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2, 2007

紹興師爺的興衰 (下)

‧歷史月刊 2007/09/12
紹興師爺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紛紛投入官府,得到各級行政官吏的重用。第二次高潮出現在近代。這一時期,中外通商,西學東漸,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各級行政官吏廣泛延聘幕僚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
【文/蠡木】

紹興師爺著作的兩部尺牘

兩百多年來,紹興師爺所著的書籍是相當多的,如《大清律例》、《洗冤錄》等書的註解,以及各類政書等等。由於社會制度變革,這類書籍只合庋藏於圖書館、檔案館,供專門研究之用。唯有《秋水軒尺牘》、《雪鴻軒尺牘》這兩部書,尚為人們所傳誦,它們記載了紹興師爺遊幕四方、奔走衣食的情況。

《秋水軒尺牘》二卷,是紹興安昌人許思湄(字葭村)所著,《雪鴻軒尺牘》是紹興城裡塔山下人龔萼(字未齋)所著。他們倆人,同時同邑,同在華北各地遊幕 40年,彼此交好,書信往回多,而且這兩部尺牘中所往來的人,大都也是越中幕友,可以考見當時紹興師爺一部分的姓氏和生活。書中一鱗半爪的記載,也可窺見紹興師爺這個行業的情況。如《雪鴻軒尺牘》載:「吾鄉之業於斯者不啻萬家。」又說:「幕雖較於讀書為易,然亦須胸有經濟,通達時務,庶筆有文藻,肆應不窮。又必須二十內外,記誦敏捷,舉一隅而三反。更須天生美才,善於酬應,妙於論言。若無此三者,斷不能如超群軼倫,到處逢迎。龔未齋一生習幕,道出了幕之三味。他又說:「千人學幕,成者不過百人,百人就幕,入幕者不過數十人。」「至於就幕,則又有甚難者,一省只此百餘十館,而待聘者倍焉。」這是紹興師爺競爭之烈,就聘之難。紹興人叫閒居在家、失業待聘的幕友為曰:「擱筆師爺」,乃形容失業。

做師爺的風塵苦況《秋水軒尺牘》中時有描述。如「遊直十年矣,天涯浪跡,顧影自憐」,「節前冒雨而歸,節後戴星以出,視家庭如傅舍,伊人況味如何?」又云:「民俗好訟,而郡友又喜吹求,置青毡于荊棘之中何復戀此雞肋。」又有云:「欲留則門鮮五尺,欲歸則田乏十雙,細詢鄙狀,其謂我尚有生人趣耶?」

師爺類別

依其職務性質,紹興師爺可分為四類。

折奏師爺。起草上皇帝奏疏的幕賓,對主人的升黜榮辱關係重大,所以要求文筆寫得矞皇典麗,具備一定風格,還須內容貫串經史,熟悉山川輿地,博通政制民情。參戎幕的,對孫吳兵法亦須精研。書啟師爺。專管書信的幕友。過去官場中,逢年過節,以及上司的生日、添丁、升官、加級等,都得寫賀信,上司的親屬若有死亡,也得寫唁信慰問。信中文字,往往駢四儷六,氣概堂皇,其實盡是一派廢話。這類詞句,過去有一類應酬文字的書籍可以套用,千篇一律,所以書啟師爺不大為人所重。

刑名師爺。專門辦刑事、民事案例的幕僚。清朝光緒末年以前,各道、府、州、縣官吏,都兼任司法,僅省裡才有臬司專理司法事務。省以下這批官吏,有的是科舉出身,只懂得做八股文章,有的是捐官出身,甚至文理也不通順,他們對於法律完全是外行。而刑名案件辦理得當與否,往往關係到官吏的前程,因此這類事務只有委託熟諳《大清律例》的刑名師爺了。所謂律例,律是法律條文,其數量不多;例是判例,清朝自順治入關,統治中國兩百年來,這類判例,累積得多如牛毛,不是專門鑽研吃這行飯的人,要想問例是頗不容易的,因此各級地方官吏對刑名師爺極為重視。

錢穀師爺。專門辦理財政、賦稅的幕僚,相當於現在財政科局的職員。過去無會計制度,每一任官吏的任卸,要辦接收移交,要造所謂四柱清冊,要盤查核實,要靠平時收支記載,手續繁複,這裡面還包含有陋規舊習,上下其手的肮髒勾當,歷史造成有一定的專業性,認為是各地方政府財政命脈攸關。所以錢穀師爺的重要性,僅次於刑名師爺。

紹興師爺的沒落

紹興師爺在清朝政治舞台上的發展,出現過兩次高潮。第一次是在雍正、乾隆時期。這一時期,清朝統治者從鞏固封建政權、平定邊疆叛亂以及發展生產、安定社會的大局出發,採取了利用漢族知識分子進行統治的措施,從而為漢族知識分子參與國家政事,進入各級衙門創造了條件。紹興師爺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紛紛投入官府,得到各級行政官吏的重用。第二次高潮出現在近代。這一時期,中外通商,西學東漸,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各級行政官吏廣泛延聘幕僚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特別是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為代表的地方實力派,為擴充自身勢力,趁機招兵買馬,網羅謀士,紹興師爺因處事靈活,深謀遠慮,善於機變而深受各地封疆大吏的器重。

清朝末年,紹興師爺開始衰微。光緒二十八至三十二年(1902~1906),清政府整頓官僚政制,從中央到地方相繼裁撤了不少機構與人員。各級官吏的裁減,迫使大量紹興師爺離開官場另謀出路,他們的活動和影響隨之弱化。同時,由於清政府廢八股、停科舉、興學校、獎遊學,使辦學堂和出國留學蔚然成風,中國社會形成了一個新的知識群體。新型知識分子用他們在國外或新式學堂中學到的知識武裝自己,逐漸取得政治舞台上的優勢,從而極大地衝擊並削弱了紹興師爺在政壇上的地位和作用。至辛亥革命時,紹興師爺這一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特殊群體,終於退出了歷史舞台。

【本文摘自歷史月刊236期】

紹興師爺的興衰 (上)

‧歷史月刊 2007/09/12
由於紹興人當師爺的很多,遍布全國,且名聲極大,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專門的稱謂──紹興師爺。至清雍正、乾隆二朝,紹興師爺已成為一個地域性、專業性極強的幕僚群體,有「無紹不成衙」之說。
【文/蠡木】

在中國明清兩朝的政治舞台上,曾經活躍過一群被稱為是「師爺」的人物,紹興是出師爺的地方,而安昌鎮又是師爺的薈萃之地。

師爺是舊時官署幕僚的尊稱。古代將士帶兵出征,以幕為府,故稱「幕府」。以後延攬幫辨各類事務的文人學士,也就獲得幕僚、幕賓、幕友等稱謂。明清時期,此類幕僚被稱為「師爺」。

師爺肇始於明朝中晚期,興盛於清朝,沒落、衰亡於清末民初,在中國封建統治機構中活躍了三百餘年時間,成為中國封建官衙幕僚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師爺雖為幕僚,實質與各級地方官吏共同操縱著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司法等諸多層面,成為封建專制統治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封建官僚政治的實施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由於紹興人當師爺的很多,遍布全國,且名聲極大,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專門的稱謂──紹興師爺。至清雍正、乾隆二朝,紹興師爺已成為一個地域性、專業性極強的幕僚群體,有「無紹不成衙」之說。

紹興師爺的起源,有人說是肇始於清朝雍正時候的鄔先生,但在鄔先生以前,頗不乏人。如明朝嘉靖年間的徐渭(徐文長),於嘉靖三十七年(1558)入總督胡宗憲幕府,抗禦倭寇,屢出奇計,為胡宗憲所賞識。其實,紹興師爺並不局限於紹興一地(即清朝的山陰、會稽二縣),浙江其他各縣也有。清代「四大奇案」之一的主角楊乃武,是餘杭人,在當地也是個擅長刀筆的師爺。

幾位著名的紹興師爺

鄔思道

鄔思道,字王露,以字行,紹興人,是公認的紹興師爺祖師。自幼好讀書,科舉不得意,家貧,以遊幕為生,寓居河南開封。當時河南巡撫田文鏡幕名聘請鄔先生入幕,承辦一件棘手的案件,經鄔先生處理果然與眾不同,案子上報北京刑部順利通過,不像以前屢遭批駁。在日後的案件處理中,鄔思道得到了田文鏡更多的信任。

一天,鄔先生對田文鏡說:「你願做出人頭地的督撫,還是庸庸碌碌的督撫?」田文鏡答道:「當然願做一個有名望的督撫。」鄔先生說:「你既然想做有聲望的督撫,得聽任我替你辦一件事,你可不能掣肘。」田文鏡又問:「你怎樣做呢?」鄔先生說:「我準備為你寫篇上雍正皇帝的奏章,如果這道奏章能夠送上去,你的大事業就可完成。可是這奏章的內容事先一個字也不能讓你看見,不知道你能不能信任我?」田文鏡與鄔先生相處了一段較長的時間,深知鄔先生有膽有謀,於是慨然答應了。

奏疏的稿子,是鄔思道早就預備好了的,他署上田文鏡的名字送出去,原來這篇奏疏的內容是彈劾隆科多的。隆科多是雍正的娘舅,官居大學士,清承明制不設宰相,大學士就是實際的宰相。為什麼隆科多能位極人臣?原來雍正這個帝位,是在康熙臨終時用不正常手段取得的,隆科多當時是陪侍康熙的至親,又是保衛京師、封鎖宮殿的統領,最後又是宣讀康熙傳位雍正「遺詔」的人。因此雍正當了皇帝後,隆科多恃功驕傲,不把雍正放在眼裡,而且常常做違法的事。雍正這時非常厭惡他,但礙於親戚關係,對自己又是有功之人,不能輕易罷斥,故想清除他但苦於無從下手。而當時內外大小官員,雖知道隆科多的不法情事,可沒有人敢向雍正揭發。

