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5, 2008

城市山林》咖啡館的掌櫃

【聯合報╱舒國治】
2008.08.15 03:37 am

開咖啡館的都是些什麼人?有時心中會問。
往往是些有夢的人,但都是小夢。這種小夢經過了好些年以後,我們做顧客的去回看,竟不禁十分敬佩他。便為了這類小夢,他把這家店一逕開了下去,也因此聚集了很多四面八方的人,撞擊出許多有趣的故事,甚至改變了好幾個人的一生。
這些掌櫃,有一個共通性,皆很在小事物上顯出極當一回事的那種性格。好像說,他們很希望自己是「講究的」。或對於某種人生角度有一股難以言說的堅持;有的表現在對於杯盤的選擇上,有的表現在洗手間牆上對客人叮嚀之留言上,有的在吸菸區的規畫上,有的則表現在規範客人進門脫鞋這件事上。不約而同的,他們又都在咖啡的沖煮上表現出極高的自信與十分樂於示範。
常常你看了幾十家店的掌櫃,居然覺得他們皆很像。
他們有一襲冷冷的,卻又客客氣氣的模樣。有些客人很對這樣的掌櫃感到親切,至少感到不怕,例如有些撒嬌的小美女很敢和這種掌櫃東聊聊西扯扯,或有些跋扈的中年婦女很喜向這樣的老闆尖聲說話或呼來喚去或時而只是訴苦。
我其實很同意咖啡館掌櫃們的這類種種性格。他們在這些城市各角落,委實溫暖了太多的悠悠晃晃漂動客人,給他們一個短暫的棲坐小窩,給他們一杯暖沁心脾的飲料,給他們一段宣洩心胸的機會,甚至只是給他們一個目的地,令他們自東西南北可以終於去抵。便好像來了這裡,才明白你適才人生的波濤洶湧其實沒啥大不了,人家這兒不永遠還是那麼的平常日子的無事嗎?且看掌櫃眼鏡後的永遠平定一逕的無辜眼神,你便知道,這,才是你的家。
每個常客,亦有他最投緣的一兩家咖啡館。有的喜歡某店的安靜,適於他看書寫稿。有的喜歡某店的設計,適於他眼界一新,身處好桌好椅好窗好牆之間,心中一快。亦有喜歡某店的音樂,喜歡某店的自由凌亂、眾家兒郎俱得在此放情胡坐徹夜不歸之類。但無論是哪個原因,都極大成分要歸功於那店的掌櫃。豈不聞,人方是任何空間的靈魂。
有一種掌櫃,由於太有個人感染力了,人們來此,俱為了他;那麼他的咖啡館應只設計成一條長弧形的吧台,客人皆環坐在吧台邊,隨時聽得到他說話,也隨時可以參加眾客人的談笑。須知有愈來愈多的咖啡館已扮演少數一二十個常客的近乎私人之沙龍了。
不禁想起西部電影中,沙龍裡最核心者,便是那一長列吧台。好的吧台用的是桃花心木,可以把酒瓶由這一頭推到那一頭,滑行極順而不傾倒,將左輪槍滑過去更不在話下。吧台後的酒保,你去注意,選角必很有道理:他必須「很像」幹酒保的。
咖啡館的掌櫃亦如此理,他的「選角」,若能恰如其分:有點冷冷的,但接納客人又往往能臻溫馨;煮起咖啡來頗能顧盼自雄,卻傾聽老客人訴起苦來又能頗耐煩;喜歡打理他自我的一片空間,卻更喜歡每天期待推門進來的任何一個客人,以及他帶來的故事,昨天的與明天的;倘這掌櫃能找到他在這世上的「選角」,那麼這小小一爿咖啡館,豈不是他與好些個來客的美麗天堂!

萬園之園 解讀圓明園西洋樓

汪榮祖

圓明園遺址僅見西洋樓殘跡
圓明園焚毀至今,遺址所見唯有西洋樓的殘跡,難怪若干外國學者如艾當(Maurice Adam)與史景遷(Jonathan Spence)均誤以為西洋樓就是圓明園,西洋樓既然是耶穌會士所設計建造,於是也有人誤以為圓明園為外國教士所建;其實,西洋樓僅是圓明園中長春園的一小部分。外國人也誤圓明園為夏宮,中國作者有時也以訛傳訛,如劉陽近著《昔日夏宮圓明園》(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其實,清朝五位皇帝從未視之為夏宮,而是他們一年之中最主要的住所,承德避暑山莊才是夏宮。
圓明三園極大部分是中式庭園設計,為吾華二千年建築文化的菁華。當園之盛時,不愧是「萬園之園」,今殘留的圖片與紀錄猶可喚起昔日榮華的記憶。西洋樓位於乾隆皇帝擴建的長春園北端,這一長條西洋式建築坐落於整個圓明園之中,相當特別。中國受到外國建築的影響固非新鮮事,如唐朝時的中亞影響以及蒙元時期北京的基督教堂,近代中國的通商口岸更多見洋樓。然而,大型西洋建築群出現在中國皇家御園,卻是前所未見的。
乾隆興建西洋樓主要由於對西洋大噴水池的興趣,噴水裝置在中國並不陌生,圓明園四�抴漱坐@的「水木明瑟」就是為了享受噴水的樂趣,但是中國在之前從未見過如此龐大的歐式噴水池結構,而西洋樓的興建,若沒有西洋傳教士主導,無以完成。義大利教士郎世寧(Father 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設計歐式噴泉以及搭配的巴洛克建築群,是興建西洋樓最主要的人物。他生長於北義大利,雖受到文藝復興時代巴洛克文化的影響,但畢竟是一個畫家而不是建築師,所以除依賴書本上的模型外,尚須找水動力專家蔣友仁(Father Michel Benoit, 1715-1774),以及其他具有專業知識的教士們相助,當然更有許許多多中國設計師、工程師與工匠參與其事。西洋樓建築群自西向東包括諧奇趣、養雀籠、花園門、迷宮、方外觀、竹亭、海宴堂、大水法、遠瀛觀、線法山、線法牆、方河,先後完成。據蔣友仁說,當乾隆皇帝見到第一座西洋樓出現眼前,甚為喜悅。
巴洛克不是唯一的影響
西洋樓建築群,特別是諧奇趣、方外觀、海宴堂三大建築,高大的建築、雄偉的大理石巨柱,以及富麗的雕塑,凸顯出明顯的巴洛克的影響;不過,巴洛克不是唯一的影響,如海宴堂的主建築固然是巴洛克,但其周圍的長方形建築文藝復興多於巴洛克。方外觀的柱子分明是法國式的,許多室內裝潢頗與凡爾賽宮相似,然而有些建築的明亮窗戶又像洛可可(Rococo)風格。耶穌會士在圓明園中所建立的顯然是一群大雜燴式的歐洲建築。除了歐式設計與建材之外,也增添不少東方格調,如太湖石與竹亭等。最值得注意的是由紅色磚牆所圍繞的西洋樓樓頂,呈現耀眼的琉璃瓦,與隱藏在牆外樹後的西洋樓,好像故意要與中國風格的圓明園切割,以免有不協調之感。西洋樓室內裝潢諸如玻璃窗、地板、時鐘、吊燈、花壇、油畫等等都很西式,特別引人矚目的是法皇路易�怳倥堸e的高布林織品,上面有法國美女圖像。然而仍不免遷就中國品味,如伴隨歐式噴水池的巨型裸體像,就不可能出現。
西洋樓的建置頗有足以稱道之處,如宮殿式的大樓對稱得很好,沒有單調乏味之感。多姿的中式飛簷增添了動感,而屋簷上彩色雕畫更具美感。各個小區莊重寧靜,來往各區的通道無論是橋梁還是環廊,使整區融為一體。龐大的巴洛克主樓及其美妙的雕塑令人驚嘆,對於水池、花草、樹木,堆石等處理也很協調,賞心悅目。當巨型噴水池噴水時,既可悅目,又能悅耳。所有的建築在一狹長的空間裡,洋溢著美感。
不過,若從較為嚴格的眼光來觀察,耶穌會教士業餘的想像力多少缺乏專業訓練。職業建築師不太可能認為是歐式建築的精品,著名建築學專家劉敦楨就不認為西洋樓應該出現在圓明園內。純從設計的角度來看,龐大雄偉的巴洛克建築顯然與精巧玲瓏的中國庭園並不搭調。這也許是為什麼西洋樓被安置於長春園北邊的「邊緣地帶」,並隱藏於林木之中。就此而言,西洋樓與圓明園其他景觀並不是和諧的整體,而是有點像人面獅身的結合。歐式大樓配上唐式彩色琉璃瓦,有點像洋人戴瓜皮帽,很不協調。此類不雅觀可見之於今日珠海的圓明新園,新建的若干西洋樓建築使人想起迪士尼樂園(Disneyland),看起來有趣,但俗不可耐。圓明園西洋樓可說是中西合璧,但合璧得如何,尚有商榷的餘地。
乾隆試圖將西洋建築納入中國文化美感中
西洋樓設計的好壞,不能全由耶穌教士們負責。郎世寧是最主要的設計者,他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藝術技巧來設計西洋樓。他雖是畫家,卻是一個通才。他的藝術才能也有助於庭園設計,在中國的園林設計傳統中,畫家往往是很好的設計家。歐式巴洛克建築的柱子、門窗、走廊等等,特別有賴於繪畫與雕塑技能。但是郎世寧的藝術才具不得不受制於乾隆皇帝的品味,傳教士們投皇上所好甚於設計的完美,使皇上高興甚於展示自己的才能。乾隆皇帝親自查看每一張藍圖,並提出改動意見。為了滿足皇上的需求,必定會扭曲歐洲風格。乾隆皇帝具有文化素養,留下大量的歌詩與書法。他又有極大的造園熱情,他在位時是圓明園最光輝的時期。但他對西洋建築並無真正的興趣,僅僅是愛好龐大的歐式噴水池,而噴水池對他而言,主要是為了娛樂而非美感。中西間概念之異並不那麼容易溝通,乾隆為了維護中國價值,絕對會犧牲西洋品味。如果我們說這是在中國土地上興建西洋建築,不如說試圖將西洋建築納入中國文化與美感環境之中。
重建圓明園是不必要的
圓明園西洋樓景區,不管如何評價,都值得永久保留。但不幸為外國侵略軍所毀,至於英法聯軍統帥額爾金(Lord Elgin)為何在焚掠圓明園之餘,也不放過西洋樓?其心態與動機仍然難以解釋。他為什麼不留下西方文化的一點實物?難道他不喜歡有點中西合璧的樓群?事實是他將西洋樓與圓明園一起燒了。由於西洋樓的石料建材不像中國木製結構那樣容易被燒光,殘破的西洋樓群屹立在原址上為時頗久,然而經過八國聯軍的再度摧殘以及清政府垮台後失於保護,經不起時光的侵蝕,逐漸消逝,至今只剩下一些斷石殘磚,供人憑弔。
圓明園遺址上的殘跡,以西洋樓景區最為顯著,成為既往滄桑的「象徵」。象徵的存在令人難以忘懷歷史的遺恨,啟發後世的深思。我曾於春雨裡或秋風中多次徘徊於遺址之上,在微塵間念古思今,眼前呈現悲劇式的美感,湧現強烈的歷史意識。我覺得在遺址上重建圓明園是不必要的,不僅重建後的圓明園是假的,如果手藝難以符合過去,反而難堪。至於為了重建而抹去刻骨銘心的象徵與記憶,更無必要。


Thursday, August 14, 2008

全球最頂尖房地產經紀人的空頭市場賺錢術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80 期
作者:李郁怡



成交的要訣很簡單,就是你贏、我贏,但是你(客戶)一定要先贏。(攝影●賴建宏)
美國次貸風暴衝擊房地產市場,全球隨之打噴嚏。根據《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從四.一%降到三.七%,各國房市都陷入前所未有的黑暗期。而危機,就是機會。


房市總是起起落落,但是,仍有人可以兩天賣出一間房子;有人用賽局理論創造成功率達九五%的銷售佳績;甚至利用危機入市,一年做出新台幣三百億元的生意。二○○八年全球十大頂尖房地產經紀人,來自美國、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門、台灣等地,七月二十八日齊聚台北,一場世界級的房地產界武林盛會登場。由全球最大,擁有一百三十萬會員的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與全球最大的商用不動產社群CCIM等所共同推薦的十位頂尖經紀人中,《商業周刊》特別率先專訪了其中三位。了解這些世界級高手,對抗不景氣銷售心法究竟為何?

每兩天就賣出一間房子
朱泳強》在別人撤退時,慢火細熬人脈

房地產,每四十八個小時成交一筆,扣除正常睡眠時間,等於三十二個小時內要完成交易,誰能創造這樣的紀錄?

「房地產仲介,並不是一個關於房子的生意,事實上,這是一個關於人的生意,」說話的人,是新加坡頂尖房地產經紀人,也是二○○八年全球十大頂尖房地產經紀人之一的朱泳強(Marcus Chu)。他最為人稱道的是,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房地產谷底時,靠著危機入市。在別的房地產仲介因為悲觀撤出,市場出現空隙時,深耕人脈,做出超出新台幣一千萬元的業績,逆勢成為銷售新人王。

三年後,二○○○年,他更造出新加坡房地產界驚人的戰績,每兩天成交一筆的紀錄,擊敗全球近三十國、超過四萬名經紀人,贏得全球排行第二大房地產品牌連鎖企業——易而安(ERA)全球最高銷售量獎。那一年,他贏得了超過新加坡幣一百萬元(約合新台幣二千二百萬元)佣金。

同樣的危機又發生在美國次貸風暴席捲全球時。今年新加坡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價格與需求疲弱現象,但今年第一季,朱泳強領軍的部門業績,居然較去年同期成長一○%。

好的房地產經紀人,應該趁著市場疲弱,別人放棄銷售時,主動建立客戶關係,而不是等客戶來找你。「多頭市場,銷售靠貪婪人性;空頭市場,銷售就靠人際關係創造信任,」他說。

朱泳強現任美商易而安不動產新加坡資深副總經理,令人意外的是,兩天就搞定一筆交易的秘訣,並不是速度,而是慢火細熬的人際關係。

心法一:永不止息的電話攻勢 將客戶分三群,時時提醒你的存在

十二年前,朱泳強剛入行時,這個三十歲的小夥子,為了打開人際網絡,選擇最笨的做法,就是準備一袋二十分的零錢袋,不管風雨烈日,站在公共電話前打電話,而且一打就是幾個小時。 他主攻的是新加坡中高價住宅市場,單價不如商用不動產,但靠著電話攻勢,讓他在十二年之中,賣出總價超過新加坡幣三億元(約合新台幣六十七億元)的房子,成為頂尖房地產經紀人。

即使現在,他還是一樣每天打電話。朱泳強將客戶分成三群,第一群是「粉絲(Fans)」,這些擁有財富的VIP客戶很信任他,逢人需要房地產服務就推薦他。對於這群死忠客戶,「我對待他們就像對待女朋友一樣。」除了三不五時聯絡外,他總不忘創造驚喜,送生日禮物、一起打高爾夫球,就像是朋友。

第二群則是他手上進行中案件的客戶。「銷售最重要的就是能見度,客戶沒聽到你的聲音,你就不在他們的記憶裡,」他說。分享市場資訊的理由,「就像你為什麼要去餐廳吃飯,而不在家裡自己煮的理由一樣。」一旦客戶有了投資需求,馬上就會想到你,而不是別人。

第三群則是不管怎麼聯絡,從不回應的人。這群人最容易被放棄,但朱泳強卻不放棄,「即使他們不回覆,你也要打電話,讓他們記得你存在。」

永不停止的攻勢,不放棄任何機會,讓他在入行的第四年,就做出一年超過一百八十三件成功交易的成績。而歸納出頂尖經紀人成功的經驗,他說很簡單,就是「你贏、我贏,但是『你(客戶)』一定要先贏。」

心法二:設身處地的感動行銷 賣學區房子前,先幫忙分析孩子成績

客戶要先贏,就要先滿足客戶的需求,絕不能只是做生意,而是要懂得處理人的問題。

多年前,他曾經遇到一對因為離婚而要賣房子的怨偶,多次談判都不成功。幾經波折,他終於領會,問題根本不在交易價格。透過懇談,才發現那位太太不想賣房子,只因「這個婚姻讓我太不快樂。」不想讓老公稱心如意。 發現她的想法之後,朱泳強只問她,「妳如此不快樂,為什麼要讓僵局持續下去,繼續不快樂呢?」「為什麼不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她無言以對,最後終於決定賣掉房子。

在房地產界十二年,他看到太多房子買賣交易,背後其實就是人生的悲歡離合,所以他認為,銷售的關鍵是人,而不是房子本身。

銷售,更要靠口碑行銷。在新加坡,很多父母買房子,是為了替孩子找到個好學校入學,在他手上,這樣的客戶,來自緬甸、馬來西亞、印尼,甚至日本與韓國。

奇怪的是,明明上門的生意,第一時間他卻絕不拿出準備銷售的物件,急著說明區位或價格。「我會一一解釋,孩子的成績申請什麼樣的學校比較可能獲得入學許可,」他說。

看似浪費時間,更可能錯過第一成交時機,但是卻產生雪球效應,「一筆客戶滿意的好交易,會帶來後面一串的好交易,」他說。

他養關係養到什麼程度?以一位緬甸客戶為例,還沒有跟對方談生意,他居然先賑災(緬甸在今年五月發生的風災)。「先建立關係,不馬上談生意。」有了關係,自然財源滾滾。

過去幾年,他經常一天工作超過二十個小時。一天,他在吃路邊攤時,用手帕擦臉上的汗,卻不小心擦了一臉的鼻血。像所有頂尖業務員,朱泳強是標準的拚命三郎。他算過業務員一年可以工作的時間,扣掉吃飯、睡覺、應酬,實際上只有兩個月可以工作。

頂尖房地產經紀人的心法很簡單,「頂尖銷售員,和一般的業務員區別只有三個原則:第一是每天耕耘;第二與第三,跟第一都一樣。」他說,「現在努力經營的人,會在下一波房地產多頭再現時豐收。」 人脈高手 成交的要訣很簡單,就是你贏、我贏,但是你(客戶)一定要先贏。

小檔案 _ 朱泳強
出生:1966年
學歷:新加坡理工學院
現職:美商易而安(ERA)不動產新加坡資深副總經理
最佳成績:2000年,平均每2天交易1筆,佣金收入超過新台幣2,200萬元用賽局理論創造九五%成交率

用賽局理論創造九五%成交率
史俊漢》向客戶說不,比說好更易賺錢

說不,比說好,更容易讓你賺錢。」這是連續四年獲選為美國《休士頓經濟週刊》(Huston Business Journal)最佳房地產經紀人唐.史俊漢(Don Stringham)的銷售心法。

他主攻市價在五十萬美元到三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五百萬到九億一千萬元)的住宅房地產,這種物件在美國交易的佣金僅六%,一筆交易從開始喊價到完成,往往耗時三到五個月,比不上位於紐約市等大都會的商用房地產交易,一年只要成交一筆,就會有百萬美元以上收入。

師承「賽局理論」大師奈勒托夫(Barry Nalebuff)的史俊漢,是耶魯大學的管理碩士。將賽局理論運用在在房仲銷售上,一方抬價,一方殺價,就像一場賽局,看最終是誰先找到買賣雙方共同的期望價值。

說不! 一度喝西北風的新手,如今年佣金達四千五百萬元

這樣的市場特性,取決表現優劣的是案件成功機率。有趣的是,史俊漢相信,提高交易成功機率的要訣,並不是說「好(Yes)!而是說不(No)!」

他初入行時,因為不懂得說「不!」犯了新手說「好好好!」的毛病,曾經十個月拿不到一個案子,沒有佣金收入,只能喝西北風。

為什麼說「不」,才好拿下案子? 關鍵在顧客心理。

賣方總是希望賣到最高價格;相對的,買方總是希望付出最低的價格。此時仲介的角色很微妙,「當你(指中間仲介)說『不』的時候,買賣雙方因為擔心破局,反而可以創造談判空間,進而拉近買賣雙方期望,避免交易不能成局的損失,」他表示。

雙方的交會點是變動的市場價格,而仲介的角色就是創造這個交會點。 在十位全球頂尖經紀人之中,來自美國的史俊漢在房地產經紀的資歷最淺,但他入行六年來,經手的房地產交易市值超過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億元)。

光是去年,史俊漢的佣金收入就超過一百五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千五百萬元);而在美國,房地產經紀人的平均收入約為五萬美元,只有不到一%的人可以賺到超過二十萬美元,史俊漢的成績竟然是他們的七到三十倍不等。

難怪,他所在市場的當地媒體,美國《休士頓經濟週刊》自二○○四年就把他選為最佳房地產「強棒」經紀人,指他做銷售像是棒球賽中的強打,是當地房地產交易的好手。

史俊漢說話的表情笑咪咪的,絲毫沒有架子,儘管有名校耶魯大學管理碩士的學歷,卻沒有菁英知識分子典型的銳利;可是,談到「交易」,他的作風卻透著強勢。

說不! 能探詢出買賣雙方意願,避免交易不能成局的損失

幾個月前,他與部屬一起去談一筆交易,結果市價約一百萬美元的物件,賣方要賣一百三十萬元,史俊漢馬上說,「不!」他的同事非常失望,認為應該先接下案子才對。

「新手經常認為,說好是為了滿足案主的需求,其實不然,」他表示。

其實,說「不」也可以探詢出買賣雙方的意願。許多賣方在出價時,其實並沒有真正想要交易,他只是拿這個出價,去與其他的仲介談。看他聽到「不!」的反應,大概就可以判斷交易未來成功的機率,與需要的談判時間。

史俊漢經常以賽局理論做為分析案件成功機率的工具。他表示,如果套用「賽局理論」,出價不合理的賣方,如果不改變意願,買賣就不會成局,仲介也不必浪費時間。只有當買賣方的意願有撮合空間時,才有投入精神的必要。

在耶魯大學就讀時,解出不同的賽局是史俊漢在MBA的功課之一。 說不! 反而增加客戶對你的信任 上半年在空頭中逆勢成長八%

房地產交易是一個必須花費數月,甚至數年建立仲介與賣買方關係的過程,很像是另一位「賽局理論」大師謝林(Thomas C. Schelling)在「談判理論」中,討論在談判中如何建立「可信的承諾」。「有時你說了『不』,表面上看起來是失去客戶,事實上卻可能是信賴關係的開始,」史俊漢表示。

他舉例,有一名他的客戶,原本談好要買一件價值百萬美元的房地產,但在簽約之前,他無論如何就覺得不安,史俊漢並沒有為了賺佣金而去說服他,這個物件的好處是什麼,反而跟他說,「儘管你可能失去訂金,但絕不要因為這筆交易而讓你睡不好覺。」

表面上看起來,史俊漢在最後一分鐘失去了數萬美元的佣金,但是後來這位客戶在一個半月後又來找他,成功完成另外一筆交易。

因為勇於說「不!」當一般美國房地產經紀,交易成功機率只有六○%時,史俊漢手上的案件,成功率幾乎到達九五%。

依據休士頓房地產經紀協會(HAR)的報導,次貸風暴發生以來,德州當地的房地產,依據售價高低,整體銷售下降了一一%到二○%不等。在市場如此困難的情況下,史俊漢領軍的部門所完成的交易金額,今年上半年還較去年同期出現了八%的成長。

「事實上,我現在說『不』的次數,遠較不景氣之前來得更多了。」史俊漢說,他在房市多頭時,大約只對二○%的案子說不;次貸風暴之後,他對三○%到四○%的案子說不。

「說到底,買賣其實最重要的,並不是房子的價格,或是本身的條件,而是管理期望。」史俊漢說。

這時再加上專業知識,以及所有頂尖經紀人都有的勤奮不懈,你自己本身才可能成為賽局贏家。 談判高手 賣方抬價、買方殺價時,懂說「不」的房地產經紀人,更容易創造出談判空間。
小檔案 _ 史俊漢
出生:1963年
學歷:耶魯大學MBA
現職:Marcus & Millichap房地產公司投資部門副總及全美零售集團主管
最佳成績:過去6年銷售金額超過新台幣300億元;連續4年當選《休士頓經濟週刊》最佳房地產「強棒」經紀人



別人四年賣不掉的地 她半年搞定
馬苑貞》一個案子有一百個問題,照樣解決

馬苑貞(Camela Ma),美國地產銷售女天王。二○○七年,在美國次貸風暴襲擊時,她仍然帶著七人團隊,為客戶操盤的不動產市值超過十億美元,逾新台幣三百億元。平均算下來,團隊每一個人為客戶操作將近一.五億美元,也就是新台幣四十四億元的不動產價值。

這位銷售女王,生意跨越三大洲,北美、亞洲,甚至非洲,客戶都是頂尖名流,她的客戶涵蓋洛杉磯地區最大銀行,也不乏來自世界各地的有錢家族,為什麼大家口耳相傳都找上她?

