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9, 2006

摘錄》讀者是我的獎

賴明珠  (20061229)


村上作品擁有貫通東西方文化直搗人心的地方,既寬廣又深入。豐富的想像力、異想天開的幽默感和謎樣的故事在在吸引讀者。書中難以用道理和邏輯解釋的地方,讓讀者讀後還留下餘韻和不斷在心中繼續思索。勾引起屬於自己的新感覺。也因此引起讀者想要創作的強烈衝動。

無論在台灣、香港、大陸,都可以看到許多創作者的作品,所帶出的孤寂感和某些創作符號,例如幾米的圖文集,王家衛的電影,都難免令人聯想到村上春樹作品的某些意象。


德國譯者威.K.荷曼說「村上春樹好像邀請你說進來呀!然後,卻不讓你出去。」可見他的作品讀了真的會上癮。無論對東方或西方讀者,都同樣深具魅力。
如果要追究村上春樹作品的魅力來源。可以從他生長的故鄉,和他走過的國家循線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村上出生於文化古都京都,但隨即搬到神戶郊區,少年時期成長在神戶。父母親是國文老師。因此在小學以前可以說已經打下日文基礎。神戶是個向世界開放的大港,可以接觸到許多世界各國的東西。

中學時代家裡給他訂了「世界史」、「世界文學全集」,每個月到書店取書。他反覆閱讀無數次,可以說對世界歷史和文學瞭若指掌。奠定下他深厚的人文素養。

在他的隨筆「邊境.近境」中,他對自己的故鄉這樣描寫。

「我戶籍上雖然是京都生的,不過出生後很快就搬家到兵庫縣西宮市的夙川這地方,不久後又搬到蘆屋市去,十幾歲時大半在這裡度過。高中因為在神戶的郊區,因此去玩的當然是神戶的街上,或三宮一帶。就這樣形成一個典型的『阪神間少年』。當時的阪神間──當然或許現在還是這樣──是從少年期到青年期過起來相當舒服的地方。安靜又悠閒,有一點自由的氣氛,也受到山、海等大自然的恩惠,鄰近就有大都會。可以去聽音樂會、可以到舊書店去找便宜的平裝書、可以去泡爵士喫茶店、也可以到藝術電影院去看新潮電影。……」

因為這樣的成長背景,使他對外國始終充滿憧憬,特別喜愛西洋音樂、西洋文物。從高中就閱讀大量英語小說。並且對學習外國語超乎尋常的熱心。

從「終於悲哀的外國語」中,可以看出他學過的外國語有英語、德語、法語、希臘語、土耳其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總共達七種外國語。這不但是其他日本作家所少見的,也是其他亞洲作家所不及的。學習的動機,部分因為想到這些國家旅行或長住,部分因為在翻譯英語作品時,經常會遇到有必要了解其他語言的時候。

村上春樹除了自己創作小說之外,也翻譯美國作家的小說。

1984年夏天,他第一次造訪美國時,就到普林斯頓去,因為普林斯頓大學是他最喜愛的作家史考特.費滋傑羅的母校,他很想去看看。因此特地選了經過那裡的火車。先在校園逛逛,再到圖書館的展覽室請管理員讓他看看費滋傑羅的親筆原稿。

在那七年後,村上再度造訪普林斯頓,在這裡他住下來,寫了他最精心、最長的小說──「發條鳥年代記」。

那是1990年秋天,在他住過歐洲三年多,寫出「挪威的森林」之後,由於書意外的暢銷,紛紛擾擾,使他再度想逃離日本,希望能到像普林斯頓那樣安靜的地方不受打攪地悠閒寫小說。

「終於悲哀的外國語」寫的就是他到普林斯頓大學任駐校作家期間,生活中的種種感觸。普林斯頓是一個和平而遺世獨立的美好郊外城鎮。在這裡他對各種事情做了一些思考。包括美國與日本,東方與西方。

他年輕時候,剛開始寫小說的時候,還想盡量逃離日本,也就是盡量遠離日語式的束縛,認為那樣才能寫出比較接近自己的東西。然而到了美國之後,才開始認真地,正面去思考日本這個國家,和日語這種語言。漸漸發現日語對自己的意義,並開始喜歡用日語寫小說這個行為。

摘錄》半年運將生涯 大學老師:公車司機感動我

大學老師當過計程車司機?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清大語言中心英文老師黃維楨,碩士畢業後曾當過半年的司機,載過醉漢、特種行業小姐、總經理、比丘尼等各色人物,經驗豐富又有趣。

黃維楨說,會去開計程車,有一部分原因是曾被一位公車司機感動。那位司機每到一站,都會大聲喊出站名。乘客下車時,會很親切的叮嚀:「小心後面來車」,等所有乘客都坐穩了,才會開始加速行車。

「一看到司機的笑容,就讓人感覺他很敬業。」黃維楨說:「公車司機是一般人眼中社會地位不高的行業,他卻可以賦予它意義,且做得這麼好。」

黃維楨表示,在開計程車的過程中,他深刻體會了父親一、二十年來當運將時的辛勞。例如排班要排很久才能載到客、有時會載到麻煩客人等,這和當老師是截然不同的經驗。

和乘客攀談過程中,黃維楨赫然發現,對方竟是惠普的總經理。總經理問起黃維楨背景,對於一位外文碩士畢業的年輕人,竟會來開計程車這件事,感到十分驚奇,邀請黃維楨到公司上班,黃維楨卻以這不在人生規劃中而婉拒。

黃維楨舉了另外一個例子:他在台北敦化南路載過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比丘尼,提著大包小包要去寄快遞。聊天中黃維楨知道她是來台灣迎佛像,並且了解許多關於佛教團體的事,讓他增添了不少新知。

「在大學,見到的人物很單純,碩博士很多。開計程車時見識到社會各形各色人物,是在校園看不到的。」黃維楨認為,當計程車司機的過程,對他影響最大的是,這份工作和他現任的教師工作形成了強烈的對照。

摘錄》金車李添財,咖啡大王

咖啡大帝 金車李添財的搶頭香經營學
成功的祕訣是什麼?
金車集團董事長李添財50年來憑著做第一的企圖,
創造金車集團成功的傳奇故事。
他賣的滅飛蚊香、噴效殺蟲劑是東南亞第一名;
金車伯朗咖啡,一賣25年,稱霸罐裝咖啡市場,是台灣第一;
他生產的蝴蝶蘭產值是亞洲第一;
他的波爾天然水工廠是東南亞第一大;
他最近更在宜蘭打造全台第一座威士忌釀酒廠。
他喜歡永續經營,不喜歡掠奪式的經營手法,
第一名的背後隱藏著許多你我不知的祕密,
這樣一位企業家,你一定要認識他!


95.12.28 【今周刊梁寶華-中時龔招健】
這就好像每年新春去廟裡拜拜要搶頭香一樣,只有跑第一的人,才能率先往香爐裡插上香,得到最多的祝福。李添財從一九五六年創業以來,就是用這個觀念打天下。這五十年來他陸續創造了好幾個第一。十九歲那年,李添財靠著賣蚊香攢來的幾萬元,在羅斯福路的巷子成立志成公司,那個年代衛生環境不好,蚊蟲、蟑螂、蒼蠅肆虐,賣蚊香、殺蟲劑很好賺。...




