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7, 2008

極短篇》反響

【聯合報╱郭良蕙】
2008.06.27 02:55 am

大樓的管理員老陶沒有來上班。兩天後才知道潛逃了。拐款潛逃。
拐的是大樓住戶的管理費。
大樓管理委員會按期召開一次會議,由住戶輪流擔任委員,商討一些大樓事務。這次正可以討論如何處理老陶的問題。
平時大家各忙各的,熱心公益很不容易。所幸推選出來的主委有能力。出席委員一向寥寥無幾,但缺席者事先委託別人代理,表決也就順利通過。
這次出席的人數比較多,就因為聽說拐款潛逃的事出現於本大樓,自然比其他社會新聞值得注意。
對於老陶的去向,沒有人過問,只在款項數字上打轉。
管理財務的委員報出確實數字,共計壹拾玖萬貳仟……時,引起嗡嗡回應,接著列舉收支報表等,不過都沒有心聽。
「才十九萬?為十九萬就逃走太不值得了!一百九十萬還差不多。」
大家七嘴八舌,言之嘖嘖。
「一百九十萬也辦不了什麼事,老陶真小兒科,沒出息!」
沒有人惋惜老陶失節犯法,而是惋惜數目微不足道。
也不能怪老陶格局小,大樓的財務本來就沒有格局。既然要幹就要幹大的,弄個幾百萬幾千萬。
幾百萬幾千萬已經不被人放在眼裡,動輒上億才有點勁道。
「看人家誰誰誰,A了十幾億,一走了之,在國外當寓公,引渡不回來。」
「誰誰誰,挪用公款,數目後面好幾個零(0),數都數不過來!」
由老陶,轉向最近發生的各大弊案,外加媒體繪形繪色,爭相報導,多金鑄造的榮華富麗,觀之令人羨妒無已。
人不發橫財不富呀!東一句、西一句,都在表態。認真也罷,說笑也罷,只要有機會,大撈一票又何妨?
至少可以拋開現住的舊大樓,另覓一戶百坪以上的新豪宅。那才有氣派!
The meaning of Bill Gates
Jun 26th 2008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As his reign at Microsoft comes to an end, so does the era he dominated
Landov
WHEN Bill Gates helped to found Microsoft 33 years ago there was a company rule that no employees should work for a boss who wrote worse computer code than they did. Just five years later, with Microsoft choking on its own growth, Mr Gates hired a business manager, Steve Ballmer, who had cut his teeth at Procter & Gamble, which sells soap. The founder had chucked his coding rule out of the window.
In becoming the world’s richest man, Mr Gates’s unswerving self-belief has repeatedly been punctuated by that sort of pragmatism. But those qualities have never been on such public display as they were this week, when the outstanding businessman of his age stepped back from a life’s work.
MS DOS and don’ts
As with many great innovations, Mr Gates’s vision has come to seem so obvious that it is hard to imagine the world any other way. Yet, early on, he grasped two things that were far from obvious at the time, and he grasped them more clearly and pursued them more fiercely than his rivals did at Commodore, MITS or even Apple.
The first was that computing could be a high-volume, low-margin business. Until Microsoft came along, the big money was in maintaining a select family of very grand mainframes. Mr Gates realised that falling hardware costs, combined with the negligible expense of making extra copies of standard software, would turn the computer business on its head. Personal computers could be “on every desk and in every home”. Profit would come from selling a lot of them cheaply, not servicing a few at a great price. And the company that won a large market share at the start would prevail later on.
Mr Gates also realised that making hardware and writing software could be stronger as separate businesses. Even as firms like Apple clung on to both the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and the hardware—just as mainframe companies had—Microsoft and Intel, which designed the PC’s microprocessors, blew computing’s business model apart.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mpanies innovated in an ecosystem that the Wintel duopoly tightly controlled and—in spite of the bugs and crashes—used to reap vast economies of scale and profits. When mighty IBM unwittingly granted Microsoft the right to sell its PC operating system to other hardware firms, it did not see that it was creating legions of rivals for itself. Mr Gates did.
The technology industry likes to sneer at Microsoft as a follower. And it is true that the company has time and again bought in or imitated the technology of others. That very first PC operating system was based on someone else’s code. But Mr Gates’s invention was as a businessman. His genius was to understand what he needed and work out how to obtain it, however long it took. In an industry in which visionaries are often sniffy about anyone else’s ideas, the readiness to go elsewhere proved a devastating advantage.
And look at what happened when Mr Gates’s pragmatism failed him. Within Microsoft, they feared Bill for his relentless intellect, his grasp of detail and his brutal intolerance of anyone whom he thought “dumb”. But the legal system doesn’t do fear, and in a filmed deposition, when Microsoft was had up for being anti-competitive, the hectoring, irascible Mr Gates, rocking slightly in his chair, came across as spoilt and arrogant. It was a rare public airing of the sense of brainy entitlement that emboldened Mr Gates to get the world to yield to his will. On those rare occasions when Microsoft’s fortunes depended upon Mr Gates yielding to the world instead, the pragmatic circuit-breaker would kick in. In the antitrust case it did not, and, as this newspaper argued at the time, he was lucky that it did not lead to the break-up of his company.
Inevitability and temperament are two hallmarks of Gates the innovator. The third is the transience of all pioneers. The argument was brilliantly laid out by Clayton Christensen, of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The perfecting of a technology by a well managed company catering to its best customers leaves it vulnerable to “disruption” by a cheaper, scrappier alternative that is good enough for everyone else. That could be a description of Microsoft’s Office, which now does more than almost anybody could wish for—even as Google and others are offering free basic word-processors and spreadsheets online.
Mr Gates was haunted by Mr Christensen’s insight—he even asked for his help to keep back the tide. Microsoft successfully extended Windows as an operating system for servers; it has moved into new areas, such as mobile devices and video games; and it has lavished billions of dollars on all sorts of research—without much to show for it. Despite all those efforts, the PC, Mr Gates’s obsession, has ended up as an internet terminal. The company still has everything to prove online (see article). Watching Microsoft in the company of Google and Facebook is a bit like watching your dad trying to be cool.
Business is good for you
Mr Gates had the good fortune to be perfectly suited for his time—but he is less well-equipped for the collaborative and fragmented era of internet computing. This does not diminish his achievement. Nor, as some would have it, does his philanthropy necessarily magnify it. Whatever the 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 gurus say, business is a force for good in itself: its most useful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is making profits and products. Philanthropy no more canonises the good businessman than it exculpates the bad. In spite of his flaws, Mr Gates is one of the good kind. Some great industrialists, like Henry Ford, stick around even as the world moves on and their powers fail. Mr Gates, pragmatic to the end, is leaving at the top.