鄔先生對雍正的心理揣摩得很透徹,所以敢做這件人家不敢做的事,實際上是利用皇族間的內部矛盾,上下其手,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以田文鏡的名義送去的奏章,正是雍正求之不得的,投其所好,讓他可以借刀殺人。雍正即把奏章發交六部大臣核議。經過查核,所彈劾的罪名事事屬實,結果將隆科多辦了罪。從此之後,雍正對田文鏡寵遇日隆,而鄔師爺也名聞遐邇了。

田文鏡平時對下屬很傲慢,可是對待鄔先生卻頗為恭敬。鄔先生著有《遊梁草》(大梁就是阿南開封),他在田文鏡幕府所撰的公文書牘,匯輯有《撫豫宣化錄》,以田文鏡的名義刊行,這部書被師爺們視為枕中鴻寶。

汪輝祖

汪輝祖,字龍莊,蕭山人。乾隆年間,沿海地區發現了很多人行使「寬永錢」,當時懷疑有人私鑄,於是乾隆皇帝下詔江蘇、浙江、福建、廣東諸省的總督、巡撫嚴查私自鑄錢以及買賣使用私錢的人。當時的刑律對於私造鑄錢,處刑極嚴,重則殺頭,輕則充軍,而且所在地的地方長官也要受到失察的處分。那時對外情況隔膜,這些封疆大吏無識無知,竟查不出「寬永錢」是何時何人所鑄。乾隆是個精明的主子,如果不及時查覆,後果堪虞。這時浙閩總督尹繼善、江蘇巡撫莊有恭都焦急萬分,他們就聘請了汪龍莊辦理此案。

汪龍莊見多識廣,歷史地理知識淵博,原來他早調查出這種錢的來歷,替尹、莊等擬了一篇疏奏道:「此種錢文,乃東洋倭人所鑄,由商船帶回,漏入中土。」原疏裡還引用朱竹詫文集中載《吾妻鏡》一書中有「寬永三年序」,又徐葆光所者《中山傳訊錄》內載「市上行使寬永通寶錢」,二事作為證據,說明這是日本的錢幣,並非我國人私鑄。於是上頒「嚴禁商舶攜帶倭錢,及零星散布者官為收買之例」。總算天大的禍事,一下子煙消雲散。尹繼善為此事大加褒賞,他說:「做官治事,不能不用讀書人。」

全庶熙

全庶熙,紹興東浦鄉人,名懋績,又字盔三。他的父親全淇,字子衰,道光間遊幕雲南,官至開化知府,所以全庶熙從小住在雲南。東浦全氏,是越中的世家,南宋時代,出過兩位皇后,是當時皇親國戚。全庶熙在同治末年,入雲南巡撫岑毓英的幕府,後又隨岑到貴州,光緒年間,又跟岑到台灣。一直至光緒十二年(1886),他脫離幕府生涯,任雲南東川知府,後來升任雲南省迤西道署督糧道,又擢升雲南按察使,調貴州按察使,擢貴州布政使。全庶熙的一生,有一件難能而可貴的工作,就是他寫的一部日記,從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陰曆正月初一寫起,那時他在岑毓英幕府,可以說是他的從政伊始至去世前十數天為止,一共有49年,積稿數尺,除了他生病臥床,中斷若干時日以外,每日必有記載,從無間斷。

這部日記的內容,豐富多彩,對滇、黔兩省在清代發生的許多事件,他親歷其境,記載所見所聞,和當時的官文書大有不同,這是這部日記最可貴的地方。還有雲南、貴州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的省份,日記於他所到之處的各民族地區、名稱、土司姓名、風俗習慣、奇異的服飾、不同的語言等等,一一詳細記了下來。所以作為滇、黔兩省的少數民族史料,頗有參考價值。

【本文摘自歷史月刊236期】

諾貝爾獎外勞崔琦

「諾貝爾獎級外勞」崔琦在台灣知名度不高,但是在香港卻大大有名,在六年以前他已經被選為中央研究院的院士。諾貝爾獎得主在我們社會上一向享有非常高的地位和知名度,但也許許多人並沒有聽說過,在華人諾貝爾獎得主當中有崔琦這號人物。
【文/知識通訊評論月刊】

「諾貝爾獎級外勞」崔琦在台灣知名度不高,但是在香港卻大大有名,在六年以前他已經被選為中央研究院的院士。

諾貝爾獎得主在我們社會上一向享有非常高的地位和知名度,但也許許多人並沒有聽說過,在華人諾貝爾獎得主當中有崔琦這號人物。一九九八年崔琦和另外兩位科學家共同得到當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但顯然許多人並不特別注意這個安靜沈默的實驗科學家,而且在六年以前他已經被選為中央研究院的院士。

前不久在報紙上刊出一則新聞,說台灣大學要邀請崔琦來訪問一段時間,這是五年五百億計畫經費產生的一個結果,也與崔琦在台大有學生和合作者有關。不過這新聞的引起大家注意,倒不是因為崔琦本人,主要是說像崔琦這樣外來訪問的學者,就算是有了諾貝爾獎頭銜,但在法規界定身分上是一個外勞。

「諾貝爾獎級外勞」崔琦在台灣知名度不高,但是在香港卻大大有名,主要原因是崔琦在一九四九年到香港,唸了小學六年級,然後一九五二年進香港著名的培正中學六年,因此香港人都把崔琦當作是香港教育出來的諾貝爾獎得主。

中國人得到諾貝爾獎的,最早是一九五七年的楊振寧和李政道,由於他們二人都是在中國大陸受教育,因此一般把他們視為是中國大陸的諾貝爾獎得主。其實他們兩人在得獎時,拿的都還是中華民國護照,因此到目前為止,在諾貝爾獎得主的正式記錄中,只有他們兩人的國籍是中國。

接下來得到諾貝爾獎的是一九七六年的丁肇中。丁肇中在台灣唸過中學和一年成功大學,可以說和台灣的淵源較深,再來是一九八六年的李遠哲。李遠哲是頭一個得到化學獎的諾貝爾得主,他在台灣唸完大學和研究所才到美國深造,是不折不扣台灣教育出來的科學家,因此被視為是屬於台灣的諾貝爾獎得主。

在崔琦獲獎的前一年,還有一位華人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那就是朱棣文。朱棣文的父母都是中國人,父親朱汝瑾也是中研院院士,朱棣文在美國長大,差不多不會說中文。

崔琦得獎使香港人與有榮焉,特別是崔琦畢業的香港培正中學學,出了很多出名的傑出的人才,譬如說傑出的數學家丘成桐和蕭蔭棠,物理學家沈呂九和卓以和等都是。因此一九九九年新加坡的世界科技出版公司便以崔琦獲得諾貝爾獎為題材,出了一本小書《求知樂》,這本書討論的教育,特別是香港培正中學的教育和文化因素,很有一些新意。

在這本小書中,一九五七年得到諾貝爾獎的楊振寧也寫了一篇短文。楊振寧特別提到崔琦畢業的香港培正中學,在上世紀五○到六○年代,培養極多人才。楊振寧在文章中說,「為什麼一所中學在那樣困苦的經濟環境中能那樣成功,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這也使人想到,楊振寧自己畢業的西南聯合大學,同樣也是在對日抗戰那個物質條件極為艱苦的環境中,培養出了不計其數的一流人才。

楊振寧在文章中也談到,連著兩年的朱棣文和崔琦獲得諾貝爾獎,引起許多報章雜誌的討論,為什麼還沒有得獎的工作是在中國人的土地上做出來?楊振寧也提出來,科學研究所需要的傳統、實驗工作和經濟基礎,因為五百年來歷史留下的史實,造成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還沒有基礎。楊振寧認為,不只在生物科學方面,未來會有華裔的諾貝爾獎得主,而在中國環境中做出得到諾貝爾獎的科學工作,也是可以期待的。

在《求知樂》小書中,同樣是香港培正中學畢業,目前在香港浸會大學的物理學家胡斑比,寫了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他認為當年的培正中學能夠培育出這麼多傑出人才,並不是偶然的。除了老師的教學精神投入和學生的優秀條件之外,他特別提到一個文化的因素。

胡斑比說,在香港殖民地時代,為了培養控制香港的代理人,唸英文中學進香港大學做香港公務員,是一條高官厚祿的康莊大道。培正中學學這種以中文教育為主的學校,在香港殖民政府時代是受到歧視的,但是胡班比認為,培正中學的這種良好的母語教育,給予他們深刻的文化素養、因為母語是一個人最熟悉的語言,可以充分表達深刻的思維,發揮教育最大的功效。

胡斑比批評當時香港十分崇拜英文的風氣,迷信英文學校,結果學生不但中文差,英文也差,學業程度更差。他還提出了一個觀察和一個問題;他說觀察六位華裔諾貝爾獎得主,沒有一位不是接受母語教學的,包括朱棣文,只不過他的母語是英語。胡斑比也問到,如果美國改用「外語」教學,試想它的諾貝爾獎還會剩下多少個?

