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13, 2007

Billie Holiday




據說很少有人在聆聽比莉哈樂黛的現場後,不會感動落淚的,因為這位爵士樂界最具傳奇色彩的歌后,在演唱時總輻散出字字句句心聲淚痕;她的音樂感人之處源自肺腑,而非唱腔表面的雕飾,因為,永遠被無數後輩歌手視做最崇敬對象的比莉哈樂黛,確實是用她的悲劇性生命寫下並吟唱出每一個音符。

不平凡的人,是乎注定該有著不平凡的遭遇,而比莉哈樂黛也應驗了這個命定之說,只不過她的不平凡是悲慘、苦澀的。比莉的一生充滿著悲劇性的因子,甚至我們可以說,她的一生其實就是個悲劇。生於1915年的比莉哈樂黛,呱呱墜地之時父母都還只是未成年的孩子,在沒有父母關愛與暴力陰霾的環境下,十歲時慘遭強暴,不久又被賣為雛妓,十八歲的她就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然而多舛的血淚童年,並沒有讓比莉對人生抱持以怨懟的的態度,她不但沒有自甘墮落,相反地,更磨鍊出自我尊嚴的珍視與堅毅不服輸的個性。在那個女性極受不平等對待的時代裡,在酒館當女侍謀生的比莉,對慣於輕視女性的男性酒客不屑一顧,也絕不會像其他女侍一樣,卑微地撿取客人丟在桌上的賞錢。她的傲氣與堅強,讓薩克斯風好手,也是她一輩子最親密的朋友—李斯特楊(Lester Young),為她冠上「Lady Day」(淑女黛小姐)的封號。

1933年樂評家John Hammond在聽了比莉哈樂黛的演唱之後,深受她動人的歌聲所著迷,便積極安排她與搖擺樂之王—班尼固德曼(Benny Goodman)合作灌錄第一張專集,自此展開她一生傳奇的演唱事業。而比莉哈樂黛與李斯特楊之間始終未獲確實證明的情愫,似乎亦可從兩人合作時嫻熟的默契略見端倪。

就如同許多名人在成功後總會受到一些後遺症的衝激,由女侍一躍而成聞名巨星的比莉哈樂黛也承受到了相同壓力。密集的巡迴演唱行程、錄音計劃及電影的邀約,讓她心力交瘁;而感情生活方面一直遇人不淑,再加上無法擺脫童年時期的夢魘,重重的枷鎖銬得她喘不過氣來,最後只有借助酒精來麻痺自己原本相當敏感,卻傷痕累累的心思情感。但是酗酒為她帶來更多麻煩,不但賴以維生的嗓音被刮削成沙啞的滄桑歌聲,身體健康狀況更是每況愈下。就在生理與心理交相攻的情況之下,1959年,比莉哈樂黛終因酒精中毒,以44歲之齡撒手人寰。

其實,比莉哈樂黛的歌聲並非總是那麼淒愴的。在她剛踏入歌壇之時,比莉的招牌歌聲相當的甜美,我們可以在她三0年代時期的錄音中,蜜如糖的歌聲裡領略到一種酣暢的快樂;但在後來幾張在比莉私生活與聲音狀況均每況愈下期間的作品來看,她的歌聲轉為沙啞滄桑,更深入地刻劃出多次情場受傷後,身心俱受重創至直淌出血的椎心之痛。然而,無論是早期的甘醇動人或是後期的賺人熱淚,比莉在歌聲中所注入的細緻層次,不但讓她自己成為爵士樂壇首屈一指的歌后,也替後代的爵士歌手們樹立了演繹的標竿。

比莉留給後世爵士女歌手的影響是深遠的。她在工作上的敬業表現,為女性塑造出獨立有自信的模範,不但在唱功方面開拓出前所未有的情感表達方式,在音樂創作上的潛心進修成果,也可自她所創作的歌曲中得以綻現。而登台表演時比莉一向以正式服裝,與一朵別在頭上的花做為獨一無二的個人標記,即使是在錄音室裡,沒有現場觀眾的情境下,仍會身著盛裝,頭戴紅花來進行錄音工作,以表示無論身處何地,都對演唱抱持著尊重的態度。這種敬業的精神即使在今日看來,也是令人大感欽佩的。

比莉哈樂黛的歌聲與其生平一樣,是充滿夢幻色彩的傳奇,短暫44年的生涯,點滴都讓樂迷無盡追思。她細瘦的嗓音,有時雖然稍顯氣若游絲,卻仍舊散發出獨特高貴的氣質,那是超然於她個人乖舛身世的嘲弄。不平等的時代,鑄煉出不平凡的女性,不管時代如何轉變,永不凋萎的是那能夠溯及心底深處最底層憂緒的聲音。

