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5, 2008

擁山 抱海 自由再見,藍天、綠樹、微風、浪潮聲再見我美麗的宮殿

一步一步走上台階,離開Amankila的時候,我竟然有一點心酸的感覺。
接近悲傷,所以很難對服務人員擠出一個自然的微笑。依我的旅行經驗,我知道,這代表我喜歡這個地方,捨不得離開,很怕一別過頭就永不相見。
當我必須說再見,對一個我喜歡的人,一個我喜歡的地方,總是這樣。不是不快樂,只是過程的愉悅總會暫時被離別的傷懷取代,我必須抿著嘴,噙住自己的傷感,才能夠說,再見。
再見,藍天、綠樹、微風、浪潮聲,再見,我美麗的宮殿。其實,剛到Amankila的第一個夜裏,我發了簡訊給朋友,自喻身處於荒島,彷彿「豪宅裏頭的魯賓遜」。
來時山路蜿蜒,一路上睡眼惺忪的我,總是在快進入夢鄉時被車子轉彎的加速搖醒。它位於峇里島東海岸,從庫塔(Kuta)或烏布(Ubud)來此都要一個多小時,著實遙遠。
我以前也造訪過這峇里島東海岸區的偏僻之地:沒有夜生活、沒有商店可血拼、沒有人工造作、也幾乎沒有華人遊客。它很自然,很原始,很貼近峇里島農民與漁民真正的生活。其實我還滿喜歡這種「鳥不生蛋」的感覺。
只不過,以前都是跟好友來的。現在,我一個人住在這一座意為「和平的山」的阿曼飯店裏。Aman就是「Peaceful」的意思,我曾經住過吳哥窟的Amansara,也曾專程拜訪北非摩洛哥的Amanjena等地,每一次走進一家阿曼,從第一眼開始,動人的韻致就能掀起心中一陣寧靜的狂喜。
總有一種邀天之寵的感覺。雖然明白付出的代價也總是非常昂貴。峇里島有三家阿曼,一夜的價格幾乎等於當地家庭一年的收入。這一點,如果想太多,很容易覺得自己為富不仁,所以我只好捨棄天良,暫時不談。
Amankila雖是峇里島的阿曼飯店中最偏離觀光點的一個,它的建築設計並不新奇也不炫目,但這幾年來評價愈來愈高,高居遊客票選亞洲旅館第一名,這一點著實令人怦然心動,不得不好奇。
我隨著侍者步下層層台階,映入眼簾中的就是建築大師Edward Tuttle最受人稱道的作品之一:梯田般的泳池,與兩端可以遠眺大海的峇里島涼亭──我一直叫它發呆亭,那是因應此地燠熱氣候的獨特設計,做白日夢最美的地方。
正是旅遊淡季,放眼望去,並無他人,彷彿一切景致都在時間裏凍結。我在侍者的耐心解釋下填完旅客資料,他離去後,偌大的房間就屬於我一個人。
這是一個望海的別墅,房間約有四十坪大吧。前頭還有一個我個人獨享的超巨大露台,外加一個私人泳池,兩個讓人忍不住想要躺一躺的發呆亭、隱沒在綠蔭中的細長走道,主要色調是耶路撒冷哭牆一樣的蛋白色。兩天的時間內,它們都是我的領地。噢,還包括遠方無止無盡的Lombok海峽,以及一座長得像座頭鯨的小島。
房間挑高很高、色澤雅淡,沒有過多繁複的裝飾,渾然天成的設計與戶外的自然環境協和成一體。它很有默契地討我歡心:到處是書桌,好像專門為文人設計。入門處有巨大躺椅和書桌,一進門又是書桌和巨大的木雕垂簾大床,更衣間連接淋浴間和可以望海的浴缸,梳妝台與洗手台的寬敞給人好想把自己打扮得更清爽的感覺。一個令人好像回到了夢想中的家的空間。想要手舞足蹈的空間。
雖然全世界的人們住阿曼飯店不心痛的應該不到百分之十,不過,這裏真的很適合寫作的人;泳池畔還有一個精致的圖書館,開放到夜間十一時,沒有夜生活的東海岸,多麼適合在夜間捧書慢讀。
不久,日落黃昏,我一邊在餐廳裏享用爽口的沙拉和來自龍目島的烤雞,一邊看著海洋上的天色漸漸變暗。吃完了飯,就在飯店樂師和沙拉一樣清爽的甘美朗(Gamelan)演奏中,我躍下了游池,在夜色裏泅泳。
在台北時,只要時間允許,每天我總會抽出時間游泳,讓自己好好換換氣,出國時還酷愛做一樣的事情,聽來好像有點沒創意,但下水時的心情迥然不同。我喜歡連接著海洋的泳池、露天的泳池,愈長愈好,最好讓我感覺到怎麼游都無止無盡,感覺自己像一隻被野放的海豚,享受著「相忘於江湖」的心曠神怡。
這泳池幾乎接近完美。游完泳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一條幸福的海豚。天上星星點燈般亮起,就在我的頭頂上,穿越了一百光年的時間對我微笑。這個念頭使我更加受寵若驚。
走過像祕道的細長階梯,越過樹林,才是我的房間。我暫時的領土。
是因為樂極生悲嗎?「荒島恐懼症」就是在這個時候找上我的。不久後,我著了慌似地發簡訊給朋友,要他們給我一點訊息,自稱為豪宅中的魯賓遜。魯賓遜還有「星期五」陪他,而我,在方圓五百公尺內,大概只能發現幾隻呱呱叫的小壁虎。喏,牠們畢竟還是冷血動物。
是因為海浪的緣故嗎?濤聲一波一波襲來,不,那是我最愛的海浪聲。海浪的聲音,讓人憶起胎兒在溫暖羊水中的感覺。
因為黑夜?不完全。我喜歡在黑夜中看海,那種感覺好像我是貝多芬命運交響曲裏頭的一個小小音符,完全融入在氣勢磅礡的宇宙裏。
因為一個人?也不,我習慣一個人。我孤單時很少感覺寂寞。我喜歡一個人旅行。這一點我跟大部分女子不太相同。
可是一點一滴的恐懼襲來,在這個遺世獨立的空間裏,我忽然有了濃厚的被遺棄的感覺。
遺世獨立和被遺棄是不一樣的,前者清高,後者可憐。
我開始自憐。然後試著在我的恐慌裏披荊斬棘理出思維來。我明白了。海浪聲加上黑夜加上孤獨,再加上「白蘭琪魔咒」,形成我的荒島恐懼症。天哪,我真希望身邊有個有溫度的東西。就一條狗都好。
我演過「慾望街車」這部舞台劇,因為女主角白蘭琪在劇中是個無法面對年華漸老、被愛情遺棄也被親人遺棄的女子,最好只好陷入自說自話的瘋狂。有位導演朋友看了戲之後曾警告我:有史以來,演過白蘭琪的女演員都曾陷入「白蘭琪」魔咒,陷入狂亂的情緒無法自拔,想脫離它的魔掌至少要兩個月的時間,平均來說。
「不會的,」我當時還志得意滿呢,「我是個小說作者,相信我,我能夠很快地進入一個角色,然後很快地出來,就跟看電影一樣,電影散場後十分鐘,心情就會收拾妥當一如平常。我不會。」
言猶在耳。現在我知道,被遺棄感就在此時攻入我華美的宮殿,且凝聚成一種陰暗的氛圍囚禁我。那是什麼樣的世界末日感,想緊緊抓住一種有溫度的東西,像在黑暗大海中漂流,心跳在生死掙扎中忽快忽慢,就算漂來的是一條沙魚,我也想要緊緊抓住牠滑溜溜的鰭。
還好朋友肯回我電話。
「其實我發現,你需要幫助時比平時那種我行我素的樣子來得惹人憐愛,連聲音都變得比較可愛,哈哈。」朋友在電話那頭聽我描述完我的恐慌,忍不住嘲笑我。
那一夜我帶著殘存的被遺棄感,在濤聲中入眠,好不容易睡去。床很舒服,被很柔軟,但我睡得並不安穩。