危機生存學一:不辭麻煩的解決問題

危機時,該買什麼?該賣什麼?不管景不景氣,馬苑貞一貫的心法很簡單,那就是趕快幫客戶解決問題。「我做投資分析比金融機構還要謹慎保守,」她一語道出客戶持續找上門、一做就是二十幾年生意的關鍵。

解決問題,就要不怕麻煩。兩年前,她的一個信託基金客戶手上有一塊位於洛杉磯、十英畝的工業用地,找了全國性的地產銷售公司來賣。但因為土地一半在都市、一半在郊區,適用法規複雜,加上土地所有權人高達四十八個,甚至還有一口找不到擁有者的井。賣了四年還賣不出去的地,轉到她的手上,她只花了六個月的時間,搞定、售出。

最後,這家信託基金的土地資產從垃圾變黃金,土地的潛在價值提升了八二%,所有權人的潛在收入也因此大增五倍。

這個案子裡面,要挑戰的問題清單高達一百個項目,而且每一項裡面還有「子題」,她帶著團隊逐一擊破,從財務面的收入、花費預估,建築物的細項維修、租金、空置率、甚至連土壤分析都要做。 經手這個案子的負責人雪莉.萊恩(Sherry Ryan)就說,這是她工作三十年來看過最大的一次挑戰,馬苑貞不但搞定,運用美國當地稅法中的同類資產交換稅則,還用這塊工業用地,為客戶換到一棟比佛利山莊建物。

危機生存學二:做好功課,趁低進場

危機,往往就是她建議進場的時機。次貸風暴是馬苑貞經歷的第三次房地產不景氣,但是,她每次都存活下來,沒被衰退洪流吞沒。她說她的生存心法就是,「事前做好功課,趁低買進,逢高賣出。」

一九七○年代,馬苑貞就開始做房地產買賣。一九八九年到九○年之間,美國加州房地產開始泡沫化,持續了五年,房市衰疲,卻是馬苑貞的事業高峰期,她認為,「無論景氣處於哪個階段,客戶還是需要我們服務。」

美國今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交易總值比去年衰減了將近七成,只有四百八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四千六百億元),無論是辦公室、或是商場都是大幅下滑。這個情況看在馬苑貞的眼中,卻是個十年來難得的撿便宜機會。

她笑說這次她可等了十五年,終於等到美元弱勢,高漲的房價終於要下來。她說,「現在是買家市場,不缺手上有錢的投資者,等待時機進場。」

危機入市的法則,她認為,就是讓商用不動產的投資,可以在手上停個三、四年,等市場真正好起來,再脫手。 解題高手 不管景氣好不好,客戶還是需要服務,能逐一擊破難題的就會成功。
小檔案 _ 馬苑貞
出生:1952年
學歷:香港大學建築系、南加大商學系
現職:加州CJM Associates, Inc.總經理
最佳成績:協助客戶將4年乏人問津的工業用地賣出,轉換成比佛利山莊建物,讓客戶潛在收入增5倍

大陸勞工效率 只有台灣1/3

大陸勞工效率 只有台灣1/3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81 期
作者:林育嫺



吳當進說,管理30道工序才能製成的眼鏡、一天生產近7萬支眼鏡的工廠,人力素質是關鍵。(攝影●楊文財)
誠益光學董事長吳當進在移師廈門18年,從台灣第一做到兩岸第一眼鏡大王後,為何他仍選擇回台投資、設廠?


這是今年大陸正式實施勞動合同法後,一個返鄉台商的故事。

故事主角,是兩岸最大的眼鏡台商︱︱誠益光學董事長吳當進。十八年前,他曾是台灣太陽眼鏡王國最大的眼鏡商,年營收兩億元。但他怎麼也沒想到,拚了一生的事業,在一九九○年工資高漲、缺工的年代,被迫隻身離鄉轉戰大陸;十八年後,他在大陸廈門,又力拚成為兩岸眼鏡最大台商,年營收已超過新台幣二十億元。午夜夢迴,對台灣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他選擇再度回來。

金窩銀窩還是狗窩好……
在大陸十八年,不買車也不買房 回台砸下兩億元,在南科工蓋新廠房

近兩年,大陸投資環境劇變,近八成的眼鏡台商被迫退出市場,吳當進不但沒受影響,依舊穩坐兩岸眼鏡第一寶座,年出貨量二千四百萬支,毛利率三成,每年淨利率維持至少一五%。但即使成績如此耀眼,他最近回到故鄉台南,花了兩億元在台南科技工業區蓋起二千八百餘坪的新廠房,九月份將正式投產。

一腳踏在南科工滿是泥濘的新廠房工地上,吳當進是滿臉的笑,這是一份外人很難理解的思緒。十八年,從台南到廈門,又從廈門回到台南,這一百五十浬的台灣海峽,不知來來回回多少趟,一路都是六千五百多個日子的鄉愁。「台灣是我的家,我一定要回來,」他說。

即使做到兩岸第一大,吳當進至今在大陸不肯買房、不肯買車,每天只看台灣新聞,晚上十一點一定打電話回台灣家裡,一個月一定回台灣兩次,「他就是這樣的又忠又憨,」吳當進太太葉淑貞說。

現年五十五歲的吳當進,出生台南縣北門鄉,一個必須在高鹽分農田中討生活的窮鄉僻壤,卻是支撐他奮鬥最大的力量。

說起當年台灣眼鏡產業從台南永康、仁德到歸仁整個台南縣市,由三、四百家眼鏡店撐起太陽眼鏡王國,產業活絡的程度足以媲美日本鯖江眼鏡重鎮,讓吳當進想起當初創業的開心。當年,每天工作到半夜兩、三點,從捏鏡架、焊接鏡框一點一滴做起。焊接鏡框的過程,裡面只要有空氣,就會激起小爆炸,他指著衣服說,「(我)衣服上都是一個洞一個洞。」 吳當進回憶起自己走過的路,最難的是當別人搶做大訂單、大生意時,「我就把別人看不上眼的,一樣一樣撿回來做,」吳當進笑說,自己後來才發現,原來創造價值被低估、但實質獲利空間大的訂單價值,就是書上所說的「長尾理論」。正因為不放棄每筆訂單,在誠益光學的生產線上,常態的款式有四千多種、零件種類高達上萬種,少量多樣的結果,出貨到全球各地的太陽眼鏡量,已近四億支。

吳當進創造長尾價值的做法是,一、幾十萬美元到幾百萬美元的訂單,都接。讓每個客戶的貢獻不超過營業額一%,最大的客戶不過占七%,藉分散客戶達到風險分散。二、根據個別接單報價,「算本賣貨」可降低外在環境如原物料價格大幅變動對誠益的影響程度。

殺價競爭是殺掉自己……
做三十年眼鏡生意,沒賠過錢 不怕工資多兩倍,可用效率補回來

多年來,他絕不捲入殺價競爭。吳當進發現,三十年生意下來,只要價格比他低二○%的廠商,沒有一個活得下來。因為「殺價競爭都是沒有未來的,只是殺掉自己。」

做三十年眼鏡從沒賠過錢的他,重新踏上自己家鄉的土地。有趣的是,吳當進清楚知道這裡的成本不低,他撥撥手指,左算右算,明明大陸每位員工每月薪資是新台幣七千元,台灣每位員工薪資成本至少要二萬一千元,比大陸高兩倍,但他說:「不怕,可以用效率cover(補)過來。」在南科建廠一投資就是兩億元,他說沒關係,因為從廈門拉到香港或深圳出口的運費再加上兩次報關費用很貴,算算也可以補過來。「如果說今天在大陸一支(眼鏡)可以賣三塊美元,我在台灣同樣也可以賣三塊美元,」他很有信心的說。

當年比同業早四年前進大陸的吳當進,為什麼現在又敢搶在人前先回台?台灣,真的有這樣的競爭力嗎?還是鄉愁無價? 做生意講保利,管理講仁義的吳當進,十八年經歷五百多回與家人的生離,如今回台設廠,他的投資考量與情感糾葛為何?以下是吳當進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的口述摘要:

每次我從台灣回廈門,常一整天都不說話。

我到廈門已經十八年了,長住十五年,坦白講,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過客。

對這塊土地的認同,一直在我內心沒辦法割捨。我去大陸那麼久,每天卻想盡辦法關心台灣的一舉一動。十五年來我從來不看大陸的節目,我基本上只看台灣新聞。雖然內心抱怨台灣,很感慨,我們的政府不增長,但是你內心上還是關注著這一塊土地。

大陸月亮沒有比較圓……
勞工的效率、產值不比台灣高 運費比台灣貴三倍、稅率也持續漲

我想回來台灣設廠的這個動作,事實上在眼鏡製造業界是唯一。很多朋友百思不解為什麼我要這樣做?在他們看來條件似乎不成熟,為什麼我要回來?我想了很久,內心很猶豫,但我認為我可以這樣做。

十八年前我們到大陸,那時候員工月薪,一個大概新台幣一千五百元到兩千元;十八年後的今天,一個員工平均薪資已經變成七千元。

去年我們連調兩次薪,薪資成長超過二○%。雖然大家都公認我們公司在廈門是最好的,但是我們的流動率居然高達六○、七○%。現在大陸工廠到處都是,他(員工)可能老鄉一么喝,就跑了!也可能哪裡(薪資)高個幾塊錢,他就走了!他們眼光都看得很近。

我們這個產業,一般勞動成本大概不會超過總成本的一五%,目前台灣的員工月薪大概二萬一千元,與大陸的七千元比,大概三比一,為什麼可以cover,關鍵就在效率。

回想當初剛到大陸,每個工人進到公司裡面,哇!都拚命的想工作,拚命的想加班。十八年以後,現在的勞工,你加班太久,他就離職了。 我以前在台灣成立的華美眼鏡,現在是我姊夫、姪子在經營,已經是台灣最大的眼鏡廠。據我側面了解,他雇了三百多個工人,三百多個工人,他一年的產值將近有新台幣七億元。我算算,我今天在大陸雇了三千個工人,我的產值才新台幣二十億元。你說我有什麼好的效率在裡面?(音調拉高,質疑)如果用這來跟台灣做比較的時候,那我的(員工)平均產值簡直太低了,就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一。

再來是匯率。從二○○六年到二○○八年,人民幣已經升值了兩成(編按:當時一美元兌人民幣是八.二,現在是六.八)。我們很快就會看到六.五。事實上我們現在的報價,基本上都已經用六.五來抓,你看匯率差已經差這麼多。

第三,事實上,大陸很多費用都比台灣貴。比如,水電費用,我不認為大陸比台灣便宜;大陸稅率,大陸的增值稅率是一七%,年底的營業所得稅率是二五%。早期大陸原來是一五%、變成一八%,這兩年就成長到了二五%。

第四,運輸費用,我舉一個例子來講,光運輸費用,同樣一打在大陸至少是台灣的三倍。

為什麼?很簡單,因為大家(距離)都是很遠的,運輸費用很簡單,就是講距離的。你看我們在廈門,除了一部分在廈門直接出口以外,六○%、七○%,基本上都是送到香港或深圳。從廈門到香港有六、七百公里的路程,至少這路程已經是台灣的兩倍。而且到香港又是兩次報關,這種費用,無形中又增加一倍。

產業消失不見得是悲哀……
經過劇痛以後,要能轉型做些改變 對員工,要想怎麼讓他留下來

綜合評比,今天大陸成本若與台灣成本比較,如果說大陸一支(眼鏡)可以賣三塊美元的時候,我在台灣做同樣也可以賣三塊美元。

南科工廠大概九月要開始運轉,我從人力銀行放了一下消息,我發現,哇!(長聲驚訝狀)不得了,一下子來了五、六百封求職信! 工廠尤其是需要人力密集的產業,你沒有人,什麼都不用談,你有很好的管理制度,有很好的設備,但是沒有人等於是零。對人,我會想,一千元做張桌子,一萬元也可以做張桌子,但是我希望這張桌子讓員工在作業的過程很方便,很舒服。你一定要考慮員工的感覺,怎麼讓他進到公司願意好好的坐下來工作。

台灣這幾年下來,很多產業消失掉了,很多周遭聚落也瓦解了。悲哀嗎?也不見得。台灣這幾年在電子各方面做很大的轉移,也看到很多農業生技很蓬勃,我覺得這是正面的,經過這些劇痛以後,大家轉型做一些其他的改變。

什麼叫做夕陽工業?唯一的夕陽工業,是因為你不認真經營,不去鑽研、不去深入嘛!賺到錢的時候,你就把這錢拿去投資房地產、拿去享受!今天我在這個領域賺到錢,就是不斷更新設備,不斷去了解有哪些新素材。

十八年來的親情掙扎……
當面對與家人分隔異地的煎熬 再怎麼沉重、不願意,都要往前走

很多事情你都要去了解自己的本分在哪裡,你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本分,一味的要去爭取那些莫須有的事情,往往會得不到。

我不是個能力很傑出的人,但我常常告訴自己,我要好好把這個行業、這個人生扮演完。

坦白講,每次去大陸,腳都很沉重。每次飛去,內心都很煎熬;每次飛去就覺得……(心情)悶悶的!有時候一整天都不講話。一天坐船、坐飛機都很沉默,到公司才開始面對工作……。每年大概要來回跑三十趟。

在這十八年(兩岸奔波)的過程,一家人能夠聚在一起的機會真的很少,(所以)我請一個人全天照顧我母親,每次回來一定去陪她。

以前家裡七個人分住在四、五個地方,兩個大的小孩在美國念書住不同地方(一個在紐約、一個在波士頓),我在大陸,二個小的(孩子)在台灣,小女兒在苗栗讀大學,太太在台南。 我對小兒子是比較虧欠的。他出生一歲時,我剛好就開始大陸的事業,長期沒有在他身邊。他念小學時,每次我回來就抱著我說:「爸爸,爸爸,我好想念你喔!」

但是,你知道,你必須要這樣子。當這些成為固定行程的時候,你就自然而然知道,再怎麼沉重,再怎麼不願意,你都要再往前走。

有時看人家政府做事的決心,再想想我們政府做事的心態,每天大家就只想著:趕快選個市長、或趕快選個什麼……,但真正(有誰)做過多少事情?為這塊土地做過長遠規畫?

看人家花了十五年,一個廈門從破爛、廢棄的城市,建設成現在那個格局,再回頭想想我們的台南,十五年來,還是在原地踏步。想到這邊就很感慨,我們政府到底怎麼搞的?

從未停止向上的曲線……
你一停,可能明年就被比下去 能否生存下來,關鍵就在專注本業

我沒辦法接受任何一個(營業)曲線的停止,停下來是不太可能,以後可能還要變成兩岸三地跑。

你不能停,你一停,可能明年就被比下去了,你停一年你後年就被比下去了,所以說這是我們(產業)的宿命論。三十年來我看到,有些人生存下來,有些人沒辦法生存下來,其實都還是在於是不是很專注在這個領域裡面。

雖然我們要做到很大的營業額不太可能,但我相信,做到自己的滿足點就好。我常說,小人物就做小人物的幻想就好了。三十年來,我的營業曲線是一直在往上,沒有停,也沒有摔下來。

我覺得台灣現在就是要趕快找回根本的精神。任何的年代,我觀察,再怎麼進步的社會,任何的事情都要從根本做起,沒有從根本做起,你要跳躍,是天方夜譚。只有極少數、極少數的人有那種機會而已,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按部就班,一點一滴去累積。

這麼多年後,我又回過頭來,雖然在台灣這邊從零開始,但我有信心。我想這就是我人生的一個奮鬥目標吧!

專注本業有些人能生存下來,有些人沒辦法,其實都還是在於是不是很專注在這領域裡面。



小檔案 _ 吳當進
出生:民國42年
學歷:崑山工專紡織科
經歷:紡織廠員工
現職:誠益光學公司董事長

冷板凳磨出硬底 8年學徒熬成千萬名廚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80 期
作者:黃宥寧



阿基師的處事哲學:你主動去做事,表示你有張力;如果被動去做,那只是為了抵抗壓力而已。(攝影●賴建宏)
他是三位前總統的「御廚」,主持的節目收視率超高,「阿基師」還是他通過申請的個人商標。


「一點點的鹽……,來得及來得及……,」電視螢幕裡,一個帶著沙啞嗓音的廚師操著國、台、廣東話三聲帶,詼諧的介紹煮菜「偷吃步」(台語:捷徑),阿基師不用糖,改用日本調味料「味霖」,十分鐘就變出正統煮法中費時至少四十分鐘的「蜜汁排骨」。

不只在螢光幕前笑咪咪,亞都麗緻酒店公關經理梁玉立形容:「他沒什麼架子,也不耍大牌,出席某些場合甚至低調坐在後排,不會爭坐第一排。」已身為大學講師的阿基師,就算到高職演講,他也稱呼台下的學生為「學長姊」,只因他自己是小學畢業。

「阿基師」名氣大,甚至出版過五十三本食譜,銷售超過四百萬冊,但幾乎很少人叫得出他的本名──鄭衍基。

「要在人前露臉,就要在背後受罪」 
四十年廚房磨出頂級廚藝與圓融處世

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三位前總統口味差異極大,卻都選他為「御廚」。他的美食節目收視率高達二.二二,個人年收入將近千萬元,去年四月,「阿基師」這三個字還通過專利局核准,成為他個人的專利商標。

這個炙手可熱的名廚,名片上印的是維多利亞酒店餐飲執行副總經理,在他的辦公室卻看不到廣闊的視野,一坪大的空間,連窗戶都沒有,就在廚房一隅。「這是另一種走動式管理,我只要一抬頭就知道他們(廚師)要不要我幫忙。」牆上沒有掛獎牌,貼的是飯店的活動檔期、廚房排班表,桌上堆疊著公文、以及他親手從報紙上剪下來的食譜和管理知識。

「你要在人前露臉,就是要在背後受罪,」接受採訪的阿基師,態度一樣誠懇,但有別於鏡頭前的笑臉,語氣甚是嚴肅。好比國宴級菜餚的擺盤、刀工、調味,是廚師數十年的累積,阿基師如今呈現的廚藝以及圓融的待人處世,也是從四十年前開始在廚房中磨出來的。 想學廚藝?「你要自己找碗洗、主動找事情做,讓師傅喜歡你,」阿基師指著手上傷疤、脖子上不同色的皮膚說道,就算切傷手指,他把火柴盒摩擦片當OK繃包裹傷口,照常洗碗;一次他搬著幾乎是自己身高大小的滾燙粥桶不小心跌倒,熱粥灑出來了被罵不說,連脖子被燙到脫皮,他還是繼續工作,直到晚上十點下班回家,才被母親抓去看醫生。

「只有委屈,不敢氣,不敢計較,因為人家肯收留你就不錯了,」阿基師形容當年心情。

「站在師傅附近切菜,偷看他的動作」 
半月、二十天才把一道菜的流程看完

老師傅沒有系統化教學、傳承的概念,從不主動教學徒,「雖然小小的年紀,我也知道人情世故,」阿基師得用眼睛觀察,大方的師傅只要心情好就會說出訣竅,阿基師總會主動上前幫忙;然而只要靠近藏私型的師傅,總會被藉故支開,「那我就會站在他附近切菜,一邊偷看他的動作。」

例如糕餅配方,阿基師用秤鉈的距離來判斷麵粉的用量,等師傅做完再衝到廁所寫下剛剛死記的步驟,利用空班休息時在廚房偷練習。「同一道菜師傅也不會天天做,」往往半個月、二十天才能把一道菜的流程看完,「我還把試做的失敗品壓到垃圾桶最下面,偷吃還懂得擦嘴巴呢!」

