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1, 2008

孔德成》懷念美食家 學通古今 吃好家常

2008/11/21
【聯合報/記者陳靜宜/報導,記者陳立凱/攝影,聯合報資料照】

前考試院長孔德成於2008年10月病逝台北,他對吃有獨到見解,飲食名家的典故亦能娓娓道來。然而斯人已逝,如今只能透過他人的描述,緬懷大師風範。


前考試院長孔德成(聯合報資料照)



孔德成集學者、書法家、國大代表與前考試院長等身份於一身,另一個特殊身分,就是美食家。說他是美食家不會有人有異議,因為先天上,孔家先祖孔子就提出不少對飲食的見解,孔德成可說連血液裡都有美食的基因。


後天上,「孔府宴」等級之高,可與宮中齊等,自然在耳濡目染中眼界不凡。加上自身學識淵博,也造就他對美食有獨到見解。


國大代表生性儉



寧福樓招牌菜/乾燒魚頭

不過,孔德成雖然家學淵源,但大時代的變動下,也能隨遇而安。台大教授曾永義表示,孔德成當年在大陸時,孔家有家廚做菜,但到了台灣,孔德成生活極簡樸,不僅沒有家廚,吃也很隨興。


「民國六十年代,台灣經濟才開始好轉,孔老師與朋友約在中華路的山東菜館會賓樓吃飯。不過時間有點趕,我擔心搭公車可能遲到,對朋友失禮,建議大家合搭計程車去,差不了幾個錢。」


但孔德成卻說:「呀,是好朋友,沒關係啦,讓他等一會兒還可以。」當時孔德成已身為國大代表,卻不改其節儉性格,甚至上完課也搭公車回家,有時一等就是半小時,天氣再冷他也不在乎。


利眼辨菜如神醫



天廚招牌菜/鮮豆雞絲

孔德成對飲食講究,當時學生們如想跟老師多學學問,就會在下課後與老師一起吃飯、喝酒。老師酒一入喉、開心了,話自然也就多了。「老師在餐桌上隨口一說就是譚家菜、袁世凱家廚又如何如何,就好像在聽歷史小說一樣迷人」,他的一位學生說。


曾永義說:「有時菜還未上桌,孔德成就退菜,因為光看菜的呈現就知作法不對。」這猶如神醫斷症,見過的人莫不嘖嘖稱奇。


一位吃過他的菜的學生說,「孔老師也下廚,有一次他興高采烈說發明了一道菜,大家正好奇是什麼菜。沒想到他在廚房裡弄了半天,上桌不過是一道蛋丁炒高麗菜,還對自己的發明沾沾自喜,這也就是老師可愛的地方。」


曾永義回憶,他也曾吃過老師親手做的菜,是「韭菜炒蛋」(笑)。「好吃嗎?」我問。「好吃,當然好吃,老師做的菜當然好吃。」他說。


「酒霸」舉杯而不飲



彭園招牌菜/彭家豆腐

孔德成愛喝酒,因此贏得「酒霸」的封號。曾永義表示,孔德成喝酒是有節制的。他四十歲時愛喝啤酒,當時餐館裡還不太有裝冷氣,夏天來杯啤酒很能消暑,有時菜還沒上桌,就已喝了兩、三瓶。


到了五十歲時偏好威士忌,晚年則獨鍾葡萄酒,「他興致高時會多喝幾杯,但後因醫囑少喝,因而長達好幾年滴酒不沾。他謹守戒諾,即使是在國宴場合,也只舉杯而不飲。」


作家林文月在書中提到,曾邀請孔德成到府用餐。每當有魚翅上桌時,孔德成總是站起來舉杯說:「魚翅上桌,我們要特別謝謝女主人!」同桌友人也紛紛起身舉杯。這種因心細懂得魚翅烹調費工、而向女主人致敬的紳士風範,隨著孔德成病逝,似再難尋。


★貼心小叮嚀:喝酒不開車,飲酒請勿過量。


〈後記〉那擦身而過的一瞥


我唯一一次見過孔德成,就在今年初。當時他已89歲,我在江浙菜館「上海故事」採訪時,遠遠見到陣仗浩大的一群人緩緩步入餐廳。餐廳內人聲鼎沸,隱約知道有大人物來了,有些人好奇抬起頭看了一眼,看不出什麼端倪(我想年輕一代是不認得他了),就又自顧自地聊起天來。


當那群人像全然與現實無關般簇擁著誰緩慢前進,只見那位老者頭髮花白、步伐沉重如鐘擺。正感到好奇,餐廳總經理陳再復從椅子上跳起來,「天啊,是孔德成。」趕忙前去迎接。


孔德成日前病逝,懷抱想為孔德成留下些什麼,或者說,想知道他留了些什麼給我們的想法,我訪問一些中文系教授,有沒有見過孔德成?許多人都說「沒見過」,因為「輩分不夠」。


不論是輩分不夠而沒見過孔德成,或是大多數人記憶裡熟悉卻遙遠、甚至是課本讀到的名字。實際接觸過孔德成的人,對他的一言一行則終身難忘。正所謂一代人物凋零,但典範常存人心。

★孔德成常去餐廳》上海故事.醉紅小廚


★同場加映美味餐廳


寧福樓

招牌菜/乾燒魚頭:炸透後再淋上自製醬汁,鮮嫩美味。


.地址:台北市金山南路二段二號三樓
.電話:(02)2351-9690
.營業時間:11:30~14:00,17:30~21:00
.消費:可刷卡,加一成


天廚

招牌菜/鮮豆雞絲:以豌豆仁搭配口感細緻的雞胸肉,相當清爽。


.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1號3樓
.電話:(02)2563-2171
.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1:00
.消費:可刷卡,加一成


彭園

招牌菜/彭家豆腐:豆腐先熱炒去豆腥味,再用豆豉、蒜苗、肉絲燜燒入味,十分受歡迎,後來成了許多餐廳競相仿效的菜色。


.地址:台北市林森北路380號2樓
.電話:(02)25519157
.營業時間:11:30~14:00,17:30~21:30
.消費:可刷卡,加一成


【聯合報】

Wednesday, November 19, 2008

好書》吃東西(自序)

2008-11-19文/韓良憶(更多詳細內容,請詳閱本書《吃東西》)
出版資訊:皇冠出版社(台北:2008)ISBN:978-957-33-2456-0

本書《吃東西》封面(圖/皇冠文化提供)



當我寫到飢餓時,我寫的其實是愛以及對愛的渴求,還有溫暖以及對溫暖的熱愛與渴求… ──M.F.K.費雪(M.F.K. Fisher)
寫在前面

算一算,我開始寫作飲食題材到現在也有十三、四年了。在這段不長不短的日子裡,有件心事始終沒對人說,那就是,我儘管對好吃的東西抱有某種類似信仰的狂熱,可是有時在聽了一些不幸的遭遇,看了報紙電視的新聞後,也禁不住會質問自己:「這世界還有天災人禍,還有戰爭與不公不義,你為什麼不寫這些大事,而要寫飲食小道呢?」

每逢如此自我懷疑的時刻,我就會去重讀已故美國飲食文學大家M.F.K.費雪的著作,尤其是她為《老饕自述》(The Gastronomical Me)一書撰寫的自序,這篇文章總能給我重新提筆的力量和信心,費雪在文中寫道:

「有人問我,你為什麼寫食物和吃喝之事?你為什麼不跟別人一樣,寫寫為權力和安全感而奮鬥,寫寫愛呢?…最簡單的回答是,就跟其他大多數人一樣,我會飢餓。

不過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在我看來,我們對食物、安全感和愛這三項基本需求,是如此混雜交錯、緊密結合,以致我們一想到其中之一,就一定會想起另外兩項。是以,當我寫到飢餓時,我寫的其實是愛與對愛的渴求,還有溫暖以及對溫暖的熱愛與渴求…當我們掰開一塊麵包,飲下一口酒時,產生交流作用的,不單只有我們的身體而己。當有人問我,你為什麼寫飢餓而不寫戰爭與愛情時,這就是我的回答。」

這段文字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我對飲食寫作的信念。我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難望費雪之項背,不過寫不過前輩或同儕並不構成完全不寫的理由,於是就在自我懷疑與重拾信心之間,我陸陸續續倒也寫出幾本食書。近年來雖因客居歐洲,較常寫遊記,然而讀過的朋友都知道,飲食在我的旅遊書中仍佔了很重要的篇幅。


這本《吃.東.西》是這五年來頭一本專注寫飲食的文集,談的大抵上是我從小到大、自東方到西方,每天都在吃東西的事情,有些文章在寫食物的身世、烹飪的心得與食的樂趣,還有些講到和飲食相關的人事,特別是我的親人與記憶中的往事。換句話說,我又何嘗不是試著在書寫人生的三大需求:食物、愛與安全感?

書中有一大半文字曾刊登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三少四壯」專欄,還有一部分曾刊於國語日報「啖世界」專欄與其他報刊。若干文章篇幅較見報時長了一點,那是因為我運用作者的「特權」,把當初因專欄字數限制而刪除的段落補了回去,此外,我也儘量修正了錯別字與資料的錯誤。然而,疏漏之處在所難免,若有無心之過,尚祈見諒。

我始終相信,活著就要好好「吃東西」,在景氣蕭條、人心惶惶的時代,尤其需要好好地吃。且讓我再引費雪女士在拙譯《如何煮狼》中的一句話與讀者分享──「既然我們非得吃才能活,索性就吃得優雅,吃得津津有味」,善哉斯言,祈願此刻翻開這本書的你,能活得開心,吃得優雅,更希望本書可以讓你讀得津津有味。

好書》吃東西(書摘) 文/韓良憶                 1.鴨的回憶

晴朗的午後,不知怎的,突然想念起一樣既屬於他鄉卻又依稀熟悉的味道,於是搭著電車,叮叮噹噹來到鹿特丹西區,這裡有家法國食品店,我每隔一陣子總會上門光顧,買些別處沒有的食材。

這一天,勾起饞癮的是來自法國西南部的油燜鴨肫和煙燻鴨胸肉,這兩樣都是現成的熟食,不必再加熱烹調,只要拌上兩、三種生菜、水煮嫩四季豆和核桃仁,淋上油醋芥末醬汁,就是一大盤色彩繽紛、份量十足的西南法風味什錦沙拉。油潤卻有嚼勁的鴨肫和帶著燻香的嫩鴨肉一入口,旅途中的種種回憶,便栩栩如生地回到眼前。幾年前,我和丈夫兩度在西南法鄉下租了小屋居遊兼度假,就是在那裡首度嘗到油燜鴨肫,學會做這道沙拉。


油燜鴨肫是法國鄉土名菜油燜鴨(confit de carnard)的副產品,所謂油燜,就是用鴨油燜煮大塊的鹽醃鴨肉和整副的肫肝,文火燉熟燜爛了以後,連料帶油一股腦兒裝進陶盅裡,封存起來。在尚無罐頭亦無冰箱的時代,這個作法讓農民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兩口肉,打打牙祭。

我本來就愛吃鴨肫,頭一回吃到西南法的油燜鴨肫,更深深愛上了那鹹中帶甘、越嚼越香的滋味,我嚼著嚼著,腦海中某個塵封的抽屜似乎被開啟了,原來這油燜鴨肫的味道,挺像我少女時代常吃的鹽水鴨肫。

當時我們家住在台北東門一帶,我每天放學後嘴饞,常到一家小店買個鴨肫,當零嘴吃,一吃就是好幾年,直到小店因為店主移民出國而歇業。這會兒一算,才驚覺人生匆匆,我竟然有二十多年沒再嚐到那滋味了。

從鹽水鴨肫又聯想到幾樣我很愛吃的鴨肉菜餚,好比鹽水鴨、樟茶鴨和近年在台灣被媒體炒作得火紅的北京烤鴨。小時候的我有點挑嘴,不愛吃雞,就喜歡吃鴨肉,母親曾開玩笑說,她這個女兒上輩子一定跟鴨子有仇,不然怎麼那麼愛吃鴨,一聽說爸爸要去台北伯伯家打牌,準會請求爸爸去伯伯家附近的鹽水鴨店買個半隻帶回新北投;全家一起上館子吃川菜,鐵定要求點樟茶鴨;而到『真北平』、『同慶樓』和『天廚』等北方館子時,更一副樂滋滋的模樣,因為今兒個可以痛痛快快大啖烤鴨啦。

媽媽提了這麼多餐館,偏偏就沒提到西門町的老店『鴨肉扁』,我好愛吃那裡的切仔米粉和白切『鴨』肉呢,還記得那兒的米粉,湯面汪著油,卻香而不膩,『鴨』肉也很嫩,一點都不老不柴,可惜爸媽很少帶我去,一來是因為出身江蘇的爸爸吃不慣那股油蔥味,二來是因為當時的『鴨肉扁』用餐環境有點邋遢,媽媽嫌不夠衛生,怕孩子胃腸弱,吃多了拉肚子。