文\邱太煊、許瓊文【更多詳細內容,請看本期《今周刊》】
《今周刊》封面(今周刊提供)



二○○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台北飄起毛毛細雨,穿越雪山隧道,約莫四十分鐘,來到阡陌縱橫的蘭陽平原,車行進入金車宜蘭員山廠,只見滿園翠綠,還有白鷺鷥在草地上漫步。
好客的主人金車集團董事長李添財在和訪客略微寒暄之後,帶領來客參觀他的新事業--威士忌酒廠。李添財操著濃厚的台語開心地問:「有酒香嘸?這裡不能抽菸喔!」這是台灣第一座威士忌酒廠,也是李添財每二十五年的一項重大投資。

「董事長每二十五年就有一項重大投資,五十年前志成生產的黑貓蚊香、噴效殺蟲劑很快做到東南亞第一大;二十五年前推出伯朗咖啡,每年內銷一千多萬箱,是常溫咖啡的第一品牌;現在又搞了一座威士忌酒廠,真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一位待在金車二十多年的老臣透露,李添財很早就想要賣酒,直到菸酒管理法放寬民間釀酒,並取得執照許可,再加上金車有宜蘭純淨的水脈作後盾,在萬事俱備的條件下,才火速進行製酒計畫。

李添財有一回在會議上氣魄十足地說,釀酒、賣酒是百年事業,絕不會在他這一代收割,收成也許是第三、四代以後的事。由此可見,他想要經營的是可長可久、傳諸後代的百年事業。

「金車宜蘭員山威士忌酒廠會是台灣最新、最久,也是惟一的酒廠!」金車宜蘭員山廠的課長張銘智開玩笑地說,中國近三年來白酒市場下滑,威士忌卻呈等比級數成長,仔細觀察才發現,愛搞派頭的中國人,都抱著「請洋酒才氣派」的心態,所以全世界威士忌市場,因為中國市場的勃興,以致歐美出現橡木桶、大麥原料惜售的現象。

預估明、後年中國、台灣威士忌價錢可能會調漲。他說,未來生產的威士忌,中國還是主要市場,而且中國市場廣大,沒有理由不去!
李添財早在幾年前就注意到這個商機,帶團親赴蘇格蘭、愛爾蘭、美國、加拿大等國二十幾座酒廠,去年四月悄悄在宜蘭員山廠動土,今年三月十一日釀出第一桶威士忌後,才在媒體曝光。

「做酒要有決心!」光是熟成的時間就很可觀,有些酒得放個十年、二十年或更久。到了那時候,六十八歲的李添財早就已經八、九十歲了,但是他仍然充滿夢想與鬥志,做事態度活脫像個小夥子,一點也不像年近七十的人。

談經營理念,李添財不只一次強調「要有做第一名的觀念。」他認為不管是做人或做事業,一定要做第一,沒有做第一很難跟人競爭。他舉家庭為例,一個家庭裡若有很多兄弟姊妹,你也許不是學歷最好的那一個,但只要認真打拚,一定可以有第一名的表現;做事業亦是如此。

只做第一名
堅信不是第一,就很難與人競爭

這就好像每年新春去廟裡拜拜要搶頭香一樣,只有跑第一的人,才能率先往香爐裡插上香,得到最多的祝福。

李添財從一九五六年創業以來,就是用這個觀念打天下。這五十年來他陸續創造了好幾個第一。

十九歲那年,李添財靠著賣蚊香攢來的幾萬元,在羅斯福路的巷子成立志成公司,那個年代衛生環境不好,蚊蟲、蟑螂、蒼蠅肆虐,賣蚊香、殺蟲劑很好賺。

早年日本驅蟲菊公司生產金雞牌螺旋狀蚊香很有名,李添財也如法炮製,印刷黑貓標誌,一張張剪下來貼到產品上!以前大家還在用傳統手工製造蚊香,他就用刀鍘開模大量生產;當其他沒有品牌的蚊香挨家挨戶推銷時,他卻苦思如何以品牌行銷的方式,讓別人愛用他生產的蚊香。

不到二十年歲月,志成生產的蚊香、殺蟲劑已經做到東南亞第一大廠,年產二百五十萬箱蚊香、殺蟲劑。由於殺蟲劑製罐的瓦斯瓶,必須引進日本專利技術,志成長年聘請日本人宇野氏擔任顧問,他發現日本民生富裕後,罐裝咖啡崛起,於是建議李添財轉型賣飲料。
李添財聽聞後,隨即組團赴日考察,發現日本UCC的罐裝咖啡市場領先台灣十年,而且台灣這塊市場猶如一片尚未開發的處女地,一九八二年金車飲料率先推出伯朗罐裝咖啡,靠著強力的電視廣告,很快席捲全台飲料市場。

當時碳酸飲料仍是市場主流,龍頭黑松汽水和可口可樂、大西洋飲料廝殺,伯朗咖啡卻異軍突起,因此黑松也急於跟進,推出歐香咖啡(歌手葉璦菱的廣告紅遍大街小巷),羅莎咖啡更推出鋁箔包裝應戰,分食咖啡飲料市場大餅。

多品牌的競爭策略
卡住後進商品,讓同業很難發展

但李添財豈是省油的燈,他挾著強勢廣告,又一口氣推出包含藍山、曼特寧、金典咖啡、Coffee Bus、紐約咖啡等多品牌策略,企圖築起一道牆,讓別人無法攻占這塊市場。他把銷售品牌一分為三,在公司刻意製造競爭環境,讓各部門各自帶領新產品獨立作戰,結果淘汰了Coffee Bus、紐約咖啡等品牌,剩下老牌的伯朗咖啡、藍山咖啡及曼特寧咖啡等主力產品。

李添財的多品牌競爭策略,在早年志成就用過,他推出黑貓蚊香、滅飛蚊香、噴效殺蟲劑、黑貓殺蟲劑,讓消費者在貨架上挑來挑去,都是志成的產品。

除了多品牌策略,金車也透過強力廣告放送,搶奪市場。曾連續幾年高居全台前十大廣告主,重金砸廣告的慓悍風格,讓金車在一九九四年首度擠下老牌飲料大廠黑松汽水,成為台灣飲料界的一哥。
能夠讓金車一炮而紅的關鍵,在於後來的「Mr. Brown咖啡」一系列的本土廣告《九份篇》、《冬山河篇》、《車站篇》等音樂行銷,把飲料廣告拍得像汽車廣告這麼有質感,很難想像是鄉土味重的李添財的飲料廣告風格。