Amankila使人感覺自己像女王,每九個工作人員服務一位客人。然而,在淡季裏,顯然每位遊客分配到的不只三十個侍者。我住宿於此的時候,大概三十四間別墅套房裏,只有六間有人吧。其中一間只有一個人,就是我。雖然每個服務生都能夠馬上叫出我的名字,但是天空地闊加上的形單影隻,還是將附在我身上的「白蘭琪魔咒」引發了。
第一個晚上孤獨吃著晚餐時,我還有另一個領悟,那就是慈禧太后一定很不幸福,雖然她有滿漢大餐可以吃,有那麼多人可使喚,有豪華宮殿供她使用,可是她到底缺少了個「平起平坐」的朋友,她也不會懂得民間疾苦。深宮中離當地民間疾苦太遠,難怪她要拿保國衛民的槍砲費去蓋頤和園。
怪不得它,卻也怪不得我。
還好,我畢竟在骨子裏有著很堅硬的「郝思嘉」性格。
Tomorrow is Another Day!第二天張開眼睛,天氣晴朗,我又恢復了生氣,一邊在發呆亭裏吃早餐一邊看海,又使我快樂起來,魯賓遜情結已離我遠去,像一艘離開港口的船,消逝得很遠很遠。
我挽著竹葉編織的海灘包,走進往海邊的小徑。飯店建在山崖下,和下頭的海洋至少有五十公尺的落差。嗯,在此天災頻傳之際,也許你會想,如果有海嘯的話,住客也是很安全的。在人禍滿盈之時,你也一定會慶幸自己選擇在一個恐怖分子都嫌人太少的地方度假……
小徑旁有原生樹林,竟然有好多小松鼠在樹幹上奔逐。這些小東西,真會選地方住。
低頭,兩旁樹蔭篩落一地閃動的陽光;仰首,遠方有海洋等待。一片私人海灘在眼前舒展,又是一個五十米的泳池,還有列隊歡迎般的椰子樹,小巧橡皮艇躺在綠草如茵的臥鋪上。
還沒走近,餐廳服務生就已雙手合十對我說:「吳小姐,你好。」
背下客人的姓名,是此地服務人員每天的功課。
我預約了海灘上的紓壓按摩。完全在露天的狀況下進行,雖然赤身裸體,但椰子樹叢裏的小小空間讓人感覺很安全,像個透明的椰子殼一般。
聽著海洋的聲音與海風在椰子樹梢的彈奏,我進入了一個意識朦朧的夢裏。處在這樣的地方,總會讓我暫時以為天下渾然無事,一切太平。如此的安全感使我忘記了昨日的騷動。服務人員殷勤送來防曬乳和曬後霜。
在灑滿陽光的泳池裏游泳,水底下,光影交織成網,華麗的光網隨著天際陽光和雲層的捉迷藏忽隱忽現。
我不算游泳高手,但在這樣的泳池裏。我暢快地早也游、晚也游,游個兩千公尺也不覺透支。
我為這個晚上預訂了在海邊獨自晚餐。夕陽西下時,一切已經佈置妥當,四支小小火把圍住我的雪白餐桌,身旁的沙地上灑滿了玫瑰花瓣,不遠處還有一個以乾燥椰葉圍起的火堆,像印第安慶典裏可以圍繞歡呼的火堆。
早晨,主廚已與我商量過菜單。我希望是印尼式的。峇里島人是個在飲食上堪稱寡慾的民族,多半以素食為主,這一點從男女老少窈窕的身材可以看得出來。
這點剛好投我所好,我沒資格當美食家,因為向來吃得不多,若吃法國大餐,從來沒法奮鬥到最後一道菜,就算整天沒吃東西也一樣。請我吃飯的朋友們都只能把我當「半個人」看待。
我喜歡峇里島人的日常主食──Gado Gado,那是一種以花生醬佐味的水煮沙拉,裏頭有豆腐、四季豆、豆芽菜和熟雞蛋,依當日他們擁有的食材略微調整。聽起來不是什麼太精緻的美食,不過,恰巧迎合我偏愛素淡的脾胃。平平淡淡的真滋味,很貼近峇里島的感覺。
主廚決定讓我吃烤海鮮大餐。當日漁民從印度洋撈捕的新鮮漁獲。
第一道香氣撲來的時候,海邊的火炬熊熊引燃。我就在天光逐漸消失的海邊慢慢享受晚餐和威士忌。
別怪我又開始掉起書袋,這個晚上的感覺,讓我想起蘇東坡的臨江仙: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穀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這是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時的作品,那一夜,他喝醉了回家,看門童子已經睡了,他進不了門,只好倚杖聽江聲。
在還不識人世滄桑的年紀,我就很喜歡這一闋詞,如今再次反芻,更深明其中況味。
想像自己搭上了小艇,在黑夜裏,漫無邊際的印度洋中消失。
只是想像而已。物極必反,有時太浪漫的時光總令我有些憂鬱。
酒褪後,我又泡進泳池裏,狠狠地游了一千公尺,享受一整泳池的月光與星光。好像泡進一缸上天釀好的醇酒裏。
兩天的時間其實是很有限的,我並沒有足夠的時間享受Amankila提供的所有活動。比如梯田野餐或漫步。
我只在必須離去的那一日清晨,預約了市場之旅。
我好喜歡傳統市場,在傳統市場裏,我可以看見人們多麼汲汲於謀生,那是最現實的一種浪漫。現實生活中我算是個工作狂,所以我也能夠欣賞任何人為謀衣食而浪潮。市場的每個攤位都代表某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夢想、願意對生命胼手胝足的一種承諾。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參觀當地傳統市場。Aman飯店固然很美,但我也明白,裏頭的生活絕對不是當地真正的生活,它是一個隔離的天堂,儘管裏頭的人情風物都與當地氣質微妙且妥切地融合,但絕對不是當地真正的現實人生。
六點不到,斯文的司機已經在旅館入口處等我。市場離旅館半個小時車程,他一路與市場裏頭的熟人打招呼,帶我往人潮擁擠處前進。光看市場的貨物,可以了解峇里島人的生活多麼天人合一。貨物蔬菜種類不多,但都取於自然,甚至還有人販售巢,司機說,用蜂巢來煮湯美味得難以形容。有二分之一的貨品,都是用來獻祭的,比如洋繡球(我比較喜歡它的名字:紫陽花),以及椰子纖維和玫瑰和萬壽菊的細碎花瓣。
這一日是滿月,聽說每個廟宇都有祭典,每個家庭也都須虔誠祭拜,我也學他們以花為祭,買了為祭祀而編織的小草籃,以及有茉莉花味道的香枝,回到房間之後,學他們焚香祭拜,算是入境隨俗,代表我對掌管這一塊島嶼的諸神的崇敬之情。
愈了解峇里島的人會愈愛它。不是因為它有最華美的觀光旅館,而是他們那種如清澈小溪裏淙淙流水般不黏不滯的人生態度,以及永遠慈悲待客如同永遠虔誠敬神的真性情。出生在這個島上的人、信仰此地神明宗教的人,幾乎沒有一個面目可憎。
我離開的時候真的有點難過。雖然我想,我還會再來。離開我討厭的地方我總會很解釋,離開一個喜歡的地方,就是心酸了。
再見,我美麗的宮殿,在此我曾是時間的女王,一個被海洋擁抱的貴族;在此我與自己的沈靜曾共處,我曾擁有一個奢華又低調、擁山抱海的夢。恍惚如夢,卻又那麼實際。
在我想要憶起它的時候,我知道,海浪濤聲會一直縈迴在我耳際。