Wednesday, June 25, 2008

北歐指揮教父帕努拉 視卡拉揚「落伍」

 人口只有五百多萬的芬蘭,不僅以手機品牌Nokia聞名,還有全球樂界公認的北歐指揮教父帕努拉(Jorma Panula)!洛杉磯愛樂音樂總監薩納能(Esa-Pekka Salonen)、芬蘭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法蘭克(Mikko Franck)等知名指揮都是他的高徒。他說,成為好指揮沒秘方,「研讀總譜是不二法門。」
 今年七十八歲的帕努拉,曾任芬蘭圖庫愛樂和赫爾辛基愛樂的首席指揮。他四十三歲進入西貝流士音樂學院擔任指揮教授,開創出有別於歐美音樂學院的新型態教學。



 大部分音樂系的指揮學生,練習對象不是樂團而是鋼琴。帕努拉主張校方給予學生樂團些許演出費用,提供指揮學生在樂團前練功的機會。「指揮鋼琴,在腦海中想像樂團,絕非培養指揮的正確方式。」
 除了改革學習模式,他在教學中特別強調管絃樂法。「作為指揮,最重要的是了解作曲家的作品,能通透管絃樂法,就能掌握作曲家的意念。」
 正因這樣的訓練,他的學生不但可以成為指揮家,也能成為作曲家,洛杉磯愛樂的薩納能就是最佳代表。
 帕努拉說話幽默,為人可親,他視卡拉揚、托斯卡尼尼等獨裁派的指揮「落伍」!他最欣賞的指揮是了解音樂並善解人意的義大利指揮家阿巴多。「在我眼中,指揮是與樂團共創音樂的人。指揮的地位並沒比樂團高,他沒理由命令樂團,反而要請樂團幫助他。」
 帕努拉最忌諱學生模仿:「每個人都是個體,不同的人會創造出不同的音樂。我反對學生聽其他人的錄音,台上不需要一位模仿大師的指揮。」
 他也認為指揮棒用多無益:「我們有十根手指頭,可傳遞很多訊息。右手將指揮棒一握,頓時五根手指被一根棒子取代。」
 他非常討厭會「作秀」的指揮,認為那是對專業的褻瀆。「有些指揮喜歡在台上碰碰跳,或是雙手打花拳。那些炫麗的肢體動作,只會干擾樂手,對音樂毫無幫助。」
 在帕努拉的帶領下,芬蘭籍指揮在全球舞台發光發熱。他說,他只要看對方一分鐘,就能判定指揮的好壞。他最得意的門生是奧斯陸愛樂音樂總監薩拉斯特(Jukka-Pekka Saraste),即將接任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的歐拉摩(Sakari Oramo)也很優秀。令他最驚喜的是芬蘭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今年廿九歲的法蘭克:「他十五歲隨我學習,第一堂課就將普契尼的歌劇作品用鋼琴彈出。首次站上舞台指揮,就是天才。」
 帕努拉在台北愛樂管絃樂團的邀請下首度來台,廿八日將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與樂團演出西貝流士第二號交響曲。

向電視製作人學敏銳感

對社會心理與時尚流行的敏銳感,沒有比電視製作人更強的。在橫跨旅遊、烹飪和益智節目的製作人李景白看來,只要瞭解人性,就能預見流行趨勢。
目前每週四晚間在「旅遊生活頻道」播出的「瘋台灣」,和一般走馬看花式的旅遊節目不太一樣。
以最近一集介紹墾丁為例,主持人Janet和海洋世界的白鯨訓練師陳金賜近距離接觸小白鯨,和牧場牛仔四哥認識愛喝可樂的小馬,並向黃卻銀阿姨學習如何利用墾丁乾淨的水源,煮出好喝的青草茶。透過這些「地方達人」的帶路,墾丁展現出另一種別具風情的面貌。常常跟著製作團隊上山下海的「瘋台灣」製作人李景白,手上還有民視的「美鳳有約」和MOMO親子台的「IQ排行榜」,風格橫跨旅遊、烹飪和益智遊戲,讓人意外的是,他竟是生化領域的高材生。
從實驗室轉戰有線電視
成大生物系、陽明大學生化研究所畢業,李景白過去一向從事研究工作,原本要出國繼續深造,卻在30歲那年決定轉戰傳播界。
李景白解釋,他喜歡跟人接觸,「但是在實驗室工作,一年認識不到5個人。」加上他從高中時就喜歡看電影,對影像充滿熱情,輾轉透過朋友的介紹,開始在有線電視頻道製作旅遊節目,從發通告、編劇到後製剪輯都一手包辦,雖然辛苦,卻也磨練出電視製作人所需的十八般武藝。經過了4~5年的辛苦打拚,才成立了「動能意像」製作公司,並爭取到和「旅遊生活頻道」合作,節目除了在台灣放送,也有機會在海外曝光。
至於已經做了1,600集的「美鳳有約」,因為要全省走透透,則大大地拓展了他的人際版圖,「一年換到的名片不知道有幾千張,」李景白打趣道。
發掘意想不到的「地方達人」
比較「做研究」和「做節目」,李景白認為兩者相去不遠,都是要設定主題、蒐集資料、規劃步驟,最後獲得結論,只是製作電視節目的步調要來得更為緊湊,而且更要善用「人」的元素。
以「瘋台灣」為例,類似「旅遊生活頻道」另一個國外製作的節目「一個城市六個朋友」,同樣以「人」做為介紹地方的切入點,但是李景白卻能發掘出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導覽員」。比方說,介紹「草嶺古道」時,他找到了負責收拾垃圾的阿嬸,將一般人早已耳熟能詳的名勝地點,以「清潔者」的角度來呈現;或是介紹「礁溪溫泉」時,他會想找出開闢溫泉的人,讓溫泉鄉有了歷史景深。
身為一個旅遊節目的製作人,李景白表示,想要深入地掌握在地風土民情,最好的方式就是和當地人聊天,從談話的過程中,往往就能知道人們所關心的話題。因此,他每到一個地方,除了走訪當地熱鬧的街道、市集,另一個必做的功課,就是跟市井小民們聊天,蒐集第一手情報。
流行的本質不脫「人性」
另外,李景白也認為,社會上盛行任何事物,通常都有因果,細究所謂的「流行」,本質不脫「人性」。他舉最近頗受觀眾歡迎的八點檔「天下第一味」、「劉伯溫傳奇」為例,不難發現這兩齣連續劇都帶有一點喜劇的成分,「當社會大眾很悶,喜劇就會流行,」李景白指出,像「全民大悶鍋」走紅,就是緊扣住社會大眾「悶中作樂」的心情。
要培養對時事動態的敏銳度,就非勤於讀報不可。李景白很納悶,現代人似乎變得不太愛看報紙,而他自己還是每日必讀報,除了跟本行有關的影劇版面,他也會看政治、社會的相關新聞,並解讀其中的訊息。
李景白指出,像剛落幕的北、高市長選舉,低迷的投票率就代表了「社會上有一大群人,不想藍綠,只想『放過我吧!』」,當人心對於政治鬥爭已感到厭倦,就會對溫暖、愉悅的題材特別能產生共鳴,這也是他為什麼製作「瘋台灣」時,特別花心思去找那些「地方達人」,他們雖不是名人,卻對地方有一份濃郁的情感,因此比一般的旅遊節目更能打動人心。
敏銳度,來自資訊轉化力
其實,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隨時上網就能獲知最新的動態,要對流行保持敏感度,並不是件難事,但是李景白強調,能夠將所蒐集到的眾多資料,經過思考,轉化成自己的觀點,才不會只是人云亦云,或是一昧地跟著抄襲。
「瘋台灣」製作人李景白認為,勤於讀報和找人聊天,是瞭解社會脈動的最佳方式
敏︱銳︱感︱啟︱示︱錄
1 流行不脫人性,洞悉社會心理就能掌握流行2 報紙每日必讀之外,多透過訪談取得第一手情報3 資訊蒐集不是難事,重要的是思考轉化,形成自己的觀點 資料來源:career就業情報,3690904│第369期│360行智慧│文章篇名:向電視製作人學敏銳感網址:http://www.career.com.tw

Monday, June 23, 2008

假農民擁豪宅 青翠農地正哭泣

當二十二萬公頃休耕農田,幾乎相當於台灣種稻的農田總面積,當台灣的綜合糧食自給率僅剩三二%時,面對世界糧荒的台灣,應如何因應?台灣的農業,如何再有春天?

糧荒與休耕的弔詭97.06.23 【《天下》汪文豪-郭至楨】台灣農村正呈現一種衰敗景象,全球糧價高漲台灣農地卻正在休耕長雜草。而山坡地超限利用種植經濟作物,只有怵目驚心能描述。而且台灣糧食自給率偏低,全球糧荒我們可能也不能置身事外。...