這會兒再一想,媽媽沒提『鴨肉扁』,或許不是忘了,而是因為店家的名字裡雖有『鴨』字,賣的卻不是鴨肉,而是鵝肉。有關這一點,我知道的很晚,晚到自己都已經開始寫作,忝為所謂的食物作家以後,跟人聊起,才發覺多年來的錯誤,好不慚愧。怪不得我小的時候就老在納悶,那兒的鴨子怎麼會一隻隻都那麼龐大哩。


在低地國港都的一隅,我吃著來自法國的鴨肫和鴨肉,想起這些或甜美或可笑的瑣碎往事,突然覺得,人有味覺能品嚐酸甜苦辣,有往事能回味,真是件幸福的事。味覺帶給人的,不僅僅是感官的享樂而己,它還可以是通往過去、開啟記憶大門的鑰匙。回憶點點滴滴,如音符一般,組成了生命這首樂曲的基調,讓人在緬懷往事的同時,還有力量把握現在,有勇氣面對未來。

至於在這個清風徐徐的週末下午,儼然驅策著我專程上街購物解饞的,到底是西南法還是台北的回憶呢?答案或許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我擁有這些記憶,並因而真真切切地感到,活著,真好。

2. 念念不忘都是無花果

假期歸來的週日上午,我和丈夫坐在早餐桌上,打開那罐無花果醬,那是我們擱在手提行李裡一路拎回來的。我把一層濃稠的褐色果醬,塗抹在烤得酥脆金黃的薄片吐司上,一口咬下去,那股在昨天以前猶是唾手可得的甜美滋味,剎時又回到唇齒之間。

在南法假期中,我們租住的小屋有個小巧的花園,種了金雞菊、婆婆納、繡球花,還有一叢又一叢叫不出名字的灌木植物。西南側緊靠著廚房邊,有棵無花果樹,不挺高,但結實纍纍,只可惜外皮仍呈淡淡的青色,像是尚未成熟的樣子。

屋主當初把房子租給我們時曾表示,院裡種的烹調用香草和水果,若有需要,儘可採摘。有了她這番話,住進去第一天,我便毫不客氣地摘了好多片鼠尾草,作嫩煎鼠尾草雞肉當晚餐的主菜吃,兩口子吃得滿口餘香繚繞,卻還挺貪心不足地惋惜,要是無花果也熟了,能當飯後甜點吃,為這一餐畫下甜蜜的句點,那可就更妙了。

我和丈夫都很愛吃新鮮的無花果,大如棗子的無花果,約柏一轉眼可吃下半打;我也不差,一口氣能吃掉四、五個。可惜的是,我們所生長的地方都不是無花果的產地。這種水果得在乾燥溫暖且日照充足的條件下才能生長,比方西亞、地中海一帶和美國南加州。是以,對我們來講,新鮮的無花果充滿了異國風情。

我頭一回嚐到新鮮無花果,就是在義大利旅遊時。有天和當地朋友一同用餐,聽他推薦點了一道風乾火腿配無花果當前菜,朋友向我示範食法:用手輕輕一掰,熟透的無花果便分成兩半,露出裡頭夾雜著紫羅蘭色的淡白果肉,還有數也數不清的如砂粒大小大般的淡黃色種籽。據朋友說,深紫色的外皮可食,不過也有人偏好將其剝除,只吃果肉和種籽。


我依樣畫葫蘆,學他一口無花果肉,一口火腿,吃將起來。

新鮮的無花果滋味濃且甜,其中尚帶有似有若無的酸味,也不真是酸,而是一種形容不出來的微香,使果肉在甜如蜜糖的味道裡,夾纏了更深沉的韻味。無花果肉多汁又幼細綿軟,咀嚼時細小的種籽在口腔中竄動,使得每一部位的味蕾都得到刺激,變得更敏銳,因而讓人更能體會果肉的甜香以及隨之而來生火腿的甘滑。不消說,新鮮無花果的滋味當場擄獲我的心和我的胃。

婚後有一年夏天,我和丈夫同至翡冷翠,看見市場裡賣有結實飽滿的無花果,想起當年無花果配火腿的美味,買了一盒,又切了一百公克的火腿,兩人走到河畔,野餐了起來。不出我所料,之前並未吃過新鮮無花果的丈夫,和當年的我一樣,從此愛上它的滋味,以致兩人在一年多以後,坐在法國小村的餐桌邊,望著院裡的未熟的青果,竟大嘆『我們是不是來得太早了』。

所幸,第二天到了離小屋不過二十多公里的古城趕集,在市集不只一個農家攤位上,看到一盒盒的無花果,外皮接近紫黑色,顯然熟透了。奇的是,也賣有沒全熟的青無花果。

我們即刻買了一盒紫的,回到小屋,迫不及待吃了起來,吃完意猶未盡,我走到小園中,看著樹上淡青的無花果,突然有了一個大領悟,難不成無花果並不只有一種色澤,成熟的無花果其實像葡萄一樣有紫色的也有淡青的?我伸出手輕觸枝上一只體型肥碩的,軟軟的,好像熟了,姑且將之摘下枝頭,只見底部天然的小孔像是快迸裂了,剝開一看,裡頭的果肉白中帶著淡紅色,試嚐了一小口,哎呀,真是熟透了,其味亦甜,雖不如深紫色的濃,卻自有股清香。弄了半天,真是我沒見識,竟不曉得無花果不只有深紫色的一種。

我和約柏這下子可開心了,在其後數天假期當中,生活中的樂趣之一,便是一早到院中,摘下一顆成熟的無花果,也不洗,只用紙巾拭去果皮外的露水,便將它剝開來,把美味和鄉居才可能享有的野趣,一併吞下肚。

假期結束前一天,夫妻倆又嘆息了起來,因為再過一天,就吃不到現摘的新鮮無花果了。只好到市集,買了一大罐果醬,聊勝於無。無花果呀,無花果呀,真是叫我們念念不忘。


3. 蘋果的滋味

有人送我們自家種的蘋果,一大籃堆得高高的,算算有二、三十顆,果皮鮮紅中夾著奶黃,好看極了。出身荷蘭南部鄉下的朋友說:『老家後院的幾棵蘋果樹,一到秋天就結實纍纍,兩位老人家再怎麼努力摘也摘不完。所以,每年這個時候,我媽都會叫我和弟弟回家幫忙摘果子,摘完還得帶上一車的蘋果,才放我回鹿特丹。滿滿一車的蘋果,我們家三口人哪吃得完,就請你們幫忙吃吧。』

朋友放下沉重的籃子,甩甩手又說:『這些蘋果是昨天才摘的,還很新鮮,而且保證沒灑農藥,皮也沒打蠟,可以放心連皮吃。』我們夫妻倆當場就吃了一顆,果真香甜多汁,隱約帶著一絲果酸味,十分爽口,比超市賣的不知好上多少倍。『哎呀,現摘現吃的,那才叫美味。』朋友看我們吃得香,提議道:『你們要是有興趣,明年秋天我又得回老家摘蘋果時,就帶你們一道去,給你們嘗嘗樹頭鮮。』

『那可就一言為定喔。』我趕快接口,我從小就很嚮往在外國電影裡頭常可看到的景象,劇中人隨手從樹梢摘下一顆紽紅的蘋果,洗也不洗,在袖子上擦擦,便?嚓一聲,一口咬下。那姿態不但帥極了,滋味想必也十分鮮美。

從那天起,每天早、晚餐後我都會吃一顆蘋果,約柏上班時也會帶上一顆,當做下午茶點心。三天過去了,卻沒見蘋果堆矮了多少,還有大半籃,可是我天天吃蘋果,食法又一成不變,老實講,快吃膩了,得想想別的辦法來解決這籃蘋果才是。

這一天早上去逛一家以貨品齊全加上品牌特多而聞名的超市,看到一個貨架上,擺滿了玻璃罐裝蘋果泥,有偏甜的、較酸的、質地特別細膩的、纖維質較多的……不過就是蘋果泥嘛,花樣這麼多,荷蘭人可真愛吃蘋果泥。

荷式蘋果泥不僅可以當甜點吃,也能當配菜,佐配炸肉丸、烤豬肉、燻火腿,都頗適口。很多荷蘭人甚至把蘋果泥當成炸薯條的蘸醬,比傳統的美奶滋健康一點,這種食法最受小孩的歡迎。

現成的罐裝蘋果泥,我也買過,並不難吃,但畢竟是機器大量製造的產品,也沒多可口,頂多到『尚可食用』的程度而己。我吃過的真正美味蘋果泥是婆婆親手熬的,我的婆婆並不特別喜愛烹調,廚藝也只是平平,但她很擅長做豆湯、油炸球和蘋果泥,都是最標準的荷蘭菜,也是公公生前愛吃的東西。


我從未謀面的公公十幾年前心臟病發猝逝後,堅持獨居的婆婆更少下廚,不過我和約柏交往、結婚後,她知道我愛喝豆湯,約柏喜歡媽媽的油炸球,每年冬天都會至少燉一回豆湯,炸一次油炸球,給我們大飽口福。

蘋果泥呢,因為約柏和他的弟、妹都愛吃,就比較常做,但只限秋季。蘋果畢竟是秋天的果實,雖說如今市場上一年到頭都買得到蘋果,但是像婆婆這樣老一輩的荷蘭人,往往尊古,仍堅持昔時依季節時令而進食的原則。

『當令盛產的蔬果,味道天然又飽滿,不但便宜,農藥也灑得少,健康又營養。』婆婆說的其實是古老的智慧。

靈機一動,乾脆就來用家裡過剩的蘋果,來試做荷式蘋果泥吧。打電話給婆婆,請她老人家口授食譜。『我也沒什麼固定食譜,都是看這次要做給誰吃,就依那人的口味調整材料份量。好比說,如果是做給約柏和我妹妹汀奈克吃的,就少放點糖,多點檸檬汁,因為他們都嗜酸不愛甜。』婆婆在電話那一頭說:『可是要是做給孫子和孫女吃的,糖就多擺點,小孩子怕酸。』

婆婆是虔誠的喀爾文教派基督徒,日常生活特別講求紀律,視勞動、節儉為美德,八十多歲了,還堅持自己做簡單的家事,自己騎單車上街買菜,約柏常勸她就算不肯花錢叫計程車,起碼改搭公車,卻勸也勸不聽。老實講,我一直覺得婆婆雖不至於不通人情,但個性還真有點古板又固執。

這通電話卻讓我發覺,在婆婆嚴肅保守的外表下,其實仍藏有一顆柔軟的慈母心。她並不多話,而只是透過精心調理的家常食物,將親情默默傳遞給她的子女和孫輩。

我取出儲備在家裡陰涼角落的蘋果,按照婆婆的指點,將蘋果削皮,去核,切成小丁,同時擠了一顆檸檬的汁,另外準備好一瓶農家蘋果汁。這是婆婆的『秘方』,一般人熬蘋果泥,或會加點清水,婆婆卻改用天然蘋果汁,『這樣風味才足』。

把瓦斯爐轉到小火,將一大半的蘋果丁、檸檬汁、半杯蘋果汁,還有兩大匙的糖以及一小撮的肉桂粉,統統放進不鏽鋼鍋裡煮,邊煮邊用木匙攪動,如果鍋裡有點乾,就再加點蘋果汁,如是十五、二十分鐘,把蘋果煮爛成泥就可以了,做起來並不難,但需要耐心。


這是婆婆的標準作法,我大致遵照辦理。不過我這個人做菜一向不甘於照本宣科,所以刻意保留了部分的蘋果丁,到最後三分鐘才下鍋,這麼一來,蘋果泥中會夾有一粒粒清脆的鮮果,我覺得這種口感較有層次,吃來更有趣味。另外,我還添加了黃色的檸檬皮絲,取其清香。

晚餐時,就用生平頭一遭自製的蘋果泥,配野豬肉肝醬當前菜。『好吃,真好吃,』約柏才吃第一口,就讚美說:『跟我媽做的很像,可又有點不一樣,更香,吃來更清爽。』『嘿嘿,那還用說嘛,』我老大不客氣的回道:『這可是媽媽的味道加太太的創意,當然好吃。』

故事與新聞》不景氣時代的宴會

【聯合報╱楊照】 2008.11.19 01:42 pm



經濟不景氣,大家不敢隨便上高級餐廳消費宴客,或許可以試試在食物之外,找出些宴會的主題吧!……

關於埃及豔后克里歐佩托拉和羅馬大將安東尼的愛情,歷史上留下了一份有趣的資料。安東尼深受克里歐佩托拉旺盛的情慾所苦,常常覺得力不從心,向一位智者醫生索蘭努斯(Quintus Soranus)求救。索蘭努斯於是寫了一組食譜作為解答。