李添財說,廣告就是要創新,如果總是要大家喝咖啡,很容易就膩了,因此金車的首支形象廣告,就從環保、保護鳥類的概念切入,意外的獲得相當大的回響。

賣到海外去
伯朗咖啡新絲路,全球都有零售點

一位出差到斯洛伐克的台灣人,在喀爾巴千山一家柑仔店,發現架上竟然有台灣金車的伯朗罐裝咖啡,在天寒地凍的當下,啜飲著香熱、口味熟悉的咖啡,竟感動得掉下淚來。

如今金車外銷事業部三位核心幹部,一年可把產品銷往國外二、三十個國家,賣出二百多萬箱伯朗咖啡和波爾天然水,光外銷營業額每年就高達五、六億元。

一位走遍全球各地的旅遊記者說,伯朗咖啡在大洋洲的好幾個國家都有賣,而且是當地除了可口可樂之外,最暢銷的飲料之一,在關島、塞班島、帛琉、密克羅尼西亞的商店都曾看過伯朗咖啡的影子。

「你到國外去翻垃圾桶,經常可以看到伯朗咖啡的罐子!」據金車員工透露,伯朗咖啡大洋洲的代理商是一位移民到關島的台灣人,伯朗咖啡極盛時期時,光是關島二十萬的人口,一年就可以賣出四十萬箱,塞班島一年可賣出五、六萬箱。

此外,伯朗咖啡在歐洲市場賣得最好,這其中有個有趣的故事,一位德國代理馬術用品起家的雷蒙(Remond)先生去阿拉斯加度假時,一位美國朋友送了幾箱伯朗罐裝咖啡,讓他去度假時可以溫熱後飲用,雷蒙天天喝,竟然喝出濃厚感情。
雷蒙度假返回德國,隨即搭機來台,希望爭取代理伯朗咖啡進軍德國市場,一九九三年年初,當時台北下著大雨,金車員工正在大掃除準備放假,雷蒙下機後,直奔金車羅斯福路公司總部說,他想在德國獨家代理伯朗咖啡。

結果,九三年的德國食品大展,雷蒙花了一百多萬元廣告行銷伯朗咖啡,令前去參觀的金車主管大為感動,返台後旋即向李添財報告,隨即送一千箱讓他測試德國市場規模;雷蒙讓伯朗咖啡在德國幾乎年年成長,如今他擁有包括了德國、荷蘭、盧森堡、比利時、捷克、甚至遠到地中海的島國塞普勒斯的伯朗咖啡代理權。

金車將伯朗咖啡行銷全球,正如西漢的旅行家張騫向西開拓絲路,也似明代航海家鄭和下西洋將瓷器傳到東南亞、印度、甚至遠到東非。「伯朗咖啡賣到歐美、東南亞、甚至南非、中非、迦納、莫三比克都有伯朗咖啡的影子,簡直可以織出綿密的一張商業網絡。」一位外銷飲料經銷商許先生如此表示。

從伯朗咖啡的生產,就可看出李添財的經商個性,早期伯朗咖啡從日本引進咖啡萃取液,後來乾脆向上游購買原物料咖啡豆自行萃取,省去給別人加工的成本;連咖啡罐,都自行向國外進口馬口鐵皮,自己裁切、點焊、製罐。

嚴控低成本
從生產到行銷,完全整合自己來

從上到下的一連串製程都整合掌握在自己手上,如此嚴密的成本控管,讓多年來「伯朗咖啡」都可以維持在二十元左右的價錢。馬明皓說:「董事長什麼都要自己做,不只是節省成本,最重要的是為了管控品質!」
此外,成功地打入檳榔攤通路,讓伯朗咖啡有穩固基盤。為了打通路,李添財不採傳統的經銷商通路,以自己的車隊配送直營,按地區劃分,各地的營業所都有業績目標,績效越好獎金就分得越多。

堅持的還不只是通路,這幾年連伯朗咖啡的廣告,也由金車自行拍攝。早期,伯朗咖啡交由國泰建業(奧美廣告前身)做廣告創意;但後來因理念不合,金車乾脆拿回來自製。這樣的作法也符合李添財上下游整合的經營概念,不僅完全掌握產品的廣告特性,也可嚴控成本支出。

據飲料同業透露,伯朗咖啡進口咖啡豆炒豆設備後,還祕密買了一套集香機器,據說還是國內惟一有這套機器的飲料廠;雖然其他廠商都有炒咖啡豆設備,但是惟有伯朗咖啡量大到足以去收集香氣,將咖啡香儲存在桶子中,每生產一罐就注入一些香氣。「光是一打開可以聞到香氣,伯朗就是贏在這點,尤其是冬天熱飲打開後更香,市場還開玩笑地盛傳伯朗咖啡有加嗎啡,才讓大家會愈喝愈想喝!」

節省營運成本的,還不只伯朗咖啡這一樁,李添財在一九九七年礦泉水進入戰國時代時,投資數十億元,在宜蘭員山打造東南亞最大的礦泉水廠,推出波爾天然水。一位參觀過波爾天然水製造廠的李先生表示,金車波爾天然水的生產線,吹瓶、充填、包裝都自己來。

他分析,寶特瓶生產廠大都在台灣西部,以前沒有雪山隧道,寶特空瓶運輸要經過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運送成本很高,為了節省這筆費用,乾脆自設寶特瓶吹瓶生產線,達到一條龍的生產模式。
另外,號稱是國內礦泉水量產最大的品牌波爾天然水,營業額驚人,但過去與同業辛苦競爭,直到成為加油站贈品,以薄利多銷策略,把量衝到全台最大,但因走贈品路線,品牌質感相對降低。

在創下前述幾個第一後,李添財近幾年事業的觸角也伸向生物科技,金車生物科技培育的蝴蝶蘭事業,目前產值是亞洲第一大。雖然拿下那麼多第一,但李添財要求第一的理念從未打折。

李添財豪氣地說,八年前金車旗下事業購併紐西蘭一座虎頭蘭農場,市占率很低,他要求屬下「要做就要做最大的,如果沒有做第一,很難生存。」今年預計市占率二○%,將成為紐西蘭市場的第一。台灣花卉副總黃李皇說,當初花了二百六十萬元紐幣(新台幣約三千萬元)購併這家公司,是因為這家公司培育了上百種台灣沒有的虎頭蘭品種;最近買了八公頃土地,廠房擴建五千坪,就是希望達到紐西蘭第一大的目標。

建百年基業
不追逐短利,讓企業永續經營

李添財並非只想「做第一」,他創立金車文教基金會,長期關注台灣社會。這二、三年開設伯朗咖啡連鎖店,李添財為了展店,陸續買下好幾間店面,由於買進時機對,店面增值不少,有些同仁建議他乾脆成立資產管理顧問公司投資房地產,但立刻遭否決,他認為伯朗咖啡展店是為了永續經營,並非在房地產上追逐利潤。

李添財強調:「我不喜歡掠奪!」他逆勢操作,到冷門地方展店,例如到老舊的台北市大同區設立大型咖啡館,他說,這些地方很少有咖啡店願意進駐。「東區熱鬧商圈已有很多家咖啡館了,伯朗咖啡去不過是錦上添花,但去大同區展店,意義就不同了!」他認為到需要的地方方便附近居民,這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理念。
凡事做第一、不掠奪、永續經營,李添財的百年基業,就是在這個簡單的觀念裡形成。