文/汪文豪《天下》
《天下》雜誌封面
「搶錢!搶糧!搶土地!」
這原本只是電腦線上遊戲的廣告台詞,如今竟活生生地在現實世界上演!
今年以來,全球鬧糧荒,埃及發生搶麵包踩死人、海地飢民攻進總統府、印尼民眾不滿高糧價發生暴動、印度人民走上街頭抗議。越南、泰國停止出口稻米,使得菲律賓面臨無米進口而糧食短缺的危機。
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芝加哥大學教授貝克(Gary Becker)估計,假如糧價增加三分之一,富國的生活水準只會降低三%,但窮國會降低二○%。
糧食危機,終結了世人對全球化貿易下,「貨暢其流」的美好想像。如何想辦法「地盡其利」,增產最多的糧食,維持國家自主權,已成為各國政府思考的第一要務。
在台灣,雖然政府信心喊話,宣示國內稻米自給率高達九成,有三個月的存糧,以及有數萬公頃的休耕田可以立即復耕。但是,根據農委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的綜合糧食自給率只有三二%,日本四○%,韓國四二%,中國九五%,美國一二八%,法國一二二%,台灣實際偏低。
而台灣的穀物自給率(以熱量權數計算)從十年前的三○%,下降到目前的二四%(小麥、玉米不到二%)。這是因為過去為了平衡台美貿易逆差,十年之內,屬於大宗穀物的小麥、大豆,台灣全面棄種,玉米也減產七成,全數依賴自美國進口。因此,當國際穀物價格上漲,台灣的麵粉、油脂、豆類加工與畜牧等行業,受到最大的衝擊。
名列英國環境署公布的百大環保英雄名單的德裔英國經濟學者舒馬克(E. F. Schumacher)在《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一書中曾提到:「物質資源中,最偉大的毫無疑義是土地。研究一個社會怎麼使用土地,就能對它的未來有個相當可靠的推斷。」
全球糧荒下,觀察當前台灣的土地利用,不禁會對台灣未來永續發展,捏一把冷汗。
二○○二年台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開放農產品進口,為了不使生產過剩,價格崩跌,政府透過休耕獎勵來減產。從二○○二年到二○○六年,休耕面積增加五萬五千公頃,稻米種植面積減少四萬四千公頃。
被稱為「寶島」的台灣一年可收成兩期稻作。近年來,每年稻米種植面積大約介於二十三至二十六萬公頃,但也有約二十二萬公頃的農地休耕,其中將近有八萬公頃農地因為一、 二期都沒有種植農作物,處於廢耕狀態。
十年來,台灣有四.六萬公頃、相當於約一千七百七十座大安森林公園的耕地,從地球上消失。其中有相當於十五個台北市信義區的面積,拿去蓋住宅與農舍。這造成了農田減少,農業生產力下降,而登記為農民的人數卻增加,多為都市人為了去買地蓋別墅,以嚮田圓夢。
房子與稻子爭地,成為糧荒海嘯下,台灣得面對的洶湧暗潮。
農地的青春痘效應
「農地不種稻子卻改種屋子,這是什麼碗糕?」在高雄美濃土生土長的荖濃溪有機農產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徐華盛問道。
被《天下雜誌》票選為微笑鄉鎮第一名的美濃,過去以種植菸葉文化聞名,即使受到進口菸草的衝擊,導致美濃的菸田面積大幅減少,但因地處荖濃溪上游,有著絕佳的灌溉水源,改種稻後,近幾年農委會舉辦的全國冠軍米競賽中,時常可看到美濃米得到佳績。
三年多前,徐華盛自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退休返回美濃,看到兒時遍布好水良田的環境,因為連接高雄左營的國道十號通車,帶入不務農的都市投資客後,使原有純樸的客家農村景色,被四處林立的「豪華農舍」點點突破,不禁大嘆,「發展有機農業的環境被破壞了!」
「有機農田最怕污染,這些別墅把生活污水排入農田的灌溉渠道,農民要向誰求償?」徐華盛問道。
農地的青春痘效應,也同樣在東北部的宜蘭上演著。
目前身兼梅花湖休閒農業區總幹事的鄒森均,從小就住在宜蘭冬山鄉。老家旁邊一塊約○.三公頃大小的稻田,存著兒時農忙下田幫忙父親的記憶。二、 三十年前的冬山、三星與員山鄉,每逢七月份,盡是整片金黃稻浪迎風搖曳的畫面。
長大後,鄒森均在冬山鄉的市街上開照相館維生,伴隨政府十五年前規劃北宜高速公路的效應之賜,建商成為照相館最大的客源。因為建商在冬山、三星與員山鄉四處找農地蓋豪華農舍,完工後為了做廣告,會用相機把農舍拍得漂漂亮亮,將底片拿到鄒森均的照相館沖洗。
「早在大陸富豪團來台灣炒樓前,台北就經常有小富豪團到宜蘭來看農舍,」鄒森均記得,小富豪團來宜蘭看房的效應,在雪山隧道通車前特別明顯。建商先跟地主達成默契,以地主的名義,在三百坪(相當於○.一公頃)的農地上蓋佔地十分之一,約三十坪的豪華農舍。等找到買主後,再將農地連同農舍過戶。對建商而言,購買農地與建築豪華農舍的成本,只不過六、 七百萬元,轉手賣給台北來的投資客,賣個一千多萬以上都沒問題。
一來一往間,建商大賺四、 五百萬,來自台北的都市佬,則花費相較城市便宜的房價,一圓田園休閒夢。
都市人的田園夢想,卻成為鄉村農夫的夢魘。
宜蘭的田園風光正在消失
鄒森均老家農田旁的豪華別墅,經常將帶有清潔劑的污水直接排入灌溉水圳,他的父親引水灌溉農田,發現距離取水口十公尺以內的稻子都生長不良,無法結穗。「這些死去的稻子,只好當成田間過濾器淨水了,」鄒森均帶著農夫逆來順受的口吻,苦笑說道。
荒野保護協會前宜蘭分會長陳清枝觀察,三星地區一年大約會多出六、 七十棟新農舍,去年甚至增加一百多棟。以前水圳有很多小魚蝦,現在農地蓋農舍,家庭廢水污染灌溉渠道,小魚蝦都沒了。
「宜蘭人最自傲的田園風光正在消失,如同把代表台北的一○一大樓打掉一樣,」他說。
開放農地種房子,不只代表好水良田被污染,更使農地破碎化,阻礙農業大面積生產、 推動機械化降低生產成本的可行性。
農委會統計資料顯示,從二○○○年到二○○五年,台灣有耕地的農戶增加了近七萬戶,同期間的耕地面積卻減少近一萬八千公頃,將近八成農戶的耕地面積小於一公頃(表四),導致農業生產指數降低了六.三%。
農地破碎化,意味著每個農戶生產的規模太小,生產成本無法降低,農業收入無法養活一家子,久而久之,年輕人不願投入農業,導致農村人口加速老化。年輕人不願留在農村,是因為農村沒有發展。農業在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中的比重從一九七六年的一一%,逐年下降到二○○七年只剩一.五%。
農村勞動力向都市流動,每個農戶的人口數從三十年前的六人,到今天不到四人。離開農村的大部份是年輕人,使農村人口老化,老農找不到接班人,六十五歲以上男性農民比重已超過一二%,是二十年前的四倍。而且,由於耕地面積太小,農民無法只靠耕種維生,收入中的農業比重,三十年來減少一半,只剩下兩成。