由河南鄉下到香港,五十年前由香港培正中學畢業的崔琦,在同事口中是一個安靜來去,常在一個沒有電話研究室中工作的科學家,他到台灣大學了訪問,顯然不會造成什麼「崔琦旋風」。但是九年前崔琦獲得諾貝爾獎後,在香港引起的對於教育和文化的反省,同樣值得認為英文教學和國際接軌就能帶來學術進步的台灣,也做一些省思。

【知識通訊評論月刊五十八期】

Tuesday, September 11, 2007

比價引擎

我的靈魂

李家同

在柏克萊念博士的時候,交到了一位美國好朋友,他叫約翰,我當時是單身漢,他已婚,太太非常和善,常找我到他家吃飯,我有請必到,變成他們家經常的座上客。

約翰夫婦都是學生,當然收入不多,可是家裡卻佈置得舒適極了,他們會買便宜貨,收集了不少的瓷娃娃,有吹喇叭的小男孩,有打傘的小女孩,也有小男孩在摸狗等等 的娃娃,滿屋子都是這種擺設,窗臺上更是放了一大排。我每次到他們家,都會把玩這些瓷娃娃。


約翰告訴我他們的瓷娃娃都是從舊貨店和舊貨攤買來的,有一天,我發現一家舊貨店,也去買了一個瓷娃娃,是一個高高瘦瘦的少女,低著頭,一臉憂鬱的表情, 等約翰夫婦再請我去的時候,我將他帶去,他們大為高興,告訴我這是西班牙Lladro娃娃,這家名牌公司的娃娃個個又高又瘦,也都帶著憂鬱的表情。他們一直想要有這麼一個娃娃,可是始終沒有看到,沒有想到我買到了。

我們先 後拿到 博士以後就各奔前程,約翰的研究是有關感測器,畢業後不久就自己開了一家公司,用感測器作一些防盜器材,他很快地大量使用電腦,生意也越來越大,成為美國最大的保全系統公司的老闆。


由於中東問題,美國飛機好幾次被恐怖分子所劫持,約翰的公司得了大的合約,替美國大的機場設計安全系統,大概畢業二十年以後,他的身價已是快四億美金。

有一年,我決定去找他,他欣然答應接待我,那時已近耶誕節,我先去他的辦公室,他親自帶我去看他的系統展覽室,我才知道現在的汽車防盜系統幾乎都是他們的產品,體積極小,孩子帶了,父母永遠可以知道他在那裡,我也發現美國很多監獄都由他們設計安全系統,以防止犯人逃脫。


看完展覽以後,約翰開車和我一起到他家去。那一天天氣變壞了,天空飄雪,約翰的家在紐約州的鄉下,全是有錢人住的地方,當他指給我看他的住家時,我簡直以為我自己在看電影,如此大的莊園,沒有一點圍牆,可是誰都看得出這是私人土地,告示牌也寫得一清二楚,有保全系統,閒人莫入,約翰告訴我他的家有三層紅外線的保護,除非開飛機,否則決不可能闖入的,如果硬闖的話,不僅附近的警衛會知道,家裡的挪威納犬也會大舉出動,我這才知道約翰的公司會代人訓練這些長相兇猛的狗。

約翰的太太在門口迎接我,我們一見如故,他們的家當然是優雅之至,一進門,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個明朝的青花瓷花瓶,花瓶裡插滿了長莖的鮮花,後來才發現約翰夫婦愛上了明朝的青花瓷,滿屋子都是,他們的壁紙也一概用淡色的小花為主,好像是配這些青花瓷。我住的客房,附設了一個浴室,這間浴室的洗澡盆和洗臉盆都是仿製青花瓷,約翰告訴我這是他從日本訂作來的,他還訂作了一個青花瓷器,一按,肥皂水就出來了,浴室的瓷磚來自伊朗,也是青色的,聽說伊朗某一皇宮外牆就用這種瓷磚,我不敢問他們是否這也是訂作的。


這座豪宅當然有極為複雜的安全系統,我發現,入夜以後,最好不要四處走動,恐怕連到廚房裡拿杯水喝都不可能,必須打電話給主人,由他解除了系統,才可以去。

約翰家裡靜得不得了? 聽不到任何聲音,可是每隔一小時,他們的落地鐘就會敲出悅耳聲音,這個鐘聲和倫敦國會大廈的大鵬鐘一模一樣。


約翰唯一的女兒在哈佛念書,那一天要開車回來,到了六點,還沒有回來,他們夫婦都有點不安,原來這個女孩子厭惡有錢人的生活方式,開一部老爺車,也不肯帶行動電 話,他們擔心她老爺車會中途拋錨。

我們一直等到八點,才接到女孩子的電話,果真她的車子壞了,可是她現在安然無恙,在人家家裡,要約翰去接她。

約翰弄清楚地址以後,就要我一起去接他女兒,雪已經下得很大了,他女兒落腳的地方是一幢小房子,屋主是個年輕的男孩,一臉年輕人的稚氣表情。


他女兒告訴我們,她車子壞了以後,就去呼救,沒有想到家家戶戶都裝了爸爸公司設計的安全系統,使她完全無法可施。總算有一家門口有一個電話,可是屋主坦白地告訴她,屋主本人是一個弱女子,在等她丈夫回來,不敢放她進去,因為她不知道會不會受騙。

她女兒說當她被拒的時候,她相信家家戶戶都在放聖誕音樂,平安夜,聖善夜,聖誕節應該是充滿了愛與關懷的日子,可是她卻被大家拒於千里之外,虧得她最後找到了,這一座又破又舊的小房子,她知道這座小房子是不會用安全系統的,果然也找到了這位和氣而友善的屋主。


這位年輕的男孩子一面給我們熱茶喝,一面發表他一個奇特的看法,他說家家戶戶都裝了安全系統,耶穌會到那裡去降生呢?可憐的聖母瑪利亞,可能連馬槽都找不到。

約翰聽了這些話,當然很不是滋味,於是他一再謝謝這位好心的年青人,也邀他一起去吃晚飯,年青人一聽到有人請他吃晚飯,立刻答應了,我想起我年青的時候,也是如此,從未拒絕過任何一頓晚飯的邀約。


晚餐在一張長桌上吃的,夫妻兩人分坐長桌的兩端,一位臉上沒有表情穿制服的僕人來回送菜,每一道菜都是精點,每一種餐具更是講究無比,可是我想起當年我們在約翰家廚房吃晚飯情形,我覺得當年的飯好吃多了。約翰的女兒顯得有點不自然,那位年青人卻是最快樂的人,有多少吃多少,一副不吃白不吃的表情,吃完飯,已經十點了約翰的女兒將年青人送走了。

我卻有一個疑問,那些可愛的瓷娃娃到那裡去了? 我不敢問,因為答案一定是很尷尬的。


第二天約翰送我到機場,他似乎稍微沉默了一點,下了汽車,他碰到另一部汽車,立刻警鈴大作,這又是他的傑作,自作自受地,我假裝沒有聽到,可是我看到他一臉不自然的表情。

他也無法送我去候機室,安全系統規定送客者早就該留步了。


一年以後,我忽然在《華爾街日報》上看到一則消息,約翰將他的公司賣掉了,他一夜間得到了四億多美金,他的豪華住宅賣了五百萬美金,約翰在記者會上宣布,他留下一個零頭,用四億多美金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會,基金會的董事們全是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他不是董事,他也不會過問這個基金會如何行善,他完全信任這些董事們。幾天以後,約翰夫婦不見了,他的親人替他們保密,他的女兒已和那位年青結了婚,到非洲去幫助窮人了,這位科技名人就此失蹤了。

可是我有把握約翰會找我的,因為我們的友誼比較特別,果真我收到他的信了,他告訴我他現在住在英國一個偏遠的鄉下,這裡沒有一家人用安全系統,他給我他的電話和地址,可是他故意不給我他的門牌號碼,他叫我去找他們夫婦二人,而且他說我一定會找到他家的。

我找了一個機會去英國開會,也和約翰約好了去看他的時間,下了火車,我找到了那條街,那條街的一邊面對一大片山谷,沒有一幢房子,所以我只要看街的另一邊就可以了。


我在街上閒逛,忽然看到一幢房子的落地大玻璃窗與眾不同,因為這個窗臺上放滿了瓷娃娃,好可愛的瓷娃娃,我想這一定是一家舊貨店,我想起約翰夫婦喜歡瓷娃娃,決定進去買一個送他們,沒有想到當我抬起頭來的時候,我看到約翰在裡面,這不是舊貨店,這是他們的家,只是他們的家完全對外開放,又放滿了瓷娃娃,才使我誤解。


約翰夫婦熱情地招待我,他們的家比以前的豪宅小太多了,據他們說,這座小房子比他們當年佣人住的房子還小,也比他們當年的花房小,我記起他們家在冬天也有如此多的花,原來是有花房的緣故。他們的明朝青花瓷器完全不見了,約翰夫婦將那些瓷器捐給了紐約的一家博物館,他們夫婦二人認為人類文明的結晶,應該由人類全體所共享。他們的園子也小得很,可是約翰夫婦仍然在園子裡種了花草,他們的後園對一大片森林,約翰說據說當年羅賓漢就出沒在這一片森林裡,而他們所面對的山谷由英國詩人協會所擁有,他們不會開發這片荒原的,英國人喜歡荒原,約翰夫婦也養成了荒原中散步的習慣。

約翰告訴我為什麼他最後決定放棄一切。

他的公司得到了一個大合同,改善整個加州監獄的安全系統,他發現了加州花在監獄上的錢比花在教育上的還多,而他呢?他越來越有錢,卻越來越像住在一座監獄裡面。


美國人一向標榜「自由而且開放社會,其實美國人卻越來越將自己封閉起來,越來越使自己失去自由。」

約翰決心不再拼命賺錢,只為了找回失去了好久的自由。


約翰夫婦在附近的一家高中教書,這所學校其時有點像專科學校,約翰教線路設計,學生所設計出來的線路經常得獎,他捐了很多錢給這所學校,使這所學校有很好的圖書館和實驗室,他太太在那裡教英文。約翰告訴我他們兩人的薪水就足足應付他們的生活了,因為他們生活得很簡單,平時騎自行車上班,連汽油都用得很少。

當我們坐下來吃晚飯的時候,我才發現我的那座女孩子瓷娃娃放在桌子中間,他們當時念舊,捨不得丟掉那些瓷娃娃,可是替他們設計內部裝潢的設計師不讓他擺設這些不值錢的東西,現在那些值錢的東西都不見了,不值錢的瓷娃娃又出現了。


