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22, 2009

最後一代外省人》苗族人? 那是什麼?

2009/01/20

【聯合報╱成英姝】



克林伊斯威特在自導自演的電影《經典老爺車》(Gran Torino)中飾演韓戰退休老兵,鄰居住著一家亞洲人,此人很典型的美國保守基本教義派,毫不掩飾他對有色人種的歧視。


在這部電影裡,克林伊斯威特居住的社區有相當數量的亞洲人,他們是「苗族人」,這設定非常有趣。在西方人眼中,亞洲人都是一樣的,不僅從長相上他們無法辨識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等,他們也搞不清楚亞洲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歷史,即使是表明「愛好東方文化」的白人,也常常把不同亞洲國家的歷史背景和服裝、生活習慣張冠李戴,不倫不類地混在一起。《經典老爺車》乾脆設定這些亞洲人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是越南人,也不是泰國人,他們是苗族人。


苗人分布在中國和寮國邊境,後有許多逃亡到泰國,越戰時因支持美國,越戰後有許多苗人被迫遷徙到美國。苗人的困境雖然引起相當的國際注意,但大部分人顯然完全不解苗人到底是什麼。從苗人的處境來看,苗人沒有國家,除了從政治層面來探討正義的角度,這部電影將亞洲人設定為苗人具有相當豐富的意義之外,我們究竟是以種族或者國家來當作人類的邊界,是一個更具有高度視野的討論。


具有類似高度的另一部電影是《衝擊效應》(Crash),在這部由多組人物的遭遇錯綜交織的電影中,麥特狄倫飾演的是一位具種族歧視的白人警察,然而當在面對一個行動的判準是建立在身為一個人的良心之上的時刻,意識形態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一個人的意識形態尚且置放在良心的高度之上,那是極為恐怖的事情。然而我們相信,正常的一個人處在一危機的時刻,無意識地面對決定自己生存於世上的價值時,那個天秤的另一端,應該是善的。這是一種浪漫主義的出發。沒有這種信念,世界不足以讓我們活在當中。


在《經典老爺車》裡,還有一個更超過前述談及的良心的高度,這是非常奇妙的,發生在片中的一幕;克林伊斯威特參加一個苗人的家族聚會時,苗人的巫師為他做靈讀,巫師所「看見的他」擊中了他內心深處最脆弱的要害,這之後他自嘲,他跟這些亞洲人還比跟他那些真正的白人血親家庭要相像。於是,在政治的(國家範疇的)、意識形態的(種族或者文化優劣的)、人類良心的(做人所依據的信念的)層次之上,出現了另一個超越性的層次──人的靈魂。


當破除了所有的表象外衣──地理上虛無的疆界、膚色的分野,甚至跳過了生活習慣、文化信仰,我們是靠什麼更絕對性的認知來彼此認同?我們怎麼找尋一種更深層的共鳴?我們怎麼辨識該跟誰相斥或相吸引?我們內在的靈魂,那最純粹性的判準。總有一天會發現這是我們一直以來尋找的終極答案。


【2009/01/20 聯合報】

東部來的末班車

高自芬  (20090122)




 整個車廂都是睡眠。所有頭顱都歪向不同邊,左邊,右邊。用不同的方位朝同一個方向前進。

 水果日報翻爛了(這是我從地上撿來的),輕輕打個嗝;鄰座女子突然驚醒。

 「羅東到了嗎?」她斜著陌生的眼珠看我。「快到花蓮了。」我折好報紙,手指頭因為沾上一些憤怒的喧囂而烏黑腫脹。女人頓一下馬上call機:「喂!你還在等啊?我睡過頭被載到花蓮啦!」
 前一秒鐘還打鼾的一些八婆忽然都醒了,沾著眼屎,哈著呵欠吱吱喳喳湊上來。小小的車廂突然萬眾一心──是誰說的,疾駛的夜行列車中你醒來發現自己正和命運背道而馳,惺忪的雙眼於是開始疼痛。

 「往宜蘭?九點多好像有一班ㄟ!」

 「不對!不對!尾班車是十點十七啦。」

 女人卡在座位,臉上閃過一絲不安。到底是東部啊,感覺上好像就這樣要被丟進太平洋了。

 運行中火車輪子和軌道摩擦出閃電似的節奏,敲擊耳膜,有一點刺激,聽久了像搖晃在魚群特別多的海洋,亮閃點點,誘著你往更深、更暗的地方潛去。移動總是讓我們的靈魂引以為樂,波特萊爾說。

 但一不小心就淪陷了。

 聽說當年有一票年高德劭的國大代表就是這樣。

 那天,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的老國代們拄著拐杖,提著尿袋,從四面八方趕到中山堂參加行憲紀念大會,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神聖任務拼場。散會了,老先生八卦著,最近聽立法院的老同志說,提尿桶開會是國會的光榮,這可真是名言啊!他們搖搖晃晃登上火車,向台北掰掰,直奔南方。吃過鐵路便當,喝過香片,口袋裡躺著厚厚一疊車馬費燒燒的,窗外綠地藍天,啊!真是美麗的寶島!不知不覺,美夢爬滿了眼睛。恍惚中列車長操台灣國語大喊:「到啦!到啦!」一群人急忙跳下車。

 一看,會發啊!不是高雄,是──斗六。

 搭錯車比較慘呢,還是下錯站比較慘?

 我開始這麼想。都很好。總會有一截火車從異鄉開到異鄉,車上的人都萍水相逢,列車呻吟裡一程一程前進,相安無事偶爾相親相愛幾十分鐘。不到最後,天曉得你永遠無法抵達生命中嶄新的一天。

 我很雞婆領她扛著大包小包穿過地下道,爬上月台,果然,那兒靜靜泊著台東來的末班車。車頭燈穿透看不見的藍霧,直直射向鐵道遠方。

 「搭多久知道嗎?」我提醒她。

 「不知道?……,不會很遠吧。睡一覺就到了……。」說完她又笑起來。斜倚著車門,探出頭,捏著一塊白手帕對我不停地晃,臂下的肉脂搖顫,像一隻快樂的白蝴蝶就要飛起來。通過愛,做彼此的奴隸;過了山洞,年輕的夜又將展開。

 想起本城最亮的角落裡大小兩枚男人正等著我,不知不覺哼著歌,快步踏離了闃暗的月台。

與牛共甘苦

黃肇松  (20090122)




 又逢牛年,「牛口也」,我當年的夥伴,不管你在那裡,我永遠懷念你,也永遠懷念那段同甘苦共患難的艱苦歲月。對你和當年所有的為台灣這塊土地耕作過的牛眾,值得世世代代台灣人永遠的感恩。

 想念的牛

 活了一甲子,經歷不少悲歡離合,記憶深處滿悲情的一次,是四十三年前的一次不告而別,對象是一頭牛:一頭當年台灣農村隨處可見的老水牛。
 那年十月底成功嶺結訓,在濃鬱的秋色中,十八歲的我懵懵懂懂的從苗栗奔波到台北讀大學。在政大東語系男生宿舍的頭一晚,多雨的木柵沒有例外的落著秋雨,斷斷續續的雨聲勾引鄉愁來襲,我睡的特別不安穩,輾轉反側之間,有時像浮沉在後龍溪中,有時又像遺落在縱貫線的鐵軌旁。突然間,我滿身是汗的在木床上驚坐起來,猛然想起沒有把牛牽回牛欄。在幽暗中努力辨識枕邊的手錶,是清晨兩點。純樸的鄉間,牛當然不會不見,汗乾了,心稍定,也只能在惆悵中等候天亮。

 幾個禮拜後,返鄉探視癌疾復發的母親,她清瘦的臉上堆滿了歡迎遊子歸來的笑意。母親說:「恩個(我們的)牛?真想念你呢!」敘述我離鄉那天,一陣忙亂,半夜過後,連續傳來的牛鳴聲,劃破夜晚的寧靜,父親才想起,拴在溪邊的水牛還沒有牽回牛欄,而這是我十幾年的日課。推算那個時間,大約就是我驚醒的時刻。