「最後,台灣將無人務農。這是台灣農業發展的惡性循環,」台大農業經濟系教授林國慶指出。
台灣的農地愈來愈破碎,肇因二○○○年一大錯誤政策。
當今台灣農村的圍牆或電線杆上,四處張貼著農夫兜售農地妄想一夕致富的仲介廣告。而農地上到處可見社會權貴及退休公教人員蓋「豪華農舍」,像劃分殖民地,一塊塊地割據農業生產環境的完整性。
「八年前錯誤的土地政策,新政府必須痛定思痛彌補回來,否則台灣將無法面臨糧食安全、食品安全與生態環境保育的挑戰,」中州技術學院校長、前農委會主委彭作奎大聲疾呼。
所謂錯誤的土地政策,就是目前農業發展條例中,允許耕地每○.二五公頃就可以蓋農舍的規定。這是導致當時擔任農委會主委的彭作奎,請辭下台的原因。
二○○○年總統大選,連戰、宋楚瑜、陳水扁三方勢均力敵,當時立法院國民黨與民進黨立委紛紛提案要求修改農業發展條例,要求開放農地自由買賣,讓非自耕農可以參與買賣。並要求每宗耕地分割後的面積從五公頃放寬為○.二五公頃,並且可以蓋農舍。
當時的農委會主委彭作奎直奔總統府同意農地開放自由買賣,卻堅持反對非農民購買農地蓋農舍。他認為,農地變建地,不但地價將崩盤,農地也將從生產工具變成有錢人的消費商品。
由於身為執政黨總統候選人的連戰選情告急,而宋楚瑜與陳水扁都贊成開放農地自由買賣蓋農舍。當時的總統李登輝為拉抬連戰選情,多次召見彭作奎到總統府晤談,要求農委會放寬農地蓋農舍的規定,爭取農民選票的支持。
彭作奎基於專業堅持己見,而國、民兩黨立委在立法院砲聲隆隆,發言修理彭作奎,逼得彭作奎為政策負責請辭。因此,李登輝決意放寬農地蓋農舍的規定,在國、民兩黨委員難得的共識中通過,但是連戰當年依舊敗選。
「開放農地自由買賣蓋農舍,像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所有的妖魔鬼怪都出來了,」彭作奎大大嘆了口氣說。八年來,農地被違規用來興建工廠、住宅或移作其他非農業用途的情況相當嚴重。
「這些住在豪華農宅內的退休公教人員與富商,取得農民資格後,並未從事生產,反而享有便宜的農保,甚至休耕補助。而且因坐擁農地,不必繳交地價稅,這有公平正義可言嗎?」彭作奎氣憤地問道。
彭作奎的呼籲,像是空谷迴音。在國會殿堂內,一直有股幽靈力量,想要進一步再放寬蓋農舍的耕地面積限制。
二○○七年六月,當立法委員忙著拚選舉之際,在民進黨籍立委林樹山領銜下,不分藍綠共有四十六位立委連署要再度修改農發條例。他們主張大幅度放寬興建農舍的面積限制,縮小到原有面積的四分之一,從○.二五公頃放寬至○.○六六公頃(約二○○坪),並迅速地一讀通過。
「這不得了,一旦三讀通過,台灣農業不用發展了,」農委會企劃處副處長胡忠一回憶,他看到這項提案,急忙找其他立委分析利害,說明修正案若是通過,將導致台灣房地產市場供過於求,房價崩跌,才暫時擋下修正案。
雖然新會期立法委員大換血,「但捲土重來的力量蠢蠢欲動,」胡忠一說。
竹林變茶園 山坡地超限利用
「農地破碎化」只是國土的危機之一,更大的危機在於山林的「超限破壞,」台大農藝系主任郭華仁指出台灣農業問題,不只在於興建農舍的面積限制,更出於沒有一套完整的國土規劃,使農村沒有長遠的發展願景。
台灣天然有機產銷協會秘書長張智閔就是因為山坡地超限利用而受害的例子。
六十三年次的張智閔,家族在南投竹山海拔一千三百公尺的山區有一片十公頃大小的孟宗竹林。這片老天賞賜的天然竹林,時常可見國寶級的保育鳥類藍腹鷴穿梭,更因為數十年來不必施肥、灑農藥,就能長出鮮甜的冬筍,很符合現代人強調有機飲食養生的需求。因此,他毅然放下已從事十年、年薪百萬以上的藥廠業務工作,全心投入發展有機冬筍的事業。
在他的努力下,他們的孟宗竹林不但成為全台第一家取得冬筍有機驗證的農地,還建立有機「黃金冬筍」品牌,在改良保鮮及運送過程後,價格翻了兩倍以上。在台北SOGO復興館的city`super頂級超市內,即使一斤賣四百元以上,依然搶手。
但讓他心痛的是,在他們竹林上方,最近有種植高山茶的農民買下林地,將山坡上所有的孟宗竹連同地下莖全部刨除,改種高山茶。
原本像是電影臥虎藏龍裡竹林迎風飄搖、青翠扶疏的畫面,頓時童山濯濯。一場大雨下來,泥水橫流,很令人擔心未來是否會發生土石流。
讓張智閔不解的是,在竹山,坡度超過四○%以上的竹林比比皆是,依規定只能維持林地的用途,為何卻能變更為農牧用地,種植高山茶?連水土保持局局長吳輝龍都指出,種高山茶的水土保持比檳榔樹還糟。為何竹山的街道上,到處可見高山茶農地轉賣的廣告?
為了保有自家竹林的完整,張智閔認為上方竹林地變更成農牧用地的過程有疑點,自力救濟四處探聽,發現有「地方有力人士」介入關說。
更讓他震撼的是,三年來,水土保持局在台中縣與南投縣核可林地變更為農牧用地的案件,多達一千五百多件,面積將近一千公頃,相當於四十座大安森林公園從地球上消失。他向南投地檢署檢舉山坡地濫墾,沒想到隨即有三、 四名黑衣男子到他家恐嚇,將他家人痛打了一頓。
「平地放任農地休耕與蓋豪華農舍,山坡地卻放任發展高山農業破壞水土保持,台灣農業如何永續發展?」張智閔無奈問道。
全民皆輸的土地政策
「人如果失去對土地的情感,靈魂就飄浮了,」農村詩人吳晟說道。家住彰化溪洲的他,曾花費一年的時間,從濁水溪上游的南投山林,一路行腳到中、下游的彰化、雲林平原,觀察濁水溪流域的變貌。
看到青山被高麗菜、高山茶啃蝕得千瘡百孔,平地卻令其休耕荒廢,不是蓋豪宅,就是盜挖砂石埋廢棄物,吳晟大嘆現代人對土地沒有認同,所以才「短視地一再傷害我們的母親。」
二○○○年的農地政策是個全民皆輸的政策。
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是農民。荒野保護協會前宜蘭分會長陳清枝指出,農地開放自由買賣,其實讓許多農民夢碎。
老農民把土地賣掉,到市區買公寓,讓自己與兒女失去了與土地、自然和故鄉的連結,失去了自己的根,這是一輩子的落寞。等以後想要買回來時,得花好幾倍的價錢,但大部份不可能再買回來了。
其二,對於買農地、蓋農舍的都市上班族的田園夢,也很快就夢醒了。
買了農地、農舍,住進去之後才發覺周圍都是一堆爛房子。也擔心自己太過招搖,會不會惹人眼紅而發生不測?還得忍受臨近農田噴灑農藥的臭味,以及一堆蚊蟲叮咬。加上農村生活機能不若都市便利,失望之後只好再轉手賣掉,造成農地價錢雖不斷被炒高,卻再也無法從事農業生產。
其三,全民也是受害者。「我們為什們要關心農業、農地、濫建農舍問題?因為破壞環境是一種共業,不是我家掃乾淨就沒事了。糧食為什麼會貴?農地不見了!」陳清枝認為,農地被破壞、污染,種出來的農作物就不安全。沒有安全的糧食供應,最後受害的人就是都市中的消費者。
天下糧荒,是共業?還是契機?端看這塊土地上人們飄浮的靈魂,何時找到永恆的歸屬。