「秤活魚,要讓魚掙扎一分鐘再秤」 
這學徒不但懂做菜,還懂管理成本

當師兄弟在空班時喝酒、賭博,阿基師在廚房練刀工,練習烹調,比別人都努力。他,卻有個致命傷──身材矮小。因為廚房工作粗重,人高馬大的學徒比較有機會受師傅青睞,而有「出師」機會,平均三年六個月就可以升為師傅的助手,阿基師一等卻是八年之久。當時,「我最多就是煮七、八十人的員工餐。」

「八年的學徒,我沒有期待我能升,但我能期待自己的學習能力,」阿基師沒有因為機會落空而氣餒,沒機會做菜給客人吃,他的眼睛不是流下淚水,反而更專心的觀察,不但看師傅做菜,甚至看怎麼開菜單、為菜餚取名、招呼客人、和盤商殺價……。坐了八年冷板凳,這段時間,他卻用大師的規格去學廚藝。 「師兄還不會,我就能算出,如果接到八百塊的訂單,要怎麼開菜單,讓成本控制在三百塊以內,」阿基師摸索出成本控管的知識。

民國六十三年,一位老師傅找阿基師從國賓飯店跳槽,新老闆和阿基師面談後,驚訝的發現這個「學徒」不但懂做菜,還懂管理成本,直接要他擔任「副領班」。兩年後,老闆甚至辭退老師傅,把整個餐廳交給阿基師打理。

小學徒升為管人的主廚,阿基師沒有適應不良,「那時候我已經很世故、老油條了啦,」他輕笑道。例如工作人員吵架,阿基師不是直接上前勸架或把雙方記過,他是先觀察:「你看他拿刀的方向、力道,就知道他是虛張聲勢還是真的要動粗,去勸反而吵得越兇。」

關於成本控管,阿基師說:「秤活魚,要讓魚掙扎一分鐘再秤,把多餘的水分脫掉才能降低成本。」而一斤二十四元的芥藍菜,一般廚師取中間最嫩的部分做蠔油芥藍,丟掉葉子和老莖;阿基師卻削去莖的粗纖維,另外炒成青菜,而葉子打成果汁,當作蔬菜麵皮的原料。

「所以別人三千塊成本辦出一萬塊的菜,我可以辦三萬,」阿基師算得仔細,「就算不是幫老闆省錢,拿來給客戶『Sabisu』(招待)也是有利。」這份能耐讓阿基師在廚房如魚得水,民國七十四年重回國賓飯店後,一路從二廚做到每個月要背負四千萬業績的總主廚。

「要記得笑,菜看起來比較好吃」 
這細膩擄獲許多人心,出書便暢銷

除了在專業越來越突出,阿基師的名聲也走出廚房。二十九歲那年,他為家裡背債數百萬元,「我一天劈腿做四個工作,」阿基師兼差擔任味全的烹飪班老師。

這是全新的領域,在大企業教書,不像在廚房,不能要求學生自行拼湊零碎的知識,而要系統化的上課。因此他觀察電視節目,「我會看傅培梅,一邊學做菜,一邊聽她怎麼說話。」阿基師解釋,現在他要演講或是教學,一定會根據主題,把話分成三個段落。 「不要只站在大門口等機會,窗戶溜進來的小點(看似不起眼的機會)中,也有能夠衍生出大能量的機會,」阿基師如此看待走出廚房的機會。

民國九十五年,阿基師在演藝圈「出道」,擔任美食節目的主持人,不含後續代言、示範教學的主持費等,光是簽下經紀約就為他賺進一年二百五十萬元。

錄影時,阿基師才知道,連做菜表情都要留意,「要記得笑,菜看起來比較好吃,」他打趣的說。對著鏡頭教學,他無法直接觀察學生的程度和反應,因此要更注意深入淺出:「上電視就要從業餘的角度思考,不可以把理論弄得高不可攀,而是要盡可能生活化。」

例如他用小湯匙、筷子拌炒料理,而非廚師的專業鏟、杓,就是為了貼近一般人的料理情境,「我們廚房一次煮很多,所以才用大杓,哪個家庭需要煮這種分量?餐廳廚房的設備、火候也和一般家庭不同,這些都會影響口感。」因為這份細膩,阿基師深受一般人的歡迎,出的書本本暢銷。

口福餐飲集團董事長許湘鋐評論:「論賺最多的廚師,還不是阿基師,但是經營個人品牌這塊,他絕對是第一。」闖出名號的廚師想要再往上,就是開店,但阿基師卻始終堅持自己站在舞台上。

在國賓飯店服務二十一年後,管理階層要阿基師擔任「廚藝總監」,負責行政管理、支援總管理處,這份高階白領的工作,阿基師拒絕了,「一進廚房我就是過動老人,變總監,在辦公室看電腦、作文書,我真的有失落感。」

技術背景出身的「紫領人才」,離不開可以揮灑技術的舞台,儘管如今外務繁重,阿基師還是固定回到廚房巡視,連颱風天阿基師也不是趕回家,而是到飯店檢查玻璃有沒有貼好,閱讀廚師們的工作日誌推想廚房當天的狀況。一如被問及為何不開業當老闆?阿基師搖頭又搖手道:「當老闆的風險太大了,我的本是當廚師,其他都是附加的。」



小檔案_阿基師


本名:鄭衍基
現職:維多利亞酒店餐飲執行副總經理
廚師年資:40年 重要成就:著作53本食譜,銷售超過400萬冊。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3位前總統的御廚。輔仁大學、實踐大學講師。
年收入:新台幣800萬元

小錢的威力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82 期
作者:呂國禎


採購前,先比價:心中要有價格,要追蹤特價商品。例如會比價主婦,便可把每月3萬元日常生活開銷,變為2萬元,省33%。(攝影●楊文財)
鎖定刷卡利多 賺回兩百多萬
每天10分鐘比價 每月家用省一萬
奧運馬拉松金牌加持 「米糠鞋」添傳奇
一本帳的威力》聰明記帳 幫自己加薪


通膨時代來臨,物價漲幅正吃掉你的錢,當賺錢速度跟不上物價上漲,學會花錢比賺錢重要。建立花錢的基本功,讓你花錢花得更有效率;培養幾個日常好習慣,讓你從花錢中賺到錢。

這是一個真實發生的案例:台北市某家公司的福利委員會,今年四月,發給公司每個人一張五十元丹堤咖啡券。收到這張咖啡券,該公司裡的四個人出現了四種不同態度:A主管覺得只是區區五十元,根本不想拿,隨手轉送給另一位同事。B主管拿了咖啡券,覺得是區區五十元,隨意擺放,後來咖啡券就找不到了。C同事因為工作太忙碌,根本沒注意到有人送了咖啡券。這家公司還有第四個人,D同事不喝咖啡,他拿了五十元咖啡券去跟同事折了現金三十五元。

你猜,這四人之中,誰最有錢?答案是去折三十五元的人。這位先生,現在住天母的豪宅,身價上億元,一秒鐘在股市進出幾千萬元,這個人是現在大家口中「M型社會右端」的有錢人,但他雖然能快速賺大錢,卻不放過一張咖啡券,因為這三十五元可以拿去投資,創造更高的價值。

三十五元對他來說,只是小錢,但他連一塊錢也不亂花;他天天坐公車上班,不訂報紙,只到便利商店買,因為每買一次報紙拿一張發票,多一個中兩百元的機會,只要中一次,等於這個月報費就省了。

他,比M型左端的人還更注重小錢的效益。

但,小錢能創造什麼效益?你若有這樣的疑問,現在就要修正觀念了。

在台中,就有一家四口加三犬的家庭,光是比價採買最經濟實惠的日用品,一年就可以省十二萬元,如果每年都把這一筆錢省下來做定存,以當前的一年期定存利率二‧七七%計算,二十年之後就能錢滾錢翻成三百二十八萬五千元,這就是好習慣的力量。

從前美國有一個人,在他收入微薄的時候便自我約束,每收入一塊錢,一定存五十分。為了達成高儲蓄率,他和妻子成了撿便宜貨的高手,他們的目標是物超所值,例如以五美元買到原價兩百美元的沙發床。這個人不僅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儲蓄足夠的金錢應付生活所需,更靠著早年的儲蓄,攢積創業資本,開設了投資顧問公司,後來發展成資金規模六千億美元的基金公司。這個人就是著名的約翰.坦伯頓(John Marks Templeton)。在他眼中,不管是一套家具、一棟房子、一頓飯、一支股票,還是一張債券,他的觀念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永遠找便宜貨」。

勤能補拙 每周比別人多1/7戰力

2008-08-14文/顏瓊真 攝影.汪志宏


她認為,女人就像油麻菜籽,要認命,所以埋頭苦幹,從不對長官說「不」的她,默默散發「認真的女人最美」的魅力,進而成為遠雄房屋唯一的女副總。
本期《理財周刊》封面(圖/理財周刊提供)



遠雄企業集團董事長趙藤雄在台北縣林口及三峽「造鎮」是「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而幫他在林口完成造鎮夢想的,是遠雄房屋行銷副總經理張麗蓉;從進遠雄就抱著女人是「油麻菜籽」,認真且認命執行任務的她,幾乎全年無休,只有農曆年除夕才休假的她,更是為趙藤雄年休1天的「林口女王」。
林口女王 4年賣3千戶房子

會被稱為「林口女王」,是因為遠雄企業看準林口新市鎮的發展潛力,從2004年開始購地,2005年初進場推案,4年來,以打造「數位家庭」為「遠雄未來城系列」的造鎮大案定位。從未來城1、2期,3、5期未來市(已交屋),6、7期U未來(正在施工),8、9期未來家(開工),到目前第10期銷售中的大未來,張麗蓉所帶的銷售團隊手中,共賣出3千多戶房子,「林口女王」封號不脛而走。

不過,早期的林口新市鎮,主力住宅及商圈都在舊市區,但遠雄建設造鎮的重心卻在林口重劃區,張麗蓉回憶當初老闆拿了地籍圖,告訴她說:「遠雄在林口買了塊地,妳去看看,將來怎麼賣?」(遠雄建設負責購地、蓋房子,遠雄房屋負責銷售)

第一次踏上遠雄的土地,眼中所及,只有紅土及比人高的茅草,「很難想像,未來會是怎樣!」張麗蓉形容當時的想法,並自謙地說,「董事長很大膽,這麼大的案子,竟敢交給我這個經驗不夠豐富的黃毛丫頭。」

話雖如此,趙藤雄可不這麼想,他對張麗蓉的評價是:「她非常認真,任務交給她,永遠都是『好』,抗壓力高,且很有國際觀,對銷售很有概念,可以很放心把事情交給她。」

使命必達 獲趙藤雄肯定

趙藤雄的觀察,來自於張麗蓉先前在銷售幾個接手建案的「清餘屋」能力上,非常的用心、努力,且使命必達。

這種情況,主要是房地產界,房屋銷售大都由資深專案負責帶隊,等銷售率達7、8成以上,房子開工後,就會轉往下一個建案,剩下的餘屋,則交給其他資淺的同事「繼續賣」,藉此磨練經驗,而這部分的挑戰也最高,因為好位置、好格局的房子,客人一定先挑走,一些沒景觀或是碰到「4」樓層戶數,本來就難賣。


遠雄建設早先以蓋廠辦大樓起家,不過,張麗蓉在1993年4月進入遠雄房屋後,剛好由當時的專案,現為遠雄房屋總經理謝貴仕帶隊,負責住宅建案的銷售,自認遇到「貴人」的張麗蓉,在謝總的調教下,即使是後面最難賣的10%、20%,都能順利clean掉。

多做 就多一份機會

舉例來說,遠雄在三峽「翠亨村」建案,4、5百戶的社區,預售90%後,交給她來賣,而她帶著其他2位同事,主動聯絡客戶看屋、勤快地發傳單、開發機會,且主動地整理屋況,每天都在想「我現在還能再多做什麼?」秉持著「做做看,做錯也沒關係,多做,就多一份機會」的想法,結果,在很短的時間順利賣掉後面的4、50戶。

類似的情況,張麗蓉使命必達的成績,慢慢地在以男性為主管的營建業中,讓公司注意到她,加上遠雄在1998年開始提拔女性主管,讓她有了機會當上「專案」,承擔更大的責任。不過,真正讓她嶄露頭角的挑戰,是2003年接下桃園1件預售2年,但銷售率只有11%的「遠東世界花園」案,該案因碰到921大地震後的房市低潮,遠雄卻是採用SRC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價1坪要賣18萬元,但旁邊太子建設的建案卻只賣10萬出頭,當場踢到鐵板。

接手時已是成屋案,張麗蓉苦思對策,最後主打「自備現金3~5%就交屋,還送裝修」來吸引購屋族。舉例來說,1千萬元的房屋總價,一般而言,民眾都得自備2成(要200萬元)、銀行貸款8成,但在2成的自備款部分,遠雄幫購屋者找到可提供低利貸款的銀行合作,可以再貸到15~17%,如此下來,民眾自備30~50萬元就能輕鬆搬進新家。結果,讓她找到有住屋需求的客群,而順利結案。

幾乎無休 硬比別人多1/7戰力

等到接下林口造鎮計畫,張麗蓉對外的名片已是「行銷副總」,但她卻突然嘆了一口氣說:「經由不斷的績效累積,才讓大家注意到『我真的是副總了耶!』」顯見女性主管不能只是花瓶,在男人堆裡就是要拿出實力,才能服眾。


即使進遠雄已經有12年經歷,但張麗蓉對接下林口造鎮的重擔,還是以「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傻勁,低頭猛做。

「我一直認為,女人就像油麻菜籽,就是要做!」張麗蓉很認命地說。而她每天工作12小時的「做」,可非常人可及。舉例來說,1年有52周,別人周休1日,她可沒休,因為她一直認為,比別人多做1天,就比別人多出1/7戰力。只有農曆除夕那天,同仁都不上班,她才真正告訴自己:「我放假了!」

實力驗證 行銷副總非浪得虛名

她在台北的家,離公司只有75元計程車車程,而非常捧場自家產品的她,也買了第1期「未來城」的房子,已經完工交屋,而手機不關機的她說:「我隨傳隨到。」她在林口接待中心也擺了多套衣服,有在工地穿的、有接待重要貴賓的,隨時準備好、力求完美扮好本分、非常具堅持毅力的她,十足天蠍座個性。

以身作則的她,所帶的團隊也屢屢成功出擊,如去年7月,「U未來」個案創下單月銷售160戶的佳績,讓集團董事長趙藤雄、遠雄建設總經理湯佳峰、遠雄房屋總經理謝貴仕為此舉行銷售慶功宴。

而今年農曆春節,趁著119立委選舉,藍營大勝,海歸派台商回台團圓、順便購屋的熱潮,林口接待中心銷售人員放棄休假,「大未來」案從大年初一至初五,大賣10億元,遠雄再次為她舉辦慶功宴。

接著,322總統大選後,外界看好馬英九勝選後市,隔天買氣出現在各大建商的接待工地,而張麗蓉也沒讓公司失望,選後就熱賣30億元;且在銷售「大未來」店面時,短短40分鐘內,就賣掉8.2億元,再度改寫歷史。

能有如此好成績,除了趙藤雄肯大手筆砸錢做廣告,且大力引進日本松下電工家用產品外,林口造鎮案幾乎周周都辦活動,以爭取來客人潮。而張麗蓉難得地自賣自誇起自家產品就是「夠好」,她說:「遠雄不只是賣1間房子,更是在打造1座符合未來潮流的數位家庭新興城市。

公司及團隊相挺 如金剛合體


而這4年來,林口的房價也從「未來城」的每坪12萬元,一直賣到大坪數的「大未來」,挑戰20~25萬元,幾乎每年固定成長10%。」

當然,她也不忘誇獎她的團隊,有數位專家、營建專家、活動專家、業績專家,大家各有所長,但「金剛合體」後,就發揮最大的業績功效。

不過,面對台灣房市多空前景,混沌未明的情況下,未來還要操盤「新未來」銷售的張麗蓉,卻一點都不擔心,主要是遠雄在林口,從萬丈平地起高樓,到目前社區一一成型,民眾看得到成果外,遠雄房屋為了服務客戶,還擴編成立房仲部門,做售後服務及轉賣、轉租、代售、代租的服務,口碑絕對一級棒!

少林寺及3個貴人

張麗蓉當初想進營建業,有位好友建議她,一定要到業界有「少林寺」之稱的遠東建設集團(現改為遠雄建設),還說,日後從「少林寺」練好武功出來後,不管做什麼事都會很容易。

為了進遠雄,她做足了功課,對遠雄的各建案倒背如流,還設計各種模擬題自問自答。

終於進了「少林寺」,自稱當時太年輕,任何一點小挫折都會被放大的她,1年後曾想放棄,但她的主管謝貴仕卻告訴她,要離開一個職場,絕對要做到2件事,第一是學足本事,第二則是賺足了錢。張麗蓉說她一直「畢不了業」,因為這2件事一直沒做到。所以「本事學到了沒?」成了她人生最大的功課。她還說,她的人生有3位貴人。



第1位貴人─遠雄房屋總經理謝貴仕

時時給她機會,磨練她之外,還教她人生道理;謝總教她:「不管心中有多大的委屈及困擾,臉上時時要開滿如蓮花般的笑容。」所以,張麗蓉常掛著笑容。



第2位貴人─遠雄的大家長趙藤雄

除了提拔她之外,她記得,在負責銷售萬華「富御」案時,9個月只賣出4戶,成績非常差,但董事長去現場時,卻沒有太多的責難,還一直鼓勵她做事要打開視野,讓她感恩在心,並從他身上學到「做事的務實,及對成就的謙卑。」




第3位神祕貴人─她的老公能支持全年無休的老婆

因為老公做的生意跟遠雄有來往,早就認識的兩人,從第一次約會到決定共度一生,只花3個月時間;她說,碰到對的人及好的人,絕對要緊抓不放,而不開車的她,都由老公上演「溫馨接送情」。此外,有一位小二女兒的她,也非常感謝住在雲林的公婆幫忙照顧,有一年除夕,因體諒她無法南下,特地帶著大姑到林口的住家一起過年,張麗蓉感恩地說:「有這麼好的家人支持,當然要做出一番成績來!」

《經濟自然學》

7種日常生活經濟法則
為什麼牛奶多以長方形容器出售,而一般飲料容器則為圓柱形?
為何硬幣的人頭像多為側面,而紙鈔則是正面肖像?
為什麼女性願意忍受穿高跟鞋的不舒服?
為什麼高速公路北上車道發生車禍,分隔島對面的南下車道也會塞車?
為什麼開車可以吃漢堡或喝咖啡,講手機卻違法?
所謂「經濟自然學」,就是以生物學界自然觀察的敘述方式來解讀經濟學原理,也就是將觀念用故事的敘述方式呈現,並在日常生活中活用落實。最有趣的經濟學不會出現在課堂上或難解的方程式中,而是出現在真實世界裡──在電影院、在你車上,有時也在街上。

從一九八○年代開始,獲獎無數的經濟學家羅伯.法蘭克就開始要求他的學生,針對日常生活所遇見的有趣事件與行為模式提出問題,並用經濟學原理加以解釋。他們的問題,以及讓人瞠目結舌的答案,顯示出經濟學原理確實在你我日常生活中運行。

作者在經濟學入門的課程裡,要求學生寫一篇五百字短文,題目是:「運用經濟學單一(或多種)原理,針對你在日常生活中親身觀察到的有趣事件或行為模式,提出問題與解答。」並規定:「篇幅以五百字為限,因為許多優秀的論文字數還要少得多。文章裡不能充斥複雜的術語,你要想像自己是跟一堂經濟學都沒上過的親友對話。最傑出的論文就是讓這種人也看得懂,也很少用到任何數學或圖表。」

《經濟自然學》展現出經濟學原理如何為這些千奇百怪的問題供答案:為什麼女性模特兒就是賺得比男模特兒多?為何車上需要兒童安全座椅,飛機上就不用?為什麼是鯨,而不是雞,面臨絕種的危機?為什麼二十四小時便利商店大門還是有加鎖?為何硬幣的人頭像多為側面,而紙鈔則是正面肖像?為何有些汽車加油口設在左側,另一些在右側?為什麼冰箱通常只有冷藏室設有燈泡,而冷凍庫裡就沒有?為什麼男裝襯衣的鈕釘於衣服右邊,而女裝則釘在左邊?這一切的一切,看似與經濟學風馬牛不相及,但在作者的經濟學利刀下,萬事萬物都可以此剖開,看出箇中玄機。


■導論

為什麼免下車提款機的按鍵上會有盲人專用的凸起點字?用到這類提款機的人絕大多數是開車族,當然不可能是盲人。我的學生比爾‧特喬亞(Bill Tjoa)分析,一般型提款機必須要有點字按鍵,所以廠商乾脆在所有機型上都裝置這種按鍵,以降低生產成本。否則你得備有兩種不同按鍵的庫存,而且送貨前還必須確認無誤。何況附加點字的按鍵也不致造成開車族提款者不便,也就沒有理由多花成本裝置不同的按鍵。

提出問題並進行相關分析的特喬亞是選修我經濟學入門的學生,這是他所繳交兩篇「經濟自然學家」(The Economic Naturalist)指定作業的一篇。我要求學生「運用課堂上教過的經濟學原理,針對日常生活中親身觀察到的有趣事件或行為模式,提出問題並找出答案」。

我還規定:「篇幅以五百字為限,因為許多優秀的論文字數還要少得多。文章裡不能充斥複雜的術語,你要想像自己是跟一堂經濟學都沒上過的親友對話。最傑出的論文就是讓這種人也看得懂,也很少用到任何數學或圖表。」

就像特喬亞有關自動提款機按鍵的問題一樣,那些最好的作業都提出看似矛盾難解的元素。我最偏愛的是珍妮佛‧杜爾斯基(Jennifer Dulski)一九九七年提出的問題:「為什麼新娘子花那麼多錢——往往好幾千美元——訂製以後根本沒機會穿的結婚禮服;但新郎卻往往租一套廉價的燕尾服,雖然他以後會穿到的場合可能還不少?」

杜爾斯基認為,大多數新娘都希望大喜之日出色亮眼,所以婚紗出租公司必須準備大批款式獨特的禮服——每種尺碼可能都得有四、五十種款式。每件禮服出租的機會不多,甚至可能四、五年才一回。正因如此,公司收取的租金必須高於禮服的購買價格,才足以收回成本。如果買比租還便宜,自然不會有人去租。反之,新郎往往不那麼講究,願意接受標準的款式,所以出租公司每種尺寸只要準備兩、三種燕尾服樣式即可。由於每套服裝一年都可租出去好幾回,租金自然比購買價格低得多。


本書是我多年來蒐集到最有趣的經濟自然學家的例子,希望讀者也能如特喬亞和杜爾斯基一樣,從解開日常生活看似矛盾的行為中獲得樂趣。雖然許多人把經濟學視為艱澀難懂的學問,但其實基本的經濟學原理相當簡單而合乎常情。透過具體的案例理解這些原則如何運作,可以讓讀者輕鬆掌握箇中關鍵。

可惜大學課堂中教經濟學往往不是這麼回事。我在康乃爾大學執教後不久,幾位外地的友人不約而同寄了這幅漫畫給我。

漫畫也是一種資料。如果覺得漫畫很有意思,就代表它能反映一些周遭世界的事情。其實沒收到這幅漫畫前我就注意到,每當社交場合中有人詢問我的職業,聽到我的回答是經濟學家時,他們好像都有點掃興。追問之下,許多人會提及多年前修過經濟學入門課程,裡面有「好多可怕的圖表」。

■經濟學課堂沒教你的事

美國大學生十九%修過一門經濟學課程,二十一%修過一門以上,只有二%繼續主修經濟學,至於攻讀經濟學博士的更屬鳳毛麟角。可是許多充斥公式與圖表的經濟學入門課程,似乎卻是為這極少數者而開的。

結果是大多數修習這門課程的學生都沒學到多少。上過六個月課後參加基本經濟學測試的學生,成績不比從沒上過課的人好多少,真是太過離譜。對這種毫無成效的課程,大學怎麼還好意思收費好幾千美元?