Monday, July 14, 2008

錄影機狂想曲





陳柔縉  (20080714)




 早在八十幾年前,台灣人已經玩起V8了,更早之前有人花了約半年的薪水買錄影機,作他的發財夢……
 一九二五年,台灣的報紙出現一個標題「拔目本島人」,講的可不是甚麼拔掉眼睛的血腥新聞;若譯成中文,標題就會變成「精明的台灣人」。



 原來是有個台灣人去台北榮町最有名的照相器材店「西尾商會」(原址今重慶南路和衡陽路口的金石堂書店),買了一部家用錄影機,定價一百二十圓,加上膠卷兩、三圓,大約花掉一般人半年薪水,然後掉頭走了。
 花得起錢買錄影機的老爺、少爺都有,神不知,鬼不覺,沒留下姓名字號離去,應該不值得大驚小怪。不過,妙的是這位不知名的老兄,後來抱著一尺高的錄影機跑去「南署」(台北市有南北兩警察署,南署位於今中山堂旁邊的台北市警察局所在地),要警察發給他許可證,准他拿著這部新奇機器,晚上到人潮聚集之處,每人收個一錢、兩錢的觀賞費。
 新聞到此沒有下文了,不管這位老兄是否如願以償,賺錢這件事果然很能讓台灣人的腦子咕嚕咕嚕轉起來,倒是百分百可以確定,早在八十幾年前,台灣人已經玩起V8了。
 現代人看V8錄影機好像是初來乍到,不出二十年光景。中年以上一、兩代,要找幾張小時候的照片,到處搜搜查查,可能最多出現在畢業紀念冊。平民家庭要有一部照相機都很難,何況是擁有錄影機。
 事實上,一九二三年起,美國知名的照相機公司「科達」就已推出home movie camera,日文譯成「家庭映畫攝影機」,外滾一層黑色皮革,上方有手提皮帶,像個手提小皮箱,唯獨前方有個突出的鏡頭。科達從重三公斤多的A型到B型、BB Junior型到K型、M型,不斷改進推新。一九三二年換20型登場,大小像一個小學生的四角便當盒,隔年台灣就看見許多科達映畫攝影機的廣告了。
 依廣告所示,科達20型起價一百九十五圓,若加上一卷八厘米寬的底片六圓,幾乎等於小學教員半年薪水,買得起這種奢華逸品的人自是有限。
 目前保藏完善的台灣戰前非商業錄影極為稀少。名攝影師鄧南光因生於新竹北埔的富裕家庭,一九三五年從東京回台定居,除在博愛路開照相機器材店,也玩起八厘米的映畫錄影機,拍了超過六十卷底片,有一卷《漁遊》還拿去日本參賽得獎。另有一卷記錄長子在臺北幼稚園的運動會,真實捕捉了七十年前幼童天真玩鬧的畫面。
 一九三一年,組織台灣第一個政黨「臺灣民眾黨」的蔣渭水過世,五千民眾自動由台灣各地奔來送葬,大稻埕一家照相館老闆錄下這段珍貴的歷史影片,靠的也是這種古早的V8。

「奈米獵殺」真實版上演?

儘管幾乎任何形狀及大小的奈米微粒——從長、薄形的碳奈米管到球體巴克球(buckyball)——被發現其具有毒性的證據日漸增加,然而,奈米微粒仍由於各種應用需求而被大量地製造,從抗紫外線的透明防曬產品,到為加強太陽能電池性能所使用的摻雜物均包含在內。
過去五年來,科學家不斷提出警告,指出奈米微粒對動物DNA具有強烈的吸附性,它附加在動物DNA上,會妨礙免疫反應甚至是細胞自我修復。實驗證實,河流中的巴克球會堵塞魚鰓並破壞其腦部;地下水中的奈米微粒會阻礙植物根部的發展;而吸入碳奈米管將導致如同石棉造成的疾病。
全球最精密的活體細胞膜電腦模型開發者指出,直到目前為止,導致活體細胞在面臨巴克球時機能失常的機制一直被誤解。這些科學家聲稱——他們已經瞭解了巴克球如何侵入細胞,並導致大範圍且多樣性破壞的可能機制。(巴克球為一個微小奈米微粒,由於它是由60個碳原子所組成,因此正式名稱是碳60;也可稱為Buckminsterfullerene或是富勒烯(fullerene),因為其原子晶格與Buckminster Fuller所發明的圓頂建築結構(geodesic dome)相當類似)。
該研究組織的領導者Peter Tieleman表示︰「無論使用任何溶劑都難以分解巴克球;巴克球會結成幾百堆,其體積大到使其無法穿透細胞膜但仍保持細胞膜的完好。」Peter Tieleman任職於卡加利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他與同校的博士後研究員Luca Monticelli共同進行該項研究工作。
也就是因為這些體積龐大的巴克球堆,科學家曾假設魚類腦部之所以被破壞,就是由於巴克球強行穿出導致細胞膜撕裂所致。巴克球可穿過血腦障壁(blood-brain barrier),所以它們可以進入到皮膚、滲透到血球中、流經到腦部並結成堆。很可惜地,執行巴克球細胞層級實驗相當困難,卡加利大學的研究小組表示。Tieleman的研究團隊在實驗室內進行了一項極為精確的模擬實驗,幾乎可以證實巴克球破壞細胞壁的假設。
為建構這個極詳細的模擬實驗,研究小組結合了加拿大最快的網格超級電腦(grid-supercomputer)——WestGrid,一個橫跨加拿大西部、連結14個大範圍模擬與科學虛擬化機構的高性能運算(HPC)網格。全面模擬存在於細胞膜中的巴克球實驗耗時了數月的時間,並使用了橫跨3個WestGrid網路中心、共計超過1,000顆處理器的運算能力。該電腦模型是與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共同開發。
Tieleman的實驗結果——有好有壞
好消息是,Tieleman的研究團隊提出了報告,模擬顯示了當巴克球穿過細胞膜時不會造成細胞膜破裂。因此,現在Tieleman的研究團隊聲稱已排除了當巴克球堆滲透到魚細胞膜導致魚腦被破壞的假設。
壞消息是,該模擬透露出巴克球可以流經人體的各個部位,累積成堆,並可造成細胞損壞──例如使具有正常細胞功能指示的DNA失去活性。
「我們的模擬實驗顯示了細胞膜將個別巴克球從巴克球堆中分解出來,以至於巴克球可穿過細胞膜,同時不破壞細胞。」Tieleman表示,「然而,一旦巴克球進入細胞膜內,它們也能在動物體內各部位結成堆,進而導致各種問題,例如高度化學反應分子的自由基(free-radical),會導致如同紫外線曝曬造成細胞損壞的結果。」
接下來,研究員將計劃嘗試對奈米微粒進行功能性覆蓋來防止它們結成堆。這些研究員的假設是︰奈米微粒製造商使用可防止它們結成堆的安全塗層來覆蓋奈米微粒,因此所有去除外來物的正常機制將可為人類、動物和植物細胞淨化奈米微粒。該研究團隊計劃模擬用於巴克球的多種塗層效應,以便為製造商提供如何覆蓋巴克球,使其成為無毒性微粒的方法。
Tieleman表示︰「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合格的毒物學家,以開發專業的奈米微粒毒物學。由於我們的模擬結果適用於任何種類的細胞,因此毒物科學家必須藉活體動物實驗來發現各微粒會在何部位累積,我們過去也沒有在腦部或其他部位設計任何優先累積順序。」
南美以美大學(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的Eva Oberdorster在2004年提出巴克球會殺死水中的跳蚤並破壞魚腦的實驗性證據報告後,即要求暫停奈米微粒的生產。自從Oberdorster發現了魚腦及魚鰓的巴克球濃度以來,一些負責監督的組織如美國國際學者中心(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Scholars)的「新興奈米中心研究專案(the Project on Emerging Nanotechnologies,PEN)」也開始號召發展奈米微粒毒物學,根據奈米微粒本身毒性進行控管,並要求製造商安裝氣溶膠(aerosol)進行監控,以對暴露在具有潛在毒性奈米物質空間的員工進行追蹤。
(參考原文:Computer models how nanoparticles harm cells)
(R. Colin Johnson)