裡面建議克里歐佩托拉應該多吃粗榖麵包,加了醋和一點鹽的生菜,喝未經細濾的酒。至於安東尼,索蘭努斯要他多吃味道辛辣的白蘿蔔,這樣,兩人的身體性質就能夠彼此協調了。

這份簡單卻生動的史料,可惜不是真的。後來證明是十七世紀初,一位德國學者兼知名偷書雅賊葛達斯特(Melchior Goldast)偽造的。然而十七世紀時,即便研究羅馬史的專家,都誤信這份史料為真。一個原因,葛達斯特書偷得多也讀得多,了解羅馬人討論食物性質的習慣,也考察過羅馬人對於食物如何影響人身心變化的觀念。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十七世紀的歐洲人,自己也很重視吃,重視靠吃什麼來處理許多人際問題,所以很容易相信埃及豔后和安東尼也會有類似的行為。

十七世紀的歐洲人,不只重視吃什麼,還重視以吃為主的各式宴會。從教宗以降,國王、主教、貴族都花很多時間、精力安排準備宴會。宴會中,最重要的,就是大量的食物,一定堆得滿滿的,一定讓賓客怎麼吃也吃不完,因為將剩菜慷慨地丟給周圍僕從,乃至外面等候的平民大眾,也是展示權力的壯觀儀式。隨而當然就有各種對於食物與食物性質的發想討論。

不過,以食物為主的宴會,十七世紀到達高峰後,就開始走下坡了。宴會還是一樣常開,但是有了其他東西取代了食物,成為宴會的主角。例如音樂,以及搭配音樂的舞蹈,適合大型宴會同樂。十七世紀中葉後,還盛行規模較小的沙龍聚會,有時甚至跟餐桌一點關係都沒有,沙龍裡還是有音樂,更重要的,有各式各樣聊天討論,從社交八卦,到科學實驗新知,到深奧複雜的哲學思辨,到特殊的詩與文學新作。

食物淡出,讓出了空間給文化在宴會中興起。這是使得歐洲成為近代歐洲的一段關鍵發展,人的注意力從食物移開了,宴會聚會才有辦法交換不同的話題與感受。進入十九世紀,宴會的主人由貴族普及到新興中產階級,順便也就將與宴會密切相關的文化內容,感染給了更多的人。

一直到今天,我們的宴會,食物都還占了太重的分量。除了食物,好像就很難有大家同樂的宴會氣氛。經濟不景氣,大家不敢隨便上高級餐廳消費宴客,或許可以試試在食物之外,找出些宴會的主題吧!嘴巴不只可以拿來吃,還可以拿來聊天,講些有內容有意義,讓賓主盡歡不覺光陰虛度的話啊!

縱橫集-山窮水盡疑無路? 讓你的腦筋轉個彎吧!

2008/11/06

最近時機真的很不好,在聚會中,每個朋友都在問:「下一步該怎麼辦?」、「接下來要怎麼做?」,但聊了半天,卻也聊不出什麼好答案,氣氛也越來越悶,我忍不住開口說:「來,我講個笑話給大家提提神好了!」,朋友抬頭看看我,苦笑著說:「沒用啦,笑完之後,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啦!」我笑笑的說:「那可不一定喔」!


有一艘船,可以承載50個人,因為船快要開了,乘客魚貫登船就坐,整艘船差不多快坐滿了,最後,來了1位身懷六甲的孕婦,她也跟著登船了,然後,船就沉了。請問,為什麼?

朋友說:「因為她懷了雙胞胎,整艘船載超過50個人,所以,船就沉了」,「錯!」第2個朋友說:「因為前面的乘客有幾個是超級大噸位,船的承載重量已經到達臨界點,這位孕婦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啦!」「不對,不對!」最後一個朋友忍不住了,他說:「唉呀,與乘客無關啦,是那艘船原本船底就破洞進水了啦」!

答案揭曉,因為,這艘船是「潛水艇」。這樣的答案,讓朋友們全都差點跌倒,但卻又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答案是合情合理的。

相信很多人都有玩過腦筋急轉彎的遊戲,而腦筋急轉彎題目的設計特色,就是先創造一個眾人熟悉的情境印象,誘導人想當然而的回答,但這樣的答案通常是錯的,因為,答題者往往只以其原本所熟悉的條件、假設去思考答案,卻忽略了問題本身真正的意涵。

在一陣大笑之後,我對朋友說:「時機很差、市場很糟,大家都知道、也都經歷過,但如果只是抱著過去的經驗,去思考問題的解答,恐怕會一直在死胡同裏轉不出來」,朋友說:「那該怎麼辦?難道不要想就會好嗎?」我笑笑的說:「那就讓腦筋轉個彎吧」!

許多產品公司在遭遇國際市場業務發展瓶頸,或是市場景氣動盪時,經常會陷入類似「腦筋急轉彎」的題目迷思中,但是,讓自己的腦筋轉個彎真的有那麼難嗎?還是會轉到腦筋打結呢?而且,究竟該怎麼轉,才能轉出這個死胡同呢?

山不轉路轉! Out of the box

經營國際市場的過程中,產品公司時時刻刻要面對的奇人異事實在太多了,說穿了,也不足為奇,但「縱橫集」之前提到的「假設」(Assume)迷思,卻常常成為混淆或是打亂產品公司,應對市場變化起伏能力的負面因素。

對剛進入新市場的公司而言,當地市場的所有一切都是新的、陌生的、不熟悉的,看起來什麼都很危險,所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每跨出每一步都要反覆推敲,但孰不知,在反反覆覆的過程中,就可能錯過那突然開啟、且會瞬間關閉的機會之門;相對於已經耕耘一段時間的公司而言,卻自認對市場實在太熟了,看過的失敗例子太多了,即使看到機會出現在眼前,心裏卻不禁冒出一個接一個的問號:「天下真有那麼好的事嗎?」、「之前那個xx公司,好像就是這樣輸得很慘?」、「這樣的作法以前好像沒人玩過吧?」,長期累積的經驗值在這些時刻,反而成為讓公司綁手綁腳、不敢輕舉妄動的包袱,在這樣「捏怕死,放怕飛」(台語俚語)的矛盾心態中,很多送上門的好機會擦身而過。

先入為主的「假設」迷思,最要命的地方,就在於限制扼殺尋求解決方案的「可能性」,因為,在開發國際市場業務的過程中,如果產品公司只是如履薄冰、或是綁手綁腳的認為:「這也不行、那也不通,這個看起來做不得、那個聽起來搞不定」,是不是就乾脆「包袱款一款」(台語俚語)回家睡覺算了呢?

有次,我到海外市場去與當地團隊開會,由於當地市場狀況十分混亂,我們的營運不但遭遇嚴重的發展瓶頸,而且還遭遇競爭對手十分猛烈的攻擊性競爭手段,讓當地團隊同事可說是焦頭爛額,甚至可說是坐困愁城。在開會的過程中,每一個報告的同事都很認真的準備資料、很詳細的說明當地市場的狀況,但當我聽了一整天的簡報後,我問在場的所有同事:「你們今天報告了一整天,就是要告訴大家這個市場有多爛、多難做、前景有多差、競爭對手有多兇狠嗎?如果是這樣,我聽到了,也了解了,所以,接下來的結論是什麼?是我們要『包袱款一款回家』嗎?」當場,會議室裏的所有同事都不知該怎麼接話。

許多產品公司面對市場出現巨變、或是遭遇瓶頸時,經常是一群人聚在一起開會,會中討論的重點,大都是在不斷強調「現在狀況真的很糟」之類的內容,就有朋友半開玩笑的告訴我,有時去參加完這種會議出來,真的會覺得「人生是黑白的」,因為,一群眼睛只看到一堵牆的人聚在一起,可能只會討論出,怎樣撞牆比較不會痛,或者是,撞了牆之後該去哪裏看醫生之類的答案,但對於,要怎麼不要撞到牆,甚至是翻越這堵牆,卻是兩手一攤、不知如何是好。事實上,狀況真的有那麼糟嗎?或許,市場狀況真的不好、景氣真的很差、競爭對手的招數真的很濫,但是,就代表生意做不下去嗎?

人常常會陷入即時當下感知上的陷阱,而覺得自己就快要撞到山了,但事實上,另一句老話早就說得很明白了,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水相連」,橫阻在眼前的山勢,看起來是阻礙前進的屏障,但是,山或許巍然不動,但盤繞而上的路卻是可以橫過崇山峻嶺的,而就算眼前的路轉來繞去也不通了,留心看一下山谷中的溪澗,卻也可發現足以指引方向的相連水流。

在經營國際市場業務的過程中,幾乎每家產品公司都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卻總是免不了落入「車到山前疑無路」的困惑中,若過不了這一關,到最後就真的只能「包袱款一款回家」。

或許,許多產品公司都知道「山不轉,路轉,路不轉,水相連」的道理,但卻總是會說:「我抬頭只看到山啊,就是沒路啊?」其實,並不是真的沒有路,而是,因為太靠近、太侷限,眼睛裏、腦袋裏只看得到、想得到眼前的這一座山,就是希望這座山,會神奇的出現一扇自動門,讓自己順利的穿過去。事實上,如此僵化、侷限的思維與眼光,一定看不到路、更看不到水,當然就更不會看到可能近在咫尺的美麗桃花源。

在我們剛起步進入巴西市場時,那時多家國際大廠競爭對手,早已在巴西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在我們選擇的企業客戶區隔市場中,放眼望去遍地都插滿了對手的旗幟,幾乎看不到一塊可以讓我們可以立足的淨土,我到當地去與公司同事開會討論後續發展規畫,只見同事們個個垂頭喪氣,有個同事就說:「我們就像是站在一群巨人旁邊一樣,不要說立足之地了,就連抬頭想看到天空都難啊!」我完全可以理解同事們沮喪的情緒,但是我對同事說:「當初我們決定要進來巴西,就是因為看好巴西市場未來的成長性,那代表這個市場還有更多的空間,我們現在要思考的,不是對手有多強,他們佔了多大的市場,要想的是『他們沒有涉入哪些市場?』」。

當我們從更宏觀的角度觀察「還有哪些市場是他們還沒進去的?」我們發現剛剛起步的電信市場,已開始有相當強勁的需求,但因為企業市場需求仍相當旺盛,我們的競爭對手根本無暇顧及,於是我們就決定快速轉進切入電信市場,並且接連贏了好幾個大案子,等到競爭對手警覺,我們卻已在巴西電信市場站穩腳步,更進一步開始在當時隱然成型的零售通路市場,展開布局。幾年過後,我們在巴西電信與零售通路市場都已站穩腳步,當我再到巴西去跟當地團隊開會,同事們的士氣高昂、與當年已大不相同,就有同事說:「我們在電信、零售通路市場都已經站穩腳步,這次,我們再進攻企業市場,就該換競爭對手煩惱了」。

當遭遇「山窮水盡」的困境時,如果產品公司能夠在「疑無路」上多作點文章,想一想「真的沒有別的路嗎?」、「這條路不通,另一條路會通嗎?」此時不要一味的往死胡同裏鑽,而是建議啟動「Out of the box」的思考邏輯,跳出既有的混亂局面,更看清楚整個局勢的發展。一個區隔市場切不進去,不代表你在另一個區隔市場就沒有機會,但如果,只是死腦筋的、不懂得轉彎的,一直想在企業市場中打敗巨人,就沒有機會看到企業市場以外更大的天空。

「Out of the Box」的真義,在於跳脫既有的邏輯困境, Out of the box是一種思維模式,更是一種心態,在看似一片混沌的狀態下,所有人都想看清虛實真假,但卻又無從著手,但如果能跳脫對既有現況的執著,勘破表象,釐清「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的真象,眼界將會完全不同。當你能以Out of the box的思考,或許就會發現,對手最強的地方,也可能會是他最弱的地方。

舉例而言,我們在剛進入日本市場時,幾乎檯面上比較好的60、70家通路商體系,都已盡入主要競爭對手麾下,但對手擁有如此龐大的通路體系,代表的意義是什麼?除了表示對手掌控通路的力量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能代表對手無暇去一一照顧每家通路商的需求,久而久之,會有部分通路商開始產生不滿,而這樣的情況,就會是新進者見縫插針的機會。

當日本的先鋒部隊坐困愁城時,我在會議中問他們:「企業市場需要較多的銷售支援,能提供Total Solution的對手也比較有限,我們應該先Focus那些心生不滿的通路商,縱然短期可能不會收到立即成果,但未來一定會有收獲。」果然,在幾個月後,就陸續有通路商「起義來歸」與我們合作,接連拿下多家大學與政府單位的標案訂單。

又或者是,有些產品公司會說:「這個市場在『目前』幾乎是已經沒有空間了?」,於是就打退堂鼓,但如果有Out of the box思維的產品公司,想的卻會是「這個市場未來的機會」,重點不在於目前的局,而是未來的勢。

「沒有Positive,就沒有Creative!」最悲觀的時候,往往就是樂觀的開始,在越黑暗的地方,就能越看清楚他人看不見的微弱光線,危機有時就是轉機;但如果只是不可自拔的沉溺於悲觀中,那麼,就永遠沒有樂觀的可能,如果只是看到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就不再前進,那麼,就沒有機會看到遠方透進的光線。

Fine Tune之後 才能Find Out!

