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50年,黑橋牌食品董事長陳文輝每天早上,總是親手開工廠大門,親自試第一爐肉鬆的味道。他的龜毛曾讓接班人苦惱,如今反成傳承核心精神……。
冬天早晨的空氣冷冽,台南安平工業區的街道人車稀少。創業五十年,超過一萬八千個日子,高齡七十五歲的黑橋牌食品老董事長陳文輝,每一天早上幾乎都是這樣開始的:在七點左右親自打開工廠大門、換上白色工作服、進生產線,到處「巡一巡、看一看」。
即使已過從心所欲之年,健康狀況也不復盛年,「他總還是要進工廠,親自試一試第一爐的肉鬆,看看味道對不對,手感對不對。」生產與研發經理蔡忻旼表示。
一個星期前,老董事長的身影卻沒有在工廠的鐵門前出現。「董事長跌傷腳了,」一位老員工透露,即使腳傷行動不便,老董事長仍然放不下心,因此,他索性搬進工廠的樓上宿舍住了。
即使交棒給下一代經營近十年了,陳文輝仍然像個老國王,每天總要照看他一手創立的王國每個角落。
黑橋牌,是國內「香腸」肉品的第一大品牌,雖然全省僅有十四家專賣店,通路總數遠不及統一、新東陽,但在市值約新台幣二十億的香腸市場,市占率卻超過四成,一年採購的豬肉數量超過三千公噸,年產香腸逾億條。
最近黑橋牌的名聲,還因為港籍美食家蔡瀾的加持,成為港客來台必買台灣伴手禮。也因此,統一、康師傅等食品集團紛紛探詢合作。
五十年了,黑橋牌打破中小企業平均不到十七年的壽命,屹立在市場。「龜毛」與「固執」,是員工、同業對老董事長的形容詞,但這也是他的成功之道。
一位黑橋牌的上游廠商形容,黑橋牌對肉品的挑剔程度超乎競爭對手,「如果人家淘汰退貨率一%,他們退貨率就是五%,明明是合格的肉品,形狀差一點點也不行。」
另一家供應香腸腸衣的上游供貨商,新美珍公司負責人褚顯明回憶,「別人打電話來我攏(都)不怕,接到伊(他)的電話就特別怕。」陳文輝對腸衣的挑剔超乎尋常,連腸衣邊緣自然會有的鬚狀,都沒有辦法接受。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廠商表示,統一、新東陽等廠牌與上游廠商對話窗口,通常是營業單位的負責人,但早年陳文輝還管事時,只有他會以老闆的身分直接打電話到廠商那裡,一劈頭就大聲罵,「你是不是嘸愛(不想)做生意了?」
運河旁的烏橋邊起家 白天用灶做香腸,晚上全家睡灶上
陳文輝的一生帶著傳奇的色彩。民國四十六年,八二三砲戰發生的前一年,二十五歲不到的他,在台南運河旁的烏橋邊開了一家小小的肉品店謀生,在那個台灣最為窮困的年代創業,日子非常艱苦,「一大家子白天在灶上做肉鬆、香腸,晚上就直接在灶上蓋上木板,當床睡覺。」陳文輝的弟弟陳武雄回憶。
陳文輝改良廈門師傅的配方,自己研發加入中藥,口感較為柔軟的「台式香腸」,開始傳出名聲。六年後,搭上台灣經濟起飛的列車,他在台南的舊鬧區沙卡里巴成立第一家門市,甚至產量大到有了自己的加工廠,香腸等加工肉品熱銷,每天七點門市一開門就熱賣,逢年過節就大排長龍。
「過年前,門市的鐵門才拉起,外面就有人開始排隊!」「過年前一個月就不能接訂單,不然做不完。」陳文輝的夫人林註曾經表示。
那是黑橋牌的黃金時期,「一個門市一天的營業額可以做到兩百萬,當時新台幣最大面額的鈔票只有一百元,連千元大鈔都沒有。」第二代經營者、黑橋牌副總經理陳春利說。
陳春利是陳文輝的么子。他回憶,小時候總見不到忙著生意的爸媽,放學到工廠找爸爸,居然是以「數錢」當遊戲,「剛開始還滿好玩的,可是等到過年過節時,數錢數不完,不能出去玩時,就很想哭了!」
口碑行銷打出知名度 豬肉進貨時間、肉的肥瘦比都講究
如此賺錢,陳文輝卻沒有跨足別的事業,專注在加工肉品市場上。他相信口碑傳播的力量,畢竟在創業之初,在物流與冷凍空調技術沒有那麼先進的日子,人們就是因為知道黑橋牌老闆不買早上十一點之後才進貨,較不新鮮的豬肉,在口味外也建立了品質口碑,後來才有穩固的銷量。 自律甚嚴的他,每天清晨起床,讀過日文雜誌《文藝春秋》與專業食品期刊後,就進工廠。就像是日本常見的頑固達人,他靠自己研究出可以創造類似炭火燒烤香腸效果的自動生產烤箱,並將自創的香腸配方融入自動化製程,「含水量、肉的肥瘦比都有講究」,如果研發出新配方,就像小孩般高興起到處請人試吃。目前黑橋牌二十六種肉品中,有十七種口味研發出自他的手中。
但更經常,他盯著員工。多年經驗累積,豬肉進貨品質他瞄一眼就知道,只要生產的環節出錯,就會聽到他大聲咆哮,嚇得大家半死,「至於罵什麼也就不用說了,不好聽啦。」一位老員工表示。
三十年如一日,他每天的作息不曾改變。新的店面一家家在台北、台南、高雄開出來,香腸銷量不斷推升,他在辦公室與工廠更忙了。