 我走到牛欄,老水牛四腳著地安逸的「坐」著在咀嚼牠冬天的主食──乾禾。我摸摸牠的頭,牠很有節奏的搖搖尾巴,溫順的「看」著我,牛眼雖然大,但與牛相處十幾年,我還是不知道牠的焦點在哪裡,是不是真的看得到我?就像我不知道,秋天之後草枯了,牛只能吃乾禾,長達好幾個月,牠的營養夠不夠?做牛做馬,也許就是命中注定,還有什麼好抱怨的?看不看得到我又有什麼關係?總是我照顧牠,牠聽命於我。

 命苦的牛

 現在的台灣,在現代化經營的農場,可以看到乳牛和肉牛,要看水牛和黃牛,恐怕只有去動物園了。而在民國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乃至六十年代中期「鐵牛」興起之前,水牛是台灣農村的主要景觀,也是主要的生產動力,黃牛則點綴其間。雖然一般有著水牛犁田,黃牛拉車的粗略分工,但台灣的水牛似乎特別能幹,也特別命苦,牠們什麼都做,包辦一切,更不分春夏秋冬,全年無休。

 犁田是水牛的「主業」,不在話下。民俗家宋細福在所編「台灣客家風情畫」中,這樣形容水牛:「肩擎田犁背囊背,手?(握)牛索像條蛇,喊佢向東毋敢西,愛去奈位佢像知,無論春夏也冬秋,定定(緩緩)行到涯田坵,牛軛掛好深深犁,就等收成喜滿懷。」牛,叫牠東不敢西,夏天,在攝氏三十八度高溫中犁田,未見牠流汗;在接近攝氏零度的寒冬中作田,不見牠發抖,為的就是主人的「好收成」,而台灣牛有大半年的時間吃的是乾禾。耕作之間,偶而停下來放泡尿或拉個糞,還會招來主人的埋怨:「懶牛多糞尿」。

 除了水田的犁、耙、滾、棍,當年台灣的水牛也拉車,運送稻穀、蔬菜、水果、日用品、傢俱、機械、木柴,也運人。嫁妝一牛車,主角固然是新娘,但少了水牛,迎親隊伍要走漫漫長路。此外,種蕃薯、上蕃薯、斬甘蔗、輾番豆、榨豆油、拖水車、採西瓜……。田間阡陌、丘陵坡地、大街小巷、林間小道,各式各樣的農事活動,都有牛的蹤影,都留下當年牠為了好收成而拚鬥的痕跡。台灣各地不少地名與牛有關,諸如牛欄肚(內灣)、牛糞崎、牛頭碑、牛背頂、牛角寮、牛尾湖、牛肚溪……等等,雖不一定典雅,卻很鄉土,也標誌看牛是台灣共同記憶中重要的一頁。

 牧童情景

 我家這頭水牛是公牛,牠不知來自何方,也不知牠的童年是如何成長的,反正我上苗栗大同國小一年級被賦予照顧牠的任務之時,牠就已經是龐然大獸了。牠不像現代人的寵物有個暱稱叫瑪格麗特或約翰生之類的,牠沒有名號,家人只叫牠「牛?」(也是客家話的語助辭),「牛也牽轉了沒?」「牛?食飽盲?」「要牽牛?去田坵囉!」要去那裡,愛做什麼,牠似知曉,但永遠默然無聲、逆來順受,只有感冒時會打噴嚏,或遠遠看到母牛會「哞」叫幾聲,但牠並沒有機會為一親芳澤而跟群牛相鬥,鬥到角落續卵出。

 「牛?」的食量很大,我永遠無法知道牠吃飽沒有,這也是令人煩惱之處。小時候要餵飽牠別無他法,只有拉牠到河堤邊或田埂間去吃草,漫長的牧牛歲月中,伴牧的讀物從漫畫書「諸葛四郎大戰哭鐵面」到國語日報、聯合報、徵信新聞、亞洲文學、文壇、作品……。牛?只管填滿牠的肚子,從不過問這些春花秋月、世事變化。及長,在花飛草長的春夏季節,割草餵牛。鄉間蛇多,藏於草中,一握下去,被咬了幾次,所幸是無毒的水蛇、草蛇,並無大礙,但左手五根手指均曾留下鐮刀割痕和蛇吻印記,確是慘綠少年時代與牛共甘苦的歲月烙印。

 牛車歷險

 我負責餵食「牛?」,長我五歲的二哥動用牠犁田,民國五十年代初,二哥北上就讀師大,大哥服完兵役返鄉任教小學,週末和寒暑假照樣下田,並負責駕牛車。五十四年我升上省立苗中高三之前的暑假某日,「牛?」拉著滿牛車的包穀到街上的農會倉庫去繳田賦,大哥在前頭趕,我在後面推,大哥的學生和我的同學跟我們打招呼,我們有些尷尬。那年夏天稻穀收成不好,農會職員認為我們拉去的穀粒不夠飽滿,要我們拉回去到秋收後連利息算上一起再繳。

 我們像洩了氣的皮球,決定不再走大街「自取其辱」,改走人少的後街。就在將軍山下,穿過縱貫鐵路時,稻穀太重,牛車輪子卡在鐵軌上,任「牛?」怎麼拉,我們怎麼推,都無法移動車子,進退維谷之間已聽到火車即將竄出南勢隧道的笛鳴聲,眼見就要釀肇巨禍,幾位剛從將軍山下來的士兵衝過來合力把牛車推離軌道,須臾間火車呼嘯而過,兄弟倆躺在路邊滿身大汗,半晌爬不起來,而「牛?」涎滴著白色沫液,緩緩的咀嚼著,看似「瞪」著我們,好像對我們為了無聊的自尊差點製造驚天動地的頭題新聞而大惑不解。

 生命夥伴

 一生辛勞,慈祥待人,卻在中年飽受癌疾折磨的母親,在我大一暑假辭世。大二之後,對前途有所規劃,課業較重,又要打工籌學費,我較少返鄉,翌年寒假回家過年,才知道「牛?」老了,已拉不動水田,父親把牠送給住在獅潭山坵的遠親去犁花生田,比較省力。家裡也不再養牛,面對空盪盪的牛欄,我感到生命中的某一段已被抽離而去。

 再次聽到「牛?」的消息,是牠更年老羸弱,連花生地也犁不了,遠親把牠賣了,探問賣到那裡?傳話的人說可能是屠宰場。四十年後,我還是堅決拒絕相信這個不忍聽聞的傳聞。但是,一想到傳聞也有可能為真,就有一股怒氣油然而生,生氣之後,更多的是內疚與不安。

 又逢牛年,「牛?」,我當年的夥伴,不管你在那裡,我永遠懷念你,也永遠懷念那段同甘苦共患難的艱苦歲月。對你和當年所有的為台灣這塊土地耕作過的牛眾,值得世世代代台灣人永遠的感恩。

 否則,台灣還有什麼公義可言?

Heroes (TV series)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Heroes

The logo for the series featuring a solar eclipse
Genre Drama
Science fiction
Created by Tim Kring
Starring David Anders
Kristen Bell
Santiago Cabrera
Jack Coleman
Tawny Cypress
Dana Davis
Noah Gray-Cabey
Greg Grunberg
Ali Larter
James Kyson Lee
Masi Oka
Hayden Panettiere
Adrian Pasdar
Zachary Quinto
Sendhil Ramamurthy
Dania Ramirez
Leonard Roberts
Cristine Rose
Milo Ventimiglia
Composer(s) Wendy Melvoin
Lisa Coleman
Country of origin United States
Language(s) English
No. of seasons 3
No. of episodes 47 (List of episodes)
Production
Executive
producer(s) Tim Kring
Dennis Hammer
Allan Arkush
Greg Beeman
Location(s) Los Angeles
Camera setup Panavision
Running time approx. 43 min.
Broadcast
Original channel NBC
Picture format NTSC (480i)
PAL (576i)
HDTV (1080i)
Audio format Dolby Digital
Original run September 25, 2006 – present
External links
Official website
IMDb profile
TV.com summary
Heroes is an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television drama series created by Tim Kring, which premiered on NBC on September 25, 2006.[1] The series tells the stories of ordinary individual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ho inexplicably develop superhuman abilities, and their roles in preventing disasters; usually foreseen in painted images from precognitive painters. The series emulates the aesthetic style and storytelling of American comic books, using short, multi-episode story arcs that build upon a larger, more encompassing arc.[2] The series is produced by Universal Media Studios in association with Tailwind Productions,[3] and it is filmed primarily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4] The executive producers are Allan Arkush, Dennis Hammer, Greg Beeman and Tim Kring.