Sunday, June 10, 2007

《雙面特勤》冷血人生

作者:藍祖蔚

雷恩.菲利普與妻子Caroline Dhavernas原本相當恩愛,也無所不談,但是長官的禁口令,以及派他去叛諜韓森的辦公室追查真相時,面對一隻超級老狐狸的嚴厲考驗,他只能一個謊言接一個謊言扯下去,謊言越滾越大成為大雪球的結果,使得妻子看著老公不再誠懇,同林鳥如今卻不能共患難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即使是你的太太,也不能說!」電影《雙面特勤》(Breach)中,FBI主管蘿拉.琳妮(Laura Linney)因為 一心一意要追查美國FBI叛諜羅柏.韓森(由克里斯.庫柏(Chris Cooper)飾演)的行跡,在宣達任務給臥底探員艾瑞克(由影星雷恩.菲利普(Ryan Phillippe)飾演)時,疾言厲色地要求他嚴守秘密。
保守秘密本來就是情報探員的天職,連枕邊人也不能說更是情報特工的基本素養,但是枕邊人的不滿與憤怒也一直就是這類電影經常著墨的主題。

雷恩.菲利普與妻子Caroline Dhavernas原本相當恩愛,也無所不談,但是長官的禁口令,以及派他去叛諜韓森的辦公室追查真相時,面對一隻超級老狐狸的嚴厲考驗,他只能一個謊言接一個謊言扯下去,謊言越滾越大成為大雪球的結果,使得妻子看著老公不再誠懇,在韓森面前謊言連篇也就算了,甚至還公然欺騙他,同林鳥如今卻不能共患難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你不能相信我?不能告訴我真相嗎?」Caroline Dhavernas面對越來越陌生的丈夫,終於也爆發出自己的憤怒。

情報員能不能相信自己的妻子呢?麥特.戴蒙在《特務風雲:中情局誕生秘辛》中就已經下了結論,不能,因為他的媳婦就是間諜,早就放了長線要來釣大魚,他送給兒子的結婚禮物就是去暗殺自己的媳婦,即使南韓電影《魚》也同樣要讓南北韓最傑出的情報員都要發展出一段無解的愛情悲劇,《雙面特勤》的夫妻爭執格局,其實並不算突出。

但是,《雙面特勤》的這對夫妻都知道這種爭吵很無稽,他們不是為了彼此的理念爭執,只是為一個陌生男子,只是一個丈夫為了報效國家,不得不虛與委蛇的工作目標。要拒絕這種爭吵,唯一的方法只有放棄做情報員回歸平常人生。

《雙面特勤》的真正趣味並不在於探究韓森已經位居FBI高階主管,甚至局裡沒有人比他更懂電腦工程,這樣有權有勢的高幹為什麼會叛國,而是在於「背叛」與「忠誠」的人間顯影。

從外型到演技都以冷酷見長的克里斯.庫柏在《雙面特勤》中飾演一位生性多疑的情報特工,但又工於心計,知道該如何美化包裝自己的行為,所以他每天祈禱,每天唸經,準時上教堂,也深信共產黨的潰敗就是因為他們是無神論者,甚至強迫他的幹員雷恩.菲利普也要帶著妻子上教堂,他自己的家庭也是妻賢子孝,完美得不得了……宗教和家庭因而成為他最佳的外衣謊言,除非叛國鐵証如山,否則連每天注意他的一舉一動,要向長官匯報他的起居注的雷恩.菲利普也不會相信這麼虔誠的教徒怎麼可能叛國。

因此,《雙面特勤》的背叛論述雙重的:在韓森身上,是情報員於公背叛美國,於私背叛神國;在艾瑞克身上,於公是背叛師父(的信任),於私是背叛親愛人(的坦誠與信靠)。所有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謊言交錯在一起,不但成就了良知與良心的掙扎與救贖,也用著隨時都會穿幫破局的謊言打造了高度緊張的觀影情緒。

韓森強迫艾瑞克交心,才能確知他是否值得信任,艾瑞克的人生大戲就是用謊言來建立信任,高度矛盾的人生困境,讓他在目擊忠於職守的長官蘿拉.琳妮只能單身獨居,只能活在自己的信念中,過著沒有家累,沒有朋友,也沒有溫情的人生後,才讓他進一步思考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去做一位真正的FBI探員。