混種消費

2008-07-14
撰文/王一芝

七月份遠見雜誌封面故事:通膨時代,行銷關鍵,混種消費(遠見雜誌提供)
從性別、年齡、職業和收入,去鎖定主要消費族群的時代已經過時。
如今消費者的面貌,隨著M化社會、多元價值觀和生活型態,而發生重大改變,正進行一場全面性的混種運動。
「混種消費」成為行銷研究的新趨勢,混種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愈來愈矛盾,產生「不該擁有卻想要擁有」的消費情結,他們不斷打破年齡、打破舊有價值觀,甚至同一個消費者,卻出現多種生活型態。
在高通膨時代,掌握五大情結、六大族群的混種消費者,才能行銷制勝,成為市場上的真正贏家。
你還用職業與收入預測消費模式?
還記得十多年前由演員李立群所代言的柯尼卡軟片廣告嗎?
他坐在一顆星球模型上,劈哩啪啦一口氣講完所有台詞,「我說,人為什麼要拍照,人活得好好的,他為什麼要拍照……KONICA COLOR,它抓得住我!」
因為這支廣告,當時柯尼卡品牌好感度持續半年軟片業第一,很多廣告人評論,「柯尼卡的成功,在於廣告抓得住消費者的心。」
就如同廣告大師李奧貝納(Leo Burnett)所說,想要占領市場,必須先占領消費者的心。
也因此,從古至今不管哪一家企業、廣告公司,亦或調查研究公司,都把抓住消費者的心,當成永遠不變的課題和挑戰。
沒有人不知道,想要抓住消費者的心,首要任務就是先瞭解他們。但要抓住消費者的心,其實是愈來愈難了。
在過去,只要看一個人的性別、年齡、職業和收入,就可以清楚瞭解他的消費模式。
尼爾森行銷研究顧問執行總監蔡翠真笑著說,以前美國甚至只要輸入郵遞區號,就可以形塑出消費者面貌,「因為他們都開相同的車子,小孩上同一個學校,放假也去附近同一個郊外野餐……。」
但是今天,所有的社會經濟環境都已大不同,消費者已經大大改變了,甚至還出現許多前所未見的新興族群。
用年齡辨識消費者,失真!
過去仰賴的人口統計資料真的還能正確辨識消費者嗎?舉例來說,很多人直覺認為,最近兩年紅遍全球的樂活族,年齡應該是分布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
但美國Natural Marketing Institute(NMI)三年前和日本研究機構E-Square共同透過網路,從永續綠色、健康、另類醫療、身心靈發展與成長探索、環保生活型態五個領域,調查樂活市場,發現原來樂活族分布在不同年齡層。只是老年人擁有較高的健康意識,中年人較關心社會和環境問題,而年輕樂活族則有強烈的資訊需求。
也就是說,樂活族根本不分年齡、性別或所得,而是意識型態相同的一群人。
再以收入為例。過去汽車銷售人員在設定消費族群時,幾乎連想都不想,直接拿經驗法則判斷,「男性,35歲到50歲間,家庭月收入在5萬元以上,才買得起這部車。」
用收入預測消費者,失效!
但這幾年《奢華,正在流行》概念風行,許多中低收入族也尋找尋奢華體驗,就算月薪不到3萬的職場新鮮人,也可能拎著10幾萬的名牌包或手拿2萬元一支的手機。
至於高收入的一群,有時也想體會平凡老百姓的生活,就如同媒體報導台灣首富郭台銘女兒郭曉玲,竟然排隊大半天,只為等待一個小時30元的停車位。
也就是說,有錢人不見得會購買奢侈品,他們追求的是經驗,反而是沒有錢的人,追求高物質享受,因為他們要認同自己。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還能用收入多少來預測消費者的花錢模式嗎?答案是,很難。
如同《全球企業,混音中》一書所指出,傳統消費者區隔方式已經過了有效期限,請向生活方式族群招手。
區隔消費者的方式已經大大改變,廣告或調查公司首當其衝。
當生活型態成了現代消費關鍵時
大約七、八年前,就有國際客戶要求堪稱消費者調查研究第一把交椅的尼爾森,開始進行消費者生活型態調查。「這四、五年熱門到幾乎每個客戶都想做,」蔡翠真說。
奧美廣告研究總監吳雅媚也發現,客戶在做行銷族群切割時,開始加入生活型態的元素。她以女性衛生棉為例,客戶已擺脫過去將女性分為青少女或熟女,改成社交活躍、壓力大,以及足不出戶的女生等。
甚至東方廣告也在2000年成立台灣第一個生活型態與消費市場研究公司——東方線上。
這幾年發展下來,不僅要用生活型態來區分消費者,更困難的是,生活型態演變太快,而且多種型態並存於同一個消費者身上,又產生多種變數,導致企業對消費者的掌握焦慮,更甚於以往。
一個消費者,多種生活型態
首先,許多以趣味性命名的新興族群名詞不斷增加,而且出現速度愈來愈快,反映出消費者真的愈來愈複雜。
以往像繭居族大可流行好幾年,現在幾乎每個星期,網路或媒體就會迸出一個沒聽過的新名詞。
「就像細胞分裂繁殖,」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劉維公貼切形容,光是熟女,就可以分成敗犬(適婚年齡而未婚女性)、勝犬(在適婚年齡中結婚的女性),也能夠生出輕熟女(指25歲至35歲擁有獨立經濟能力的都會女性)、干物女(放棄戀愛,凡事都以不麻煩為原則的女子),令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
而且,這些細胞分裂過的生活型態還會同時並存在一位消費者身上,她可能是樂活族、熟女,又是御宅族。「按常理判斷,一個消費者不是只有一種Life style,」李奧貝納策略規劃總監梁曙娟觀察。
過去的例外?現在叫常態
消費者變、變、變,過去消費者所有的例外,現在也常變成常態。
每星期進行焦點座談,目前仍在文化廣告系任教的麥肯廣告消費者研究總監田若雯就發現,消費者說的都跟做的不一樣。
比如說,消費者告訴田若雯,她對小孩的奶粉非常重視,購買之前都會仔細比較成分,可是當再進一步詢問,「那妳買的奶粉是哪個國家生產的?」對方反而愣了一下說,「我得回家看奶粉罐。」看起來這位消費者連最根本的項目也未詳細看過。
田若雯也觀察,消費者不只年齡混淆,而且也開始「性別錯亂」。例如愈來愈多熟女喜愛裝可愛,喜歡買少女裝;也有愈來愈多想迅速變大人的年輕妹妹,往百貨公司的淑女專櫃跑。
原本針對女性消費者拍攝的卡尼爾保養品廣告,卻經常有男大學生看了之後,跑去開架商店購買,然後義正嚴詞地告訴田若雯,女性保養品有多好用,「我要買面膜不行嗎?我也有斑,也有痘啊!」
品牌忠誠度?已經不重要
梁曙娟則曾到街頭隨機採訪咖啡族,發覺絕大部分的咖啡使用者,都是根據情境的不同,選擇咖啡品牌。
如果早上趕著打卡或開會,就會買統一超商的City Cafe,邊走邊喝;如果和朋友約喝咖啡,或自己想好好坐下來寫作、看一本書,就會選擇星巴克;至於85度C,可以在店裡喝,就算帶走,也不覺得可惜,「原來咖啡使用者的喜好這麼分歧,」她恍然大悟。
吳雅媚分析,「如果說以前消費者有兩面,那麼現在消費者就有八面。」
蔡翠真則這樣形容企業對消費者的焦慮。她說,過去客戶委託尼爾森進行調查,從見面到交出結果,至少歷時半年,但現在第一次跟客戶見面,詢問客戶報告何時交,經常有客戶開玩笑說,「Yesterday(昨天)!我好希望來找你之前,報告就放在我桌上。」
這種種現象,都讓人不禁想問,消費者究竟怎麼了?為什麼這麼矛盾、多變而且分歧?又是什麼原因,形成這麼多生活型態族群呢?
請記住這個新名詞:混種消費者
這幾年不間斷觀察消費者的梁曙娟發現,一切的解答就在於,消費者有時想要當別人,變成不是他自己,產生了許多「不該擁有,卻想要擁有」的狀況。例如明明只有3萬收入卻全身可能是名牌。