The critically acclaimed first season's run of 23 episodes garnered an average of 14.3 million view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ceiving the highest rating for any NBC drama premiere in five years.[5][6] The second season of Heroes attracted an average of 13.1 million viewers in the U.S.,[7] and marked NBC's sole series among the top 20 ranked programs in total viewership for the 2007-2008 season.[8] A total of 24 episodes were ordered for the second season,[9] but only eleven episodes were broadcast,[10] due to the 100-day strike by the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11][12] The dispute led to the initial postponement and eventual cancellation of a six episode spin-off titled Heroes: Origins.[13] Heroes returned with its third season on September 22, 2008.[7][13]

A digital-internet extension of the series, Heroes 360 Experience, later rebranded as Heroes Evolutions, was created to explore the Heroes universe and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show's mythology.[14] Other official Heroes media include magazines, action figures, tie-in and interactive websites, a mobile game, a novel, clothing and other merchandise. NBC Universal announced on April 2, 2008, that NBC Digital Entertainment would release a series of online content for the summer and fall of 2008, including more original web content, wireless iTV interactivity, graphic novels available for mobile viewing and webisodes.[15]

Heroes has garnered a number of awards and nominations. The series was nominated in eight categories at the 2007 Primetime Emmy awards, including Outstanding Drama Series, and was also nominated for Best Television Series-Drama at the 2007 Golden Globes. The series won a People's Choice Award in 2007 in the category of Best New Drama, and was named Program of the Year in 2007 by the Television Critics Association and Best International Program at the 2008 BAFTA Awards.[3]

《Heroes》

《Heroes》(英語:Heroes,台譯:超異能英雄、又譯為英雄、天驕、異能英雄),是由美國NBC電視台於2006年9月25日首播的電視劇。主要講述了一群「外表與常人無異,實際卻擁有各種超能力(諸如心靈感應、時空控制、飛行等)」的人,如何認識自己的能力,並運用其能力阻止災難、拯救人類的故事。[1]

本劇參考了美國超級英雄類漫畫的風格,採用多條支線情節同時發展,並彙集於一條宏大主線的故事結構。在第一集播出時,編劇Tim Kring就曾說過「我們已經討論到第五季的劇情發展了。」[2]

當本劇在美國首播時,在18–49歲的人群中,是夜間收視率最高的劇集,大約有1430萬名觀眾收看本劇,創下了NBC近五年來收視率之最。[3]在2006年10月6日,NBC的Kevin Reilly宣佈《Heroes》的第一季已全部拍攝完畢。[4]2007年1月17日,第二季於2007年9月24日於美國NBC電視台首播。[5]由於2007-08年美國編劇協會大罷工的原因,第二季被減短至11集(通常為23集左右),於2007年12月3日播畢。

Wednesday, January 21, 2009

明星咖啡館

英文名稱: ASTORIA 服務特色: 開設於1949年,而今老店新開,充滿舊時光的老餐廳,位於武昌街城隍廟斜對面。原自民國38年由上海來台的俄人開設,民國50年代曾經是白先勇、陳若曦、林懷民等許多文學作家長期聚集地,並有臺灣文學地標之雅稱。下午兩點半到五點半為下午茶時間。民國38到79年引領國內藝文界,重新問世裝潢保有原味,連桌椅都有40年以上歷史。

Tuesday, January 20, 2009

外資法人不會告訴你的10件事

2009-01-20撰文/龔招健
(更多詳細內容,請看本期《Money+》)

本期《Money+》封面(圖/Money+提供)



成也外資,敗也外資!這是許多台股投資人的感嘆。在3 大法人中,外資進出的資金、持股比重皆最高,其買賣超動向、研究報告、市場看法經常是市場注意的焦點。
但不論是從過去台股的歷史經驗,還是從去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來看,外資即使長期掌握資金、研究資源的優勢,還是會有荒腔走板的演出,本文教投資人破除對外資的迷思,洞悉外資操作手法,以及看待外資研究報告的正確態度。

1 只會教人投資 不說自己投資也會虧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在2008年進一步惡化為全球金融海嘯,前五大投資銀行不是破產、被併購,就是需要再集資、或是改制為商業銀行。

過去這些重量級的投資銀行,負責提供各公司、各產業、各國以及全世界的投資建議,但不僅未能預見大多頭結束與全球金融海嘯的前兆,更未能即時挽救自家城門的失火。

這些重量級外資過去幾年在全球股市呼風喚雨,卻不敵金融海嘯,不僅自身難保,更害慘信任他們的諸多客戶。

2 喊水會結凍 避談鐵嘴也會摃龜

現代金融產品源自英美,重量級外資券商分析師往往被賦予明星光環,在媒體頻頻「造神」之下,有時竟然喊水會結凍,但投資人千萬要記住,這些分析師的明星光環,可不代表喊盤的準確度。

重量級外資分析師因長期研究某個產業,並擁有豐富的研究資源與經驗,對市場的看法常被媒體重視,甚至有些被視為「鐵嘴」,但是投資人要謹記︰「再怎麼厲害的專家,準度也只是對一半」,即使是明星級外資,也經常錯判形勢。

3 發表報告喊進喊出 避談實際操作常口是心非

以往外資券商財力雄厚,願意砸重金打造研究團隊,培養明星級招牌分析師,加上全球布局,往往能領先掌握投資趨勢,因此每當外資券商發表研究報告,都會引起注意。

外資研究報告洋洋灑灑,目的是給客戶作為投資決策參考,而他們的客戶通常也不會照單全收,只是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資料「之一」。當外資發表報告「喊進」、「喊買」或「喊多」個股時,投資人要特別留意發表報告券商對個股的買賣超情形,因為過去經常有「口是心非」的狀況。


4 提供目標價 不是達不到就是會突破

外資券商的個股研究報告都會設定所謂的「目標價」,而這個目標價通常都是由分析師預估的年度EPS(每股獲利),搭配個股的歷史本益比(PE)或股價淨值比(PB)高低區間來設定。

不過,外資預估的EPS 不可能完全百分之百應驗,落差程度大小要看外資分析師的「功力」和「運氣」,因此投資人看到「目標價」,須謹記這是「預測值」,不可能完全準確,不是達不到,就是會被超越突破,畢竟市場變數太多了。

5 曝光的研究報告 多是二手落後情報

外資券商的研究報告通常不直接對外發表,僅供客戶參考。一般外資券商的網站都有「研究報告」專區,下單的客戶只要輸入帳號、密碼,即可在線上瀏覽或下載,少數媒體記者跟外資券商的客戶有不錯交情,才有機會在第一時間同步取得最新的研究報告,否則都是輾轉取得的落後訊息。

因此,投資人在媒體上看到外資報告,不要盲目相信或跟進買賣股票,以免淪為「轎夫」,成為倒貨對象。投資人如果「有幸」看到外資研究報告的本文,要關注的不是明牌,而是學習其投資分析的邏輯。

6 只見現貨期貨都操作 避談採取兩手策略

許多外資法人操作相當靈活,尤其是近年興起的對沖基金(hedge fund),經常在股市以現貨搭配期貨來操作。例如,當研判股市即將下跌時,一方面逢高減碼現貨(賣出股票),一方面逢高在期貨市場布空單,等空單布局完畢,他們就會擴大賣超權值股(例如台積電),用力摜壓指數,以擴大期貨空單的利潤。

只要操作得當,外資法人賣股票(現貨)的虧損,完全可以從期貨市場的獲利彌補回來,而且還倒賺。

7 主動發表市場展望 目的是要散戶抬轎捧場

外資法人從事投資,唯一目的是賺錢,因此很希望建立自身對市場的影響力。當外資認為賺錢機會來時,通常會先做好布局,可能作多,也可能作空,等布局完畢,就會發表看法,希望市場能夠往讓他們獲利的方向走,因此投資人千萬別期待外資來指點迷津,反而要提防外資把台股當提款機。


歐美成熟市場散戶比重不高,台股散戶比重仍超過5 成,在「資訊落差」的情況下,一般散戶很容易淪為外資殺手的獵物!