《雙面特勤》的節奏是沈緩低調的,因為導演無意陷進好萊塢特工電影的敘事邏輯中,但是在繁複的人性辯証論述中,冷血卻是唯一的生存要素,冷血的節奏因而成為《雙面特勤》的主要氛圍。

K-19




1961年7月4日淩晨,蘇聯第一艘核潛艇K-19核潛艇在進行代號為“極地之圈”的軍事演習時,由於艇身密封裝置漏氣導致核反應爐急劇升溫。千鈞一髮之際,艇上官兵冒死搶修,終於避免一場核爆炸事故以及可能由此引發的美蘇核大戰。45年後的今天,當這艘人稱“寡婦製造者”的核潛艇面臨退役銷毀的命運時,有一個叫弗拉基米爾·羅馬諾夫(VladimirRomanov)的人決定重金將其購下,並準備將其改造成博物館,供後人瞻仰。羅馬諾夫為何要買下這艘潛艇?他和這艘潛艇有著怎樣的情緣呢?

這艘險些引發美蘇核大戰的潛艇如今僅有48名艇員倖存於世

1961年6月18日,蘇聯舉行代號為“極地之圈”的軍事演習。K-19號核潛艇悄然開始了處女航。7月4日淩晨4時15分,K-19號行駛至挪威海域。在距離挪威伊馬印島上的美國海軍基地約100海裏的地方,K-19號核潛艇艇身的密封裝置突然發生了漏氣現象。潛艇內核反應爐由於一條管道被擠裂導致活性區域急劇升溫。當時K-19號本身有2個核反應爐,艇上還裝載著3枚核導彈,其威力相當於廣島原子彈70倍!一旦核反應爐發生爆炸,一場重大生態災難在所難免。

更可怕的是,如果K-19號在距離美國海軍基地僅100海裏的地方發生爆炸,很有可能被美國當成蘇聯的軍事挑釁。那麼,北約將可能立即還擊,而這很可能導致美蘇核大戰的爆發。危難關頭,艇長尼古拉·扎傑耶夫率領數十名年輕官兵,在沒有任何防輻射措施的情況下,義無反顧地衝進核反應爐艙進行搶修,終於使反應堆的溫度降到了正常水準。然而,在當年總共139名艇上官兵中,8人于一週後不幸去世,14人在2年內相繼病故,迄今僅有48人倖存,K-19也贏得了“寡婦製造者”的外號。

1990年,多災多難的K-19號終於退役,成了一件見證了美蘇冷戰的“文物”。直到這時,被塵封了30年之久的K-19號潛艇核反應爐事故才被首次解密。其實,在整個服役期間,K-19號3次與滅頂之災擦肩而過:除了1961年那場發生在大西洋上的核反應爐事故之外,它還于1969年在巴倫支海與美軍“小鯊魚”號核潛艇發生海底碰撞。這兩次事故都險些引發美蘇核戰爭。1972年,該艇又在紐芬蘭島附近失火。

傳奇核潛艇拍成電影,卻難逃銷毀厄運

2001年,美國好萊塢根據K-19號核潛艇1961年的事故,拍攝了影片《K-19:“寡婦製造者”》,轟動一時。今年2月,蘇聯前總統戈巴契夫致信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提議將今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1961年7月4日蘇聯K-19號核潛艇事故中的全體潛艇人員,因為“他們以自己的英勇行為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儘管擁有傳奇經歷,K-19核潛艇仍面臨被銷毀的命運。2002年,K-19號核潛艇即將被拆卸銷毀的消息首次傳出,震驚了俄羅斯。當年親歷過1961年事故的老兵們還寫信給總統普京,希望將這艘潛艇保留下來,作為對冷戰的紀念。但幾經考慮後,俄政府仍決定將其拆毀。

昔日廚師重金拯救K-19核潛艇,是為完成已故艇長的遺願

慶倖的是,日前一位當年曾在K-19號服役的退役老兵——俄羅斯著名億萬大亨弗拉基米爾·羅馬諾夫秘密花費重金,將拆船廠中即將被分解的K-19號贖買了下來。

據悉,現年59歲的羅馬諾夫出生於蘇聯的立陶宛。從1966年至1969年,他作為一名廚師在K-19潛艇上服役。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羅馬諾夫回到家鄉立陶宛下海經商。隨著生意越做越大,他成了一名億萬富翁。後來,他旅居英國蘇格蘭,並且成為英超愛丁堡勇心足球俱樂部老闆,擁有近10億美元資產。據稱,羅馬諾夫贖買K-19號之舉“純粹出於感情,與金錢無關”,是為了完成該艇已故艇長尼古拉·扎傑耶夫的遺願。

