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7, 2007

自地自建申請建照

2007/03/14


自地自建申請建照 如何有效率的蓋好屬於自己的房子流程及相關配合人員
自地自建申請建照 如何有效率的蓋好屬於自己的房子流程及相關配合人員
裝修設計工程
http://www.allbuy.com.tw/




http://tw.myblog.yahoo.com/allbuy888/article?mid=63&prev=-1&next=62
http://blog.xuite.net/allbuyltd/allbuy/10575935

自地自建自住
自家房屋拆除重建要申請建照麼~
房屋翻修或是重建的問題
如何有效率的蓋好屬於自己的房子
自地自建..拜託協助..

另外有一個屋主自地自建的部落格,也可以參考看看。
他從購地、找建築師設計請照、發包、施工過程爭議等等,將自己的問題及心得寫的很詳細,可以去看看他的文章,並跟他做心得分享。也有很多部落格自地自建的網友跟他有互動,也可以點進去看,非常實用及真實。
起厝兩三事,點這裡進網站

整個興建過程中,會發生何種狀況及應付措施
自地自建的流程及相關配合人員
建築設計(建築師)--請領建築執照(建築師)--營建工程(營造場施工+建築師監造)--請領使用執照(營造廠)--保存登記(代書)--室內裝修(建築師或室內設計公司)--完工搞定

建築設計階段--委託建築師事務所進行規劃設計 :
1.基本資料調查--土地登記簿謄本、地籍圖、所處區域都市計畫....
2.業主需求探討--空間需求、預算評估
3.建築法規檢討--檢討土地使用分區(是住幾?建蔽率?容積率?)、建築管理相關法規(高度、退縮)
4.建築初步設計--面積建討(可建最大面積),繪製平面、立面、剖面圖,討論溝通
5.建築細部設計--建築定案(空間使用、外觀、量體、材料、設備),複委託水電、結構技師進行計算、設計
6.繪製建築執照圖、發包圖
7.營造預算編列--製作初步預算,包含結構體、建築材料、設備
考量營建成本(鋼筋、模板、混凝土、砂之數量)及結構形式(如加強磚造、鋼筋混凝土、輕鋼構建築)、材料等級、設備等級不同,總成本亦不同。
一般粗抓透天厝,每坪約5萬~8萬(依構造工法、材料等級而有價差)。
8.業主需求與預算符合,準備發包及請領建築執照。

建築執照申請階段--委託建築師事務所辦理
1.拆除執照申請(一般併建造執照申請)
2.建造執照申請
書圖文件--申請書、委託書、土地使用權同意書(若起照人同土地所有權人則免)、建築師簽證、建築線指示圖、土地登記簿謄本、建物謄本(若無舊建物則免)、地籍圖、其他文件、建築執照圖
3.建築執照審查--
審查單位--建築管理課
協審單位--當地建築師公會
繳交規費--依當地縣市政府規定
4.審查通過後,領得建造執照
5.水、電、消防、電信審查(一般稱之為四大管線)
6.四大管線審查通過,申報開工

營建工程階段--發包給合格營造廠施工,建築師監造
1.尋找優良、信譽佳之營造廠(透過建築師、公會推薦,或親友推薦),建議參觀各家營造廠完工案例,確認施工品質優良者。
2.營造廠依據建築師發包圖說、標單報價
3.議價(討價還價)後營造廠得標,並要求其按圖施工
4.施工期間建築師按圖監造
5.施工期間配合建管單位勘驗
6.施工期限--依各縣市自治條例規定辦理
四層樓一般都可以在9~12月內完成。
7.完工驗收(同時請領使用執照)
8.缺失改善,複驗通過後工程完工。

請領使用執照階段--委託建築師事務所或營造廠辦理
1.繪製竣工圖
2.備齊書圖文件
3.審查單位--都發局使用管理課
4.審查通過後,領得使用執照
5.申請水電、門牌保存登記
6.建築物可合法使用

建築相關費用

依建築師設計內容、營造費用的價差很大
圖片來源
http://tw.pg.photos.yahoo.com/ph/bananasocute/album?.dir=8fd4scd&.src=ph&store=&prodid=&.done=http%3a//tw.photos.yahoo.com/ph//my_photos
建築物的外觀設計是心與否與設計費有關
圖片來源
http://tw.pg.photos.yahoo.com/ph/bananasocute/album?.dir=cab1scd&.src=ph&store=&prodid=&.done=http%3a//tw.photos.yahoo.com/ph//my_photos
1.建築設計(一般重點監造,不派員駐地)--依法定工程造價x7~10%(可打折,大多抓6%)
但這種算法,一般建築師事務所都沒啥利潤,只會出簡單平面、立面圖,無法好好規劃。
市面上有些事務所專做精緻透天厝,收費標準可能在3000~5000/坪(部分有含室內裝修設計費),與上述公會算法價差三倍以上。
畢竟智慧財產權=設計內容+設計能力
2.建築規費--幾萬元,依各縣市政府規定
3.營造費用--5~8萬/坪
4.其他規費--代書費、規費......
5.室內設計費--一設計師名氣、設計內容不定(2000~10000元/坪),若建築設計即考慮室內設計,費用可省很多
6.室內裝修費--依您的需求,一般新成屋粗抓2~5萬

屋主本身是否應作好功課,例如該看哪些實用的書籍,對建屋一事,才有概念並快速進入狀況
其實建築工程非常複雜,需要有良心的專業從業人員幫您執行,若說要看什麼書,實在說不上來,太專業您根本看不懂。
建議多評估廠商(無論事務所、營造商),多看廠商參與的案例、風評、多比價。

有幾個網站可以多去上
1.各縣市建築師公會、省建築師公會(按網頁搜尋)
2.各縣市政府建築管理課網站
3.法規網站--內政部營建署法規網站,建築管理篇
其中
http://www.cpami.gov.tw/lawdata/l1_list.php?bltno=5
建築法
http://www.cpami.gov.tw/lawdata/l1_detail.php?blano=146
建築技術規則
http://w3.cpami.gov.tw/law/law/lawe-2/b-rule.htm
營造業法
http://www.cpami.gov.tw/lawdata/l1_detail.php?blano=193&pageno=1
建築師法
http://www.cpami.gov.tw/lawdata/l1_detail.php?blano=184&pageno=2
建造執照及雜項執照規定項目審查及簽證項目抽查作業要點
http://www.cpami.gov.tw/lawdata/l1_detail.php?blano=178&pageno=3
等等,是對屋主自身權益比較有關係的法規,可以自己閱讀看看。

依建築法規定,
http://www.cpami.gov.tw/lawdata/l1_detail.php?blano=146
第九條
本法所稱建造,係指左列行為:
一、新建:為新建造之建築物或將原建築物全部拆除而重行建築者。
二、增建:於原建築物增加其面積或高度者。但以過廊與原建築物連接者,應視為新建。
三、改建:將建築物之一部份拆除,於原建築基地範圍內改造,而不增高或擴大面積者。
四、修建:建築物之基礎、樑柱、承重牆壁、樓地板、屋架或屋頂、其中任何一種有過半之修理或變更者。
因此,你的行為屬於新建。

建築行為,依建築法要申請建築執照
第廿八條
建築執照分左列四種:
一、建造執照:建築物之新建、增建、改建及修建,應請領建造執照。
二、雜項執照:雜項工作物之建築,應請領雜項執照。
三、使用執照:建築物建造完成後之使用或變更使用,應請領使用執照。
四、拆除執照:建築物之拆除,應請領拆除執照。
因此,你必須申請拆除執照--建造執造--使用執照。
違反建造的規定,並需處罰,並勒令停工。
建築法第八十六條
違反第二十五條之規定者,依左列規定,分別處罰:
一、擅自建造者,處以建築物造價千分之五十以下罰鍰,並勒令停工補辦手續;必要時得強制拆除其建築物。
二、擅自使用者,處以建築物造價千分之五十以下罰鍰,並勒令停止使用補辦手續;其有第五十八條情事之一者,並得封閉其建築物,限期修改或強制拆除之。
自地自建的步驟
建築設計--請領建築執照--營建工程(建築師監造)--請領使用執照--室內裝修--完工搞定

建築設計階段--委託建築師事務所進行規劃設計 :
1.基本資料調查--土地登記簿謄本、地籍圖、當地都市計畫....
2.業主需求探討--空間需求、預算評估
3.建築法規檢討--檢討土地使用分區(建蔽率、容積率)、建築管理相關法規
4.建築初步設計--繪製平面、立面、剖面圖,討論溝通
5.建築細部設計--建築定案(空間使用、外觀、量體、材料、設備),複委託水電、結構技師,
6.繪製建築執照圖、發包圖
7.營造預算編列--製作初步預算,包含結構體、建築材料、設備
營建成本(鋼筋、模板、混凝土、砂,單價各不同)各縣市略有出入,並因結構形式(如加強磚造、鋼筋混凝土、輕鋼構建築)、材料等級、設備等級不同,總成本亦不同。
一般粗抓透天厝,每坪約4萬~6萬。
8.業主需求與預算符合,準備發包及請領建築執照。

建築執照申請階段--委託建築師事務所辦理
1.拆除執照申請(一般併建造執照申請)
2.建造執照申請
書圖文件--申請書、委託書、土地使用權同意書(若起照人同土地所有權人則免)、建築師簽證、建築線指示圖、土地登記簿謄本、建物謄本(若無舊建物則免)、地籍圖、其他文件、建築執照圖
3.建築執照審查--
審查單位--各縣市政府建築管理課
協審單位--各縣市建築師公會
繳交規費--依各縣政府規定
4.審查通過後,領得建造執照
5.水、電、消防、電信審查(一般稱之為四大管線)
6.四大管線審查通過,申報開工

營建工程階段--發包給合格營造廠施工,建築師監造
1.尋找優良、信譽佳之營造廠(透過建築師、公會推薦,或親友推薦),建議參觀各家營造廠完工案例,確認施工品質優良者。
2.營造廠依據建築師發包圖說、標單報價
3.議價(討價還價)後營造廠得標,並要求其按圖施工
4.施工期間建築師按圖監造
5.施工期間配合建管單位勘驗
6.施工期限--依各縣市政府建築管理自治條例規定辦理
--一般以三個月為基準,每層樓二個月
3+3x2=9,一般都可以提前完工。
7.完工驗收(同時請領使用執照)
8.缺失改善,複驗通過後工程完工。

請領使用執照階段--委託建築師事務所或營造廠辦理
1.繪製竣工圖
2.備齊書圖文件
3.審查單位--各縣市使用管理課
4.審查通過後,領得使用執照
5.申請水電、門牌保存登記
6.建築物可合法使用

室內裝修階段--可併建築設計一同委託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或另委託室內裝修公司設計施工
程序略同建築、營造流程,室內裝修審查一般都不送(因為很麻煩,材料利用受限)
1.設計階段--室內裝修平面圖、立面圖、天花圖、空調圖、細部大樣圖.........,製作預算書
2.議價階段--依據室內裝修圖、預算書發包議價(可委託室內裝修公司施工或另外發包)
3.施工階段--可委託室內設計公司監工或自行監工
4.完工驗收,缺失改善,複驗通過後完工
5.家具、傢飾、電器選購
6.準備搬家,一切搞定

一般費用
1.建築設計(一般重點監造,不派員駐地)--依法定工程造價x7~10%(可打折,大多抓6%)
以80坪計--5000x80x3.3x0.06=80,000
2.建築規費--幾千元
3.營造費用--80x4.5萬/坪=360萬
4.其他規費--代書費、規費......
5.室內設計費--一設計師名氣、設計內容不定(2000~10000元/坪),若建築設計即考慮室內設計,費用可省很多
80x2000=160,000
6.室內裝修費--依室內設計內容,新成屋1~5萬不定
80x2萬/坪=160萬
合計約400(不含室內設計,含家具)~600萬(裝潢的美美的)~800萬(精緻的民宿,可上雜誌.......)
房屋翻修或是重建的問題
1.包括鋼筋水泥重頭來過
這樣算是重建還是裝修?合法嗎?
ANS:
都市更新才有所謂重建的用語,依建築管理的認定上述行為應為新建。
建築法第九條 本法所稱建造,係指左列行為:
一、新建:為新建造之建築物或將原建築物全部拆除而重行建築者。
二、增建:於原建築物增加其面積或高度者。但以過廊與原建築物連接者,應視為新建。
三、改建:將建築物之一部份拆除,於原建築基地範圍內改造,而不增高或擴大面積者。
四、修建:建築物之基礎、樑柱、承重牆壁、樓地板、屋架或屋頂、其中任何一種有過半之修理或變更者。
建築法全文----
http://www.cpami.gov.tw/lawdata/l1_detail.php?blano=146
2.需要申請一堆有沒有的嗎?還是請設計師加建築工自己幹就成?
ANS:依法要申請建築執照,包括拆除執照、建造執照、使用執照,須委託建築師辦理。
如何辦理,可參考我之前的回答(自地自建的步驟 )
三、擅自拆除者,處一萬元以下罰鍰,並勒令停止拆除補辦手續。
3.如果是拋棄舊建築,重建一間新建築,容積率是用舊的計算還是要用現行法規計算.... (是不是用現行法規計算很划不來,所以很多老房子都是翻修的,而不願意重建?)
ANS:
是的,必須依照現行法規來檢討"土地使用"、"建築管理"等等。
簡單的說,舊法規是以"建蔽率"(面積)、建築高度來設限,現行的法規是以"容積率"(體積)來控制都市建築的量及都市景觀。
一般來說,現行法規比較嚴格,規定比較多,能建築的樓地板面積可能比較少,在實施容積管制前,營建業界有一波搶建風潮。

4.找建築師自建一坪約多少錢?
ANS:
建築設計監造費依法定工程造價(RC造以5000元/M2)x7~10%(可打折,大多抓6%)來計價,
若以70坪計--5000x70x3.3x0.06=約70000
包含建築設計、重點監造(不派員駐地)、請領建築執照工作。
5.如果按照現行法規可以蓋出地坪幾坪幾樓的房子?
ANS:
要看您基地的條件,如基地面積、面臨道路寬度、退縮規定等等限制,及相關法規的規定來檢討,可委託建築師評估及計算。
如果以台北市住三,容積率225%,高度、退縮等等規定可完全利用來算,包含免計容積部分,約可建築
28x2.25x1.125(陽台免計容積)=約71坪,
不含地下室約可蓋5樓

6.容積率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 --- 這樣誰要翻修老舊建築物?
ANS:
容積管制的作法主要在改善都市環境、景觀,在舊法規的限制下,建築物都把基地蓋的滿滿的,左鄰右舍蓋的一樣高,防火、通風採光及都市景觀都不好、缺乏變化。
實施容積管制之後,整體都市景觀會傾向多變化,都市物理環境會改善,防火避難、救災機能也會增加,是進步都市的表徵。
老舊建築物的重建,有都市更新獎勵、停車獎勵、開放空間獎勵、容積移轉等等的獎勵措施,就是在鼓勵舊市區更新重建,改善都市環境及公共安全、公共衛生。

如何有效率的蓋好屬於自己的房子
http://tw.myblog.yahoo.com/jw!RWsZL2yZERMUl.Vq0MXWhWo-
果真在過年前三天灌漿了,可惜的是除夕那天剛好第三天,一大早牆壁模版還是被拆掉了
這一次為了驗證灑水的效果,當天灌完4小時之後,就準備爬上去灑水,


在這個季節就算中午溫度也不高,四小時之後還是很濕,以一個成年人踩上去會留下
與"登陸月球"一樣的腳印,不過我是覺得沒差,以後泥作就會蓋掉.
持續保持4小時,連續三次的灑水,是有覺得裂痕變少了,之後因為上班的關係,改為早晚灌到淹水
一直持續4天,後來因為新年出遊就停了,昨天距灌漿日第七天,覺得應該是有差.


不過到底灑水有沒有用,地面的裂痕有沒有影響強度,好像說法不太一致,甚至有報導是說間斷性的灑水
反而導致漲縮的程度加劇,強度反而下降,但我還是寧願相信傳統的說法.
除了裂痕之外,還有爆米花的問題,在電氣箱背面與管路密集處發現灌漿擣築不實,甚至還有一處是
柱子的位子,似乎因為保護層不夠導致混擬土在此處流動不佳,從外牆還看的到鋼筋.


灌漿當天工地監工就有提到部分位置必須事後以不收縮水泥填補,灌漿工人私底下也認為還好
他覺得這家水泥中的骨材配比很實在,不像一般集中住宅用的水泥看不到石頭,只有高流動的泥沙,
再當場加點水灌起來當然漂亮,之前另一家營造廠就曾問我,想要蓋一間漂亮的房子,還是堅固的房子,
當初聽的不太懂,不過解釋之後的確是與前面所講的道理相差不遠.
可是儘管因為要求強度落實,而且牆壁大都不屬結構性的一部份,但灌得太快且震動不足是事實,一堆破孔還是會感覺很不高興.

以下此篇研究是有關混擬土養護的文章,請有興趣的朋友自行連結過去看:
http://www.twce.org.tw/info/%A7%DE%AEv%B3%F8/354-3-1.htm

在此附帶一題的是,想要自己監工的朋友們, 千萬要準備一雙工地安全鞋,有帽子更好,
別穿著軟底的布鞋拖鞋等等的,工地衛生與安全是用嘴巴說說而已,可能公家機關會比較在意吧,
不然像我家的工地簡直是遍地陷阱,要是不小心滑倒,滿地的釘子鐵絲肯定是準備送醫院.

發表於 2007/03/14 08:50 PM

新竹縣都市計畫網

歡迎光臨新竹縣都市計畫網
http://www.hsinchu.gov.tw/urbanplan/modules/urbanplan/areas/default.asp

安藤忠雄講解建築之旅

由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承辦的安藤忠雄講解建築之旅今年是第三度舉辦,過去兩年每次到了這個時間,氣氛都變得 相當地緊張,即便容納人數高達160人,報名的網頁一開放,幾乎都在短短不到半小時內額滿,所以如果你想親身體會安藤忠雄的建築又想與安藤忠雄面對面,一 定不能錯過此一已經建立起口碑的「安藤忠雄講解建築之旅」!

2007安藤忠雄講解建築之旅
報名網站:報名 2007安藤忠雄講解建築之旅
開放報名:2007年1月25日(週四) 中午12:00 開始線上報名
策劃主辦:安藤忠雄事務所
承辦: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旅行時程
日期:2007年02月26日 ~ 2007年03月01日 (4天3夜)
經費:29,000元台幣
人數:160人

旅行行程
2007.02.26 (一)
08:35 中華航空CI156出發大阪
11:55 抵達關西機場
14:30 參觀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 (Water Temple)
16:00 抵達淡路夢舞台 (Awaji-Yumebutai)
18:00-19:00 安藤事務所資深設計師演講—淡路夢舞台 (於淡路島Westin飯店宴會廳)
夜宿淡路島Westin 飯店

2007.02.27 (二)
07:30~08:00 種植櫻花樹 (於淡路夢舞台)
08:00 出發並參觀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Shiba Ryotaro)
10︰00~10:45 安藤先生演講(於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11:30~12:30 狹山池博物館 (Sayamaike Historical Museum)
13:45~15:45 兵庫縣立美術館 (Hyogo Prefectural Museum)
17:30 回到淡路夢舞台 (Awaji-Yumebutai)
夜宿淡路島Westin 飯店

2007.02.28 (三)
07:00~11:20 出發直島
A Group:
11:30~12:00 車上用餐
12:00~1::30 參觀 wooden hotel 開放空間

B Group:
11:30~12:00 參觀 wooden hotel 開放空間
12:00~12:30 車上用餐
12:40~15:40 參觀直島現代美術館 (Naoshima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與地中美術館 (Chichu Art Museum)
16:00 回神戶,晚上自由活動,晚餐自理
夜宿神戶OKURA飯店

2007.03.01 (四)
08:00-09:00 參觀兵庫縣六甲集合住宅興建中之工地 (Rokko Housing IV)
13:25 中華航空CI157返回台北
15:35 抵達桃園機場

參觀兵庫縣六甲集合住宅興建中之工地由安藤事務所同仁帶大家去看工地,實際了解清水混凝土必須極精準的施工方法。

參加意願說明:

由於安藤老師費心安排,而且事務所同仁全程陪同導覽,為了珍惜每一個名額,本次報名,不以報名時間早晚為優先順序,而以參加的目的與需求為考慮。

請以50至100字介紹您自己與說明想參加的原因,根據填寫的內容,安藤事務所與交大會在2日內討論後公佈參與名單及後補名單,並會與您一一聯絡。

購買建地的預算配置、程序、相關法規

蓋房子之前會先買地,其中又以建地最常見、農地次之,且購買程序與重點也截然不同,分別就買建地、買農地的程序延伸出重點Know How。買地之後就是蓋房子,常見住宅屋型以鋼筋混凝土、輕鋼構及木造為主,在監工時若能掌握建築結構Know How,更能輕鬆與工班溝通喔!鑑於現實工作、生活機能、學區等條件,多以市區、市郊之建地為主要選擇。選到適合的地,通常會找地政士代為處理,不過基本的買地Know How也應具備,以下程序及相關法規,可以幫助你更了解買地流程。

買地之前,除交通、機能外,檢查土地使用分區是 最重要的一個動作,攸關日後蓋房子的規劃。 黃益正表示,若容積率過低,也可能影響到房子的設計,若有畸零地,更會阻礙到蓋房子的行程,不能不注意。