二十年前,陳春利退伍後,放棄出國留學的夢想,也投入了家族事業,想為父親分擔重擔。他在父親的要求下,從工廠香腸灌腸學起,一步步從科員、課長一路做起,近十年才逐步接下企業決策主導權。
接班,父子都執著於品牌發展,想要把黑橋牌帶到另一個境界,但理念不同,衝突難免。
面對量販店議價挑戰 寧可犧牲利潤,拒改低成本配方
民國七○年代末期,量販店等現代化通路在台灣崛起,陳春利看到新一代的消費行為改變,決定放緩專賣店的展店速度,進軍量販店。由於量販店在採購享有數量大的談價空間,他想改變原有香腸不摻粉的做法,減少豬肉用量,發展物料成本較低的副品牌,以維繫一定的利潤。但是父親卻反對,陳文輝堅持,「配方不能改、物料品質不能改。」缺乏成本的彈性優勢,讓陳春利簡直不知道,這樣要如何訂價與競爭對手打仗。
加上七○年代後,同期發跡的業者有人加速垂直整合,有的做多角化經營,或進軍生技、通路,只有黑橋牌仍專注在肉品加工。而新的競爭者,如統一、新東陽挾集團品牌經營與通路優勢瓜分市場大餅,黑橋牌逐漸失去獨占的地位。 比起對手在大陸展開布局,黑橋牌卻連第一步都沒有踏出。「慢」,讓陳春利焦急非常。
「我也曾經迷惑。」陳春利說,這二十年間,外界不斷的以「老化」這兩個字來形容黑橋牌。他為此與父親爭論,當時陳文輝只說,「比起賺得快,賺得久比較重要。」
挺過口蹄疫風暴 一片倒閉聲中,它半年就恢復銷量
在父親的威嚴之下,陳春利當時不能夠多說什麼,但時隔二十年,他卻覺得自己慢慢懂了父親的理念。
「約十年前,台灣發生口蹄疫,肉品市場一夕崩盤,幾乎有半年時間,沒有人願意買豬肉製品。」那一年,全省倒了許多豬肉肉品加工廠,許多中小型品牌也消失不見,但是黑橋牌的銷量卻在口蹄疫發生後的半年就逐漸恢復正常,他見識品牌的力量。
過去十年,台灣的肉品市場飽和,但黑橋牌的營業額卻有三○%以上的成長。
也是這股力量,讓黑橋牌的香腸門市訂價比傳統市場要貴上兩倍;即使是面對強勢的量販通路採購部門,黑橋牌原味香腸不僅促銷期比對手短,即使是在每年必須配合通路推出的促銷季價格,仍守住每盒九十八元以上的底價,最低價格硬是比統一滿漢香腸多出三到六元,約高出三%到六%左右。
這,就是老品牌的溢價效果,也是陳文輝的龜毛精神在過去五十年的累積。
市場浮現老化問題 接班人領軍轉型,增加產品線
陳春利與父親陳文輝,其實是管理風格非常不同的兩代企業經營者。
老員工形容陳文輝「面惡心善」,儘管做事一板一眼,常因為員工犯錯而大發雷霆,但是不曾開除過一名員工,總覺得一份薪水就是一家人的生計;陳春利則個性溫和,尊重員工,但是員工如果做事達不到績效,他可是會開除人的。 比較起來,陳文輝重視生產,相信東西好就會有人買;陳春利則更重視市場經營面。
近兩年,在陳春利的主導之下,黑橋牌逐步轉型。他引入代理品牌,同時將全省門市轉型為「台灣特產」的專賣店,並參加地方「府城十大伴手禮」競賽,期待以台灣傳統品牌代言者的姿態,營造品牌深度。
但這個老品牌正面臨著老化的改革壓力。
「傳統的肉品加工業,消費者的年齡老化非常嚴重。」新東陽食品發言人朱若昱表示。香腸等傳統加工食品,消費者的平均年齡在四十歲以上,傳統品牌必須致力讓品牌年輕化,與年輕消費者對話。
對黑橋牌來說,消費市場老化的問題比其他品牌更為嚴苛。儘管陳春利從民國九十年起,就開始引進美國等地知名西式肉品品牌,同時創造第二品牌「德意廚房」,進軍西式高級肉品市場,但黑橋牌年營業額十億元,其中主力商品香腸就占六成,仍是最重要的營收來源。
其中陳文輝五十年前研發的原味香腸,是最受歡迎的商品,但配方仍然保密,留在陳文輝父子的腦中,並沒有完全融入自動化製程。
即使是意識到改革的必要,市場的老化帶給黑橋牌前所未有的時間壓力。中原大學企管系教授呂鴻德長期觀察國內主要的食品品牌發展脈絡,他指出,像是黑橋牌這樣的家族企業,最關鍵的考驗是「如何永續經營」,如何建立現代化的管理制度,引入專業經理人。
陳春利並不否認外界對於老化的疑慮,但他也不再像是年少時那麼迷惑。他認同父親打造的品牌優勢,就在於堅持品質,他以美國知名加工肉品品牌Johnsonville為師,在過去幾年,以「好心腸」做為廣告主軸,期待黑橋牌可以升格為「肉品專家」。
就連黑橋牌要不要進去大陸市場這件事,他也以品質做為考量的重心。「對岸沒有CAS等標準衛生流程,要謹慎評估。」 他決定今年(九十七年)先在香港設立專賣店,測試大陸客反應,瞭解市場水溫;同時在台灣發展觀光工廠,擴大客源。
「說起來,這個品牌的剛開始,只是一個窮困人家的謀生之道。」如今成為一個長青品牌,陳春利看到父親一點一滴的努力,站在前人的基礎上,他正視過去,「品牌的價值,並不在規模大,而是要受到(消費者的)肯定。」
從衝突到認同,父與子兩代傳承,能不能夠為這個五十年品牌再創第二生命曲線,考驗著第二代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