離開酒廠時,宜蘭依舊是細雨綿綿,老天賜給人們雨水,李添財將水脈變成企業的金脈,金車家族事業賣咖啡、賣水、又賣酒,成了不折不扣的百年事業。

注燒冷灶 李添財用藍海策略展店
伯朗咖啡 展店不進紅海熱鬥區


文\邱太煊



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新生北路高架橋的匯豐證券大樓,最近外觀換上灰色系瓷磚;一樓掛上伯朗咖啡的招牌,大樓除了主結構之外,內部管線、電梯系統、窗戶一律拆除換新。現場工程人員表示,上面盯得很緊,進度有些落後,原本要在年底開幕,現在看來要等到○七年一月才能開幕了。

「匯豐證券大樓在一九七五年落成,是一棟三十多年的舊大樓,本來不太值錢,但伯朗咖啡將整棟重新拉皮、店面進駐後,每坪大概增值五萬元!」宏大不動產估價師洪啟祥分析說。

經營不炒作
買屋是為了展店,絕非從中賺差價

一般人買房子都希望資產增值,萬一要賣也可賣個好價錢。然而,李添財可不這麼想。
金車集團董事長祕書林輝龍說,○三年後,除了在百貨公司、醫院的點用租的,伯朗咖啡展店大都用買的。在發現買店面增值很快後,原本還建議李添財成立「金車資產管理顧問公司」投資房地產,沒想到李添財卻拉下臉來說,「我們買賣房子不是為了賺差價,這種錢我們不能賺!」

金車買匯豐證券大樓過程非常艱辛。金車集團企畫部主任馬明皓說,一開始向台新銀行買下一、二樓和地下室九成不良債權,只打算開伯朗咖啡南京二店;結果樓上住戶知道這棟老舊大樓有人要,於是探詢金車購買意願。結果短短一年多,金車一路買了九個樓層,「這棟大樓從○五年八月,買到○六年底,價格從一坪二十萬元,一路買到四十萬元!」李添財說。

二○○一年前匯豐證券負責人陳謙吉涉嫌掏空資產,他所擁有的匯豐證券大樓七個樓層幾乎閒置,陸續遭債權銀行拍賣。金車買下台新銀行擁有的一、二樓和地下室後,同時也積極地向擁有四、五個樓層的美商龍星昇(Lone Star)資產管理公司洽詢出售意願。

龍星昇在○四年二月買下匯豐證券的不良債權後,一直找不到買家,等到○五年九月金車有意買下,就立刻轉手,獲利一○%左右。金車這兩筆交易,每坪成交才二十萬元出頭,可說是相當划算。

在買下七層樓消息傳開後,金車的收購愈來愈困難,○六年三月金車向開來公司買下八樓,十二月又向美亞鋼管老闆黃春發買下九樓。最後只剩下六樓的上市飼料公司台榮不肯出售。據李添財透露,最高出到每坪四十幾萬元,還是無法得手。

「開大樓管委會的時候,金車有表達要買的意願,但我們公司不缺錢,而且該樓層地理位置、風水很好,因此不賣!」一位台榮陳姓高層透露,大樓重新拉皮,每層樓花了三百多萬元,而且伯朗咖啡來設點,的確讓資產翻揚不少!
看好房地產後市,李添財○六年三月又買下台北市中山北路、長安東路口附近的二樓透天厝,甚至年底又到大同區重慶北路、哈密街口的三角窗,買了一間寬敞的店面,目前仍在裝潢整修,伯朗咖啡的招牌尚未掛上。甚至包含大同區天水路,還在談的店面就有好幾間。

一位投資店面二十多年的陳姓市場老手說,伯朗咖啡雖然進軍老舊社區大同區,卻不是毫無章法地亂投資,從金車要的店面來看,李添財投資眼光確實高竿。

整條重慶北路最好的地段,以台北火車站後方的鄭州路一路往苦茶之家到圓環,過圓環往北就差多了,但是到哈密街口的老社區人口稠密,店面租金也不低,他認為伯朗在此設點,可說是聰明至極。

進冷門地段
炒熱市場,也炒熱了店面

比起星巴克專搶黃金地段,李添財逆勢找冷門地段,然後將伯朗咖啡進駐,把冷灶燒成熱灶。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台北科技大學對面、忠孝東路三段五十二號、五十四號三百五十四坪的店面,李添財到附近走了好幾回,觀察到台北科技大學有兩萬多名師生,沒有理由太悲觀。

這件投資案,金車部門主管曾力勸李添財,分析此案在火車站商圈和忠孝東路SOGO商圈中間,離光華商圈尚有一段距離,人潮很難到此,在這展店毫無價值。


但李添財偏不信邪,獨排眾議,他認為北科大兩萬名的師生,絕對是最好的顧客,況且買進店面成本低。於是○五年七月李添財以每坪四十八萬元,共一億七千一百九十八萬元向國有財產局標下這裡,也是現場惟一的買家。
如今,金車伯朗繁榮了這條街,該棟大樓千翔保全周先生表示,伯朗咖啡○五年十一月開幕後,隔壁的歐格名品皮包店、天津牙醫診所、綠森林有機食品都陸續開店,可見伯朗咖啡將冷門商圈燒成熱門商圈的功力有多強。

李添財房地產投資3心法

美國曼哈頓之王、房地產大亨川普的名言:「地點、地點,還是地點。」一直被奉為投資房地產的聖經,但是李添財卻是逆勢思惟,要在二流的商圈,搞一流的店面。李添財在與本刊的訪談中,講述他的房地產投資三大心法:

心法1:

買整棟大樓或買透天厝。台北市可蓋房子的土地愈來愈稀有,造成土地價格飆漲,買透天厝或整棟大樓,能取得全部的土地持分。李添財說:「台北市最有價值的房地產是四、五樓的舊公寓!」因為這些公寓戶數不多,可分到的土地持分高,比起戶數多、土地持分相對少的大樓,擁有較高的價值。伯朗咖啡位於中山北路、長安東路口的店面,當初就是買透天厝。

心法2:

不買一流商圈的一流店面,但要買二流商圈的三角窗,再把地段炒熱。李添財認為,台北東區商圈成熟,進駐了像星巴克等咖啡連鎖店,去東區開一家伯朗咖啡只是錦上添花,倒不如造福其他冷門地段的居民。伯朗咖啡北科店,就是將冷冰冰的店面炒成熱鬧店面的例子。

心法3:
要在主幹道,還要方便停車。即使不去一流商圈展店,李添財選擇的店面還是在有台北華爾街之稱的南京東路上;他認為展店地點必須要在城市的主幹道,而且連附近是否有停車位都必須考量。例如:台北市建國北路、南京東路口的伯朗咖啡南京一店,高架橋下有許多停車位;另外,新生北路、南京東路口的伯朗咖啡南京二店,也緊鄰中山十四號公園的地下室停車場。

一位陳姓店面投資客佩服地說,伯朗咖啡真的很勇於將冷門商圈炒熱,而且仔細去看,他的店面都是其他星巴克、西雅圖、Is Coffee店面的好幾倍大。對一個長久經營的事業,的確租店面不如買店面;例如在敦化商圈的星巴克咖啡,一個月的租金起碼上百萬元,10年下來租金恐怕要破億元,因此金車買店面,15到20年後,光是租金就可以買下店面,確實是「租不如買」。