另一方面,隨著個人意識抬頭,很多時候消費者又堅決想做自己,不想從眾,多方因素刺激下,才開始進行「混種運動」(Mixing)。
混種Mixing的結果,就讓同一個消費者充滿矛盾組合。窮人有消費奢侈品的欲望,老人有變年輕的能力,男人想要扮演女人的角色,單身的人也可組成家庭,家庭正在解構,虛擬和實體的世界愈來愈接近……。
這個混種運動下產生的消費者,已經不再是原本的「CONSUMER」(消費者),梁曙娟稱他們為「CONSUMIX」,也就是混種消費者。
看似矛盾,其實有其價值觀
為了驗證CONSUMIX這個消費者轉變的趨勢,李奧貝納已經連續兩年在台灣分別進行了質化和量化調查。
2006年,李奧貝納開始針對青少年、上班族、年輕成人和年輕父母四個不同消費族群,透過座談會、問卷和一對一深入訪談,進行100份質化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不同消費族群間的態度與價值觀的差異,已超越以往以人口為主的分類區隔方式。
其中,年輕爸爸和青少年的調查結果,就很令人意外。
幾年前,一個汽車廣告提出,台灣有75%的父親,每天花不到兩個小時跟孩子相處。但調查顯示,爸爸其實不希望如此,他們無比渴望能夠扮演媽媽的角色,和孩子互動、當他們的朋友,「男人怎麼會有母性呢?」梁曙娟反問。
青少年更是矛盾。原本以為跳街舞的青少年,該是像電視節目《大學生了沒》裡的學生般搞怪、愛炫,沒想到他們會為了學舞,拿做家事和父母交換條件,穿著破T恤,在沒有空調的地下街練舞,只為了登台時能表現給台下的父母看。
他們喜歡蔡依林,不是因為她漂亮,而是因為她努力學舞,而且他們羨慕的成功人士,竟是張忠謀和李遠哲。
「他們真是努力不懈的一群,根本不像草莓族,」執行調查的新加坡商慧點研究與行銷顧問台灣分公司副總監嚴文儀,至今還有點不敢相信。
打破年齡,價值觀已經混種
不斷的矛盾現象,讓研究團隊一度懷疑,這會不會是少數特例?因此又促成了一次2584多份的量化問卷調查。
研究團隊依據價值觀傾向,將消費者歸類為六種混種消費族群,發現不同年紀、性別、收入的消費者,應該差異很大的,卻其實愈來愈像,原先認為存於某個特定年齡的價值觀,卻平均分布在不同的年齡層。
舉例來說,以往一般認為只有中、老年人才有的男主外、女主內、長幼有序、家庭倫理或無後為大的「傳統老觀念」,竟有48.7%發生在13歲到24歲的年輕女性身上。
另外,很多酒商或汽車廠商,都把中年男人形塑為成熟穩重的顧家形象,但調查中卻意外發現,許多未婚年輕男性的想法和行為,以約14%的比例平均分布在19歲到55歲的男人身上。
這代表了像是不婚、不生、不立,接受同居,還花錢如流水的年輕未婚男生的觀念,也廣為被已婚、生子的中年男人認同並接受。
請體驗新消費心理:不該卻想擁有
許多人好奇,消費者為什麼有這樣的轉變?
除了整個社會的價值多元、兩性平等、家庭解構外,創新科技、網路環境與技術成熟,以及消費者自我意識的覺醒,都是關鍵因素。
網路的普及就加速了消費者的混種。東方線上副總經理潘曉蘭指出,台灣目前的電腦普及率是82%,「過去是偶爾上網,現在是怎麼沒上網。」
網路是一種媒介,讓消費者有機會快速接觸到不屬於自己這個族群的訊息;網路也是一種擴大器,讓接受到這些原本不屬於自己訊息的消費者被影響、被改變,甚至進一步去影響別人。
科技普及到各個年齡層,也讓各個年齡層的消費行為愈來愈接近。例如手機幾乎是全民擁有。
梁曙娟以自己的公公為例說明。以前她公公很反對家人買手機給他,原因是,「我有電話就好,反正我都在家,」結果他現在一個人擁有三支手機,天天往外跑,他告訴家人說,「我現在有手機,你們都找得到我。」
消費者自我意識的覺醒更是關鍵。過去的消費者受到社會或家庭很多壓抑,就像隱形框架,告訴消費者什麼年紀,該做什麼事。別蓮蒂還記得小時候流行喇叭褲,全台灣的女人都穿喇叭褲,「就是所有人都做同樣的事。」
但這幾年自我意識抬頭,開始覺得自己很重要,顧不得別人怎麼想,也不在乎自己表現出來的,有哪些地方衝突。
「以前的人也很多元,只是不敢吭氣,壓抑久就忘了,現在的人比較自由,愛怎樣就怎樣,」別蓮蒂分析。
再透過新科技和網路推波助瀾,幫助消費者不但做自己,還廣泛分享,「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做,很多人都想這樣做,那為什麼我不能?」梁曙娟揣摩分析。
消費行為 就是愈來愈矛盾
根據全球知名的英國市場研究機構Datamonitor所做「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十大趨勢」調查顯示,未來十年內,消費者將普遍在年齡、性別、科技、收入和生活型態上產生新的變化,出現許多無法解釋的矛盾行為,亦即各種「情節」(complex)。梁曙娟形容這些情節,就像是「不該擁有卻想要擁有」的新消費心理。
例如,過去觀念認為,男人不應該愛美,可是最近從伍佰、吳尊、周杰倫到賀軍翔,一個個男明星都希望藉著穿花襯衫,影響了時下男性愈來愈多企圖想變美型男,這就是「性別情結」。
又如以往被認定對電腦一竅不通的家庭主婦和爺爺奶奶,為了能夠和出國念書的孫子聯絡,開始學習上網、MSN、SKYPE,這是「科技情結」。從來不請假的40歲單身未婚外商高階主管,為了線上遊戲「魔獸世界」上市而請假一天,則是「生活型態情結」。至於70歲媒體主管喜歡高空彈跳,則是「年齡情結」。
如果用各種情結來分析消費族群,那麼喜歡呆在家裡上網或看電視的阿宅們,性別有男有女,收入也有高有低。所以宅男女本身就是年齡、性別和收入的混種。
月光族則是收入、年齡、性別和生活型態的混種。有些是因為中壯年有家室,錢都花在家庭開銷或小孩教育,一身廉價,也沒什麼享受;有些是年輕追求享樂,全身名牌,把錢花光光。
至於熟女,則是收入和生活型態的混種,樂活族是年齡和性別的混種。
現在,價值觀影響購買行為
當消費者出現各種混種情節後,展現出來的消費行為當然就跟以往認知大大不同。
例如,老人可能受到孫子的影響,變成御宅族。因此也可以針對老人販賣年輕宅男的商品,甚至跟著孫兒女們上網購物。
媽媽也可能受到女兒影響,變成輕熟女。
去年英國研究機構提出了「MABY」(輕熟女Middle Aged but Youthful)族群,指的就是35歲以上的媽媽,雖然生過小孩,但仍做一些年輕女孩會做的事,比如彩繪指甲、穿少女服飾品牌等,原因不是虛榮地讓自己看起來年輕,而是與女兒品味相互影響的結果。
她們喜歡彼此分享女兒們偏好的音樂、電視、服飾或雜誌,甚至和女兒一起出入同樣的餐廳、酒吧和俱樂部,聽別人恭維地問,「妳們是姐妹嗎?」
未來,消費行為將更混種
當消費者變成了混種消費者,最大的挑戰就是,各個族群彼此之間,都流著一些對方的血液、DNA,也會做出不屬於他這個族群的行為。不管企業、廣告或調查公司,都很難確實掌握消費者將以何種方式混種,也無法預知混種的結果會是如何。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將會有更多經過混種過的新型態消費者出現。
「未來的混亂將是正常,而且非常正常,」劉維公表示,所有行銷人必須更積極面對,消費者愈來愈複雜的事實和趨勢。
因此所有行銷人,以後走在路上,看到上了年紀的老人,或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千萬不要輕易斷定,他絕不可能是你的目標族群。
混種消費者真的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搞怪玩地球 旅遊書作家的另類奇想