文—林黛羚 專業諮詢—和旺營建處研展部協理 黃益正、北區房屋不動產理財研究室


Setp 1檢查土地使用分區、容積率與建蔽率

對於有興趣的土地,最須確定的是該地的土地使用分區性質,便可從中得知土地的容機率及建蔽率等,以方便日後規劃有所依歸。

⊿台灣省都市計畫線上查詢 http://www.tcd.gov.tw/data1/index.htm
⊿高雄市土地使用分區查詢:於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8:30~17:30至 http://www.kcgland.hinet.net ,選擇「高雄市使用分區查詢」。
⊿台南縣政府都市計畫管理系統: http://210.69.57.162/city/ ,點選「使用分區查詢系統」。
⊿台中市使用分區查詢: http://210.241.111.220:8080/tch-map/
⊿新竹市非都市土地分區查詢: http://land.hccg.gov.tw/newqprice/qlmark.asp
⊿桃園縣都市計畫書圖查詢: http://gistest.tycg.gov.tw ,點選「現行都市計畫書圖查詢」。
⊿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查詢:電話語音查詢02-2725-8273~4;電腦網路查詢 http://www.zone.taipei.gov.tw 。 參考法規:建築法第79、80、90條。

Setp 2確定是否有涵蓋到畸零地

直轄市、縣市局政府應視當地實際情形規定建築基地最小面積之寬度及深度,建築基地面積畸零狹小不合規定者,非與鄰接土地協議調整地形或合併使用,達到最小面積之寬度與深度不得建築。

⊿畸零地,指的是建築基地面積狹小或基地界線與建築線之斜交角度不足60度或超過120度。 參考法規:建築法第44、45、46條。

Setp 3了解市場行情、確定價位是否合理

通常土地公告現值多遠低於真正的市場行情,但仍可從公告現值及法拍土地來反推市價。

⊿若由法拍土地倒推,一般成交價格約為市價的8~9成。全省法拍屋價格查詢 http://www.lomen.com.tw
⊿若由公告現值反推,市價必須以公告現值加上4成,才是你的預估的「土地市價」。公告現值須到各縣市地政事務所網站找。
⊿可找「不動產估價師」來估價,他們會針對你估價種類,提供「不動產估價報告書」,但收費依估價經額比例收取。


Setp 4找「地政士」來作買賣契約

要找內政部核發「地政士證書」或「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證書」者來代為作買賣、過戶登記手續。各縣市之地政士收費標準不一,須至各地政士公會查詢收費標準。黃益正建議找有公信力或知名度者較為保險,或房仲業者也有地政士,收費較高但安全。

⊿可至「地政士資訊系統」 http://pri.land.moi.gov.tw/agents_query?cid=399 查詢所在地區之執業地政士公司之連絡電話。
⊿收費行情各地不同,可至 http://www.c123.com.tw 參考其地政規費。

Setp 5與賣方簽約、談妥付款方式

通常簽約、付款事宜都會交由地政士代為處理,但買方仍須掌握基本流程。

⊿確認對方土地所有權狀正本、身分證本、是否與本人相符,另外委託人的身分也要確認。
⊿付款通常分三到四個階段,比例為3、3、4成,或3、4、3成。通常付2~3成就應拿到印鑑證明、所有權狀、過戶、抵押權設定,才能保障買方權益。
⊿常見付款程序配比:簽約1成、交證件+備證2成、銀行融資7成(增值稅、稅單通常由賣方負擔,或由買方代墊再扣除費用)。
⊿為保障賣方,買方會開未付款之本票,但詳細買賣方式仍由雙方議定為準。

Setp 6交地、鑑界

建議出費用請地政事務所前往界定、重測,以確定土地是否有被臨時佔用,若有狀況須由賣方負責釐清。另要注意所買地要先確定是否臨建築線、臨馬路,若查為「裡地」則無法蓋房子。 參考法規:土地法第97條第1 項、第105 條分別著有規定;建築法45條。

房屋高貸款、低利率3秘訣
社經地位和個人信用是銀行評斷貸款戶償債能力的指標,只要維持信用良好,自用住宅貸款多能爭取85%以上的貸款。評估自身能力有辦法負擔銀行貸款後,「北區房屋不動產理財研究室」另提供爭取高貸款及低利率的3祕訣。 秘訣1:培養良好信用 上班族可向銀行表示,公司薪水核撥下來,可以直接繳房貸,銀行業願意高額貸款和降低利息。此外,如果貸款有保人,而且是工作穩定、收入高者做保,銀行也願意拉高貸款成數。


秘訣1:培養良好信用 上班族可向銀行表示,公司薪水核撥下來,可以直接繳房貸,銀行業願意高額貸款和降低利息。此外,如果貸款有保人,而且是工作穩定、收入高者做保,銀行也願意拉高貸款成數。

秘訣2:高所得、收入穩定、500大 一般民眾認同的高所得行業,例如醫師、律師、會計師等,其償債能力強,銀行願意放貸較高的金額,也願意給予較低的房貸利息。收入穩定的公教人員,也是銀行喜歡承貸的對象之一。 另有全台五百大企業,也會影響房貸成數,譬如在台積電上班,名列五百大企業,且企業形象良好,銀行願意承貸的意願就會提高。

秘訣3:尋找抗跌好地段 銀行在貸款前,除徵信外(個人信用記錄、職業類別等),接下來就是現址履堪,評定土地及房屋價值,再決定放貸成數。如中國信託銀根據地段的好壞,分為A+級、A級、B級、C級、D級客戶,所謂A+級,就是在大安區、中山區、信義區、士林區等精華地段,或是捷運站出口一百公尺內,可以貸到85%;A級台北縣永和、新店、板橋等精華區,或捷運三百公尺內為80%;至於B級、C級就是推案量大像淡水、三峽、林口等區,貸款約在60%到75%;D級屬於完全不放貸的產品,例如金山、萬里等偏遠的鄉下,或10坪以下的小套房。

MUJI HOUSE


結婚流程表

結婚預算表

職場危機入市學

2007/12/27 09:53
文/吳修辰

結合賈伯斯創意與台灣科技實力,讓蘋果成為全球最熱門的消費性電子大廠,背後推手李繼萍,靠的是「職場危機入市學」勝出...

全球蘋果迷都在引頸期盼二○○八年一月中,蘋果電腦一年一度的舊金山MacWorld上,蘋果執行長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會端出什麼令人驚艷的新產品?

在台灣,有一個人,正為了這場盛會穿梭兩岸,跟台灣科技大老們互動頻頻,確保這款產品不會出任何問題。

這個人,雖隱身幕後,卻一手掌控蘋果的台灣代工廠,一台台iPod與iPhone因此順利產出,送到全球蘋果迷手上。沒有他,蘋果股價恐怕無法在三年內大漲十九倍,而他手上的股票選擇權也因此翻升十九倍,堪稱台灣身價最高的外商專業經理人。

蘋果最高階華人主管,讓賈伯斯的創意成功商品化

他,是李繼萍,蘋果亞洲區採購暨OEM營運處總經理,也是蘋果最高階華人主管。

「如果說,賈伯斯是帶領蘋果以創意設計與行銷,靠著iPod與iPhone打出蘋果消費性電子江山的舵手。」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形容:「那麼李繼萍就是把賈伯斯的美夢商品化的幕後推手。」

但李繼萍的職場際遇,與同業迥異。過去台灣外商採購界有三大天王,戴爾採購總經理方國健、惠普採購總經理陳秋銘及IBM採購總經理鄧雨生,三人都是台大、交大的高材生。

但李繼萍念的是五專、當過卡車司機隨車小弟,也做過臨時演員。在三大天王時代,他只是一個小角色,手中沒有好牌。如今,他手上的iPhone手機,直通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等科技大老,他的一個決定,可以左右鴻海、廣達等電子五哥的營收起伏。

今年五十歲的李繼萍低調異常,幾未曝光。這次他首度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蘋果的成功,是科技界走出藍海的最佳例證。」穿著Polo毛衣的李繼萍,看來雖像鄰家大男孩,然而眼神中,卻透著一股沉穩的智慧。

接受IBM外派菲律賓,歷練出創辦一家公司的視野與格局

二十七年前,李繼萍考上IBM,從最基層的檢驗員做起。五年後,他升任IBM國際採購處經理後,碰到一個關鍵抉擇。「主管跟我說,有一個外派機會,我心想,終於等到了去美國的機會。」沒想到,「居然叫我去菲律賓,我當時聽到,差點沒從椅子上摔下來。」

「我到了菲律賓的第二天,準備從飯店去上班前,穿好衣服、打好領帶,打開電視一看,竟然發生政變。」他就在飯店裡待了兩個星期,天天游泳、沉思。

當時菲律賓總統馬可仕下台,政變層出不窮,一般人鐵定會婉拒這個任務。然而,李繼萍卻在思考後,決定接下這個任務,他看到一個機會:獨當一面。

上任的第一個月,因為與員工的文化差異,李繼萍下的指令幾乎都達不到成效。這逼得他與每個員工一一面談,深入了解每個人的背景,寫下每個人不同的特質與優缺點,慢慢掌握個別管理的訣竅。

靠著這個方法,他在六個月內達到第一年的績效,一年時間達成了兩年的業績,當年得到IBM全球最佳團隊。」

三十歲的他,比同一輩的人提早十年歷練創辦一家公司的細節與格局。別人不看好的「菲律賓」,卻讓李繼萍脫胎換骨。

被蘋果挖角打造供應鏈,在岌岌可危環境,找到大展身手機會

菲律賓經驗,讓李繼萍嘗到「職場危機入市學」的成功滋味:唯有別人眼中視為畏途的機會,才可以讓你獲得超額報酬。

一九九二年,蘋果面臨虧損壓力,關掉自己的工廠,將訂單委外到台灣。三十六歲的李繼萍因為在IBM的菲律賓被看見,而被蘋果挖角,成立蘋果在台灣的亞洲採購辦公室,一手建立蘋果的供應鏈。

但當時的蘋果,就像是另一個「菲律賓」:市占率下滑、公司虧損、股價低迷、準備裁員。然而李繼萍又從危機中,看到了機會。

李繼萍進入蘋果後,蘋果遲遲無法推出創新產品,股價一路下跌,在一九九七年底,最慘跌到三美元,跌幅高達八二%。當時李繼萍也曾擔心,蘋果是否就此一蹶不振,但也在此時,賈伯斯以顧問身分回到蘋果任職,讓李繼萍看到蘋果反敗為勝的機會。

天天到小廠監工,iBook一炮而紅,「毒蘋果」絕處逢生

李繼萍最關鍵性的戰功,就是蘋果推出白色為主的iBook筆記型電腦。

當時市場上,廣達掌握快速成長的戴爾訂單,英業達有第一大的康柏訂單,宏則有IBM,三家大廠都深怕iBook是顆「毒蘋果」,不敢接下訂單。然而,這顆大廠眼中的「毒蘋果」,攸關蘋果電腦的存亡,為了讓它順利結果,李繼萍找上了當時剛成立,沒沒無名的小廠致勝科技。

一位致勝科技創辦人回憶,當時致勝與李繼萍,可說是絕配,「剛成立的致勝沒有任何訂單,不接蘋果超高難度的訂單,就沒有生存的機會;而李繼萍找不到大廠願意接,只有靠致勝這家小廠,挽救蘋果與自己的未來。」

相較戴爾、惠普等國際採購處人員,將訂單下給廣達等經驗豐富的代工大廠後,幾無後顧之憂。但iBook製造難度之高,連廣達等大廠都沒有把握,何況是致勝科技?為了完成這項計畫,李繼萍天天到致勝上班監工,他把致勝當成自己的工廠,從小螺絲開始盯起,彷彿重演菲律賓時期般的草創過程。

一九九九年,李繼萍讓iBook如期推出,一炮而紅,出貨量五年之內成長十倍,一年大賣超過六百萬台,成為蘋果席捲全球的招牌,蘋果股價也因此在一年內大漲二‧七倍,到達三十七美元(二○○○年三月)。

李繼萍的努力,讓蘋果乘勝追擊,推出iMac桌上型電腦、iPod,在全球颳起一陣白色旋風。吃下蘋果訂單的致勝,最後也高價賣給了華碩,演出一齣小廠大翻身的故事。

眼光放遠拒跳槽,看準蘋果後勁強,身價翻漲十九倍

當時,戴爾當紅,其創新的直銷模式成為美國各大商學院研究的典範,股價並在四年之內漲了七倍,而其成功模式靠的就是亞洲供應鏈的威力。因此,戴爾國際採購總經理,是當時外商採購專業經理人最熱門的位子。

二○○二年退休的方國健回憶:「當時為了挖角李繼萍,我甚至直接挑明了跟Johnson(李繼萍英文名)說,未來你就是我的接班人。」他說:「最重要的一項特質是,他不怕困難與挑戰。」「李繼萍到過菲律賓、又草創蘋果採購處,看到他,就像看到當年自己在台灣創辦戴爾採購辦公室的歷程。」

此時,一般人可能毫不猶豫跳槽到當紅的戴爾。然而,操盤每一個蘋果秘密武器的產出過程後,李繼萍分析,賈伯斯回到蘋果後,新產品勢必陸續產出,他直覺蘋果有機會從谷底爬升。不怕困難的個性,讓他沒有在這個蘋果不上不下的時候離開。

二十七年的採購職場生涯,李繼萍證明了,學歷、出身一點都不重要,他只抓住了兩次職場危機入市學的機會,靠著危機,為自己贏得了身價大漲十九倍的絕佳機會。

荒地 闖出百萬年薪

【文/呂國禎】

斗南一個佃農團隊,為何能成為北京政府的研究目標?

做佃農贏過當地主,15個年輕人的希望故事…


這裡是斗南,位處台灣中部,人口僅四萬七千人,多數人甚至不知道它在何處。然而,在中國的首都北京,這個台灣小鎮卻成為被高度關注的研究個案。

這個斗南傳奇,說的是「荒地、年輕人、希望」的故事。


斗南傳奇:荒地、年輕人 馬鈴薯、胡蘿蔔產量冠全台


我們從高速公路南下雲林斗南鎮,艷陽下,超過六十歲的農民們頭戴斗笠,彎著腰把一顆顆馬鈴薯種苗插入田畦,接著剷土覆住田畦,完成播種。現在,正是馬鈴薯的栽種季節,這樣的種植方式已長達半個世紀。


然而,將眼光移向不遠處。「噗!噗!噗!」一望無際的農地中,突然有部輪胎比人還高的綠色機器在農田中馳騁。機器中坐著七年級生歐孟翰,他畢業於嘉義大學森林系,他吹著冷氣,一邊聽著周杰倫的最新歌曲,一邊耕田:「我啦啦啦騎毛驢,因為馬跨不上去,我雖然是個牛仔,在酒吧只點牛奶,為什麼不喝啤酒,因為啤酒傷身體……」酒吧、牛奶、啤酒,一連串無厘頭的歌詞,伴著機器一路往前走,馬鈴薯的種苗播種、覆土與施肥一氣呵成。因為冷氣太冷,歐孟翰還穿著外套種田。


這一大畝田裡,還有二十九歲的陳昭誠,他穿著襯衫跟西裝褲,坐在高高的曳引機裡;三十歲的林文平,擁有七張金融證照,曾經年薪百萬元,他也在犁田……,這群年輕人為何出現在窮鄉僻壤?



(照片提供/商業周刊)

原來,這是台灣最大的佃農團隊,他們一手向農民租下休耕的土地,大規模耕種,另一手掌握通路,銷售獲利後依績效分紅,有人收入上看百萬元,是傳統農民的十倍。這群人的學歷有嘉義大學森林系、畜產系、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文化大學園藝系、吳鳳科技大學會計系,十五個人中有七個人是六、七年級生。

一般農戶(一對農民夫妻)一戶頂多耕種一公頃地,但這十五個人耕種面積可不是十五、三十公頃,而是五百公頃,相當於八百三十三個中山足球場大。別看他們小小年紀,已是台灣最大的馬鈴薯、胡蘿蔔栽種業者,也是台灣出口日本數量、金額最大業者。一年光馬鈴薯與胡蘿蔔產值就達到兩億元。


這群台灣新佃農,不僅租了五百戶才能耕種的地,他們還有套培訓與晉升制度,仿照高科技業建立績效分紅制,生產量越多分紅就越高,並且靠著規模經濟與逆季節操作,創造高獲利。舉例來說,今年一般農民馬鈴薯只能賣一公斤五元,他們一公斤卻能賣四十元,每公斤比別人多賺了三十五元。


他們的經營模式被中國最高農業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注意,成為研究對象。在北京,擔任兩岸農業顧問的台灣農民聯盟顧問陳遠峰透露這段傳奇。


故事第一章:加入WTO 農產價格大崩跌,二成五田地休耕


故事轉折於民國九十一年。當台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稻米、蔬果陸續開放進口,價格開始崩跌,一公頃農地種稻米,沒有任何災害,一年所得只有十二萬元,「農戶年收入比外勞低!」發起新佃農團隊的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有擇說。

即使冬天到隔年春天,中南部還能種蔬菜跟雜糧。但「冬天栽種一季的高麗菜來補貼收入,遇到盛產,一顆只要兩元!」張有擇說,連雇用採收人工都不夠,農民只得任由全部耕鋤變肥料,「一毛也賺不到,還倒賠」,這就是當前農業遇到的問題,小農民沒有競爭力!

於是,一片片的土地休耕了。

站在偌大的農地上,文化大學園藝系畢業的李昌隆告訴我們,這五百公頃的土地,曾經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上面結滿黃澄澄的稻穗。但五年前休耕後,任憑土地上長雜草與昆蟲。

休耕期,一公頃土地可以從政府手中拿到九萬元補貼,再加上每個月六千元的老農津貼,淨收入超過耕田,而且不必怕天災風險。這樣情況下,誰還要耕田?

之於政府,每年要撥兩百億元來補貼農民。多數人認為,這個產業已經失去競爭力,只能坐以待斃。農地失去了希望,土地大量的被閒置,整個台灣有高達二十萬公頃以上的休耕地,約占台灣總耕地的四分之一。


故事第二章:絕境見商機 著手提升經濟規模,跳過中盤銷售


四分之一的耕地被閒置,絕境處、荒蕪處,有人看到商機。他就是張有擇。

一個農家子弟,高工畢業後到台北跑業務,在百事可樂當業務兼送貨小弟,三年後,回到雲林當農會職員,也創業開餐廳。當農會職員時,考績拿過丙等,八十二年卻選上斗南鎮農會總幹事至今。在複雜的地方派系下,張有擇能在總幹事位子上做十四年,說穿了,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生意人。


「公斤買、台斤賣,做通路按ㄋㄟ就賺四○%!」他說,光是這個重量單位不同,菜販就從農民身上賺進多大的利益。然而,全省超過三百位農會總幹事,大家都知道,台灣的小農困境,但都坐困愁城。張有擇要變成大農,要敢挑戰農產品通路體系的派別、利益糾葛、壟斷!


前三年,他做得並不順利。他第一步想的是提升經濟規模,他用保證價委託農民耕種,等到收成時收購,並統一銷售。但後果卻是擋人財路,菜販們跑來跟他嗆聲,四處攻擊他,「要讓我好價嘸半條,壞價一大堆!」張有擇說。


於是,他決定拿回主導權。他結合台大生機系(前農業機械系)教授方煒等人,逆向操作,向地主承租一塊塊休耕農地,號召年輕人返鄉就業,建立起台灣最大的佃農團隊,引入機械耕作、進行專業分工。


故事第三章:租地當大佃農 機械化操作,效率大增、成本大減


他付農民一分地一萬元租金,「收入比種田卡(較)好賺,」否則農民「一分地才賺三千,要飼(養)兩個兒子攏飼麥飽(養不活)!」他說,自己這樣做,還有助農民的生計。


「這是大佃農,小地主!」農委會企畫處副處長胡忠一說,大農才有競爭力。大佃農要勝過地主,本事是成本比別人低。光是比播種,一組只需要兩個人,連同整地播種與施肥,一天可以耕種二十五分地,效率是傳統的二十五倍,成本是傳統的五分之一。



一樣是蘿蔔,斗南新佃農團隊可以賣1斤40元,冷藏做逆季節操作與品檢是關鍵。
(照片提供/商業周刊)

只是,要機械化耕作講起來容易,但光是購買四組播種機械就超過六千萬元。張有擇的腦筋動得很快,他與農委會建立良好關係,並取得一半補助。於是,他們靠著機械化的設備,不僅僅是在雲林租地,台南縣、彰化也有他們的農地,建立橫跨中南部的大規模栽種基地。


「這就是企業經營的進入障礙!」方煒說,農業也能如此,大規模生產提高產值,全自動栽種降低成本,種馬鈴薯也能有國際競爭力。


競爭力的提升不光是硬體,彷彿高科技公司,他們研究五年後,設計出一套分紅績效制度,讓六、七年級生當佃農也有「錢景」,成為內在驅動力。於是,農夫變成創業家、一個有績效掛在身上的專業經理人。論收入,你可以叫他「百萬新貴」。

從賣菜到賣面板

2003年2月 e天下雜誌

曾建誠以前在市場賣菜,學歷與背景都不出色,卻能把仕欽科技做成年營業額20幾億的上櫃公司。英、日文都不會的他,如何靠自己得到國際大客戶?他如何發揮「憨人」精神創造事業格局?

今年1月23日上櫃的仕欽科技,是一個屬傳統家族企業的機殼加工廠,卻有著陣仗驚人的董事陣容,包括:前戴爾電腦亞太區國際採購總經理方國健、聯電副董事長宣明智、華碩創辦人徐世昌、童子賢、仁寶總經理陳瑞聰及群光電子總經理林茂桂。

位於台北土城的仕欽科技,2002年的營收和獲利都超過財測。營業額為新台幣26億元,超過預估的22.6億,EPS為2.5,是預估的1.21的2倍以上。目前公司營收有4成來自機殼,未來大約會維持在3成左右。2003年營收預計15%來自低溫真空濺鍍,機殼和觸控面板則各佔40%。

這些業界名人為什麼願意以個人身分或公司名義投資仕欽?30來歲、模具學徒出身,以前還賣過菜的仕欽科技總經理曾建誠,到底是用什麼方法來說服這些人加入?