光是談「Out of the box」的心態,可能會有人認為這是流於形而上的討論,因為,在產品公司經營國際市場業務的過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真槍真刀的正面對決,所以產品公司必須要落實「Out of the box」的思維邏輯,簡單而言,就是跳出既有僵局,重新檢視自有價值鏈的變化,然後微調(Fine tune)價值鏈上的運作流程。

在先前的「縱橫集」中曾經提到策略聯盟是許多產品公司應該深刻思考,且善加運用的造勢工具,事實上,在「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困境中,策略聯盟也是可以讓產品公司退一步重新聚焦突圍的方法之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產品公司在思考策略聯盟合作型式時,想的或許都是過去曾經成功的範例或經驗,但當時局變化、情勢動盪,許多經驗卻不見得能夠順利的複製成功。舉例而言,產品公司推出消費性新產品,因為看到過去競爭對手與某家消費性零售品牌大廠搭配銷售合作十分成功,於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爭取到與這家大廠合作的機會,認為在這家消費性品牌大廠的加持下,新產品絕對能夠熱賣,但沒想到一場金融海嘯造成的終端消費市場買氣緊縮,這家消費性品牌大廠自身都難保了,根本就顧不到搭配銷售合作的夥伴,雙方的策略聯盟結果到最後自然是可想而知的失敗。

在這樣的例子中就可看出,原先產品公司試圖著要跳脫既有困境、尋找可能突破重圍的方法,但卻忘記了價值鏈是不斷變動的,特別是情勢動盪不安的時刻,價值鏈環節更可能因此改變了原來的樣貌。所以產品公司必須要重新檢視自身既有的價值鏈,在Out of the box的思維模式下,更重要的是要綜觀全局,檢視整體大環境價值鏈的變化,注意競爭對手價值鏈動態,才能以此作為依據,針對自有價值鏈進行Fine tune,進而Find out跳脫既有困境的解決方案。

以我個人從事的網路設備產業來看,也不過就是幾年前,我們注意到遠在千里之外的美國、英國等先進市場,其實已經開始出現所謂的消費性網路設備的零售通路市場,無線區域網路(WLAN)的興起,造就一波零售通路銷售熱潮。而當時在印度等新興市場,大部分購買網路設備的用戶,都是企業用戶,購買的通路以加值經銷商或系統整合商為主,根本就沒有所謂的零售通路市場存在。

那時,其他的競爭對手並沒有注意到整體網通產業價值鏈出現了變化,但我們看到了,並且認為這將是我們超越對手的關鍵一擊。因為我們除了看到先進國家的零售通路市場熱潮外,我們也同時注意到,多個新興國家家庭擁有PC的比重提升,1個家庭可能同時擁有2台以上的電腦,而這樣的改變,更加深印證了我們對新興市場,所擁有的零售通路商機潛力的樂觀預期,於是,我們就立即開始布局這一塊還沒有人注意到的市場,而經過2、3年,當新興市場零售通路開始起飛,競爭對手才手忙腳亂的開始搶進,但當他們一探頭進來這個市場,卻發現,我們早已在零售通路市場佔下半壁江山。

很多人都以為我們真的有那麼神,可以未卜先知的知道零售通路市場將要起飛,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只是更敏銳的去感受整體大環境價值鏈的變化而已,就如同站在一棵大樹下,當其他人眼睛只盯著樹、只看到滿樹綠蔭時,我們卻在地上看到了今年秋天飄落的第一片黃葉,將眼睛的焦距拉開,去觀察一旁事物的變化,而這就是Out of the box。

注意競爭對手價值鏈的變化也是一樣的意思,舉例而言,在這一波金融海嘯中,一定有許多產品公司因為誤判形勢、或是不及收手而被燙到,情節輕重或許不一,但終究難免受傷,而對於身處在同一個產業中的產品公司而言,此時,或許就是最好切入分食對手市場的機會,因為,此時進入市場所可能遭遇的反抗阻力最小,也最容易插旗搶下灘頭堡。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有時候市場或是環境的改變,會讓產品公司既有價值鏈陷入無所適從,甚至是無從調整的尷尬處境,此時產品公司就應該要重新定位價值鏈,而這樣的重新定位調整,也就是要跳脫過去的模式,為價值鏈的價值傳遞找出更有效率的途徑,而這樣的調整可能是顛覆的、是無前例可尋的,是一種另類的創新調整。

舉例而言,書一定得在書店賣嗎?其實不一定,高爾夫球場會是另一個可以賣書的地方嗎?或許可以,特別是商業管理、業務行銷之類的書籍,或許就很適合在商務人士出沒往來頻繁的高爾夫球場銷售。

再比如,在景氣一片低迷當中,最近銷售表現卻是一路長紅的Netbook產品就有著很另類的銷售通路思考,相較於筆記型電腦(NB)銷售的通路,Netbook強調行動可攜的高度連網特性,就成為積極推動行動上網的電信業者眼中,理想的終端設備產品,而以實際銷售狀況來看,在部分知名品牌的Netbook銷售成績上,電信業已成為其最重要的銷售通路。

不過,另類的策略聯盟與銷售通路合作,也不能只是天馬行空兜湊的結果,而是必須是有邏輯可循的評估判斷決策,而且必須注意的是,在另類思維的策略結盟或是通路合作關係中,產品公司必須要認知的是,在「另類」思維架構的合作關係中,不論是策略聯盟夥伴或是銷售通路商,都可能對於產品公司行業特性或是產品技術特性了解有限,甚至可能完全是個門外漢。

所以,產品公司不要以為自己找到「另類」的合作關係就沾沾自喜,而是必須認清對方因為「另類」,而可能根本就會缺乏銷售此類產品的經驗與能力,此時產品公司就必須要具有支援或是訓練合作夥伴與銷售通路的能力,才能夠真正將理想中的「另類」合作關係效益發揮出來。

簡單而言,循著「Out of the box」的邏輯,重新針對價值鏈進行定義調整時,其實許多的價值鏈環節的樣貌,也必須要隨著改變。產品(Product)不再只是單一的產品,而應該是滿足客戶完整需求的解決方案(Solution);行銷推廣(Promotion) 活動的目的不是只是為促銷而促銷,而是應該要能夠提供,有助於客戶更了解產品公司、更具有價值效益的資訊(Information);價格(Price)不該只是金錢單位計算出的價格,而應該是要能夠被證明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價值(Value);不是僅埋首在找去那裡鋪貨(Place),但終端消費者卻根本不知去那裡購買(Access)。

產品公司或許會發現,在這樣的思維下,許多過去認知的價值鏈環節角色,將會出現翻天覆地的大變化,而且會為公司帶來適時適地的效益貢獻。例如,客服中心(Call center)提供的是售後服務,提高消費者滿意度的服務,對許多產品公司而言,客服中心是費用、是成本、更是負擔,但是,在Out of the box的思維中,客服中心卻可能扮演完全不同的角色,因為,當消費者打電話進來詢問相關問題時,客服中心就可以針對客戶的需求,提供更多不一樣的解決方案給客戶,甚至進而直接在線上為客戶提供銷售服務,不但不再僅是成本與負擔,反而成為另一股重要的銷售力量。

結論

佛家有云,執著是苦,放下執著才能真正「離苦得樂」,覺得自己抬頭看不見天嗎?也許,只是因為你被困在一個箱子裏,如果跳脫這個箱子的侷限(Out of the box),其實你會看見,原來外面有一片更寬闊的天空。

所以,不要被你眼前的景像,全然主導你的判斷,也不要讓你引以為傲的深厚經驗值,完全把持你的決定,因為,你所看到的、與你過去所經驗過的,都可能因為時空背景、或是價值鏈環節的變化,出現了你未曾注意到的改變,在遭遇看似無路、苦思無解的情境中,若硬是陷在當下的境況中,任憑你望穿眼、想破頭,恐怕也還只是一片茫然,但如果,退後一尺、跳開一丈,或許你會發現,眼前的山,沒想像中那麼高,腳下的水,也想像中那麼深,而接下來的路,或許真的沒那麼難走。


(本文由曹安邦口述,記者陳慧玲整理撰寫,讀者若對文章內容或對相關議題需進一步討論交流,歡迎來信至irene.chen@digitimes.com信箱發表高見。自本期起,本專欄隔週刊出,敬請繼續支持指教。)
曹安邦,現任友訊科技執行長兼總經理。

MSN表情快遞 4圖文作家超景氣

2008-11-18汪宜儒/台北報導

MSN是現代人聯繫的重要管道,其中表情圖像的傳遞更造就了好幾位網路圖文作家。代表人物包括彎彎、畫出洋蔥頭的Ethan、米滷蛋的老吳以及熊寶。

高流傳率與部落格高人氣,使他們跨足實體出版,甚至以授權合作、異業結盟等方式翻紅,形成另類品牌,在不景氣下反倒開創出新前景。

儘管年紀不同、背景不同,但回溯起當年在部落格上以畫作進行創作與紀錄的動機,四位網路圖文作家皆以「無心插柳、只是愛畫畫」來解釋。

這波最早「出道」至實體書出版的彎彎自嘲:「真是見鬼!當初我畫符號,是因為大家都愛在MSN上放自拍照,但我自拍不好看,只好用畫的。」


都說無心插柳 從虛擬走到實體

畫出洋蔥頭的Ethan表示:「那些MSN表情符號,我只是因為不擅長打字所以畫給自己用啊。」而創造米滷蛋的作家老吳也說:「一開始只是在麵攤上吃到對半切的滷蛋,靈感一來就畫在部落格上呀。」

出版商相中這幾位作家,紛紛推出實體書作,以生活趣聞與經驗分享為主題。彎彎的《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就切中上班族群的平凡中找樂子的心理、熊寶的《熊寶高校》點出學生族群生活樣貌。


連電視節目、商品廣告也找這些圖像角色甚至作家本人代言,洋蔥頭曾與網路拍賣結合、米滷蛋曾和便利商店配合活動、熊寶與彎彎近來更是電視節目力邀的來賓。

這四位本將創作當作抒發心情的興趣,沒想到出版好成績後,他們的人生也因此意外出現轉折。


熊寶申請國外學校進修繼續維持學生身分,其他三位都拋下原本的工作,轉型成為專業圖文作家。



米滷蛋洋蔥頭 彎彎熊寶超可愛

這波風潮「始祖」彎彎走紅後,辭掉原本企業的美術設計工作,決定將「彎彎」打成品牌,因此在部落格經營或代言活動、商業授權,皆強化經營。

原本從事展場設計的Ethan目前實體出版只有一本與作者邵祺邁合作的《洋蔥頭腦殘鑑定》,他希望能盡快發展出洋蔥頭的特有風格並繼續出版。



米滷蛋已大受歡迎,老吳更已開創《老闆!加蛋》、《老吳尪仔標》兩個系列書籍,他的規畫是未來能朝動畫、卡通影集發展,最近部落格上陸續推出短篇動畫,先測試網友反應。



書市殺出血路 畫風就是不同

汪宜儒/台北報導



在台灣談及圖文書,最為讀者隨熟知的莫過於幾米、可樂王、張妙如等在市場上深耕多年的作家。這幾年,網路圖文作家挾帶著高人氣,在圖文書的市場殺出了一片天。僅管形式相似,但細究其背後的創作理念與畫風,仍有著明顯的差異。

畫出洋蔥頭的Ethan直言:「相比之下,我們的作品還不夠細膩,人物也不夠精緻。」熊寶說:「我們用手寫板創作,本來就隨性且不夠專業啊。」

有別於正統插畫與繪本作家的專業性,出身網路世界的圖文創作者取材也更加自由與多元。


熊寶表示,「雖然網路上作品的畫風隨性自然,但東西就是好笑、而且大家都懂。」


Ethan說,「在商業性與即時性的考量之下,我們的作品簡單又討喜,且上市有高接受度。」


老吳則認為,他們的優勢在於長期經營網路,接觸了年輕族群,「作品趨近於市場與流行,最能代表現代人想看的、想知道的。」

奈米科技加持紙片比鋼鐵強500倍

2008/11/10

唐鴻/台北

因為IT元件還有電氣特性…等特殊需求,IT產業尋找的高強度材料,必須比一般同類材料具更嚴苛的耐候性,包括質量輕、高韌度與高強度/重量比(Stiffness /Strength-to -Weight Ratio)、抗疲勞性優越高、抵抗腐蝕性強、抑制振動與噪音佳、耐高溫性、絕緣性極佳、易模製…等。

由於前述需求相當複雜,過去多半以複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滿足IT產業需求,不過複合材料也有先天缺點,例如,複合材料易因為製程而變形或殘留應力,在反覆考驗強度運作中,更可能因為基材與加強材特性不同,產生介面連結性的破壞,破壞整體材質強度。

尋求新材料的努力,卻在科學家探索恆星如何生成碳此種元素時,無意間發現由60個碳原子生成的球狀物:Buckminsterfullerene,後來被命名為巴克球(buckyball),後續的科學研究出呈奈米碳管狀的巴克球,後來發現將能將奈米碳管利用懸浮液聚合,再利用極細的篩網過濾,如同紙的製作方式,形成巴克紙(buckypaper)這種新材料。

開發巴克紙必須克服不少困難,如原本奈米碳管排列並不會固定朝同方向,而散亂排列會降低強度,但利用強力電磁場加工後,多數奈米碳管將排列一致,也讓巴克紙強度提升。此外,奈米碳管光滑度太高,不易進行黏合…等加工,因此,還必須在巴克紙上製作一些特定缺陷,方便進行工業化的加工作業。

經過加工後的巴克紙強度驚人,相同重量的體積只有鋼的10%,但是經複合化加工,材料強度可達鋼的500倍,這是因為每個奈米碳管的表面積相當大而濃縮在一起,實際上若將1公克的巴克紙全部攤開,表面積可覆蓋4,700平方公尺,相當於2/3個足球場。而且巴克紙對於IT科技來說,導電性能與銅、矽相等,又能像銅一樣迅速散熱。

巴克紙可應用範圍很廣,以IT產業來說,可用於製作平面顯示器的大規模電場發射器、超高效散熱片的熱傳導器,及燃料電池或電容器電極…等。目前研究方向是更進一步降低成本,期望巴克紙可商業化大量生產。

Tuesday, November 18, 2008

為人父母的…跟6.7年級吵架不要動不動就趕出門?因為真的會一去不回哦???