我總算吃到了我當年常吃到的晚飯,也重新享受到約翰夫婦家中的溫暖。我離開的時候? 約翰送我去火車站,他告訴我他還有一些錢,他的女兒不會要他的這些錢,等他 和 太太都去世了,他的錢就全部捐出去了。我說我好佩服他,因為他已經捐出他的全部所有,他忽然一笑,告訴我他仍然有一樣寶物,沒有捐掉。我對此大為好奇,問他是什麼,他說他要賣一個關子,他用一張小紙寫了下來,交給我,但叫我現在不要看,等火車開了以後再看,上面寫的是他不會捐出去的寶物。

火車開了,我和站在月台上的約翰揮手再見,等我看不見他以後,打開了那張紙,紙上寫的是「我的靈魂」 。


我坐在火車裡,不禁一直想著,有些人什麼都有,卻失落了自己的靈魂。

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1935年1月31日-),日本當代著名的存在主義作家。出生於日本四國偏僻的山村,在東京大學修讀法國文學,1957年正式踏上文壇時便贏得了「學生作家」、「川端康成第二」等贊語;1963年,大江的妻子生下一個嚴重殘障的孩子,後腦部有個肉瘤,就像長了另一個腦袋,影響到日後大江的作品,他開始思考死亡與再生的意義,《萬延元年的足球》便是以此為本,這本代表作為他拿下第三屆谷崎潤一郎大獎。1994年因他的作品中「存在著超越語言與文化的契機、嶄新的見解、充滿凝練形象的詩這種『變異的現實主義』,讓他回歸自我主題的強烈迷戀消除了語言等障礙」而榮膺諾貝爾文學獎。大江健三郎是個充滿爭議的作家,日本人得知大江獲獎時,都驚訝不已,隨後就感到憤怒。他們認為大江獲獎是因為他對日本保持批評態度。

出身經歷
大江健三郎於1935年1月31日出生於日本愛媛縣喜多郡大瀨村,從小聰敏過人,愛好閱讀文學書籍,如《三宅學嶺隨想集》等書,一生中購得的第一本書是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高中於故鄉松山完成學業。於1954年4月考入東京大學文科(第二類法文系),以其優異表現獲得東京大學的獎學金,喜好法國哲學家兼文學家沙特與同為法國作家卡謬的作品,也會自撰小說或劇本。生涯的第一篇正式作品是在入學同年九月為同學演出所寫的《天嘆》,此後在校內文藝部參與校刊編輯,寫過詩和評論。

1955年9月大江健三郎在東大教養學部校友會的會刊《學園》上曾以《火山》一文奪得銀杏並木賞。1957年5月在《東大新聞》中發表《奇妙的工作》,獲文藝祭獎。1958年大江再以《飼養》短篇小說獲得第三十九屆芥川賞,逐漸受到日本文壇的關注。翌年三月畢業,畢業論文是《沙特小說之感想》。在求學期間的大江已是多產的作家,除了上述作品外還有《死者的奢侈》、《他人之足》、《石膏假面具》、《偽證之時》、《運搬》、《鳩》、《毀芽棄子》、《意外的芽》、《喝采》、《戰爭的今日》、《北之島》、《夜慢行》、《此外的地方》、《我們的時代》等短篇或長篇作品,雖不過大學生卻十分勤於寫作,部份作品甚至發表成了單行本。


[编辑] 寫作經歷
1960年2月,大江健三郎和其同學之妹伊丹由加理結為連禮,生下了一個嚴重殘障的孩子,後腦部有個肉瘤,就像長了另一個腦袋,等於是嚴重的發育畸形。多次手術皆無法挽救,大江曾一度至江之島試圖赴水而死,但對於自己如因逃避現實而自殺實為愧對社會及妻子,因此更為奮發,種種思維影響了作品,其子則被命名為「光」。關於其子的作品包含了早期作品的《個人的體驗》、《萬延元年的足球隊》與1990年發表的小說《寂靜的生活》。

1960年開始,大江在《文學界》雜誌連載《青年之污名》,以反戰為題。1961年大江健三郎曾訪問中國大陸,受到中共左派及右派份子的批評,遂在《群像》雜誌發表《吶喊》長篇,便是以訪中之行有相關連。1962年,大江一名好友因擔心核戰會毀滅地球而自殺身亡,大江有感而發,前往廣島探究原子彈轟炸過後的廢墟。

1964年4月,大江於《世界》雜誌連載了半年的《廣島筆記》,此書奠定了他成為大文學家的地位,雖此書常被學者批評不具文學性,但瑞典諾貝爾學院發言人指出此書是極具超越性的。此書受到各界廣大迴響,統計指出每年會有約一萬人左右的讀者閱讀此書。接著持續發表了《萬延元年的足球隊》及《跑,向前跑》,讀者是與日倍增。

在大江健三郎所有作品中,《萬延元年的足球隊》最受推崇,受到海外研究日本文學學者的歡迎,譯成了多國文字。


[编辑] 意外獲獎
1994年住在世田谷區成城的大江健三郎接到了瑞典皇家學院的電話,不過大江健三郎未聽懂對方的英語,以為是受邀參與演講而未注意。接著外電消息已傳來日本,直到家門口擠滿大批媒體才知道自己榮膺諾貝爾文學獎。

意外獲獎的大江健三郎表示世界的文學工作者如此繁多,從未抱有獲獎的希望。他在當時對記者說:「日本文字的水準是很高的,諸如安部公房、大岡昇平、井伏鱒二,都有獲得諾貝爾獎的資格。」

1994年12月10日,大江健三郎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頒獎典禮上,領取了文學獎獎章。但是關於其作品卻依舊在日本充滿爭議。瑞典皇家學院指出大江健三郎文學成就在於:「是因為以詩的創造力,把現實和神話做了密切結合,表現了想像的世界,並對人間樣態,作了衝擊性的描述。」


[编辑] 現在生活
大江健三郎如今仍勤於寫作,近年來曾出版《為什麼孩子要上學》與《別了,我的書!》。大江健三郎曾說:「如連大人都不信有美好的未來,卻要孩子們相信明天會更好,這無疑是不負責任;不過為了下一代,我們大人應該要提起勇氣,替下一代找尋新的思想之路。」《別了,我的書!》一般被認為可能是大江健三郎最後一本長篇小說。

大江近年曾再度前往中國,一路上的演講皆以探討魯迅,曾被媒體評為具有濃重的魯迅情結。還曾大方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引起關注。





[编辑] 作品
1957年5月,在《東京大學新聞》上發表小說《奇妙的工作》,獲該報五月祭獎。8月,在《文學界》雜誌發表《死者的奢華》,成為「芥川文學獎」候選作品。
1958年1月,在《文學界》雜誌發表《飼育》,獲第39界「芥川文學獎」。同年,發表《感化院的少年》。
1959年,發表《我們的時代》。同年,發表《我們的性世界》。
1960年2月,創作電視歌劇《昏暗的鏡子》。同年9月,在《新潮》雜誌連載長篇小說《遲到的青年》。
1961年,發表《政治少年之死》。
1963年5月,發表中篇小說《性的人》。
1964年8月,出版長篇小說《個人的體驗》,獲新潮文學獎;10月,在《世界》雜誌連載長篇隨筆《廣島札記》。
1967年1月,在《群像》雜誌連載長篇小說《萬延元年的足球隊》,同年9月講談社出版,獲第3屆「谷崎潤一郎獎」;同年,發表《為與沖繩共歎共怒》。
1968年4月,發表《參院選舉反映了民意嗎——當投票意味著放棄權利的時候》。同年8月,發表《核時代的森林隱遁者》。
1969年8月,在《世界》雜誌連載《沖繩札記》
1970年7月,在新潮社出版演講集《核時代的想像力》
1971年7月,出版與重籐文夫的對談錄《遭受原子彈爆炸之後的人》
1973年,新潮社出版長篇小說《洪水湧上我的靈魂》,獲「野間文藝獎」
1974年11月,新潮社出版《文學筆記》
1978年5月,巖波書店出版《小說的方法》
1979年11月,新潮社出版長篇小說《同時代的遊戲》
1980年1月,在《文學界》雜誌發表《聰明的雨樹》
1982年7月,新潮社出版短篇小說集《聽雨樹的女人們》
1983年,講談社出版短篇小說集《新人啊,醒來吧》;4月,在《波》雜誌連載隨筆《小說的圖謀·理性的愉悅》。
1984年1月,在《朝日新聞》發表與作家掘田善衛的通信《核時代的烏托邦》
1985年,發表長篇小說《M/T》序章
1986年,巖波書店出版《M/T與森林裡奇異的故事》
1988年,巖波書店出版理論論著《為了新的文學》
1993年,創作長篇三步曲《燃燒的綠樹》
1994年,朝日新聞社出版《小說的經驗》
1998年,《如何造就小說家如我》(私という小說家の作り方)

鬼大將與辣椒

加藤清正是豐臣秀吉的忠臣,母親是秀吉生母的表妹(另一說是親妹妹),九歲起便在秀吉身邊服侍,也是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的熊本城築城人,肥後熊本藩(熊本縣)第一代藩主,異名「鬼加藤」。

這位鬼大將最有名的軼聞是「朝鮮打虎」。

根據湯淺常山著的《常山紀談》(一七七○年完稿)記載,某天凌晨,清正帶部下搜山時,有一頭大老虎自草叢中出來,清正剛好在一塊岩石上守備,二者距離五十五公尺左右。其他人見狀,舉槍打算射擊時,清正制止眾人。老虎張開大口朝清正躍來,清正開槍,正好擊中老虎喉嚨,老虎倒斃。

豐臣秀吉於一五九二、一五九七年兩次侵攻朝鮮,在日本稱為「文祿˙慶長之役」。第一次入侵朝鮮時,加藤清正不但擒獲朝鮮兩位王子,甚至越境攻進建州三衛(明朝女真族部落首領統治的地區,現在是中國吉林省吉林市東南方)。