從來不在台灣下單的日本電腦大廠富士通和美國觸控面板大廠Elo TouchSystems,為什麼會與仕欽合作,把一年最高10多億台幣的訂單交給仕欽?

從一家資本額600萬的沖壓零件加工廠,順利轉型進入觸控面板和低溫真空濺鍍領域,成為資本額為8億6,000萬、年營業額20幾億的上櫃公司,仕欽憑藉的又是什麼?

做過模具學徒的曾建誠,退伍後第一份工作是賣菜。由於在海軍總部當兵,退伍後他早上批菜賣給海軍總部,賣不完的菜下午再到黃昏市場擺攤。

雖然賣菜的利潤不錯,但是因為常常要花錢請負責採買的小兵吃飯喝酒,逐漸開始入不敷出。另外,每天凌晨1、2點就要出門批菜,長期下來很傷身體。8個月之後,他決定運用自己的模具技術開工廠。

仕欽科技成立於1991年,600萬元的創業資金全部來自曾建誠的家人。

曾建誠表示,他沒有學歷、沒有背景,仕欽之所以有今天,是因為一開始「撿」別人做不完、或不要做的。常常一接到訂單,都是十萬火急,大家就必須全員到齊趕通宵,所有員工不論職位都一律上線去趕工,常常2、3天不能睡覺。曾建誠的太太和大嫂,還曾經挺著大肚子上加工線,一直做到要生的那一天。

接受採訪時仍然重感冒的曾建誠說,創業10年來他沒有請過一天假。也許是「上天疼憨人」,後來仕欽在發展過程裡,時常在關鍵時刻意外得到貴人相助,不但逢凶化吉,而且讓公司的規模日漸擴大。

與宏碁合作,營業額成長10倍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仕欽得到了和宏碁合作的機會。

宏碁當時有4家機殼供應商,其他廠商很難打進去。在偶然的機會裡,曾建誠結識了宏碁技術團隊的負責人,漸漸地,有一些這4家供應商都不願意做的單子,仕欽就接下來做。慢慢地愈做愈多、愈做愈好,終於正式成為宏碁第5家供應商。

「那時宏碁都稱仕欽是7-ELEVEN,因為我們隨時配合客戶交貨的需求,」曾建誠露出憨厚的笑容說:「別家組裝組不出來的、烤漆烤不出來的,我們都想辦法替他做,常常都是晚上10點、11點東西才運來,我們晚上通宵做好,隔天早上交貨。」

這麼拚的代價,是仕欽的營業額從草創初期的一年1,000萬,到成為宏碁供應商2年後增加為1億,公司規模也從30人增加到200、300人。

「以前我們做的是『加工的加工』,只賺一點工錢,後來接宏碁的訂單才升一級到『加工』,也才開始有利潤,」曾建誠說,仕欽從加工廠起家,從沒有利潤到後來有15%的毛利,他覺得已經是暴利了。可是對其他供應商曾經享有50%的毛利來說,即使有30%的毛利仍然覺得太低。

仕欽開給宏碁的低價格逐漸引起其他供應商不滿,為了搶訂單時而彼此中傷。再加上宏碁本身的出貨量逐漸下降,仕欽來自宏碁的訂單慢慢減少,不久後就終止了合作關係。

在宏碁的訂單逐漸減少時,透過科技界名人組成的「小虎隊」高爾夫球球友介紹,仕欽開始接神達的訂單,並和神達合作到大陸設廠。然而,這仍然無法彌補失去宏碁這個大客戶的損失。

終於另一個機會又出現了。

富士通帶來 一年10多億營收
富士通是世界第四大電腦廠商。1995年富士通來台灣設立國際採購處(IPO),目的在蒐集市場和採購資訊,回報給日本總公司。

當時台灣其他機殼廠商並沒有和富士通接觸,一來是因為富士通並沒有打算在台灣下單,另一方面,由於日本對品質要求很高,一般廠商認為日本人的生意並不好做。

儘管初次接觸後,曾建誠瞭解富士通並沒有打算在台灣下單,不會日文的曾建誠,仍然比手畫腳和用寫漢字的溝通方式,與當時富士通IPO駐台的主管門 芳(Kaoru Kadowaki)逐漸變成週末會帶著家人一起出遊的好朋友。

和門 芳交往一年多以後,仕欽的機會終於來了。富士通開始在國外尋找供應商,打算在台灣找一個做機殼的工廠,富士通在台灣的IPO於是建議仕欽試著報價。結果仕欽的報價比日本低很多,富士通評估後決定讓仕欽試試看。這一試,不僅讓仕欽跳過台灣電腦代工大廠,直接拿到富士通的訂單,而且為仕欽帶來至今每年10多億的營業額和更好的獲利,最高曾佔仕欽總營業額7成以上。

高爾夫球打出發展契機
1992年,戴爾電腦在台灣成立IPO時,曾建誠曾試圖拜訪戴爾亞太區國際採購(IPO)總經理方國健,看看有沒有生意可做。

曾建誠第一次去拜訪方國健時,戴爾電腦只有方國健一個員工。由於方國健不停在接電話、忙公事,曾建誠等了將近2小時才和方國健說上話。可是,談了2分鐘後,方國健就又推說有事要忙,匆匆送客。

方國健透露,當時因為一聽就覺得兩家公司「門不當,戶不對」,所以立刻找藉口「閃人」。沒想到曾建誠毫不氣餒,不僅後來屢次去拜訪,甚至打聽到方國健喜歡打高爾夫球,就想辦法約他打球。

最後,他執著的態度打動了方國健,逐漸願意接納和幫助他,甚至在做人處事上教導他。曾建誠後來加入方國健所創立的高爾夫球社團「小虎隊」,結識了聯電副董事長宣明智、仁寶總經理陳瑞聰和群光電子總經理林茂桂,這些人後來都成為仕欽的股東和董事。

也是「小虎隊」成員的蘋果電腦亞洲區採購暨OEM營運處總經理李繼萍笑著說,第一次見到曾建誠時,覺得「這個人怎麼那麼土」。然而,由於仕欽努力和打拚的精神,李繼萍也為曾建誠介紹了不少業界朋友,可說是仕欽另一個重要的貴人。

隨著產業形態的改變,仕欽也逐漸開始思考轉型。兩年前仕欽投入低溫真空濺鍍,目前主要應用為3C產品,尤其是手機機殼上。對於是否投資這項奈米級技術,去年在仕欽股東之間引起許多不同的意見。由於市場反應不錯,第二條生產線也已在去年9月完成並加入生產。為了貼近客戶的製造中心,仕欽也將在大陸設兩條生產線。由於低溫真空濺鍍的獲利比機殼高出1倍以上,未來將是仕欽發展的重點產品。

仕欽是如何開始進入觸控面板領域的?「這也是誤打誤撞,」曾建誠說。幾年前曾建誠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了美國大尺寸觸控面板領導廠商Elo TouchSystems的總裁,英文不好的曾建誠,再次靠他的社交能力逐漸和老外總裁變成好朋友。

台灣有許多人做觸控面板,為什麼只有仕欽賺錢?因為台灣大多數公司做的是小尺寸、PDA用的觸控面板,利潤很低;仕欽做的是大尺寸觸控面板加工和組裝,技術完全由客戶(Elo TouchSystems)提供,而且有相當不錯的保證毛利率。

對於仕欽未來的發展,李繼萍認為,淡化家族企業色彩,讓專業經理人來管理,對公司非常重要。

目前仕欽的9席董事中,曾家僅佔3席,曾建誠及家人的持股總共不到15%。曾建誠的太太更是多年前就不再插手公司的事務。

今年才36歲的曾建誠,自稱看起來很「臭老」。這位昨日的小弟,即使今日成為許多人眼中的大哥,仍然不改謙卑的態度和對工作的執著。

[阿哲的文章]不要買不懂的東西。

打開兆元連動債的黑盒子 銀行不願說、投資人最應知道的事

國內法令未臻完備,而銀行與客戶之間強烈的資訊落差,這個讓理專、銀行賺飽手續費的當紅商品,所衍生問題才正要引爆。

撰文/今周刊 劉?#92;青

次級房貸燒得全球股市慘兮兮,台股基金多數遭殃,晚進場的海外基金投資人恐怕也是賠多賺少,那麼,僅次於基金熱賣的連動債呢?金管會委員、同時也是連動債專家的李賢源直言:「不知道,我猜大概也賠了不少吧?」

為什麼不知道?因為每一檔連動債賠多少?賺多少?數字全拿不出來。

這個正夯的商品,讓理專、銀行手續費賺得口袋鼓鼓,但投資人到底戰況如何,外界不得而知,多少投資人的退休金、血汗錢,恐怕只有李賢源口中一句,「我猜賠了不少吧?」

連動債的問題不僅於此,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周杏娟說,連動債就像過新年時,百貨公司門口排隊買的「福袋」,?#92;多買的人不知道裡頭賣什麼寶貝,只是買個希望,希望中大獎,問排隊的人為什麼願意買?很多人說:「這麼大一間百貨公司,不會呼咱了(賠)錢啦!」

消費者盲從 衝著銀行信譽買「福袋」

「這麼大一間百貨公司,不會呼咱了(賠)錢」這句話的背後,是對一家公司的高度信任,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主任兼所長林修葳說,「用學術的說法,就是商譽。」

連動債就像「福袋」,它是高度財務工程設計出來的產品,讓買的人多半也是霧煞煞,搞不清楚自己買了什麼,但高難度的商品,卻放在銀行的財富管理櫃台上輕易販售,散步經過銀行的民眾,走進去坐下來買就成交,買氣雖然不像百貨公司大排長龍,卻同樣賣得嚇嚇叫。

不同的是,百貨公司賣的福袋一個五百元,銀行賣的「福袋」至少一萬美元起跳;這兩年,?#92;多人甚至把畢生的退休金、定存,八百萬、三千萬元全丟進去,但是對於連動標的是什麼?連動標的的意義何在?完全不清楚,既然如此為什麼要買?不少投資人異口同聲說:「銀行賣的東西應該很穩啦!」

衝著這份比對百貨公司還要更高度的信任,過去三年,全台灣一共賣出超過一兆元的連動債,光是今年第三季,國內所有銀行通路,總共賣出四一七億元的連動債,平均每一天,都以超過六億元的速度,源源不絕地賣到投資人手上,瘋狂熱銷的程度,僅次於共同基金,足以名列投資理財商品排行榜上第二名。

如此受歡迎,是因為連動債獲利很高?還是風險極低?或是像基金一樣,因為研判全球股市多頭來臨,所以全民買基金?

掀開潘朵拉的盒子,答案很可能都不是。

「今年初,我放在銀行八百萬元的定存快到期了,銀行有人打電話來,建議我把到期的錢轉去買連動債,說連動的標的很好,即使過去九一一發生時,虧錢的機率都不致於發生,我想既然那麼穩就轉進去買,誰知道前陣子花旗銀行股價大跌,才七個多月,已經虧了快三百萬元。」說話的鍾老師眼眶泛紅,他是一位台北市立國中退休教師,而八百萬元,是他辛苦一輩子的退休金。

檢視他買的連動債,是國內很大一家財富管理銀行銷售的連動債,連動的是美林證券、諾基亞等全球五家知名公司股價,產品設計簡單地說,只要其中有一檔股價跌破三成,投資就虧損,跌越深虧越多。

他回憶說,當時行員(理專)把該產品說得像定存一樣可靠,發生虧損機率幾乎微乎其微,「就連九一一發生時,也不致虧損」,可是利率卻可以高達六、七%,至於買的到底是什麼東西?他只說,「不太確定,好像是一種債,又好像是定存,有連動股價什麼的,說真的,我也不知道。」

而鍾老師的慘痛經驗顯然不是個案,國內另一家大型財富管理銀行位在台北縣某重點分行的理專更直接告訴《今周刊》記者:「最近我們銀行連動債發得比較少,因為今年上半年很多檔連動債,不是連動美林就是花旗股價,次貸風暴波及,這二家股價都腰斬,不少連動債虧得很慘,客戶投訴也跟著暴增。」

資訊不透明 變現不易 報酬率暗藏玄機

在採訪過程中意外發現,今年以來,?#92;多連動債虧損幅度之大,遠比基金、股市來得悽慘,很多一百元的連動債,短短半年時間,只剩下四、五十元,虧損五成以上所在多有,但因為連動債沒有掛牌,不像共同基金有透明的淨值,淨值一跌天下皆知,買到「連動地雷債」的投資人除非主動投訴,否則恐怕只能含?#92;無語問蒼天。

當然,投資自負盈虧責任,本屬天經地義,但如果虧損是建立在資訊的不夠透明,或是銷售過程中的刻意隱蔽商品原貌,迎合客戶需求,這個虧損,就應有被放大檢視的必要。

國內目前連動債的價格,大都一個禮拜才會更新一次,而且與基金一樣,今天提出申請贖回,是以下回更新的價格為基準,所以一個來回,時間就是兩周。時間落差拉得愈長,可能影響價格的變數愈多,對投資人愈不利。

其次,是最敏感的報酬率問題。國內連動債的設計,多半都是「先甘後苦」,第一季先有保障獲利六到八%,讓投資人領得開開心心,心裡想:「就算接下來兩年沒賺錢,也還贏過定存。」但事實恐怕未必如此。

周杏娟曾經擔任過國內某家民營銀行財富管理部門顧問,她說,要拆解連動債的報酬到底「划不划算」,有兩大主要元素,一是幣別,二是複利觀念;單是這兩道城門,恐怕足以讓市場上不少連動債束手投降。

目前國內銷售的連動債,有八成以上都是以美元計價,如果錢不拿去買連動債,改存同屬美元計價的美元定存,美元的定存利率比台幣高上?#92;多,目前約在三.八到四%之間,和?#92;多連動債的獲利條件相比,利差其實只有約三到四個百分點倘若再計算複利概念,以國內定存利率四%計算,六年複利是二六.五三%、八年是三六.八六%、十年就是四八.○二%,換算年利率已經將近五%,利差進一步縮小到三個百分點以內。

反觀買連動債必須額外支付的費用,包括○.五%的手續費、每年約○.二%的信託管理費,以及內含在投資金額中約四到六%不等的通路服務費(平均每年約○.五%。由於內含,?#92;多投資人不曉得自己付了這筆費用),連動債和美元定存的差距只剩不到二個百分點,如果再把風險貼水計入,這二%不到的利差恐怕並不划算…

Wednesday, December 26, 2007

《Death Note》01

《Death Note》02

《Death Note》03

《Death Note》04

《Death Note》05

《Death Note》06

《Death Note》07

《Death Note》08

陰陽師1(5)完

陰陽師1(4)

陰陽師1(3)

陰陽師1(2)

陰陽師1(1)

幽默大師林語堂‧手澤稀少市價揚




【文‧攝影/張禮豪】 
在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上,如果說嚴復、林紓是將西方思潮與文學引進中國貢獻最大的兩人,那麼以流暢的英文寫作,將中國文化傳播至世界各個角落,讓海外人士對於中國長久傳承下來的生活藝術傾倒不已的,則非林語堂莫屬。


林語堂喜穿青衣,煙斗幾不離手。(林語堂故居╱提供)

林語堂,清光緒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1895年10月10日)生於福建龍溪(漳州)縣,名和樂。其父林至誠為第二代基督徒,不曾接受過教育,卻自修自學,於24歲時進入教會神學院,後成為牧師。也因如此,對於西方一切均感興趣,並且決定讓自己的兒子學習英文、接受西洋教育。故林語堂6歲起所讀的銘新小學,便是教會辦的學校。13歲時入尋源書院,但跟小學一樣,課程對他而言都太簡單,不過此時因幾次在字典裡查生字卻遍尋不著的經驗,已經讓他開始思考如何找出更方便的檢索方法,也為日後「漢字號碼索引法」、「國音新韻檢字」、「末筆檢字法」等研究心血栽下最初的種子。

聰穎過人‧求知若渴

17歲時林語堂以第二名的成績自尋源書院畢業,並在父親學生陳子達的援助下,順利到以英文教學著稱的上海聖約翰大學就讀神學,並改名玉堂。林語堂求知若渴,將圖書館五千多本藏書盡數讀過,並對基督教教條開始產生懷疑,所以次年便轉入文科,開始以英文寫作,獲得校內金牌獎,決定了要以寫作為己業的志向。

1916年,林語堂以第二名自聖大文科畢業,並接受清華大學校長周詒春之聘,擔任該校中等科英文教員。此時,他對於自己因學習英文,棄毛筆而就鋼筆,並對中國歷史、文學與哲學的知識不甚了了感到羞愧,只好在閒暇時猛往琉璃廠書肆裡鑽,並且開始研究改革字典索引的方法。次年他在《新青年》雜誌發表〈漢字索引制說明〉,這是他用中文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並且得到蔡元培、錢玄同兩位的支持,而引起全國的注意。


林語堂位於陽明山的故居「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見月。」

1919年,林語堂偕夫人廖翠鳳赴美國哈佛大學就讀比較文學研究所,其間因留學補助津貼被無端取消,由胡適以北京大學名義慷慨援助1,000美元。哈佛讀完一年後,因經濟因素,申請前往法國為華工服務,從事平民教育工作。次年轉往德國耶那大學(Jena University),補修哈佛所缺學分。1922年,獲哈佛碩士學位後,又得胡適資助,進入以語言學著稱的德國萊比錫大學研究中國音韻學,並在隔年以〈古代中國語音學〉獲博士學位,回國擔任北京大學英文教授兼北京師範大學英文系講師。課餘與魯迅、周作人、孫伏園、錢玄同、劉半農等合組「語絲社」,並開始使用「語堂」一名,陸續發表〈祝土匪〉、〈讀書謬論一束〉、〈文妓說〉、〈詠名流〉等批評時局之文章。此時北方政局一片混亂,魯迅、林語堂等數十人均被列入通緝名單,林語堂遂舉家南遷廈門,於廈門大學執教,但隨即因校內人事風波辭職,後受邀任武漢外交部秘書,同時擔任英文報“People’s Tribute”主編,又因「對那些革命家也感到膩煩」而離開,前往上海。

1928年,可說是林語堂嶄露頭角的一年,他先是獲蔡元培之邀,擔任中央研究院英文總編輯,專事寫作;6月間於由魯迅、郁達夫合編的《奔流》月刊發表生平唯一的獨幕劇《子見南子》,激怒孔氏族人,引發軒然大波,卻也使林語堂漸為世人所知。同年由上海開明書店所出版的《開明英文讀本》三冊風行全國,成為最暢銷的中學英文教科書,也為他贏得「版稅大王」之稱。同時,他也在英文《中國評論週報》(The China Critic Weekly)為「小評論」(The Little Critic)專欄撰文,建立起傑出英文作家的名聲。

1932年,林語堂創辦《論語》半月刊,提倡幽默文學。網羅胡適、郁達夫、老舍、俞平伯、劉半農、廢名、朱自清、豐子愷等知名作家,並發掘了姚穎、蘇青、徐訏、老向、沈有乾等人,這本刊物的成功,使林語堂獲得「幽默大師」的美名。1934年林語堂再創辦《人間世》半月刊,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筆調,提倡性靈文學,為中國第一本純散文小品刊物,出至42期停刊。同時間,因得美國作家賽珍珠(Pearl S. Buck)鼓勵,開始撰寫《吾國與吾民》一書,希望越過語言的隔閡,使外國人對中國文化有較為深入的認識與瞭解,並於次年9月出版,贏得眾多好評,並在短短四個月之間印了七版,登上暢銷書排行榜,開啟了他飲譽國際文壇之路。

未知死,焉知生?

撰文╱曾志朗




我在朋友父親的告別式中,打死了兩隻蚊子。

問候友人,走出禮堂,哀思之餘,低頭見,掌中的血痕依稀,彷彿蚊子的死亡印記。生死瞬間,忽然想到一隻普通的蚊子在實驗室中養大,由生至死的平均生命期大約是三個月左右,但在野外的蚊子平均生命期大概就只有一個月左右(我隔壁辦公室的陳正成教授正好是研究蚊子的專家,我怕蚊子,經常找他滅蚊),而這兩隻蚊子意外死亡是由外在人禍所造成的災難,牠們的壽命與科學家計算的平均生命期應該分開來看,這是為什麼生物學家在計算生物生命期時,只能考慮自然死亡,才能正確推測生命體的死亡原因。能了解生命體真正死亡的原因,才有機會去探討延長壽命的可能性,「未知死,焉知生」確實是有道理的!