希望人們知道過去的歷史,珍惜今天的和平

雖然退役近40年,羅馬諾夫對於“老戰友”K-19號依舊一往情深。他說:“這條潛艇永遠是我內心最寶貴的記憶。我之所以想將它拯救下來,是因為它是世界歷史的一個象徵,當年正是艇上的英雄阻止了第三次世界大戰。”至於贖買此艇總共花費了多少資金,羅馬諾夫拒絕透露,不過他表示,自己目前正著手一個將K-19改造成博物館的宏偉計劃,並準備將其遷至莫斯科河永久停泊,以供後人瞻仰。

目前負責該計劃的俄歷史學家亞歷山大·尼基辛稱,在被拖往莫斯科之前,年久失修的K-19號必須先經過一番修繕。一切完工之後,它將按照歷史原貌接受遊人的參觀,此外,一個K-19號潛艇退役老兵俱樂部也即將成立。據估計,整個計劃的耗資將超過100萬美元。現年66歲的維克多·斯特萊特于1961年K-19號核反應爐事故時在艇上擔任電工。如今得知它被人贖買的消息後,他欣慰地稱:“我們這些當年在艇服役的老兵苦盼多年終於找到了一位出資人。我們希望讓現在的人們知道過去的歷史,珍惜現在的和平。”

董事長 背包客

陶爸喜歡體驗當地人的生活方式,體驗不同的人生。對於旅行,他總是無可救藥的樂觀,就算半夜還找不到歇腳處也不怕。


森林的雙岔路口,我選擇了較少有人走的一條。」二○○三年十月底一個暗夜,通往捷克古城的cesky Krumlov陰森林徑中,身兼國豐實業與奇哥董事長的陶傳正,低吟美國詩人Robert Frost這首詩,安撫情緒緊張的妻子。

為了尋找一座他嚮往已久的古城,背著二十歐元買來的帶輪拉桿旅行包,腳蹬有側袋設計的黃牛皮旅行鞋,陶爸與妻子應小萍在途人指點下,忐忑不安循著一條下山路,走進這四顧無人、連月光都照不進來的森林,在恐怖怪異的鳥叫聲、崎嶇不平的石頭路中……。

這不是年輕人的冒險之旅,而是年近六十歲「陶爸」,自助旅行的奇遇之一。

年過半百的企業家,對生命的期待是什麼?「對錢,我感覺很淡。如果上帝讓我選擇,老了後,我想選三件事:旅行、戲劇、音樂。如果,上帝說,你太貪心了,一個人只能選一個,我會選擇旅行。」

為什麼是旅行?而且是自助旅行?他說:「我喜歡體驗世界上,另一個角落、另一群人,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希望經歷不同的人生,讓老了後有好多好多東西,可以回憶。」陶傳正大概是國內極少數的董事長背包客,他享受著意外的樂趣、考驗與驚喜,享受著自助旅行者才有的奇遇,也甘願忍受自助旅行一定會碰到的辛苦。

想想多數年長企業家的休閒方式——假日與同樣是企業家的朋友相約在高爾夫球場,打球、聚餐,整天膩在一起。出國旅遊,選擇高級旅行團,享受五星級以上的精緻服務,食衣住行樣樣安排妥當,嘗遍世界頂級的極致奢華。大老闆們控制欲強,喜歡被人服務,不喜歡出差錯。

自助旅行者卻只是人潮中的小砂礫,還得面對難以預期的未知數,老闆與自助旅行,顯然有所矛盾。陶爸,卻選擇了後者。

「跟三十幾年商場朋友,沒什麼共同話題,商場聚會,壓力太大,漸漸也不去了。商場聚會與自助旅行間,我會選擇旅行。朋友覺得我好孤僻。」身為TPO(由五十歲以上的青年總裁協會〔YPO〕成員組成)會員,就連TPO或YPO主辦的年度旅遊,也很少參加。

去年,陶爸花了四分之一時間在自助旅行,去年底拗不過身體警訊動了心臟手術的他,談起旅行,略微削瘦的臉龐立刻光芒洋溢,毫無歇手打算。

對於旅行,他總是無可救藥的樂觀,就算半夜還找不到歇腳處也不怕。

陶爸旅行幾乎不預定旅館,也不愛叫計程車。經常,陶爸陶媽拖著行李滿街跑,一下跳上巴士,一下鑽進地鐵,眼巴巴地一條條街找住處。剛開始,陶媽以為陶爸吝嗇,連計程車也不願搭,後來才知道,陶爸喜歡體驗當地人的生活方式,體驗不同的人生。