這表示大家好像連基本的經濟學原理都不懂。如果修過經濟學的課,至少該聽過「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一詞。從事一項活動的機會成本,就是你為此而必須放棄的一切事物的價值。

舉例來說,如果你得到一張免費門票,可以去聽今晚艾瑞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的演唱會,但門票不得轉售。剛好鮑伯‧狄倫(Bob Dylan)今晚也有演出,你很想參加。而任何時候,你最多只會花五十美元去聽狄倫的演唱會(不過,如果票價超過五十美元,即使沒其他事要做,你也會放棄聽他唱歌的機會)。如果欣賞兩場演出都沒有其他成本,請問你參加克萊普頓演唱會的機會成本為何?


要參加克萊普頓演唱會,你唯一的犧牲就是狄倫的演唱會。如果沒參加狄倫的演唱會,你將損失對你而言價值五十美元的演出,可是在此同時,你也不用花四十元買票。所以你真正的損失應該是$50-$40=$10。如果欣賞克萊普頓演出的價值不低於十美元,你就該去。否則你就該花錢去聽狄倫的演唱。

機會成本是經濟學入門中公認最重要的兩、三個觀念之一,可是現有的證據卻顯示,大多數學生對這個觀念根本談不上任何基本的認識。保羅‧費拉洛(Paul Ferraro)與羅拉‧泰勒(Laura Taylor)最近曾經拿克萊普頓/狄倫的問題考學生,要他們在下列四個答案中選一個:

a○美元 b十美元 c四十美元 d五十美元

前面提過,正確的答案是十美元,這是你不參加狄倫演唱會犧牲的價值。可是他們拿這個問題考二百七十名曾修過一門經濟學的大學生,答對的只有七‧四%。由於只有四個選項,隨便猜猜也該有二十五%的人答對,因此這似乎顯示一知半解可能比一無所知更糟糕。

費拉洛與泰勒拿同樣的問題請八十八位從未修過經濟學的學生作答,結果正確率為十七‧二%,比修過經濟學的學生高出一倍以上,不過還是低於隨機亂答的比率。

為什麼修過經濟學的學生表現並沒有比較好?我猜測主要的原因在於一般的經濟學入門課程中,教授一古腦兒灌輸幾百個觀念,因此學生對機會成本根本沒什麼清楚的印象。如果他們沒下過一番功夫,以不同的例子反覆應用某一個觀念,就不可能有切實的領會。

費拉洛與泰勒則提出另一個解釋:教課的老師本身也未必透徹掌握機會成本的觀念。他們把這個問題請教參加二○○五年美國經濟協會的一百九十九位專業經濟學者,結果答對者只有二十一‧六%,選○美元的為二十五‧一%,選四十美元的為二十五‧六%,還有二十七‧六%選五十美元。

費拉洛與泰勒翻閱幾本最通行的經濟學概論教科書,發現大多數對機會成本觀念都未給予充分的注意,也難怪學生答不出上面的問題。這些教科書對機會成本只是概略介紹,並未就此提出詳盡而深入的解說,甚至某些通行教科書的名詞索引中,連「機會成本」一詞都未列入。


但機會成本其實可以解釋許多行為模式。就以一般常會談到美國沿岸大城市與中西部小城之間的文化差異為例,為什麼住在紐約曼哈頓的人往往沒耐性,而堪薩斯州托佩卡(Topeka)的居民卻親切有禮?

當然你可以質疑這種說法,不過大多數人似乎覺得頗符合實情。如果你在托佩卡問路,人們會停下來幫助你;但在曼哈頓,或許對方連看也不看你一眼。由於曼哈頓的薪資水準乃至各類豐富的活動,都在全球名列前茅,也就表示當地人的時間很值錢,因此紐約客比較沒耐性應該並不令人意外。

■來自生物學的啟發

我之所以將學生的作業取名為「經濟自然學家」,靈感來自生物學入門課程,因為這門課可讓學生有能力回答一些重要的問題。你只要懂得一點演化論,就可以發現過去從未注意到的事物。這項理論能讓你了解世界的構成與類型是如此多采多姿,值得用心體會與思索。

比如說有個標準的演化問題:為什麼多數脊椎動物雄性比雌性大?像公海象可能長達二十英呎,重達六千磅,而母海象的體重則在八百至一千兩百磅之間。

類似的性別差異也可以在大多數脊椎動物身上看到。演化論的解釋是:大多數脊椎動物為一夫多妻制,因此雄性必須爭奪接近雌性的機會。公海象彼此會在海灘上纏鬥好幾個小時,直到有一方遍體鱗傷、筋疲力竭服輸為止。

戰鬥的勝利者幾乎可以獨占與母海象交配的機會,「後宮」可能有高達一百隻母海象。這是達爾文式競爭中勝出者的獎賞,也可以解釋為何雄性體型大那麼多。因基因突變而體型較大的雄性,在爭奪戰勝過其他雄性的機會高得多,因此牠的基因遺傳下一代的可能性也較高。簡言之,雄性體型這麼大的原因,在於體型小的雄性少有機會親近雌性。

類似的解釋也適用於公孔雀展開的大尾巴。實驗顯示,母孔雀喜歡羽毛長的公孔雀,因為羽毛長代表健康良好,因為身上長寄生蟲就不可能保有鮮明的長尾巴。

不論是公海象碩大的體型或公孔雀的長尾巴,有利個別雄性的條件,對全體來說反而有害。假使公海象平均體重只有目前六千磅的一半水準,處境會比較有利:牠們彼此間的爭鬥結果不會改變,可是每隻公海象逃過獵食者的機會都提高。同樣地,如果所有公孔雀的開屏幅度都減半,並不致影響母孔雀的選擇,可是所有公孔雀逃脫獵食者的機會都會增加。可是我們看到的公海象體型還是那麼龐大,公孔雀還是拖著長長的尾巴。


當然,演化的「軍備競賽」不可能無止境地繼續下去。總有一天,更龐大的體型或更長的尾巴對生存帶來的威脅,會超過贏得雌性青睞的好處。成本與效益的均衡,反映在存續的雄性所具備的特徵上。

生物學家的敘述很有趣,而且前後一貫,聽起來很有道理。因此,如果觀察一對雌雄廝守終生的物種,就看不到體型的差異,這就是「例外可證明規則」。對於一夫多妻的動物,我們預測雄性體型會較大;如果這點不存在,雄性的體型就不會比較大。例如,信天翁為一夫一妻,因此根據這項理論推測,雌雄體型應大致相當,而結果也正是如此。

生物學家關於雌雄性體型大小的論述有一定的根據,所以容易記得,轉述給別人也很有趣。如果你能把這種例子講得頭頭是道,比起一味死記鳥類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什麼綱什麼目,你對生物學的理解一定更為深入。根據經濟學原理來進行敘述性的解釋,功效也正是如此。

大多數經濟學入門課程(我早年的教學也不例外)很少用到敘述,而是塞給學生一大堆公式與圖表。數學是推動經濟學理論發展的重要源頭,可是對入門者卻不是什麼有效的工具。除非理工科系或極少數學背景不錯的學生,否則以公式與圖表作為學習經濟學的主要方式,往往無法真正進入狀況,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他們把大半時間耗費在弄懂數學的枝節上,以致對經濟學觀念背後的簡單道理反而渾然不知。

人類的頭腦相當有彈性,能吸收各種形式的新資訊,不過某些形式的資訊比較容易吸收。大多數學生都覺得理解公式與圖表有困難,可是由於人類演化過程中不斷在說故事,幾乎人人都比較容易吸收敘述形式的資訊。

我能有這項體認,說來相當湊巧,乃是由於大約二十年前有機會參加康乃爾大學的跨學科寫作計畫。該計畫是源自有項研究指出,書寫是最佳的學習方式之一。正如華特‧道爾(Walter Doyle)與凱西‧卡特(Kathy Carter)這兩位敘述學派學習理論(narrative theory of learning)倡導者所言:「敘述觀點的核心,在於人類普遍有把自身經驗『故事化』的傾向,也就是對資訊與經驗賦予敘述性的解釋。」心理學者傑若米‧布魯納(Jerome Bruner)也是敘述學派學者,他觀察到兒童會「把事物轉化為故事,而且想理解自己生命的意義時,也會把過往經驗故事化,作為進一步思考的基礎……如果他們無法把某件事以敘述的方式來理解,就很難牢牢記住,似乎也無法供進一步的思索」。


簡單來說,人類大腦似乎比較容易吸收敘述形式的資訊。我的經濟自然學家作業就是根據這一特性而設計。學生報告的題目必須是一個有趣的問題,這種規定有三項好處:首先,為了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學生得先過濾掉一堆問題,這樣的思考過程很有幫助;其次,學生會覺得這種作業比較好玩,也願意投入更多精力;第三,學生如果能提出有趣的問題,也會比較樂於告訴別人。如果你不能把觀念運用到課堂之外,就談不上真正的了解,而一旦你可以自行活用,這項知識就永遠是你的。

■成本—效益原則

一切經濟學觀念之母就是成本—效益原則:我們是否該做一件事,乃是取決於因此獲得的額外利益是否高於得額外付出的成本。聽起來再簡單不過吧?可是應用起來未必那麼容易。

例一:你打算在校園旁的店裡買個鬧鐘,價錢是二十美元,可是朋友告訴你,同樣的鬧鐘城裡的商場只賣十美元。你是否會上城裡買?還是就近買貴十美元的鬧鐘?假設兩種狀況的維修保固條件相同,都得送到製造商那裡修理。

當然,這種問題的答案沒有一定的對錯,必須靠每個人評量自身的成本與效益而定。不過我們拿這個問題請人回答時,大多數人都說會要進城去商場購買。下面是另一個問題:

例二:你打算在校園旁的店裡買一台電腦,價格是二千五百一十美元,同樣的電腦在城裡賣場的價格是二千五百美元。在保固條件相同的狀況下,你會在哪裡購買?

這次大多數人回答會在校園旁購買。這個答案本身並不能說不對,可是如果分析一下理性的人在兩種狀況下該怎麼做時,那麼根據成本—效益分析,兩者的答案應該相同。因為進城購買的效益同樣是十美元,也就是能省下的價錢;而相對的成本則是進城一趟所耗費的時間與金錢,在這兩個例子中也沒有差別。既然兩者成本相同,效益也相同,答案豈不也該相同?

大多數人覺得,進城買鬧鐘可以便宜五十%,感覺起來省下的錢好像比二千五百一十美元的電腦只省十美元來得多。但這並非正確的分析方法,以百分比的角度來思考,在其他層面上或許適用,但這裡則不然。


你應該做的是評量相關的成本與效益。如果以有趣的例子說明成本—效益原則的應用,你就可以用生動的方式來敘述。把這些問題詢問友人,看他們如何回答,然後再進行討論,應該可以加深你對成本—效益原則的體會。

每當我用一些例子解釋過某項原理後,會再要求學生把這項原理應用到指定的作業中。以下就是說明鬧鐘與電腦的例子後,我要求他們回答的問題:

例三:你近期要出差兩趟,而你有一張機票折價券可於其中一趟旅程抵用。到芝加哥兩百元的機票可以折抵九十美元,而到東京兩千美元的機票則可折抵一百美元。請問你會把折價券用於哪趟旅程?

幾乎每個學生都答對了:應該折抵東京的機票而省下一百美元。不過即使人人都答對,也未必表示這個問題沒有價值。如果你的用意在於讓核心觀念成為可運用自如的知識,唯一的方法就是透過實際應用與反覆鍛鍊。本書所選的問題,並非僅著眼趣味性,也是在於能讓人積極思考經濟學中最重要的基本原理。我希望讀者透過這本書,能輕鬆自在甚至滿懷愉悅地學習到這些原理。由於這些問題都很有趣,而且答案相當簡短,所以也可作為談話的好題材。

我告訴學生,他們的答案應該僅能算作不錯的假說,有待進一步修正與測試,未必就是最終的定論。在我和柏南克(編按:Ben Bernanke,現任美國聯準會主席)合著的《經濟學原理》(Principles ofEconomics)中,提及提款機使用盲人點字鍵的例子,結果收到一封表示異議的電子郵件,指出點字按鍵的真正原因,是美國相關的殘障法令有此要求,也列出登載此項規定的網站連結。沒錯,這樣的規定的確存在,要求所有提款機都應有點字按鍵,即使免下車型也不例外。因為在少數特例下,或許有些搭計程車的盲人會用到這種提款機,因為他們不希望把提款密碼透露給司機。

我覆信時提及,我曾告訴學生他們的答案不一定要正確,同時也請來函者思考一下採行這項規定的背景。如果免下車型提款機裝置點字按鍵所費不貲,還可能通過立法嗎?應該絕無可能。事實是這項規定既不致增加成本,也沒什麼妨礙,偶爾還真能發揮作用,因此主管單位認為此項要求有利無害,至少年底時還可吹噓為自己的一件功勞。因此,我認為我的學生特喬亞所提出的解釋,比那位不滿的來函者更高明。不過在其他例子中,更合理、更完整的答案應該還是所在多有。


因此請你以挑剔的態度閱讀下面各章問題的答案,或許你有獨到的知識,能補充我們的不足之處。例如某位婚紗店業者就告訴我,新娘之所以購買而不租借結婚禮服,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禮服為求合身,必須修改多處,而租借的禮服經不起一改再改。這當然是個合理的說法,不過基本上並未否定杜爾斯基原先解釋的核心經濟觀點。

(精彩書摘)■為什麼有人付的價錢比較貴

折扣定價經濟學

單一價格法則最適用於完全競爭市場,如食鹽和黃金等,這類市場上有無數供應者出售標準化的產品。可是許多產品並非在完全競爭市場銷售,就以電影而言,雖然同類型電影可能多少有些替代性,但各地戲院放映的片子並不能算標準化產品,至少戲院的位置和放映的時間都是獨一無二的。更何況,在觀眾心目中,《北非諜影》(Casablanca)絕不可能與《驚聲尖叫八》(Scary Movie VIII)相提並論。

正由於單一價格法則不適用於戲院放映的電影,所以電影票價有高有低並不令經濟學者意外。就算同一部片子,日場的票價通常比晚上低,因為白天有空看電影的人比較少。

戲院老闆也會對特定群體提供折扣,像是學生或老人,主要是考量他們對價格比較在意。戲票和鹽或黃金不同,無法自由轉售。學生票無法轉賣給成年人牟利,因為進場時必須出示學生證。如果販賣的是一種體驗,而不是具體的產品,那麼轉售圖利的可能性更微乎其微。就好比有位學生看了一部電影之後,就不可能把觀影經驗轉售給一個成年人。

不過在實體產品的市場——尤其是高價產品——由於可以轉賣套利,所以就算獨占的賣家,也不可能對某些購買者收取較高的價格。對只穿名牌Manolo Blahnik女鞋的死忠愛用者來說,這家廠商當然是獨占者,但即使如此,Blahnik也不可能依據顧客需求的強度而索取不同價格,否則購買者之間可以轉售交易。同樣地,戲院老闆不可能賣給成年人的爆米花索價五塊美金,而學生只要兩塊美金,因為學生大可低價買進,再加價轉賣給成年人。


套利的可能通常會限制賣方對同樣商品索取不同價錢,不過商家也想出一些巧妙的突圍之道。這類招式往往有個共通特質:賣方允許買方以折扣價購買,但先決條件是買方必須願意承擔一些麻煩。○1最普遍的例子就是臨時的特賣活動,你得不嫌麻煩,花點工夫弄清楚特賣的時間,屆時光顧現場,才能買到特惠商品。至於那些怕麻煩的人,就得付出較高的價格。

只要看過下面幾個例子,了解廠商如何設定障礙來進行差別定價,你就會發現,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產品不用到這種手法,只是形態有所差異。幾年前,我出差到明尼亞波利斯開會,行前預訂了一家旅館,房價是二百美元。到了旅館櫃檯辦理入住手續時,我注意接待人員身後有塊指示牌:「請詢問特惠房價。」出於好奇心,我順口問了一下,結果對方告知,我可以享受一百五十美元的特惠房價。

我只不過順口問了一下,就取得這項折扣,其實一點都不麻煩,因此我不免想了解是否有人連問都沒問。詢問櫃檯人員之後,他告訴我,大多數人根本就懶得問。

由賣方觀點來看,所謂有效的折扣障礙,是指價格敏感(沒折扣時可能就不願購買)的潛在顧客很容易克服,而不在意價格的顧客卻覺得麻煩或根本無意了解。以上述我的經驗來說,那塊邀請顧客詢問特惠房價的指示牌讓旅館少賺五十美元。不過對某些房客來說,這還是構成一種有效的障礙,因為有人會覺得詢問特惠價格有失體面,而還有些人,例如報公帳的出差人士,根本不在意房價高低。

下面兩個例子談的都是對折扣定價所採取的障礙。

■為什麼旅館房間迷你吧的價格這麼偏高?

如果想喝一千西西的愛維養(Evian)礦泉水,紐約曼哈頓美麗殿飯店迷你吧的索價為每瓶四美元。但如果你願意走到街角的藥妝店,價格只要九毛九美金。為什麼旅館迷你吧的價格高得離譜?

零售業者各項商品的售價幾乎都要比非專門銷售者來得低,因為它的銷量大,而且具有專業經營的效率。因此在藥妝店賣一塊錢美金的礦泉水,旅館必須賣到兩塊美金才足以回收成本,應該算相當合理,可是要說旅館的成本是藥妝店的四倍,就很難令人相信。


比較可能的解釋是,迷你吧以如此高價出售商品,乃是此一策略間接有助於旅館提供更優惠的折扣給價格敏感顧客。旅館為提高住房率,必須以較低房價吸引顧客。例如不少旅館對網路訂房給予折扣,正是考量網路購買者對價格比較敏感。

由於競爭激烈,旅館業利潤率並不高,因此要能提供價格敏感顧客更高的折扣,旅館得想辦法由其他客人身上找出生財之道。旅館方面當然很清楚,迷你吧商品價格如此高昂,會令大多數客人裹足不前,但總還會有些不在意價格的客人會掏腰包。旅館由這些客人賺到額外收入,就有能力提供更高的房價折扣。這個案例中的折扣障礙,是放棄迷你吧即時供應商品的方便性,只要不介意多走幾步路,就可以享受拜高價迷你吧之賜而來的較低房價。

■為什麼銀行之間的轉帳,以電子處理的方式收費要比郵寄支票來得高?

如果有人要還你一萬塊美金,可以用兩種方式把錢由他的戶頭轉過來。如果他寄支票給你,你把支票存入帳戶時,銀行不收你任何費用。他也可以要求銀行把款項電匯到你的戶頭,這時你的銀行會向你收取國內匯款費,通常是十五美元。為什麼銀行收到電匯轉帳的款項要收費,但對於處理成本可能更高的支票存入卻不收費?