也許是喪禮以及緬懷故人的悲情仍籠罩著我的心思,那天下午我靜靜地在電腦螢幕前,啟動搜尋引擎,在網路上各個有關談論死亡的小站徘徊,想要知道人類死亡的型態是怎麼一回事?我查到考古人類學家利用出土的人類骨頭以及他們牙齒磨損的程度,推斷出智人(Homo sapiens)的平均壽命大概是25歲,雖然這個估算是基於有限的數據及概括式的推測,但從各式各類的證據上,這個25歲的限制一直沒有被打破。自從人類有了文字的記載,和墓碑上較清楚的記錄,科學家才可以較準確的推估人類平均壽命大概是在1000年前發生了大躍進,而且持續向上提升到現代仍是進行式。

但因外界環境的安全與衛生條件不一,而造成不同社會之間的壽命落差。根據美國社會安全局的統計預測,到了2050年美國男人的平均壽命將是77歲而女人則為83歲,台灣、日本的統計預測都差不多,但聯合國的統計則指出在136個會員國中,有27個國家的人民平均壽命仍低於50歲。也由於這些落差的型態,使科學家得以建構死亡的理論。

當我們把這千年來的統計數字做了系統整理之後,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浮現出來:1000年前,要能活到老,靠的是嬰兒的存活率,也就是說只要活過嬰兒期,則長大至老一點的機率就有保證了;到了100年前,只要活過5歲,則過60歲的生日就可以被期待了。到了近幾十年,情況又變了,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公共衛生的提升及較佳的傳染病控制,使得嬰兒、兒童的死亡率降低,但戰爭及HIV疫情的擴散又奪去了許多兒童的生命,以至於平均壽命就延長不了;已發展國家則不然,出生率降低使嬰兒及兒童受到更多的保護,存活率就較高,超過60、70歲的人的比例也增加了,而強健的兒童期提升了進入青壯年期的機率,老人本身的生命力也增強了,表示老人不再是兒童、青壯年的「殘存」而已,而是真的「活」得更有生命力了!

其實,這些看似簡單卻非常有趣的統計,指出一個意義深遠的事實,即人類的活力由盛而衰而老而亡的過程,和汽車的驅動力由新車啟動期到全盛期到磨損到報廢有非常相似的死亡率曲線,呈現出依使用年齡而由水平到逐漸以幾何級數升高然後到了高齡又稍下降的趨勢,這說明人類活力和汽車驅動力的老化衰竭過程,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相當有趣的類比情況。例如人們出生地不同,會有不同程度的夭折率,所以在台灣看到75歲的老人機率比在新幾內亞高得多了,但是假如一個台灣人和一個新幾內亞人都活到75歲,那麼這兩個人可以活到90歲的機率就沒有什麼差別。汽車也是一樣,不同廠牌的新車折損率有的高有的低,但如果兩部不同廠牌的車都已經開過5年而不壞,則這兩部車可以一直開到10年之後的機率也幾乎是相等的。看來笛卡兒的二元論中,把人體的肌能動作比擬為機械運作的看法,實在是太有道理了,也真有實徵的統計證據可以支持。…

Tuesday, December 25, 2007

深澤直人




你是否曾經對無印良品掛式 CD player 的極簡設計著迷?你是否也曾經對 au 超薄的的手機「INFOBAR」感到驚艷?這些作品都來自同一人,就是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

這位曾經為蘋果、愛普生、NEC、NIKE 等知名公司進行設計的大師說過「有些人雖認為自己非常有個性,但是只要是人類,所做出來的行為大多都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也就是說,人類的身體幾乎是不自覺的依循著固定的軌道在動作的動物。在這些日常生活中不太會去記憶的細微部分,希望可以一一的把它們都找出來。」正因如此,他的簡約時尚風格設計往往一推出就擄獲大家的心。

media.excite.co.jp 網站列出了深澤直人大師的代表性作品,想了解這位工業設計大師的人可以前往觀賞。你也可到聘請深澤直人為設計師的「±0 」公司網站看看。

在街上遇見深澤直人…






圖/王家英

有人說,東京是個最容易尋訪親近設計大師作品的地方,除了各種具時尚設計與創意的建築空間、大樓、商場等,一不經意,在百貨公司或大街小巷,就可能碰到知名設計師的專櫃或專賣店。

位於東京北青山的「 0」(plusminuszero,正負零、不多不少剛剛好的意思;http://www.plusminuszero.jp ),就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師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親手打造的新創品牌生活雜貨及小家電專賣店。

「 0」約僅十來坪,整家店的設計,也是由深澤直人操刀,店面簡潔單純,以四座白色櫃子展示所有設計產品,穿過中間的小庭院,後方有「 0 cafe」。

店裡陳設的重點商品,是獲得2005年日本「Good Design 」金獎的加溼器,它的外型溫潤可愛、色彩亮麗,有如貝果般的外形,中間陷處是水氣出口。

深澤直人在此門市的作品風格,多為圓弧造型,沒有多餘的線條或裝飾,雖然他為無印良品設計的產品多為白色或木質原色,但在 0,他大膽運用鮮豔色彩,讓作品簡單而不失活潑。

難得的是,即使身為備受推崇的當代設計大師,但任何人進了這家店,面對通透開放的陳列,完全感受不到設計師的盛名壓力,小家電的價格,也多在一、二萬日圓之間,十分平實,讓人充分體會到深澤直人強調的寂靜簡單的日本美學精神,這種精神也落實在無印良品的產品概念中,進而跨越國界和文化,打動許多人的心,影響可謂深遠。

死亡筆記本




根據調查,在日本,看完前篇的觀眾有8成以上表示「超讚!」,大家反應熱烈,好評如潮。而後篇《死亡筆記本:決勝時刻》將帶領觀眾進入一個不可預知的結局。

第二本筆記本從天而降之後…。

夜神月與L之間緊迫的頭腦戰,迎向新的局面。

夜神月謊稱「為了協助逮捕奇樂」,加入了搜查本部。L虎視眈眈地等待著。兩名天才終於正面對決!

但是,月及L都不知道,此時出現了第二個奇樂!另一本死亡筆記本是與路克想法截然不同死神雷姆掉落的。而持有這本筆記本的,正是崇拜奇樂的偶像女明星彌海砂(戶田惠梨香飾)。彌海砂還得到了夜神月所沒有的力量,就是能夠一眼看穿對方真名的“死神之眼”,“死神之眼”是用來對付L的最強武器。雖然彌海砂終於看穿了L的真名,但是L制敵機先,將彌海砂以奇樂嫌疑犯的身份監禁。月也提出了監禁自己的要求,但其實這是因為他熟知死亡筆記本的使用規則而想出來的計策。

另一方面,為了提升收視率而煽動地報導奇樂新聞的電視台,也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件。在主播背後戮力追查奇樂事件的高田清美(片瀨那奈飾),發現一件驚人的事---第三位奇樂竟然出現了!

更多死亡筆記本的使用規則,成了擾亂天才們精密計算的不確定要素,產生越來越多失控的意外。最後能看透一切的將會是誰?筆記本上的最後一個名字,會是誰?

後篇將會增強電影懸疑性,這個連原著也沒有的結局,直到最後一刻才見分曉 !

前篇中,香椎由宇飾演的「奇樂」女友、以及瀨戶朝香飾演的前FBI探員相繼陣亡。這次後篇則有兩個全新女角上陣:包括片瀨那奈飾演的女主播高田清美,她被選為「奇樂」代言人,更是殺人事件的關鍵人物;而原創角色就有由上原櫻飾演的西山,她是高田清美的同事。

新角色、新線索,讓《死亡筆記本:決勝時刻》的情節發展更出乎意料之外。

小黑貂變大老虎-諾基亞不朽神話




就算你願意花兩百歐元(約一萬台幣),在九月的赫爾辛基也未必能找到一間旅館落腳。來自全球幾十國、上千名諾基亞(Nokia)供應商,早已將市區旅館預定一空。


九月的諾基亞全球供應商大會,台灣移民戲稱為「信義計劃區」的Kamppi中心,在香港人開的高級中國餐廳「皇朝」裡,偶而還會瞥見鴻海員工,和韓國三星幹部湊在一起吃飯,聊聊光寶最近斥資三億歐元,買下一家諾基亞在芬蘭的模具供應商。


芬蘭人不敢想像,如果沒有諾基亞,芬蘭今天會是什麼樣子?

要寫一部芬蘭現代史,絕對少不了諾基亞這一章。諾基亞和聖誕老人一樣,已成為芬蘭不朽的國家神話。


每個芬蘭人都可以告訴你,一百四十二年前,這家位在芬蘭西南部諾基亞河畔的木材紙漿工廠,怎麼樣從做衛生紙、橡膠、電纜起家,後來跨入電視機,最後成為全球行動電話的超級巨人。


芬蘭的開創者


諾基亞的生命史,也是芬蘭國家競爭力變遷的縮影。

據芬蘭科學院紐約辦公室主任、《諾基亞革命》作者史坦巴克(D. Steinbock)研究,諾基亞發展歷程的三大策略轉折點,和芬蘭經濟從生產要素導向,演變為投資導向,最後進步到創新導向,若合符節。


「在每個發展階段,諾基亞都是芬蘭重要的開創者與先發者,永遠勇於冒險,不當追隨者,」史坦巴克觀察。


諾基亞之於芬蘭,還不僅只是第一大繳稅戶而已。


鑽研行動科技的史坦巴克回顧歷史,芬蘭獨立後爆發內戰(一九一八年),領導右派白軍和親蘇紅軍對抗的,正是諾基亞前任董事會成員曼尼海默。當時諾基亞總裁佛吉赫姆,也披上戰袍,成為公司所在地的白軍將領。

有很長一段時間,諾基亞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遠遠超過它的國家,更是芬蘭經濟振衰起蔽的最大功臣。


富可敵國 營收比總預算多


芬蘭勞工經濟研究所所長基恩德(J. Kiander)歸納,芬蘭競爭力能超越工業強國,大部份要歸功於諾基亞在九○年代的高速成長。諾基亞一家公司,產值就佔芬蘭四%的GDP,和四分之一出口值。芬蘭年經濟成長率三.五%,其中的一%是由諾基亞創造。


說諾基亞富可敵國一點也不為過。去年總營收四一一億歐元,比芬蘭政府一年總預算還多。芬蘭引以為傲的研發投資,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經費,是來自諾基亞的貢獻。


諾基亞的成功,帶動芬蘭數百家新科技公司成立,總共為芬蘭開創了四萬多個工作機會。至今,諾基亞全球六萬八千名員工中,芬蘭籍員工仍佔了一半。

芬蘭不能沒有諾基亞,相對的,諾基亞也不能缺少芬蘭。芬蘭國家政策獨厚資訊通訊產業,傾產官學三方,全力建立壓倒性競爭優勢,諾基亞從中壯大實力。如果不是在芬蘭,諾基亞也不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製造商。


芬蘭人是出了名的寡言。美國語言學者曾開玩笑說,芬蘭語是全世界最好學的語言,「因為根本不必開口。」二次大戰期間,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曾暫居芬蘭,他生動觀察到:「芬蘭人通行兩種語言,卻選擇保持沉默。」


Linux程式發明人托瓦茲就深切體會,芬蘭人不喜歡面對面溝通,於是熱烈擁抱手機這種發明。諾基亞轉向手機生意,沉默的芬蘭人功不可沒。


台大國際企業系教授湯明哲曾經研究,諾基亞的組織很像爵士樂團,非常有彈性和流動性,這也是諾基亞的芬蘭基因。將諾基亞帶向頂峰的前任執行長歐里拉就剖析,諾基亞能夠成功,在於它「沒有階級、非常扁平」的芬蘭性。


諾基亞的環保DNA


芬蘭人酷愛自然的天性,也反映在諾基亞的生態足跡。

在國際環保組織眼中,諾基亞一直是綠色企業的典範。在諾基亞工作二十五年、負責環保事務的副總裁索米能(K. Sorminen)表示,諾基亞的使命之一,是成為環境議題的領導企業,芬蘭工程師在發想新產品時,都不會忘記他們的綠色初衷。


諾基亞每年要舉辦國際環保論壇,辦公室的能源消耗量每年也要減少六%,「芬蘭人的環保意識已經嵌入諾基亞的DNA,」索米能說。

全球化消弭了國家的疆界,企業的國籍也愈來愈難定義。諾基亞到底還算不算原汁原味的芬蘭公司?


從股權結構來看,諾基亞是「美國人的」;從決策管理而言,諾基亞又是不折不扣的芬蘭公司,直到四年前,諾基亞資深管理階層才第一次有非芬蘭籍進入。


四十九歲的諾基亞企業溝通副總裁蘇米寧(A. Suominen)強調,沒有了芬蘭特質,諾基亞就不是諾基亞。在自我介紹時,蘇米寧指著自己的名片,帶著優雅自信的笑容說,在芬蘭文中,她的姓氏就是「芬蘭」。


芬蘭的血統,強化了諾基亞硬科技中的軟性氣質;諾基亞的存在,推升了芬蘭意識的認同。就像是活水中的活魚,彼此互相幫襯。


諾基亞手機擺在會議桌上,線上防毒軟體公司F-Secure創辦人席拉斯瑪(R. Siilasmaa)正在等待諾基亞執行長康培凱(Olli-Pekka Kallasvuo)的電話。從小喜歡電腦、十九年前創業的席拉斯瑪從沒想過,有一天他會變成諾基亞的供應伙伴。他認為,諾基亞對他們這些後生晚輩的最大啟示,是證明芬蘭企業也可以是世界領導者。


「以前芬蘭的大企業只能做橡膠靴和衛生紙,現在我們可以做全球最主流產品的第一大品牌,」席拉斯瑪親身體會,受到諾基亞鼓舞,芬蘭這十幾年創業風氣日益旺盛,創業者也比過去有自信。


在古芬蘭文中,諾基亞原指棲息在諾基亞河畔的小型黑貂。小黑貂如今化身行動通訊的大老虎,愈來愈國際化,芬蘭味道也愈來愈淡。

儘管受益於全球化,芬蘭人不免焦慮,諾基亞會不會總有一天要外移他國?下一個諾基亞又在哪裡?

四成上班族有脂肪肝,如何簡易預防與治療





醫師拿著超音波震動器在王處長掀開的肚皮上滑動。「胰臟、脾臟很好,腎也沒有問題,」邊檢視著螢幕,醫師沒有轉頭的邊說。「不過你好像有輕度的脂肪肝哦,要小心。」


俗稱「肝包油」的脂肪肝,這幾年突然一躍成為現代人耳邊不斷響起的新紅色警示燈。


肝病基金會針對九千名上班族做超音波檢查後發現,他們罹患脂肪肝的比率高達四成三;其中男性上班族的罹患比例,更高達四成九。


超音波檢查下表現出來的脂肪肝,看起來白白亮亮;依照累積脂肪的程度,又可分為輕、中、重度。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賴祐平指出,其實輕中重度的分別,臨床上還沒有明確脂肪含量的標準;但愈重度的,在超音波顯現下,反白愈厲害。


「嚴重的脂肪肝,反白的部份在超音波顯影下甚至會把該有的組織都遮蔽住,」賴祐平說。


脂肪肝為何會形成?又可能帶來怎樣的傷害?又該怎樣避免一個油膩膩的肝?


國泰醫院肝臟中心主任楊賢馨表示,脂肪肝的簡單定義就是肝裡面的脂肪堆積太多。一般說來,和現代人吃得好、缺乏運動等有很大的正向關係。


新陳代謝不良的表徵


但他也表示,這幾年,對於脂肪肝的生成陳述得更精確,專指在脂肪代謝過程中,累積在肝臟的有多少,和全身的新陳代謝功能息息相關。


「有的人外表胖,但肝臟脂肪其實沒有累積那麼多,」楊賢馨說。


因此,脂肪肝可能成為新陳代謝功能是否完善的指標。楊賢馨表示,儘管脂肪肝不會遺傳,但例如有高血脂,或者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即便外表不肥胖,還是可能有脂肪肝,因為全身的代謝能力,可能都出了問題。


「脂肪肝可能是另一種嚴重疾病的冰山一角,」賴祐平說。「意味著全身的脂肪太多,潛藏在脂肪肝下的,是全身的新陳代謝疾病。」


除了肥胖與新陳代謝功能,酒精以及傳統的病毒性肝炎,也都可能造成脂肪肝。


楊賢馨表示,脂肪肝可能是因飲酒過度、造成酒精性肝炎的一種症狀;而原來就有B肝或C型肝炎的病人,特別是C型肝炎,也可能出現脂肪肝,但脂肪肝不是判斷肝臟是否已經發炎的重要臨床現象。


脂肪肝如何演化肝纖維化或者肝癌,在目前的了解中,是和病毒性肝炎以及酒精性肝炎如何演化成肝纖維化與肝癌相似,需要長久的演變過程;且如果原來就有脂肪肝,又酗酒不節制,就很容易造成肝發炎,進而纖維化,甚至造成肝癌。


研究也已經發現,對於C型肝炎的病人,脂肪肝會增加肝纖維化、甚至腫瘤的機會。


因此,醫師們都提醒,儘管一般脂肪肝對肝臟並無大礙,還是必須隨時注意肝功能是否受到影響。


脂肪肝的預防與診治


那麼,當被診斷出有脂肪肝時,該怎麼辦?


同時做肝功能檢查。脂肪肝一般來說沒有症狀;對身體是否會造成影響的重點在於肝功能指數。


因此賴祐平建議,在做健康檢查時,除了超音波之外,最好同時抽血,檢查肝功能指數是否正常,因為肝如果已經發炎,除非到很後期,否則也不會有異常的感覺。


對症下藥。目前針對脂肪肝,還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的重點,就是針對引發脂肪肝的因素,對症下藥。


如果是肥胖引起的脂肪肝,楊賢馨則建議均衡飲食、多運動,當體重超過標準值時就要特別注意;而如果發現自己有高血脂、糖尿病等家族史,更要特別留心飲食,控制血脂或血糖。如果是酗酒或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脂肪肝,就要戒酒,或者針對病毒進行治療。

伊斯坦堡 一天去來亞歐洲





什麼地方可以同時看到清真寺以及教堂?又是哪一個都市恰好坐落在歐洲和亞洲的交界?我們來到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堡,得到答案。乘著客船,沿著博斯普魯斯海峽緩緩前行,一天就可完成跨洲之旅。

清真寺與基督教堂並存


伊斯坦堡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唯一橫跨歐亞兩塊大陸的城市,是一座匯合東西文化的千年古城。它曾是拜占庭帝國、鄂圖曼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堡的舊城區被聯合國文教組織登錄為世界遺產。


博斯普魯斯海峽把伊斯坦堡分隔開成歐陸區、亞陸區,讓人深刻感受到亞、歐僅是一峽之隔。歐陸區又分兩個部分:舊城區、新城區。顧名思義,舊城區有許多歷史古蹟,新城區類似歐洲國家的都會區,是一座進步、時尚的不夜城,但少了些歷史的韻味。


伊斯坦堡地標—藍色清真寺、聖索菲亞大教堂位在歐陸區的舊城,兩者對峙而立。前者是伊斯坦堡最具代表性的大清真寺,後者是拜占庭時代的基督教堂,現已被改建為清真寺。


舊城區處處是名勝古蹟。我們在一家英式旅館落腳,旅館位在藍色清真寺後方,著名觀光景點—聖索菲亞大教堂、地下宮殿、托普卡普皇宮都在步行範圍內。最棒的是,這兒恰有地鐵站,無論是到有頂大市集、加拉達橋或是新市區,都很方便。


融合東西文化千年古城


我們在國外選擇住宿地點,特別偏好老城區,不但可體驗異國風俗民情,同樣的古蹟,白天和晚上又有不同風貌。我們的旅館剛好有個五層樓高的陽台餐廳,每天早上眺望著近在咫尺的藍色清真寺,吃早餐真是一大享受。


這家旅館的早餐除了麵包、沙拉之外,每人還附上一杯土耳其名產蘋果茶。蘋果茶酸酸甜甜,非常好喝。有趣的是,笑起來很靦腆的帥哥侍者,開口就是冷笑話,而且每次講完就盯著我們看,期待我們大笑。我們往往用尷尬地笑回報。


入夜的藍色清真寺點上璀璨的燈火,變幻不同的燈光,在清真寺的兩個喚拜樓間掛著「SEFAAT YA RESUL ALLAH」,不大懂它的意思,只知道ALLAH是阿拉,也就是土耳其的真神。


停留在伊斯坦堡期間,恰好是伊斯蘭教的齋戒月,齋戒月期間,教徒從日出到日落之間不能飲食飲水,要克制自己,專心研讀可蘭經。以藍色清真寺為中心四周地區,日落後,出現各式各樣攤販,就像台灣的夜市,不但有各式餐飲,連冰淇淋、蛋糕都有得賣。


選了個有著藍天白雲的日子,我們搭地鐵來到了加拉達橋。這座橋銜接了歐陸區的新城區和舊城區,在這兒搭了客船,展開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歐亞探險之旅。


加拉達橋銜接新舊城區


我們在加拉達橋旁的伊米諾魯碼頭上船,航行幾十分鐘。一路上除了欣賞分布海峽兩邊的古蹟和碉堡,沿岸遍布船塢,還看到橫歐亞兩陸的博斯普魯斯大橋、法堤大橋,船行逼近黑海時,出現幾個人氣熱鬧的小漁港。


我們的船停留在亞洲區碼頭的阿拉多魯港口,這兒有點像台北的富基漁港,不同的地方是,多了些可愛的小房子,也有些從來沒看過的漁貨。


走了一圈,我們選了位置靠裡面的餐廳坐下來。一人點一尾魚,再加上花枝、黃金魚等,滿滿一桌海產才新台幣數百元,比在伊斯坦堡歐陸區便宜許多。在這兒除了吃海產,據說附近有座高山碉堡,可眺望黑海景色,只不過我們吃太飽,只想坐在港邊吹海風。


想想這也真神奇,早上從歐陸區搭船出發,中午就抵達亞陸區,晚上再回到歐陸區,才一天就可跨洲,也只有伊斯坦堡的遊客才辦得到吧!

不在乎文化?