陳黎 我的丈母娘

http://www.hgjh.hlc.edu.tw/~chenli/prose1.htm

我的丈母娘

我的丈母娘是個樂觀而知命的女人,她具有中國婦女所有的一切優點,也具有中國婦女所有的一切缺點:純樸然而無知;善良又好管閒事;嘮叨、粗俗,同時勤奮、天真;常常想省錢、佔小便宜,常常卻弄巧成拙,吃了大虧。像她這樣一個平凡的女性,照說是沒什麼可以讓國史館或調查局典藏、列檔的偉大事蹟的,但「檢舉不法,人人有責」,並且「內舉不避親」,她的女婿只好就所知所見密告一、二,也許可以襯出一些百代共循的天下法也說不定。
我的丈母娘是既矮且胖,三圍如一圍的女人。這汽油桶的身材恰恰成就了她有容乃大,寬宏大量的性格。除了哺乳自己的六個孩子,她曾經以她充沛的奶水先後當過十七個嬰兒的奶媽——最短的一個只當了兩個禮拜,因為那位思想嚴重右傾的母親不滿意她有時候用左奶餵奶。
我的丈母娘是健壯有力的。在埔心鄉下,牛奶廠發放過期免費的牛奶,她總是一馬當先,連搬三、四箱——由於喝了太多劣質品,竟使她的女兒長大後遇奶則吐,避之惟恐不及。為了貼補家用,她曾經一大早就從家裏的園子拔菜到市場去賣。她肥胖的身軀擔著兩個大籃子,一路走一路掉,跟在後頭邊跑邊蹲下去撿菜的,常常是我的太太和她的弟弟。她認為自己賣的菜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所以不喜歡人家東挑西挑,討價還價。輪到她去買別人的東西,卻又嫌東嫌西,斤斤計較。每一次她都把買回來的豬肉拿到另一家肉攤再稱一次。別看她體形龐大,活動力卻很強,到市場買東西,人叢裏一塞,一溜煙就不見了;再見到她時,已經大包、小包都買好了。
她憐惜一切東西,並且不會捨不得和別人分享。她常常心有不忍地要把剩餘的飯菜送給鄰人,女兒們總是尷尬地勸她說:「不要啦,又不是什麼好東西,很丟臉呢!」她卻依然固執己見。別人給她的剩東西她也同樣奉為至寶。抽屜裏、櫃子裏、箱子裏,盡是一些亂七八糟她的寶貝收藏。第一次去我太太家時,她慎重地搬出一台手提唱機,翻箱倒櫃,找出一支舊鞋刷,往唯一的一張唱片上狠狠刷了幾下。我忘了那天聽的到底是日本兒歌或者日本流行歌曲,但是我清楚地記得唱針刮過唱片發出的一陣陣尖銳的凸凸聲。這是一位有錢的親戚移民美國時特別留贈給她的。
出外旅行,她總不忘把火車上的杯子、廁所裏的衛生紙統統帶回家,因為,她覺得,人生在世本來就要物盡其用,買了火車票而不徹底享用火車上的一切,豈不浪費?所以家裏頭,很自然地,可以找到某某飯店的餐巾,某某旅舍的煙灰缸,某某野生動物園的孔雀尾巴。愛惜眾生,總比暴殄天物好吧?
講到我的丈母娘,自然不可不提到我的岳父大人。我的岳父身材高大,少年時離家從軍,隻身隨憲兵部隊來台。三十歲那年,在生下他第二個兒子後,眼見食指漸繁,入不敷出,毅然三夜不睡,發燒夢囈,託病申請退役。退役後當過電器行學徒,牛奶廠工人,遠房親戚貿易公司職員。最後因為公司裁員,大義滅親地首先被資遣。頭腦精明的他是家中的獨裁者,時時以嚴明的紀律、強烈的榮譽感、負責的愛,君臨他的妻子兒女。四十年來,我的丈母娘對他視若君父,必恭必敬,不敢稍有拂逆。退休在家後,無事一身輕,我的丈母娘每天如影隨形地跟隨他,七爺八爺般巡行於大街小巷。有時朋友相約打牌,賭的人通宵圍桌,旁觀的她也徹夜不眠——同仇敵愾,一點也不以為累。久了,耳濡目染,也想一顯身手。但我的岳父大人是斷不准女人家在外賭博的,所以她只能在年節閒暇與兒女在家同桌共戲,過過乾癮。
收到遠方親友來信,我的丈母娘必率全家人圍在燈下,聽我岳父大人大聲朗讀。她像小學生般坐在老師身旁專心聽講,聽到精彩處,忍不住插嘴幾句。這時我的岳父大人就會抬頭斜視,大喝一聲:「你聽我說!」我的丈母娘便像做錯事的小學生般趕緊低頭坐好。
鄰居都羨慕她無憂無慮,因為凡事都有丈夫做主。方今之世,像她這樣奉丈夫為偶像,貫徹始終、效忠不二的幸福女子實不多見。她也喜歡援引權威,嘮叨瑣碎地要兒女們法他們父親的種種美德。丈夫是她最大的信仰。信仰帶給她力量,信仰有時候卻也讓她覺得縛手縛腳。
信仰說:凡事要穩紮穩打,不可貪圖近利。她偏偏禁不住高利誘惑,偷偷把錢放進地下錢莊,結果是利息賺到了,本錢卻有去無歸。信仰說:不要隨便搭別人的會。她偏偏拗不過街坊鄰居的慫恿,輾轉加入這個會、那個會。好幾次,標到的會錢還來不及拿上樓藏好,我的岳父大人便已出現。她只好隨手亂放。等到她的女兒打開鞋箱,發現鞋子裏藏著一疊錢時,她才若所悟地驚呼:「啊,那是我的!」
信仰說:便宜沒好貨,一個蘿蔔一個坑。她偏偏喜歡貪小便宜,聽信過路的推銷員,或者見獵心喜地在寫著「存貨大賤賣」的路旁搜尋。常常買回一個電風扇,吹兩個禮拜,停擺了;或者買回一大瓶寫著奇怪英文字的洗髮精,愈洗愈癢。聽說醬油、味精要漲價了,便趕緊跑到福利中心,不用錢般地搬回一大堆。上次我陪太太回娘家,打開閣樓的門一看,天啊,那些味精大概可以吃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只是我不知道幹嘛還囤積一大堆蟑螂,難道蟑螂也要漲價了嗎?
個性抬頭、脫離信仰的結果往往是吃虧受罰。好在我的丈母娘早已習慣我岳父大人的威權,再怎麼大的責罰也都像石頭入水般,撲通一聲,馬上又回復平靜。相對於四十年的忠貞,一時的「不法」算什麼?
然則,她自己卻又是另一些人的信仰。由於子女們學業小有成就,鄰居們都覺得她教導有方。嫁女兒、娶媳婦,常常要她擔任「牽新娘」的重任,希望好命的她帶給新人好運。沒事,她也喜歡穿梭各家貢獻所長:論人長短,善意地搬弄是非。如果說人生如戲,那麼她就是最好的演員兼觀眾了。婚喪喜慶,有請必到,既到之後,就像小孩看熱鬧般搶著佔據最有利的位置。每每是新娘的媽媽還沒落淚,她就已先替人難過。人哭她也哭,人笑她也笑。飽食禮成之後,還不忘提醒大家各包一包「菜尾」。也許是生活的戲看太多了,回到家裏,打開電視,邊看連續劇邊打瞌睡——啊,人生如戲,戲那能如人生呢?
自從她的女兒嫁給我後,我的丈母娘身分地位驟然提高很多。我常宣稱我的岳父是「前憲兵司令」,因為四十年前在憲兵司令部服勤時,他總是走在憲兵司令前,為司令開路。她初聽大覺謬然,久之也習以為常,樂意接受「司令夫人」的封號。她的小兒子繼承乃父衣缽,當兵時抽中憲兵。幾次我聽她跟來客說:「我的兒子在總統府上班。」對方嚇一跳,以為是總統府資政或國策顧問之類,細問之下,才知道是總統府後門的衛兵。這是她女婿的幽默,也是她自己的快樂。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我看我的丈母娘也是一樣的高興有趣。你可以不要五車八斗的嫁粧,你可以不要傾城傾國的老婆,你卻不可以不要一個樂觀、知命的丈母娘。
我愛我的丈母娘。