【更多詳細內容,請看本期《今周刊》】

Thursday, December 28, 2006

摘錄》吳興國




我正式進學校的那一天,母親哭得唏哩嘩啦,每向前走兩步,就回過一次頭,和我揮手。


我,十一歲,剃個小平頭,白襯衫、卡其短褲,直愣愣地站在校門口,目送她離去。她是個美麗清瘦的女子,一頭長長波浪的黑髮,配上一身婀娜多姿的絲質旗袍。曾經,她是「西南聯大」的女大學生,國共內戰之後輾轉流落台灣;然後,她的身分從將軍的千金女變成了女幫傭。記得小時候黏在她身邊幫忙捻菜根,經常聽她用甜美的嗓音幽幽唱出:「手拿金鳳凰,我抬起頭來想一想……」。




母親把我送到「復興劇校」,不只因為我在華興小學唱聖詩時,曾經獲得聲樂老師不斷的誇讚,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必須找到工作才能獨立撫養我和哥哥。從華興育幼院到復興劇校,我對命運充滿怨恨,我和母親是如此相愛,我喜歡為她綁辮子,夜晚拉著她的髮辮才好入睡。媽媽常對我唱著歌,所有的愛和語言都在她的歌聲中,但是,我們總是聚少離多!


當她送我到劇校時,眼淚不能遏止地如斷線的珍珠,或許她已經聽聞,要變成一個唱戲的角兒,不知要挨多少的鞭子,她總是對我輕聲細語,不曾更不捨得動孩子一根汗毛,如今卻把心肝兒送進嚴酷的監牢中;相較於過去必須有人把我從母親身邊拉扯開來的場景,我這次並沒有哭,我很平靜地對她擠出微笑,進入劇校的第一天,我決定認命……。


我沒有父親,有老師


八年……,在師長和同學面前,我非常緘默,越緘默,我就越害羞,越害羞就越自閉,越自閉就越自傲!我的骨氣硬,小時候寄人籬下,不喜歡別人瞧不起,我練起功來那樣地拚命,一方面也因為怕想家,另一方面不想人嫌棄我;每天從天未亮就被打醒,追趕在太陽還未露臉之前,必須跑上山去吊嗓,山下的豬啊、狗啊、山羊啊,跟著我們稚嫩的嗓音一起合唱,此起彼落。


毯子功、基本功、把子功,是上午必須完成的課程,下午學戲,晚上演戲,沒戲的時候就上一般教育學科的課程。當然,坐在教室裡,同學們通常都是打瞌睡流口水的時候多。我被選中武生行當,更重視功底,除了平常訓練外,也趁黑夜起床悄悄地練私功。我不能讓自己有一分一秒的空間去想媽媽,那會令我心碎。剛進劇校的那一年,我練拿頂,腳在上、頭在下,二十分鐘堅持不下來,一邊拿鼎、一邊想家,從臉面上滴落下來的那鹹鹹的滋味兒,已分不清是汗還是淚。


我沒有父親,也不知道父親的長相,多少就把教戲的老師都看作是父親;他們全是嚴父,粗粗厚厚的棍子握在手上,稍不留神,一大板子就打下來,男同學脫光身子共浴一室時,會互相嘲笑身上有多少淤痕,還戲說是幾條槓的將軍;我的淤痕大部份是「打通堂」得來的──一班同學只要一人犯錯全班挨打。對抗嚴父的方法,就是表現地更有尊嚴,這是我在劇校的生存之道;我以謙卑安靜的方式向他們低頭,這也令我在學戲過程中,能專注傾聽他們對我的教誨。


這一群跟著國民政府來台的京劇演員,追隨創校的王振祖先生,設立私人的復興劇校。如果沒有 蔣中正先生的支持,早就垮了。在壓腿耗腿的時間裡,就聽他們娓娓道出京劇在民國初年轟動的盛景,哪一個角兒唱一齣戲拿多少黃金!哪一個角兒唱戲多神奇,那榮華富貴、錦衣玉食,不比戲台上的帝王將相、王宮娘娘差!這些話對我們這群經常吃不飽飯、眼冒金星的小伙子而言,是多大的憧憬。


然而,京劇在台灣逐漸沒落的情景,也常警醒這群老人;小時候老師會摸摸我的頭說:「唉!好樣兒的!你生錯年代、生錯地方了!」


拜師學藝,卻拔了香頭


當兵的時候,我在陸光國劇隊遇見了生平最嚴酷的師父,人人口中的周瘋子——周正榮師父。聽說他一睜眼就是聽戲、唱戲,一輩子如此,愛戲如痴如瘋。他和丑角吳劍虹、花臉馬維勝、硬底二路老生楊傳英和鼓王侯佑宗五位老前輩,對我青年時期的演員生涯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陸光經常四處勞軍,不管官兵愛不愛看戲,這是例行公事,誰也不能違背。年輕演員常在司令台上馬馬虎虎、嬉笑怒罵,隨隨便便地演,但是這五位前輩,不管場地多惡劣,台下軍人多喧鬧,永遠投入、專注、認真,永遠是水準以上的演出。記得有一次,在戶外演出,起大霧,司令台上面正演出《打棍出箱》,文武場看不見演員,演員也看不見演員,觀眾更看不見演員,但是,五位老前輩照演照唱,一板一眼十分精準,我驚呆了!震撼了!那種態度,那種專業的品質,對後生晚輩真是一種典範。


在這樣崇拜心情下,我改唱老生並拜周正榮先生為師,這是台灣第一樁拜師的儀式,當時,我?歲。我以為他很快地會把一生苦學的絕活教給我,我隨侍在旁、倒茶遞水,看他排戲、練戲,小小心心,就怕老師生氣。老師膝下無兒女,所以每週日中午,我必會攜妻帶兒與老師相聚,周師母和老奶奶十分慈愛,每次必備美味的家常菜肴款待。過年,我定行師生大禮,跪膝拜年。現在想起來,一切恍如隔世。


漸漸,老師從言教、身教之後,開始教我唱戲。但在這同時,我私下已和幾位年輕演員醞釀「革命」,《慾望城國》的構想越來越清晰,我和老師之間在學戲中產生的摩擦越為加劇,猶記最後一次和老師的對話是這樣的──那是他第三次用棍子打我,我抓住了棍子,冷冷地說:「老師!我已經三十歲了,知道求上進,學戲一定要用打的嗎?」老師氣得渾身發抖,頹然放下棍子,頭也不回地走了。我知道,這麼一來,等於是我們拔了香頭,多年情同父子的關係全然推翻,直到老師閉上了眼睛,他都再沒有與我相認。


毀滅也會帶來傳承


奔馳了十五年,曾經在兩年前落馬一回,療傷後重新出發,比當年《慾望城國》首演時,更加令我心驚膽戰。這次合作的夥伴,都是二、三十歲出頭的年輕人,我一次一次告訴他們:「年輕人啊!要謙虛啊!要努力啊!用你的智慧、用你的心靈吧!」這些話隨著年齡的增長,越說越多,我看到京劇的危機,每一位同行都要有夸父追日的精神,才能與時代賽跑,毀滅是為了創新,創新是為了傳承,所以,傳承不是全盤的沿襲,傳承會帶來毀滅,毀滅也會帶來傳承。


是我殺了父親?!