8 只見鉅額買超或賣超 不說往往隱含反向意義

外資進出台股的金額龐大,而且是許多大型龍頭股的大股東,例如持有台積電股權超過7 成,因此其買賣超動作往往決定台股的漲跌。不過,投資人如果緊跟外資買賣超的腳步來操作,很容易吃虧,特別是當外資當日大買或大賣時。

歷史經驗顯示,台股指數高點是外資「買上來」的,指數低點也是外資「賣下來」的,在高檔往往出現鉅額買超,在低檔往往出現鉅額賣超,投資人如果跟進操作,就容易陷入追高殺低的窘境。

9 只見彼此對作 不知道不是同類外資

外資是台股3 大法人之一,但就像國內投信、自營商法人一樣,每個外資法人對市場有各自的看法,同一時間對同一個股或大盤,他們的看法可能南轅北轍,甚至相互對作,你丟我撿。

外資法人一般分為歐系、美系、日系,其中有歐資、美資、日資、港資等。在投資屬性方面,退休基金之類會從事比較中長線的操作,對沖基金則「短進短出」以賺價差為主,操作手法不一而足。

10 市場訊息混沌時 不一定會比散戶高明

人都會犯錯,外資券商及一般外資法人也不例外,甚至會犯下比一般散戶更嚴重離譜的錯誤。

例如,2007 年美國爆發次級房貸風暴之後,市場訊息混沌,雷曼兄弟去年聲請破產前幾個月,竟然發表研究報告預測美股道瓊指數會上攻挑戰2 萬點,當時道瓊指數還在1 萬點以上震盪。

如今回頭來看,這樣的研究報告的確「不可思議」,即便是一般散戶也不敢如此樂觀,有做功課的散戶看到這樣的報告還會忍不住竊笑。

租男友過年 剩女好無奈

2009-01-20【陳筑君/台北報導】

為符合父母親的期待,中國近年竟出現「租個對象好過年」的特殊現象。日前一名北大女學生公開「租男友」回家過年,開出的日薪高達一萬人民幣。
名為《女生張榜租男友,回家過年一天一萬》的帖子,在網上引起譁然。該榜被貼置在北大男宿舍門口,榜中表明,「求租男友」是因母親規定:「不帶個男友別回來過年」,因而求租一名陽光帥氣、中文系尤佳的「男友」。

這名家住安徽的北大女生還說,只租除夕當天上午九點到晚上九點,不過夜,「機票餐飲自理」。不僅女學生要租男友,不少女性白領階級也在網上貼帖,希望租賃願意一起回家過年的「男友」。

「向家裡交代」、「實在沒辦法」幾乎是所有「求租者」的心聲。隨著春節腳步接近,愈來愈多「剩男」、「剩女」紛紛上網花錢尋找「臨時另一半」。不過,真正「成交」者卻寥寥無幾。

「雖然過年租友的行為看起來不錯,但根本不具備可操作性。」卅四歲的劉先生早放棄「徵友過年」的念頭:「首先是安全問題,畢竟是帶個陌生人回家;其次雙方都不瞭解,稍不注意就會穿幫,這等於對家人二度傷害。」

對於「租友過年」,網友褒貶不一。網民「葉凡」表示,堅決不贊成這種做法,無論對誰來說都是傷害,是不負責任做法。「jane」更認為該封殺該帖,婚姻是嚴肅的事情,應建立在真實感情基礎上,該行為可能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然而,有些網友覺得,「租」個朋友總比隨便定終身好,能安慰父母,又不必把自己牽扯進去,花幾個錢是值得的,這也是孝心的一種展現。

母親的眉毛--閱讀歐巴馬《來自父親的夢想》

【聯合報╱張讓】 2009.01.20 02:24 am


你這樣好的人 為什麼要去淌政治的渾水?


去年11月4日,歐巴馬當選總統。

那天我一早便去投票,然後焦急等候到晚上。開票結果出來,那震天的歡呼裡有我的一聲:Yeah!

現在歐巴馬是美國總統,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了。但,他是誰?將近兩年的激烈競選,日夜在媒體的聚光燈下,他的身世鉅細暴露無遺,大家對這年輕俊俏能言善辯的黑人似乎無所不知:白人母親,肯亞父親,夏威夷,印尼,紐約,哈佛,芝加哥,律師,憲法教授,國會議員……但,他是誰?他聽什麼歌,讀什麼書?什麼讓他熱淚盈眶、碎成片片?最重要的是,什麼促使他選擇政途,成為今天的他?我喜歡表面的那個人,瘦削細長,瀟灑從容,笑起來一口整齊白牙,綻出少年人的燦爛。但對裡面的那個人,我自覺所知無幾。於是大選過後,回頭去讀他的自傳《來自父親的夢想》(Dreams From My Father)和闡釋政治理念的《大膽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

在《大膽希望》開頭,歐巴馬提到他競選時最常遇見的兩個問題是:一,你那怪名字是從哪裡來的?二,你這樣好的人為什麼要去淌政治的渾水?第二個問題也正是我的疑問;此外,我想知道他為什麼寫《來自父親的夢想》,而且取那書名。

這時來讀這些書正好。好處是時機,有「後見之明」指引,簡直處處蛛絲馬跡,一目瞭然。只是這樣讀法難逃主觀,容易強化成見。歷史順看和倒看,景觀完全不同。逆向而行時結果已知,好像理所當然就是一條路。但從過去一個時點順流而下,卻有無數岔道的可能,通向迥異的未來。因此史學家做史容易陷於以後事論定前事,落入決定論的窠臼。我不敢說我在閱讀上免於這些毛病,只希望靠細讀來彌補;也就是越過字面,從字裡行間去推敲言外之意,譬如掠過的地方和敘說的方式。

全書近五百頁,寫他尋找父親和自我的心路歷程。意外的是,比我預想中難讀。並非文字問題。歐巴馬不但口才好,也有文采。他的文字除了有形象聲韻,還有詩意。描寫肯亞山丘起伏「好像獅背」,形容鄉間的圓形泥屋在陽光下閃亮有如「蓮葉」。從用字遣詞,經常可見詩人的影子。不,難在氣氛——他太嚴肅、太沉重了。讀時讓我想到康拉德《黑暗的心》(他也提到高中時讀這本書,看出裡面分明的種族歧視)。一路覺得好像陪薛西弗斯扛巨石上山,我已經放棄了好幾次,他還健步不停。讀完我不禁大呼一口氣:啊,好不容易!