梁實秋 麻將  

我的家庭守舊,絕對禁賭,根本沒有麻將牌。從小不知麻將為何物。除夕到上元開賭禁,以擲骰子狀元紅為限,下注三十幾個銅板,每次不超過一二小時。有一次我斗膽問起,麻將怎個打法。家君正色曰:「打麻將嗎?到八大胡同去!」嚇得我再也不敢提起麻將二字。心裡留下一個並不正確的印象,以為麻將與八大胡同有什麼密切關聯。  後來出國留學,在輪船的娛樂室內看見有幾位同學作方城戲,才大開眼界,覺得那一百三十六張骨牌倒是很好玩的。有人熱心指點,我也沒學會。這時候麻將在美國盛行,很多美國人家裡都備有一副,雖然附有說明書,一般人還是不易得其門而入。我們有一位同學在紐約居然以教人打牌為副業,電話召之即去,收入頗豐,每小時一元。但是為大家所不齒,認為他不務正業,貽士林。  科羅拉多大學有兩位教授,姊妹倆,老處女,請我和聞一多到她們家裡晚餐,飯後擺出了麻將,作為餘興。在這一方面我和一多都是屬於「四竅已通其三」的人物——一竅不通,當時大窘。兩位教授不能瞭解 中國人竟不會打麻將?當晚四個人臨時參看說明書,隨看隨打,誰也沒能規規矩矩的和下一把牌,窩窩囊囊的把一晚消磨掉了。以後再也沒有成局。  麻將不過是一種遊戲,玩玩有何不可?何況賢者不免。梁任公先生即是此中老手。我在清華唸書的時候,就聽說任公先生有一句名言:「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讀書興趣濃厚,可以廢寢忘食,還有功夫打牌?打牌興亦不淺,上了牌桌全神貫注,焉能想到讀書?二者的誘惑力、吸引力、有多麼大,可以想見。書讀多了,沒有什麼害處,頂多變成不更事的書獃子,文弱書生。經常不斷的十圈二十圈麻將打下去,那毛病可就大了。有任公先生的學問風操,可以打牌,我們沒有他那樣的學問風操,不得藉口。  胡適之先生也偶然喜歡摸幾圈。有一年在上海,飯後和潘光旦、羅隆基、饒子離和我,走到一品香開房間打牌。硬木桌上打牌,滑溜溜的,震天價響,有人認為痛快。我照例作壁上觀。言明只打八圈。打到最後一圈已近尾聲,局勢十分緊張。胡先生坐莊,潘光旦坐對面,三副落地,吊單,顯然是一副滿貫的大牌。「扣他的牌,打荒算了。」胡先生摸到一張白板,地上已有兩張白板。「難道他會吊孤張?」胡先生口中唸唸有詞,猶豫不決。左右皆曰:「生張不可打,否則和下來要包!」胡適先生自己的牌也是一把滿貫的大牌,且早已聽張,如果扣下這張白板,勢必拆牌應付,於心不甘。猶豫了好一陣子,「冒一下險,試試看。」拍的一聲把白板打了出去!「自古成功在嘗試」,這一回卻是「嘗試成功自古無」了。潘光旦嘿嘿一笑,翻出底牌,吊的正是白板。胡先生包了。身上現錢不夠,開了一張支票,三十幾元。那時候這不算是小數目。胡先生技藝不精,沒得怨。  抗戰期間,後方的人,忙的是忙得不可開交,閒的是悶得發慌。不知是誰謅了四句俚詞:「一個中國人,悶得發慌。兩個中國人,就好商量。三個中國人,作不成事。四個中國人,麻將一場。」四個人湊在一起,天造地設,不打麻將怎麼辦?雅捨也備有麻將,只是備不時之需。有一回有客自重慶來,第二天就回去,要求在雅捨止宿一夜。我們沒有招待客人住宿的設備,頗有難色,客人建議打個通宵麻將。在三缺一的情形下,第四者若是堅不下場,大家都認為是傷天害理的事。於是我也不得不湊一角。這一夜打下來,天旋地轉,我只剩得奄奄一息,誓言以後在任何情形之下,再也不肯做這種成仁取義的事。  麻將之中自有樂趣。貴在臨機應變,出手迅速。同時要手揮五弦目送飛鴻,有如談笑用兵。徐志摩就是一把好手,牌去如飛,不加思索。麻將就怕「長考」。一家長考,三家暴躁。以我所知,麻將一道要推太太小姐們最為擅長。在桌牌上我看見過真正春筍一般的玉指洗牌砌牌,靈巧無比。(美國佬的粗笨大手砌牌需要一根大尺往前一推,否則牌就擺不直!)我也曾聽說某一位太太有接連三天三夜不離開牌桌的紀錄,(雖然她最後崩潰以至於吃什麼吐什麼!)男人們要上班,就無法和女性比。我認識的女性之中有一位特別長於麻將,經常午間起床,午後二時一切准備就緒,呼朋引類,麻將開場,一直打到夜深。雍容俯仰,滿室生春。不僅是技壓儕輩,贏多輸少。我的朋友盧冀野是個倜儻不羈的名士,他和這位太太打過多次麻將,他說:「政府於各部會之外應再添設一個『俱樂部』,其中設麻將司,司長一職非這位太太莫屬矣。」甘拜下風的不只是他一個人。  路過廣州,耳畔常聞辟辟啪啪的牌聲,而且我在路邊看見一輛停著的大卡車,上面也居然擺著一張八仙桌,四個人露天酣戰,行人視若無睹。餐館裡打麻將,早已通行,更無論矣。在台灣,據說麻將之風仍然很盛。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麻將,有些地方的寓公寓婆亦不能免。麻將的誘惑力太大。  王爾德說過:「除了誘惑之外,我什麼都能抵抗。」我不打麻將,並不妄以為自己志行高潔。我腦筋遲鈍,跟不上別人反應的速度,影響到麻將的節奏。一趕快就出參差。我缺乏機智,自己的一副牌都常照顧不來,遑論揣度別人的底細,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如何可以應付大局?打牌本是尋樂,往往是尋煩惱,又受氣又受窘,乾脆不如不打。費時誤事的大道理就不必說了。有人說衛生麻將又有何妨?想想看,鴉片煙有沒有衛生鴉片,海洛因有沒有莊生海洛因?大凡衛生麻將,結果常是有礙衛生。起初輸贏小,漸漸提升。起初是朋友,漸漸成賭友,一旦成為賭友,沒有交情可言。我曾看見兩位朋友,都是斯文中人,為了甲扣了乙一張牌,寧可自己不和而不讓乙和,事後還揚揚得意,以牌示乙,乙大怒。甲說在牌桌上損人不利己的事是可以做的,話不投機,大打出手,人仰桌翻。我又記得另外一桌,莊家連和七把,依然手順,把另外三家氣得目瞪口呆面色如土,結果是勉強終局,不歡而散。贏家固然高興,可是輸家的臉看了未必好受。有了這些經驗,看了牌局我就怕,坐壁上觀也沒興趣。何況本來是個窮措大,「黑板上進來白板上出去」也未免太慘。  對於沉湎於此道中的朋友們,無論男女,我並不一概詛咒。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可能是在生活上有什麼隱痛,藉此忘憂,如同吸食鴉片一樣久而上癮,不易戒掉。其實要戒也很容易,把牌和籌碼以及牌桌一起蠲除,洗手不幹便是。