演講人:何國美(富迪建設董事長)
地點:東海大學
我想各位都很清楚,民國五十四年以後出生的是新人類,

民國六十五年以後出生的是新新人類,在座各位大概都屬於這個世代。
像我這種二十幾年次的,就是LKK的舊人類了。
我跟同仁一起去唱KTV,年輕人都會說:「董事長、總經理,你們這一間,我們在另外一間,」

我的同事還很不識相地問他為什麼。

年輕的同仁就說啦:「哎唷,你們都唱那些『舊情綿綿』、『雨夜花』什麼!」

妳要是到年輕人的房間,真的沒有一首會唱。

我都跟我的小孩借CD,現在我也會唱劉德華跟阿妹的歌啦,

現在我一進KTV就先點個兩三首,唱完那些年輕人都眼睛瞪得大大的:

「咦,你原來不像其他那些外太空人呀!」

於是才開始願意跟我講話,才覺得彼此的國度有一點接近。

發現大部分的年輕人都非常可愛。

年輕人會有很多我做夢都想不到的創意,現在環境變化這麼快,很多年輕人願意挑戰權威,不再有所謂的「法統」,認為過去的事情不一定對,敢挑戰傳統的觀念,這都非常合理。

但是各位也不要忘記,你進入工作的崗位之後, 有很多主管仍然停留在「含淚播種、必能收割」、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那個時代。

他沒有辦法跟上你的時代,你不能期待每一位主管都能夠跟上各位、用你的方式去談事情,因 為許多主管小時候都是接受威權式的教育長大的。 以我自己為例,我父親以前是開木材行的, 他人很兇,我小時候不聽話,他抓起木材就打。

我到大二還被他打過,各位很難想像吧。

他罵我的時候常常就用力一推,「你給我出去!」

我就被他推到外面,門砰一聲關上了。怎麼辦?

只好站在門口等,到黃昏的時候媽媽就把門開一條縫,說:「好啦,進來啦,爸爸不生氣了。」

講到這個,就想到現在的父母有個最大的毛病, 就是跟兒女辯論辯輸的時候,常常喜歡把最後一招拿出來,說:「不然你們離開這個家好了!」藉此強迫兒女接受自己的想法。

我有個朋友,子女都在念國立大學,兩個小孩就是這樣負氣離開家, 到了晚上己躲到公寓頂樓去。

等到十二點半,爸爸媽媽急得要命,滿街找人,他們就在窗口看著爸媽滿街找。

凌晨兩點半,親戚朋友電話也打遍了、報警也報了 ,他們才回來按電鈴,兩個小孩開門第一句話就是:「累了吧?」然後就回去睡覺了。

所以我常常奉勸我的朋友,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兒子女兒趕出去, 因為環境已經不一樣了。

很多人的心裡還是殘留了父權時代的觀念,認同所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種想法,從來不跟子女道歉。

我有個朋友就很生氣,因為他要跟兒子一起吃飯,兒子對他說:「你又沒有跟我約!」

我覺得 這很對啊,本來大家就都很忙,又不是每天等著跟你吃飯,所以我後來就跟我小孩說:「怎麼樣,有沒有空,我們約吃飯吧?」

他們都好高興,覺得第一次受到尊重。

我 常跟我 太太說:「我們做錯了就要跟小孩說對不起,我們又不是神仙,難免會做錯嘛,這樣就可以跟小孩做朋友。」

無論如何,世代之間還是有一些觀念的差距。

將來你的主管,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把觀念轉變過來。

七○年代的人是「為生活而工作」,八○年代的人是「為工作而生活」,到了九○年代,則是「為快樂而工作」。

所以在七○年代的時候,很多同事會主動來問你:「今天有沒有加班?」有的話他就很高興,趕快加班,可以多賺點錢。

八○年代的時候,變成你要去跟部屬拜託: 「今天加個班吧!」可是大多數的同仁還是會配合。

到了九○年代,你拜託他加班,他會跟你說:「不行,我今天有事。」

有一次,我們有個工務經理跑來抱怨,說他想請一位同仁加班,跟他說:「加班可以賺錢、 又不需要出去花錢;不加班就會出去花錢,又不能賺錢,你為什麼不加班哩?」

我聽了也覺得這個邏輯說得通啊!

結果那位同仁回答說:「我錢太多,沒有時間 花啦!」

害這位工務經理氣得要命。

另外一次,我們有位班長也是氣得要命,因為有位同仁在裝日光燈、鎖螺絲的時候把燈殼弄破了,這時候只要換個新的燈殼就可以了,他卻把整組尾燈都拆下來,「啪」一聲扔到垃圾桶的地方去。

這位經理氣死了。

他對那位同仁說:「我小學的時候連鞋子都沒得穿,在學校看到唯一有鞋穿的同學,把穿破的鞋子扔到垃圾桶,我跑去撿回來請媽媽縫一縫讓我穿。哪裡像你這樣浪費!」

那位同仁回他一句說:「你衰呀,誰叫你這麼早出生,晚點出生就有鞋穿啦!講那麼久以前的事情,聽不懂啦!」

所以我常常勸我們的主管,要調整心態, 學習跟X世代、Y世代的新人類和新新人類相處。

但是在這裡我也要反過來勸各位: 你們要跟「舊人類」相處,也是不容易的喔!

舊人類要了解新新人類的觀念、思想,你們也要了解一下他們的想法, 雙方都給對方一點時間,才能夠融合。

所以現在年輕人的流行語啊、喜歡唱的歌啊、網路上的東西啊, 我都有在學,也覺得很有意思。

像我女兒穿一雙要綁鞋帶的高筒靴,每次出門都在那邊一根一根拉, 綁個半天。

我說:「你怎麼買這種鞋呢?」

她說:「爸爸,你去外面看看。」

所以禮拜六我們去Sogo,我叫他們先進去逛,我站在外面看,還怕一百個樣本數不夠,數了兩百雙鞋,結果發現有56%,也就是112雙是高筒靴,其中還有很多靴筒比我女兒那雙還要高。

於是我自己終於有所覺悟,當她下來的時候我問她說: 「妳一雙夠不夠?要不要再去買一雙?」她嚇了一大跳。

所以我們也再調整,彼此溝通也比較沒有障礙, 能夠互相欣賞彼此的才華,也才有機會去傳承一些經驗。

各位是不是很想從前輩那裡學習很多經驗?

可是當長輩開始說話的時候,你一定會開始想:「啊,又要唸了。」

根本就聽不進去,對不對?

所以各位也要學著跟長輩、跟兄長做朋友,跟他們學經驗。

我也常常跟很多同仁說: 「你們有滿肚子的學問、滿肚子的人生哲學要教給年輕人, 可是你們要先跟他們做朋友,從他們那裡多學點東西, 這樣才有交流,也才有機會傳承經驗。」

這是我特別要強調的。何國美(富迪建設董事長)

對談創意》姚仁祿:走新路 蔣友柏:要賭命

2008/11/18
【聯合報╱記者洪敬浤/台中市報導】
建築設計師姚仁祿、橙果設計總監蔣友柏昨天對談。姚仁祿說,創意意味著走一條新路,沒地圖能參考;蔣友柏則說,創意要賭命,不能賭命就沒創意,展現不同世代對創意的看法。

東海大學昨天舉行一場「創意設計教育論壇」,與談人包含學學文創志業董事長徐莉玲、大可意念總監謝榮雅、香港i Group創辦人毛觀岳等。姚仁祿、蔣友柏對談,現場湧入250名教授、學生。

姚仁祿東海建築系畢業,他回憶學生時,買了一堆白布把校園郵局包起來,隔天以為會被約談,教官只說「要留個門才進得去」,讓他印象深刻。

他表示,創新是沒有地圖可以參考的,走通了就代表成功,走不通就是失敗。95%新的idea都不被接受,他就是一直想、一直講,如果真的很好,不怕沒人接受。

「不能賭命,就沒有創意」,蔣友柏說,他上月剛開除4個員工,因為他們不願「賭命」,只是在做事。客戶常問「為什麼要跟橙果合作」,他回答:「因為我身分不一樣,如果我失敗了,新聞會鬧3天,10年都爬不起來,你跟我賭錢,我在跟你賭命。」

「牛奶為什麼是白色的?」蔣友柏說,就是靠這個問題,他爭取到牛奶業者的生意,並且也找到問題重點。學設計的人要忠於自己,如果在學校連給教授「當」的勇氣都沒有,在職場要怎麼生存?

古典嚴重缺貨中

許舜英  (20081115)




 世界上最迷人的事,莫過於在冬天的烤爐旁邊讀小說,一整個衣櫃的巴黎裁縫手工製作的女裝,威尼斯調香師量身調製的香水……

 在看完Kubrick的「Barry Lyndon」之後,我成為一個堅定的逃避主義者,我覺得預測未來是最廉價的。

 金融海嘯,股市大跌,為什麼是「K. Marx」而不是「Henry James」大為暢銷?
 如果我是中古世紀服飾研究學者,如果餐桌上的麵包跟Vermeer的那幅「倒牛奶的侍女」中的麵包一樣的,如果Hedi Slimane開始設計威尼斯手工蕾絲,如果滿街女人聞起來都有Annick Goutal的玫瑰水味道……而現在,只有2009 Prada春夏系列中model耳垂上的珍珠耳環深得我心。

 除了巴哈,對於其他的音樂我都感到疲憊。

 忠孝東路上可不可以充滿很多賞心悅目的穿著三件式西裝的男人,而不是某一種畸形的原宿風或是走樣的都會型男。

 曾幾何時,我希望自己活在一個小黃瓜不曾被區分成有機和非有機,毛線編織外套不曾被區分成流行和過季,牛仔褲不曾被區分成精品和設計師,人生不曾被區分成整型前和整型後,眼睫毛不曾被區分成日系和韓系,四川牛肉麵不曾被區分成創意和養生的古典年代。

 在不知是誰發明mix & match之後,原汁原味忽然成為一種神話。Gothic語彙艱澀,設計師就給我們Gothic Lolita﹐Rock ‘n’ roll太過廉價,設計師就給我們Glamour Rock。Punk票房破產,設計師就給我們Sweet Punk。Tartan有點鄉土味,設計師就給我們Preppy Tartan。Grunge不夠俐落,設計師就給我們Sculpture Grunge。有人可以為我解釋什麼是High Street Fashion嗎?喂!Alber Elbaz,我想要一個百分之百無添加的巴洛克女孩。

 人類是不是應該回到一個買衣服不是那麼容易的時代,我的意思是,你不覺得現代人買衣服就像是買口香糖一樣,衣服越買越多,look的保存期限越來越短,你每天都會發現新口味,你也每天都在嚼之無味。

 於是你想起從前的人擁有一件衣服的耗時費工與得之不易,那是時尚不會給你的,而一件衣服可以。

 對fast fashion冷感、對crossover冷感、對Kate Moss冷感、對高達14英吋的厚底鞋冷感、對八卦週刊冷感、對final final sale冷感、對Cashmere Mafia冷感、對Anna Wintour冷感、對注射過肉毒桿菌的海蛇皮革提袋冷感、對限量冷感、對Jude Law冷感。

 世界上最迷人的事,莫過於在冬天的烤爐旁邊讀小說,一整個衣櫃的巴黎裁縫手工製作的女裝,作一個70年代的廣告公司職員,英王愛德華時代的灰色西裝,威尼斯調香師量身調製的香水,沒有經過電腦修圖還帶有一點被時光侵蝕變色的相片,每天回家吃晚飯。難怪普魯斯特說過,真正的人生是你失去的那一個。