處理支票要經過收件、掃瞄的程序,而且往往還須運送書面文件,因此常要幾天後才能入帳。反之,在電子轉帳方式下,幾乎瞬間即處理完成。銀行人員只須將相關資訊輸入電腦,匯款與收款雙方帳戶的金額就即時調整完畢。

銀行對電子轉帳收取較高費用,就是看準選擇此種方式匯款者重視交易能快速完成。支票轉帳金額往往較小,因此晚幾天收到也無所謂;但電子轉帳通常涉及較大額款項,並與時效急迫的商業交易有關。由於顧客很在意這類交易的時效,所以銀行也就看準機會,收取可觀的費用。

如果想省下電子匯款的費用,你就得忍受一些不便,多等上幾天才收到款項。折扣定價與效率提升

假設要一班三年級的小朋友到教室外面,由高至矮排成一列,然後由最高的排頭開始,每隔五分鐘讓一位小朋友回到教室。隨著教室內人數逐漸增加,每進來一名學生,教室內小朋友的平均身高會有什麼變動?由於每次新進來的人都比原先教室內的學生矮,所以教室內學生的平均身高必然隨著每位進來的人而下降。


攸關市場定價的成本模式其實就相當類似這種模式。在許多生產流程中,邊際成本(也就是多生產一單位產品的成本)低於平均成本(也就是廠商總成本除以總生產單位數)。具有這種成本結構的生產流程呈現「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也就是平均成本會隨著產量增加而持續下降,就像教室內學生的平均身高會隨著每名進來的學生而不斷下降。

為了企業的長期生存,產品售價平均來說不得低於平均生產成本,否則就會出現虧損。不過部分產品以低於平均成本的價格出售,對廠商經常是有利的。只要多出售一單位產品的價格高於邊際成本,就能增加廠商的利潤,但前提是出售給其他買家的價格不致跟著下殺。

如果生產流程具有規模經濟,障礙折扣法就是廠商不可或缺的工具。因為廠商可對價格敏感的顧客提供折扣,但毋須同時對其他顧客降價,如此得以擴增銷量,從而降低平均生產成本。

提供兩個城市間的航空服務就是一種具規模經濟的生產流程,因為隨著載客數增加,平均成本會跟著下降。原因之一是大型客機每一座位—哩程的單位成本遠低於小型客機。例如波音737-900ER有一百八十個座位,每個座位國內飛行平均成本比一百一十座的737-600低二十五%。大型客機成本低的另一項原因,在於有不少飛行成本是固定的,與乘客數多寡無關。如一些繁忙機場的通關成本、起降地點取得與時刻協調成本。航空公司吸引更多乘客搭機,即可大幅降低平均每位乘客的運輸成本。

機票折扣有助於吸引顧客,而如果說什麼折扣障礙最有效,超省(SuperSaver)機票的週六留宿要求應可以列名其中。航空公司的行銷主管都很清楚,出差旅客對機票價格的敏感度遠低於旅遊客人,而且通常也希望週末能趕回去與家人團聚,但旅遊客人的行程幾乎一定會包含一個週末。因此超省把週六留宿訂為享受折扣的條件,可以說是兩全其美:少有出差人士願意配合這項限制,而大多數旅遊客人則能輕易配合。


看到身旁渡假旅客付的機票錢遠比自己低,常令不少出差人士心情不爽,但航空公司若能善用週末留宿障礙,其實對商務客人也能帶來好處。

對出差者而言,方便的航班時間至關重要,可是航空公司考量任何兩個城市間的乘客數有限,有時必須採用單位座位成本偏高的小型飛機,才能提供較為頻繁的航班。但大多數旅遊客人卻寧願放棄這種方便,選擇班次少但較省錢的大飛機。

比起單一票價的作法,週末留宿的限制可以讓兩類乘客都得到好處。由於吸引到更多的旅遊客人,航空公司有能力採用效率較高大型飛機。原本為滿足商務客頻繁的班次需求,以致機票價格偏高,此時可因成本下降而調低。同時旅遊客人也只要付出和原本巨無霸包機相同的費用,即可享受較頻繁班次的好處。

商務客人因不符合週末留宿的限制,就必須支付較高的費用,是否不盡公平呢?如果商務客人不要求較頻繁的班次,航空公司大可採用比現在更大、更有效率的機型。因此商務客人所支付的機票款,至少有部分是反映航空公司為滿足他們需求,而不得不採用較小型飛機所增加的成本。

當然,折扣障礙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公平地分攤到航空公司的成本上。例如有些旅遊客人需求較頻繁的班次,也願意為此支付較高的價格,只不過恰好可配合週末留宿的限制,就不必這麼做。同樣地,也有些商務客人只要能夠省錢,寧願忍受較少的班次。不過整體而言,現行機票價格結構大致上還算公平。

下面幾個例子可以說明,定價策略如何協助生產者與消費者共享由規模經濟所節省的成本。

■家電經銷商為何刻意把銷售的爐具或冰箱敲出凹痕?

有些家電產品由製造商運往經銷商的路途中,表面可能輕微受損。經銷商發現,與其把這些受損品運回工廠修整,倒不如打折賣掉比較省事。西爾斯百貨(Sears Roebuck)就是這類受損家電特賣會的先驅。

後來據傳言,特賣會的前幾天,西爾斯會要求倉庫人員把原本完好無缺的家電產品刻意弄出缺損來。這種說法是否純屬無稽?抑或以利潤為導向的經銷商刻意毀損部分商品,自有合理的經濟學理由?


任何折扣方案的目的,都是想吸引那些不願按標價購買產品的潛在顧客,但同時又盡量不讓其他顧客也享受到這種折扣。家電經銷商或許偶然發現,稍有污損的冰箱正是能夠區隔潛在顧客的絕佳障礙。消費者要參與受損家電特賣會,有待克服的障礙有三。首先,必須不怕麻煩找出拍賣的時間;然後安排出空檔特地走一趟;最後,還得忍受新買的冰箱有塊凹陷,即使凹陷可能在後邊,放好之後看不到。面對這三項障礙,經濟條件好的人可能一項都懶得克服。不過西爾斯很快就發現,價格敏感的買家為數可觀,他們很樂於克服三項障礙。

因此,家電經銷商如果手頭受損商品有限,特賣會之前讓員工在倉庫中揮動鐵槌,或許並非那麼異想天開。只要此舉能擴增產品銷售,就可降低每件家電的平均成本,也讓所有消費者有機會共享售價降低的好處。

■為什麼蘋果黑色的膝上型電腦,售價比功能完全相同但外殼為白色的要貴上一百五十美元?

二○○六年七月一日,蘋果傳統白色外殼的十三吋MacBook膝上型電腦在公司網站的標價為一千二百九十九美元,但同型黑色電腦的價格卻是一千四百九十九美元。經過進一步分析,發現黑色機型配備的硬碟是80 gigabyte,比白色外殼的標準配備多了20 gigabyte。因此我們似乎找到了合理的解答:黑色電腦功能較強,所以售價較高。可是再進一步分析,卻發現白色外殼電腦也可選擇配備80 gigabyte硬碟,而且價格只多五十美元。因此,我們還是看到一個矛盾的現象:對蘋果而言,生產黑色外殼電腦的成本,與生產同型白色電腦幾無差異,為什麼售價卻高出一百五十美元?

蘋果的定價決策,無疑受到二○○五年秋季iPod引進黑色款後市場反應的影響。雖然黑色iPod售價與傳統白色款一樣,而且性能相同,但市場需求熱烈,很快就銷售一空,而白色款卻仍有存貨。由於黑色是新推出的款式,所以特別顯眼,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蘋果對黑、白兩款iPod設定相同價格,其實等於在桌上留下現金。因此二○○六年春季推出新款MacBook時,蘋果就記取了這個教訓。黑色電腦之所以售價較高,純粹是因為有條件賣得貴。


黑色電腦賣得比白色貴,是否不公平?就和搭飛機一樣,生產電腦的平均成本會隨著數量增加而快速下跌,主要的原因在於公司研發成本大致是固定的,不會因生產量多寡而有什麼變動。因此公司只要能以高於邊際成本、低於平均成本的價格多賣出產品,就可以增加獲利。不過為回收研發成本,公司還是有部分產品必須以高於平均成本的價格出售。

在一個公平的世界裡,消費者愈看重研發帶來的創新,通常也就得承擔較高比例的研發成本。這些人是誰呢?最不在乎價格的買家,通常也最捨得為新產品的先進特性掏腰包。公司的研發成果造福所有顧客,可是受惠最大的還是這些願意為新功能付出高昂代價的人。只要這種折扣障礙發揮作用,以高價購買黑色電腦的消費者也就沒什麼好抱怨的。

■為什麼音樂會套票比單場票便宜那麼多?

芝加哥交響樂團和大多數知名樂團一樣,同時出售單場票券與系列套票。購買套票者可以欣賞好幾場表演,平均價格比單場票券便宜三十五%。為什麼套票價格便宜這麼多?

發售套票形式,可以讓樂團把每場演出的固定成本分攤到更多聽眾身上。假設芝加哥交響樂團排定兩場音樂會,第一場是浪漫樂派的白遼士(Berlioz)與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的作品,第二場是新古典的巴爾托克(Bartok)與史特拉汶斯基(Stravinsky)的音樂。如果兩場音樂會的潛在聽眾分屬四個人數相同的群體:第一組是浪漫樂派樂迷,願意付四十美元聽第一場,二十美元聽第二場;第二組偏好新古典音樂,願意付二十美元聽第一場,四十美元聽第二場;第三組是狂熱的柴可夫斯基迷,願意付四十五美元聽第一場,卻只願花五美元聽第二場;最後一組是狂熱的史特拉汶斯基迷,願意花四十五美元聽第二場,但第一場只願花五美元。

了解這些潛在樂迷對兩場演出的態度後,如果樂團以單場方式售票,那麼最好的定價模式就是兩場票價各為四十美元。在這種票價下,浪漫樂派以及柴可夫斯基的樂迷會參加第一場音樂會,而新古典樂派以及史特拉汶斯基的樂迷則會參加第二場。假設四組聽眾各為一百人,那麼每場音樂會的出席人數為兩百人,而票房總收入為一萬六千美元。


假設樂團也出售兩場演出的套票,那麼最有利的定價方式是單場演出為四十五美元(比前面高出五美元),而套票則是每場三十美元(比前面少十美元)。在這樣設計下,柴可夫斯基的樂迷只會出席第一場,而史特拉汶斯基樂迷則只會出席第二場,和上面的情況相同。可是浪漫派與新古典這兩組樂迷現在都會聆聽兩場演出,而不是一場。浪漫派樂迷在第一場音樂會的票價雖然比前面少付十美元,但因為額外加購第二場演出,所以樂團反而可以多收二十美元。同樣地,新古典樂迷加購第一場演出,也讓樂團可以多收二十美元。

大多數交響樂團都絞盡腦汁,希望每年能獲得充裕的收入,以支應演出成本,而套票的設計就是一項解決之道。在上述例子中,樂團以套票方式可以取得二萬一千美元的收入,比僅出售單場票券多出五千美元。

■為什麼航空公司對臨時購票收取高許多的票價,而百老匯劇院的作法卻恰好相反?

音樂劇愛好者如果下午到紐約時代廣場的TKTS窗口(編按:以折扣價提供當日各劇場剩餘戲票的窗口。),能夠以半價買到不少當晚演出的百老匯音樂劇門票。可是搭機當天才買票的乘客,付出的價款卻比預先訂位者高出很多,有時整整貴上一倍。為什麼兩者會出現截然相反的情形?

飛機起飛與劇場簾幕拉開的時候,空著的座位代表的是永遠喪失的收入。不論航空公司或劇院,無不迫切希望盡量填滿座位。不過在此同時,打折價出售座位,就表示這個座位不能賣給願意付出全價的客人。因此行銷單位的挑戰永遠是:如何在不致過分犧牲每個座位平均收入的情況下,盡量填滿所有座位。

航空業者的行銷主管很早就發現,商務客人比旅遊客人更容易在最後一刻更改行程,而且對票價也比較不在乎。因此航空公司的策略是,對最後一刻訂位者(絕大多數為商務客人)收取全價,而對提早相當時間訂位者(大多數是旅遊客人)則給予折扣。

不過劇場業的狀況與此稍有不同。雖然高所得者對票價同樣比較不敏感,不過他們不太可能在開演前不久才去買票。演出當天到TKTS窗口購票,涉及雙重的麻煩:首先你必須排隊,有時得花一個鐘頭以上,有錢人不太可能為省下幾塊錢而這麼做。其次,更重要的是,通常只有幾檔戲有折扣票,以不太熱門者為多。高所得者時間的機會成本高,比較希望把握寶貴的晚上空閒時間觀賞自己最想看的演出。對於價格較敏感的低所得者而言,這兩項麻煩都不構成障礙,如果不能由TKTS窗口買到折扣票,他們可能乾脆不看。


雖然航空業與劇場的折扣障礙迥然不同,不過兩者用意都在填滿更多座位,以降低每名客人的平均成本。

必須克服某種障礙才能享受折扣,對購買者當然是一種負擔。不過在一些案例中,要克服折扣障礙只須知道某項資訊即可。知道資訊,就可享受優惠價格,一點也不麻煩。

■如果一杯咖啡的標準量是八盎斯,為什麼星巴克飲料單上最小杯的容量是十二盎斯的Tall?

星巴克(Starbucks)是全球最大連鎖咖啡館。一九九九年以來,星巴克列出的咖啡容量分三種:Tall(十二盎斯)、Grande(十六盎斯)、Venti(二十盎斯)。但以一般通用的標準而言,一杯咖啡的分量應該是八盎斯,或甚至只有六盎斯。即使星巴克的調理指南上也寫道:「我們建議每六盎斯水用兩湯匙研磨咖啡粉。」那麼星巴克為什麼不賣標準分量的咖啡?

其實是有的。如果你向調理人員點的是Short,那麼端上來的咖啡的確是裝在傳統八盎斯的杯子裡。可是Short卻未列在飲料單上,也少有顧客知道這個選項。

Short其實是星巴克最實惠的咖啡,Short卡布奇諾比十二盎斯的便宜○‧三美元,但濃縮咖啡的分量一樣,只是奶泡較少,所以口味受到許多行家的推崇。星巴克低調的銷售方式,就對Short容量的咖啡形成一種折扣障礙。○3對價格不太敏感的顧客之所以不購買這種咖啡,純粹是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是在大多數市場中,對價格敏感度高的顧客總會努力搜尋更划算的交易。如果你是這類人,身旁應該會有朋友發現星巴克這個祕密,然後轉告你。至於那些對價格沒那麼在乎的人,就繼續心滿意足地喝著二十盎斯的Venti。

並非所有價格差異都一定屬於折扣障礙。例如餐廳提供六十五歲以上顧客半價優待,你如果只有三十歲,無論如何也享受不到這項優惠。經濟學家通常把這類價格差異視為純粹的市場區隔,而對年長者的優惠通常是考量他們的所得相對偏低。

■為什麼堪薩斯城到奧蘭多的來回機票,比奧蘭多到堪薩斯的來回機票便宜?


如果你住在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市,打算二○○六年十二月十五日飛往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並且一週後返回,那麼你在網路上看到的最低票價是二百四十美元。不過如果你打算由奧蘭多飛往堪薩斯,那麼同樣日期的來回票價格卻是三百一十二美元。這兩項行程飛機機型一樣,消耗的油料和享用的機艙設施也沒差別,為什麼票價差那麼多?

如果你由堪薩斯市出發到奧蘭多,通常是去渡假。其實你同時還有很多地點可以選擇——夏威夷、巴貝多、坎昆……等不勝枚舉。正由於渡假客有很多地點可以去,所以航空公司在這一區塊競爭激烈。大型飛機占了成本較低的優勢,因此業者瞄準價格較敏感的渡假客,積極賣出更多的座位。

可是如果你由奧蘭多出發往堪薩斯市,比較可能是出差或家庭因素,也就不會考量其他地點,對於價格也就不那麼敏感。這正是奧蘭多出發的來回票比較貴的原因。

下面幾個例子說明賣方在什麼情況下,願意提供消費者免費或減價商品,或是更優越的性能。

■為什麼那麼多餐廳提供免費續杯的飲料?

已故的喬治‧柏恩斯(George Burns)提過,有位老闆說他賣出的每件商品都虧錢,但是靠量大彌補過來。當然,採取這種策略的企業不可能長期存活。因此免費續杯令人不解,這樣做的餐廳怎麼能生存下來?

多數企業賣的商品種類不少,所以就算部分商品的售價不敷成本,還是可以經營下去。只不過,總收益至少不能低於總成本。因此只要主菜、甜點或其他項目有夠高的利潤率,餐廳就有本錢提供飲料免費續杯。

可是餐廳為什麼願意提供免費續杯?表面上看來,這種作法不符合完全競爭的邏輯,因為消費者理應負擔所購買額外商品或服務的全部成本。

不過競爭從來就不完全。餐廳和其他許多產業一樣,每位顧客平均成本會隨著顧客人數增加而下降,也就是說,餐點的平均成本高於邊際成本。餐廳對每份餐點的索價必須超過邊際成本,因此只要吸引愈多顧客上門,餐廳的利潤就愈高。


假設一開始時沒有任何餐廳提供免費續杯,而有某家餐廳開始這麼做,結果會如何?享受免費續杯的客人會覺得自己賺到了,而一旦口碑傳開,上門的客人會大幅增加,雖然續杯的確有些成本,但金額微不足道。

這項策略要能成功,餐廳額外賣出餐點的利潤必須超過續杯的成本。由於這項條件通常都能成立,所以餐廳的總體獲利可望因而提升。

其他餐廳看到免費續杯的效果,也會開始起而效尤,這樣做的業者愈多,原創餐廳的人氣也會隨之分散。等到所有業者都採行這種作法,各家餐廳的營業也大致回復原先沒有這項措施前的水準。由於餐廳業利潤率傳統上並不高,所以免費續杯最終可能導致許多業者面臨虧本的命運。

如果這一過程中餐點價格維持不變,的確可能導致虧損。不過在採行免費續杯後,用餐者可享受原本要花好幾塊美元才能喝到的飲料,代表他們由用餐獲得的淨利益增加。正因如此,餐廳就有條件提高價格。等到最後塵埃落定,餐點價格提高的幅度,大致上相當於支應免費續杯所增加的小額成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成本只有幾美分的冰茶、飲料或礦泉水,餐廳的索價通常是兩美元左右。除非續杯許多次,否則額外增加的成本相當有限。如果只有百分之十的客人因免費續杯而多要了飲料,餐廳更是穩賺不賠。但餐廳的飲料或冰茶如果是以罐裝形式提供,就比較不可能採取免費續杯的措施。這種例外狀況正好可以作為此一問題的反面佐證。

■為什麼錄影機有那麼多功能,就連最簡單的機型,都有一大半功能是一般消費者根本用不到的?

購買錄影機的消費者,通常只是希望看錄影帶或是錄些喜歡的電視節目。目前市面上的錄影機都具備這些功能,只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大堆令消費者眼花撩亂、但根本用不到的功能。例如許多機型在每次錄影前會自動在錄影帶遙控器上顯示一個記號,讓你只須按1到9的鍵,即可找到你想看的節目。大部分機型現在還有螢幕顯示的程式(使用)說明,而且有英語、西班牙語或法文三個版本。這許多功能有些的確很好用,只不過也有消費者抱怨太過複雜,使用起來有困難。為什麼廠商不能生產比較便宜也比較簡單的機型,供這些消費者選購?


雖然錄影機的附加功能並不受某些顧客歡迎,但喜歡的人還是不少,所以廠商增加這些功能,主要是希望爭取後一類消費者。由於添加新功能的成本大都屬於固定的研發成本,分攤到每台錄影機上的邊際成本往往很低。

當然,廠商也可提供數十種功能多寡各異的機型,以配合消費者不同的需求,可是經銷商通常沒興趣囤積這麼多存貨。更何況生產最陽春機型的邊際成本,也不會比最先進機型低多少,所以就算消費者購買最簡單的機型,也省不了多少錢。因此廠商對大部分生產的錄影機寧願全都配備先進功能。

渴望較簡單機型的消費者,大概只能寄望哪天廠商能附加另一項新功能——一個按鍵即可去除或至少隱藏所有多餘的功能。

■為什麼廉價航空公司對機上餐飲收費(一般航空公司則免費),而高價旅館卻對網路使用收費(經濟型旅館反而經常免費提供)?

過去幾乎所有航空公司都提供免費的機上餐飲,可是現在搭乘聯合(United Airlines)或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的乘客,如果沒有自備食物,就得掏腰包購買機上的餐盒,只有像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這類較貴的班機才會提供免費餐飲。相反地,四季(Four Seasons)等豪華旅館往往對房間內上網收取每天十美元或更高的費用,但經濟型旅館卻往往提供免費上網。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

在完全競爭市場,根據桌上無現金原則,想得到額外服務的消費者通常得支付額外的金錢。因為如果有業者號稱「免費」提供某項服務,但實際卻將價格隱藏於基本產品的價格中,競爭對手大可以較低價格出售基本產品,而對額外服務另行收費,以吸引不需要這種額外服務的消費者。

當然,真實世界並沒有完全競爭的市場,不過廉價航空市場比高價航空更接近完全競爭,因為後者家數較少,提供的是更專門的服務。同樣地,經濟旅館的房間也比豪華旅館更接近完全競爭。由這種狀況似乎可以預測,廉價航空與經濟旅館比較可能對額外服務分別收費。桌上無現金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廉價航空對餐飲收費,而高價航空卻反映在票價中;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過去大多數航空公司都提供免費餐飲,因為一直到最近,空中飛行才不再算奢侈性消費市場。可是旅館提供上網服務的情況,乍看之下,似乎就不符合桌上無現金的原則。


一個合理的推測是,兩項服務的成本結構不同:機上餐飲的成本大致與供應數量成正比,但上網的成本大部分是固定的,只要旅館裝置無線上網系統,那麼多一位房客使用的邊際成本幾乎是零。

根據桌上無現金原則,愈接近完全競爭的市場,價格就愈趨近邊際成本,因此如果經濟旅館真的比豪華旅館競爭性高,自然比較可能把上網費用包括在房價內。只不過提供這項服務的邊際成本近乎零,就算有些經濟旅館想收費,也一定會有對手以免費上網為號召,吸引對價格敏感的客人,從而迫使同業也仿效。至於機上供餐,由於每份餐點邊際成本為正,所以廉價航空並不會面臨類似的壓力。

至於豪華旅館對上網額外收費,則是因為客戶群不是有錢人就是報公帳出差者,對價格並不在意。只不過,要是有夠多的客人對此感到不滿,那麼在上網服務幾乎沒有額外成本下,有些業者可能會開始免費提供。一旦這種情況出現,其他豪華旅館勢必也得跟進。

下面兩個例子中,賣方明明有力量收取較高價格或違約罰金,但卻基於策略考量而不這麼做。

■為什麼許多遊樂園裡一些最受歡迎的設施大排長龍,園方卻不另行收費?

二○○六年一月一日,位於佛羅里達奧蘭多的迪士尼世界,兒童一日券為五十五‧一六美元,可無限暢遊園內所有設施。不過「無限」暢遊其實並非毫無限制;小朋友當然愛玩什麼就可以去玩,只不過經常得忍受大排長龍。就以人氣最高的太空山來說,尖峰時刻可能得等上一個多鐘頭。迪士尼何不對這些最受歡迎的設施額外收費?