「我學著他們搭電車,跟他們擠在車廂裡,彷彿我是他們的其中之一。而且,每嘗試去做一樣事,我就多學到一樣東西啊!」陶爸看著身旁的妻子,笑了。

伴隨高度不確定性的,是意外的樂趣與驚喜。只因為在布拉格看到esk Krumlov明信片,驚為天人,陶爸陶媽臨時決定,從布拉格轉往這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因為臨時決定,根本沒預期,驚異的旅程,即將開始。

從布拉格到esk Krumlov需轉三趟火車。就在等候第二段火車時,發現時間已到,月台卻空無一人,正納悶時,站務人員匆忙跑過來對著陶爸大叫:「不死!不死!」右手則指向火車站外的巴士站,陶爸夫婦才恍然大悟要搭「bus」,拎起行李往前奔。

坐上第三段只有一節車廂的迷你火車,天色漸黑,抵達Cesky Krumlov站,天色全暗,車站空無一人,連工作人員都沒有。陶爸夫婦是當天最晚的造訪者,待他們下車,車站的燈居然一盞盞關了起來。陶爸衝出站外,只見一片漆黑,連路燈都沒有,「天啊,Cesky Krumlov在哪裡啊?」心中暗想不妙。

只花兩秒思考,陶爸陶媽立刻往前追,企圖追趕剛剛同一班火車下車的乘客。但是那幾位乘客的身影,在月光下越來越模糊,最後竟不見了!陶爸夫婦佇立在一個交叉路口,茫然不知所措。

突然間,一位老人彷彿上帝使者般,出現在他們眼前。那位老人面容和善,雖不懂英文,卻彷彿看懂陶爸心意,手指向左,示意他們走進森林。忐忑不安穿越森林後,古城街上沒有半個人影。


幸好,經過一番折騰,找到不錯的旅店,隔天一大早,陶爸迫不及待起床一探究竟,發現古城簡直是美透了,而昨夜讓他們驚心動魄的暗夜「森林」,只不過是樹蔭濃密的大公園而已!

另一次在德國,陶爸陶媽搭火車從新天鵝堡往北走,突然間,兩個酒鬼走進車廂,行李箱發出乒乒乓乓的玻璃瓶聲音。他們一上來,一屁股坐在陶爸陶媽對面,其中一個已經醉得亂七八糟,不停大聲說著他們聽不懂的話,另外一個則硬要請陶爸抽菸,陶爸只好接下。夫妻倆膽戰心驚,暗恐碰到暴徒了。

一會兒,兩個酒鬼打開箱子,裡面竟然有七、八十瓶啤酒!他們拿出啤酒請陶爸喝,又從行李箱拿出一大截德國香腸,從懷裡掏出一把刀,切些了一截塞進陶爸手上,然後又拿出起司,陶爸只好加入他們吃吃喝喝起來,最後還合照留念。

從那個比較不醉的德國人口中,陶爸得知兩人是上班族,趁假日備妥酒與食物,坐火車到北方一日遊,一路迷迷糊糊倒也盡興。這個奇遇,也讓陶爸對德國年輕人的休閒方式,嘖嘖稱奇。

某次去法蘭克福,到處找不到旅館,陶爸陶媽只好坐火車,到距離法蘭克福四、五十分車程的小城去試試運氣。下了車走了十幾分鐘,終於找到有空房的旅館,樣子卻活像鬼屋般,陶爸陶媽只好倒頭就睡,心想明日一早就閃人。

按原定計畫,隔天早晨兩人打包準備退房,櫃檯卻說,早餐是包含在內的,建議兩人享用。沒想到,兩人一走上陽台,發現景色超美,早餐相當美味。「這種不在計畫中的驚喜,最快樂了!」陶爸笑著。

陶爸不愛預定旅館的「怪癖」,引領他捨棄大旅館,走向民宿。說起陶爸的民宿經驗不算太久,第一個經驗,是約三年前,在一個外國友人的建議下,住進了在盛產葡萄酒的法國波爾多(Bordeaux)的一棟民宿。