身世的囚徒

副題「種族和傳承的故事」,顯然是從歐巴馬的黑人經驗出發。書一開始他已經二十一歲,在曼哈頓上哥倫比亞大學,住在破落的哈林東區。有時和室友坐在公寓樓前的台階上抽菸,看鄰區白人過來遛狗,室友便假裝大怒高喊:「清掉大便,混蛋!」然後兩人笑那人狗狼狽的樣子。(這裡文字表現了黑人語言的韻律:Scoop the poop, do the deed。)但緊接著歐巴馬強調,他與人這種接觸止於表面而已,避免深入。書裡多次提到他刻意自我孤立,感情深藏不露,即使處於芝加哥的黑人社群裡也一樣,與人談事而不談心,只在難得的片刻才破出孤我與人打成一片,豁然發現了「他始終在尋求的歸屬與目的」。

歐巴馬明言自己是「身世的囚徒」,只能通過黑人的透視來觀看。但這種身分的界定與其說是出於選擇,不如說是來自強加。《窈窕淑女》裡的賣花女必須張口才洩露底細,歐巴馬連張口都不必。因此他早早就學到不提自己是黑白混血,免得引起巴結白人的誤會。而這膚色意識並非天生,它來自成長過程中幾個決定性的經驗。他九歲時還住在印尼,一次在《生活雜誌》上看見兩幅攝影,裡面那人膚色怪異,慘淡如鬼,讀了說明才知道是個黑人花錢漂白膚色失敗的結果。這經驗給他相當震撼,讓他有如「遭受突襲」。回家後對鏡自照,生平第一次意識到自己膚色「也許有什麼不對」。後來到夏威夷上高中,和外公外婆同住,由外婆一次意外事件得知她心底其實強烈歧視黑人。這次真的讓他震驚,簡直天崩地裂。他終於失去「色盲」的童貞,認清了自己左右不是、無所歸屬的孤絕。他完全失落了,從此好像一座漂浮大海的孤島,尋求一塊可以承接的黑色大陸。最後溯源「回到」肯亞會見親人,卻發現「答案」遠比想像中複雜。在肯亞時一次他和同父異母妹妹奧瑪出去旅遊,途中見到樹形奇特的猴麵包樹,奧瑪說:「好像每棵樹都有故事可說。」而歐巴馬覺得:「那些樹若不是知道地上哪裡都差不多的話,似乎可能就拔根走掉了。」明是寫樹,暗地在寫自己遲來的了悟:哪裡都沒有答案。

母親指引他讀民權運動的書籍

至於他母親呢?她扮演什麼角色?相對於父親,書裡母親的分量輕多了。她在上夏威夷大學時遇見了肯亞學生歐巴馬,兩人很快結婚生子,但巴瑞克兩歲時他便離開妻兒去上哈佛了。母親和歐巴馬離婚後再嫁給印尼學生婁婁(Lolo),帶了他搬到雅加達去。婁婁對歐巴馬相當好,但一時不得意,沒錢供他上美國學校。於是一周五天,每天清晨四點,母親叫他起床,先給他吃早餐,再親自教他三小時英文,然後才各自去上學上班。此外給他精神教育,告訴他:「你若要長大後知道怎麼做人,必須要有價值觀念。」她教他理性的重要,強調公正、坦誠、寬容、獨立思考等價值,指引他讀許多書,尤其是有關民權運動的書籍。歐巴馬正直、寬厚和追求理想、堅持不懈的性格,母親早年給他的教育,應不可抹煞。他自己也曾提到,母親給他灌輸的那些信念,都「鑽到了他腦袋裡」。

後來歐巴馬只見過父親一面,並不愉快。等他到了肯亞以後,發現父親的真相並不如母親和外公所說的故事裡那麼輝煌。仍然,書裡父親形象龐大,似乎無所不在;相對母親形影很早就退隱不見,彷彿無足輕重。他對父親雖沒什麼感情,但也沒半點失望和指責,卻幾度對母親有所批評,說她的政治觀幼稚、淺薄、浪漫,語氣甚至有點輕視和不耐。這種對父親寬縱而卻苛責母親的情形,讓我想起《安琪拉的灰燼》。作者法蘭克.麥考特的父親只顧酗酒,全靠妻子獨力顧家。最後他對愛唱歌講故事的父親充滿同情,卻對受盡艱辛的母親毫不諒解。我當年讀時深覺不平,這時也是。

歐巴馬在芝加哥做社區工作兩年半後,進哈佛去念法律。畢業後回到芝加哥,從律師、大學教授而州議員而國會議員,在政壇上步步「高升」。他的政途雖不完全順利,但突起之快仍算奇蹟。妻子蜜雪兒並不喜歡他從政,但他無法安於現狀,焦躁不安。最後她只好妥協,讓他姑且一試。他不抱勝算競選國會議員,竟意外得勝。競選總統也一樣,沒人想到他竟能打敗希拉蕊奪得民主黨提名,更沒人想到他能在步步苦戰最後贏得大選。

從他濃黑的眉毛, 看見他不尋常的母親


選戰接近末期,爆發了萊特牧師講道詞事件。歐巴馬和萊特私交極深,可說是英雄相惜的交情。他是個喜怒不形於色的人,書裡難得一見他動心動容的場面,連站在肯亞鄉間父親墓前都有點漠然。但他寫自己第一次到萊特的教會聽他布道,竟不覺熱淚直下。那場布道講題便是「大膽希望」,歐巴馬第二本書的書名。在一般情況下,萊特事件可以從長計議,和緩澄清。但選戰講求快捷和激烈,傾向過度簡化事實,以非黑即白來製造是非、煽動情緒。很快越演越烈,最後歐巴馬不得不在費城發表演說熄火。之前他一直竭力避開種族話題,著力勾畫遠景。現在局勢所逼,再也無法迴避了。於是他昂然面對,觸犯美國政治上最大的禁忌:坦承種族問題仍然存在。然他儘管批評萊特用語不當,卻仍努力維護兩人情誼,拒絕與他「劃清界限」,說:「我沒法和他斷絕關係,就像我沒法和黑人群體斷絕關係。就像我沒法和我的外婆斷絕關係……」那場演說真摯動人,也許是整個大選裡最重要最感人的演說。這個也許不夠黑、身世不夠悲慘的黑人不但打動了黑人,也打動了其他人。最後歐巴馬和萊特還是不免公開決裂,他們的友情成了「不是朋友就是敵人」的政治競技場的犧牲品。

馬丁路德牧師當年那聲深入人心的高喊:「我有個夢……」是什麼夢?黑人的夢?白人的夢?是歐巴馬父親的夢?是他母親的夢?

歐巴馬還住在印尼時,他母親曾告訴他:「你的濃眉是我給你的……可是你的腦袋,你的性格,來自於他。」讀到這裡我大為驚訝。她是個聰明又特立獨行的人,絕非一無是處。顯然,她覺得在印尼那樣腐敗不安的環境下,單憑自己來激勵兒子上進有點無力,所以抬出歐巴馬父親來幫忙,這很可理解。但那樣自我抹煞便讓我不解。以她思想作風的果敢前衛,自貶到那種程度,頗耐人尋味。是出於潛在的歉疚嗎?還是女性自卑?難說。但無疑,她充滿了夢想。

不管駕著誰的夢想,歐巴馬走出了自己的困惑和鬱悶,成了美國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為分歧的美國政治帶來生機,也將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再度引進全民的視線。在他就職前夕,多少人張大了眼睛熱切期待,如尼采的書名所說:「看,這個人!」而我在注目同時,不免要從他濃黑的眉毛,看見他不尋常的母親。

【2009/01/20 聯合報】@ http://udn.com/

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Lin Liu-Hsin Puppet Theatre Museum - [ 略過簡介 ]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傳承傳統偶戲文化;提昇台灣偶戲藝術水平;促進民眾對傳統偶戲 藝術的認識;成為培養台灣偶戲人才的中心;建立國際與亞太偶戲文化的平台; ...
www.taipeipuppet.com/ - 3k - 頁庫存檔 - 類似網頁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開館時間:週一至週六上午9:30至下午4:30
休館時間:週日、元旦、春節、清明、端午、中秋
地址:台北市104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68號
電話:02-25075535
傳真:02-25065195

楊英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楊英風作品: 鳳凰來儀楊英風 (1926年12月04日-1997年10月21日) ,當代知名雕塑家,曾就讀於輔仁大學與臺灣師大的美術系。出生於台灣宜蘭縣,早期作品有人文主義的風格,後期則以現代主義的抽象組合造型、不銹鋼材質和中國式的藝術思維聞名於世。