排隊人潮本身不見得就代表賣方把現金留在桌上。例如某家餐廳每晚用餐的人數會有相當的波動,因此很難設定一個價格,恰好可以滿座,又不致讓客人要等待。不過經濟學家比較關切的是持續性而且一定出現的排隊人潮,類似迪士尼世界的情況。

有個可能的解釋是,付錢玩迪士尼世界的是父母,而不是兒童。要是太空山額外收取十美元,讓排隊人潮消失,將會有怎樣的後果?小孩子還是想去玩,而且現在又不用排隊,但大多數家長卻一再回絕。你能想像全家人離開遊樂園時,帶走的是怎樣的回憶嗎?


迪士尼採行單一票價,並利用排隊的人龍管控最熱門設施的人潮,其實應該算是最合理的折衷之道。

■為什麼租車公司對最後一刻取消預約的客人不收罰金,但旅館和航空公司卻收取高額違約金?

如果你買了張表演票券,可是因為塞車而無法及時趕到,也不能辦理退款。有些機票的情況也一樣,如果趕不上飛機,機票等於作廢,或至少也會被航空公司收取高額的取消費。同樣的,如果你訂好的旅館到當天下午六點才臨時取消,通常也得付費。不過租車公司的作法卻完全不同,不但預約時毋須提供信用卡號碼,就算你到時不出現,也沒有什麼罰款。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

租車公司和所有業者一樣,都希望讓客戶覺得滿意。沒有客戶樂意付違約金,所以不收取這種費用的租車公司自然比收取的業者占有競爭優勢。航空公司與旅館業者當然也有相同的考量,但是如果允許客人在最後一刻取消預約而不收罰金,付出的代價相當高,航班會多出不少空位,而旅館也會增加一些空房。面臨這種狀況時,就勢必得調高價格才不致出現虧損。

原則上,租車公司也面臨同樣的壓力,為什麼卻不收取違約金?箇中原因可能在於租車交易通常發生在客戶搭機抵達之後,前往旅館之前,由於航空公司與旅館對臨時取消預約收取高額罰金,所以客人即通常會按預訂時間取車,租車公司也就不必以罰金來約束。也就是說,航空公司與旅館的預約取消機制也確保臨時不來取車的客人為數有限,因此租車公司也就不必祭出罰金,得罪這少數無法準時出現的客人。

陳文茜專欄─夢想與悲憤 只一線之隔

2008-08-14【陳文茜專欄】

從北京奧運煙火的中軸線,閱讀歷史,在時間的長河裡,我們從鳥巢、永定門、紫禁城、圓明園…一路望向居庸關,等於閱讀了近六百年的中國歷史。其間夢想或悲憤,只有一軸之隔。
八月八日夜晚,這是蔡國強一生施放煙火的最大一場表演,也是他著名的、央視無法轉播的尋根腳丫煙火之旅。剎那間,六百年的中國歷史全在蔡國強燦爛的煙火中被回憶,也被感慨。

北京奧運,沒有幾個北京人從八月八日、或僅僅一場體育盛事描述它。一個當夜值勤全身溼透的青年志工如此期許自己:「這是我爺爺奶奶等了一輩子,等不到的中國。」他從上午即被分配站立「土城站」地鐵入口,這是北京城唯一通往奧運場館的路,當天全球九萬個人都得通此要道,入「鳥巢」參加開幕式。年輕人並沒給自己多帶瓶水或毛巾,當天北京的霧濃濃厚重,他的心情也是。

擔心恐怖攻擊、擔心安檢過嚴遊客不滿、擔心天下起大雨人工消雨失靈…,年輕人在擔憂的心情下沒忘記一路保持微笑,引導全球不同膚色的客人;為自己的爺爺、為父親站在這裡,為一條曾經輝煌日後衰敗的中軸線站在這裡。當煙火自鳥巢上空如反方向的瀑布往空中升起時,他和身邊的青年志工們都哭了。三年的志工訓練,百年的奧運夢,三個世紀的衰敗,北京這一刻,不容易啊!

從北京奧運開幕儀式回來這幾天,我逐漸淡忘了張藝謀華麗炫目神話般的演出儀式。那位我已走不太動,沿路扶著我的年輕人,他談話的點點滴滴反而不斷地浮上我的記憶。

每個北京人都在強大的歷史感與夢想的驅策力下,投入這場奧運。你是民工、你是參與計畫的建築團隊、你是志工、你是提著烏紗帽賭鳥巢前衛建築會廣受歡迎的副市長、你是廣場裡噙著眼淚看奧運轉播的小市民。無論大官、無論小民、無論演出者、無論爆破工程隊…。夢想,像一張龐大的網,把他們無邊無際編織成無形的鳥巢鋼材彼此環繞擁抱。

一位導覽我們上車的洋人義工,她已參與了七屆奧運回憶:「這是史上最大體育會;沒看過全國那麼多人,只為了共同努力一件事。」


北京奧運西方媒體從質疑、批判、改為讚歎,因為他們看到了中國人的歷史情感與悲憤超越。中國不再自願隔離於世界,憤怒與狂熱的復仇心裡逐漸遠離了這個古老民族。當「日本隊」走入會場時,北京鳥巢觀眾給予極大的掌聲,美英法義…八國聯軍全回來了,一起與北京在歡樂中,共同頌讚一場源自西方文明搖籃希臘的體育盛會。

北京走到這條路很不容易。不談古老的戰亂事蹟,就從二○○一年七月十三日申奧成功那一天起,全球多少人,一路唱衰京奧。二○○一年三大男高音在紫禁城午門前演唱,已被看成了不起的開放大事。在此之前,北京幾乎宵禁,夜晚沒處可去;什剎海仍留著慈禧後花園年久失修的模樣,皇家糧倉只是一群爛胡同違建旁的古建築。

北京奧組會初組成,延攬了一批說英文新華社的老傢伙,三年前我們前去拜訪時,接待人如趕牛口氣,典型官僚,問起台北將辦聽奧之事,態度鄙夷至極;直至蔣效愚主委出面,客客氣氣接受我的訪問,工作人員才又勢利眼地來個態度大翻轉。

而國家大劇院、鳥巢、水立方等前衛國際建築,正面臨國家院士帶領全中國百名建築系教授上書,「毀了北京城!」溫家寶點名批判央視庫哈斯建築花五億美金,不知民間疾苦;鳥巢被政治局常委施壓停工,未施工半年…。提著頭幹活的北京市委書記劉淇與他的幕僚陳剛,不斷地向上層溝通,並且被下令,奧運前一天都不能離開北京。

堅持了幾年,鳥巢築起,開始有了掌聲,企業總部也紛紛在此氛圍下延攬國際建築師。北京的房產界流行一句話,「上海的建築是膽小鬼,貝聿銘已過時,別老找咱中國人。」於是日本隈研吾、美國Stephen Hall…全球頂尖建築師共在北京短短幾年內完成三十九棟國際性建築,其中有三棟包括鳥巢、央視被列入世界十大建築奇蹟。

夢想與堅持,使北京真正贏得了尊嚴。不再賣弄歷史大國的窘態,也不願停留在悲憤式的歷史苦難,北京的夜晚上空,八月八日終於有了二○○八個笑臉煙火。


微笑、汗水、伴隨著骨子裡的淚水,中國完成了爺爺奶奶那一輩作夢都想不到的奧運。我只有一句話留給心愛的台灣:夢想與悲憤只有一線之隔。夢想使我們不斷努力往上升,悲憤使我們停留往下沉淪。還要活在屈辱與被壓迫的悲情中,多久?

Wednesday, August 13, 2008

幸福必修 柴米油鹽經濟學

今周刊廖怡景、孫蓉萍



  結婚還不滿一年,林姓夫妻就已經三天兩頭吵得不可開交,原因就出在“錢”上。林太太向晚晴協會理事長紀冠伶律師抱怨,“我們結婚不到一年,他就已經花光了三十萬元,不僅住在娘家給的房子,家用也都不負擔,還不時要我回去向父母借錢。”林太太不滿先生沒有分擔家計,和先生的爭吵一直到父母出面調停後,才暫時停止。

  “婚姻的戰場不是在家外面,而是發生在家裡面,財務問題就是嚴重的導火線;比較好的方式是能在結婚前就把事情處理清楚,不要混在一起。”紀冠伶歸納多年來處理案件的心得。

  美國《Money》雜誌公佈的一千對夫妻調查統計顯示,八五%的夫妻認為財務問題是夫妻間爭吵的主要原因,有一三%的夫妻表示,他們一個月會為了金錢問題爭吵好幾次。親密如夫妻,金錢問題依然是彼此日常生活衝突的主要原因;然而,要如何才能處理好夫妻之間的財務問題?以目前有一半以上都是雙薪家庭的趨勢來看,“分配問題”才是重要的關鍵。

  聯傑財務顧問公司執行長蕭碧華在《一本女人寫給女人的理財書2實戰版》中提到,“從情侶到夫妻,最大的不同就是對於家庭的責任感,當你和另一半共同完成理財目標時,那種『革命情感』是難以言喻的;不過,這共同目標一定要兩人坐下來好好談,尤其是『共同出資』的部分,更是要好好討論。”

  -共同討論理財模式維繫家庭的經濟基礎

  服務於媒體業的陳碧珠,就是屬於蕭碧華所說的彼此能就共同支出討論的夫妻。“兩人間的信任程度是很重要的。”陳碧珠在結婚前,就已經和先生討論出一套很有條理的方式,來處理家庭財務的問題。因此,結婚至今已經四年了,從未因為金錢支出問題爭吵。

  “說不會爭吵是騙人的,都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家務分工的問題。”陳碧珠笑著說,一直到目前為止,他們都很滿意這樣的處理方式,“這樣,我也省掉很多麻煩,不用去處理在家庭財務上太複雜的問題。”

  陳碧珠夫婦的聰明理財方式,是把支出分成兩個戶頭,一個是家用戶頭,另一個則是教育基金。

  -夫妻同為上班族可提撥固定比率公基金

  家用戶頭是先評估家用的金額,再到銀行開個公用帳戶,分別提撥自己薪水的三分之一存入公用帳戶作為“公基金”的使用;如果有要一起支出的金額,就從這個帳戶支出。

  除此之外,陳碧珠夫婦還辦一張公用支出項目的信用卡,以及在家裡書櫃放一個錢包,每個月陳碧珠都會到銀行提出要支出的金額,放到錢包裡,如果一起出門購物,就會拿公用錢包裡的錢或是刷公用信用卡支出。

  “但還是有彈性啦,比如萬一錢不夠,我有帶錢,小錢就不會再從公基金裡扣回來,會視狀況做調整。”陳碧珠舉例,像出國旅遊,機票錢的部分就各自負擔,女兒花費以及旅行過程的支出就會用公基金。

  如果是修車的費用,因為車子是大家都有使用,所以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費用也會用公基金去支付;還有給各自父母的錢,也說好從公基金支付。

  還沒有用到的資金水位,則先放定存處理。“至於其他三分之二的薪水,就各自打理了。”其實,對於陳碧珠而言,支出的項目不是很大的重點,重要的是夫妻都有一起共同負擔家用的成就感。

  公基金的部分,陳碧珠夫婦以每月各自提撥一定薪水比率方式處理,但女兒的教育基金帳戶,則採用不同的方式。

  他們先是以女兒的名字開立帳戶,兩人都是法定代理人,基金不以固定薪水比率支付,而是各自依自己的財務能力來評估提撥金額。

  “雖然我們各自幫女兒投資的標的不一樣,但也不互相幹涉;如果是收到個人信用卡的帳單,都有默契不會去打開它,若是收到公用信用卡的帳單,則每個人都可以打開來看。”陳碧珠認為,雖然很多朋友都會想要掌管先生所有的資金,家用也要由先生負擔,但她卻不以為意,“雖然這個方式是由先生提出,但是我並不覺得有任何不舒服。到目前為止,我都覺得這種方式很自由,而且也很公平。”

  -無工作者負責家務另一方可采定額撥款給家用

  “不讓老婆伸手向老公拿錢,是維持婚姻尊嚴的好方法。”收入頗為豐厚的投資人梁明智,分享他處理家庭理財的原則。

  梁明智採用的方式,是半年開一次支票,每次六張,讓銀行託收支票。每個月的一日,就會有一筆固定的家計費用,匯到太太的帳戶裡,戶頭的錢全部交由太太一人打理,結余的部分,則讓老婆當作私人零用錢使用。

  “我主外,太太主內,彼此給對方自由和尊重,是我處理家計支出最大的原則。”梁明智認為,雖然家庭主婦沒有帶來實質的收益,但在整個家庭的維持上,也有很大的功勞,所以他也從來不過問妻子在家用之外的金錢如何使用。

  除此之外,由於梁明智還有許多股息的收入,因此,他每年都會固定撥一定的比率到太太戶頭裡。

  對於梁明智來說,這樣的作法,不僅可以讓太太不必伸手向他拿錢,同時也可以控制固定的支出。

  梁明智採取家用支出和投資損益分開計算的處理方式,因此,除了每月的家用之外,投資獲利的虧損,由梁明智全權負責。而投資戶頭屬於個人操作,所以不納入家用的計算範圍內。

  “但若是有額外的支出,如小孩的遊學費用或是平時的教育支出,就會額外支付。”雖然對自己處理家庭財務的方式很滿意,不過,梁明智也強調,沒有一種方式是最好或最不好,只要彼此能適應生活,就是好的規畫方法。

  服務於“吉地喜物流公司”的洪秀苑,原來在外商公司工作了十五年,公司結束營業後,在股票市場衝鋒陷陣,幾乎賠光手中優渥的退休金,之後才開始想到家庭理財這件事...(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607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我是覺得夫妻不要計較太多,錢可以一起用,

我家帥的薪水都是交給我耶,
不過老實說,扣掉房貸、保險、和他的生活費後,
我可以管的錢也很有限。
因為我也有在工作,且薪水比帥多,加上帥要還房貸,
所以目前家用的錢都是我出的。
我是覺得夫妻不要計較太多,錢可以一起用,
但水身邊一定要自己留一些錢,以備不時之需,
不要全部拿出來,一毛都不留喔!

家中財務大臣,誰來當?

在美商公司擔任業務部高級主管的胡先生和在金融機構任職的太太,兩人各撥出部分薪資當家用基金,視實際情形隨時調整比例。先生、太太固定拿出4萬元放到公用帳戶,家裡開銷、孩子教育費、休閒旅遊、買車等全由公款支應。

‧大家健康 2008/04/11
婚姻生活不外柴米油鹽醬醋茶,面對各項支出,夫妻如何調配?「你的錢是我們的錢,我的錢是我的錢」行得通嗎?若夫妻常為錢事爭破頭,久了自然傷感情;若夫妻財理得好,家除了是避風港,也是創造財富的好所在。


【文/施沛琳】

「為什麼會有卡債?」阿威與筱琪這對新婚夫妻才共同生活1個月,這天筱琪氣急敗壞地拿著信用卡帳單質問阿威。阿威不語,在筱琪逼問下他才吞吞吐吐地回說:「錢都交給妳啦,我沒現金,只好刷卡囉!」


接下來的日子,阿威的薪水仍交給筱琪,但類似的情形仍持續發生。最後,阿威堅持要自己管錢,但筱琪認為阿威花錢沒節制,錢在他手裡,會更糟!兩人僵持不下,吵到要離婚。


緊握財政權不鬆手 另一半動腦找路走


在京城銀行擔任國外部副理的王訓誠常碰到類似案例。他接觸的卡債個案約有1/3的夫妻,會因錢的問題吵到夫妻失和,如果互不相讓,嚴重的可能就離婚收場。對於有交情的客戶,他會勸和,建議夫妻共同來理財,像阿威與筱琪,經他努力溝通,兩人決定各管各的財務,家用則共同分擔。


因家庭問題到約明協談中心諮商的夫妻,約有五成在深入會談後發現,糾紛的源頭仍離不開錢。中心主任戴俊男曾輔導一個個案,一對結婚10多年的夫妻,先生投資失利而負債,表明要換小一點的房子,太太才驚覺先生的財務狀況不佳,雙方衝突到要離婚。


年過50的鄭先生是開業醫師,30年前結婚時,太太是全職家庭主婦,要求掌管家裡的經濟大權,每月給鄭生先不到一成的零用錢。然而,鄭先生偶爾也需應酬交際,漸漸發現零用錢不夠,刷卡預付,卡債纏身。


帳單寄到家裡,太太不得不去償還,不過,兩人不免起口角。他與太太協商,希望要回理財主導權,太太仍強勢地決定由她理財,他只好摸摸鼻子不再提。後來,有朋友建議他開設祕密帳戶,把一些外快存到新帳戶,才得以保有私房錢。


不論誰管錢 有共識才能相安無事


傅容與太太都是大學教授,每月固定撥一筆款項給太太當家用。有一年所得稅需要補繳,他拿錢給太太繳款時,太太卻回他:「我的錢夠,已繳過了。」讓傅容相當感激。傅容的父親去世後,留下幾百萬的遺產,他認為該給太太一份,以資慰勞,太太婉拒說不缺錢。而傅容仍堅持地匯錢到太太的戶頭,讓她去換新車。


在美商公司擔任業務部高級主管的胡先生和在金融機構任職的太太,兩人各撥出部分薪資當家用基金,視實際情形隨時調整比例。先生、太太固定拿出4萬元放到公用帳戶,家裡開銷、孩子教育費、休閒旅遊、買車等全由公款支應。


偶爾公款的錢不夠,胡太太會先提出一筆錢,借給公款帳戶,等雙方領下個月薪俸或年終獎金時再償還。因兩人達成默契,財務上相安無事。不過,當胡先生想把公款裡多餘的錢做投資,卻與太太想法不合,而產生爭執。


不論一起理財或各自管錢,在某些家庭,夫妻因錢事而吵架的情形不時上演;但也有夫妻經由溝通、商議彼此可接受的方式,使夫妻感情更緊密。


管帳的一方 如何讓伴侶安心


從事金融業20多年,王訓誠接觸客戶的經驗是,「三年級生」的夫妻因觀念保守,儘管丈夫是家庭經濟支柱,但當太太沒有工作時,往往會因缺乏安全感,而緊緊抓住錢財的主權,所以多數家庭的財務掌握在太太手裡,先生藏私房錢的情形普遍。


至於「四年級生」,由於女性逐漸走入職場,和丈夫同為家庭經濟來源時,就比較容易和丈夫協調理財原則。「四年級生」王訓誠以自身經驗為例,由於在銀行工作,行員存款利息較高,剛結婚時,太太的薪水保留兩成為零用錢,其餘交給他處理,但存款所有權歸太太,家用全由王訓誠負責。


婚後5年,孩子誕生,加上購屋,雙薪家庭的財務逐漸吃緊,他和太太商量後決定,房屋貸款、購車款項與孩子教育費等支出由他出資,家用則由太太處理;直到兩個孩子就讀大學,一人各付一個孩子的教育費。


至於投資,則各自作主。「我們都是基督徒,不會為了錢財吵架,當這方面有問題,一方提出時,另一方也理性看待。」王訓誠說。


管帳的一方如何讓另一半安心?王訓誠說:「記帳,記流水帳;公開,透明化。」像他家的帳本與存簿都放在兩人知道的地方,隨時可翻閱瞭解家中財務,家庭理財主要靠彼此的信任與默契,帳記得愈清楚,家庭財務就愈透明,更能增加信任度。

關於家裡「錢」的收支問題…

評價: 0 友善列印 轉寄好友
發起:aailing 2008-07-15 16:45
我先生一直有花錢的問題,而「錢」也都是我們爭吵的大部分原因。
我們都有不錯的工作,我自己小有積蓄,也多有投資。開源節流,沒有負債。
他雖然收入不錯,但存款是零蛋,有多出來的開銷,一定向我借。
有時有還,有時沒有還。
但重點不是還不還的事,而是用錢的態度。
他常常亂買東西,眼鏡配十副,買名錶,買一堆磁鍊…(根本是沒有必要的花費)
喜歡分期付款,寅吃卯糧,著重於眼前的享樂,不考慮後續是否自己能負擔。
我非常不能認同這種行為,也因此爭吵數次。
最後我實在受不了,只要他每月按時繳納房貸及家用公基金,
我就不干涉其他用錢的事,以免增加不快。
如果能夠真的切乾淨,不聞不問,不理不睬也就罷了。
但在不管的壯況下,最後發現他私下辦了信用卡,
向銀行小額貸款,一堆分期付款,每次都只繳「最低應繳金額」…
最近又因他的「額外收入」暫停,向我們公積金借錢還這幾個月的刷卡費。
等過一、二個月「額外收入」恢復後,就可自己處理及還錢。
(我很懷疑到時他可能無法有多餘的錢還公積金)

對此,我感到生氣,這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們整個家及婚姻感情。
我實在不能忍受「負債」這件事!
尤其是因為他的自私,他的貪圖享樂….
我與他溝通,希望能改善情況,
但他卻能理直氣壯的說: 「我每月房貸及家用公積金都有付,錢也慢慢會還,你就不要唸了…,我又不是像有些人刷卡買了一堆房子,欠了幾百萬….,你說不管我的花費的,我要負債是我自己的事,你可以不用管! 」
我實在覺得噴火,好的不比,比壞的,說到比你糟的情況,你就好像變成「好的」,
那些強盜偷竊者也是自小從家裡的小錢先偷…..
我很擔心這樣下去,事情會越來越嚴重,到時會怎樣都不知道。
我不求賺大錢,累積財富
只要求「有多大的屁股坐多大的椅子」,這樣會過分嗎?
實在苦惱,這樣的事我覺得已經讓我無法再維繫婚姻了……為何說了那麼多次,他總是依然故我?

我們是怎麼分配家用分擔的?

http://blog.pixnet.net/bjsweetheart/post/20941169

取消軍教免稅「玩假的」? 財長:當然是玩真的!