聖托里尼島和希臘咖啡

郭正佩  (20081118)




 看著天寬地闊景象,逐漸覺得,一切紛紛擾擾,煩惱憂愁,似乎都離得相當遙遠。島上的生活簡直像夢一樣。

 旅行至希臘時,待在聖托里尼島上一間迷人藍色小房間裡,有很長一段時間沒看報紙。別說報紙,連網路也沒上。可以說有嚴重資訊焦慮症的我,在希臘旅行將近一個月時間,幾乎沒有機會上網,逐漸地,覺得沒有網路,生活好像一點問題也沒有。

 在一本介紹希臘「有吸引力」民宿房間的書上,我讀到這樣的建議:
 「最好打電話訂房。雖然您可能的確看到網路或名片上留著屋主的電子郵件信箱。但他們常常忘了去信箱收信;或者,他們只是先弄到一個電子郵件地址,然後,『希望』有一天,他們會買一台電腦,也許到時候有機會學習如何使用它。」

 雖然看來有點不可思議,不過當我和島上相識的朋友索佛克利交換電子郵件信箱時,懷疑地問了一句:「你真的會看你的信嗎?」

 「最近有時候。」索佛克利說。

 「最近是?」

 「三月的時候我看過一次。」當時是十月。他希望我能寄些照片給他。

 「所以你的意思是,如果我回到家,寄照片給你的話,你在明年三月大概會看到囉?」

 「有可能。」索佛克利笑笑。

 不過,逐漸在希臘生活一陣子之後就會發現,別說報紙,網路這個東西真的進不來。

 我每天蹲在房間地上,用小火爐和鋁箔餐盒慢吞吞地煮著什麼,簡直像是高中時代童子軍露營似的。我也開始,像帕羅斯島的伊亞格斯,用刀子一點一點把隔夜硬麵包削成一塊一塊(還沒發霉),泡著豆子罐頭煮;像索佛克利,喜歡上熱呼呼冒著煙的蜂蜜利久酒。然後學著米克諾斯柯斯塔旅館裡的女人,用五彩繽紛的夾子,把每天洗好的衣服晾在陽光下。因為沒有熱水,也沒吹風機,於是洗好頭髮,就在陽光下把自己晾乾。

 每天早晨中午夜晚,我在煮希臘咖啡特別的小壼裡倒入咖啡粉和少量的水,直到裡頭變成濃濃稠稠冒著咕嚕咕嚕氣泡。我開始感覺這種加入大量糖,甜味十足又濃稠的咖啡成了生活裡的一部分。也不再想喝其他口味咖啡。

 偶爾一邊喝著摻了強烈茴香味的Ouzo酒,一邊看著海一邊讀書。冷的時候窩回被子裡,躺在床上一邊看海一邊繼續讀書。

 我在市街上買了幾張希臘音樂的CD。很奇怪,那是非常希臘的音樂,很自然而然就和希臘的環境結合得天衣無縫。後來到羅德島終於租了車,很自然地就和聖托里尼島的巴士司機一般,把窗戶打開,大聲播著旋律幾乎相同只是一再重覆的希臘音樂,甚至差一點跟著唱了出來。

 房間裡沒有多餘的東西,生活變得相當簡單,所有的東西都很普通,只是堪用程度。我漸漸地不想離開,想一直留在這個奇妙的小屋子裡。

 一天,很舒服地過去,看著天寬地闊景象,逐漸覺得,一切紛紛擾擾,煩惱憂愁,似乎都離得相當遙遠。我想,繼續住在這裡,會不會有一天,我也會和民宿主人艾佛伊米歐斯和猶拉一樣,清晨起床,繞著自己有的幾個小房間輪流打掃,然後準時到巴士站一邊和朋友閒聊,一邊看看有沒有需要房間的遊客。下午時候,坐在住處的院子看天空,餵餵貓和狗,傍晚再一一檢查房間,上鎖,喝喝Ouzo,早早上床睡覺。

 島上的生活簡直像夢一樣。離開島上之後,讀到「人造衛星情人」(村上春樹,時報文化出版)裡妙妙帶小堇到希臘小島的片段:

 「我在世界盡頭,靜靜地安頓下來了,誰也看不見我的影子。我這樣覺得。

 我希望能不想多餘的事,能盡興地享受每一天。只是單約地享受著這裡的生活。」

 正是如此。

798

【聯合報╱徐淑卿】 2008.11.18 04:06 am


798已經成為北京著名的文化創意園區。原本荒廢殘破的廠房,經過改造後成為極具特色的畫廊或演出場所。每個去過798的人或許都儲存著類似的記憶,像是位於「江湖」前面的雕塑,某一畫廊拱頂刻意保留的「毛主席萬歲」字樣,以及秋天閃爍牆上的光影,極為凌厲的風。

不過,我幾次到798,都是去拜訪女作家劉索拉,而不是為了展覽。

798到了夜晚就如同另一國度。黑暗比霧還重,荒蕪氣息再度醒轉。女作家門前,有道鐵門隔絕了外面的繽紛,形成一個遺世獨立的轉角。Loft說來是時尚生活,但作家家裡其實陳設簡單。特別的是有個工作的錄音室,我第一次去時,劉索拉和朋友們即興的喊出各種人聲。

還有牆上的畫。那是劉索拉創作時所感覺到的音樂線條。因為空曠,這裡的寧靜是可觸摸的,當室內只有純粹的交談聲時,我常忘記這裡是798,一個遊客聚集的景點。

【2008/11/18 聯合報】@ http://udn.com/

老男人的菜市場》不可或缺的黃蘿蔔片

【聯合報╱劉克襄】 2008.11.18 04:06 am


前些時,友人提到吃嘉義雞肉飯,除了理所當然的雞肉外,若不放置一片黃蘿蔔,他以為就不是雞肉飯了。其對黃蘿蔔片之在乎,頗教人驚奇。

後來仔細深思,按此一說,豈止雞肉飯如此講究,我們更為嫻熟的滷肉飯,或者早期的鐵路便當,不也都有一片黃蘿蔔,方能撐出其特色來!

只是小時不懂得吃,很討厭這片黃蘿蔔。大了以後,那一抹甜甜略帶醃漬的酸味,輕咬一口,配著米飯,才逐漸轉化出微妙的口感,咀嚼出簡單樸實的美好。早期有些窮人家的便當,據說除了一粒梅子,往往就是一片黃蘿蔔,更見這片黃蘿蔔意義的不凡。

我後來更能體會,它還是一道食物裡重要的色彩。極簡美學的呈現。它讓白色的米和暗色的梅子,或者其他色澤不突出的料理,因了它的亮麗,整個煥發出誘人的想像。

黃蘿蔔片的擺置,更提示著生活的節約。這是早年清貧生活裡不可或缺的。台式滷肉飯或雞肉飯等尋常小吃,為何始終保有,因為這是一種不忘本。那是貧窮者享受快樂生活的亮麗色澤。

晚近的便當菜色豐富,這片黃,或者這片蘿蔔的意義,可能就難以醞釀出來了。翻開時,黃蘿蔔片或許還在,但勉強塞擠在一角,可有可無,精緻的生活意涵早就失色了。

看到這樣的黃蘿蔔片,很多人一掀開飯盒,也習慣性地,先將它夾出,放到一旁,彷彿不想貧窮,或視為累贅之物。因而這一片,常成為廚餘,年輕人更少有食用的。

有一回,不忍心,輕咬一口。恍然一驚,怎麼味道淡了,只剩下甜味,失去特有的清香。再仔細瞧,那過度淡黃的色澤也很飄浮。當下即明白,這是化學色素,說不定還加入了防腐劑。

吃不到好的,回去後,愈發想要吃一口米飯夾雜一口黃蘿蔔的滋味。麻煩的是黃蘿蔔片,我如何取得衛生、風味十足的?於是,跟母親討論,興起了研究這個日本叫澤庵的醃漬物。

我的結論大致如下:若果不採工業食用色素,目前還有兩種較易取得的原料,一為薑黃,一為番紅花。薑黃粉現今容易取得,更是現今醫學當紅的植物新貴。番紅花亦是,只是購買較不易。

但不論何種,它們都是外地來的,我想昔時最早的黃蘿蔔,應當不是這些,而是採用梔子花,或者梔子果實,作為黃色染料。這種染料以前的茶園旁經常栽植,作為包種茶製作時需要的芬芳調味。

很期待有朝一日,有人以這種野花染料,重新醃漬。而我也有這等幸運,吃到一片天然色素的黃蘿蔔,搭配白米飯。

Monday, November 17, 2008

國際書市》這一夜,人間蒸發

【聯合報╱吳凌遠╱報導】

2008.11.16 12:52 am


《七夜怪談》作家鈴木光司美國發燒

《眾神的舞會》書影
說起1999年,許多台灣影迷餘悸猶存,為的不是千禧年Y2K電腦危機,而是半夜長髮蒙面從電視機螢幕爬出來的白衣女鬼貞子。當初由日本小說家鈴木光司原作改編的恐怖強片《七夜怪談》在日本、台灣締造驚人票房,不但跟拍外傳《七夜怪談之復活之路》、續集《七夜怪談之貞子謎咒》,更成功打進好萊塢,2002年起連拍兩集《七夜怪談西洋篇》(The Ring),票房威力讓鈴木光司順勢攻進英語世界,贏來「日本史蒂芬‧金」封號。鈴木光司受美國讀者青睞,由他日文小說英譯本《眾神的舞會》(Promenade of the Gods)廣受矚目,可見端倪。

鈴木光司寫恐怖小說有獨門手法,他不用情節鋪排堆疊驚怖效果,而在結局轉折出讓人不寒而慄的恐懼聯想。《眾神的舞會》中,村上深夜接到老同學松岡電話,請村上幫忙處理車子,給的車牌號碼卻遍查不到。村上納悶,意外發現松岡最近看了電視明星狩野的現場直播節目後,丟下妻女下落不明。村上受松岡妻子請託,追查出松岡迷戀狩野,兩人信奉同一祕教多年。巧的是,狩野最後一次現場節目結束當晚,兩人不約而同人間蒸發;更驚人的,那天節目中狩野不知看到什麼,竟在鏡頭前比出已故祕教領袖的專屬手勢……

小說中祕教在鄉間破舊的隱匿處、虔誠盲信的教徒、神祕特具個人魅力的領袖,引人不由對號入座,想起1994年日本奧姆真理教擴張時,青年教徒穿著醒目教服在東京街頭散發傳單的景象。但鈴木光司筆下的祕教信眾不是一般媒體所形容沒思想的機器人,他對心靈空虛的現代人為何依附祕教提出有趣的說法。有報導指出本書日文版原訂1995年出版,但當年東京爆發地鐵沙林毒氣殺人事件,引發全日本乃至國際譁然,鈴木光司重新改寫,延遲到2003年才問世。

《眾神的舞會》前,鈴木光司已有《七夜怪談》、《螺旋》、《Loop》、《誕生》和《鬼水怪談》多本代表作英譯,明年春天還有短篇集《死亡之花》(Death and The Flower)接力,見證恐怖小說跨文化的魅力。迥異於西方大張旗鼓的惡靈嚇人,日本恐怖小說特色是訴求氣氛,將現代都會的高科技產物和古老鄉野怪奇熔於一爐,像《七夜怪談》中日本民俗復仇女鬼寄身的錄影帶殺人。這樣科技理性/怪力亂神並置的對比手法,凸顯日本恐怖小說要探究的是快速轉變的科技世界中,傳統信念找不到避風港的時代焦慮。

《眾神的舞會》企圖心不容小覷,主角村上在電視節目驚見靈異現象,引人期待能開發科學和超自然世界觀兩相衝撞的新領域,但後續情節導向陳腐的驚悚老套,說全是由媒體構築的陰謀,虎頭蛇尾。

【2008/11/16 聯合報】@ http://udn.com/

高登科 最高齡的董事長棋手

【經濟日報╱徐碧華】

2008.11.17 02:42 am


那位年紀最大?周三下午的海峰棋院是「資深」棋友的天堂,坐得滿滿的。「手長、腳長,看起來不太像的那位。」找到目標後,連攝影大哥都再確認一次:「真的是他嗎?沒錯?」

坐在對面的棋友這麼介紹高登科:人家是董事長耶,公司在大陸有兩個廠,年輕的時候是網球國手,現在不打球了,改下棋。「80歲才學棋,現在打得很好。」高登科補充:「今年89歲了。」

上午上班 下午下棋

終於放心了,沒找錯人。

高登科中午一點半就到海峰棋院報到,與棋友對弈,一坐就到下午五點。中間只上了個洗手間,也不太講話,打完一盤又一盤,視線都在棋盤上。

棋友說:「人家上午還到公司上班。看精力多好。」還上班?會不會太辛苦?高登科說:「不上班,沒飯吃。」

高登科對棋友說:「現在你才是有錢人,看,你的『地』這麼多。」棋友聽了哈哈大笑:「是啊、是啊,地不少。世間財富和地位在棋盤上沒啥用處,這當下,我是有錢人。」

網球界對高登科絕對不陌生,他是第一代球王;企業界也知道他,他是松江實業的董事長,公司生產色料等,產品大部分應用在陶瓷業與玻璃業,有人形容他是「下圍棋的最高齡董事長」。