【聯合報╱李維國/報導】
2008.07.13 02:10 am

知名旅遊景點看膩了,旅遊書作家紛紛前進蠻荒之地博讀者青睞。圖為美國加州死亡谷。美聯社資料照片
炎炎熱夏,熾陽酷曬像是要把人融化,偏偏卻是旅遊旺季。人人從現實生活出走,在旅途中活過另一種人生。或是供身體力行的背包客找靈感,或是讓油價瘋漲時代省荷包的宅男紙上臥遊過乾癮,書市一到暑假前,不免湧出各形各色旅遊書,滿足消費需求。
旅遊書作者背景千奇百怪,年輕浪子和中年危機熟男各自帶隊,出發理由無奇不有:圓人生大夢、追尋真我、放逐找刺激、到蠻荒探險獵奇。書山書海中,想要脫穎而出博得青睞,傳統的「旅遊日誌」滿足不了重口味的讀者,這些四海闖蕩的旅遊作家自然得使出渾身解數,標新立異,大玩另類花招,越搞怪越有看頭。
二十八歲的布萊斯‧柯貝特(Bryce Corbett)和女友分手後,辭掉倫敦的工作到巴黎開闢新生活。新工作他「既不上手也沒興趣」,公寓很破,沒事和一幫愛開趴的老外混。這些交織成《我和巴黎墜入情網》(A Town Like Paris: Falling in Love in the City of Light)的主題,讀來可能眼熟:說英語在法國處處碰壁、高不可攀的法國美女和糟透了的公寓水管,所幸柯貝特敏銳的觀察力替老調增添新活力,像他感嘆著名的莎士比亞書店淪為海削觀光客的景點,「文學氛圍早被鮮明的美國中產氣味取代,只見Snapple冰茶、汗濕的Teva運動涼鞋和Tommy Hilfiger古龍水。」
和脫衣舞孃熱戀,拎大包小包橫越黑暗大陸
當膩了高薪白領,湯瑪士‧孔思坦(Thomas Kohnstamm)從華爾街出走,跑去替全球最大旅遊出版社Lonely Planet寫巴西旅遊指南。他在黑色幽默的《旅遊作家該下地獄嗎?》(Do Travel Writers Go To Hell?)書中,鉅細靡遺招認他寫指南時不負責任的胡搞瞎混:到巴西兩個月,孔思坦窩在儼然賊窟的廉價旅社,靠一夜情打發無聊。交稿期限到,口袋空空的孔思坦只好流連餐館外讀菜單,順手記下食客的餐點;和巴西美女的熱戀下場是跌進脫衣舞孃俱樂部,發現枕邊人真面目:「從沒人告訴我她是妓女。」
逃避婚姻破裂創傷,英國記者理察‧葛蘭特(Richard Grant)大膽闖入墨西哥山間惡名昭彰的三不管地帶,《上帝的中指》(God's Middle Finger)細膩描繪當地種大麻的農戶和惡鬥的毒梟,輪番演出的染血販毒史。法蘭‧山德翰(Fran Sandham)的《橫越黑暗大陸》(Traversa: A Solo Walk Across Africa From the Skeleton Coast to the Indian Ocean)實錄他橫越非洲一路吃盡苦頭。效法十九世紀傳教士李文斯敦深入非洲宣教壯舉,山德翰把倫敦的家和書店工作放兩旁,徒步由納米比亞走到坦尚尼亞,熱衰竭頻頻昏倒,擦水泡的藥膏用到光,還有揮之不去的采采蠅纏身。他從非洲人的眼光看自己:「一個白人帶著大包小包踽踽獨行,登山杖看來像在路上滑雪,頭巾讓我變成海盜。」
騎單車巡遊六大洲,重訪古希臘英雄腳步
探險家吉姆‧馬魯薩(Jim Malusa) 的《人往低處走》(Into Thick Air: Biking to the Bellybutton of Six Continents)源自他的奇想:替Discovery頻道的紀錄片騎單車巡遊六大洲的最低點,由南美高原、澳洲沙漠、死海盆地、裡海沿岸、北美死亡谷到東非吉布地共和國的阿沙爾湖(Lac Assal)。馬魯薩寫景特高明:阿沙爾湖「極藍的中心鑲著純白,沉陷於火山的黑色熔岩」;騎向澳洲艾耳湖(Lake Eyre)路上的石子「如亮銅閃閃放光」。
史考特‧胡勒(Scott Huler)則受荷馬史詩《奧德賽》啟發,留下懷孕的妻子重訪古希臘英雄的腳步,寫下《無人之境》(No-Man's Lands: One Man's Odyssey Through The Odyssey)。胡勒自認尋獲了荷馬史詩中的奇石和巨漩,還有異想天開的妙喻:他將《奧德賽》的希臘水手比做《星艦奇航》(Star Trek)中跑龍套的船員,「想找尋新星球,卻一命嗚呼,讓寇克船長成為打敗壞蛋的英雄,還經常吻美女。」