從一張床到另一張床

【聯合報╱張雍】
2008.06.23 02:22 am

布拉格酒吧裡的「Ladies party」——脫衣舞男表演。張雍/攝影

A片拍攝現場,布拉格市郊一座旅館,來自義大利的監製與羅馬尼亞的女演員。張雍/攝影
捷克首都布拉格,是遊客們心目中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市中心古典且保存完善的建築物,有建築博物館的美譽,是卡夫卡、德弗札克等文學音樂史上大師的故鄉,1989年以前共產政權的統治,讓這個歐盟裡新興的民主國家,更添加了一股神祕的色彩。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很難讓人將這座美麗的城市與「情色工業」聯想在一起,但事實上,近幾年捷克布拉格已悄悄地凌駕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成為歐洲情色產業的重鎮。
根據報導,布拉格知名的成人電影製作公司Bohem Production,一年平均十二部影片的產量,主要外銷至美國及歐洲其他國家;這家製作公司同時也經營一家年收入估計至少一千萬克朗(約四十萬美元)的演員經紀公司,專門代理成人影片演員及模特兒的仲介工作。「在歐洲各國情趣用品店裡所販售的成人影片,你至少會看到一名捷克或斯洛伐克的女孩……」一位捷克成人電影的導演說道。的確,影片產量的數據及同業中口碑的評價都顯示,捷克的布拉格,除了是全球旅客們心目中最嚮往的旅遊景點之外,更是中歐新興的情色之都。
這是一般遊客,甚至連布拉格當地居民都不熟悉,而且難以想像的灰色角落;是寄生在這座美麗城市之下,以汲取(尤其男性)消費者最原始的動物性慾望而生存的地下社會。一群成人影片工作者幽靈般靜悄悄地從城市的一角,移動到另外一端——他們在布拉格郊區租下一整間旅館進行拍攝,休息兩天再換到布拉格伏爾塔瓦(Valtva)河畔住宅區一棟豪宅內;導演、男女演員、製片、攝影師,像寄居蟹與牠所寄居的殼那樣,從一張床,流浪到另一張床……從某種角度來看,他們的確是專業的演員,同我之前在布拉格劇場裡所遇到的那些專業演員一樣,這群成人影片工作者同樣在演出前認真的「熱身」,與導演溝通「劇情」,化妝師上妝,與攝影師討論鏡位,等等;但所有在攝影機前上演的「劇情」,只允許那些「假戲真作」的橋段,或者應該這麼說,這個產業最惹人爭議、最粗魯的原罪是將人際關係中最親密、最無法與他人分享的片段,以「表演」,或是近乎侵略性的視覺語言,挑逗或是刺激消費者的動物性本能,將這股原始的慾望,商品化、規格化,以表演的方式,標價來販售。
「Praha Erotica」展覽中,A片女演員與現場來賓的表演。張雍/攝影回顧歷史,那些遠古時期洞穴牆面上所遺留的關於性愛的紀錄不談,最早可追溯至英國工業革命的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 era, 1837-1901),羅馬帝國時期大量直率描繪性愛及情色場景的文物於1860年間於義大利的龐貝古城(Pompeii)被考古學家所發掘,當時上流社會的知識分子既興奮卻也顯得不知所措;龐貝古城考古時發現的那些陽具崇拜的圖騰,建物立面上的題詞或銘刻描述性愛場景的文字,甚至一般家庭裡所使用的日常用具(如描繪陰莖的油燈),證明古羅馬帝國對於情慾那種直接、不帶道德批判的開放尺度,與當時維多利亞時期社會主流的價值,甚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都有著天壤之別。龐貝古城裡大量的情色文物重見天日之後,可移動的小型文物被深鎖在那不勒斯(Napoli)的祕密博物館(Secret Museum)之中,至於大型不可移動的建物則被相關當局掩飾並隔離——以免「汙染」當時社會婦女、孩童及勞工們的心靈。大英帝國議會則在1857年正式通過世界史上首次將公開散播色情圖片視為犯罪的法案(Obscene Publications Acts),從此人們開始以新的價值判斷,將這些描述性愛或是情色想像的素材與禁忌等字眼聯想在一起。但畢竟這些描繪人類性行為紀錄的歷史與整個人類文明的演進,有著同樣悠久的歷史。人性中屬於動物性本能的那一塊,從遠古時期洞穴裡的壁畫,龐貝古城的陽具崇拜器皿,祕密博物館裡的收藏,到現今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原始的慾望終究存在,只是以不同的管道及形式繼續流竄或者「記載」,甚至「被消費」,或者「販賣」。
拍攝的空檔,來自義大利的演員Omar神情略顯疲憊,上半身赤裸,只裹著一條浴巾,在餐桌前把玩著他新買的Nokia手機。無意間我瞄到手機螢幕上隨著按鍵輪番顯示的照片——一個笑容甜美的小女孩,約四、五歲左右,隨後的閒談之中他告訴我,那是他的小女兒,我問他:「那她的名字呢?」他驕傲地舉起左手肘下方斗大的刺青:「她叫Candy。」「你就只有一個女兒嗎?」我好奇地追問。「不,我還有一個兒子。」這時他抬起右手肘,另一個斗大的刺青刺著「Nicola」。這時裸著身子的女演員從浴室走出來,他們開始討論下一場戲的服裝,各式性感的內衣陳列在地板上,我心裡仍惦記著Candy甜美且天真的笑容。
一個專業的A片演員,一個稱職的父親,我好奇兩者之間,Omar究竟是如何轉換?那天傍晚的第三場戲拍攝結束後,他疲憊地告訴我:「今天這個導演很差勁,我不喜歡……」「一個好的A片導演應該理解並且強烈地感受到現場演員性慾(sexuality)的流動,而不是一味告訴我做這個、做那個,一點都不專業……」我一整晚想著他口中的「專業」,究竟是什麼意思?
布拉格一年一度的大型情色產業展覽—— 「Praha Erotica」,每年總吸引了眾多的人潮,主辦單位正是布拉格規模最大、最專業的Bohem成人影片製作公司,大型的展覽會場,展示著各式情趣用品、各種類型的成人影片,主辦單位每小時還特地安排了「Live Show」,由旗下當紅的A片男女演員們,在現場上百名觀眾的圍觀之下進行「全套的表演」……歐洲人對於性尺度的開放,頓時之間讓我對於孔老夫子「非禮勿視」的談話,有了新一層的體認。
這是布拉格提供給亞洲旅客的震撼教育;如果所謂的性慾真的如義大利演員Omar所描述的那樣,可用某種專業且技術性的角度來「剖析」?在上百位群眾的圍觀之下,A片男女演員在布拉格擁有百年歷史的Vystaviste展覽宮現場真槍實彈的演出,警方也在一旁觀看,同時維持秩序,這之中又吐露什麼樣的訊息?或是那些將男友或丈夫留在家裡,在脫衣舞酒吧裡與三五好友享受舞男健美身材與性感挑逗的女孩們臉上興奮的神情,她們真的打從心底開心嗎?……這是百塔之城布拉格的另一個灰澀且更深沉的面向,一個挑逗人類原始慾望的布拉格,二十一世紀都市場景中的龐貝城,一個非關道德的現代寓言故事。