走進房間內,陶爸四處張望,打開門嚇一跳,眼前就是葡萄園,鮮綠葡萄樹葉逼在眼前!陶爸趕緊問民宿主人:「這樣安全嗎?」民宿主人反問:「什麼意思啊?」陶爸解釋:「晚上不會有人闖進來嗎?」民宿主人笑笑,沒回答便離開了。

隔天清晨,溫柔的陽光透進古典陳設的房間,一望無際的葡萄園籠罩在渺茫氤氳中,空氣中透著新鮮芬芳的氣味。「以前覺得民宿離我很遙遠,後來才知道民宿原來是這樣子的,很多事情,只是一個點的突破。」那一刻起。陶爸便走上了放棄星級大旅館的「不歸路」。

「反正我對大飯店的服務沒興趣,room service讓我覺得囉唆、不自在。現在,我喜歡小小的城,小小的旅館,……像杜拜那種七星級帆船旅館,算了吧,我才沒興趣哩!」陶爸對民宿的定義是:「民宿就是跑到人家家裡去,看看人家家裡吃什麼,看到滿好吃的,就拿來一塊來吃。」他把觀察民宿主人的生活,當成旅行的一部分。

旅居民宿也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有一次在法國,下榻同一家民宿的旅客用法文,比手畫腳對陶爸說,Roussillon這個地方,你一定要去。許多旅行指南根本找不到Roussillon這個地方,頂多用「有赭紅色建築的Roussillon也值得一遊」一筆帶過,在此之前,陶爸聽也沒聽過這個城市。


但是陶爸相信民宿旅人的建議,「我一去看,覺得美得不得了,我去一次就愛上啦!當地的土含氫氧化鐵金屬,顏色黃黃的、紅紅的。當地人把不同顏色的土挖下來做漆料,房子顏色很重,有咖啡紅、鐵紅等。」如果不是住民宿,只仰賴旅遊指南,陶爸又怎能巧遇Roussillon呢?

自稱「無法跟朋友膩上三天以上」的陶爸,妻子,是他自助旅行的永恆伴侶。他們曾共同經歷國豐財務危機、宣布跳票、面對一千多名債務人的痛苦,當財務危機解除,公司營運上軌道,他們背起行囊,攜手走向世界某個角落的未知處,探索生命的各種可能,品嘗小旅館、小城鎮的樂趣。

曾經,他們造訪法國南部靠近瑞士邊界小城Annecy,那是一個只有三條街、其餘都是水道的美麗城鎮。背著包包的陶爸陶媽走進城裡,剛好碰到市集,感覺好棒,決定找家氣氛不錯的餐廳吃飯。陶媽點了一道奇怪的菜,是小牛發育前的淋巴,還有一道菜是切成薄片的牛頭肉。餐廳樓上附有住宿房間,才五十歐元,雖然簡陋,兩人還是住下了。

隔日晚間,兩人繼續在餐廳用餐,灌下兩瓶酒,天空開始飄雨,氣氛極佳。陶爸開始興奮,覺得人生實在太快樂了,「我開始全世界亂打電話,講一些亂七八糟的話,說我們在一個法國小鎮,快樂得不得了。我打給鄧安寧,他只說:『喔』,反應不怎麼熱情,原來台北是清晨四點。」

放下電話,陶爸還沒盡興,發起酒瘋,牽著陶媽的手開始在城裡亂逛,一路酒醉大聲說粗話,夜間路上沒人,陶媽要他小聲點,他還是繼續一路笑,一路罵當地沒人聽得懂的三字經、五字經,足足罵了半個鐘頭。「人生真是幸福、過癮啊!」陶爸讚嘆。

這種情感全部投入的狀態,正是青春生命特有的狀態。能有多少人,在年過半百、事業有成之後,能克服自助旅行的不安全感,玩得如此淋漓盡致?旅行已非點綴工作的休閒,而是回歸生命最初的狀態,以赤子之心換取自由。每一回,當這位董事長背起背包出發的那一刻,成年人生活中最奢華昂貴的自在,已經被他手到擒來。




【陶爸的旅行四寶】
陶爸,旅行裝備不見名牌,但有四項寶貝一定隨身帶:

1.軟式旅行箱
這是陶爸花了20歐元在巴黎Auchon量販店買的,不但有弧形拉桿,輪子,還可後肩背,並附母子袋。由於陶爸陶媽經常帶著行李滿街找旅館,故將行李簡化至最少,塞進這個可拉可背的旅行箱,相當方便。

2.有鐵鍊的皮夾
在美國舊金山Great Mall花20美元買的,頗具嬉皮味。陶爸說這皮夾就是要警告別人:你別來扒我!