睇色戒

【聯合報╱鄭培凱】
2008.07.14 03:15 am

《色,戒》只是張愛玲的一篇小說,改成了李安的一部電影,從藝術角度探索人性的脆弱,能夠有那麼大的能耐,禍國殃民,引導人們做漢奸,顛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
李歐梵最近在香港出了一本書,書名《睇色,戒》,十分討巧,暗藏機鋒。一般人乍看,以為是用了個廣東方言「睇」字,暗示在香港看《色,戒》這部電影的特殊角度。其實,全書大有深意,「睇」字也正好反映了《色,戒》作為一部電影(李安)及其原作(張愛玲)的錯綜複雜關係,從而展示了電影與小說既有承襲,更有創新與超越。「睇」字的古義是「顧盼流眄」,是含情脈脈地從這邊看過來,又從那邊看過去,像湯顯祖《牡丹亭.拾畫叫畫》中的柳夢梅,拿著一幅夢中情人的畫像翻來覆去的看,還看出美人也在畫中睇望著他。《楚辭.九歌.山鬼》有這樣的句子:「既含睇兮又宜笑」,也就是這個意思,看人的與被看者相互吸引,充滿了神祕的誘惑,卻又心有靈犀一點通。
不論是張愛玲的原作小說,還是李安改編的電影,《色,戒》在兩種不同的藝術呈現中,都充滿了神祕的誘惑與詭譎的跌宕。故事的敘述當然是虛構的,但卻隱隱約約透露歷史背景的聯繫,讓索隱派人士讀得心癢難熬,非要掉進誘惑與跌宕的陷阱不可。李歐梵「睇」《色,戒》,睇完了文學層面,睇電影層面,睇完了藝術虛構領域,睇歷史領域,給我們提供了多面觀察的視角,讓我們看完了這本書,可以心裡有個數,了解藝術創作的過程不是影射歷史,刻劃虛構人物的心理並非為了顛覆歷史真相。當別有用心的人開始胡言亂語,以心懷叵測的手法,批評電影《色,戒》的時候,當藝術論述又開始「政治掛帥」、無限上綱、蠱惑人心,硬把藝術虛構的人物拉到歷史真實中去對號入座的時候,當混淆視聽的攻擊指向「漢奸文學」與「漢奸電影」,甚至赤膊上陣斥責張愛玲是漢奸、李安是漢奸、演員也是漢奸的時候,這本書卻能心平氣和、有條不紊地提供了細緻的分析,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褒貶不一的評論,應該如何分辨什麼是歷史、什麼是文學藝術的素材、什麼是文學藝術的創作虛構、什麼是電影藝術的創作源泉、什麼是從文字到映像的藝術轉化、什麼是電影藝術的審美追求,什麼是藝術虛構與歷史真實的區分。
中國近百多年來的民族屈辱,經歷了各式各樣不太成功的革命之後,除了產生一批又一批遺老、遺少之外,還製造了一群又一群的「憤老」與「憤青」,糾纏於義和團式的愛國愛鄉愛土情結,充滿了孤臣孽子式的恨天恨地恨人情緒。一會兒叫著「扶清滅洋」,一會兒是「驅除韃虜」,一會兒「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一會兒「哇台灣郎愛台灣」,有時抵制日貨,有時抵制美貨,有時抵制大陸貨,卻又打心底不愛用國貨。民間積累了許多無處宣洩的怨氣,一遇到不順意的情況,看不順眼的事,或聽不順耳的話,就山呼海嘯一般,以暴戾的方式大舉進攻,也不管對象有沒有惡意,先打他個稀巴爛,往死裡整,發洩自己的無明怨氣。
《色,戒》只是張愛玲的一篇小說,改成了李安的一部電影,從藝術角度探索人性的脆弱,能夠有那麼大的能耐,禍國殃民,引導人們做漢奸,顛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我們的心靈未免太過脆弱了吧,還沒見到歷史現實,只接觸到藝術虛構,就已瀕於崩潰、開始抓狂了。

異國難婚 嫁桃太郎怨偶最多

2008-07-14
【林倖妃/台北報導】

國人嫁娶外籍配偶的整體離婚率去年達到千分之28.4,學者研究發現,造成如此高離婚率的原因,和男性態度息息相關。(陳信翰攝)
異國婚姻雖浪漫,卻經不起現實的考驗?內政部調查發現,國人和外籍配偶離婚的比率不斷增加,去年底,每五對離婚者有一對是異國聯姻,尤其女性嫁給外國男性的離婚率更高達本國人的四倍;尤以台女嫁桃太郎的怨偶最多,比例超過千分之二八八,幾乎每三對就有一對選擇一拍兩散。
晚晴協會副總幹事林蒔萱指出,愈來愈多選擇和異國配偶結婚的女性因婚姻出問題而找該會協助,配偶國籍包括日本、香港、法國和澳洲等,問題多出在觀念差異。國人以為日本和台灣社會、文化背景較相近,實際上日本男性的父權觀念比台灣更嚴重,大男人作風常讓太太沒有喘息空間。
認文化相近 誰知觀念差異大
此外,我國男性迎娶東南亞和大陸配偶的離婚率也居高不下。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津如認為,外籍女性不遠千里而來,很想在台灣落地生根,但多因老公霸權式的特質和父權家庭體制而不得不傷心分手。
一名外事警官說,台灣女性嫁給東南亞籍新郎以泰國籍最多,依他的經驗,不少是女大男小,且年紀相差非常多,其中不乏假借人頭結婚來打工。
內政部於去年首度統計國人和其他地區配偶離異比率,發現去年全國總離婚五萬八五一八對,為近六年來新低。但異國聯姻占比率卻節節高升,以一八.九五%創歷年新高,較前一年增加○.九九%。
整體而言,國人和外籍配偶的離婚率為千分之二八.四,其中和外籍新郎分手的離婚率為千分之四四.七,外籍新娘為二七.二,為國人有偶人口中男性的四倍、女性的三倍之多(加上和外籍通婚案例,國人男性離婚率為千分之一一.四一,女性為千分之一一.八一)。
泰籍配偶離異率 僅次於日本
在政府對外籍配偶採緊縮政策後,國人和大陸籍配偶的離婚率略微下降,從九十三年的千分之三五.七一降為二八.三五。以所有國籍來看,台灣人和日本人聯姻的離異率最高達千分之一五三.一二,其次為泰國籍的千分之五一.九九,第三為柬埔寨約千分之三○.六一。
在人數方面,台日聯姻並不多,但按照比例看,卻是最不易維持,台灣女性嫁給日本桃太郎的離婚率高達千分之二八八.三七,日本女性嫁給台灣男性的離婚比率更高達千分之三六.四七,都較國人聯姻高出許多。很多人受韓風影響,對韓國充滿想像,但台韓聯姻中,嫁給阿里郎者離異比率超過千分之五一、與韓籍妻子離婚的比例為千分之一六。
傳統觀念束縛 嫁歐美人反尷尬
【林倖妃/台北報導】
晚晴協會近年發現,愈來愈多和外籍新郎結婚的台灣女性向該會求助,她們原本受異國風情和文化背景吸引而嫁給外國人,結果因觀念大不同而難以相處。
過去向晚晴協會求助的對象多為和本國男性通婚的女性,最近一、二年逐漸出現嫁給日本、法國等國籍配偶的女性前往詢問;也有迎娶台籍女性的澳洲男性因為不知如何處理和太太間的差異而找上晚晴。
有名嫁給法國人的女性向晚晴求救說,先生到台灣工作後兩人相識、相戀,共組家庭,生下一個女兒。因先生常要台灣、法國兩地跑,聚少離多,應該是小別勝新婚,兩人卻摩擦不斷,互動和相處都不是很穩定;她甚至發現,生性浪漫的法國先生外遇不斷,最後決定分手。
林蒔萱說,很多女性選擇嫁給歐美男性,多是受到歐美國家的自由風氣、沒有傳統束縛吸引,但往往結婚後處於尷尬處境。她們不愛受傳統約束,卻仍保有台灣婚姻觀念的「迷思」,對先生有傳統的期待和要求。例如,要求外籍老公出外、晚歸要「報備」,以致雙方發生磨擦。
來自澳洲、在台灣當街頭藝人的艾瑞克和太太結婚三年就出現嚴重歧見,他不得不求助婚姻諮商。艾瑞克說,太太管他管得很嚴,只要他沒在應該回家的時候到家,就不斷詢問他的去向,以緊迫盯人方式確認他的行蹤。在澳洲,男人工作後在酒吧喝點小酒很正常,太太卻無法接受,令他絲毫沒有喘息的空間,兩人時起爭執。
林蒔萱說,雖然說現在是男女平等的時代,台灣女性卻存在許多矛盾,除異國婚姻如此,即使是和本國人結婚也有類似現象。近年經濟不景氣,不少丈夫才失業沒多久,太太就急著問,萬一離婚要如何處理當初登記在她名下的房子等財產,在必要時不用跟先生分配,顯示女性口口聲聲要求「平等」的同時,也要跟著學習成長。
德歧視亞洲媳 家族都沒好臉色
【林倖妃/台北報導】
「我手上牽著一歲多的女兒,挺著懷老二的大肚子,帶著大包小包行李從英國飛到德國,婆婆的車突然壞了,找遍全家族,卻沒有一人願意伸出援手。」嫁給德國跨國公司高階經理人的台灣女子芭芭拉說,即使婚後多年,每次家族聚會仍沒有人願意和她說話,一切只因為她是亞洲來的媳婦。
芭芭拉在加拿大念書時,和德國籍先生相識、相戀,兩人完成學業後各自回國,最終仍無法忍受遠距離戀愛的相思之苦,決定共度一生。芭芭拉辭掉在台灣的工作,遠渡重洋嫁到德國。
但這一切卻是她噩夢的開始。芭芭拉說,德國人雖然表面上很客氣,行動上卻充滿「歧視」,即使結婚多年,先生的家人對她還是很不友善,有個表妹夫連大學都沒念,卻常給她臉色看。
一次表妹生產完滿六個月,她帶著女兒去探望,沒想到表妹夫一開門看到是她,淡淡說聲「我家有客人」即把門關上。
雖然英文頂呱呱,但是,德文仍不夠流暢,讓芭芭拉吃盡苦頭。她說,婚後因先生無法體會到一個女人在異國生活的艱辛,兩人時起爭執,有次只是問先生一個德文字的意思,就惹得他大罵「妳這樣還能在德國生活嗎」!
婚後才一年多,她就不斷胃潰瘍,醫師診斷是壓力過大導致「身心症」。
生產後的芭芭拉情況更糟糕,她說,先生第二天就出差,回家後又嫌新生兒太吵,自己搬回母親家暫住。
在下著大風雪的十二月,丟下她一個人帶孩子,她常以餿掉的食物填肚子,夢裡全是台灣的排骨便當,醒來還要面對冷清的房子和啼哭的女兒。
這樣的生活讓她得到嚴重憂鬱症,即使四年前已搬回台灣,只要一想到聖誕節要回德國,她仍心慌慌。
在德國有個「德華婦女會」,由嫁到德國的台灣女性組成。芭芭拉說,以她自己的經驗,發現台德通婚的離婚率真不低,五十多人就有八、九個離婚。有個嫁到德國多年女性朋友語重心長跟她說,要挽救婚姻的唯一辦法,就是「鼓勵丈夫到亞洲工作」。
芭芭拉說,先生曾派駐英國一年,那年他們的婚姻關係降到「冰點」。之後從德國轉派台灣,一回台灣,她整個人又「活」起來。
丈夫發現這個在德國處處依賴的小女人其實很能幹,也才了解老婆生長的文化背景和思考邏輯。
最近幾個月,德國丈夫要帶著全家人轉派上海,芭芭拉語重心長說,她在德國的體驗,就像部分國人在看待東南亞配偶,或許大家都該好好思考,「這是正確的嗎?!」