高登科今年報名參加海峰盃全國長青圍棋賽,資料登載棋力是初段。高登科對弈棋友棋力又稍高,對手執白,讓高登科執黑。不過,高登科的定力強,才誇對手是有錢人,這盤最終硬是逆轉勝。

這一下午,高登科沒換過對手,對手坦白他的戰略:「就一個堅持,堅持四角穿心,角都是我的,再打進中腹,我就贏了。」高登科也一直取勢。兩人行棋速度很快,停下思索的時間不多,互有勝負。

棋力初段 定力高強

那頭,前行政院秘書長王昭明站了起來,昭公也是常客,他說:「大概每周三下午都會來,一點半下到五點。」「我30歲才開始學下圍棋,下棋需要時間,我退休後,才讓它好好陪我。」

昭公說,下棋好像要吃人家一大塊棋,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職業棋士下棋計算得很精準,終盤都只差一目、半目。現在自己年紀大了,體力、腦力都有困難,不太喜歡計算。「但稍不計算,棋盤上的變化就又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這莫測的變化就是下棋的樂趣。」

昭公走到在場唯一的女性身邊看棋,張麗貞也是海峰盃全國長青圍棋賽唯一的女性參賽者,登載棋力四段。

海峰文教基金會秘書長楊寶甘說,如果不提醒,這些資深棋友會下到晚飯都忘了吃。

速食店周日不開門-老闆的思考哲學

‧柏恩斯坦與史旺 2008/11/17

凱西表示,在速食業這一行,光星期天的獲利就佔總利潤兩成以上,但他從進這一行之初,就已經決定週日不營業。

【前言】
本文作者為彼得‧柏恩斯坦、安娜蓮.史旺,他們兩位在過去這二十五年來曾任職《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時代》雜誌、《新聞週刊》與《財星》雜誌新聞記者與編輯,是業界老兵。柏恩斯坦曾與人合編《The New York Times Practical Guide to Practically Everything》並主編《The Ernst & Young Tax Guide》。
史旺與馬克.史帝芬斯(Mark Stevens)合著的《De Kooning: An American Master》,曾被《紐約時報書評》選為2005年十大好書,並贏得「普立茲獎」與「美國書評獎」。
同樣住在紐約的柏恩斯坦與史旺,共同創辦了「ASAP Media」,協助催生了《聖血與聖杯之謎:公審達文西密碼》(Secrets of the Code:The Unauthorized Guide to the Mysteries Behind The Da Vinci Code)。

速食店周日不開門-老闆的思考哲學

許多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對於經營企業都抱著一種根深柢固、自認是救世主的熱情。商學院教授洪尼曼認為,這種鮮明的個人哲學,在他們的事業中無所不在:「他們會說:『這是我們做生意的方式。』這種態度,通常和信仰關係密切,不過很多時候,這無關信仰,而是一套堅定的價值觀。他們很迷信這一套。」

對於在主日學教了50年課、虔誠的南方浸信會教徒凱西(S. Truett Cathy)來說,這完全是一種信仰。他從亞特蘭大的貧童,到成為「Chick-fil-A」創辦人,賺進了12億美元財富;這家私人的速食連鎖業者,每年賣出價值20億美元的雞胸肉三明治與格子炸洋芋(waffle fries)。他的喬治亞同鄉、美國前總統卡特,曾經說他是「我們這一代最卓越的成功傳奇之一」。年過八旬依舊生龍活虎的凱西,仍然在公司當家,出了名的喜歡騎摩托車;兩個兒子則擔任高階主管。凱西說,他成功的秘訣是「原則重於賺錢」。

首先,這原則意味著星期天不必上班。儘管凱西表示,在速食業這一行,光星期天的獲利就佔總利潤兩成以上,但他從進這一行之初,就已經決定週日不營業。凱西說,起先他和商場業者協調分店經營權時,這個策略算是強迫推銷。但最後房東們卻都感激不已。他們很清楚「我們在六天交出的業績,比對手做七天還要多,」他用喬治亞人那種慢吞吞的語調說:「不只是我們的食物品質,我們員工素質也較好。」星期天不營業的政策,是為了讓員工有時間上教堂,並與家人共度。但凱西說這政策還有一個好處:可以吸引到有同樣工作倫理及宗教信仰的員工及顧客。

這個原則,也能讓各加盟店、員工與客人,逐漸建立忠誠度。Chick-ful-A的加盟店店主,平均都和公司合作了20年,員工流動率只有3.5%,以任何行業的標準、尤其是流動率超高的速食業來說,這數字都相當低。凱西說:「這種大家都是一體的工作夥伴、可以互相依賴的情感能夠越濃厚的話,我們就更可能對彼此忠誠。」《忠誠法則》(Loyalty Rules : How Today's Leaders Build Lasting elationships)作者賴克爾(Frederick Reichheld),也同意他的看法:「要研究忠誠度效應,沒有比Chick-fil-A更好的個案了。」洪尼曼也認同,這種凝聚團結氣氛的政策,「讓做生意成功比失敗容易得多」。

凱西從小就深知顧客忠誠度的好處。當保險業務員的父親收入微薄,與家人的關係也滿疏離;他的母親經營供三餐的寄宿中心,以維持家庭生計。他販賣可口可樂、雜誌還有《亞特蘭大新聞憲政報》(Atlanta Journal-Constitution)來幫忙家計。凱西在可樂裡加冰塊,並提供送報到府服務,他知道靠這些撇步可以勝對手一籌,並留住客人。母親為家裡小孩和寄宿生做飯時,他也在旁觀看,將手藝學起來納為己用。例如,他注意到母親把雞肉醃過後,會擺進冰箱,放一整晚讓肉入味。隔天她會看雞肉確實有入味了,才會放進大型煎鍋油炸,讓肉質不會乾澀。小時候學到的技巧,讓凱西首先開發出雞胸肉三明治,賺了大錢。

房債和卡債壓身 美國破產人數飆升

2008-11-17【中廣/記者:董媛瑜】

全球政府都在努力救經濟,不過成效堪憂,主要是金融風暴已經讓消費大國美國的許多人破產。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爆發次貸風暴以來,除了房市下挫,企業獲利急跌外,到處裁員聲不斷。美國人收入下降,很多人無力償還房債和信用卡數等,只有申請破產。光是在上月,個人破產申請案跳升近8%, 3年來首度破每月10萬宗的大關,平均每個交易日就有4936人申請破產。
美國10月份個人破產宗數比9月飆升8%,達到逾10萬多人。美國政府在2005年提高了申請破產門檻,申請破產本來比以前難上 1倍,但10月還是破10萬大關。由於消費者信貸持續緊縮,加上經濟難有起色,未來的破產申請宗數可能還會增加。

哈佛法學院教授沃倫指出,美國過去經濟衰退往往是緊接著強勁增長而來,但從2001年科網股泡沫爆破至今,美國經濟基調一直未見好轉,現在的消費者根本沒有餘力接受另一次衝擊,是破產數字大幅上升的遠因。

有研究顯示,美國2007年的破產申請個案與2001年相比,在房屋貸款、汽車貸款等有抵押欠債額增加 21%,在信用卡、醫療開支等無抵押欠債額更大升 44%。但與此同時,美國人的平均薪酬在 6年間卻無大增長,顯示負債比率明顯增加。

美國破產民眾 人數急劇攀升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根據國際前鋒論壇報報導,受到房價崩跌、收入銳減與信貸緊縮等利空因素影響,美國破產民眾大增,而且他們背負的債務也高於在上一波經濟衰退申請破產的民眾。

根據破產資訊管理公司AutomatedAccesstoCourtElectronicRecords總裁畢克福指出,在歷經過去兩年緩步穩定成長後,10月份全美個人破產申請件數突然較9月份激增近8%。

上月份申請件數總計達108,595件,是破產法修訂自2005年生效後,首次超過10萬件。這也意味10月份每個營業日平均有4,936人申請破產,比去年10月暴增近34%。新的破產法讓申請破產條件比以往嚴苛。


伊利諾大學法學院教授羅利斯指出,銀行緊縮信貸是10月份破產件數激增的主要原因。他解釋在銀行緊縮貸款下,讓原本手頭吃緊的民眾不但生活更加困苦,有些情況甚至無法刷卡,或是重新申請房貸來度過經濟難關。

羅利斯強調,「消費者信貸緊縮與經濟暴跌,讓10月份破產申請暴增只是長期破產申請率往上的開始」。他也預測,這波破產率上升的水位將高出2005年新破產法生效前的巔峰。

然而不僅破產申請件數增加,近來申請者也背負比過去更高的卡債。破產法律師認為民眾通常想藉由信用卡來償付目前超出房屋淨值的房貸。

盤後:上週道指累積跌5%;那指共下跌7.9%

【時報-駐美記者胡文豐報導】

上週五美股盤後:

1.本週道指共下跌5%。S&P500指數本週共下跌6.2%,距近5年的最低點還有6.7%的漲幅。那指上週共下跌了7.9%。

2.週一將公佈的主要經濟數據有:10月份產能利用率、工業生產指數、11月份紐約州製造業指數。

消息面:花旗集團本週起裁員上萬人

【時報-駐美記者胡文豐報導】

上週五美國股市上市公司動態:

1.諾基亞表示,信用更為緊縮,也對手機市場造成負面影響。諾基亞預估第四季全球手機出貨量約3.3億支,高於第三季的3.1億支,全年手機銷售量預估為12.4億支,低於公司先前預測的12.6億支,2007年為11.4億支。

2.波音公司表示,該公司將747-8型運輸機的交貨時間已經由原定2009年末推遲到2010年第三季度,另外將747-8洲際型噴氣式客機的交貨時間由原定2010年末推遲到2011年第二季度。

3.華爾街日報報導,花旗集團本週開始將至少裁減1萬名員工;花旗集團執行長Vikram Pandit要求公司負責人將雇員薪資預算至少降低25%。管理層可解僱薪資較高的交易員和銀行家,使裁員規模降至最低水準。


大盤: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數開低大跌

【時報-駐美記者胡文豐報導】

週五美股大盤表現:上週五美股三大指數盤勢無法延續漲勢,開低下跌,終場以大跌作收。手機製造商Nokia表示,隨著世界經濟下滑,信貸市場緊縮,消費者支出急劇下降,預計第四季公司將面臨很大的銷售壓力。

同時整體經濟也對零售行業造成巨大衝擊,隨著假日購物期日益臨近,零售商卻更顯焦慮,10月份零售行業銷售總額,當月銷售額下降2.8%,開盤即大幅下跌,午盤後止跌反漲,股指一度上揚,但是短暫的反彈沒有強大的支撐,最終在空頭壓力作用下再次回到盤中低點直到收盤。收盤道瓊指數為8497.31點,下跌337.94點。那斯達克為1516.85點,下跌79.85點。S&P500指數873.29點,下跌38點。

技術面:道指10日均線8800點仍是短線壓力區

【時報-駐美記者胡文豐報導】

週五美股技術走勢:

1.道瓊指數:10日均線8800點仍是短線壓力區,緊臨支撐在8153點。

2.Nasdaq指數:20年均線與10日均線交會在1600點成為壓力區。月線跌到1750點。

3.S&P500指數:短期相對強弱指標雖支持看漲,除非跌破818.69點,近期走勢依然看漲。

4.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漲與下跌股票數量之比為623:2447;Nasdaq證券交易所,上漲與下跌股票數量之比為558:2169。

基本面:Fed仍考慮流動性措施和降息

【時報-駐美記者胡文豐報導】

上週五美股重大焦點:

1.Fed主席柏南克表示,Fed官員們準備在必要時採取進一步行動,以穩定動盪的金融市場。暗示Fed仍考慮流動性措施和降息。


2.由於石油價格下滑,美國10月份進口價格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下跌,當月下跌幅度達到4.7%,為自1988年以來單月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此外,10月份石油進口價格指數下滑16.7%,為2003年4月份至今單月下滑幅度之最。

3.美國11月份消費者情緒指數較前一月有所成長,但是依然處於相對較低的水準,11月初該指數達到57.9,而10月份為57.6。

4.美國10月份零售銷售大跌2.8%,經濟學家預期下挫2.3%。

5.美國商務部公佈9月份經過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商業庫存下降0.2%至1.507萬億美元。9月份庫存銷售比率從8月份的1.27升至1.29。

6.紐約商品交易所的12月期原油期貨下跌1.20美元至57.04美元,跌幅為2.1%。

7.黃金期貨大漲37.5美元至每盎司為742.5美元。

買不起 大台北豪宅乏人問

* 2008-11-17
* 【馬婉珍/台北報導】

大台北豪宅價跌量縮,交易量續創新低,房價的降幅也持續擴大。10月份北市總價3,000萬元以上的豪宅,和北縣總價2,000萬元以上的豪宅,衰退幅度都達2成以上且交易量均創今年新低。