梁實秋 狗

狗  我初到重慶,住在一間湫溢的小室裡,窗外還有三兩窠肥碩的芭蕉,屋裡益發顯得陰森森的,每逢夜雨,淒慘欲絕。但淒涼中畢竟有些詩意,旅中得此,尚復何求?我所最感苦惱的乃是房門外的那一隻狗。  我的房門外是一間穿堂,亦即房東一家老小用膳之地,餐桌底下永遠臥著一條腦滿腸肥的大狗。主人從來沒有掃過地,每餐的殘羹剩飯,骨屑稀粥,以及小兒便溺,全都在地上星羅棋布著,由那隻大狗來舔得一乾二淨。如果有生人走進,狗便不免有所誤會,以為是要和他爭食,於是聲色俱厲的猛撲過去。在這一家裡,狗完全擔負了「灑掃應對」的責任。「君子有三畏」,猘犬其一也。我知道性命並無危險,但是每次出來進去總要經過他的防次,言語不通,思想亦異,每次都要引起摩擦,釀成衝突,日久之後真覺厭煩之至。其間曾經謀求種種對策,一度投以餌餅,期收綏靖之效,不料餌餅尚未啖完,乘我返身開鎖之際,無警告的向我的腿部偷襲過來,又一度改取「進攻乃最好之防禦」的方法,轉取主動,見頭打頭,見尾打尾,雖無挫衄,然積小勝終不能成大勝,且轉戰之餘,血脈僨張,亦大失體統。因此外出即怵回家,回到房裡又不敢多飲茶。不過使我最難堪的還不是狗,而是他的主人的態度。  狗從桌底下向我撲過來的時候,如果主人在場,我心裡是存著一種奢望的:我覺得狗雖然也是高等動物,脊椎動物哺乳類,然而,究竟,至少在外形上,主人和我是屬於較近似的一類,我希望他給我一些援助或同情。但是我錯了,主客異勢,親疏有別,主人和狗站在同一立場。我並不是說主人也幫著狗狺狺然來對付我,他們尚不至於這樣的合群。我是說主人對我並不解救,看著我的狼狽而哄然噱笑,泛起一種得意之色,面帶著笑容對狗嗔罵幾聲:「小花!你昏了?連×先生你都不認識了!」罵的是狗,用的是讓我所能聽懂的語言。那弦外之音是:「我已盡了管束之責了,你如果被狗吃掉莫要怪我。」然後他就像是在羅馬劇場裡看基督徒被猛獸撲食似的作壁上觀。俗語說:「打狗看主人」,我覺得不看主人還好,看了主人我倒要狠狠的再打狗幾棍。  後來我疏散下鄉,遂脫離了這惡犬之家,聽說繼續住那間房的是一位軍人,他也遭遇了狗的同樣的待遇,也遭遇了狗的主人的同樣的待遇,但是他比我有辦法,他拔出槍來把狗當場格斃了,我於稱快之餘,想起那位主人的悲愴,又不能不付予同情了。特別是,殘茶剩飯丟在地下無人舔,主人勢必躬親灑掃,其淒涼是可想而知的。  在鄉下不是沒有犬危。沒有背景的野犬是容易應付的,除了菜花黃時的瘋犬不計外,普通的野犬都是些不修邊幅的夾尾巴的可憐的東西,就是汪汪的叫起來也是有氣無力的,不像人家豢養的狗那樣振振有詞自成系統。有些人家在門口掛著牌示「內有惡犬」,我覺得這比門裡埋伏惡犬的人家要忠厚得多。我遇見過埋伏,往往猝不及防,驚惶大呼,主人聞聲搴簾而出,嫣然而笑,肅客入座。從容相告狗在最近咬傷了多少人。這是一種有效的安慰,因為我之未及於難是比較可慶幸的事了。但是我終不明白,他為什麼不索興養一隻虎?來一個吃一個,來兩個吃一雙,豈不是更為體面麼?  這道理我終於明白了。雅捨無圍牆,而盜風熾,於是添置了一隻狗。一日郵差貿貿然來,狗大咆哮,郵差且戰且走,蹣跚而逸,主人拊掌大笑。我頓有所悟。別人的狼狽永遠是一件可笑的事,被狗所困的人是和踏在香蕉皮上面跌交的人同樣的可笑。養狗的目的就要他咬人,至少作吃人狀。這就是等於養雞是為要他生蛋一樣,假如一隻狗像一隻貓一樣,整天曬太陽睡覺,客人來便咪咪叫兩聲,然後逡巡而去,我想不但主人慚愧,客人也要驚訝。所以狗咬客人,在主人方面認為狗是克盡厥職,表面上僅管對客抱歉,內心裡是有一種愉快,覺得我的這隻狗並非是掛名差事,他守在崗位上發揮了作用。所以對狗一面訶責,一面也還要嘉勉。因此臉上才泛出那一層得意之色。還有衣裳楚楚的人,狗是不大咬的,這在主人也不能不有「先獲我心」之感。所可遺憾者,有些主人並不以衣裳取人,亦並不以衣裳廢人,而這種道理無法通知門上,有時不免要慢待佳賓。不過就大體論,狗的眼力總是和他的主人差不了多少。所以,有這樣多的人家都養狗。

兩情相悅 熟女在意持久度

更新日期:2008/06/23 04:32 張翠芬台北報導
不少男性對性器官尺寸有錯誤的迷思:以為性器官愈粗、愈長,就能帶給女性較大的滿足感,女性也就愈容易產生高潮。根據針對台灣熟女所做的調查顯示,女性最在意的以「持久度」占最高達5成1,其次是「硬度」占4成7,比例遠高於「粗細」的2成4及「長短」的2成2。
■陰莖為陰道長度2/3就夠
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表示,以解剖學角度來說,陰道平時前後壁相貼,壁雖不厚,但有很大的伸展性。前壁較短,約為7公分到9.5公分,後壁較長,約為7公分到10.5公分,陰莖長度只要大於陰道長度的2/3,也就是超過7公分,基本上就夠用了。
至於女性最在意的持久度,撐多久才符合標準?陳煜表示,各家說法不同,但近幾年被廣泛使用的定義是「陰莖從進入陰道開始,時間少於2分鐘即射精,且大部分時間皆如此」就算是早洩。
■拔出緊壓訓練50%成功率
對於早洩的行為治療,陳煜表示,西方最早在1955年提出「停止和開始法」(Stop and start),即教導病人在性愛過程中,在快要射精當時,把陰莖拔出,等射精感覺褪去,再進入陰道。另外也有人提出「龜頭擠壓法」,即在快要射精時,把陰莖拔出,用手指緊壓龜頭,即可使射精感覺迅速褪去,不過,這個方法需要3到6個月訓練,成功率約一半。
陳煜說,近幾年,40歲左右熟男前來諮詢早洩問題有增多趨勢,症狀除了早洩、不持久,也伴隨有硬度問題。目前在治療程序上,會採取先用藥物治療硬度問題,再進一步治療早洩困擾,畢竟硬度不夠,連「行房進門」都有困難,更遑論會早洩不持久!
他提醒,男性若是「帶皮熟軟香蕉郎」無論在持久度及硬度上都不夠力,其實已經算是輕微性功能勃起障礙,建議男性若症狀持續一陣子,就應該積極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