美國、日本等博物館考察,發現了青銅器上的「龍跡」,也決定了他對青銅器花紋的研究方向。
他感嘆,「龍」作為中華文化中最重要與神秘的象徵,隱藏在美術史、文字學史、宗教史、美學史,甚至詩的發生史等領域中,但長久以來,學界對龍的誤解超過理解。他在書中仔細耙梳龍文化的來龍去脈,先從「龍史與圖騰」開章明義,接下來以斷代編排,探討從史前原龍信仰、彩陶時代、青銅時代到明清時代的龍紋變遷與文化意義,並羅列他獨力收集的數百張龍圖片,最後一章更大膽挑戰歷代文人對龍的詮釋,提出批判與修正。
長達廿六萬字 探究東亞龍文化
楚戈自信,《龍史》是有史以來,探究東亞龍文化真相與歷史的第一書。書中他提出龍是文化發展到農業後,人們將農業的雨水神依「農」的音而名為龍,因此龍的根源為「農」,龍的傳人並非天子而是「農人」。他也證明,太極起源於二龍崇拜,並指正西方神話中的「惡龍」與東亞文化中的龍毫無關係。
瑞典漢學大師馬悅然在推薦序中,讚譽楚戈是能掌握不同學科的「博學巨人」。對此,楚戈自謙一生受到多人啟蒙。一九七六年他首度寫作通史性讀物《中華歷史文物》,意在教育社會大眾;今自費出版《龍史》是基於古今中外學者很少有人知道龍史的真相,「所以我是借《龍史》重寫中華文化史。」
▲擁有詩人、畫家等身分的楚戈,投入30年時間完成《龍史》。(姚志平攝)
從年輕寫到白頭,經歷了無數次的修改與校正,藝文大師楚戈終於完成卅年前發下的宏願,交出長達廿六萬字的《龍史》。捧著這部厚重的專書,楚戈感慨表示:「如今又聾又啞的我,把這個夢想完成了,《龍史》出土後,我死而無憾了。」
七十七歲的楚戈多才多藝,身兼詩人、畫家、藝術評論家等多重身分,是台灣現代藝術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廿多年的故宮研究員生涯中,非學術科班出身的他靠自學成為青銅器專家,剛完成的龍文化研究《龍史》,便是他傾注大半生心血完成的學術專書。
楚戈多年前因鼻咽癌喪失聽力,六年前又因併發症無法言語、必須靠胃管進食,自稱「又聾又啞」。但他創作力驚人,去年底剛舉辦「是偶然也是必然」畫展。昨天辛鬱、楊牧、亮軒等多位藝文界好友再度為他的新書《龍史》發表會齊聚一堂,場面溫馨。
花大半生心血 圓了卅年前宏願
楚戈自述,卅六歲進入故宮器物處擔任助理研究員,便一頭栽進古器物的世界,並意外發掘出許多學界前所未有的發現。「半年不到,我就發現一件自己也不相信的奇特課題:商周一千多年的時間內,沒有植物花紋圖畫的影子。」
自此他廢寢忘食,到圖書館翻遍相關資料,一句英文也不會的他,又找盡機會到美國、日本等博物館考察,發現了青銅器上的「龍跡」,也決定了他對青銅器花紋的研究方向。
他感嘆,「龍」作為中華文化中最重要與神秘的象徵,隱藏在美術史、文字學史、宗教史、美學史,甚至詩的發生史等領域中,但長久以來,學界對龍的誤解超過理解。他在書中仔細耙梳龍文化的來龍去脈,先從「龍史與圖騰」開章明義,接下來以斷代編排,探討從史前原龍信仰、彩陶時代、青銅時代到明清時代的龍紋變遷與文化意義,並羅列他獨力收集的數百張龍圖片,最後一章更大膽挑戰歷代文人對龍的詮釋,提出批判與修正。
長達廿六萬字 探究東亞龍文化
楚戈自信,《龍史》是有史以來,探究東亞龍文化真相與歷史的第一書。書中他提出龍是文化發展到農業後,人們將農業的雨水神依「農」的音而名為龍,因此龍的根源為「農」,龍的傳人並非天子而是「農人」。他也證明,太極起源於二龍崇拜,並指正西方神話中的「惡龍」與東亞文化中的龍毫無關係。
瑞典漢學大師馬悅然在推薦序中,讚譽楚戈是能掌握不同學科的「博學巨人」。對此,楚戈自謙一生受到多人啟蒙。一九七六年他首度寫作通史性讀物《中華歷史文物》,意在教育社會大眾;今自費出版《龍史》是基於古今中外學者很少有人知道龍史的真相,「所以我是借《龍史》重寫中華文化史。」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