2008-08-13【中時電子報潘羿菁/台北報導】

賦改會今(十三)日舉行工作小組會議,針對取消軍教免稅及配套方案做出決議,財政部長李述德傍晚表示,取消軍教免稅已經達成共識,共計約有155億元稅收,配套措施將會由教育部與國防部再作研議,希望明年上半年可以送至立院,一旦立院通過後,明年薪資所得將在民國九十九年申報扣繳。不過外界質疑這是在「玩假的」,他則回應,「當然是玩真的」。
李述德表示,取消軍教免稅早在會前會當中達成共識,老師的配套措施包括調降授課時數、導師調薪與改善教學環境等,軍方配套措施則是研議調升志願役軍人的薪資,配套措施的細項部分則有待教育部與國防部作溝通研議。

李述德指出,由於取消軍教免稅還必須搭配促產條例落日後的調整綜所稅、營所稅,由於是適用同一稅法,必須都研議後,透過一個包裹式修正案送出,單獨送法案的話,「到時候給你東加一個、西加一個,就會亂掉」,目前希望將在明年上半年送交至立法院,外界擔心法案在立法院可能遭到杯葛,由於共識已形成,僅有技術性問題,在充分溝通下應該可以樂觀期待。

不過外界質疑,爭議多時的取消軍教免稅是否「玩假的」?對此,李述德表示,財政部很重視這件事,邀請大家來也是希望可以廣納好意見,「好的建議我們採納、不好的我們就謝謝,當然是玩真的 我們是政府做事要負責,不負責就下台,外界質疑是真是假,我們走著瞧!」

另外綜所稅、營所稅與營業稅簡化稅政方面,都在研議申報途徑與申報表格等簡化,舉例來說,未來綜所稅不排除直接用現金繳納;而在疏減訟源方面,訴願委員會如何改進、與納稅義務人的權益如何改善等,都是研議的重點。李述德表示,目前是由專家學者提出建議,財政部統整之後將在九月第二週的期末聯席會議當中提出。

取消軍教免稅達共識 配套降低授課時數與軍人調薪

【中時電子報潘羿菁/台北報導】

賦改會今(十二)日召開第一次工作小組會議,針對五大項議題進行討論,其中取消軍教免稅方案最受外界矚目。財政部長李述德會前表示,取消軍教免稅已經是共識,不過一定會有配套措施,大方向是降低教師授課時數、改善教學環境與適度調高軍人薪資。


李述德表示,取消軍教免稅後,預計可以為國庫帶來大約130億元的稅收,由於這項措施影響三十多萬人,所以「這些人的權益也要做合理的考量」。

至於外界質疑徵稅之後又透過補貼方式還給軍教人員?李述德認為,「這也不能叫補貼,拿來之後就是國家的公款,公款怎麼用是透過預算相關程序去進行,只是把免稅例外的作法回歸稅制裡頭,該繳多少大家都是一樣的」。

李述德強調,軍教人員的權益不能被忽視,因此將會提出配套措施,初步以改善教學環境、調整合理教課時數及軍人薪水如何合理調整等。今天的會議最主要還是凝聚委員的共識,讓配套措施可以更精緻與更具可行性。

李述德表示,今天會中結論將會在下午四點一併向大家宣布。

簡錫堦:老師應爭取教育預算經費 而非徵稅後的補貼

【中時電子報潘羿菁/台北報導】

取消軍教免稅達成初步共識!財政部長李述德今(十三)日上午表示,取消已經成為共識,不過配套措施還有待討論。但是公平稅改聯盟發言人簡錫?則表示,根據財政部委託調查指出,受訪民眾有四分之三民眾贊成取消,「老師不繳稅就理不直氣不壯」,建議取消軍教免稅的配套應該法制化,全教會也應該爭取教育預算經費而非對於配套措施斤斤計較。

賦改會今日舉行工作小組會議,針對五大議題進行報告,議題包括取消軍教薪資所得稅免稅配套方案、疏減訟源研究、綜所稅簡化稅政研究、營所稅簡化稅政研究以及營業稅簡化稅正研究,其中以取消軍教薪資所得稅免稅方案最受到外界注目。


簡錫堦表示,會議當中針對取消軍教免稅沒有任何異議,不過建議全教會提出的配套方案可以法制化,「讓老師安心,不會今年有方案,明年就取消」,不過既然配套方案是要改善目前的教育環境,就應該爭取擴大教育預算經費,不應該只針對98億元。

簡錫堦指出,國家稅收是統收統支出,收支在老師身上的就應該放在教育環境改革上,目前台灣教育經費占國家GDP僅有3.8%、南韓4.6%、美國5.6%、歐洲6%以及北歐的7.3%至8.4%,只是爭取提升到5%就有六千億元的教育預算經費可用,「全教會應該放眼於教育經費」,現在就希望取消軍教免稅方案可以在今年底通過。


至於在軍職人員取消免稅事情,簡錫?表示,國防部基本上沒有反對,不過要求徵稅之後要加薪,由於先前已經加薪過兩次,如果這次立院通過,等於是加薪三次。

全教會:有合理配套,不反對取消教師免稅

【中時電子報潘羿菁/台北報導】

賦改會今〈十二〉日召開第一次工作小組會議,爭議多時的取消軍教免稅方案最受外界矚目。全教會課稅小組召集人葉慶龍表示,只要全教會提出的配套措施能定案,包括降低國中小教師授課時數,幼稚園及國中小導師調薪等,全教會不反對取消。

但葉慶龍仍不平地表示,教師的薪資所得免稅是當初政府給老師的「工作條件」之一,不是老師的「免稅優惠」,如果要修法取消就必須要有合理配套方案。現在物價都在調漲只有薪水不漲,如果又課稅,老師的實質薪資就是相對減薪。

葉慶龍表示,全教會研議的配套方案包括,降低國中小教師授課時數,幼稚園及國中小導師調薪兩千元、補助國中小約聘僱行政與輔導人力,以及部分經費作為教師進修費用,這項方案希望與教育部協商定案。

葉慶龍強調,「我們沒有反對,但是我們認為要有合理的配套」,而且現在的時機是否恰當,應該要考量一下。他說,全教會已經被醜化、污名化,所以不敢講現在適不適宜,只是希望政府可以多考量。

取消軍教免稅?全教會盼導師授課再減1節

【中央社】

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將軍教免稅配套措施納入討論,全教會今天說,希望未來如取消免稅,國小導師授課時數和科任老師能差四節,增加親師溝通時間;教育部則表示,目前溝通情況是導師和科任相差三節,如要多減一節,則需要多增加六億元經費,這部分需要和行政院討論。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指出,過去教師的待遇比較差,因此給予薪資免稅,如果未來取消免稅,希望教育部能夠確保降低授課時數法制化。


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今天召開工作會議,討論「取消軍教免稅案」,如獲通過,未來教師課稅稅收增加所得新台幣九十八億元,將規劃用來改善教學環境、提高導師費、減少授課時數等。

全國教師會希望國小導師可再減少一節課,讓導師和科任比照國高中老師相差四節課,預估將額外增加六億元經費。

教育部表示,降低導師授課時數可增加老師輔導學生的時間,但經費問題還需要與行政院溝通。

夫妻家用如何分攤最好?

Money+ / 2008/05/26


前言:有人說金錢是婚姻的一大殺手,不論新婚小倆口或是老夫老妻,都會面臨如何分攤金錢的棘手難題。此時究竟怎麼做最好、最公平?

*文:Money+理財家提供

「我的Baby快生了,家裡應該裝台冷氣,老公竟然叫我自己出錢。他說︰『你懷孕,我每天接送,你也沒付我油錢!』聽到老公這種回答,我真是寒心。」這是一位準媽媽在網路聊天室吐的苦水,情節雖然誇張,但也透露出不少現代雙薪夫妻為了「家用」該由誰負擔而起爭執的實情。

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祕書長劉凱平直言,夫妻如果不共同理財,很難成功,只是,如果連家用分攤都擺不平,就更談不上共同理財這檔子事了。上一代家庭多半是男主外、女主內,雖然只有一份薪水,但是養兒、置產、退休,短中長期的理財目標幾乎都能實現。現代家庭主流已演變成雙薪夫妻,二份薪水,各管各的錢,結果反而是經常大嘆「無財可理」、「愈理愈窮」。

夫妻理財愈理遇窮 癥結就在家用分配
匯豐銀行財富管理處資深副總裁莊懷德在與客戶接觸經驗中,也發現到不同世代夫妻的差異。莊懷德表示,夫妻的財務都會各自擁有「公領域」與「私領域」,「但是年長夫妻的私領域比較少,年輕夫妻的私領域相對較多,」這主要是對於婚姻關係缺乏信心,使得現代夫妻積極建立「私領域」,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家用分攤,先生與太太都會希望從自己口袋掏出來的錢愈少愈好。

家用到底該怎麼分攤?根據民法第1003 條之一︰「家庭生活費用,除法律或契約另有約定外,由夫妻各依其經濟能力、家事勞動或其他情事分擔之。」顯然現實社會存在許多家用分攤糾紛,甚至成為離婚的導火線,因此,才需要法律明文規範。

找出最合適的家用分配模式
家用分攤從早期「先生賺錢、太太管錢」的單一模式,迄今衍生出至少6種模式,但是理財專家普遍表示,沒有一種模式可以稱為「最佳模式」,因為各有優缺點,也各有不同的適合家庭;有的家庭還會因時制宜,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家用分攤模式。

模式 1 一人全權支配
薪水交由一個人(妻或夫),由她(他)全權支配所有家用,這種方式適合互信基礎夠的夫妻。而拿到財政大權的配偶,不僅要有理財能力,更要有無私的精神,不能將全部動產、不動產都登記在自己名下,因為一旦讓另一方有「做牛做馬」的不好感受,夫妻關係就很難長期維繫。

模式2 高薪者提供部分家用
例如先生只給固定家用,不夠的部分才由太太的薪水貼補,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日常開銷穩定的家庭。反之,如果太太需要貼補的缺口經常很大,而只給固定家用的先生卻有很多餘錢來「善待自己」,諸如大手筆添購個人奢侈品的話,太太當然就要跳腳了。

模式3 高薪者負責所有家用
譬如高薪的先生負責扛下所有家用,太太賺的薪水可以完全用在自己身上,適用在所得相差很懸殊的家庭。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開銷龐大、又沒有預先做好保障規畫,家庭財務其實潛藏很大的風險。

模式4 設立公共家用帳戶
由夫妻成立共同帳戶來支應共同開銷,乍看是最符合公平原則,但爭執也最多,問題出在「共同開銷」的定義。例如太太想在客廳添購一盞數萬元的歐式古董落地燈,理由是既美化家中氣氛,又能當成收藏資產,應該屬於家庭共同開銷;但先生卻認為這只是太太個人喜好,反對由共同帳戶支出,類似爭執就會經常不斷。

模式5 各自負擔特定家用
由夫妻各自負責特定開銷,譬如先生扛房貸,太太負責一般家用。如果夫妻所得相近,各自負責開銷的金額也相差不大,就能相安無事;但是若某一方支出的金額浮動很大,或是一方負擔金額持續下降、另一方負擔始終居高不下的話,夫妻間仍然會時起齟齬。

模式6 各自負責理財目標
譬如由先生負責平日開銷,太太的薪水專作退休金準備,也就是先生負責達成短中期理財目標,太太負責長期理財目標,夫妻協力、專款專用,這種方式可讓家用爭執降到最低,但是雙方都要有一定的理財能力,才不至於兩頭落空。

夫妻談家用分配 要先建立3大認知
其實夫妻不管選擇哪一種模式,都要先建立3大認知,才不會造成家庭和諧及阻礙夫妻共同理財的目標。

認知1 消極面避免造成家庭財務風險
夫妻討論家用分攤,不能只是抱著「將眼前帳單付清了事就好」的心態。友邦投信總經理張一明提醒,「一個家庭有兩個profolio(投資組合)與帳本,潛藏著高風險。」莊懷德補充,因為這種家庭普遍缺乏中長期的理財目標準備,很容易賺多少、花多少,「餘糧」普遍不多,如果又都各自進行高風險投資或是高負債的話,家庭財務就會出大問題。因此夫妻討論家用分攤時,至少要先關心對方的消費與投資狀況,才能避免潛藏的財務風險。

認知2 積極面發揮共同理財威力
夫妻討論家用分配責任前,應該要先取得中長期理財目標的共識,才能一起把短中期開銷降到最低,以儲備中長期財富為最重要目標。這裡我們舉家用開銷中通常最沉重的房貸為例。

貸款700 萬元, 年利率3.5%,採取本息平均攤還法。假設A家庭是「親夫妻、明算帳」,房子登記在誰的名下,房貸就由誰去扛,選擇貸款年期20年,每月攤還本利和約4萬元;B家庭夫妻齊心全力還款,選擇貸款年期10 年,雖然每月本利和近7萬元,但可以比A 家庭提早10 年還清房貸,並省下利息144萬元。

B家庭從第11年開始,每月負擔大幅減輕,若能每月共同投資5 萬元到年報酬6% 的金融工具上,10年後就能再滾出一筆823萬元的財富出來。相較之下,A家庭如果沒有將餘錢拿來投資,20年下來不僅比B家庭多付了144萬元利息,還少了8百多萬元的財富。因此,雙薪夫妻如果可以共同理財,把家用做更有效率的分配與運用,就有機會幫家庭創造最多結餘與最多資產。

認知3 建立互信機制夫妻理財模式可長可久
台灣離婚率亞洲第一,不論是採取資產共同持有,或是讓資產透明化,只要互信基礎良好,就可以一起攜手打拼。

劉凱平形容夫妻關係就像是一起開著車上路,如果齊心協力,「就能在油箱全滿的情況下,一路快樂的開到墾丁」;但如果連家用分配都攻防不斷,「就像是油箱不斷漏油,可能只開到台中,旅途就要中斷了。」因此,不管採取哪一種家用分攤模式,只要能建立共識與互信,夫妻就有機會「一路逍遙到墾丁」。

論閱讀的品味

非觀點隨筆》論閱讀的品味

【聯合報╱劉森堯】 2008.08.13 03:18 am


吉朋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一書中分析羅馬帝國最後滅亡的幾個主要原因,其中有一個竟然是帝國末期全民知識品味的腐化低落,想來真是耐人尋味。吉朋這樣寫道:「大詩人的名字幾乎已被忘光,大演說家的名字為詭辯家所取代,一大堆批評家、編輯家及註解家等模糊掉了真正學問的面目,天才的式微引發品味的腐化低落。」就學問這一環而言,羅馬帝國晚期的哲學早已淪為古物研究的不正經風氣,要不就是耽溺於占星術的迷信行為,使得人們在面對殘酷的命運之時一籌莫展。總之,羅馬共和晚期,也就是西塞羅時代,大家對知識的高品味格調至此蕩然無存,未幾羅馬帝國遂亡。

當然,一個社會在知識上品味的低劣必然和許多其他因素互為因果,比如政治不清明,經濟蕭條,教育水平低落,社會風氣敗壞等等,都可能對整體人們的心靈造成重大影響。據說以前胡適先生每次從國外回來,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去逛書店,想了解一下近時大家都在讀些什麼書,書店裡頭書本銷售情形必然反映著當下一般人的心靈狀況和思想水平,或者更進一步看,說明著大家在性靈生活上的品味方向。

前陣子報載台北兩所女子高中在入學考試甫一放榜,學校立即為即將入學的新生開出入學前必讀的書單,我看書單上所羅列書目,大多是以文藝為主的作品,幾乎沒有一本和課業有關,有人或許會懷疑,對一個即將進入高中的學生而言,讀這些書有什麼益處呢?我的看法是,要說實際效益恐怕談不上,但從另一角度看,這些書卻又都是有助拓展心靈視野的文學作品,對一個高中學生而言,一方面帶有智慧啟蒙的功能,另一方面又有助於提昇文學閱讀的品味能力,智慧的啟蒙靠天資和機緣,這是個人的造化,而閱讀品味的提昇則有待慢慢的培養,大多時候,有待學校師長在課堂上的諄諄善誘。

近時經常有人批評當今大學生在閱讀品味方面普遍低落的現象,依我近年來的觀察所得,這是事實,不但閱讀品味低俗,連衣著打扮或甚至所進行的愛情活動也是如此。許多人進了大學之後,閱讀品味仍停留在國中水平,有的甚至還耽溺於看幼稚的漫畫讀物,不少女大學生仍天天看劇情可笑的韓、日劇,藉此滿足永遠達不到的愛情幻想。我看更有不少大學生特愛看智商水平極低的進口鬼片,飽受被虐驚嚇之餘,更是嘖嘖稱奇,樂此不疲,以致我在課堂上為破除怪力亂神迷信而再三強調這世上沒有鬼怪這回事時,竟然沒有人肯相信,甚至還被譏評為「鐵齒」不可理喻,我只能說,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隨她去吧。

我堅持認為讀文學絕不只是學文的人的事情,不管你進大學讀的是什麼專業,好好接觸文學,精采的文學,這甚至還是一種生活教化和品味培養的生命風格,一生受用不盡。我認為上述台北兩所女子高中的做法非常有創意,也很值得效法,從高中階段培養讀課外讀物的習慣,並藉著此一習慣的養成,慢慢深入文學知識的堂奧,未來漫漫無涯的知識探索之路,肯定必是多采多姿的。

Tuesday, August 12, 2008

江洋波瀾》不幸的權利

【聯合報╱楊育正】 2008.08.12 03:19 am


趙小姐最近從一家醫院轉介過來,她自十年前罹患子宮內膜癌,由一家醫學中心的權威醫師診治,其間多次復發,經醫師費心的治療,病情雖有起伏,仍能與疾病共存,非常難得。轉來我們醫院的唯一原因,是因為對某一項藥物的特殊需求,在原來醫院無法配合。

從趙小姐言談之中,以及多次提到要遵照原來醫師的治療規畫及用藥,可以體會到趙小姐對原來的主治醫師的充分信任,和十年來建立的良好醫病關係。我們很樂意提供服務,配合病人的需要,但是很快的,就感受到這是一項吃力卻不易討好的工作。病患多次復發,由於病情坎坷,原來的主治醫師除了在用藥的主要原則外,任何病患主觀的感受和要求都曲意配合。病患新到一家醫院頓時感覺格格不入,因此抱怨連連,醫病雙方只要一就不同觀點開始對話,立刻感受到病患強烈的負面情緒,似乎她的不幸,使她有權利要求所有的配合。

我瞭解重症病患的心理反應,許多病患生病後的心理狀態,常停留在憤怒和懊惱,潛意識裡覺得天下人都虧欠她,這樣的情緒,不僅自己和周遭親友一同難過,也將不利於病情的控制,使適當的醫療很難進行。

做為治療癌症的醫師,我們經常得以近距離觀察生命的起落,感知中如果有一個絕對的存在,我們當將自己的生命、生活與之配合。生命如果是一幅畫,有明亮面也會有黑暗處。藝術大師李叔同,在生命的盡頭,自覺華枝春滿,天心月圓,臨終前寫的「悲欣交集」四字,不但是人生最後的感悟,也是對生命焠煉觀照後的至論!

有一首由Eric Idle所做的歌‘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Life’,提醒我們正向思考。此歌常在足球比賽中被唱,相對的,也常用於喪禮。我們如何計算擁有更甚於沒有?我們這一代的台灣人多半未經歷戰亂、牢獄、飢餓、拷打折磨,我們已較世上許多的人幸運。如果我們有衣服穿,有房子住,還有食物在冰箱,我們已比世上多數的人富裕。如果我們有信仰的自由而無懼於騷擾、逮捕或死亡的威脅,我們已比世上大多數人更受祝福。至於許多常被忽略的幸福:如擁有家庭的溫暖、路上遇到陌生人友善相待、心安理得的付帳、樹林中漫步時,感覺清新的喜悅,甚至今天清晨5:40,當第一線曙光,從向東的落地窗灑入廳堂,滿室霎時光明燦爛,沐浴其中,悠然恬靜,這樣的幸福你我計算到了嗎?

如果我們曾經為生活中的不幸陷落在低落的情緒裡,我們可曾為生命的豐富而感謝?《聖經‧路加福音》記載耶穌為十個痲瘋病人治好了病,然而真正懂得感謝的卻只有一個撒馬利亞人。

我們不應看輕任何憂傷的心,不幸者的權利,當和感恩的心同在。

松本清張(Matsumoto Seicho)

要理解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大師松本清張的前半生,以及他的寫作動機,這是一本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松本清張寫實自傳,他的回憶錄!

松本清張絕對不只是世界文學史上的傳奇,他的不凡成就、小說影響,致使他成為20世紀文學巨人!

透過松本清張,看日本,進入日本,深入日本!

【名家推薦】
◎楊照(新新聞周刊副社長兼總主筆,小說家、評論家)
「這本《半生記》就非常詳細地道盡松本清張親身經歷40年艱苦的生活磨練,致使他在作品中特別同情小人物。身為一個只有小學學歷、出身卑微的僱員,松本清張在報社屢屢遭受白眼,甚至漠視他所蒙受的屈辱和鬱悶。松本清張在成名以後常常回憶過去的生活,表示:「那些夢,幾乎都是貧窮時代或軍隊時代的夢啊。沒有米了,明天拿什麼給家人吃呢?在北韓的兵營裡,思念著家人怎樣生活而坐立不安……早晨醒來,渾身都是冷汗。」這種時代與生活的烙印,使松本清張的創作呈現出一種「庶民性」,不僅在思想上代表了日本的平民文學,而且他力求自己的作品接近庶民,即為普通老百姓而寫。與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相比,松本清張的文風更加平易近人,通俗流暢,從而深獲日本各個階層的讀者所喜愛。

松本清張是個傳奇,無法複製的文學史,甚至是人類文化史傳奇。一個沒有推理習慣,缺乏推理能力的社會,必然招引來許多謊言,更多黑霧。今天在台灣讀松本清張有何意義?意義大了!借人家『清張革命』來培養我們自己的推理傳統,更希望借人家『清張革命』的歷史視野,來透視、來驅趕籠罩著台灣人的眾多謊言與更多黑霧。

松本清張早期作品,從《零的焦點》、《點與線》到《砂之器》,幾乎都處理同樣的主題。一個人如何努力地想要維持自己在「戰後」混亂中得到的新身分新機會,他們不惜犯罪殺人都要保守祕密,不願回到從前貧困低賤的命運裡。

這種有血有淚的犯罪動機,震撼了日本讀者。有人在這些角色身上讀到自己的「戰後」變動,更多人則藉此領略到了自己所處社會的嚴格無情,也分享了那些罪犯悲劇性的追求,追求超越著身分的難得自由。

靠著戰前戰後的親身具體經驗,松本清張才有辦法把這些人物與故事,寫得有血有淚。他不只了解他們,他就是他們之中的一員,在「戰後」改變了命運脫離貧賤微寒的人。

松本清張是幸運的,他一路走上了和前半生截然相反的後半生,沒有人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逼他回到前半生的處境裡去。他清楚明白自己的幸運,他清楚明白有些人不像他那麼幸運,他也就清楚明白這些人的絕望與痛苦。他將這些人的絕望、痛苦寫得淋漓盡致,讓讀者不忍心讀,卻又忍不住要讀。

看似意外,和後半生格格不入的前半生回憶,其實正藏著松本清張作品迷人感人力量的深刻源頭啊!」

Sorry與Excuse Me不一樣嗎?