【聯合報╱馮翊綱】 2007.12.25 03:10 am


多人進行討論時,總把目標放在「取得共識」,一旦取得共識,創意就被抹煞!……

看到衛星電視轉播一場余秋雨先生在日本神戶的演講。

講壇型的電視節目,在大陸掀起一波熱潮,一時之間,「品三國」、「品莊子」、「品文化」,百家爭鳴,也真不辜負《百家講壇》這個節目的稱號。台灣沒有類似的電視節目,或許依照民情,藍綠蛋頭學者各開節目對罵的收視率,比較看得到實際效益。

當對峙的兩方,另一邊的電視在「品文化」,一般民眾看到的內容,是聊聊筷子的起源、內衣的起源;而這一邊的電視卻在「臭幹譙」,逼使民眾選邊站的時候,高下立判,也令人沮喪。

余秋雨在演講中強調了中國人的三個「不喜歡」:不喜歡遠征、不喜歡極端、不喜歡失控;這是使得中華文化得以在歷史洪流中,從未斷絕的原因。但這也導致身為後代子孫的中國人,缺乏前瞻,並以回顧漢唐輝煌為習性,也順便產生了三個「不在乎」:不在乎公德、不在乎真假、不在乎創新。

說「中國人不在乎創新」一節,我特別有感觸。多人進行討論時,總把目標放在「取得共識」,一旦取得共識,創意就被抹煞!因為創意就是特立獨行、我行我素、雖千萬人吾往矣!傑出的創意,附帶的就是強烈的個人意識形態,總會招致反對意見的駁斥。例如我在相聲藝術方面,二十年來所進行的各種測試,招來不少批判、輕視,甚至罵聲。我覺得很好,很受用,我的創意原就不是為了「取得共識」而做的。

那場演講後有一段與聽講者的互動交流。一位六十歲左右的男士打了一個很好的比方:一艘船在海上航行,螺旋槳的三片葉子要不斷的調整、校準,以保障船隻穩定的向前航行。如果把「政治」、「經濟」、「文化」比喻作三片扇葉,那麼,過度重視文化,是否令得螺旋槳施力不均,導致船隻原地打轉呢?

比喻得真好!余秋雨當場讚嘆!當然也做了適度的回應。

以下是我的延伸。台灣的選舉不談文化,沒有任何一邊以文化訴求為未來願景,或許是因為台灣的選舉本身所包含的一切行為,包括叫別人去跳海,就是我們的文化?還是……因為我們是台灣人,所以,必須「不在乎中華文化」,甚至「不在乎文化」?

既然知道只談文化,一古腦的談文化,會造成發展的力度不平均;那麼,現下的政治狂熱,或相信拚經濟是第一要務的思維,是不是導致社會已然失衡或原地打轉的原因呢?

深思文化的原理並付諸行為,可以救我們的國家,那……我們可以談文化了嗎?

從斷簡殘篇中探尋文學之光

從斷簡殘篇中探尋文學之光

【聯合報╱林水福】 2007.12.25 03:10 am


客廳裡掛著一幅長25公分,寬15公分《新古今和歌集》(1305年)手抄本的斷簡,內容只有三首和歌。

那是日本東北大學仁平道明教授送我的,面積不到北海道富良野薰衣草畫的二十分之一,卻是家中裝飾品裡最值錢的。

它不僅僅因為稀有而珍貴,更重要的是象徵著我與仁平教授之間深厚的情誼。

仁平教授雖也出身東北大學,但長我六歲,我負笈東北大學時,仁平教授已離開仙台,任教於靜岡大學。

猶記得第一次和仁平教授交談,是在大阪車站月台候車時。那一年中古文學學會在大阪舉行,跟隨指導教授前往,認識了幾位已畢業的學長,仁平教授是其中之一。仁平教授個性拘謹,治學嚴謹,每次見面時談論的話題總是圍繞在研究上,以至於有的學生害怕見到他,因為每次都問研究近況,而且記憶力超強,幾年前,甚至十數年來談過的事都記得。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是否認真研究,絕對逃不過仁平教授的法眼。

東北大學以文藝學開宗立派,尤其重視文學作品中的「美」,仁平教授發表的論文除了呈現文藝學特質之外,部分論文著重於考證,比較偏向文獻學。

日本平安時代(八至十二世紀)的名著之一《伊勢物語》作者在原業平,與其兄弟在原行平,除了留下諸多膾炙人口的和歌之外,業平本身既為貴族,且文采出眾,風流倜儻。仁平教授曾「考證」出,賜姓「在原」二字其實典出中國《詩經》〈常棣〉篇:「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意指兄弟和睦,互相扶持。

仁平教授如上述身兼文藝學與文獻學之長,治學範圍相當廣泛,上自《萬葉集》(上代),經平安時代、鎌倉、室町,以至於近現代。微視以見其細微,巨視以理其脈絡,因此所發表之言說,甚受日本學界重視。曾多次來台,於輔大、台大、興國講學。

這次,仁平教授將畢生蒐集的文學資料,從12月26日到31日於興國管理學院圖書館展出,主要內容可分為三大類。

一是手抄本的斷簡:諸如《源氏物語》、《伊勢物語》、《古今和歌集》等,還包含和歌大家藤原定家的斷簡。二是重要作家名著的初版本。江戶時代的《南總里見八犬傳》、《東海道中滕栗毛》,以及近代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島崎藤村、北原白秋、三好達治等作品之初本。三是作家親筆撰寫的詩箋,有與謝野晶子、芥川龍之介、土井晚翠等的作品。

展出前夕,爰撰此短文以為祝賀之意。

無印之家 自由編輯的生活空間




經濟日報╱文/王家英】 2007.12.22 01:32 am



無印之家目前有木之家與窗之家,圖為位在永樂町的窗之家,屋內強調採光與高挑的設計,較具現代感。
記者李至和/攝影
逛賣場,也可以順便看樣品屋、買房子;這就是無印良品日本東京有樂町門市的特別服務,更特別的是,這兒賣的不是一般的房子,而是十分「無印」的自然健康之屋。三年來,已有2,000組人申請參觀。

不論是之前推出的「木之家」,或今年4月登場的「窗之家」,無印之家室內延續無印良品一貫的簡潔低調,卻動線流暢,採光良好。以木之家為例,外表平凡無奇,結構卻有玄機,挑高屋頂的原木樑柱中,隱藏足以承受7級地震的鋼板。

木樑隱藏鋼板

無印之家由於堅持環保、堅固等設計興建要求,造價比一般房子略貴,30建坪的窗之屋,含家具價格約1,800萬日圓。即使如此,在日本推出三年來,已經有100棟「木之家」售出交屋。剛推出的「窗之家」,反應也很好。


記者李至和/攝影

為什麼一個強調無意識設計的生活用品通路品牌,可以把產品線,成功地延伸到住宅?

有日本一級建築師執照的無印良品住空間事業部部長高野一義指出,除了強調堅固、耐用、環保、健康,無印之家最主要的概念是讓使用者,可以隨著生命階段不同、家庭結構變化,以及居住和環境改變,隨時調整、「編輯」空間,畢竟,單身、新婚、養兒育女和空巢期的居住需求,

記者李至和/攝影

都不一樣,無印之家的變動,不用大動干戈即可完成。

至於內部空間規劃,不論是從客廳到餐廳、廚房,樓上臥室到樓下的公共空間,秉持既開放互動,又適度區隔的原則,好讓一個屋簷下的家庭成員沒有疏離感。加上內部陳設、家具、家電和用品,多半是自家的產品,整體的協調感,令人難以抗拒。

自然低調無壓力


記者李至和/攝影

「在這樣自然的裝潢『底妝』下,即使加上其他家具的『彩妝』,也不會覺得突兀。」高野說。

他指出,成立近30年,無印良品共有7,000多種產品,許多顧客也已年過30,他們有成家的需要,為了讓他們的生活更便利安適,無印良品結合專業建築、工程公司,跨出這一步。

在橫濱的無印之家樣品屋內,以赤松原木為主要建材的空間,舒適溫馨,每個空間的屋頂都一樣高,以方便家具的搬移。

無印良品產品設計時,非常重視所謂的基本寸法,即規格化,無印之家的設計也是如此,所以可以營造出物品各得其所、又方便收納、取用的住宅。

以廚房為例,充分利用柱子間的空間,貼切地嵌入無印規格化的金屬組合層架,每個層架上可視需求嵌入各種不同的收納產品,再以輕巧的拉門間隔流理台,不但開關方便、省空間,視覺上也清爽而一目了然。

一扇窗一幅畫

「窗之家」,名副其實就是以窗為設計特色的住家,高野指出,設計時可依屋主的喜好,開出「特別而沒有邊框」的窗,有樂町門市的樣品屋,就把窗子開在客廳牆面的下方,「從室內的窗看出去,多了許多風景,戶外看起來,每一扇窗,都是一幅不同的畫。」高野說。

窗之家的建築工法,運用更多自然素材,除了原木家具,牆面使用的是類似桂藻提煉的塗料,可以呼吸,隨外部環境調節室內的溫濕度、節省能源。家具是深澤直人為無印良品設計的「real furniture」系列,門把、掛勾、蓮蓬頭等五金配件,也是無印良品新成立的新事業部Muji infill的產品,似曾相識的平淡線條,延續深澤直人一貫super simple的設計概念,卻和整個空間十分協調地營造出無壓力的舒適感,這大概是過度科技化社會中最令人渴望的歸屬吧!

大師秀巧思 無印良品展新貌




將邁入第28個年頭的日本無印良品,正悄悄地展開一場蛻變革命,它的改變和創新,從東京時尚設計中心六本木Midtown的MUJI新概念店,到有樂町剛改裝的無印良品、無印之家樣品屋、新成立的Cafe&Meal MUJI,處處可見,雖然低調依舊,但在杉本貴志、深澤直人、隈研吾等大師的巧思下,卻適度的呈現細緻的美學生活品味,展現一番新意。


日本無印良品有樂町店內的收銀區,背後是由紙箱堆疊而成的牆面,也是很代表無印精神的設計。
記者李至和/攝影
實驗創意
跳脫無色彩限制

今年3月新落成的的六本木Midtown,是日本向世界展示設計力的新作。日本無印良品躋身其中,並在地下一樓取得最佳的位置,占地200坪,展現它最新的設計與生活概念,它的店招不是漢字的無印良品,而是英文MUJI,反映出它國際化的企圖心。

在這家概念店的入口處,可以看到磚紅色的毛衣、紅綠交錯的圍巾、帥氣的小羊皮外套,這些嶄新的服裝面貌都整合在實驗性的「MUJI LABO」的新品牌中。實木素材、線條簡潔、強調舒適性的無垢材家具,是無印良品新推出的real furniture系列產品,在這家店中,以大面積的空間陳列,並且提供訂做服務。

日本無印良品社長松井忠三解釋,「Midtown門市有點實驗性質,用來思考未來五年無印良品該走向哪個方向,每半年都會有新火花」。


記者李至和/攝影

LABO是「實驗、測試」的意思,因此這個新發展的服裝支線,活用素材的優點,納入更多流行元素,跳脫無印良品一貫無色彩的限制。

「無印良品已經是快要30歲的品牌,成長也到一定規模,在產品設計上要更有突破,但商品開發又要更精確,MUJI LABO就是兼具革新與測試的作法」,無印良品主導商品開發與宣傳的金井政明專務更進一步解釋。

MUJI Midtown位在這棟商場大樓的一角,都會時尚感的挑高空間,分成服飾、家具家電、生活雜貨三大區塊,三面落地玻璃面對大塊綠地及花木,白天陽光自然灑落進來,和簡約、高質感的木質家具、衣飾等商品陳設,以及現代感的空間設計自然融合。

這一家店由無印良品的外部設計諮詢委員會成員、知名空間設計師杉本貴志一手操刀,除此之外,他所領軍的的Super Potato設計團隊,也讓位於日比谷商業區寶塚劇場附近的Cafe & Meal MUJI,充滿文化時尚創意。


記者李至和/攝影

綠色創意
商品開發重環保

這家餐廳11月7日才開幕,以發揮食材美味的健康餐飲為經營宗旨。店中最特別的是,餐廳屋頂懸掛的一盞大吊燈,耀眼地讓人以為是一般的水晶燈,近看才發現,原來是用無印的空玻璃飲料瓶當燈罩,焊接廢棄鐵材製作而成。這種回收產品,結合設計巧思的創意,既符合環保概念,也貼切傳達無印良品2008年商品開發的三大重點:善待地球、廢料再利用及自由組合。

無獨有偶地,11月才改裝好的有樂町無印良品旗艦門市中,也有類似的創意;三樓生活雜貨區的結帳櫃檯背後,一整面波浪狀的土黃色立體壁飾,是用無印良品回收的包裝紙箱製作而成,這也是杉本貴志工作團隊的點子。

這一家店原是寶塚劇場舊址,賣場約950坪,除了服飾、文具、生活雜貨家具,還有餐廳、麵包店、花店及無印窗之家樣品屋,不但是東京地區最大的門市,業績也最好,每年有200萬人光顧,其中126萬人消費,平均客單價3,800日圓,居各店之冠。台灣無印良品總經理王文欣指出,這家店不但經營績效好,「不論是商品陳列、門市管理和銷售服務,也最有看頭」,是她每次到日本考察必訪的一站。

在這家店的窗之家樣品屋內,陳列著深澤直人設計的無垢材餐桌椅、白蠟木床組及簡潔俐落的方形浴缸,窗景的規劃則有日本知名建築師隈研吾的專業建議。

這些知名設計師,都是無印良品的設計活水,也是支持品牌核心價值以及創新的動力。目前無印良品的企劃設計部門共有15個人,外部設計諮詢委員會有八位設計師,另外還有四位海外設計師採專案合作模式。

無印良品生活雜貨部企劃設計室室長安井敏指出,「未來無印良品的設計有兩個主要區塊『World MUJI』與『Found MUJI』,前者透過外國設計師的眼光看無印良品,開發出兼具世界觀與無印精神的商品。後者則是從日本設計師的角度,尋找符合無印理念的世界設計」。


記者李至和/攝影

檢驗創意
名家設計不具名

例如,來自法國塔斯馬尼亞的海藻保養品系列、從捷克傳統手工藝發想而來的直角襪,就是Found MUJI的商品。單價較高的包包配件、訂製家具等,則來自World MUJI的設計。

讓人好奇的是,為什麼這些名家與專業設計人才,都願意不具名的與無印良品長期合作?

金井政明指出,主要是他們都認同無印良品化繁為簡、凸顯商品原形及No Brand的概念,「設計師出名之後,也會反思究竟消費者是為了真心喜歡,還是為了設計師的名氣,才購買商品的?」掛上了名字,反而無從檢驗。

誠如設計產品時盡可能降低個人專業色彩的深澤直人所說,「我喜歡當個平均數,所以在設計無印良品的產品時,希望不要放上我的名字,否則不但危險,更會混淆產品的焦點。」回歸產品和生活本質,無印良品就是以這個精神,拉近了設計人才與消費者。

Monday, December 24, 2007

羅芙奧總經理郭倩如的住所


無印良品

李明璁  (20071222)




 「無印良品」四字不只是名字,更是關於行銷工作的全部。

 這幾年,把「無印良品MUJI」描述為「相當具有日本性格(Japanese-ness)」的講法-比如,將其簡約素樸的設計風格,與傳統的虛空禪學或留白美學扣連起來-幾乎成了一種無庸置疑的通俗論述。而身為一個「無印良品」的愛好者,自己原先也接受了這樣的詮釋,但最近,我卻開始有點懷疑。

 把某種受到市場歡迎的成功設計,簡單化約於出產國的文化內涵,就像過度放大了創始者的英明遠見、或資本家的精心算計等,對一個社會學家而言,其實都是不可承受之輕。或許,所有不斷將「無印良品」本質化成「日本風格」的說法,其實都只是一種後設的論述,一種我們對某個美好世界想像的投射。
 正因為在日本或其他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無印的良品(無品牌的好東西)其實難以生存立足,「無印良品」才能逐漸成為有對應召喚力量的符號,把大家都給吸引了進去,並且共同參與營造屬於它神話的行列。然而弔詭的是,真實日本一點也不無印(多數人相當迷戀品牌);且良品的代價越來越不便宜。

 科幻小說大師William Gibson就曾說:「MUJI是一個最能具體說明虛擬世界之真實價值的典範,因為它持續展現著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日本」。他本人相當迷戀「無印良品」的牙刷等各類生活雜貨;而在其得獎近作「Pattern Recognition」裡的主角,更是個對時尚品牌極度敏感、卻只願穿著無印之衣的矛盾同體。

 事實上,在1980年誕生的無印良品,和現在我們所消費的「無印良品」,也已經產生根本上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變化了。其原初的概念,是藉由簡化生產過程及省略行銷活動,嘗試製造質好卻低價的商品。「有理由而便宜」,是當時的首創文案。所以,一開始的確是幾乎「沒有任何設計」的樸質用品。

 在那個即將迎向泡沫經濟榮景的年代,都會中產階級以「填滿再填滿、包裝再包裝」的炫耀性消費來彰顯自我、定義美好。人們普遍認為:「少即無聊」(Less is bore)。可以想像,「無印良品」大膽地訴求以內容本質、用未經漂白的淡褐色素紙作為標籤及包裝素材,其實是場「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觀念戰役。

 十年後,「無印良品」贏得了自己作為一個強大品牌的位置,但卻相當程度地輸掉了自己樸素的原創概念。它從「真的沒有設計」轉變成「設計中的設計」,一種讓人們以為簡單設計的複雜設計。「少即是多」則確立為一種新型態的分眾訴求,與初始的素樸構想開始分離,從而長出「與日本美學契合」的新論述。

 「一無所有中蘊含所有」,設計大師原研哉這麼概括形容「無印良品」;在我看來這其實既是頌辭又是警語。此意志體現於他們的經典海報──什麼都沒有就只剩一望無際的地平線和一個微小人影──簡直就是廣告的極限。在這裡頭,所有的物件消失了,只剩下「無印良品世界」這類烏托邦的想像,幽微地經由讚嘆的凝視進駐了我們身體。

 不再是眼花撩亂的物及其台詞,「沒有符號」就是唯一的符號,虛構即真實。「虛?空」(emptiness)的意象是只超大容器,極具誘惑力,讓人掏心掏「費」地,DIY將個別慾望灌注其中。

 最終,「無印良品」四字不只是名字,更是關於行銷工作的全部。而消費的我們,其實都是幫「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完成文案書寫的員工,只是我們不但沒領薪水,卻還因此花掉了薪水。

你還記得我嗎?

隱地  (20071224)




 在一個同學孩子的婚禮上,坐在隔桌的前《婦友月刊》主編鄧雲鶴來和我打招呼,我們曾是中興出版社的同事,她也是我的學妹,將近二十年未見面,但依然熟悉。

 當她回到鄰桌坐下,坐她對面另有位女士也和我打招呼,並拿起酒杯敬酒,並問我:「你還記得我嗎?」我立刻拿起酒杯站起來回敬,連忙說「記得記得」,等我坐下,旁邊同學問道:「那是誰?」我立刻臉露尷尬:「只是眼熟,但我記不起她的名字了!」

 「那你怎麼說記得記得?」
 「一桌陌生人都看著我,」如果我說:「不記得不記得,不是會弄得她很窘嗎?」

 「說得也是,喝酒、喝酒。」同學和我也有一年未見,就藉著喝酒把話題轉開了。

 而我卻繼續想著那位滿臉笑容和我打招呼的中年婦女,希望能想起她的名字。回到家後,腦裡還迴盪著那句「你還記得我嗎?」的問話。

 那是六、七年前林先生尚未過世之前的事了。小說家夏烈推著輪椅上坐著行動已經不便的母親,在一個文人聚集的典禮上,有人迎上前去,指著自己鼻頭問林先生:「你還認得我是誰嗎?」林先生臉上的表情,明顯看得出來並不高興,甚至還有些生氣,她並重重的說:「我記得!」說完隨即轉過臉去,這一幕畫面至今儲存在我的腦海(後來同樣的情節,也發生在琦君身上)。年輕人(其實也都三、四十歲了)無法體會老年人最怕別人問他:「你還記得我的名字嗎?」世上名字何其多,從年輕到年老,一個人要記得人間的名字,比天上星星還多。每個人的名字真有這麼重要嗎?