謙卑謝恩

2008-07-14
【朱梅芳/台北報導】

藝人溫翠蘋和日籍老公齊藤義行(見圖,本報資料照片)的異國婚姻,只維持五年就畫上句點。溫翠蘋提及這段破裂的婚姻時表示,除個性不合,兩國文化觀念差異太大是主因。
藝人溫翠蘋和日籍老公齊藤義行的異國婚姻,只維持五年就畫上句點。溫翠蘋提及這段破裂的婚姻時表示,除個性不合,兩國文化觀念差異太大是主因。
溫翠蘋說,「日本是多禮的國家,講究禮儀,婚前沒溝通好,婚後磨擦多,他是大男人,我是大女人,最後只能離婚。」她對台日配偶離婚比例偏高,一點都不驚訝,因為日本上班族工作壓力大、房子小、消費高,也都是台灣女性無法適應的原因。
日本年輕一代較有男女平權觀念,但溫翠蘋指出,多數日本男人娶妻後,會要求妻子「以夫為天」,凡事「以夫為主」,這點她感觸最深。「我是經濟獨立、有想法的女人,婚前他凡事以我為主,婚後卻求我做安份的小女人,他心裡只有事業。」
她說,婚前她財產總數比先生多,婚後因「旺夫」,齊藤的事業飛黃騰達,從主任職連跳多級到副總裁職務。「但他每次給我養家費時,都要我態度謙卑說出感激之意,說是禮節。」
她說:「我在家裡帶小孩,每天打掃煮飯,他給我家用,我還要低聲下氣說謝謝,天天這樣要求,我也很不爽,真的很煩。但溝通沒用,他認為傳統的日本女人就是要這樣,兩人衝突不斷。」
婚前,老公對她說,婚後她可以繼續喜愛的工作,相戀不到四個月結婚。但婚後他非常大男人,過濾劇本,任何與「性感」有關的工作,裸露、床戲都不准接,她推了至少五部電影和連續劇,寫真集也不能拍。
她說,全裸、半裸的工作,她自己也不會接,「但他總拿我最好的朋友早見優來比較,說早見優生小孩,主持、出唱片就從不裸露,我說每個人定位不同,但都沒用。」
她表示,嫁到日本,除要適應老公,還要適應整個日本傳統社會。依日本長輩的觀念,女人婚後,講話用字要降低一等級,不能和先生平起平坐,「除了公婆,先生公司同事、長官的人際關係禮節都很多。」
她認為,如果婚前有更多了解溝通,或是日本女人嫁給台灣人,老婆很尊敬老公,情況都會比她好。
東南亞老婆求去 多因老公不爭氣
【林倖妃/台北報導】
來自越南的三妹嫁給台灣老公,婚前翻譯說他做建築業包工程,婚後發現是水泥工,常常沒工作還動輒拳腳相向;廿一歲的阿清因爸爸得癌症,聽人說賣貞操有一萬元,結果只拿到兩千元,並嫁給七十三歲的先生,先生性需求大,連吃飯時也不准她穿衣服。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津如進行國內第一份探究新移民女性離婚原因研究,初步成果出爐。據她實際訪談,發現懷抱夢想嫁到台灣的東南亞配偶離婚多是因老公不養家、吸毒、欠債,或不斷外遇甚至無節制的性慾,以及強勢的家人從中作梗。
林津如說,迎娶外籍配偶的男性多是中下階層,其次是被稱為「小資本家」的生意人,以及喪偶或再婚者。不論是哪種男性,導致離婚的關鍵仍在本地男性的態度。以中下階層男性來說,因無法有穩定收入養家,甚至負債、酗酒或染上毒癮,藉由對老婆和孩子暴力相向發洩。
例如三妹,先生即使有工作也不給她錢,逼得三妹必須兼兩份工作養小孩,老公不但不感激,還因她外出工作而不滿,監控行蹤並在大庭廣眾下罵她「偷男人」,三妹忍無可忍申請保護令。
有些「老闆級」的男人則利用不斷離婚以迎娶新老婆,有人輪流娶台灣、印尼到越南不同國家的婦女;還有人習慣性外遇,如阿鳳原本和當導遊的先生戀愛結婚,沒想到先生改從事婚姻仲介後,竟然連續和越南女性外遇,甚至有人打電話到家中示威。
阿清因為父親罹患癌症急需用錢,聽人說賣貞操有新台幣一萬元,她卻只拿到兩千元還嫁給對方。老公已七十三歲退休在家,性需求卻很大,要求她廿四小時不能穿衣服,「因為摸了會沒感覺」。三年後,因老公動手並撕破阿清的衣服,她才報警處理。
除男性本身的問題,林津如研究也發現,家人強勢涉入和要求,也常導致跨國婚姻破裂。有的因父母過於寵愛,兒子完成學業後卻沉迷電動,連工作都不找,逼得父母為他娶外籍配偶。但兩人無法溝通,男方更承受不了成家後緊接而來的經濟壓力,生了孩子就離婚。
有的是因為傳宗接代,李先生曾經出車禍,精蟲活動力不足,迎娶越南配偶後曾做人工授精,但一、二次沒結果,婆婆急著要他娶「新的」來試試看。所幸第三次成功,才免於離婚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