目录 [隐藏]
1 童年與青年時期
2 創作路程
3 壯年
4 楊英風藝術雕刻十三景
5 外部聯結



[编辑] 童年與青年時期
楊英風是台灣宜蘭縣當地望族之後、父親為楊朝木、母親為陳鴛鴦。祖籍福建。他排行老大,小名為「呦呦」。他的父母長期在北京經商,楊英風小學畢業之後,也前往北京讀書,當時是1940年,他對藝術已經充滿熱愛,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到處寫生。曾師事郭柏川和淺井武、差川典美。

1943年他轉往東京就讀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系(現國立東京藝術大學),並師事朝倉文夫(雕塑大師羅丹在日本的學生),開始對雕塑、景觀等環境藝術產生興趣。1946年他回到北京,就讀北京輔仁大學美術系。隔年回到台灣與表姐李定結婚,並在蘭陽女中教美術、後又到台北擔任台大植物系繪圖員。1948年,他就讀師範大學美術系,是他在動蕩不安的局勢中,所唸的第三所大學,他曾是張大千、溥心畬的學生。隔年他的長女出生,但父母與弟弟因政局之故留在大陸、三十多年之後才得相見。


[编辑] 創作路程
1951年,楊英風承受經濟壓力、只得從師大美術系輟學、並開始在《豐年》雜誌擔任美術編輯,然而他在創作上仍相當勤勞,在11年的編輯工作中,他留下了大量的鄉土版畫和漫畫。1953年並得到了第一個美術獎,也就是「第16屆台陽美術展覽會」的「台陽賞」,作品是雕塑「骤雨」。為一位農夫站在泥土地上,正忙著將簑衣披上肩膀的姿態。1956年他第一次參加國際展覽「聖保羅雙年展」,作品是佛像雕塑「仰之彌高」。1961年則舉辦了第一次個展。

1962年,楊英風辭去了美術編輯,開始專心的經營雕塑創作。此時他在台灣「五月畫會」中也相當活躍,不僅在聯展中擔任重要角色,也帶領組織年輕畫家進入國際舞台,這一年他獲得了香港國際藝術沙龍展的銀獎。隔年他開始大膽的採用不銹鋼材質創作。並旅居義大利三年。在歐洲籌辦了許多引介中國現代藝術的展覽。回國之後,楊英風到花蓮開始了石雕山水系列的創作。並在1970年代開始為許多飯店、主題公園、大型建築等,設計了許多現代雕塑作品。


[编辑] 壯年
1970年3月14日,楊英風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鳳凰來儀」在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中國館展出,當時設計中國館的建築師是貝聿銘。「鳳凰來儀」高7公尺、寬9公尺、使用抽象的曲線型塑造出鳳凰扭頭的姿態。這件作品今日有一件較小的複製品,放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上的台北銀行前面。

1973年,楊英風的第二件重要作品「東西門」(OE門)被放置在紐約市曼哈頓的華爾街上,簡潔的方型挖出一個正圓形,正圓形則有如鏡子一般斜置在方型前端具有東方以空為境的哲學美感。

1975年,以藤竹為材料,為雲門舞集舞作《白蛇傳》塑出充滿現代感與象徵意味的雕塑與道具,成為當代台灣舞台設計的典範。

1980年代,是楊英風相當忙碌的時期,除了舉辦現代雕塑聯展,他也大力推動台灣建築設計與景觀設計的各種學術研究,並創作了許多商業建築景觀的設計與雕塑。比較特別的是,他同時也替台灣許多獎項設計獎座。如1989年設計「國家品質獎」的獎座,這一年,他另一件呼應「有鳳來儀」的作品「小鳳翔」,獲得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1990年代,他獲得了第二屆「世界和平文化藝術大獎」。並參加了許多國際展覽,如1990年與朱銘在新加坡的「海外作品回顧展」、1993年美國邁阿密藝術博覽會和日本橫濱的「國際現代美術展」、法國巴黎的「國際現代藝術展」,然而楊英風的身體健康日漸轉壞、1990年他曾在北京罹患肺炎、1997年,在日本箱根的雕刻之森美術館個展辦完後逝世於新竹,享年72歲。

Monday, January 19, 2009

松山慈祐宮

原名錫口媽祖宮 建築金碧輝煌
位於松山後火車站的松山慈祐宮,附近有松山市場與饒河街夜市,民眾在祈福賞燈之餘別忘了品嘗超人氣特色小吃。

松山慈祐宮原名錫口媽祖宮(錫口為松山舊名),建於清乾隆18年(西元1753年),該宮雖有255年歷史,但建設不斷翻新,並以環保衛生引以為傲,宮裡內外金光閃閃、氣宇恢宏,浮雕、門飾都值得細觀。

正殿為三層重簷,正龕背飾祥雲金龍,聖母居中,法相和藹,千里眼,順風耳分侍兩側;東廂敬祀註生娘娘,西廂崇奉福德正神,西後廂敬祀地藏王菩薩,阿難陀尊者,目連尊者,2樓有註生娘娘殿、太歲殿,3樓為佛祖殿、4樓是諸聖帝君殿、5樓有三清殿,總幹事陳玉峰表示,以鮮花四果和虔誠的心禮祀即可。

慈祐宮花燈已準備就緒,信徒可安太歲、點光明燈,並參加福壽會和水懺法會,每報名上述一項即可獲贈松山媽祖平安斤1條,集10條平安斤可換取松山媽祖三尺半平安彩。

帶路人:陳玉峰
松山慈祐宮總幹事,獨創旋轉式燈座,讓慈祐宮點燈逾10萬盞,與艋舺龍山寺並駕齊驅,對饒河街特色小吃也暸若指掌。

★松山慈祐宮/台北市八德路4段761號/02-27669212

primatech

城市角落/蒙特婁14》宿舍之賊

【聯合報╱賴志穎】 2009.01.19 03:14 am


幾周前,E發現存在公用冰箱的幾道菜都被挖走大半,小偷還專挑味噌湯的干貝,把太鹹的湯留給他,R的咖哩沒了,X的紅椒肉絲被吃光,只有Q感傷是否自己的廚藝太差而沒被盜。

因為偷食的量實在很大,並集中在亞洲菜,大家一度把同層的韓國大胃王當成假想賊。小偷後來連保鮮盒都偷,實在太超過。好死不死,某天Q在廚房和一名陌生人擦身,隨即發現保鮮盒不見了,她馬上衝到警衛室調閱走廊監視畫面,並上四樓逮人,警衛破門而入時,桌上吃一半的食物正是Q的,那矮小的馬華女孩躲在角落觳觫顫抖。四樓的鄰居們才想到前幾天冰箱怎麼有註明二樓房號的保鮮盒。

Q最後未上報,她說:「跑大半個地球來當賊,這次先饒她一馬吧,而且,」話鋒一轉,她面露喜色:「好歹,我做的菜還是有人要的。」

【2009/01/19 聯合報】@ http://udn.com/

消費卷 3600 換 華航區域線機票

消費卷 3600 換 華航區域線機票

舒國治《窮中談吃》

作者:舒國治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24日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平裝
「台灣最美的吃,是窮中吃!」
舒國治繼《台北小吃札記》後,又一本令你垂涎的書。

十項最具台北性格的吃食
一、牛肉麵 
二、麵攤與滷菜 
三、豆漿店 
四、自助餐 
五、清粥小菜 
六、福州乾麵 
七、肉包、腸子湯、冬粉湯、肉粽 
八、川菜客飯 
九、大腸麵線 
十、便當

  被譽為「小吃教主」、卻自謙是「繞遠路達人」的作家舒國治,家中沒有冰箱、冷氣、電視,完全稱得上「檢樸過日子」的楷模。他的新書《窮中談吃──台灣五十年吃飯之見聞》,說的是五十年來窮困中的吃所令人回憶無窮、詠嘆不盡的種種美好滋味。

  從蛋炒飯到蔥油餅,從魯肉飯到餃子,從牛肉麵到回鍋肉,在書裡俱有獨到的觀察與描述,若說「窮中談吃」,甚至窮中還吃得好、吃得深有格調,舒國治最有資格!