第二次攻進朝鮮那年,淺野幸長(紀伊和歌山藩第一代藩主)的三千軍隊在蔚山城遭明、朝鮮五萬八千聯合大軍包圍,清正趕去救援,同樣困守在城內。當時蔚山城仍是新城,還未完成,軍糧只有二、三天備份。

淺野幸長有位家臣名叫大河內秀元,留下兩卷從軍日記《朝鮮記》,記載著當時的慘狀。

據說,那時城內士兵和築城壯工為了取暖,白天聚集在陽光下背靠背地縮成一團,三十、五十人圍成一個圈圈,很多人一坐下便不再醒來。巡迴的公役用長矛推動,才發現看似在打盹兒的人早已凍死。

起初眾人吃食紙張或抓老鼠充飢,最後扒下牆壁煮食泥土中的稻草果腹。而大河內本人則在某天日記中寫著:每次重新紮綁腿,每次都會掉落,很奇怪。卸下綁腿一看,原來小腿只剩皮包骨。

大河內信佛教,本來絕不吃四腳動物,其實也並非大河內一人如此,日本自平安時代以來便禁止吃肉,即便是戰國時代,大多數人也守著此習俗。大河內當時眼睜睜看著城內人接二連三餓死或凍死,某天靈機一動,切下死馬肉烤來吃。其他人見狀紛紛聚過來問大河內:

「馬肉味道如何?」

大河內回說:「我不計較馬肉味道如何。只要能維持體力,我連石頭都願意吃。」

眾人一聽,紛紛依樣效法,剖割死馬,烤來充飢。十三天後,毛利秀元(長門長府藩第一代藩主,山口縣下關市)、黑田長政(筑前福岡藩第一代藩主)軍趕來救援,明軍才解除圍城。

話又說回來,鬼大將與辣椒有何關係呢?因為朝鮮的辣椒文化正是加藤清正他們傳過去的。朝鮮半島非常冷,以加藤清正為首,所有自日本過去的武將都受不了那種冷,便把辣椒塞在布襪或內衣取暖。豐臣軍退出朝鮮半島後,據說當地的辣椒使用量直線上昇。

而辣椒是十六、十七世紀登陸朝鮮半島,在年代上剛好與「文祿˙慶長之役」(韓文稱為「壬辰倭亂」)符合。

辣椒原產於中南美,十五世紀初由哥倫布帶回西班牙之後傳遍歐洲。一五四二年葡萄牙船帶進日本長崎,但是當時日本肉食文化不發達,只當做觀賞植物把玩,這也難怪,辣椒盆栽確實很漂亮。

佛教於四世紀傳進朝鮮半島,在這之前,朝鮮人也吃肉食,不過新羅於五二九年發出肉食禁令後,百濟、高句麗也接著跟進,最後變成整個朝鮮半島都禁止肉食。日本是八世紀才發出肉食禁令。

一三二一年,蒙古人(後來的中國元朝)入侵朝鮮半島,統治了高麗朝約一世紀左右。蒙古是遊牧民族,以肉食為主,當蒙古人於十四世紀中葉退出朝鮮半島時,肉食習俗已在朝鮮半島扎根。而十四世紀末,李朝又採取「崇儒排佛」政策,肉食文化就更興盛了。

當時的朝鮮人料理肉食時,主要調味料是胡椒,然而朝鮮半島不生產胡椒,只能自琉球國或日本九州方面進口,算是高級調味料之一。也就是在這時,豐臣秀吉入侵朝鮮,辣椒也隨著加藤清正等戰國武將傳進朝鮮半島。

朝鮮國學者李睟光於一六一四年編撰的《芝峰類說》,便記載了「南蠻椒有大毒,因傳自日本而稱倭芥子」。但辣椒實際用在朝鮮泡菜中則還要等一世紀,直至一七一五年朝鮮農學者洪萬選著作的《山林經濟》問世,書中才首次出現辣椒的栽培法。之後,一七六六年的《增補山林經濟》中出現「朝鮮泡菜是用辣椒、大蒜製成的醃菜」一文,這大概正是韓國泡菜的最初文獻史料。

可惜辣椒在日本一直不受青睞,頂多加工成「一味唐辛子」和「七味唐辛子」(「唐」、「南蠻」等漢字在日本都是指舶來品)。明治維新以後,肉食解禁,日本人才逐漸習慣吃辣椒。而平成時代的現今日本,辣椒更是高抬身價,到處可見「激辛」這兩個字。連拉麵也要來個「激辛」。

說個題外話,我以前很喜歡吃辣,四川菜、泰國菜、韓國菜都是我的最愛。奇怪的是,大病以後,我竟不敢吃辣了。不是不敢,而是舌頭無法接受。曾經挑戰過好幾次,結果都不行。目前連咖哩也只能吃連鎖店「CoCo一番屋」的「豬肉甘口味」。有時到超市咖哩專櫃挑選,看了老半天,最後還是心不甘情不願地拿起專給小朋友吃的甜咖哩放進推籃內。至於韓國泡菜,日本超市有賣不怎麼辣的品牌,這個我就很喜歡吃,是我家冰箱內的必備品。

搭上伊留申客機

【聯合報╱立犀內子】


我暑假偕外子到俄羅斯,我們從南韓首爾轉機,坐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專門生產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的伊留申所生產的伊留申Il—96型客機。從外觀看伊留申機型,相當壯觀。

可惜,伊留申的艙內相當陽春,頂上高大寬敞,卻空白一片,沒有任何裝潢,冷氣通風口就設在前座椅背,可以自己自由調節。

我們要去莫斯科,飛行時間九個小時十分鐘,比以往所搭乘任何國家的飛機,感覺時間更漫長。原來,它的座位不符合人體工學原理,翻來覆去,怎麼坐都不舒服。它也沒有腳踏板,矮個子的我可吃不消,連電視、音響都闕如,如此長途飛行,簡直不可思議。

它頂上沒有閱讀燈,但將座椅手把翻開,裡頭藏了一盞光線微弱的小燈,看報閱讀相當吃力。可是,燈壞了關不掉,空服員說,讓它亮著吧。

而洗手間的水龍頭壞了,他們很聰明的纏上鐵絲夾固定開關;有一間洗手間的水龍頭關不緊,就任它去。

我們坐的是商務艙,只有五、六個人,座位跟一般飛機的商務艙同樣寬敞。當我走到後面的經濟艙,哇!簡直像夜市,熱鬧極了。

搭過百趟飛機,從來不暈機的我,這次破天荒暈機了,因這架伊留申是用轟炸機戰鬥的方式急轉彎,它一轉彎,我就暈眩不已。起初我以為是高血壓發作,經外子解釋,我才了解真正原因。

艙內的空服人員溫婉可親,服務熱誠。不過,我終於見識到巨無霸的廬山真面目,以後再也不會搭這種飛機了,所以回程改變航機,跟伊留申說bye-bye。

【2007/09/11 聯合報】

烏合之眾,不會有智慧!

人際的謠言之二:烏合之眾,不會有智慧!
群眾(不被操縱的多元群體)的集體判斷,勝過專家!似乎不合常情,但是真的。

企業的企劃會議,專家學者通常是被倚重的一群……
到街上詢問大量群眾,大概也只當成市場調查的參考數值,不會有人相信群眾聚合起來,比會議室裡的專家學者更有智慧,更懂得解決問題、更懂得預測未來!


問題:群眾有智慧?可能嗎?

選舉,最容易展現群眾智慧;可惜,選舉結果,很難說服大家這一點。
為何如此?選舉流程的設計,操弄了群眾,自然,結果是偏頗的。

然而,群眾智慧,還是值得我們研究的範疇。1906年,高頓(達爾文的表哥)在散步時,無意間發現市集群眾,個別猜測牛隻重量的平均值,居然與牛隻真實重量極為接近!這個發現,讓他對群體決策,有高度的興趣。

如果您也有興趣研究這個題目,請:
(1) 閱讀The Wisdom Of Crowds(作者:James Surowiecki),繁體中文版:群眾的智慧(遠流);
(2) 查閱英文維基百科,The Wisdom Of Crowds頁面。


問題:群眾智慧,如何發揮?

讓群眾智慧得以顯現,首先要珍惜群眾意見,不能利用、操弄群眾。企業的員工,也是群眾的一種,企業期待員工發揮智慧、有創意,就要細心保護員工意見,不能阻斷(阻斷也是操弄)。

依據 James Surowiecki的說法,群體智慧失敗的元素有五種:
(1) 同質性太高:群體組合愈多元,群體智慧愈能展現。
(2) 核心性太強:決策模式過度集中於金字塔頂,忽視下層意見。
(3) 隔離性太大:群眾應該多元,但不能被隔離;隔離使意見無法自由交流。
(4) 模仿性太高:楬櫫少數意見,讓群眾不思考就模仿。
(5) 情緒性太強:情緒因素(例如:族群、宗教、階級等)都很容易造成同儕壓力、群體情緒失序等。

如何珍惜群眾意見?James Surowiecki的四個看法是:
(1) 多元意見:讓意見有機會個別表達。
(2) 獨立思考:讓大家儘可能意見交流,卻能獨立思考。
(3) 分權管理:讓決策在最接近問題的地方做成。
(4) 聚合能力:讓個別意見轉化為群體決策的機制。


問題:問題重要,還是答案重要?

請看以下兩個問題:
(1) 有五個顏色,您喜歡哪個?
(2) 有五個顏色,您認為大家會挑哪一個?
兩個問題,都希望取得答案;第一個,是個人意見調查,答案偏重眾人,就算整合多數個人意見後判斷,也還是個人意見;第二個,是群體趨勢預測,是個人觀察全體的思考結果,群體智慧,從第二類的問題,比較容易得到。

因此,答案固然重要,問題更是不能忽視。提問的方式,代表您對多元意見、獨立思考、分權管理、意見聚合能力的尊重度與掌握度。

思考周密而形式簡單的提問,最能引發群眾智慧,也最能降低群眾情緒。
因此,問問題比拿到答案要緊。

東方建築,還有哪些哲思?