已經很久沒再想起周正榮老師了,幾乎不作夢的我,卻在去年六月夢見他。在夢中,我赤手空拳與他在山谷中對決,最後,我奪走他的劍把他殺了!驚醒時,感到痛苦不堪,沒隔幾日,就突然接到師母來電,說老師過世了!小時候,街坊鄰居笑我出生後就死了父親,是因為我命中剋父,這次命運之神又戲弄了我一次。要我相信老師的辭世是我的關係。或許是老師放不下心,在冥冥中傳授了劍法與我,把他對京劇的愛、堅持和勇氣傳遞給我。


今天,我站在舞台上,一如孩提時期初次被鑼鼓震破膽的情景,若不是老師一把推我出去,嚇得腿軟的我真不知道怎麼上得台去。現在,我推我自己,我逼我自己,一如出征的戰士,我是我自己的敵人,我向命運揮劍出鞘﹔這一戰,從我學戲的那一天起,祖師爺早就設下的局,我已不是我,我遺忘了自己的本名,母親口中親喚的「秋兒、秋兒」如此溫柔的名字,偏偏老師給我這麼一個剛強的「吳興國」,吳興國─某一個唱戲的,西元2001年,在台北的新舞台,演出一場自大自狂的獨角戲,把莎士比亞與京劇在他一人身上交鋒作場,這齣戲就叫─李爾在此。

摘錄》走! 上學學去! 用文章換4,000元學習金!


摘錄》學學跨年夜2.0


Wednesday, December 27, 2006

摘錄》中古公寓 購屋族首選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油價狂飆房價也跟著漲,台北市中心的預售屋每坪喊到50~80萬,但是中古屋市場漲幅相對較少,信義房屋建議,購屋族如果有自住需求,不妨先從中古公寓著手,不需省吃儉用9年,也有希望一圓購屋夢想。而且不僅坪數實在、價格較低,且省下部分房價作為裝潢預算,就能讓舊屋煥然一新,歡喜入厝,是房價狂飆下划算又省錢的購屋選擇。

房子越來越貴,每坪70萬、80萬甚至上看百萬元的豪宅,有錢人說買就買,但是根據經建會發布的住宅需求動向調查,市井小民要不吃不喝的工作7年,才能換得一棟房子;台北市民眾更辛苦,要不吃不喝工作9年才能購屋。難道小市民真的難圓有殼族的夢想?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協理張欣民表示,一般而言,只要不是位於地價昂貴的精華地段,且屋齡達15年以上,30坪以內的老公寓,準備500~700萬預算還是找得到。只是不少屋齡達20幾年甚至長達30年以上的老房子,由於管線老化,天花板漏水、壁癌、電線外露等諸多問題也逐一浮現,這時除了準備好一筆不小的預算外,也要留意「錢要花在刀口」上,才能徹底舊屋翻新,讓老房子搖身一變成為舒適美觀的新住屋。

張欣民指出,重新裝潢中古屋,包含水電、建材等基礎工程應列為最優先,基礎工程完成後,再來考慮裝潢和添購新的家具,否則可能發生才裝潢沒幾年,漏水、壁癌等房子結構性的狀況便一一浮現,再來打掉重作,就是白忙一場了。建議不妨以20年作為中古屋的分水嶺,基本上,15到20年的房子,除非有立即明顯的問題,否則基礎工程不用動太多,除了更新衛浴及廚具等設備,重換地板,重新油漆,簡簡單單就能使舊屋煥然一新。

不過中古屋透過裝修,固然能營造煥然一新的感覺,民眾當然也得從荷包裡再掏出一筆裝潢預算。以30坪的中古屋為例,拆除原有隔間、鐵窗、更新磁磚、配水電、木作、油漆,玻璃鋁窗以及木地板、廚具窗簾等。籠統推算,以屋子的坪數乘以2萬至3萬之間,差不多就是應準備的工程款。民眾在購屋前,最好先把裝潢費用一併估算,因其不屬於優惠房貸貸款範圍,不妨向銀行爭取較低利率的信貸因應支出。


【2006-04-14/聯合晚報/18版/理財話題】

摘錄》津門第一

陳大為  (20061227)

一九○○年七月,令人咬牙切齒的八國聯軍,運來兩萬多人馬強佔了天津,和平路登時擠滿藍色的眼睛,狗不理包子忍不住停下?麵的巧手,還以為是哪來的大批嚮馬。三十二歲的霍元甲,目睹了洋槍前應聲而倒的八方武師,也去北京替大刀王五收了屍;他們轟出了鐵漢該轟的拳,大俠該劈的刀。他呢?他會不會悔恨,無所作為的迷蹤拳是否迷失了蹤跡?他有沒有狠狠擊穿土牆,如同「霍元甲」裡一掌裂碑的霍恩第。「仁者無敵」經過半個清朝的磨練,終於演變成「忍者無敵」。聯軍光明正大地成立了天津都統衙門,自此天津成為九國租界。天津乃北京之門戶,故有津門之稱,佔領津門就能夠像跋扈的螃蟹,近距離,鉗住大清朝庭的咽喉。它能不能鉗住霍大俠的手,他的強國夢?

坐在武林的川堂靜處,他加速草擬那個另類的門派。


如果這是一部連武俠續劇,我們將看到每個清晨起床後,打開昨日才裝妥的水龍頭,專心洗臉的霍大俠,心裡想些什麼?從租界延伸到老城區的自來水和污水排放系統,把古老的津門從五百年的挑水擔捍上放下來;等電車正式鋪好了軌道,津門人的津門,就只剩下狗不理包子了。津門大俠練拳的時候,偷偷想了些什麼?
津門人覺得再想什麼都沒用,眼前的世界變化太快,用「物換星移」來形容,還趕不上。老祖宗的玩藝兒果真拚不過洋人的東西,光一枚懷錶,便打垮津門內外七位更伕三千沙漏。連時間都輸掉,還敢押什麼寶?他們更沒想到,往後二十餘年間,津門人口從三十萬急速邁向百萬,像包子一樣膨脹。聽起來,「百萬」比較像災民或軍隊的數目,大家都聽過「說三分」裡曹操的百萬大軍,真實的規模誰也沒見過。這麼一個土洋並處,龍蛇雜混的津門,對政客、商賈、土匪或武者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擂台。城內匯聚了各方豪傑,每天源源不絕地湧入更多求名求利的大冒險家,逐鹿的群雄共同創造出無限的機會,上天堂或下地獄的機會。

我終於明白,成為「津門第一」是很值得驕傲的事。這跟丁力和許文強稱霸上海灘的雄心是一樣的。雖屬虛構,同樣震撼人心。

李連杰誓言「我要成為津門第一」的時候,我彷彿聽見霍元甲隱而不宣的心聲。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只求強身健體而無半點雄心的武者,不會達到高手的境界。這位不知姓什名誰的編劇,最值得稱許之處,首推霍恩第在擂台上懸崖勒馬的一掌。沒有雷霆萬鈞的功力,那一掌便沒有意義。唯有真正的強者,才有資格談什麼「仁者無敵」。