  本書為作者近五年論吃文章之結集。最早有到一九九二年〈吃麵攤〉與一九九九年〈餃子〉者。內容概為五十年來在台灣吃飯吃麵之種種所見所思。

  作者特別注焦於此五十年間常民的平日所吃,故而像燒餅油條、陽春麵、便當、自助餐、蔥油餅等食目,以至〈四菜一湯〉、〈讚泡菜〉、〈讚蘿蔔〉、〈菜碼之美〉、〈讚炒飯〉等文題,皆於本書中探討詳盡。

這諸多題意,恰好圍繞在一「窮」字上,故題書名為《窮中談吃》。

看一眼六十年代台北小食的街風巷景───

  山西菜的「山西餐廳」(中正路1901號,今忠孝西路),寧波菜的「狀元樓」(中正路1759號)、「小小狀元樓」(館前路11號)、「老正興」(中正路1733號),上海點心的「三六九」(衡陽路18號),北平館子「致美樓」(中華路162號)、「豐澤樓」(漢中街125號)、「會賓樓」(西寧南路122號),川揚館子「銀翼」(中正路1825號), 湖南館子的「天長酒樓」(寧波西街98號)、「玉樓東」(西寧南路49號),四川菜的「蜀腴」(成都路27巷8號),客家菜有「新陶芳」(沅陵街9號)、「嶺南」(沅陵街21號),廣東菜有「掬水軒」(衡陽路60號),福州菜有「勝利」(懷寧街86號)。當然台式料理也多的是,大型館子有「蓬萊閣」(延平北路二段208號),其他類似酒家菜尚有「萬里紅」(南京西路195號)、「麒麟」(南京西路322號)、「東雲閣」(延平北路二段87號)、「白玉樓」(華亭街24號)、「鳳林」(南京西路185號)、「孔雀」(南京西路185巷1號)、「白百合」(延平南路109號)、「璇宮」(博愛路25號)、「梅林」(南京西路131號)、「蝴蝶蘭」(桃源街1號),台式兼和風的食堂像「美觀園」(峨眉街36號)。若是喝咖啡,還有「起士林」(成都路54號)、「美而廉」(一在博愛路114號,一在中山北路二段2號)、「明星」(武昌街)、 「沙利文」(成都路26號),老字號的「波麗路」(民生路314號)。

  「我小時吃魚,當吮其脊骨髓汁,那絲鮮美,便不自禁覺得必是珍物,魚腦更是。 吃柿子,咬到核旁的筋膜,真感好吃,然就是只有那麼一點點,備感希罕。冷油條蘸醬油,佐稀飯吃;齒間感受油條的彈性、扯勁,醬油的鹹氣(不知誰的雋語:好吃只是鹹氣),及稀飯的清稠,風致天然,白描神品。」──〈住在何地來吃〉

作者簡介

舒國治

  1952年生於台北。原籍浙江。六十年代成長於台北好萊塢電影、西洋流行歌圍繞卻庶民生活相當清貧簡談的都市街巷,故舉凡戰後台北人的吃飯習尚與少年的遊藝活動,深得親歷。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寫作,作品以散文為主。曾以〈村人遇難記〉獲第二屆「時報文學獎」。1983至1990,七年浪跡美國,1998獲長榮旅行文學獎首獎之〈遙遠的公路〉可為此期間浪途生活的寫照。

  1997年以〈香港獨遊〉獲第一屆華航旅行文學獎首獎,2000年更以《理想的下午》一書深受矚目,將旅行文學的迷人文體發揮得淋漓盡致,令旅行寫作在台灣蔚為一時風潮。

著有《流浪集》、《門外漢的京都》、《台灣重遊》、《台北小吃札記》等書。

異塵過客--蔡永和部落格- 光陰樹下-- 蔡永和個展

生之理》你懂多少科學?

【聯合報╱潘震澤】 2009.01.19 03:14 am


每年到了年底,許多報章雜誌都會來個「年度十大」什麼的評選。美國《時代》雜誌的「十大科學發現」裡,排名第九的是:「你懂多少科學?」理由是說,根據最新調查:美國成年人具有「公民科學素養」的比例,從1988年的10%,上升到了28%;也就是說,每四位美國成人裡就有一位懂點科學。

「公民科學素養」(大陸用「素質」)是英文civic science literacy的翻譯;這個名詞是1975年由美國賓州大學的物理教授班哲民‧沈(Benjamin S. P. Shen)提出來的,指的是一般公民在決定公眾事務時,所應了解的科學知識與方法。另外,沈還提出「實用的」及「文化的」科學素養,與「公民科學素養」並列;前者指的是不知亦能行的實際解決問題之道,後者則是為了單純欣賞的態度,而取得的科學知識。但目前談到科學素養,多數指的是「公民科學素養」。

研究美國社會科學素養二十多年的密西根州立大學教授米勒(Jon Miller),將沈的想法作了進一步衍生,他認為公民科學素養應包括下列三點:一、懂得基本科學字彙;二、了解科學追求的過程或本質;三、曉得科技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因此,無論是米勒還是美國科學基金會(NSF)所設計的公民科學素養問卷,都以這幾點內容為主。

我想讀者裡一定有人同我一樣感到好奇:究竟這份問卷有多難?自己是否具有科學素養?我在NSF網站找到了這份問卷,列在下面讓讀者試試。十三題裡答對九題的(70%),就算是有科學素養的了。

1.地心的溫度很高。

2.所有的放射性物質都是人造的。

3.雷射是將聲波聚焦產生的。

4.電子比原子小。

5.宇宙的起源是一場大爆炸。

6.百萬年來,各大洲的位置一直在移動著,目前仍然如此。

7.是地球繞著太陽轉,還是太陽繞著地球轉?轉一圈要花多長時間?

8.來自父親的基因,決定了孩子的性別。

9.抗生素可以殺死病毒和細菌。

10.今日的人類,是從早先某些動物物種發展而來。

11.醫生告知一對夫妻的基因組成,說他們的小孩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會罹患某種遺傳疾病。如果說他們頭一個小孩有這種病,那是不是說,接下來的三個小孩都不會有問題?

12.與11題同樣的情況,那是不是說,該夫妻所生的每一個小孩,都有相同的患病風險?

13.科學家想知道某個藥物對於治療高血壓是否有用。第一位科學家準備把藥物給1000位高血壓患者服用,看看其中有多少人血壓降低了;第二位科學家則想把藥物給500位高血壓患者,另外500位則不給藥,然後再看兩組當中各有多少病人的血壓降低。這兩個醫生的做法哪個比較好?為什麼?

根據米勒,這些問題的選取,以一百年後依然正確的知識為原則,並不刁鑽。再者,美國成年人的成績雖不高,卻在三十三個參與國家裡排名第二,僅次於瑞典,還在日本、蘇俄之上。至於台灣與中國的結果,以及這項調查的意涵,下回再談。



--------------------------------------------------------------------------------


答案

1對;2錯;3錯;4對;5對;6對;7是地球繞太陽轉,轉一圈為時一年;8對;9錯;10對;11錯;12對;13是第二位的做法較好,因為有對照組。

【2009/01/19 聯合報】@ http://udn.com/

歐巴馬就職》她為歐巴馬就職獻詩

【聯合報╱向明】 2009.01.19 03:14 am


美國新總統歐巴馬就職典禮即將於1月20日舉行,黑人女詩人耶魯大學教授依麗沙白‧亞歷山大(Elizabeth Alexander)女士,已被推舉在就職大典上朗誦自己創作的詩歌,向新總統獻詩。

美國總統就職大典極為隆重,除了由大法官手執《聖經》監督新任總統宣誓就職外,便由一位有聲望的詩人誦詩,然後才發表就職文告。亞歷山大女士是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第四位在此國家大典上獻詩的詩人。此前曾有1961年的勞勃特‧佛洛斯特為甘迺迪總統獻詩。瑪莉‧安杰羅和米勒‧威廉斯為柯林頓的兩次就職誦詩。八七高齡滿頭白髮的美國大詩人佛洛斯特在大雪紛飛一片銀白的白宮草坪上朗誦他所寫的詩〈全心的奉獻〉:

土地先屬於我們,

我們才屬於土地,

她成為我們的土地歷一百餘年,

我們才成為她的人民。

當時的我正在美國讀書,對老詩人那種凜然卻又平和的風度,蒼勁中夾雜著顫音的誦詩聲,以及迎著寒風而屹立的不凡形象,久久直至而今近五十年仍記憶猶新。

女詩人亞歷山大現年四十六歲,育有兩子,是一個很有成就的詩人,出版過兩本詩集。2005年所著詩集《崇高美國》入選普立玆獎決選,並入選美國圖書館協會年度最出眾的一本書。2007年曾獲得五萬美元獎金的傑克遜獎。當她獲知為新總統就職誦詩的消息時,有人問她是否準備有譜,她胸有成竹的回答,到時一定會有詩朗誦出來。她說:「我希望強調和證明的是,在國家企盼前進和團結的時候,藝術和文學能扮演重要角色。」她和歐巴馬是舊識,九○年代他們同在芝加哥大學任教,兩人很處得來,她有把握讓歐巴馬獲得應有的肯定。前任美國桂冠詩人比利‧柯林斯覺得亞歷山大的擔子很重,他說:「這種詩幾乎不可能寫得完美,因為牽涉太廣,希望她有好的表現。」曾為柯林頓總統獻詩的瑪莉‧安杰羅說:「亞歷山大很像惠特曼,她唱的是美國之歌。」她認為短詩即可,不可喧賓奪主。因為總統當選人歐巴馬的語言能力超強,豐富又精準,從不過度強調。意思是亞歷山大面對的是一個語言能力極高超的對手,不可大意。

不過女詩人的詩從來就不太短,而且滔滔不絕。譬如她有首名詩〈憂鬱症〉,一寫就五十二行,從「我很懶,世界上最懶的女孩/我想睡白天都在睡/直至臉打皺腮發腫/直至嘴唇乾裂發燙/我想吃就吃,餅乾和牛奶/吃完午餐又把白脫酸奶精/倒在烤馬鈴薯上大吃一頓……」如此毫不顧慮觀瞻,大剌剌的寫下來,是不是擔心她寫的誦詩也像這樣的二百五?別操閑心,這位尚在幼年蹣跚學步時,即在華盛頓現場聆聽過民權領袖馬丁路德演講〈我有一個夢〉的黑人女詩人,受過正義和平呼籲感召過的女鬥士,她的誦詩一定會呈現出新總統歐巴馬的理想和夢境。

【2009/01/19 聯合報】@ http://udn.com/

發明或發現 請先問問牛頓

【聯合報╱黃光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2009.01.19 03:14 am


今年1月2日,《聯合報》「名人堂」登出台大物理系教授孫維新的大作〈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文中宣稱:科學只能「歸納」,不能「演繹」。中興大學齊心教授隨即提出異議:「數學歸納法」中有實例可以證明「歸納法」會導致錯誤的結論。他並以「畢氏定理」為例,說明「理論」並不一定要以「實驗」來做出結論。孫教授的回應是:他的文章所討論的是自然科學的發展過程。「數學理論只要邏輯正確同時內容『自洽』,就可以看做是正確的」,但這與自然科學的理論並不必然有關。

孫教授的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從科學哲學的角度來看,自然科學理論中的「綜合命題」涉及自然界的現象,必須用實驗的方法到經驗界中來加以檢驗;數學和邏輯一樣,都是形式性語言,數學理論中的「分析命題」,只能求其內在一致性,根本不能用實驗法來加以檢驗。然而,孫教授主張的:科學只能「歸納」,不能「演繹」,卻代表了「實證主義」的哲學觀,不僅違背了「後實證主義」的科學哲學,而且也和孫教授文章中所舉的許多例子完全相反。

實證主義是法國社會學家孔德(Comte, 1798-1857)在十八世紀率先提出來的一種世界觀,他企圖用這樣的哲學來概括歐洲文藝復興之後的科學發展。實證主義者採取了極端經驗主義的立場,認為只有人類感官經驗到的事實才是唯一的實在;科學理論是由經驗「歸納」出來的,它反映出自然界的真理,所以科學理論中的命題必須用實驗法到經驗界中加以檢驗。

孫教授在課堂上問:「牛頓是『發現』了萬有引力,還是『發明』了萬有引力?」他很不以為然地寫道:「百分之九十的學生會舉手說『發現』,另外百分之十的學生不見得知道正確答案。」孫教授可能不知道:如果他拿同樣的問題問牛頓,牛頓很可能會和那百分之九十的學生一樣,作出同樣的回答。因為這代表了實證主義的世界觀:人只能「發現」上帝所訂的宇宙秩序,不能「發明」。和牛頓同一時代的哲學家寇帝斯(Cotes, 1682-1762)在為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作序時,便毫不含糊地寫道:「這個世界是由於上帝絕對的自由才得以出現。」「我們絕不能從不可靠的推測中去找尋這些法則,而要從觀測和實驗中去瞭解這些法則。」

到了二十世紀初期,在維根斯坦和維也納學圈的努力之下,實證主義的哲學發展得更為完備,並對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學術社群造成重大的影響。然而,1960年代之後,波柏(Popper, 1902-1994)的「進化認識論」卻提出了一種完全相反的世界觀,而開啟了「後實證主義」的時代。波柏認為:科學理論是科學家為了解答特定問題,而建構(發明)出來的。他的名言是:科學家「並不是從自然界中引出規律,而是以不同程度的成功,把理智自由發明的規律強加到自然界」。

孫教授大作中提及:愛丁頓爵士利用1919年的日全蝕,檢驗愛因斯坦理論,引發了「相對論熱潮」,這個故事正是青年波柏思索科哲問題的開始。而愛因斯坦承認相對論是他的「推測」,則是促使波柏撰寫其名著《猜測與反駁:科學知識的增長》的直接原因。試問:愛因斯坦怎麼可能從經驗中「歸納」出相對論?

波柏認為:理論是科學家用批判的理性思考演繹出來的。由於科學理論在本質上只是科學家大膽的猜測,因此必須用實驗方法來加以檢驗。這種檢驗他稱為「否證」,不是實證主義所說的「證實」。他的方法論也因此而稱為「檢驗的演繹法」。

波柏的大弟子費耶本德(Feyerabend)所主張的「科學無政府主義」更是旗幟鮮明的反對經驗主義的「歸納法」。有趣的是:孫教授大作中提到的「天體運動」以及「地心說」和「日心說」之間的爭議,正是費耶本德在《反對方法》一書中用來說明人類感官經驗不可靠的例子。如果科學理論是科學家「歸納」出來的,請問:依照人類的感官經驗,科學家怎麼可能得到「地球繞著太陽轉」的結論?

西方近代學術的發展是以其哲學作為基礎的。所以在西方大學中不管是拿到哪一個領域的博士學位,都稱為「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 Ph.D.)。波柏的另一大弟子拉卡托斯(Lakatos)在〈科學史及其合理重建〉一文中主張:科學的發展可以作為科學哲學反思的材料;科學哲學的進步又可以回過頭來,引導科學的發展。所以他在該文的標題下寫道:「沒有科學的科學哲學是空洞的;沒有科學哲學的科學是盲目的。」

大多數學者對西方哲學都只有模糊的概念。從事學術研究三十餘年,使我深深體會到:由於我們的學術界長期忽視科學哲學,大家盲目套用西方的研究典範,勤於蒐集實徵資料,發表「跟隨附從」(follow up)式的論文卻「歸納」不出新的理論,所以台灣科學的發展才會顯得既空洞又盲目。希望孫教授引發的這項爭議,能夠使台灣學術界從此重視科學哲學對學術研究的意涵!

【2009/01/19 聯合報】@ http://udn.com/

消費券優惠總整理

http://blog.yam.com/iam92/article/1878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