問題:東方建築,還有哪些哲思?

我觀察,隱、借、藏、細……等概念,都是東方的建築哲思。

觀察貝聿銘先生在日本滋賀縣的Miho Museum可略知一二。
先說「隱的哲學」、、「藏的哲學」與「借的哲學」;
一位日本老太太千里迢迢,到紐約找到貝先生,請他設計一座深山鐘塔。
完成後,老太太指著山的另一頭,請貝先生再設計一座博物館。
老太太的基金會,在山這頭,早已有間博物館;如何在山那頭,再來個博物館?

貝先生以陶淵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故事,介紹了一個「隱」的概念。
他設想一個山洞,走進洞裡,如此曲折,只能隱約看見遠方洞口的光。
洞的盡頭,還是到不了山的那一頭,於是,他造了一座橋。
橋的盡頭,拾級而上,「巧借」古典造型的現代玻璃屋頂,讓光線,將博物館「巧藏」在地底。


我一直忘不了一個鏡頭。
開幕那一天,貝先生在橋這頭,躲在館內牆後,偷看剪綵過後,誰從橋那邊走過來。
他很高興,第一個過來的是他的業主,坐著輪椅的老太太,慢慢,被推過來。
後面,跟了好大一群人,過橋來,準備參加典禮。

再談「細的哲學」;
博物館前廣場上的樹,全都是原本生長在那裡的樹。
在工程期間,貝先生把所有的樹,移植到附近的空地,等完工時搬回來。
讓我難忘的鏡頭是,重新回植幾棵關鍵的老樹時,起重機吊起,八十歲的貝先生,就站在房子裡,從窗子往外看,以手勢告訴窗外的工作人員:「過來點、再過來,過去點、再過去」,細緻的心,非常動人。

我們必須很天真,才會相信,一棟房子可以成為一座凝聚意義的建築;
也因為相信,
所以,貝先生到了八十歲,還願意站在那裡指揮,讓老樹隨著他的老手,移來一點、移去一點。是這樣的精神,完成這棟建築「細節」的緣份,才能凝聚。

住的謠言之五:設計房子,需求要愈清楚愈好

談創意,解讀「模糊的概念」,比取得「正確的描述」要緊。
我們腦袋,能正確描述的,通常已有地圖、有航程……
我們腦袋,費盡心思,還說不清楚的,就是模糊的尋寶圖,或者我們該稱為「創意的胚胎」。

東方的創意哲學,就以這類「似有還無」為核心。

東西方融合之前,西方的創意,來自:「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的堅定信仰。

當東方哲思影響西方,「有就是沒有,沒有就是有」的創意胚胎,逐漸從意識深層浮現。
這就是金剛經「因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體現。

因此,有能力面對模糊、思考模糊、處理模糊是重要的。

Monday, September 10, 2007

以身試菌的先行者-貝利.馬歇爾 (下)

貝力‧馬歇爾說:聽說台灣有些教授一週工作七天,每天都工作到很晚,連假日也到實驗室;但我認為,工作八小時之後,效率會下降,而科學研究領域,經常遇到很複雜的計算,需要清醒的頭腦,所以我鼓勵大家,每天早點休息,有很好的睡眠。當然若研究已到最後期限,無論如何都必須完成,就另當別論。


1982年,31歲的馬歇爾希望在自己國家澳洲伯斯的胃腸病學研討會上發表這項研究成果,但主辦單位澳洲胃腸病學會(Gastroenterolog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不接受他們的論文;主辦單位回信告訴馬歇爾,這次研討會水準很高,在67件申請發表的論文中,只能接受56件。


貝力‧馬歇爾說:多年後回頭去看這封信,覺得很有趣,但當時是一大打擊,表示那些審查委員認定我們的研究水準,只能排名最後10%;不過這也激發我決定更努力,要讓我們的研究成果被世人看見。

世界上有許多種人,有人遇到挫折或失敗,就覺得丟臉和失望,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但另一種人卻是讓自己更有決心,試著去找證據,證明別人是錯的。我想我就是這種人,尤其在科學領域,我就像個戰士。

我猜這是我的本性,就是永遠試著去找不一樣的新東西。以諾貝爾獎來說吧,你一定要當第一個,當你想要當第一個的時候,你就必須不一樣,看看100年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就會發現每個人都不一樣。科學的發現都是未知的,若你做的研究,都是別人認為你應該做的,那未來很可能得不到諾貝爾獎。


於是馬歇爾改去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場研討會上發表,立刻驚動全世界,當然也受到醫學界強烈質疑,因為這完全推翻醫學界長久以來的認定。


1983年,由於華倫和馬歇爾對這種細菌有些不同意見,所以各自在《刺絡針》(Lancet)上發表,1984年達成共識後再共同發表論文,本來命名為「幽門曲狀桿菌」(Campylobacter pylori);後來發現這種細菌和曲狀桿菌分屬不同屬,最後在1989年正式定名為「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貝力‧馬歇爾說:「發現教科書寫錯了」是很有趣的,我跟華倫一起研究,本來只是初級的醫學訓練研究計畫,一開始期望不是很高,沒有想要有什麼原創性的重大發現,結果找到這種細菌;幾年以後,沒有人相信細菌能在胃裡存活,因為幾百年來所有醫學教科書都說,胃酸會殺死細菌,所以我必須努力去證明。

你如果是在別人做了一項研究之後,想要更深入了解,可以循著順序走下一步;但如果你自己做了一個不尋常的研究,又沒有別人有興趣,就必須自己想辦法。


有些事情從來沒有被人做過,有可能是「這件事情根本無法成功」,但我懷疑這種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對你有利的證據支持你,你只好自己去做所有的實驗,去證明所有的事情。如果你正在從事這樣的研究,我建議你先做一些小的實驗,比較容易克服困難,這樣才能盡快得到答案。

這樣的實驗,會花費你一個月乃至一年的時間,你必須花很長時間做好準備,而且要嘗試各種不同的策略,絕對不是很容易成功的,因為從來沒有人做過;但當你嘗試過所有的方法,就可能有好運出現。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你必須要有充份的膽量去冒險。

很多別人做好的重要實驗,我們從頭去看他的實驗步驟,其實是非常簡單的,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這實驗該怎樣操作才會成功;但在沒人做過以前,要想到這些步驟,卻是很艱難的一大步。


雖然證實了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但有另一個問題,就是細菌和潰瘍之間的關聯性,到底是細菌造成潰瘍,還是細菌根本無害,而是已罹患潰瘍的人體消化道內,比較容易讓這種細菌生存?


當時的醫學界,由於已經認定壓力、抽菸和吃刺激性食物是導致胃潰瘍的主因,而且很多健康人的體內也有幽門螺旋桿菌,所以許多人都認為細菌無害,只是人體的共生菌。


因此馬歇爾必須證實幽門螺旋桿菌的致病性,要證實某種微生物和某種疾病的關聯性,必須符合「柯霍氏法則」(Koch掇 postulates)。柯霍氏法則就是:

一、在每個染病個體中,都能分離出該種微生物;

二、該種微生物從個體內分離出來後,可以人為體外培養,並繁殖好幾代;

三、將體外培養數代的微生物,注入健康實驗動物體內,會使該實驗動物產生相同的疾病;

四、在染病的實驗動物體內,又可分離出該種微生物。


貝力‧馬歇爾說:德國微生物學家柯霍(Robert Koch)在1882年發現肺結核桿菌,1905年得到諾貝爾生醫獎,我和華倫在1982年發現幽門螺旋桿菌,2005年得到諾貝爾生醫獎,剛好都比柯霍晚了100年。

以身試菌的先行者-貝利.馬歇爾 (上)

【文/李名揚】

科學進步的最大阻礙不是無知,而是「似是而非」的知識!學生或是年輕學者對一些東西不懂,有時反而是一種優勢,因為可以用較開放的心胸,接受「專家」認為不可能的事。



馬歇爾於1951年出生澳州礦業小鎮卡谷力和2005年獲得諾貝爾生醫獎。

台大醫院今年6月底舉行112週年院慶研討會,和衛生署、台大醫學院及澳大利亞商工辦事處,聯合邀請2005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之一的馬歇爾(Barry J. Marshall)來訪。馬歇爾和華倫(J. Robin Warren)因發現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會導致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而共同獲獎。他們兩人都是澳洲人,是澳洲第八、九位諾貝爾獎得主。


在華倫和馬歇爾之前,醫學界一直認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原因是壓力、抽菸和吃刺激性食物,造成胃酸過多而侵蝕胃壁;治療方法就是透過心理醫師來減輕壓力,並給予制酸劑,但這種治療方式無法真正治癒胃潰瘍,患者總在隔一段時間後又會復發。


1979年,當時42歲的華倫是澳洲伯斯皇家醫院(Royal Perth Hospital)病理科醫師,他在一份胃黏膜切片上,看到一條奇怪的藍線,用高倍率顯微鏡觀察後,發現是許多「好像細菌」的東西所構成;接著兩年華倫又發現,在一些胃炎病人的胃裡,特別容易找到這種東西。不過他的同事都不相信在胃酸這麼強的環境中,會有細菌存活,也不認為他看到的真是細菌。


其實最早在1875年,就有德國的科學家在人和動物的胃部切片中,看到這種「好像細菌的東西」,但不敢確定,因為胃酸是強酸(pH值1~2),細菌不易存活,而且這種「好像細菌的東西」,也無法在實驗室中培養出來。