 婚宴或其他大場面的酒宴集會,總有這樣兩種人,一種像穿花蝴蝶,拿了酒杯,到處敬酒,四處和朋友打招呼,並大聲說話。另有一種人,彷彿屁股被凳子釘住了,從頭坐在原地,就是不肯走動。我自己屬於後者,也許有人會說,這種人比較驕傲。不,我有什麼好驕傲的,我們只是個性內向,有些怕羞,這樣的人通常在人多的地方都喜歡坐在一個角落裡。最不習慣美式雞尾酒會,見了人就要說哈囉。萬一碰到有人直問,「你還記得我嗎?」一時想不起對方的名字,立刻又會出現窘態的畫面。

 誰都明白,記不住別人的名字,是一種不禮貌。特別是多年的同事、鄰居或曾經朝夕相處的同學,但時光拉長三、四十年,所有記得的,有一天都會忘記。老年之後,人的記性變差,是一種自然法則,原本不必大驚小怪,只是阿茲海默症,逐漸讓老人記憶喪失得更快,老人即使未得此症,早已對自己記憶減弱感到恐慌,遇到故人不時要考問「你還記得我嗎?」當然心存驚悸。

 所以以後遇到十多年或幾十年不見的老友,就先報出自己的姓名吧!或者反過來說:「嗨,我還完全記得你,你是某某人吧!」人人都會老,就做個先知吧,不要等自己老了,才體會原來人忘起事情來會這麼快,總有一天我們什麼都會記不住,甚至連自己的姓名都說不清楚。

 活在人間,多說:「我是誰」,而不要老問別人:「你還記得我嗎?」

追浪人阿郎




 我想,這是一個老朋友的點滴故事,他的文字零散,卻真摯一如他純粹浪裡來去的態度。於是,我們叫他:追浪人。

 「有一天,如果我老了,老到什麼東西都記不住。我想,希望能記住的幾件事。我希望能記住的第一件,就是,曾經,我會衝浪。曾經我在颱風天下水,兩層樓高的浪,不敢讓家裡的人知道,獨自體會那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快感。而第二件,我希望記住的,那就是,我曾經愛上過非洲鼓。曾經在深夜的海邊、山上、火堆旁,盡情地享受人類最原始的節奏,沈溺其中,享受那腎上腺素,盡情快力的分泌……嘟嘟答……嘟嘟答答……幻想著非洲大地草原上奔馳的動物,大自然中一起演奏過生命的樂章。我希望能記住的第三件事情,就是遇見了雪人的那一刻,希望能永遠記住那種感覺,是開心的,是無法形容的,也希望能記住那個自己覺得是甜美的約定,那個為期一年的約定。如果有一天我老了,老到記不住任何事,真的希望有人能提醒我,記住這些曾經美好,曾經也讓我痛苦的回憶。如果有一天我老了,老到記不住任何事的時候。」

 ●
 阿郎是我們衝浪的伙伴,也是前輩,他浪裡來去的資歷已逾八年,在講究倫理的衝浪文化中,他也是許多新手入門時的導師。不過,他去年卻離開了墾丁,告別了他深愛的南國。我知道,這段時間內,他獨自一個人駕著吉普、綁著浪板、帶著他的夏威夷四弦琴(Ukulele)與非洲鼓,到臺灣各地的浪點去漂流。更多的時候,為了生計,他蟄伏台中,靠工地為家,以木匠的手藝維生,是大都市中芸芸眾生,如你我一般的一員。不過他已經年近不惑,在城市中有時我們偶遇,或許是在忠孝復興站的捷運列台上,也或許在衝浪伙伴的大都市的寓所中,他身著工地服,髮色蒼蒼,從快速的城市移動中閃了進來,我們停箸、酌酒,為各自的生活吐露一些細節──沒有說的是,他始終沒有忘情要回到那個我們都深愛的國度裡去。

 「第二十三號颱風已經在昨晚偷偷形成。今天,南灣街上無人。海邊封鎖,只有風,到處流竄著。店裡,照常營業,比薩店選擇在今天開幕,黃曆上說的好日子。但目前颱風走向不明,北有東北季風,壓制這顆颱風的走向,而且這顆颱風沒有後援的能量。落山風加上颱風加上低壓,心情真是有夠給它雜亂。這幾天,浪型並不好,倒是下午都會出現黃昏小高潮,聊表安慰。期待南灣出現巨浪,最好時機應該在星期天以後,敬請大家祈禱。風依舊吹著,我們依舊在這裡活著。」

 ●

 在墾丁的最後一份工作,阿郎是南灣小酒吧裡的bartender。也曾和朋友共同經營餐廳,但總是金源不足,後繼無力,至無疾而終。他的小吧曾是我們的窩。好多夏日的午後,阿郎要不窩在店門的沙發上打盹,要不就是悠哉悠哉晃到南灣的沙灘上去散步。容許我這麼誠實的說──在我而言,那挺像一個阿伯午後清閒在他家巷尾閒話家常的光景。沙灘上都是他的老朋友了,帆船業者,水上摩托車的駕手,還有挺著浪板準備歸家的浪人,他一個一個招呼過去。或甚至浪好的時候,我們是在水裡相遇的,招呼個一兩道浪;或沒浪的時候,就彼此坐在浪板上打屁,消磨懶洋洋的日頭,如屋前的老狗在暖洋下撒賴,翻身,躍海。更多的時候衝浪幫眾穿過墾丁夏日的車潮,在人車鼎沸的店門口,搬出非洲鼓,就這樣嘟嘟答……嘟嘟答答……伙伴們對話起來,稱職地扮演起南國猛男的度假風景。

 「今天,就在早晨6點,接到了小瑋緊急電話,哈哈,佳樂水出現好浪了,只是還在恍神的我,坐在沙發動也不動。6點30分,電話又響了,這次是A-Wu民宿老闆娘,緊急通知,佳樂水起好浪,哈哈,真不知該怎麼辦。好累。此時另一個房間裡的怡人,聽到消息,二話不說,忽然間,大喊一聲,部隊集合,出發,哈哈。……佳樂水,浪持續變大強而有力。喚醒了,浪頂上的舞者。等待著每一道好浪,盡力地在浪的頂端,演出。」

 ●

 阿郎剛衝浪的時候,陸續從泰國帶回幾張浪板。那時他的工作是導遊,常往來東南亞之間。有一次,他在曼谷的Rip Curl衝浪店看到一塊兩面對削花紋的九呎二長板,好喜歡,心裡癢癢受不了,買了!但,怎麼帶回來?九呎二,270公分!當下先讓店員用瓦楞紙包裝,抬出商店,嗯,店員幫他叫來一台嘟嘟車(tuk tuk,去過泰國的人都知道,當地特有交通工具,以125打檔車為動力的三輪車,車架還裝飾七彩炫麗的霓虹燈),把浪板從後頭插進,露出來的一大截就招搖地在曼谷的市街上前進,招攬了一個個外國觀光客的目光。但即時的大雨阻擋了他,東南亞的季節雨恩澤下起,阿郎跟他的新板困在曼谷著名的車陣中,兩小時動彈不得。我懷疑,要是雨下不停而水漲起,阿郎會不會就此下板而破浪前進。

 「我想,在這個時候,講這些,有點做作,但我知道,這是我的真心話。母親節、父親節、除夕夜,我想,總是我心裡最難過的時候。其實,真的好想,開開心心的在家渡過。但,我好像一直在逃避,我想,好勝心太強的我,總覺得,自己一事無成。自己,是家裡,最沒出息的一個。也,最讓你們頭痛的一個。我心裡,一直存在著,一直在我耳邊。我知道,你們根本不計較這些。只是,我真的,真的……唉,後天,又是母親節了。我,還是一樣,一事無成,還是一樣,我只想對你們說聲,我愛你們,也請你們,原諒我的不懂事。我……」

 ●

 曾經,冬夜一個旅人,告別墾丁的第一個月,阿郎展開他在這塊島嶼大地的巡迴之旅,一張板,一只鼓,走到哪睡到哪。夜晚他在白河的荷花田和伙伴道晚安。清境山上,他把手機遺忘在咖啡館,咖啡店長卻循著寒冽底生命鼓聲,找到了主人;阿郎說,他用solo的自由鼓聲和峻嶺對話。下一站?他說,仔細聽,風會有答案,不羈的影子……

 阿郎是我認識最純粹的衝浪者之一。說實在,我不知道衝浪要花多少錢,除了一張浪板,大海總是無私地接納我們。這幾年外頭總說衝浪是一項貴族運動,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聚集在南國的浪行者,大多為了衝浪,而放棄掉他們城裡頭的機會,只為了滿足每天的某一個時段,可以收拾自己的心緒,放逐自己到汪洋大海裡去。那些清晨五點或午後三時,都要在太平洋裡耗個兩三鐘頭的浪人,在墾丁街上的餐館或五星飯店打工,滿足他們血液中流浪因子的召喚。

 阿郎是純粹的自由浪人,他想要衝浪就衝浪,想要打鼓就打鼓,要做木工他就進到城市去學師。這些他都做到了,很多人為達不成的夢想而羅列許多藉口,但阿郎放下許多,才換得他的自由。這樣子描述他對嗎?好像也不對,因為對他而言,沒有什麼叫固定的模式。

 「漸漸的,離開海邊已經一段時間。腦子裡海水味的記憶,幾乎淡的快要想不起來。生命中,鼓聲幾乎快佔滿了。流浪的鼓手,四處為家,以流浪的方式,拜四方眾高手為師。不管對非洲鼓,對生活,對一切,大地是最謙虛的老師,大海是最溫柔的母親。浪,它對我諄諄教誨,讓我知道,對宇宙的尊敬,對人要謙卑。海一直在心中,鼓聲一直在耳邊。我,一直在學習著。」

 ●

 我無法想像,阿郎也成了和我一樣,必須往來城市與南國之間的通勤者了。他的工地時常移動,從台中到台南,從高雄到桃園,常常,在msn畫面中看見他上線,卻不知道如何問候,因為最容易也最難啟齒的招呼語:你在哪裡?答案往往是預料中不定的。一年多來,他在墾丁的租賃處仍保留著,一項浪費也不必要的開銷,主人總是缺席,但我知道那是他心中必須保留的最後園地。

 最近一次的見面,我在楠梓高速公路旁的陸橋下接了他,阿郎風塵樸樸下了統聯客運。午夜十一點了,初秋有風且有寒意。那天他的工地在新竹,收工後,他先回台中,又南下準備直奔墾丁。等待他的空檔,我在車裡發呆,轉乘的巴士站,心裡湧現一段段草成的小說情節,荒涼,卻恰好填滿了這東南亞國家式的午夜秋風。阿郎告訴我,他有一股衝動,想把他的吉普車賣了,籌旅費,跟最近來臺巡迴的一位鼓師同回布吉納法索。非洲?自由的浪人,你的鼓聲也要遠征撒哈拉沙漠?

 我在阿郎的部落格中摘錄了他的文字。曾經,阿郎發行了五年的電子報,卻因為網路公司改版,所有的內容煙消雲散,所有回憶一字不留。接下來他把生活的片段記載到另一個分享空間,又移居到現在的部落格。我想,這是一個老朋友的點滴故事,他的文字零散,卻真摯一如他純粹浪裡來去的態度。於是,我們叫他:追浪人。

 「夏天到了,我卻期待看見:雪人。夏天真的來了,只是,不知道我一直在等什麼。等待一種說不出的期待,我到底在期待什麼?我是一朵盛開在海邊的扶桑花,用著我最熱情的笑容迎接,在海邊出現的每一事物,讓所有的感動,感動周遭跟著感動的氛圍。」

家庭總裁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44 期
作者:林正峰


名律師陳玲玉(右)風光的背後,有無聲老公洪三雄的堅定支持。
二○○二年,《財星》雜誌調查,全美最有影響力的五十位女性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先生待在家裡,或從事兼職。女力崛起,「家有主夫」的風潮,正從歐美吹向台灣,過去四年,台灣家庭主夫人數成長一.七倍,他們是台灣的第三百六十一行。他們如何引進企業經營概念,創造家庭的最大利潤與幸福?



》趨勢篇 台灣家庭主夫,四年增加一.七倍
社會轉型 夫妻角色 開始互換

回歸家庭當主夫的趨勢,開始從歐美席捲全球,從此,男人們開闢出了另一種新「工作機會」,是謂第三百六十一行。

二○○五年底,德國出現首位女總理;遠在萬里之外的賴比瑞亞,也選出第一位非洲女總統;而在大西洋另一端的智利,極可能在明年初誕生第一位女總統。

女力崛起,正逐漸打破「男主外,女主內」的主流家庭結構,家庭面貌越來越多元!

二十世紀晚期,英文字典上出現了「家庭主夫」(househusband)這名詞,它點出有一群男性願意與妻子互換角色,返家主持家計。一九八一年,美國作家托健生(Hakon Torjesen)更寫下一篇論文,名為〈家庭主夫:變遷社會的反映〉(Househusband: Reflections on a Changing World),家庭主夫現象越來越受到矚目。

根據《財星》雜誌(Fortune)二○○二年的調查,全美最有影響力的五十位女性中,超過三分之一「家有主夫」,包括全錄執行長莫卡西(Anne M. Mulcahy)、前惠普董事長菲奧莉娜、到福特營運長安‧史帝文斯(Anne Stevens)等,在她們亮眼的職涯背後,都有一位提早退休或辭職回家帶小孩的家庭主夫。

兩個成因:核心家庭普遍、家庭價值抬頭

而這股家庭主夫的趨勢,也逐漸從歐美向東方擴散。在以大男人主義著稱的日、韓兩國,最近紛紛推出以家庭主夫為主題的偶像劇。譬如,二○○四年日本的「老公當家」、韓國的「不良主婦」,前者在日本收視率高達一七%,後者收視率也在同時段節目中排名第一。

這兩部偶像劇,都描述在經濟不景氣下,原本是一家之主的先生,返家當主夫後,從無法適應到最後打開心房接受事實,把原本瞧不起的家務做好,還贏得老婆尊敬的過程。 不止日、韓,根據主計處調查,過去四年,台灣家庭主夫人數,也大幅增長一.七倍,去年達到一萬八千人。

從數字上看,雖然目前家庭主夫的比率還小,但成長趨勢卻越滾越快,除了女力崛起外,還有兩項因素:一,核心家庭普遍,傳統的家族功能弱化,以夫妻為主的小家庭,必須找出最適分工模式,共同賺取所得、養育小孩。二,家庭價值抬頭,現在,人們追求的不止名利,夫妻雙方願意以更創新的方式追求來自家庭的幸福指數。

而分析男人回家當主夫的成因,主要有三類。第一類:「家有英雌」型,妻子工作能力相對強,發展潛力相對大,在家務與子女乏人照顧下,由先生扛起重任。

第二類:主夫「自我覺醒」型,有些男人個性適合主內,卻礙於過去傳統的性別框架,在職場上載浮載沉,直到主夫意識覺醒,加上妻子支持,得以如願。第三類:「形勢所迫」型,因為失業,或因病無法工作,只好先變身主夫。

三種類型之一:「家有英雌」型,讓妻子專心衝刺事業

第一類主夫,以名律師之夫—— 洪三雄為例,雖然他目前的頭銜是台灣金融資產服務公司董事長,但名氣遠不及妻子陳玲玉,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素有「阿扁總統御用律師」之稱。陳玲玉專辦收費最高的商事案件,客戶有台灣高鐵、國泰、富邦等動輒千億資產以上的企業集團。

陳玲玉、洪三雄兩人同為台大法律系高材生,當時友人曾戲稱其組合為「郎貌女才」。披上律師袍後的陳玲玉,能力出眾,但考量到獨生女的教育問題,十六年前,他們召開了一場重要的家庭會議,當時陳玲玉因工作調派美國的時間已到,但女兒想繼續在美就學,因此,他們決定陳玲玉隻身返台發展,洪三雄則留在美國舊金山日本城,照顧小學畢業的女兒。 就在陳玲玉與成篇案牘的法律文件相伴時,洪三雄卻鎮日與家庭帳簿、女兒成績單為伍。這樣持續六年,洪三雄既要扮演嚴父,又要扮演慈母。

他們的女兒洪紹凡,有生活上的需求,會找爸爸,穿衣服好不好看,會問爸爸,甚至跟爸爸穿起情侶裝,而媽媽唯一的功能,則是洪紹凡的事業顧問。如今,二十八歲的女兒,已從賓州大學傳播系、台大國企系研究所畢業,擔任雙清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管理骨董業務。

在美國六年後,洪三雄返台繼續當家庭主夫。公務繁忙的陳玲玉,曾在百貨公司試衣間,因接到客戶電話,不顧試穿到一半,忘情地講起公務;而洪三雄隨時掛念的,卻是家門口親手種下的櫻花樹,是否長得好。他自己搬石頭造園時,被鄰居誤以為長工;開車接送老婆,卻被誤當作司機,他只好自我調侃:「我在等阮頭家娘啦。」

問洪三雄,如何捨得放棄自己的工作,他卻搖頭:「不是放棄,是放下。」

三種類型之二:「自我覺醒」型,早早退休樂在付出

第二類主夫,則以保險天后之夫—— 陳錦城為例子,台灣保誠人壽區經理郭懿中,不只名字像男性,事業企圖心甚至比男性高,她加入保險業不到九年,已橫掃大小獎項,年收入上千萬元。十二月初,她更以四個月就達到四千萬保費的業績,奪得下半年業務高峰會冠軍。

然而,保險天后風光的背後,卻是先生陳錦城的默默付出。每天清晨,陳錦城開始為早餐而忙碌。他先取出臭氧機,為蔬果去除殘毒,然後打成蔬果汁,添入爐上精心熬煮的五穀粥,做成一家人每天早晨必備的飲品—— 精力湯。

一杯五百CC不到的精力湯,至少要花上一小時準備,只見老婆大人瞬間下口,不到五分鐘便拎起LV包,趕赴公司早會。

早年從事外貿業的陳錦城,不到五十歲就決定退休,手邊有筆小積蓄,評估足堪退休所用。但事業心極強的妻子卻選擇加入保險業,再創事業第二春。她從剛開始的「玩票」,到後來竟變成「玩命」,甚至為了拚業績,一週上班七天,每天只睡三、四小時。 陳錦城一肩扛起家務,更扛起調教子女的重任。他陪兒子下棋,陪女兒唱卡拉OK。剛開始,子女出門前都會留下字條給爸爸、媽媽,交代去向,沒隔多久,「媽媽」開始從字條上消失,只留下爸爸。

目前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生技碩士的女兒,是陳錦城最大的驕傲,她一路從北一女、台大到哥倫比亞大學,在台大八學期,拿了六次書卷獎,以第一名成績畢業。

三種類型之三:「形勢所迫」型,人生沉潛期逼出才華

第三類主夫,通常是迫於形勢而留在家中,然而這段沉潛期,不僅對維繫家庭有幫助,甚至可能成為更上層樓的契機,名導演李安正是一例。

未成名前,李安因為無戲可拍,曾經待在家裡六年,「相妻教子」,連岳家都頗有微詞。李安當時還自嘲,「我家沒有男人,只有媽媽跟孩子。(編按:李安調侃自己不算男人,是孩子)」

但這段主夫經驗,卻成為孵化李安創作生命的蛹。李安的弟弟李崗形容,他的太太在家像太陽,熱得讓李安受不了,就靠這股壓抑,硬生生「逼出」了李安的大才華,「就像是煮飯,最後,你還得要悶一下,才熟,」李崗笑說。

一個考量:是終身的選擇,或是短期的選項? 不過,家庭主夫,這個「第三百六十一行」的新職業,並不好幹,而且要承受相當大的社會壓力。

不管自願或被迫,有志走上這一行之前要先考量,這是終身的選擇,抑或是短期的選項?

選擇終身者,通常是家中基本經濟狀況無虞,因此提前退休,俾利太太能夠全力在職場上衝刺,譬如前惠普董事長菲奧莉娜的先生。這些主夫不愁家計,最大挑戰只在能否安於一位沒有頭銜、不需要名片的人。

若是短期主夫,除了日常家計外,還要為日後復出職場做準備。從專業技能、社會脈動、人脈維持,得面面兼顧。「認真學習的主夫最英俊,」台灣資深家庭主夫張孟起分享他的經驗,他強調,家庭主夫要比上班族更努力學習,否則言語必然乏味。 去年因病從職場提前退休,現年四十歲的工程師洪國書,就是一位計畫在病癒後復出職場的短期主夫,他對仍在科學園區上班的妻子開玩笑說:「妳就當我是李安,先養我幾年。」因為,他想逐漸轉型為專業而快樂的投資人。

在熟悉家務操作後,他撥出空閒與一群專業投資客搭上線,除了每天透過網路電話聯繫外,每週還固定由台南北上參加研討會,認真加上積極,贏得這群投資人的信任,全部人集資成立公司,再借重他的資訊專業,協助開發程式投資分析系統,讓他在家也能工作,為下半場的人生,預留轉機伏筆。

不過要跨出家庭主夫的第一步,最先碰到的關卡,還在自己的心理,其次才是妻子。資歷長達十五年的資深家庭主夫張孟起說,「要求周遭的人接受你是家庭主夫這個事實,遠比你接受自己是家庭主夫的事實,更困難。」

因為,原本先生、爸爸的角色,加上主夫的角色時,角色間的矛盾必然產生,家庭的人際關係也產生微妙變化。譬如,當家裡吃飯時,大家坐定後,桌上少了筷子,是誰去拿?當全家一起看電視,太太突然要吃水果,你是否會起身?當你前一秒鐘還在洗碗,下一秒鐘太太就抱怨小孩功課不佳,是你不用心督導時,你的身分將馬上由主夫變成爸爸?

一個潛在危機:信心不足、倉卒上陣將兩頭成空

信心不足的主夫,隨著太太工作成就越高,會自慚形穢,久而久之,可能嘮叨異常。除了信心考驗外,家庭主夫另一項潛在危機,在於過去缺乏「實習」經驗,倉卒上陣後,又把家務看得太容易,結果惹來一團混亂,筋疲力盡之下,家庭、事業落得雙輸。張孟起就特別提醒,切莫輕忽「漸」的過程,事先要有規畫。

家庭主夫的興起,象徵時代的大不同。

十五年前,《財星》雜誌曾經以執行長「足堪炫耀的主婦」為題,描述了執行長年輕貌美的妻子,她們唯一的工作就是吃午餐、開派對、上街購物,以及確保她們的老公不需要用到威而剛。 八年前,《財星》想寫高階女性主管「足堪炫耀的主夫」,最後放棄了,因為不只很難找到例子,甚至很難找到有人願意公開談論自己的選擇。大家都將這種話題當作禁忌。

現在情況卻大不相同。位在矽谷的美國電信業者Verizon的財務長朵韻.托賓(Doreen Toben)就說︰「這兒幾乎所有的女性高階主管都有待在家裡的丈夫。」

雖然許多職場上的女強人並不想讓她們的家庭主夫曝光,但無法否認另一半的貢獻,連續第五年被選為「美國最有權力女性」第一名的前惠普」HP)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菲奧莉娜就說︰「法蘭克」Frank Fiorina,一九九八年、四十八歲時由AT&T副總裁位子退休)一直是我非常大的支持來源。他曾經擁有過非常成功的事業。他一直是我的磐石。我實在是非常幸運。把他描繪為待在家裡的丈夫,對他並不公平。」

二○○二年,《財星》舉辦了「最有權力的女性高峰會」,與會者中,有三成的伴侶待在家裡。該年出爐的《財星》最有權力女性,上榜的五十人之中,超過三分之一者的先生待在家裡,或是從事兼職。

美國如此,台灣的距離也不會太遠。可見的未來,家庭主夫會是台灣的熱門職業。?