現實中的霍元甲並沒有擊出驚天地泣鬼神的一掌,也沒有胡亂收一批酒肉徒弟,只收了唯一的門徒劉振聲,霍夫人和孩子們都長命百歲。他最終悟出一個道理:「欲使國強,非人人尚武不可」,唯有健壯的精神和體魄,才能強國強種,才能「仁者無敵」。

是時候,該他出手。

武者的歷史,即是一座簽妥生死狀的擂台。

沒有霍元甲突破門戶觀念、匯聚百家之長的武術視野,就不會有精武體操會;沒有日後多場身不由己的擂台比武,以及悲劇性的結尾,我們記不住這一號人物;沒有電影,我們這些下班後只顧著吃喝玩樂的現代黃色人種,豈能知道霍元甲。沒有武術,清末民初的主題還有多少拍片的賣點,多少教人目不轉睛的情節……。

一九○九年一月十四日,年僅四十二歲的津門大俠霍元甲死於非命,但他創立的精武體操會,從上海傳到東南亞等地,最後成為電影裡的「精武門」。透過一部又一部的電影和連續劇,我們不斷看到他的身影、武術,和強國夢。沒有「霍元甲」,我恐怕不會像獵犬般苦苦追尋真實的「霍元甲」,和「津門第一」。

摘錄》體驗和服

外國遊客來到了京都旅遊,最想做的一件事應該就是穿上和服來體驗古都的氣息了。會這樣想的不只是外國人,就連日本人來到了京都,也都會想要穿上和服。雖然說和服在日本,除了大大小小的節慶以外已經越來越少人穿著。高貴的和服與繁雜複雜的穿著方式,更是讓想嚐試的人卻步。但是來到了來到了古色古香的京都就不一樣了。

可以說,整個京都充滿著會令人想要穿上和服的氣氛。各觀光景點周邊都會有提供和服租用和穿著的服務。不管是華麗的舞妓變身,還是簡單的浴衣,或是傳統的和服裝扮。不管是日本人還是外國人,只要穿上了,就能體驗到京都的傳統文化與美麗。


為了能更吸引遊客穿著和服,各著名景點常會舉辦穿著和服免費入場,或是搭乘計程車,車資能打折的服務。有的飲食業者,除了費用打折的服務之外,甚至還貼心的為穿著和服的客人,準備了不會滴濺的沾料,以免弄髒衣服。為了就是能多鼓勵來到京都的訪客能穿著最代表著日本文化的和服。
穿著和服除了能體驗日本的傳統文化以外,其實無形間也是在幫忙京都維護著古色古香的氣氛。從明治時期,開始引進西洋服飾開始,京都的和服產業開始逐漸沒落。業者們不是轉型,就是硬撐著。原本佔地廣大的工廠廢業後,土地被財團收購,蓋成極具現代化的高樓。京都原本的和服產業區,現在大都是高樓大廈林立的區域。這些高樓看似現代化,但卻是京都古色古香美麗景色的最大殺手。就連京都最具傳統代表的「町屋」,也都被埋沒在高樓大廈的陰影之下,失去光芒。防止繼續惡化下去,除了政府法令的保護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凝聚起民眾愛護京都的心了。

有機會來到京都,想要變身看看嗎?穿上和服,除了感受到不一樣的氣氛之外,更是讓自己能融入京都,體驗更深層的京都之美。

Tuesday, December 26, 2006

摘錄》高鐵


Monday, December 25, 2006

摘錄》方修忠:專利 電信業的藍海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2006.12.25 03:14 am


國內電信業者競相殺價,專利能否成為電信業者衝出「藍海」?全虹企業公司副總經理方修忠表示,電信業者應從專利角度找出自己的藍海,且專利策略如果能和行銷策略相結合,可以阻卻競爭對手推出新服務,有助企業開創出自己的利基市場。

方修忠是在日前舉辦的95年度科技產業法務主管聯盟第二次會員大會中,以電信競爭與專利策略研究為題發表演講時,作出上述表示。

方修忠指出,國內電信業者已開始運用專利攻城掠地,在2003年間,遠傳電信曾發現競爭對手推出的簡訊服務,與該公司的(i-SMS)行動電話簡訊服務裝置與方法專利近似,疑有專利侵權的爭議;後來,雙方是和解收場,但遠傳的i-SMS專利,成功阻卻競爭對手推出相同的簡訊服務。

方修忠認為,我國電信產業目前擁有的專利,多集中在營運建設上,未來如能更重視關鍵技術的研發,並將專利策略和行銷策略相結合,阻卻競爭對手推出新服務,使專利價值極大化,勢將有助於為電信企業在價格戰的殺戮戰場中,創造新的利基市場。

依據交通部電信總局與國際電訊聯盟(ITU)的資料顯示,台灣行動通訊用戶的普及率,於2002年4月已達100.7%,每個人都擁有一個以上的手機SIM卡門號,此一數據顯示,台灣行動通訊市場相較於世界先進各國,競爭程度更是激烈。

在此激烈競爭之下,方修忠認為,電信業者應從專利的角度,找出自己的藍海。例如日本NTT Do-CoMo創造手機i-mode按鍵專利,為其創造手機商業應用傳奇,手機上的i-mode按鍵,可以無線上網連接到網際網路,傳送文字、數據與圖片,這個技術專利,讓日本電車上,隨處可見人手一機,藉由按鍵接收網上娛樂及服務。

他的研究也發現,我國主要電信事業在專利上,仍以申請台灣專利為主,中華電信公司因成立時間最久,且設有電信研究所,擁有台灣專利數量最多;遠傳、台哥大等民營電信業者則急起直追,其中,遠傳亦設有「遠傳電信實驗室」,專責無線通訊研究,並與美國AT&T實驗室合作。

【2006/12/25 經濟日報】

摘錄》鈴蘭.清音:陳郁秀的人生行履




在象徵社會主義的鈴蘭花盛開下,陳郁秀與盧修一相遇,他們懷著對台灣的熱愛、傳播文化清音的理想,從巴黎起步,邁向曲折起伏的人生旅途。

  走過半百人生,陳郁秀歷經鋼琴演奏家、教育者、政府首長,在感性和理性之間轉換自如,不僅曾與多位國際鋼琴演奏家合作演出,在音樂教育上亦多有建樹,2000年入閣任文建會主委,更成功將台灣文化推廣到世界舞台上。

  陳郁秀在書中說:「推廣台灣文化正是如此,只要在人心中埋下一粒種子,未來遇到合適的機會就能發芽、茁壯。就好像味覺,第一次嚐味道、有了印象,如果喜歡這個味道就會一直去找、去嚐。文化也是如此,有了接觸、留下美好的感動與記憶,心領神會的經驗就能引發繼續追求的動力。」這本書正是陳郁秀播種的紀錄,其中有挫折,也有振奮人心的時刻;有深情的細語,也有魄力與遠見的理念分析。