金融市場最近有一句玩笑話,「2008年沒有賠錢的人,都是沒錢的人。」這句話果真應驗在豪宅市場上,因為隨著國際金融風暴愈演愈烈,全球經濟全面性衰退,連帶使得有錢人才買得起的豪宅,買氣降溫,成交量大幅萎縮,價格也就因此失去支撐力道。

根據永慶豪宅事業部的成交資料統計,10月份北市總價3,000萬元以上的豪宅,日平均交易量較上季衰退17.6%,北縣總價2,000萬元以上的豪宅,衰退更達24.8%,交易量均創今年新低。

此外,大台北地區的豪宅價格,下修幅度也持續擴大。10月份北市豪宅的成交單價,較上一季下修5.4%、北縣下修6.5%,相較於前2季,修正幅度更大,可見大台北地區的整體豪宅市場,呈現「價跌量縮」的市況。

房仲業者觀察,最近各店頭的豪宅託售量,雖未明顯增加,但成交天數卻拉長,從以往的50天至60天,延長到90天至100天,而有些急需用錢的屋主,甚至願意比市場行情低10%至15%出售。

永慶房屋首席房產顧問葉國華分析,市況低迷,民眾對前景沒信心,轉入銀行定存的資金大增,可見民眾不是沒錢,而是對未來抱持疑慮,他比喻,這就像以時速100之速開車到三義時,遇到大霧,一定要放慢速度,待雲霧消散後,再維持原速前進,目前房市便處於三義的大霧中。

甚至外傳北市仁愛路上知名豪宅,成交價從原本的每坪145萬元,邁入二位數,最近更腰斬至每坪65萬元,信義房屋協理信泓俊大呼不可能,這種價格俗到太誇張,有可能是單獨的個案,因屋主投資失利、負債累累,必須採取與借貸方妥協的方式償債,才會發生這種狀況。

永慶房屋代銷協理王財旺也說,成屋的交易方式很多,以豪宅而言,若位於精華地段、建商口碑又好,不太可能出現價格腰斬的狀況。

他推斷,應是包含車位一起賣,假設權狀100坪、附帶買5個車位,而每個車位10坪,換算下來,等於買入總坪數150坪的豪宅,若總價是1億元,則回推每坪單價是66.6萬元,變得很便宜,但是正確算法是車位歸車位、房子歸房子,分開計算。

葉國華認為,台灣地區富裕人士在亞洲各國中,對於高風險股票及金融商品資產配置比例較高,因此在這次金融風暴中,損傷相當嚴重,他指出,短期內豪宅行情雖仍有下修空間,但仍可等待價跌後,伺機挑選較少釋出的優質物件,待經濟情勢回穩後,更能坐享增值效益。

台北學系列3》台北、大阪 雙城記




【聯合報╱李清志/文】 2008.11.17 02:42 am



張牙舞爪的怪獸大街。
李清志/攝影
從都市性格來分析,台北並不像東京的拘謹壓抑,也沒有京都那麼細緻典雅,反倒是比較像大阪的豪爽自在。從電車乘客身上觀察,就可以發現不同城市的相異個性,因為東京電車上的乘客總是穿著制式上班服裝,顏色不外乎灰色或海軍藍,以及米色的風衣,而且擁擠的電車上也總是安安靜靜,沒有人敢開懷暢談,連手機響起,也摀著嘴小聲回應,有如犯了什麼重罪一般。

在大阪電車上,則可以看到穿著各色各樣的男女老少,歐巴桑們開心聊天,毫不忌諱;甚至每次阪神老虎隊贏球時,球迷們搭電車回家,還一起在電車上合唱阪神隊的歌曲。這種個性其實源自大阪長久以來的商業性格,讓大阪人有種阿沙力的灑脫感,與位於亞熱帶島國的台北較為接近,事實上,若我們從幾個方面來做比較,可以發現台北/大阪雙城間擁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時也可以發現一些值得參考的都市議題。

不夜的書城


道頓崛不夜書城。
李清志/攝影
台北以擁有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誠品書店自豪,讓許多睡不著覺的市民們,可以到書店閒逛、充電,或是喝咖啡、看看人;要在深夜經營書店不是件容易的事,大部分的城市只有特種營業、酒店、電動玩具場、柏青哥,給那些晚上放鬆放縱自己的人前往;一個城市一定要發展到一種地步,才會出現這種二十四小時的書店,畢竟文化人口的累積是需要培養開發的。

大阪道頓崛是夜生活的大本營,所有觀光客、夜遊者都聚集在這裡,道頓崛榮橋前更是熱鬧的焦點,在榮橋北岸有一座夜晚發亮的大樓Kirin Plaza,是由日本建築師高松伸所設計,這座大樓有四具發亮的長方形燈箱,是當地的地標,也曾經出現在好萊塢電影《黑雨》中。不過這幾年榮橋南岸出現了另一座夜間發亮的建築物,這是一間二十四小時經營的書店,書店內不僅有販賣書籍、雜誌、錄音帶、錄影帶,甚至有賣電動玩具、電玩軟體等等。

就像台北的誠品書店一般,香港觀光客晚上沒地方逛,就會安排到誠品書店去走走瞧瞧,打發無聊的夜晚;台灣觀光客到大阪也是如此,習慣夜生活的台灣人到大阪玩,晚上也會到這家道頓崛旁的書店徘徊流連,這座不夜的書店,一樓販賣著最普遍的雜誌書籍,特別是關於大阪、關西地區的旅遊雜誌,都集中在此販賣,讓外來觀光客可以在此得到隔日行程的推薦資訊。更方便的是書店中有一家星巴克咖啡館,同樣二十四小時營業,提供無限量的咖啡因,讓觀光客的大阪夜晚更盡興愉快!

創新的摩天樓

台北城有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同時也是觀光客到台北,一定要去朝聖的重要地點。大阪也有摩天大樓,過去大阪最高的建築是位於新世界的「通天閣」鐵塔,這座造型奇特的鐵塔,多次出現在日本怪獸科幻片中,遭受怪獸的攻擊與占據,不過所謂的新世界地區,如今已經是「舊世界」了,「通天閣」的最高地位早已經被許多摩天大樓所取代。

大阪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樓,是位於梅田地區的「天空之城」(Sky Building),這座摩天大樓十分具有創意,它不像一般摩天大樓「一枝獨秀」的設計,而是以雙塔大樓的形式設計,並且在頂端以圓形瞭望台連接,好像替摩天大樓戴上了一個天使般的光圈。原廣司是個精力充沛的資深建築師,他在京都設計的京都JR車站也是創意特殊,令人佩服;這座大阪「天空之城」成為人們鳥瞰大阪市區的最佳地點。

特殊的摩天大樓的確是城市吸引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廣司的創意讓大阪有新的摩天大樓,同時也改變了這座城市的天際線。從「天空之城」上可以看見大阪幾棟有趣的大樓,有一棟大樓居然肚子開了一個洞,讓高架公路從中穿過,而另外一棟大樓屋頂上居然放置了一座外國搬來的石造教堂。

大阪除了高聳創新的摩天大樓之外,文化建設也十分積極。例如這幾年完成的國立西洋美術館,創新的造型與設計,成為大阪的嶄新景點之一;而古老的中之島公會堂也在大家努力保留維修下,成為市區中見證歷史的重要古典建築,連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都推薦遊客到大阪一定要去參觀。豐富的建築風貌,成為大阪吸引遊客的另一項重要原因。

招牌集中營


大阪也有招牌集中營。
李清志/攝影
台北是世界上少數招牌到處可見的城市,許多建築物的立面都被廣告招牌所淹沒,因此城市景觀看不見完整的建築,所見的只是密密麻麻的廣告招牌,這些招牌也成為台北建築師最大的惡夢。大阪是座商業城市,招牌也滿街都是,不過因為大阪的機械製造業也很發達,大阪人結合招牌與機械裝置,創造出獨一無二由機械帶動的立體活動招牌,使得在大阪街頭漫步,欣賞電動裝置招牌,也成為一種有趣的活動。

在熱鬧的道頓崛、心齋橋一帶,立體招牌更是挖空心思,想盡辦法要贏得遊客的注目,因此你可以看見巨大的螃蟹張牙舞爪,吐著白色煙霧;大型河豚閃著燈光,漂浮在大街上;甚至電玩店也打出巨型異形怪物的招牌,嚇唬著追求刺激的年輕人。走在大街上,只見怪物恐龍妖孽橫行,好不熱鬧,因此我把大阪街頭稱作「怪獸大街」。

這些立體招牌成為街頭一種圖像符號,讓無法閱讀日文漢字的外國觀光客,也可以輕鬆瞭解店家的販賣內容。例如巨大河豚漂浮的店家,販賣河豚料理;有螃蟹橫行的店家招牌,則為北海道帝王蟹店家;而整個店家建築做成漁船造型,則宣告著他們是販賣海鮮料理的地方。

懂得運用招牌與機械的大阪商人,也將這份特長發展飲食行業,將傳統壽司行業與機械輸送帶結合在一起,發展出所謂的「火車壽司」,人們坐在吧台邊,就可以以逸待勞,看見師傅親手包的壽司飯團,像閱兵一般,從你面前整齊走過;想吃的話,只要伸手就可以輕鬆取得。

美食的天堂


大阪的金龍拉麵。
李清志/攝影
就像台北自詡是集中華美食於一地,大阪也被稱為「日本美食的廚房」。在大阪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日本料理、中華料理,以及各色地方小吃,所以對於旅人而言,在大阪旅行十分便利,也不會虧待自己的腸胃。

我每次到道頓崛,總會去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金龍拉麵。記得十幾年前,第一次到大阪旅行,在寒冷飄著細雪的夜晚,我鑽進一道塑膠布簾,進入一個完全不同、充滿蒸氣與拉麵香味的世界;當年的金龍拉麵沒有設置座位,每個人都是站在櫃台邊,低頭呼嚕呼嚕地吃著眼前的拉麵,熱騰騰香噴噴的拉麵,教人食指大動。我記得麵攤牆上還掛著一張好萊塢影星哈理遜‧福特在此吃麵的照片,令我聯想到他曾經在電影《銀翼殺手》中,吃過未來世界日本料理攤販的拉麵,怪不得他到大阪來時,也不忘記吃一碗金龍拉麵。

如今金龍拉麵已經開了許多分店,並且有設置座位讓人輕鬆吃麵,有些店家甚至預備米飯,免費供應顧客,用吃剩的拉麵湯汁泡飯,別有一番風味!另一處平民享受的美食,位於通天閣鐵塔下方新世界的巷弄間,那是大阪傳統的串燒炸物,也是一般市井小民(特別是歐吉桑)常去吃點心、喝啤酒的地方。這種炸物店幾乎凡物可炸,不論是雞肝、雞心、豬肚、豬肺、羊排、牛肉、青椒、香菇等等,都可以裹上麵粉,下鍋油炸,起鍋熱騰騰地擺在你面前,吃著新鮮的炸物,喝著清涼的啤酒,人生樂趣不過如此。

在老先生充斥的新世界區內還可以看見老式的棋社、澡堂,花點小錢,可以在其中消磨大半天,甚至有播放二檔B級片的老戲院,有點類似過去台北的中華商場與西門町,對於許多老先生、老太太們,這裡是他們熟悉歲月的快樂天堂。當然對於希望享受高級料理的人,大阪有太多豐富食材的選擇,相信必定能滿足味覺老饕的挑剔舌蕾。

水岸空間的再造

大阪與水的關係十分密切,運河蛛網密布,而且沒有高聳的堤防圍堵,觀光客除了可以在天保山、南港地區搭乘觀光船出海之外,也可以搭乘遊覽船,穿梭在溪流運河間,春天櫻花開放之際,乘船遊覽沿岸櫻花盛開景色,美不勝收。夜間還有啤酒觀光船,觀光船甚至可以開到最熱鬧的道頓崛,在夜空下,遊覽船會打開頂蓋,讓遊客欣賞到兩岸五彩繽紛、多采多姿的廣告霓虹看板,體驗繁華都市夜生活的魅力。

最近道頓崛一帶,更積極施作親水水岸空間,讓人們可以更接近水空間,也可悠閒地在水邊漫步,打造出更適合遊客與市民悠遊的城市場所。面對大阪水岸空間的規畫,我想到台北這座魅力城市,其實也需要更加強與水親近的遊憩規畫,不論是新生南、北路,或是環河南、北路,甚至景美溪畔,所見的都是混凝土所組構的建設,這些設施讓台北人缺乏面對自然水空間的機會,也使得台北人陷入一種壓抑與鬱卒的情緒中。

從大阪到台北,我們看見城市的種種吸引力與文化面向,我們的家鄉:台北,在各項資源上不比大阪差,城市的氣質性格也十分相近,因此也有許多值得我們仿效的地方,或許在彼此的觀摩學習下,台北城也可以展現新而亮麗的城市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