不只「拚經濟」,現代男人開始「拚家庭」

年逾六十歲的建華金控執行長盧正昕曾經感慨的說:如果人生有遺憾,那就是年輕時沒有時間多陪家人。

多數男人,早已習慣被賦予經濟面的工具性角色,只有當職場成就獲得肯定,才能感受自己存在的價值。但在完整的家庭裡,男人的角色絕不僅止於經濟需求的滿足。

譬如,在西方的文化傳統中,就有父與子的單獨旅行,這是兩代男人之間的私密對話,是一種承傳的儀式,這一點,無論母親的角色扮演再好,也無法替代。 台大社會系教授孫中興認為,過去的男人,一味的被教導要「拚經濟」,但現在的男人,也要學習「拚家庭」。因為現代的小家庭,不再是妻子一人就可以獨掌大權,而需要夫妻兩人的互相補位,主將與副手的角色,可以依照彼此的優勢調整。

因此現在的男人,比過去擁有更多選擇,選擇花更多時間在家庭上,甚至可以選擇返家當主夫。而整個社會趨勢對於家庭主夫的接受度,「看來前景是一片光明」。

過去,男人就像一匹馳騁沙場的戰馬,但無論戰功如何彪炳,戰馬總會衰老。當戰場不需要他,這匹戰馬告老還鄉之際,往往才發現,家中早已沒有他的位置。畢竟,子女的成長經歷,妻子的青春歲月,一旦錯過,再怎麼也無法追回。

女人就愛唐三藏

【聯合報╱江映瑤】 2007.12.24 02:29 am


牛魔王以及其他許多男性久久想不通這件事——為什麼女人會喜歡唐三藏?他既沒武功,又不近女色,長得白皙皙的還菸酒不沾,遇到危難就靠孫悟空來搭救,連罵人的話都說不出口,這簡直……簡直太「娘」了嘛!儘管如此,女人一看到他仍然忍不住地春心盪漾,想盡辦法色誘或布陷阱活逮,恨不能比別的女人早一步吃掉他!難道,抽菸喝酒譙髒話外帶「開查某」的男子漢不是女人要的嗎?

對於這點還有疑問的男人,最好先去聽聽周杰倫的〈牛仔很忙〉。小天王呼應了唐三藏的「娘」,不喝酒改喝牛奶,因為知道喝酒傷身體;洗澡都洗泡泡浴,因為可以玩玩具(多可愛呀!);衣服只穿假牛皮、跌倒時盡量不壓草皮、不開槍改射橡皮筋,只因他有顆善良的心!這才是女人心中的王道!就像唐三藏,如此乾淨又正派,感覺上只要咬一口就能養顏護膚兼長生不老,更何況明知吃不到,就可以放心去搶而不怕吃太胖;最主要的是唐三藏沒有牛魔王那種視女人為「非我族類」的心態,他甚至只聽觀世音的指示,不因祂的女性形象而稍有遲疑怠慢。

還有一個原因,讓女人心中只有唐三藏——因為女人就像孫悟空!尤其是武功蓋世又刁鑽自傲的女人,她們什麼場面沒見識過?因此對那些裝腔作勢心口不一的男人早已厭倦,沒想到有朝一日還能遇見純真善良如唐三藏這種絕種極品,深深觸動了她們內心最柔軟的角落,釋放出世上最超級無敵強韌的母性保護慾,不知不覺就戴上了金箍咒,甘願陪同唐三藏眺望著遠方的夢想,一生一世亦步亦趨地護送著他,對外斬妖除魔,對內磨練不長進的同袍,一起走向美好而充滿可能性的未來。

每一餐

王文華

我把每一餐,當做生命給我的一個機會。當我打開餐巾、舉起刀叉,我聽見生命對我說:「你可以透過食物和旅行來認識、享受我。用這種方式你賺不到錢,得不到名,但是快樂卻一點一滴地發生。原汁原味,絕對實在。和愛情相比,食物不會可歌可泣,但至少不會騙你。」
跟朋友約吃飯,朋友問:「你想吃什麼?」我常說:「都可以。」
「都可以」、「你說呢」、「隨便啊」、「無所謂」,這些話我都說過。表面上看起來是隨和,實際上是無知。因為不知道有什麼東西好吃,所以只好配合別人。
今年之前,我對於吃一直沒什麼熱情。我吃過很多好東西,但都是別人帶我去的。吃的當下很享受,但事後要我自己再去找那家餐廳,我可提不起勁。
為什麼會這樣?我猜大概是因為今年之前,我是個認真的上班族。對我來說:「吃」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是為了「工作」。 今年起不再上班,我把生活顛倒過來:「工作」,是為了賺錢來「活著」,而「活著」,是為了好好地「吃」。
吃應該是生活的目的,不是手段。
我38歲,體會到這一點已經太晚。38年,四萬一千多餐,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的,不超過十碗。

我不是特例
可悲?但我應該不是特例。我猜很多人跟我一樣。一天結束後躺在床上,不記得今天吃了什麼(甚至根本沒時間吃),卻清楚記得辦公室哪件公事沒有辦完,哪個傢伙講他壞話。這就叫為了工作而活,為了活而吃。吃飯就像汽車加油,例行公事,只看價錢。加油你還會挑 98無鉛,吃飯你只在乎夠不夠鹹。
為了工作而活倒還有某種意義,有些人搞到活著,只是為了不要被公司那個傢伙鬥倒。諷刺的是,那個傢伙,壓根沒把你放在眼裡。
生活,變成了一場自編自導、沒有觀眾的驚悚劇。
誰不懂「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道理,但為什麼能做到的人那麼少?誰不享受美食的快樂,但為什麼把它們放第一順位的人那麼少?
我不敢說有經濟壓力的人。當一家溫飽都成問題,講及時行樂是唱高調。但那些經濟穩定、甚至優渥的人,為什麼還吃得那麼糟?
不只是吃和玩,還有住和穿。多少上班族,包括我在內,明明有經濟能力改善生活的品質,卻過得像寄生的蝨子。頭髮沒有型、衣服沒有洗、辦公桌像實驗室、浴室像化糞池。我們銀行的戶頭裡也許有很多零,生活的富有程度,頂多只有一顆星。
我們過得糟,因為沒有學習。
Surprise!生活也是要學習的,可惜的是:我們從來沒有學過。
美術課、音樂課、家政課、講兩性的那堂健康教育課,這些課教學生把「生活」過好,你上過幾堂?這些課都用來上英數理化,教學生如何把「工作」做好。這樣長大的我們,自然成為工作超人、生活白痴。
如果被丟到荒島,我們第一個反應大概是上網找資料。

四個問題
我當老闆時和一位來應徵工作的年輕人面談,我問他的頭四個問題是:
「有沒有女朋友?」
他說:「我還年輕,想專心拼事業,目前不想交女朋友。」
「你去過最好玩的地方是哪裡?」
「我不喜歡出去玩,我喜歡在家研究電腦。」
「那你吃過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
「我都全心全意工作,吃得很隨便。」
「會做菜嗎?」
「我家附近有很多吃的,不用自己做。」

他可能以為這些答案都展現出專業精神,會為自己加分,於是得意地看著我。但我連學歷和經驗都懶得問,就跟他拜拜了。我已經活得夠粗糙了,但就連我都知道:除非是極度專業的人才(比如說實驗室的科學家),一般來說,好的員工,必須先是一個好的情人。工作要做得好,生活品質得高。 或是說,好的員工,對生活必須有起碼的" 興趣 "。
這位應徵者沒有興趣,也沒有謙虛。他沒有生活能力也就罷了,他還看輕那些能力,覺得自己花錢就可以買到,何必自己學。
花錢可以上好的餐廳,但體會不出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花錢可以坐頭等艙去義大利,但站在競技場中央不會有思古之幽情。

「吃」只需要像機器人一樣張嘴閉嘴。但「品嘗」就需要用到五官和心。
我也曾經張嘴閉嘴過。在美國念書時,覺得讀書最大,其他一切都是浪費時間。有一段時間,我請中國餐廳每晚送便當給我。他們五點送到大樓門口,進不了大門,就把便當放在地上。我六七點回到家,有時下著雨,就在公寓門口地上,一堆廣告傳單之間,挖出又濕又冷的晚飯。上樓後一邊吃,還一邊翻著課本。
十多年後,我的經濟狀況比當學生時好的多,吃的東西卻一樣溼冷。六七點窩在辦公室,沒事做了,但也不想回家。跑到附近麵攤上隨便吃碗麵,匆匆又趕回公司,生怕錯過了重要的E-mail。
肚子飽了,甚至因為吃得太快而很脹,但味蕾很懶散,心情很空虛。
不上班後,我問自己:一頓好的食物,花兩小時吃,頂多一千塊錢,就可以讓我們立刻快樂起來,為什麼不要?我們把所有時間拿來追求愛情、成功等虛無縹緲的東西,追求過程痛苦無比,追求到了稍縱即逝,為什麼不分出一點時間來,好好吃個東西?
原因大概是:我們都希望賭一把、贏大的。

繼續做夢吧
我也曾是個賭徒,野心勃勃地想:一旦我考上第一志願,或是當上總經理,或是找到天命真女,一切的問題都迎刃而解,那天以後,我就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為了那些快樂的日子,現在苦一點沒關係。
繼續做夢吧,王文華。
但在聯考制度下長大的我們,有這種想法很正常。我們都是延遲快樂的高手,擅長讓人生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
但聯考制度下長大的我們,後來也都發現:得到第一志願和天命真女之後,他×的,竟然有新的問題!
被延遲的快樂不但不生利息,反而連本金都沒有了。人生不會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她與你打一個照面,你不抓住她,她說走就走。陪伴你的只剩感嘆,和打不完的玻尿酸。
於是我戒了賭,開始用定存的方式,一天一天累積快樂的"利息"。如果沒有命一把贏到大的快樂,那我就一餐一餐累積小小的幸福。 今年以來,我開始講究每一餐。未必要山珍海味,但就算是蚵仔煎,也要細嚼慢嚥。未必去大飯店,但就算是路邊攤,資料也要搜集齊全。我把每一餐,當做生命給我的一個機會。當我打開餐巾、舉起刀叉,我聽見生命對我說:「你可以透過食物和旅行來認識、享受我。用這種方式你賺不到錢,得不到名,但是快樂卻一點一滴地發生。原汁原味,絕對實在。和愛情相比,食物不會可歌可泣,但至少不會騙你。沒有愛情的時候,你就多吃!」

Eat and live
Oh, My God!沒有愛情的時候,你就多吃!我飽讀詩書,卻發現這才是真正的醒世箴言!
九月初的周末,晚上十點吃完美食,和一位老友在街上巧遇:
「最近忙什麼?」我問。
「忙著補習考金融證照,」他感嘆地說,「沒想到到了我們這個年紀,還要上補習班。」
「有什麼關係?我也在補習。」我說。
「你補什麼?」
「想報一個旅行團,到瑞士學烹飪。」
他愣了一下,然後慢慢笑出來。Yes,我的老友懂了!那微笑的源頭是一種醒悟,醒悟到經歷了名、利、愛、恨,到頭來人唯一能真正擁有的,是一顆熱騰騰馬鈴薯。醒悟到天上會飛來很多真、假、虛、實,真正對你好的東西,都是從地底下長出來的。
「報名時別忘了我。」他叮囑。
我點頭,就像高中時答應幫他報英文補習班一樣。對工作,我們都已鞠躬盡瘁。對人生,我們才剛要開始。
我們揮手再見,他對我說:「Eat and live。」
Eat and live。我微笑,是啊,我們去瑞士吧。

福田

1998 年 5 月 4 日,佛教三大流派中的兩大流派--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在世界都會中心紐約舉行了對談,切磋佛教真義,研討佛教在二十一世紀的發展方向。這是世界佛教界的一件空前盛事,自佛教誕生二千五百年來,還不曾有過這樣一次跨國的高層次對談。在對談地點「玫瑰廣場大廳」,雖然門票價格高達一百美元一張,場內兩千餘座仍然爆滿。世界數十國新聞媒體記者雲集紐約,通過電視和報紙向全世界報導了這一盛事。

既是空前的世紀對談,主談人非得是宗教領袖不可。代表藏傳佛教的主談人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十四世達賴喇嘛,這是一位廣為人知的高僧,而代表漢傳佛教的主談人則是著作等身的高僧聖嚴法師。

有關這場世紀對談的盛況,紐約的中文大報有連篇累牘的報道,僅擇其標題幾例:

「達賴、聖嚴對話三小時,漢藏交流,二千現場觀眾傾聽顯密高僧智慧語,掌聲笑聲,贊嘆歡喜。」

「神通雖有須慎用,人間終將有淨土。開悟澈悟,追求空性相應。唯智唯明,光明永續不斷。」

「兩高僧妙語如珠,掌聲頻響。信眾受法而滋潤,滿心歡喜。」

「達賴聖嚴弘法大會,三天切磋功德圓滿。華、藏、洋信眾跨越種族藩離萬流歸宗,經、律、論啟發世人智慧心靈大放光明。」

這場世紀對談結束後,台灣中華電視公司「點燈」節目主持人李文媛小姐到聖嚴法師的下榻之處採訪了他。

李文媛:「聖嚴法師,請您談一下,您從台灣到日本留學,後來到了紐約,您為什麼會到紐約來弘法?」

聖嚴法師:「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我讀完書以後,拿到了文學博士學位,本想回台灣,但是台灣沒有人要我。因此,我想,回台灣的因緣暫時還沒有成熟。這時美國的沈家楨先生建議我到美國看一看。我最初的時候租房子住,沈先生每月為我繳房租。然後我們買了地方,沈先生替我們付了一筆錢,還有一位大乘寺的太太也捐了一筆錢,我們買了一座破房子,自己慢慢地修,修了快兩年才修好 …」

李文媛小姐和聖嚴法師問答的這段話,說的是 1969 年至 1978 年間的往事。聖嚴法師在自己的著作《聖嚴法師學思歷程 》(台灣正中書局1992年出版) 有這樣幾段的敘述,

當時,因為從台灣出去的留日佛教青年之中,還沒有一個學成回國的。所以,我的師父經過考慮之後,反對我出國;本來答應支持我出國留學經費的一位南洋華僑佛教徒也變了卦;而當時的善導寺,沒有支援我的義務。我在民國五十八年三月十四日,離開台北飛往東京時,除了一張機票之外,其是阮囊羞澀,幾乎是在國內佛教界的一片反對聲波中,踏上了我留學異國征程。

「我在曰本留學,隨時都有斷炊之憂及輟學之慮,因為沒有固定的資助者,以至於在頭兩年之中,我也常去為華僑誦經,給華僑說法。所得雖有限,終是不無小補,也比脫下僧袍去餐館打工好些。偶爾有東南亞的華僑佛教徒到日本訪問,我也賺取一點導遊費 ‥.」

聖嚴法師 1930 年出生于江蘇省南通縣的一個赤貧農家,小時候只斷斷續續上過四年小學,十四歲出家當了小和尚,二十歲參軍做了通訊兵,三十一歲因病退伍,又做了和尚。他是一位勤於自學,善於獨立思考的學者型和尚。在進入日本東京立正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之前,已經在台灣出版過幾本佛學著作,還在雜誌上發表過很多佛學論文,甚至發表過小說、散文、詩歌,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青年,在東京備受熬煎,引起了台灣的著名作家、出版家朱斐居士的同情,朱斐居士辦了一份世界有名的佛學雜鋕《菩提樹》,就在這本雜誌上把聖嚴法師的情況報導了出來。

沈家楨和居和如都是《菩提樹》的常年贊助人,也是朱斐居士的好朋友,看到報導之後,夫妻倆決定資助聖嚴法師。沈家楨給朱斐寫了一封信,請他調查一下聖嚴法師修完學位需要多少錢,並請他不要告訴聖嚴是誰資助的。不多久,朱斐便將情況傳遞到美國,沈家楨夫婦就從 ASC 的瑞士帳戶裡撥出一筆錢,匯到東京立正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張聖嚴手裡。 (聖嚴法師本姓張)

聖嚴法師在 1992 年出版的書中繼續寫道:「過了一個學期,也就是民國六十一年的夏天,就有位隱名的善士從瑞士給我來信,答應支援我留學的費用。可是,由於當時美金貶值,我所申請的那一筆錢不敷開支。山本先生 (博士導師) 知道後,便對我說,希望我民國六十四年春,在他退休之前,提出博士論文就好。至於經費,他會為我設法,每年六十到八十萬日元。幸好瑞士又給我不夠的數目補足,第二次匯到。可惜就在那一年,山本先生也就過世了 。」

當時只有朱斐居士知道聖嚴法師屢次在信中提到的「瑞士善士」是誰,一想到能把聰明的聖嚴法師也蒙在鼓里,朱斐居士就覺得很樂。就這樣,從 1972 年到 1975 年,聖嚴法師每年都會從瑞士得到匯款,當他把目光投向世界地圖的時候,他堅信在那個面積很小的美麗國度裡,有一位善士,像觀世音菩薩那樣,正在默默地幫助他度過難關。他一定要努力學習,拿到博士學位,絕不辜負這位善士。

日本當時並無哲學、宗教學、歷史學的博士學位,凡是研究哲學、宗教、歷史的學生,能夠拿到的最高學位就是文學博士。日本人過去都是攻讀十至二十年博士課程之後,才有可能拿到文學博士學位,從無例外。聖嚴法師只用了四年時間就拿到了博士學位,不僅在東京立正大學不曾有過,在日本歷史上也開了先例。一個只受過四年小學教育的人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實在是難得。

聖嚴法師拿到博士學位後,瑞士匯款自然就停止了。但是,在美國卻出現了一位沈家楨先生與他的老同學老朋友沈嘉英一起,為聖嚴法師在日本出版博士論文提供了一筆贊助,在日本出版博士論文可不是什麼賺錢的事,作者不但無錢可賺,還得倒過來付給出版商費用。聖嚴法師這本四十萬字的博士論文,結結實實地花掉了二百多萬日元,把他所有的積蓄一掃而光,還得加上兩位沈先生的贙助才得以出版。

接著就發生了聖嚴法師對李文媛小姐說的那個問題,在「台灣沒有人要我」的情況下,沈家楨邀請聖嚴法師到美國。在紐約大覺寺做了住持,還當選為美國佛教會副會長。聖嚴法師初來美國,不懂英語,沈家楨就為他請了家庭教師,按年小時十四美元支付教課費。

對瑞士匯來之款,聰明的聖嚴法師已經有了覺察。1992年,他在書中寫道:「僑居在美國的沈家楨先生,原是一位航業鉅子,所以跟東方航運公司的董浩雲先生 (作者註,香港特首董建華之父) 關係也很好,因此,我的大批圖書,也由該公司免費從東京運到紐約。不過,沈先生公司的船,都是走的美國國內航線,由於他篤信佛教,虔誠地護持,我在東京求學時,從瑞士轉來的獎學金,也可能就是出自於他的支援。他還沒有明白地承認,但是我想,除了沈先生以外,沒有其他的人。在資助我之前,他也曾經贙助過另一位已經還俗的僧人去留學日本,可惜沒有學成。」

好一個聖嚴,果然腦筋好得很,不但斷定除了沈先生之外,沒有其他的人,而且還摸出沈家楨曾經贊助過另外一個留學日本的青年。也不知道他是從那兒摸到的情報。

現在回到 1998 年 5 月的紐約,此時的聖嚴法師已經是一位名揚全球的大佛學家,擁有數百萬信眾。他在紐約曼哈頓一座三十二層高的大樓房間裡告訴李文媛小姐,對談結束後的首要事情,就是要去莊嚴寺探望他的恩人沈家楨老居士。

敏捷的李小姐立刻抓住了這個機會,帶領電視攝製組先於聖嚴法師前往莊嚴寺, 時間是 1998 年 5 月 24 日,星期日,那天天氣晴朗,兼任美國佛教會醫療慈善功德會會長的沈家楨正在印光樓與醫慈會醫師理事長鄭靈醫生接待前來接受免費治療的中西患者。聽說有個電視台來訪,沈家楨便趕回家中。

李文媛小姐在 6 月 1 日播出的電視節目 K聖嚴法師感恩行,中回顧了這次採訪,「這次紐約之行,除了採訪到達賴喇嘛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拜訪到聖嚴法師生命中的重要恩人沈家楨居士,同時發現了一個成功於紐約寧靜郊區,卻流傳久遠的動人故事‥.,我們一行人來到座落於距紐約一小時車程的莊嚴寺,見到聖嚴法師的恩人沈家楨先生。他一生傳奇,曾是世界航運鉅子,榮登美國及世界名人錄,創建莊嚴寺,並默默資助許多出家人。但是,我對他最深的印象,卻是他八十五歲的年紀,滿面燦爛的笑容,滿臉歡喜自在,對他施恩於人,他總是說,「忘記了,不要再提了 。」今天,聖嚴法師來到莊嚴寺,又與他的恩人沈家楨見面了。

似乎是為了回敬沈家楨「蒙」了他許多年,聖嚴法師這次也來個突襲,當他忽然出現在沈家楨面前時,令老人又驚又喜,二人攜手走入和如圖書館,共同接受中華電視公司「點燈」節目主持人李文媛小姐的採訪。

在李小姐再次提起當年的事情時,沈家楨發表了這樣的談話:

「聖嚴法師實際上才是我最大的恩人。各位想一想,聖嚴法師救了多少多少人?今後還會救多少多少的人?他的影響力並不侷限於中國人;美國人、外國人,都受到他的影響。假定我當時那點錢買了一件古董,或一張畫,放在我家裡,各位再想一想,到今天,你是歡喜幫助一位法師呢 ?還是歡喜真個古董放在家裡呢 ?」

他接著說:「所以,我覺得,佛教裡面其實已經講得很清楚,所謂的種福田,聖嚴法師就是我的福田。他到了美國之後,給我的影響,給我的教導,這些我都感激不盡。在大覺寺的時候,他教我打坐,等等。我今天萬萬沒想到,聖嚴法師在這麼忙的情況下,和達賴喇嘛對談完之後,還能抽出時間來這裡轉轉,陪著我,我根本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事。所以,今天,我不但想到了聖嚴法師救別人的恩,而且想到了他對我的恩,能夠使我更起悲心,實在是非常地感激 ! 」

他們都坐在和如圖書館的沙發上,沈家楨講這些話的時候,聖嚴法師一直微笑著,然而,當沈家楨講完這段話,緊緊握住他的手,有力地搖撼了幾下時,聖嚴法師卻再也笑不起來了,一股巨大無比的感動從心底湧起,六十八歲的一代高僧聖嚴法師,不禁雙手掩面而泣。

在這一刻,這位高僧想起了什麼?他想起了貧窮的父母?想起了自己幼年時的辛酸?想起了軍中十年的磨難?想起留學期間的苦熬?想起了受人擠兌壓制的悲哀?想起了天外飛來的匯款?想起了來到美國的美好時光?想起了自己今日的成就?