雖然之後陸續有科學家看到,照馬歇爾的說法,包括英國、美國、日本甚至中國,都有人看到,但這些科學家也都遇到同樣問題,就是無法成功培養。


1954年,病理學界的權威巴默(Eddy D. Palmer)在《胃腸病學》(Gastroenterology)上發表文章,說他在1180個胃黏膜切片中,都沒有看到細菌,並認為以前的人看到的細菌,應該是切片被污染的結果,從此為這種假設定調,徹底否定了細菌的存在。


但是華倫沒有向巴默的權威屈服,寧願相信自己的眼睛;1981年,馬歇爾在伯斯皇家醫院擔任腸胃科住院醫生,向華倫請教有何研究題目可做,華倫就告訴他自己的發現;馬歇爾初步研究之後,認同華倫的發現,確實可能是一種前人不知道的細菌。


貝力‧馬歇爾說:我當時照顧一個胃不舒服的病人,每一種測試都做過,都是陰性,唯一沒做的是胃裡有沒有細菌,但別人都說胃裡不可能有細菌;其他醫生說這個病人瘋了,可是我跟這個病人談話,覺得她很正常,而且也在胃裡看到可能是細菌的東西,我本來以為是澳洲特有動物傳染給人的,經過一年研究,找不到細菌來源,唯一可能就是人的胃,於是我想在實驗室裡用人的胃黏膜切片來培養細菌。


年輕的研究學者或學生有一大優勢,就是「不懂」,像一張白紙,可以很開放地去接受新的東西;以前受過的教育往往讓我們覺得自己的胡思亂想是錯的,所以最好讓自己成為一個新人,發現新的事實,即使是幾百年前的東西,也可能是錯的。


有位歷史學家曾說:「學習的障礙不是無知,而是對知識的成見。」知識的成見就像國王的新衣,大家以為懂了,其實不懂。你自認對東西不懂,是個優勢,因為你可以吸收各種新想法、新知識;但如果你懂的是錯的東西,是知識的成見,就沒辦法接受新知識。有一個觀念很重要,就是「錯的東西不懂,是一件好事。」


「似是而非」最可怕,以前的人因為認為細菌不能在胃裡存活,所以無法探索事實真相,找出胃病與細菌的關係,結果就找出許多造成胃潰瘍的原因,包括壓力、抽菸、刺激的食物、遺傳等;但我們就想「真的嗎?」機會永遠給心思縝密的人。後來證實細菌才是主因,其他都只是次要因素,而所謂遺傳,其實是母親餵食時傳染的。


機會是留給不怕挫折的人


華倫、馬歇爾和同醫院的微生物學者古德溫(C. Stewart Goodwin)討論後認為,這種細菌有可能是曲狀桿菌(Campylobacter)的一種,所以他們將胃黏膜切片放入培養皿,按照培養曲狀桿菌的方式,用微嗜氧(5%的氧氣)的方法培養;後來事實證明他們的培養方法是正確的,因為幽門螺旋桿菌在無氧環境或普通大氣(21%的氧氣)中,均無法生存。


馬歇爾最初半年的37次培養都失敗了,因為他按照一般曲狀桿菌的培養方式,在48小時後觀察培養皿,如果沒有發現菌落,就重新來過;1982年4月復活節前夕,馬歇爾進行第38次培養,在星期四放入胃黏膜切片,然後就休假去了;到了星期六早上,由於技術人員忙於其他被認為「比較重要」的研究工作,沒有注意馬歇爾的培養皿,於是培養皿就被一直放著。


等復活節假期過完,星期二下午,馬歇爾接到技術人員的電話,馬上衝去實驗室,發現菌落真的長出來了!後來他們才知道,幽門螺旋桿菌的特性,就是需要3~4天時間才能培養出來。


【完整全文,請參閱科學人2007年8月號】

吃的謠言之一:素食不好吃,所以吃素是懲罰!

問題:為何素食老是沒創意?(從素食謠言,看大腦如何被綁架)
有人說:素食不好吃,所以,吃素,是一種懲罰。
腦袋裡,一旦有了這種負面想法,就生出一堆拒絕的理由:素食沒營養、素食……。
而這種負面想法,衍生出的最大問題是:不相信創意的力量,廣大無邊,可以改變一切。

我四十歲那年,決定吃素。
聽到我這個決定,一般人腦子裡,通常浮出的是:他發生了什麼事,要吃素?
第一句問話,也不出以下五類:
一、你,家裡發生了什麼事?
二、你,是不是身體不好?
三、你,因為宗教信仰,所以不准吃葷嗎?
四、你,為了還願嗎?
五、熟朋友問,你,瘋了嗎?

可惜,以上的問答,除了第五個比較接近事實,其餘都不是。

我吃素的原因很簡單(簡單到,我當時不好意思說)。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我拿牛肉罐頭餵我家的狗,看到罐頭有一頭牛的照片,然後,我問了我自己一個我不知如何回答的問題:為什麼要我殺一頭牛去餵一隻狗?這個問題,在我內心掙扎了一陣,我就決定吃素了。(家裡出事?身體不好?宗教禁止?還願?都是人們大腦被綁架的問法。)

吃素之後,上街吃飯,大家聽到來了一個吃素的,就很自然的說:「喔,那來一客羅漢齋!」好像吃素活該,就只能吃羅漢齋,我常想設法點一些有點想像力的菜,服務員雖然客氣,我卻讀得到這樣的表情:「唷,其他好吃的?別想了,你不是吃素嗎?怎麼還想好吃的?不吃肉,哪來好吃的!」
結果,有很長的時間,羅漢齋就成了我非常痛恨、但又不得不點的食物。

直到有一次,在香港半島Philippe Starck設計的Filix餐廳,一位二十來歲的加州廚師,聽完我對素食的期待,叫我等等,二十幾分鐘後,出現在我面前的,全是以想像力調味,的美學蔬菜。

那次經驗,讓我對創意素食,重拾信心。


問題:命名影響創意嗎?
命名,是一種定義、定位,定義的格局,影響創意的格局。

從素食的命名來看,定位如何影響創意格局。
這四道菜:蘆薈鮮蝦、素魚翅羹、羅漢齋、龍鮑雙燴,其實都是素食,卻取了「葷食」的名字。
命名的格局,其實就已經將創意的格局是「定位」。
為什麼?
從點菜客人的角度來看:點這樣命名的菜,代表不想吃素,所以吃「假葷」。
從餐館老闆的角度來看:這樣命名,代表不想做「素食」,滿腦子只想做「假葷食」。

這樣「素菜命名」的腦部思考架構,絕對做不出好吃的創意素食,最多只能做出好吃的假葷食,嚴重影響做菜的創意格局;
老板真正該問的是:「我如何以創意構思,做出一道美味的素食?」把重點放在:「我要如何做出一道,很像真蝦子的假蝦子。」創意的格局小了。

東京鐵塔

懷念香港

【聯合報╱鄭培凱】


有位英國朋友,在香港教書教了二十年,去年退休,到澳洲養老。我去看他,發現他在雪梨郊區臨著海灣買了棟房子,客廳與臥室都有落地長窗,打開來走到後院,短籬圍著如茵的草坪,放眼望去,就是波光粼粼的海灣,藍天碧海,點綴著風中的白帆。我不禁讚嘆不絕,說如此美景簡直是神仙府第,福地洞天,修心養性的好地方。「有點像香港的清水灣。」他嘴角浮現一絲微笑,眉頭微揚,好像是自我揶揄。

「懷念香港嗎?」

「當然,香港那麼好的地方,何況我在那裡生活了大半輩子。」

「那你為什麼要離開,跑到這天涯海角來?」

「你們不是常說,在香港生活就是為李嘉誠打工嗎?我也一樣,做了半輩子工,算是高薪階級了,想退休後擁有一棟看海的小房,可以種種花,養養草,清晨起來在自家的後院散散步,放放狗,愜意徜徉,坐看雲起帆揚,海鷗低翔。可是,我在香港做得到嗎?再給李嘉誠打上二十年工,也買不起那樣一棟房。」

聽他口氣,頗有些憤懟不平,好像香港虧待他們英國人似的。「其實你們在香港已經高人一等了,不但不受歧視,還到處被人捧著供著,像欽差大臣一樣。」

「我可不是果戈里筆下的欽差大臣。雖然比不上當年的燕卜蓀,好歹也是牛津出身的真材實料,教書二十年,培養了不少英才,沒有對不起香港的地方。港英政府植下種族歧視的因,是殖民主義的錯,是大英帝國主義的罪惡,總不能讓我來承擔吧?你們的新特首宣稱要『打好呢份工』,開出張遠期支票,作為施政目標。假如這是衡量公務員的標準,我二十年來全心全意投入教學寫作,早就『打好呢份工』了。」

「對於你打好呢份工,我充滿敬意。倒是對於生長於斯的香港人,明明是土生土 長,明明是自己的鄉土家邦,卻總是覺得在『打工』,我感到這種心理有點怪。」

「老友,這倒不怪,這就是後殖民時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英國殖民者是主 子,公務員或洋行買辦是奴才,一般本地老百姓是奴才的奴才。有工打,能上升到奴才的地位,就要感謝上帝了。其實,你說得也沒錯,我是英國人,即使是打工,心理上也不會淪為奴才,的確占盡優勢。要說怪,香港回歸之後才怪。一國兩制機變無窮,共產黨支持大資本家,民主派倡導社會主義,看得我眼花撩亂。大概是世界變了,我這種老派人跟不上時勢,看不慣香港實踐『發展是硬道理』的粗魯手法。他們不是從大陸上學會了一句詞,叫『絕不手軟』嗎?我聽了不禁倒抽口涼氣,想想退休後留在香港,不但住不起海景洋房,說不定海景都沒了,到處都是宏偉的港珠澳大橋、珠江口直通廣州海底隧道、港潮汕大橋之類。乾脆離開,住到化外之地,眼不見為淨。」

創意姚言




高希均
才子與君子:創意人姚仁祿

(一)
我從不羨慕別人的財富,但總是羨慕別人的才華。
當我羨慕別人的才華時,我更迷戀「才華」中的「精華」:創意。在企業家與創意人之間,要做一個選擇,我所嚮往的當然是「創意人」。