3.旅行鞋
它是陶爸花了新台幣990元在La New買的,這並非專用旅行鞋,鞋側邊小袋子原始設計是為了放置計步器,但是也可裝零鈔,以備不時之需。陶爸因為太愛這雙鞋,每逢出國必穿,甚至底壞了,還花了500元送去越南修理換新。

4. 數位相機

原本用Canon Power Shot S40,陶爸愛不釋手,但可惜被兒子弄丟,獲得兒子賠償一台Nikon D70。但陶爸覺得稍複雜且重,計畫再買台Canon Power Shot S80。




【陶爸的私房旅館】
陶爸對城鎮的小民宿、小旅店,情有獨鍾。以下是他特別推薦的
民宿:

Domaine de Barrouil
位於法國Bordeaux,民宿就在葡萄園內,這也是陶爸三年前第一次住的民宿。

他說,這家民宿不但價格實在,環境優美,餐點也很好;更重要的是,女主人態度親切,一點也沒有旅館的職業氣息。

Le Portail Rouge
位於法國Roussillon,也就是陶爸口中有著黃黃、紅紅泥土的美麗小鎮。民宿主人是位攝影師,布置極具藝術氣息。

Le Mas De La Beaume
位於普羅旺斯山城Gordes的正對面,可以看見整個山城美景。女主人布置家裡很有一套,經常有媒體前往拍照報導。

Hotel Zlaty Andel
位於捷克古城Cesky Krumlov,位於小鎮廣場邊,視野不錯,餐點亦佳。

Hotel Ungel
位於捷克布拉格,由海關大樓改建,因此房間非常大。只花新台幣四千多元,便可享有一個客廳加上五個房間的大空間。

人生如戲──陶傳正的舞台夢





【文‧蔡文婷 圖‧陶傳正提供】

陶傳正,參與專業劇場演出超過300場,曾經入圍金鐘獎最佳男主角,他也是廣播電台音樂節目主持人。


陶傳正,國豐實業董事長,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第二代企業家。他也是奇哥嬰童服飾創辦人,旗下擁有六十多家門市。


宛如「化身博士」,在管理者寶座與戲劇舞台間出入,陶傳正同時扮演兩種角色,將人生演得淋漓盡致。

最痛恨飾演董事長的角色了,」對於演戲,陶傳正一語雙關地表示。

含著「漏斗」出生
作為第二代企業家的陶傳正笑著說:「常有人說我含著金湯匙出生,其實我含的連湯匙都不是,而是一把漏斗!」

民國35年出生的陶傳正,父親陶子厚是兩蔣時代以紡織起家的大企業家。文化大學英文系畢業後,身為獨子的陶傳正在當兵的那一年,才開始認真面對「接棒」這一件事。自知沒有可能,也沒有機會做其他的選擇,初中留級過,高中數學只及格過一次的陶傳正,硬著頭皮利用當兵的一年,囫圇吞棗啃了一百多本商業管理的專書。

25歲那年,陶傳正進入家族企業,準備接棒。然而由於父親投入並不熟悉的合成皮事業失敗,在民間的借款,光是利息每年就達上億元。進入家族企業前15年的日子裡,陶傳正每天一進公司就忙著調頭寸,久久苦撐之後,更在民國74年跳票,引起商界譁然。

「那種日子,真的不好過!」陶傳正記得,那段面對大批債權人追討、四處奔波請求延展寬限的日子裡,一個難得清閒的星期天上午,他在燒臘店叫了一碗三寶飯,感覺那碗中的叉燒、油雞、燒鴨,都那樣地可口。陶傳正突然為著這短暫的「快樂」感動不已,他期許自己,不論在如何惡劣的環境裡,都不要忘記「苦中作樂」,快樂生活。

回想清償債務的歲月,陶傳正如一隻無頭蒼蠅般忙碌。對於人事,他和父親陶子厚一樣,從來不忍心大刀闊斧改革。「我知道企業的生存比任何人都重要,但是我就是說不出叫人走路的話來,」逐漸交棒給孩子之後,陶傳正終於可以坦率地表示:「管理需要天分,我想我並不是管理的人才。」

山東大老粗
47歲那一年,陶傳正卻意外地在戲劇圈裡找到自己的天分,找到無比的快樂。

當時,太太應小萍參加的企業家夫人社團要演戲,由於缺乏男演員,許多董事長就這樣被拉來客串。對於日理萬機的管理者而言,不是忙著開會應酬,就是忙著打高爾夫球,排練時總是七零八落,只有陶傳正全心投入、「演戲第一」,甚至當太太打電話要他回公司處理重要生意時,他都要買主「等等」。