也許他什麼也沒有想起,他只是看到跟前這位白髮老人的慈祥面孔,聽到了他永遠溫和的話語,這就夠了,這已足夠令人為之感動落淚了 。

航運巨子沈家楨的度世情懷

美國紐約上州的普特南郡肯特鎮,有塊方圓468英畝的林地。林地中央,湖光水色之旁,有座肅穆寧靜的建築,那就是美國東部地區最大的佛寺,建造費用逾1.27億美元,設計者是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

  這座寺院,出於美籍華裔人士、現年92歲高齡的沈家楨居士對美國的奉獻。它的落成,使佛教在美國有了重要的傳播中心。沈家楨對筆者說:“我曾是航運事業家,但我始終領悟到,如果能在美國人中間傳播佛教,使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都達到新境界,影響力要比做航運大得多。”

  筆者讀其書,訪其人,觀其行止,對這位把一切奉獻給莊嚴世界,而自己過著淡泊生活的昔日航運巨子,深感敬仰。

  移民美國,從頭做起

  沈家楨全家是1952年6月6日從倫敦坐輪船越過大西洋到達紐約的。這年他已39歲,。他和妻兒擠在普通公寓裏,精打細算,量入為出。他一度研製新開發與冰淇淋生產相關的小機器和新配方,希望以此謀生。

  不久,一個資訊改變了他的謀生道路。兩個美國人轉彎抹角找到他與一個友人,要求合作一項大生意,這就是:土耳其政府準備在美國購買一批貨輪,採購預算2000萬美元。對方開門見山地說生意難度很大:“土耳其人很想買船,但支付能力很低,只願分10年付款。也想貸款,但美國銀行不相信土耳其會兌現還本付息的承諾。”

  怎麼做?兩個美國人拿出方案:“4個人每人拿1萬美元組建股份有限公司。”而沈建議每人只出500美元來註冊這個新公司,因為“這筆生意本來就是以小博大,必須全部靠智慧完成”。沈家楨謀略從此起步。

  那邊廂,土耳其代表團為買船,在全世界到處碰釘子,一籌莫展。聽說有一家美國財務公司願意承擔供船業務,立即要求洽談。紐約的商場是講排場的,而剛成立的“大西洋信貸公司”只有個小辦公室,寒酸得很,沈便想起了懷特律師和他所在的美國凱德沃德大律師事務所。

  沈對懷特說:“土耳其人答應,如果事情辦成,拿出船價的0.5%作為佣金,大約是8~10萬美元。如果簽下合約,佣金歸你方,我們分文不要。如何?”懷特答應了。

  沈家楨借用大律師辦公室的氣派和懷特律師的美國背景,與土耳其代表團談判,在氛圍和信任度上已佔了上風。沈向土耳其人提兩點建議:一是把10年分期付款改為7年,以便貸款方易於接受;二是把全部購買新船改為新舊船搭配採購。他解釋說:“舊船價格便宜,也容易到手,很快投入地中海營運,等到大型新船在兩三年後交付使用時,你們正好用舊船賺來的錢付新船貸款。還有,如果新舊結合,還可把購船款從2000萬美元降為1400萬美元,為土耳其節省600萬美元。”

  談判成功,起草文件,但懷特律師還覺不踏實,問:“你要向他們交付總噸位6.8萬噸的一批貨船,你們是小公司,沒資本,不是有點像天方夜譚了嗎?”

  沈家楨平靜地回答:“你的擔心當然有道理。我反復考慮,想讓美國銀行貸款給我們買船,沒門。只有一條路,就是讓舊船的船東和造船廠給我們墊錢。土耳其人已經同意分7年付款,我們要說服船廠分7年收款,實際上是我們墊款7年。據我了解,日本三菱船廠目前缺少訂單,我們的條件他們可能接受。”

  精明的懷特又問:“佣金給我,那你們公司賺什麼錢呢?”

  “第一筆生意,我們賺利息的差額。供船方既然是長期墊款,一定會向我們收取利息。土耳其人同意年利7%,因此,如果能夠說服供船方按5%收息,這2%的差額,30~40萬美元,就是我們這個小公司的第一筆大收入。”

  懷特律師佩服不已。而這筆生意為沈家楨涉足美國航運業打開了大門。

峰迴路轉,登上高峰

  1955年初春,懷特約他的教師凱斯共進晚餐。凱斯在1953年的艾森豪威爾政府裏擔任國防部副部長,離任後轉任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副總裁。餐桌上,懷特向凱斯推薦他眼中的經 營奇才沈家楨,並建議合開航運公司。不久他們又約請一友人入夥,這便是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安德森。

  特利尼提航運公司成立了,懷特任董事長兼總裁,沈家楨任副總裁。

  首次董事會上,凱斯、安德森有意讓沈家楨談談他對公司經營策略的看法。沈家楨當仁不讓:“公司初創,財力、人力都不足,不宜承接看來有利的零星業務,而是要集中力量找到大客戶,例如大石油公司,全力為它服務,將船租給它們,租金不要過高,能償付本息後略有盈餘即可。若干年,租期屆滿,我們也本息還清了。此後提高租金,利潤就大了。”

  凱斯提問:“購買油輪款項怎樣解決?”

  “分三步走。第一步,先與大石油公司達成租船給他們的合同。第二步,憑此合同向銀行貸款。第三步,向造船廠訂貨,分7年付款,利息應低於銀行利息。”

  大家十分認同。

  第一步是凱斯完成的。他利用他與美國海灣石油公司的良好關係,為特利尼提公司拿到了一個為期15年的合約,租給海灣石油公司3艘42萬噸的油輪,15年後油輪歸還特利尼提公司。第一步成功之後,沈家楨憑租約向銀行貸款,銀行一見大石油公司租約,馬上同意貸款。第三步是安德森先生介紹一家瑞典造船廠,以較低價格和利息承建3艘42萬噸的油輪。一年後,3艘巨型油輪全部下水,航行于波斯灣與美國之間的廣闊水域。海灣石油公司每月向特利尼提公司支付一筆租金,此筆款項減去向瑞典船廠分期支付的貨款和向銀行支付的本息,尚有可觀盈餘。

  沈家楨的三步設想,達到了理想的效果。

  這時有一個小插曲,當時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力邀安德森出任財政部長,而美國法律規定政府官員不得擔任私營公司股東,由此,安德森不得不離去。懷特和凱斯看到當時的國防部長威爾遜剛離任,馬上邀這位大員入股。威爾遜入股後,公司改名為奧斯維哥公司。公司兼併了在美國航運界很有地位的美國海運船務公司MTL,兼併後航運集團仍稱為MTL,沈家楨仍任副總裁。MTL麾下的遠洋貨輪,到1964年底,增加到60艘,成為美國航運界耀眼的巨星。

  至此,沈家楨也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華裔航運巨子,名聲大噪。

大顯身手五大湖

  從宏觀看大局,是沈家楨才幹的可貴之處。

  1964年,沈家楨在MTL董事會上提議公司介入北美五大湖航運業務。五大湖總面積24.4萬多平方公里。如果把英國填進五大湖,還能空出300多平方公里。

  這年年底,MTL集團購進了擁有22艘貨輪的美國輪船公司,從而MTL旗下的貨輪達到83艘,並開始打進五大湖航運業務。

  似乎一帆風順,可突然,懷特因腦溢血去世,才58歲。此事對沈家楨心理打擊頗大。他深切感到,世上一切,包括榮華富貴,金銀錢財,無法永久留存,於是從內心深處萌發了“見好就收”的念頭。沈就此與時任美國輪船公司董事長的凱斯交換了看法。凱斯說 :“CT(沈家楨英文名的縮寫),我雖然是董事長,實際上管不了多少事,身體也不好,請你多費心吧!”

  沈家楨的回答是經過思量的:“我今年57歲了,還得幹5年。假定5年之後一切順利,把美國輪船公司賣了,你我徹底清閒了。”凱斯笑說:“別人是為爭取更多業績去努力,你卻是為了把公司順利賣掉而努力。也算是奇事一樁。”

  不久,凱斯也去世了。沈家楨以美國輪船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的身份進入了五大湖。那時,五大湖船隊,加拿大為首,美國居次,競爭激烈。外部環境如此嚴峻,內部狀況也不美妙。一是工會經常罷工;二是稅收負擔太重;三是船員工資高;四是沒有外國公司享有的政府補貼。再加船齡老和貨輪噸位小。

  沈家楨一番調查,決策是:如果要生存,必須重建一支現代化的船隊。沈家楨設想:擁有3000萬噸運輸量的20艘(每艘長680英尺)先進的自動卸貨輪,因為五大湖的大宗貨物是煤、石灰石等。那麼,需要多少投資呢?2.8億美元(1970年票值)!

  沈家楨想出了向美國政府貸款的主意,因為美國航運業可能被趕出五大湖的議論震動了美國國會,議員們通過立法,把五大湖列為美國第四海岸(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灣為第一、第二、第三海岸),又決定把五大湖航運納入國家扶持的軌道。但是,新法律一頒布,要求政府擔保支援的航運公司有幾十家,政府只能拿出4億美元。大餅怎麼分,分給誰呢?

  沈家楨兵分兩路,去爭奪這塊人人覬覦的大餅。

  一是與公司的董事兼律師共同起草向美國政府遞交的申請貸款的文件,力陳理由,以博取政府青睞。

  二是改善公司內部的經營水準,更新船隻,提高年利潤。1971年初,沈家楨在董事會上提出購買2艘新船,並富有人情味地建議分別以威爾遜號和凱斯號命名,來懷念這兩位元老。

  沈家楨要求花旗銀行在美國政府擔保下發放貸款,為此,他親自帶著律師到首都華盛頓拜訪商業部部長和高級官員,陳述利害,終於獲得認可。這是五大湖航運史上第一筆由聯邦政府擔保的銀行貸款。

  首戰告捷。沈家楨馬上回馬轉向公司內部,特別拜訪了工會領導人,懇切請求工會派人參與新船設計。工會作用非同小可。在沈家楨擔任美國輪船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的10年期間,船員們沒有舉行過罷工,反而促使生產率提高,航運成本降低,利潤上升。

  利潤突破的消息剛傳開,美國通用運輸公司董事長湯普遜就向沈家楨道賀,並從芝加哥趕來會見沈家楨。

  這裡需要回溯一件事。沈家楨要出售MTL航運集團的主意已定,但屢經談判,只有財大氣粗的通用運輸公司提出實質方案,湯普遜表示願以5500萬美元加30萬股該公司股票購買MTL集團旗下的所有公司,但不包括美國輪船公司,理由是這家公司盈利不理想,如果一旦年盈利超過400萬美元,就可以買下。正因為盈利已經突破,沈家楨和湯普遜一拍即合,MTL航運集團與通用運輸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合同。盛大的簽字儀式上,有3位與航運毫無瓜葛的貴賓出席,引人注目。一位是身穿袈裟的樂渡法師,代表美國佛教協會;一位是徐承福先生,代表華美協進社;另一位是湯姆莫魯,代表世界宗教研究院。奧妙終於透露,原來沈家楨宣佈將他所得的部分股票,價值185萬美元,捐贈給上述3個團體。

  MTL的股權已經出售,但沈家楨作為美國輪船公司執行長的職位沒有動,因為通用公司收購美國輪船公司的先決條件就是沈家楨必須留任,並再幹5年。

  允諾的事一定全力以赴,這就是沈家楨。他繼續擴充美國輪船公司實力,一艘又一艘巨型先進自動卸貨輪不斷加入船隊。

西煤東運,一大手筆

  五大湖的湖光山色固然誘人,作為視野寬闊的企業家,沈家楨經常思考本不屬於他思考的課題:美國資源的使用不合理。

  美國是煤炭蘊藏量十分豐富的國家。100多年來,美國的鋼鐵工業、電力工業和化學工業就是靠東部煤養大的。實際上,美國西部也有大產煤區,只是由於運輸成本高和轉運環節多,質高價廉的西煤無法到東部市場競爭。

  沈家楨“業餘”設計出美國西煤東運的一整套方案,為美國資源的合理調配,為東西部的能源、航運和經濟發展,寫下了美國歷史上值得大書一筆的篇章。

  “要言不煩”,“西煤東運”分兩個步驟。第一步,把西煤大量運到五大湖周圍的八個州,供電力、鋼鐵、化學工業使用。這一步,需要西煤每年東運200萬噸。這個數字,意味著可減少進口7500萬桶石油,為美國節約至少10億美元。第二步,是在東部的水牛城建立西煤轉運中心,把煤在這裡分運到紐約附近的東部七個州。

  “紙上談兵”的反復驗證,使沈家楨確信,如果能使西煤在東部每噸降價5美元,必能打開市場。先前的做法,是從蒙大拿州(西煤重要產地)用火車運到中部的杜勒斯港(明尼蘇州達),再用火車轉運到東部工業重鎮底特律,全長1526英里。由於底特律是港口,沈家楨馬上想到,如果把杜勒斯到底特律這一段(725英里)改成航運,再把航運費用降下來,就可以完成每噸西煤降價5美元的目標。

  沈家楨明白,要降低航運成本,靠當時在五大湖航行的兩三萬噸貨船不行,必須採用6萬噸以上的自動卸貨輪,且卸貨速度要達到每小時一萬噸,船員人數不超過30人才行。問題是,在當時五大湖地區,還沒能建造如此龐然大物的船塢。新的攔路虎又出現了。

  沈跑遍了五大湖的造船廠。曼尼托瓦克造船公司表示暫時沒有財力建造大船塢。

  沈家楨問:“要多少投資?”蘇爾凱:“至少1500萬美元!”沈家楨:“如果我訂購一大批大船呢?”這個造船廠副總半晌說不出話來——那可是五大湖造船史上破天荒的訂單!

  會談後,沈家楨第一個遊說對像是號稱美國東部鋼鐵巨人的伯思勒海姆鋼鐵公司,它1972年鋼產量已達到4000萬噸,年收入70億美元。公司執行副總裁聽完沈家楨有關西煤東運的優越和6萬噸千尺巨輪的全盤方案後,表示想購買兩艘巨輪。

  他第二個遊說的是美國鋼鐵公司。公司副總裁表示願意購買一艘千尺巨輪。

  第三個遊說對像是內陸鋼鐵公司。這家公司願意長期租用一艘6萬噸巨輪。

  東部三個鋼鐵巨人的反應都是積極和具體的,驗證了沈家楨的方案具有可行性。此時,一個戲劇性事件發生了。原來潑過一瓢凉水的愛迪生電力公司副總裁倫德格仁,雖然當時拒絕了沈家楨提出的簽訂25年運煤合同建議,但事後反復研究這一方案,不覺大吃一驚,一顆閃耀天才閃光的寶石被忽視了。倫德格仁馬上打電話給沈家楨,建議合作實施西煤東運方案。

  沈家楨冷靜地回復:“把西煤從蒙大拿州運到杜勒斯港不難,那段鐵路向來暢通。難點在於西煤運到杜勒斯港後怎樣裝船,那裏沒有煤炭轉運碼頭,必須建一個。”

  萬事俱備,只欠曼尼托瓦克造船廠的千尺船塢了。這家船廠沒有動作,因為沒有資金。沈家楨行動了。他在湯普遜召開的通用運輸公司的高層會議上,詳述了西煤東運方案以及一電三鋼對6萬噸千尺輪的需求,建議通用運輸公司撥出1.25億美元的投資,一方面在海灣造船公司建造巨型船塢,另一方面幫助美國輪船公司訂購千尺輪。他的結論是:這將是通用運輸公司獲利豐厚的一筆投資。

  1974年2月21日,通用運輸公司及其子公司美國輪船公司為一方,曼尼托瓦克造船公司及其子公司海灣造船公司為另一方,終於簽訂了建造6萬噸千尺輪的合同。

  1976年6月16日,反復試運轉之後,中西部煤碼頭正式投入使用。一片歡呼聲中,黑金像瀑布傾瀉而下,第一艘裝滿西煤的自動卸貨輪向東部啟航。西煤東運終成現實,美國的能源戰略部署揭開了新篇章。

  而沈家楨沒有自我陶醉,他第三次婉謝了通用運輸公司力邀他出任MTL集團董事長的請求,並提筆寫了一首詩:

  逐浪隨波幾度秋,

  此身幸未付東流。

  如今將近源頭處,

  豈可操舟復出遊。

  1980年12月,沈家楨退休。通用運輸公司在芝加哥舉行盛大的歡送晚宴。董事長格拉索代表通用運輸公司致詞:“1973年,當通用公司購入美國輪船公司之時,家楨成為大家庭的一員。他的遠見卓識和商業才智是通過其微妙的幽默、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同事的真情來完成的,具有這種特殊品格的人,當今很難見到。”

  弘揚正教,追求良知

  沈家楨在美國航運界叱吒風雲,身居高位,腰纏萬貫。但他時時思索人生的價值與意義。退出商海的他,又要投入另一個精神的海洋,大幹一番了。

  沈家楨認為,世界各個民族在不同歷史階段創造的宗教,儘管形形色色,都有其必然和自身特點,但有一點共同,那就是凈化人心,抑制惡行,提倡善事。他是中國人,願為佛教的弘揚盡力。可是他第一個重要決定卻是創辦“世界宗教研究院”:搞佛教,但不需排斥其他宗教的智慧。

  美國法律規定,凡是研究院所的成立,必須具備固定的場所、專職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及相當數量的圖書資料等等。沈家楨成了新形勢下的另類執行長,首先制定預算。房屋,20萬美元;10萬冊圖書的圖書館:200萬美元;專職人員10名:20萬美元。考慮到長遠的設置和非盈利的目的,以20年計,投資總額應為620萬美元。此外,沈家楨每年都拿出30至40萬美元,作為研究院經費,樂此不倦。

  嚴格地講,世界宗教研究院並不是宗教組織,而是學術團體。既然要在美國弘揚佛教,首先必須把佛教經典譯成英文,這是建立美國佛教文化的第一步。

  翻譯量之龐大,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基督教《新舊約》加起來共90萬字。伊斯蘭教的《可蘭經》30卷70余萬字。而佛教經典浩如煙海,回顧歷史,梵文《大藏經》的漢譯,從漢代開始到宋代,用了1200年才完成。如今,假定一名翻譯家每年譯經20部,要將之譯成英文,需時388年。

  樂渡法師浮海而來,和沈家楨一同在美興教,他對譯經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認識。他對沈家楨說:“你總不能讓美國人學會中文再去弘法吧!必須把佛經譯成英文。沒有捷徑可走。”

  其實,這話說對了一半。譯經固然重要,有時講經更有實效。沈家楨深知,對美國人講經,不能照本宣科,要把佛理與日常生活和科學新知相結合,深入淺出,才行。

  1970年4月,沈家楨應邀向紐約兩所天主教學校作英語佛經講演。他講的題目是《佛教一瞥》,短短的開場白,就與眾不同。

  “諸位朋友,按照韋伯司特英文字典,什麼是宗教,是指用崇拜的方式去尊敬上帝,遵從神的命令,以追求生命的途徑。宗教的定義相當多,如果採用上面的解釋,那佛教就不能算是宗教了,因為佛教中並沒有說有一位發號施令,人類必須服從的上帝。”

  他話鋒一轉,對那些高鼻藍眼的聽眾說 :“佛陀不是全能的上帝,是一個人。他告訴我們兩項最基本的發現。第一個發現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了解的世界,只是整個宇宙的極小部分;第二個發現是,人類具有完整了解宇宙的能力。只要將這原具的能力發揮出來,就能解脫諸如死亡之類的痛苦。”

  這樣淺顯而又深邃的講解,當然使美國人感到極大興趣。

  整個70年代一直到80年代初,沈家楨的英語佛學演講,成為他退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演講,分別由中英文結集出版。沈的佛學研究,非常細緻縝密,並且結合了現代科技的發展成果,更重要的是,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人類對社會良心的呼喚。

  □胡思升 發自美國 《南風窗》雜誌

轉自新浪財經 2005年0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