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09, 2009

《源氏物語》千年紀大會追記

我在木屋前徘徊憶舊,但如今已沒有權利進入。

屋子的外觀雖無甚變化,但鄰居顯然已有異於往昔。右鄰成為一家小料理店。門口掛著招牌,玻璃窗內貼著麵點類小吃的照片和價格。大概是為招徠參觀銀閣寺的遊客的吧。上午十時,店門尚未開。左鄰是賣京都的土產禮品店。一個年輕女孩正在整理安排著品物,無非是些茶碗、紙扇、織錦錢袋類觀光區到處可見的小東西。「歡迎光臨。」見我進來,她笑容可掬地用京都腔招呼。雙眼瞇成縫,露出一枚小虎牙。

本來想看看就走的,卻被右側一堆小漆器吸引住了。約莫是八公分大小的茄形木雕,有紅、黑二色。「這蒂子可以打開,裡面適合放牙籤什麼的。」說著,她拿起給我把翫。放在掌心中,小巧生動的木雕茄子,是依古法一次次髹漆出來的,所以無論黑色或朱紅色都有含蓄的光澤。「各拿一個。請你包裝起來。」可能是今天第一宗生意吧,女孩欣然用熟悉的指法包妥。「這個店開多久了?」「這個,我不太清楚。我來這兒兩年多了。」

我本來還想問她一些其他的。算了吧。我住在隔壁時,她大概還沒有誕生吧?

和一再鞠躬道謝的女孩分手後,繼續向前走了十多步。忽然停步。這是往銀閣寺的方向,以前總習慣性走的方向。我個人認為銀閣寺比金閣寺規模小,但是較為含蓄有味,尤其是它的石庭和青苔陰晴晨昏皆可觀。但是,這樣好的天氣,想必是遊人如織。這兩天接觸太多的人,心生戒畏,便此打消念頭,改走另一方向。

折返北白川道,再往北行不到五分鐘,從東小倉町可以迂迴到達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圖書館。

我先到東小倉町口上的一家咖啡館。往昔這小小咖啡館的顧客大部分是「京大」和「人文」關係的師生學界人士,經常都是咖啡飄香,煙霧迷濛,且高談闊論的。而今是附近少見的七層樓洋房。唯一能追憶舊日風貌的,就剩屋主人在改建之際保留下來的木門。那木門的上半截是雙層的木格子玻璃,其間以世界各地產的咖啡豆鑲嵌著,頗為別致美觀,曾經是這家咖啡店的招牌。這片骨董老招牌門,像似一件碑碣訴說著歷史,卻又十分藝術地融合於現代建築之中。

我推開那鑲嵌著咖啡豆的門,在高敞明亮的一隅坐下來,隨便點了一份附帶招牌咖啡的早午餐。「還需要什麼嗎?」侍者問。「這樣就可以了。」心想著:我需要的是寧靜,和咖啡香,和一些記憶。

坐在寧靜的一隅,聽輕輕的古典音樂,喝著香郁的熱咖啡。寬廣的落地窗外直立著幾棵落盡黃葉的銀杏樹。北白川道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在這樣的距離之外,隔著透明淨亮的玻璃,我彷彿可以置身度外,看到車輛流過,行人流過;行人和從前的行人,以及從前的我自己。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