進入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年代,「創意」變成了人類進步最重要的動力。《追求卓越》的作者畢德士(Tom Peters)近年大力鼓吹「重新想像」(Re-imagine),就有殊途同歸的看法。

創意看不見、摸不到;它無所不在,又稍縱即逝。它可以是媒體寵兒,也可能是退居隱士。創意既可能引發一場革命,產生英雄;也可能「敗者為寇」,從此消失。

這是我這外行人對創意的聯想。創意在哪裡?如何產生?如何運用?如何與產品及生活銜接?那一連串的問題是大家想知道的。這本書,尤其卷二:創意漫步,充滿了仁祿對創意的原創性的闡述。

(二)
我之嚮往創意,正就是彌補自己研讀經濟所帶來思惟上的世俗與侷限。

1980年代前,當GNP(grass national product,國民生產毛額)增加時,大家口徑一致的都認為這就是代表經濟成長;當環保意識崛起,尤其全球溫室效應擴散時,GNP的增加便常常被批評為垃圾(garbage)、噪音(noise)、汙染(pollution)的增加。因此,討論經濟發展與人民福祉時,就必須要擁有「闖意」——闖出傳統意識(conventional wisdom)。

近年來,不斷受到讀者歡迎的書如《注意力經濟》、《定見》、《決斷兩秒間》、《我的發想術》、《快樂經濟學》、《百辯經濟學》、《隱藏的邏輯》等等,都是「闖意」的示範——結合了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學、神經科學等來解釋各種社會現象與身邊經歷的事物。

自己讀完再好的經濟論述,得益的邊際效用總覺得有限;但一接觸到自己領域之外的書籍與演講,得益就無窮。

仁祿源源不斷的創意,提供了新的想法與視野,是使我近年得益最多的一位友人。

(三)
讀完《創意姚言》一書,等於扎扎實實的自修了一堂課。閱讀的過程,真是樂趣無窮。它使你沉思,使你自我懷疑,使你豁然開朗,使你意猶未盡;又想起了六月間趨勢大師奈思比來訪時說的:「我的一生何其幸運,人家給錢讓我學習。」

在提出的眾多創意理念中,我特別喜歡作者的這句話:「談設計,腦袋,比口袋重要。」事實上,何啻是在設計的範疇。我近年來不斷的倡導軟實力(soft power),就是在「比腦袋」;那些要增加硬實力(hard power)的人,是在「比口袋」。

再引伸來說,在全球化年代,一個社會只靠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終會不夠,因此要以開放的態度與政策,向全世界引進人才,借腦袋(書中提及的「杜拜經驗」就是一個例證)。一個現代社會最可怕的心態是:不在乎與世界脫軌;一個現代國家最淒涼的場景是:國際機場很少見到外國人。

他的創意會使人驚豔,但他這個人卻是這麼的中規中矩,這麼的可預測,這麼的一致性:極端的自律與自信,毫不妥協的追求完美,斯文含蓄之中蘊藏了深厚的大愛與理性。
從「父親的夢」那篇文章中,讀者就能感覺作者是位孝子;從書中展現的才情,就會肯定他是位才子;從彼此的交往中,我更要說:仁祿是位君子。

這位從容的才子,表現在書中是他淵博的知識、跳躍的才情與動人的文句;貫穿全書的是他對創意的各種自述、引述及闡述。

這位包容的君子知道他在追求什麼,更知道他早就放棄了什麼。他的言行呈顯了三度空間:創意的「大有為」、刻意的「有所不為」、蓄意的「無為」。

書如其人,人如其書,一樣的使人想親近,一樣的使人會得益;像寶礦一樣,使人更想慢慢的發掘。

(四)
為了「大小創意」網站的啟動,仁祿自己寫了多則對創意的解釋,也邀我寫幾則。現在摘錄各三則如下:
(1)創意是想像力之果。
(2)創意是複雜後的簡單。
(3)創意,以直覺導航,以知識續航。
(4)透過創意,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
(5)創意,兼具頑固與幽默,就能解決問題。
(6)創意,像新鮮的空氣,一定既要新鮮又要為人所知。要知道誰的創意與誰的闖意,請上www.dxmonline.com。

(本文作者為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總裁)

姚望林

長子甚六

余育四子女;三男一女,仁祿為長子。

家父思想重男輕女,故余育三男,均由家父親自命名,僅女兒名由我自定。

「仁祿」二字,日語發音與「甚六」相似。日文「甚六」為〈欠少知能〉之意,一般以「長男甚六」為嘲弄之語也。

眾多好友笑我,為何長子名字如此詼諧,但我卻不以為意。

仁祿自少,與一般小孩稍有不同,因為長子,我對他較嚴,凡事要求他作弟妹模範。他聰慧,喜看書,願聽父母教訓,是弟妹之好榜樣與領導者。也因此,我們為父母者,對其他子女就放心,對他們的學業管理亦輕鬆許多。學校老師亦常獎賞仁祿之操行與成績,使我們家在鄰居間被認為模範家庭。

仁祿報考大學聯考時,僅填「建築系」一門,老師問他為何僅填一系?他答:因興趣。仁祿選擇建築系,後來影響二位弟弟都報考建築系。在東海大學畢業前夕,仁祿向我們夫婦請求,讓他創業。我們與仁祿談了數小時,勸他先到大建築師事務所學習後再說,但仁祿說明了許多理由與理想,堅持要獨自創業。我們知道無法改變他的心意,不得不同意。

當時台灣室內設計尚未起步,故仁祿的努力與創意亦獲市場認同,不多時日,業務鼎盛,名聲亦響亮了。

這次仁祿發表《創意姚言》,要我為題序文,事實上我對創意瞭解不深,不知如何下筆?但僅以小犬的過去作為,提供以下幾點,除了期勉仁祿能在六十歲以前完成他的新媒體理想,也作為八十二歲老爸對五十七歲兒子之期待也:

1.創意,要永保「好奇心」與「懷疑心」;對事、對物,時懷「為什麼?」之思惟,並積極設想解決之道。

2.創業,要以國內外金融界經營發展經驗為參考(因余在金融界服務將近四十年):
(1)國內公營銀行:保守、守舊、不敢創試新業務、新制度。
(2)國內民營銀行:想革新,但不敢快步前進。
(3)國外銀行:敢創新;分析可行後就積極實施,遇有錯誤立即改過。

3.未來,面對急速發展的新世紀如何應對?這點年老如我,實在無法指點,仁祿只能靠自己累積的知識與冒險心及經驗,勇往邁進。

在此祈求上天庇佑,賜給仁祿智慧;能對台灣前途,有一點貢獻,為父就滿足了。

2007.08.06 寫於水蓮

(本文作者為姚仁祿父親)
姚仁祿
以誠摯的心,獻上……

謹以本書,獻給您…
因為,全世界每年出版超過十五萬本華文新書……
而您,居然與這十五萬分之一本有緣……
(如果,加上過去出版的書,哇!我不敢想)
我期待關心創意的朋友,發現這本書有點思考上的幫助……
總之,以創意改變世界,需要您的關心。

也獻給我的父母、弟妹……
他們對我的盡心盡力,讓我體會……
培育、陪伴一個來到人間的生命,有多麼神聖與困難。

獻給在思想、人格、專業上,一棒接一棒,啟蒙、訓練我的老師們(還在接棒)……
要讓愚鈍如我,可以稍稍理解這個世界,而且好奇心還不減少……
可以想像,老師們的接力團隊,承擔何等艱鉅!

獻給古今中外,許多不吝分享的思想家與新思想的實踐者……
沒有他們,人類不會發現,心靈也有力量,創意也是能源……
忝為人類一員,我由衷感謝。

獻給過去三十多年,我的專業生涯中,曾在思想上影響我,生活上幫助我的朋友、同事、親友與客戶……
凡事起頭難,多年的專業工作,我不自量力的做了許多起頭難的事……
他們的熱忱、善良與慷慨,讓我一關闖過一關。

獻給努力維持台灣平安發展的人們……
很難想像,沒有他們,過去半個多世紀,我將如何渡過?
沒有他們,我還有沒有能力天真?我還有沒有能力良善?

獻給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的同仁……
維君天真、亭羽耐心、勝宗推廣,加上許多我還叫不出名字的同仁的努力……
這本書,才能從腦裡的觀念,變成架上的書香。

獻給為本書寫「印象姚仁祿」的友人……
如同往常一樣,對我不合理的請求(這次是三、五十字,馬上要稿),慷慨應允……

Mother Teresa說:“We cannot do great things on this Earth, only small things with great love.”
這幾位友人不同,他們兩種事都做!

獻給高希均教授與王力行發行人……
他們對傳播新觀念的堅持與一心向前的傻勁,確實令我感動……
感謝他們,相信我的書也許可以幫上別人,我真希望他們沒有看錯!高教授為本書寫的序,對我的描述,實在言過其實,我不只不敢當,還有點不知所措。

最後,獻給內人淨兒……
她對我答應高教授出版此書的事,比我還有discipline……
這本書的內容,散居各處……
沒有淨兒的構思、校對與尋常日子的不斷鼓舞,我的興趣,只會停留在經營、讀書、思考、塗鴉與自言自語……
我的看法,只會忽東忽西,忽南忽北……
這本集子,也絕不會出生。

一本小書,到底可不可以,獻給這麼多人?
我想,不只可以,而且我也應該以誠摯的心,獻上……
因為,少了任何一位,都失去成就這一本書的緣。

姚仁祿
寫於大小山房
二○○七年八月十六日清晨

PS:來到人間五十餘年,因為父親寫「長子甚六」序,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我的名字,有「欠少知能」的諧音。感謝父親,在我即將耳順之年,才訴說這個故事,讓我安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