Sorry與Excuse Me不一樣嗎?  (讀者來函,Michael、台北科技業)

英國語文學家 Michael Swan在他的名著Practical English Usage中曾經細分過Excuse me與Sorry。Excuse me通常在說或做可能令人不悅的事情之前使用,有"announcement"的意思;而Sorry在說或做這種事情之後使用,表示歉意。
美國人比較常用Excuse me,通常在要打擾別人或要打斷別人談話或要吸引別人注意時使用。
1.Oh. Sorry, did I step on your foot?(噢,抱歉,我有沒有踩到你的?呢?)
2.Excuse me, could I get past?(對不起,可以借過嗎?)
3.Excuse me. Is this seat taken?(請問一下。這位子有人坐嗎?)
4.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station?(對不起,可以告訴我到車站去該怎?走嗎?)

Sorry是說話者"有不好的消息要告訴對方",或"幫不上忙"、"未達到對方期望"或"犯錯"時表道歉使用。
例:
I'm sorry. We don't have any red dresses.(很抱歉,我們沒賣紅色洋裝。)
I'm sorry. I'm late. (對不起,我遲了)
Excuse me和sorry有時亦可互用,別人講話我們沒聽清楚,可以用sorry,也可以用excuse me,但尾音的語調會提高。
聽以下A、B兩人的對話實?,自可輕易牢記。
  A:It's the plumber at the door.(修水管的工人在門口了?)
  B:Sorry?(什??)
  A:I said it's the plumber(我說是修水管的工人。)
  B說的Sorry?,也可改說Ex-cuse me?是要求對方再說一遍。用時請留心語氣語調。 或者英國人有時更愛用pardon或I beg your pardon來表達。

Monday, August 11, 2008

SG地鐵路線圖


旅行工具 ─ 世界地圖

http://www.hkba-travel.org/travel_tools/tools_map.htm

(新七層樓酒店)


檢視較大的地圖

New 7th Storey Hotel(新七層樓酒店)
地 址:229 Rochor Road, Singapore 188452
交 通:於MRT Bugis 武吉士 (EW12)站.
出閘後見到Guardian轉右直行再轉右, 上扶手電梯後, 反方向步行約1分鐘﹐見到紅綠燈轉右(不要過馬路)。直行一個街口(2分鐘)﹐過了紅綠燈馬路再行幾步便可見到DHL汽球。New 7th Storey Hotel 就在DHL汽球隔離。
電 話:(65) 6337 0251
網 址:www.nsshotel.com
Keywords: New 7th Storey Hotel(新七層樓酒店)﹐廁所﹐洗手間﹐新加坡, Bugis, Budget Hotel

SG MAP

新加坡》竹腳市場 華語嘛ㄟ通





竹腳市場就像台灣的傳統市場,經新加坡政府規畫後,已成為在地人和觀光客聚集地。在這裡,可以見識當地五花八門的食材,享受和老闆殺價的愉悅,並體驗新加坡人生活風貌。



菜市場的華人老闆不少,用華語多半嘛ㄟ通,殺價更方便。

又到了旅遊旺季,到過新加坡的人,都會對這個整齊、規格化的城市感到不可思議,建築規畫一如電腦主機板。但有機會到新加坡二次遊的人,不妨試著一大早到菜市場來,有機會看到另一個不同的新加坡,充滿人味的新加坡。


新加坡的菜市場有清楚的「市場區隔」,從大方向來看,比如廚師們想買與印度料理有關的食材,通常會選擇「竹腳菜市場」,在市場內外都有專售店。如果想買中式料理,則會選擇華人聚集的「牛車水」菜市場。


從細節來看,以「中峇魯熟食中心」為例,一樓售賣鮮肉、蔬菜及水果,二樓是熟食中心,這與台灣較具規模的菜市場類似,如南門市場、天母的士東市場也是這樣。


至於殺價,就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了,在這裡同樣可行,而且華人老闆不少,用華語多半嘛ㄟ通,店家報的價格是以「公斤」為單位,只是在講究效率與績效的新加坡,如購買量不大的話,即使是攤販老闆也懶得多說廢言。








竹腳菜市場(Zhujiao Centre)



新加坡有綠色、黃色、紅色各色香蕉可選,紅香蕉除了皮比較薄外,香氣與甜度都與一般香蕉無異。

有「小印度」之稱的竹腳菜市場,是新加坡最具規摸的室內菜市場及熟食中心。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約七點左右到市場,一方面可以挑選的魚種較多、品質較好,一方面買菜的人還未達尖峰,跟老闆容易多一點互動。

竹腳菜市場入口是海產區,地上一灘灘水,堆疊的保麗龍箱子是從馬來西亞一早運送來的漁獲,冰塊化成了水才會如此,新加坡友人Summer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這裡不太乾淨,其他地方不會這樣。」這並不足為奇,菜市場不就是這樣嗎?


地址:138 Race Course Road #01-01M
交通:從小印度地鐵站E出口,沿跑馬路(Race Course Road)走即可抵達。
營業時間:06:00~22:00,無休

王道!海南雞飯!

【飲食】 王道!海南雞飯! - 2004-12-18, 07:16

--------------------------------------------------------------------------------

到新加坡的第一餐,永遠只有一個答案:吃雞飯!

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在台灣你絕對吃不到道地的海南雞飯!首先是飯不及格,沒有使用泰國米淋上香噴噴的雞油去煮,以致香味不足Q度不夠;再來雞肉也不對,哪有人用白斬雞胸肉隨便淋上醬油就交差了事?

雖說文東記雞飯有名,文華飯店的雞飯更是高檔得不得了,但我還是覺得,那些躲在不起眼大排檔(food court)裡頭的小攤才是藏寶之處,想吃真正水準的雞飯,不妨前往白沙浮村(Bugis Village)後方,位於Queen Street的food court,裡面有家「亮耀雞飯」,提供燒雞與白雞兩種不同風味。如果赤道熱帶型氣候讓剛到達新加坡的你實在水土不服吃不下東西,那麼一定要來盤海南雞飯,好好服侍你的腸胃,包準比任何藥都來得有效,馬上又是一尾活龍。

想想那淋上雞油一起蒸到透黃的飯,粒粒芳香,加上師傅以繁複的烹煮程序,用流利的刀法去骨,留下又滑又嫩的雞肉,和著雞大骨與高麗菜熬成的雞湯香味,還有不能錯過的辣椒醬料:大蒜的嗆,柑汁的酸及辣椒的辛,舌頭上所有的味蕾全都被伺候地服服貼貼。此時再配上一杯清涼爽口的甘蔗水或仙草爽(別笑,他們飲料名字都很有趣),脾胃大開,暑氣全消,吃完通體舒暢,心滿意足,這才夠道地,怎一個爽字了得?再怎麼內向害羞的人也都會忍不住對老闆說,讚!

更爽的是,一份雞飯的價格只需新幣3元左右(折台幣60元)!如果再加上一杯旁邊冷飲攤賣的甘蔗水或是仙草爽,也不過再多個5、6毛(折台幣10-12元),所有的滿足盡在不言之中。

所以莫怪我每回離境前總是提著大包小包行李,時間緊迫還是要殺到這兒來,請老闆打包個三份雞飯,再不辭辛苦地拎上飛機,等一回家就迫不及待把飯熱一熱,延續我對雞飯的愛戀。相信我,光是聞到那香味,肚子就已經咕嚕咕嚕宣告投降,毫無抵抗地讓雞飯佔領了!

陶傳正 陳立恆 大老闆玩出名堂

2008/08/11
【聯合報╱本報記者鄭朝陽、陶福媛】




「唱」快人生奇哥公司董事長陶傳正(右)與法藍瓷公司總裁陳立恆(左)都熱愛音樂,求學時期都組過樂團,至今仍常以樂會友。記者陳易辰/攝影






日本管理學者大前研一出版《OFF學帾會玩,才會成功》,主張「下班後的生活,決定競爭力」的生活哲學,給了工時全球最長的台灣人最適切的忠告。


精品陶瓷「法藍瓷」總裁陳立恆在埋首工作多年後,終於體會「OFF」之為用,尤其對創意的激發,他和員工結成「玩伴」,寓樂於工作;每年還加發一個月薪水,自由捐助需要者。他下了班,寄情音樂創作,自創「陳氏OFF學」。


演戲當DJ 五點半一定下班



奇哥董事長陶傳正一直很敢玩。充分授權,讓他這位董事長能安心演舞台劇、電台當DJ,這幾年更行腳天涯。奇哥政策五點半一定下班,六點辦公室已找不到人。陶傳正笑稱「要讓人生的每一秒鐘都是ON,快樂地ON!」


問:時下流行「OFF學」,兩位忙碌的老闆如何安排休閒娛樂?


陶傳正(以下簡稱陶):人活著就是ON。只有兩眼一翻、兩腿一伸時,才是真的「OFF」。所以上班下班都要全力以赴,從中得到快樂。


陳立恆(以下簡稱陳):做了品牌(法藍瓷)之後愈來愈忙,只能把工作當成玩樂。純粹的旅行、大夥兒一起玩樂團的時間幾乎沒有了。


我到公司 只為昭告還健在



陶:人生苦短呀!我沒想過要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只想剩下日子要如何快樂地過。幾年前,公事都交給老婆決定;我到公司,只是讓員工知道老闆還健在,哈哈。


陳:有得就有失嘛。知道自己很投入,朝著更大的目標在做,就是一種快樂。


曾經有個癌末爸爸,希望我們幫他把幾句話燒在瓷盤上,讓孩子記得爸爸很愛他們。這個盤子成為他的傳家寶,我非常感動,也有很大的成就感。像這樣的事,不斷在發生。


陶:這些年我演舞台劇、當電台DJ、到處旅行,還幫雜誌寫遊記,快樂得很。


我做DJ那八年,花很多時間聽音樂、找資料,把一九五五到一九七○年的西洋音樂回味一遍。主持費只有一小時一千兩百元,但是和聽眾互動,玩得很愉快。


即興彈奏 神父聽出我的心



陳:我也一直沒有放棄彈鋼琴和吉他,玩音樂帶給我很大的快樂。


有一次,台新金控董座吳東亮宴請輔仁大學傑出校友,我被拱上台即興彈奏。一點準備都沒有,但是我把雙手放到琴鍵上,就渾然忘我了。後來,一位神父對我說:「這曲子是用心彈的!」那個境界讓我感覺很舒服。


問:兩位從小就愛玩嗎?


陶:我小時候不愛念書,初二就開始搞band(樂團),三個人弄兩把木吉他,就唱起來了。那時會把樂團的歌錄起來送到電台,有人播,我們就很高興。我們不但唱到留級,大學還重考,哈哈。


嬉皮打扮 警察抓去剪長髮



陳:我念大一時,嬉皮正流行,大家都留長頭髮,男的穿花衣服、喇叭褲,女的穿迷你裙,警察會在路上抓人剪頭髮。


陶:對,我上初中就穿喇叭褲!我都是在校門口先脫下來,放在書包裡,換穿學校的制服短褲,放學時再換回來。


陳:我因為留長髮,被警察抓過。那時,被警察從正面、側面、後面拍照,好像犯人一樣,然後「卡嚓」幾聲、長髮落地。不過,頭髮剪了,再留就是了,我們都覺得那樣比較獨特、時尚。


哈菸被逮 少年組奉菸蒂茶



陶:我是因為抽菸,被少年組的警察抓到警察局,喝他們泡的「菸蒂茶」,還用皮帶抽我腳底板。那個年代就是這樣,很不民主,但社會秩序比現在好很多。


當年演唱會觀眾區前面,都會站兩個少年組的警察。看到小鬼打架,大聲喝斥「跪下!」全場的人都跪在那裡。像現在,有人拿西瓜刀搶超商?當年根本不可能!

我和史丹福與柏克萊的緣分

【聯合報╱李歐梵】 2008.08.09 04:13 am


至少曾在史丹福賓館「總統套房」住過一晚

不錯,這兩間名校的背景和氣氛都大不相同:史丹福是私立大學,乃西部貴族,我認為它是西部的普林斯頓,它卻自稱是西部的哈佛。卅多年前,我曾在此小住兩個多月,在附近的小城租了一間車房上的閣樓,每天清晨起床,鳥語花香,令我心曠神怡,吃完自煮的簡單早餐,就騎著租來的單車,到幾哩外的史丹福校園內胡佛圖書館去查資料。那真是段神仙過的日子,無憂無慮,只是往往囊空如洗,不到月底就要等東部(哈佛)匯來的獎學金。

但好景不常,兩個多月很快就過去了,我又要束裝回到天寒地凍的波士頓,真是依依難捨,很想留下來謀個小教職或研究員身分。於是次年就斗膽向史丹福附近的一間州立小大學冒昧求職,這間學校名叫California State College at Hayward,竟遭拒絕,還記得該校歷史系主任回信說:「本校名教授如雲,包括不少哈佛博士!」我心裡不服,怎麼我這個哈佛的博士生就不算了?豈有此理!其實我心在史丹福,卻不敢申請。

三年後我到普林斯頓大學任助理教授,抵達後突然也接到史丹福的邀請函,要我給一個演講,似乎有意請我任教,當然大喜過望。不料剛下飛機,接機的系主任就很抱歉地說:「我們已經請定人了,你且來玩玩!」也罷,沒緣就是沒緣,何況我又是毛頭小子,只出了一本書,承蒙瞧得起就不錯了。

後來又有兩次類似的經驗,陰錯陽差,都是功虧一簣,來不了,但至少曾在史丹福賓館的「總統套房」住過一晚,享受了一點「虛榮」!不錯,在我的心目中,史丹福永遠是間貴族學校,雖沒有普林斯頓的東部貴族氣,但我這個中產階級的學子還是高攀不了。好在今年我的學生王琳終於受史丹福禮聘任教,這雖然全靠他自己的學術努力和成就,但我也沾了一點光,與有榮焉。

史丹福的校園美極,盛夏傍晚,夕陽西下之後,坐在校園裡的學生活動中心晚餐,坐在室外空地聽群鳥來朝,偶爾還會有幾隻大膽的小麻雀到餐桌上爭食,令我不禁莞爾一笑,那種恬淡而幸福的心境,現在永遠也找不回來了。最近和妻子舊地重遊,還特別到活動中心和附近的學校書店去參觀一回,卻大失所望。也許,失望的心情不因史丹福而起,而是在自己,也許應該說是一種惆悵吧;一轉眼之間,自己早已活了半百,臻入老年,雖然身旁有嬌妻陪著,還是有點「老大徒傷悲」的感覺。史丹福在學界名人輩出,如果當年自己果真在此任教的話,又會如何?說不定又和在普林斯頓一樣,拿不到長俸而被解僱,抑或會「侯門一入深似海」,一進去就不可自拔,而只在此校教三十年書。當年尊敬的幾位史丹福教授皆已英年早逝,我依稀還記得,劉若愚教授飲酒時的豪情,還有那位懂得看相的語言學家高功毅,如今又安在?幸虧老友莊因當年大難不死,今年自史丹福榮休,去年承蒙他夫婦接我們到他和美麗的「酒蟹居」吃飯,莊才子年過七十,依然豪情不減當年,妙語如珠,但酒量已不復當年勇了,人到晚年都要自求多福。子玉和莊因夫婦一見如故,她的第一本書《食物的往事追憶》就是請莊因畫的封面,赫然有酒和蟹畫在紙上!

想不到卅多年後,我們卻在史丹福北面約一百哩的小城Daly City買了一幢小屋,每年冬夏在此避靜,想到又會不時和灣區的舊友新知相聚,總算感到一種安慰。

柏克萊永遠是一塊 自由聖地

柏克萊給我的印象全然不同。這間著名的大學是加州州立大學系統中的「旗艦」,名氣遠遠超過其他各校(只有我曾任教過的洛杉磯分校差可比擬)。在我的心目中,它永遠是一塊自由聖地,集前衛、左翼和尖端學術於一師,每每領風氣之先,比芝加哥還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非保守的哈佛可比。但哈佛資金雄厚,往往到柏克萊和芝加哥挖角,由此而把西部的「尖端」學術風氣帶到東部。這當然是我個人的主觀偏見,亞洲的「哈佛迷」不會同意。

記得我最早到柏克萊的一次是在六十年代末期,那也是美國大學的「火紅年代」,革命浪潮風起雲湧,當然柏克萊是發源地,又領激進風氣之先。我當年來此也帶著一種「朝聖」的心情。記得那時在柏克萊攻讀的幾位朋友也大多是受中國文革影響的激進派,唯獨楊牧和張系國是例外。記得有一晚在楊牧家,各路英雄齊集,主客是剛從香港來的戴元,他剛剛經歷過「六七暴動」的洗禮,大有九死一生的感受,那晚他著實把我們每個人都教訓了一頓:「你們在學院中鬧革命,不知天高地厚,我才是真正經過革命洗禮的人! 」慷慨激昂,不能自已,只見楊牧在旁文風不動,屢屢勸酒。

現在回想起來,不禁又懷念那股不知天高地厚的豪情了,那是一個充滿天真理想的年代!人不能太過世故,晚年猶然。我和妻子都很天真,但我這顆赤子之心和離經叛道的思想,至少間接地受到柏克萊精神的影響。後來每次到柏克萊參加學術會議或講學,都精神振奮,覺得自己回到學術的「老家」。我在美國學界的知音,恐怕在柏克萊比哈佛還多。其中我最尊敬的柏克萊學者,就是最近才去世的Frederic Wakeman(中文名字叫作魏斐德)。日前讀到北島紀念他的一篇散文,讀時幾乎流下淚來,有一股說不出的惆悵感。想他當年的學生、同事和我的知友葉文心比我感受更深。

難忘魏斐德的禮遇

我沒有北島的文采,只能隨意記下幾件小事,聊作紀念之意。

美國史學界之中,我認為只有魏斐德是學者兼文人。耶魯的史景遷當然也是,而且文筆蓋世,但我心目中卻只有魏斐德一個人,因為他寫過小說,他父親曾是海明威的老友,他自幼就受到文學大師們的薰陶。他寫的書,非但史實雄厚,研究方法一絲不苟,而且讀來像小說一樣,有一種結構上的完美。但他有時也才華盡露,收斂不夠,寫了一兩本大書,讀來反而不夠順暢。

魏斐德為人十分豪爽,機智過人,我每作離經叛道式的學術演講,唯有他的反應最強烈,似乎與我最有共鳴。我一生中感受到的最大榮幸,是有一次在柏克萊演講時,他介紹我說:「李歐梵,a Modern Chinese Man of Letters。」我口說不敢當,卻不免心中暗喜,深慶得到一個知音,因為我一向覺得自己也是個文人,「深層」興趣是文學,研究什麼都用文學的眼光去看,但唯獨研究文學的時候反而用歷史的視野。魏斐德的文學根柢深厚,他自己當然也有「文人」的一面,這種修養,在歷史的專業上是多餘的,至少無足輕重。但往往他卻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課題和意義。

此處不談學問。但是有一次學術會議上他倒是救了我一命。事緣我研究卅年代上海的都市文化,對當年的廣告和畫報著了迷,於是計畫提出一個研究報告大談廣告,恰好又是在柏克萊。報告完後,另一位知名的歷史學家對我大加撻伐,認為我研究的東西是「莫須有」,毫無歷史價值,最後他還說了一句斷語:「我想卅年代的上海根本沒有廣告公司!」不料魏斐德聽後大笑說:「我父親當年就是在上海作廣告生意,經營廣告公司的!」這一個「史實」即刻令這位史學家的判斷不攻自破。兩人旋即在方法學上大辯起來,顯然魏斐德在為我說話。

魏斐德對我的禮遇尚不止此。八十年代末他知道我要到加州洛杉磯分校教書,竟然在電話中說:「怎麼不早告訴我,你對西部學校有興趣?不如到柏克萊吧,我可以親自向本校校長說項!」我在感激之餘,也只能敬謝不敏,因為早已答應去洛杉磯了。由於種種原因,我還是來不了柏克萊。

想當年 我也曾「嬉」過一陣

當年我的恩師夏濟安先生和奇女子張愛玲都曾在柏克萊的當代中國研究所待過。我嚮往已久,終於如願以償,在此小住。我在印第安那任教時適逢休假一年,遂申請到三間大學去作研究,先去芝加哥,再到柏克萊,最後去哈佛。那還是八十年代的事,老友杜維明為我安排住在柏克萊的女性教職員賓館中,早年只限女性,現今已經對外開放。我住在裡面── 一幢木板房,毫無史丹福賓館的貴族氣氛──如魚得水,每天早晨到樓下餐廳與其他各地來的訪問學者──不少是女性,共進早餐,並順便請益,學到不少東西。有時魏斐德也會來和我們在隔鄰的男性教員賓館餐廳共進午餐,只見各路英雄豪傑都和他打招呼,不禁羨慕不已。也許,柏克萊才是我真正想來任教的學校,但偏偏沒有這個緣分。那一年我本擬在柏克萊過冬,研究三個月,再轉到哈佛去,但北加州的春天太差了,柏克萊尤然,每天走在「電訊大道」(Telegraph Avenue)上,看到川流不息的老少嬉皮,精神為之一爽。想當年我也曾「嬉」過一陣,還抽過大麻,到了八十年代「嬉皮風」只有柏克萊碩果僅存,難怪我感到十分自在,賴著不想走,哈佛也不去了,直到過了暑假才打道回府,返印大重拾教鞭。

事隔卅多年,我們又回到灣區,承蒙葉文心教授邀約吃飯,免不了回憶一番,那時(前年)已經退休,搬到奧勒岡州去了,去年就從文心處聽到他患癌症的消息,不料幾個月後他就撒手西歸了。今夏我們又回到Daly City的居所,然而我至今還不能鼓足勇氣重遊柏克萊,它留給我的回憶太多太豐富了。

【2008/08/0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