第一齣戲,陶傳正在表演工作坊創作的《圓環物語》飾演一位山東大老粗,讓前來指導的賴聲川大為讚賞,從此開啟陶傳正進入專業劇場的藝界人生。從《廚房鬧劇》、《紅色的天空》、《誰家老婆上錯床》……,陶傳正已有300場正式演出的成績了。

1999年,陶傳正踏進電視螢光幕,在導演鄧安寧的籌劃下,將他由董事長到演員的意外之旅編成劇本,在《出走》這齣單元劇中扮演自己,並一舉入圍金鐘獎最佳男演員。

儘管呼聲很高,但是最後卻因有評審認為陶傳正「不過就是扮演自己」,讓他失去敲響金鐘的機會。

「唉!我覺得演自己才難呢,要在大眾面前將自己掏出來,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啊!那一年我就應該得獎才對啊!」對於演出,陶傳正可是相當自信。

十多年的戲劇人生,他扮過皇帝、董事長,也演過神父,甚至當過酒鬼、尋芳客。兩年前,在另一齣電視單元劇《五十之男》中,扮演追尋青春尾巴,和高中女生援交的中年男子,再度被提名金鐘獎最佳男主角。

「沒有演過戲的人,很難體會演戲的快樂!」陶傳正表示,舞台劇從排練到巡迴演出總在半年以上,每每讓人進入另一種人生。

陶爸On the Road
屬於前民歌時代、初中就組樂團的陶傳正,還是「台北之音」電台,《陶爸On the Road》音樂節目主持人。

7年來,除了去年秋來那一次手術,請了一次假,每個週末他都準時在錄音室裡,向聽眾介紹1970年代美國鄉村音樂,介紹和他同一個年代的披頭四、貓王,以及他在紐奧良遇見的街頭歌者,在納西維爾牛仔教堂聽鄉村音樂的感動,即使出國旅遊,也一定事先預錄存檔。

「我介紹的每一首歌、每一位歌手,都是我熟悉的,那是捨不得請假的快樂時光。」在陶傳正4坪大的小書房裡,堆滿了近五千片的CD,他經常隱身在這一個秘密花園裡準備音樂節目的內容,「這裡只擺讓我快樂的東西,所有和公司有關的東西,都不放進來!」

熱愛音樂的陶傳正,還與民歌手馬兆駿、李明德、黃仲崑合組樂團,準備現場表演,邊說邊唱。

快樂餘生記
前一陣子,有人邀請陶傳正演講,講述他頂著董事長頭銜卻沈浸在戲劇舞台的經驗。陶傳正給演講下了一個標題,「快快樂樂度『餘生』」,嚇壞了邀請者。

陶傳正認為這一生最愛有三,分別是戲劇、音樂和旅遊。在動過手術後,他略略調整了前後順序,旅遊成為第一。這兩三年來,追尋口中哼唱的歌曲,他帶著妻子自助旅遊,從美國鄉村音樂「白宮」納西維爾,到爵士樂聖地紐奧良,再到英國利物浦披頭四的故鄉朝聖。

「可以堂而皇之說我要出去『玩』的日子是有限的,怎能不好好享受這樣『活著』的感覺?」對於為自己而活的「餘生」,陶傳正珍惜萬分。

儘管職稱上還掛著董事長頭銜,然而公司的業務大多已交給妻兒掌理,「偶爾到公司走走,不過是為了扮演讓老同事安心的土地公。」相對於多數服裝公司董事長,正為了西進大陸而開啟人生另一個戰場之際,陶傳正只想把台灣的市場做的更穩更好,對於門市專櫃數目,也只想維持現狀。

「很多企業界朋友遇到我,總是表現出非常羨慕的樣子,」這時陶傳正就會回答他們,「只要你願意,明天你就可以和我一樣快樂啊!」這些年來,不論在劇場演出或是周遊列國,他發現許多戲劇界的「小朋友」,他們努力演出,然後就帶著不多的收入飛往夢想的國度「活」上幾個月,沒錢了,再回來投入劇場。「在國外,旅行的人並不是有錢的人,」陶傳正覺得人生苦短,尋夢當及時。

為了分享他的快樂之道,陶傳正還出版「陶冶」季刊,述說他的快樂餘生記,圓夢人生,陶爸On the Road……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06年0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