作者簡介

陳郁秀

  鋼琴家,多次舉辦獨奏會,並與國內外知名樂團巡迴各地演奏。1975年獲法國巴黎音樂學院鋼琴及室內樂第一獎畢業。曾任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系主任、研究所所長、師大藝術學院院長、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理事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總統府國策顧問暨無任所大使、文化總會秘書長。1996年榮獲法國國家功勳騎士勳章。

  著有《拉威爾鋼琴作品研究》(全音樂譜)、《臺灣音樂》、《近代第一位音樂家張福興》、《郭芝苑─沙漠中盛開的紅薔薇》(以上由時報文化出版)、《琴韻有情天─紀念音樂鋼琴教育家張彩湘教授逝世十週年》(白鷺鷥文教基金會)、《呂泉生的音樂人生》(遠流出版)等書。

摘錄》轉職?如何為創業鋪路

看過創業成功的老闆們,發現不少成功頭家當初興起創業念頭時,並不是把資金擺在第一順位的,反而是要基於他們的個性本能:敢想、敢冒險,善於學習、善於從實踐中獲得經驗。老闆們都鼓勵年輕人勇於創業,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可以毫無顧慮地做很多事情,這是一種積澱,所以說,趁年輕時多學習點東西,多嘗試些有用的工作,絕對不是壞事。

「業務員」是創業之前最能揣摩老闆心態的途徑
不少頭家們在創業成功前,嘗試做過業務員,不見得要選擇待遇優渥的公司,主要是學習市場衡量的能力,因為業務人員通常是除了公司固有的薪水外,一個好的業務員就是善於分析、善於結單和善於與客戶培養人脈,同時站在顧客和老闆的角度想問題、做事情。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勤奮,只要多用心、肯吃苦,業績肯定會上去。積極挑戰自己能力換來高報酬。



當你有個好想法時,就應該立刻去做
不要聽別人怎麼說,只要你自己去嘗試、去摸索,才會知道這個想法究竟有多好,即使失敗了,也沒有關係,因為你從中會學到很多東西。結果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去做了,在做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就是資本,就是財富。



洞悉顧客心理
應該注意幾點,就是︰要分清誰是重點客戶,誰是一般客戶,一般客戶應該重點照顧,重點客戶要經常照顧。大部分的工作應是服務老客戶,剩下的時間是開發新客戶。我的經歷也印証了商場一個道理︰50%的業績來源於20%的老客戶,不要奢望佔有整個市場,這不可能也做不到,找到並服務好認可我們的客戶就已經是成功了。

掌握資金運用的能力
1000元錢在手中這就是1000元錢,但流通到市場中就是個變數,有可能會增值,但也有可能會貶值。這就要看投資者的眼光與頭腦。

洞悉供需市場
只有站在市場中,才會認識到有需求才有市場這句話的份量。如何有效地將產品推展到公眾心中,這就體現了推銷、廣告、宣傳和促銷的必要性;如何花費最小的成本將效益最大化,完全取決於決策者的洞察力與整合資源的能力。

“定位”這個詞,現在很時髦,也說明了其影響力與重要性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它是確定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把企業的優勢更加集中地發揮到極至,更加專業化;對於一個人來說,它又是集中自身優勢找到自己熱愛並擅長的事業。“定位”這個詞是一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利劍。

懂得分眾行銷
把所有人都當作銷售對象,這是戰略性的錯誤。一定要細分最佳顧客,他們是誰、什麼狀況、關心的利益點在哪兒、購買本產品的最終用途是什麼,以此為中心,比你的競爭對手更好地服務他們。比如︰更合適的價格、差異化的產品、便利周到的服務、熱情的溝通等,這樣的企業不掙錢都難。

企業的最終目的就是盈利。只有盈利,才是對社會的最大的回報

摘錄》LSE

摘錄》email到人間

本刊歡迎賜稿,除徵文、徵圖另有註明外,一般稿件,包括散文、新詩、小說……,請傳電子信箱:literature@mail.chinatimes.com.tw。若以書面郵遞投稿,須附回郵信封,否則概不退件。

摘錄》全球唯一擁有巴西森林的 中國實木大王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96 期
作者:韓 斌



盧偉光堅持信用,細心布局,成為全球唯一可以購買巴西森林資源的商人。
捨棄東南亞林木,千里迢迢跑到巴西,盧偉光的安信集團展開與同業完全不同的布局,驚人的是,從一家木材店到稱霸中國,他只花了十一年……


四十歲的盧偉光,他家是巴西國土上一千平方公里的森林,家園裡有印第安人的原始部落,為不破壞這些印第安人的生活環境,盧偉光決定將其中五十平方公里土地,免費贈送給他們。一名中國商人買下巴西人的土地送給巴西人,在當地,成為一種傳奇。

盧偉光,這名中國商人,是第一位、也是全球唯一一位能在巴西購買森林資源的人。他所購買的一千平方公里森林,面積相當於一個上海崇明島的大小。盧偉光還在當地占有巴西木材六○%的出口市場,是可以操控巴西木材價格的森林大亨。

二○○五年,盧偉光所創辦的安信集團年銷售額達到人民幣八億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三億元),成為中國市場營收第一名的實木地板大王。

冒險:
遠征尋找差異化貨源 不會講葡萄牙語,一個人大膽前進巴西

一九九八年,中國一紙公文,禁止砍伐森林,讓所有木材商人面臨原材料短缺的恐慌,為了取得原料資源,盧偉光被迫走上一條海外採購的道路。

當時,為超越競爭對手,盧偉光捨近求遠避開東南亞木材採購市場,在不會講葡萄牙語的情況下,一個人冒險開闢巴西市場,跟巴西人搏感情,終於找到差異化貨源,為後來的成功打下基礎。

在安信集團的上上下下,「冒險」這個辭彙永遠不會被認為是帶有風險的貶抑詞,而是一種進取心的象徵。

七年前,盧偉光與巴西木材出口商的生意出現了重大波折。起因是,全球匯率大波動導致盧偉光與巴西人的合同(通過信用狀結算)如果履行,就是一筆虧損兩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千四百六十萬元)的買賣。

在當時,安信的資金鏈已經出現緊張的問題,而它一年的利潤還不到兩百萬美元。可是在此之前,盧偉光已經答應巴西人,只要有木材他都收購,現在別人花人力做到了,如果盧偉光不收購,巴西的生意夥伴就會有大損失。 這筆買賣做還是不做?這讓盧偉光面臨信譽準則的大考驗,也是一個人選擇怎樣一種價值觀的人生大考驗。

如果將這筆生意繼續下去,安信不僅虧損兩百萬美元,未來別人是否會再跟安信做生意,依然是一個未知數;如果不履行,虧損降低到兩百萬美元的一○%(信用狀擔保金),但毀約的名聲傳遍巴西後,安信可能從此無法在巴西市場生存下去。

這一次人生掙扎,讓盧偉光足足考慮了一個多星期,他一直反覆想著要如何度過這次的人生大考驗。直到十一月九日接受本刊訪問時,他還說:「我以前一直在想,為什麼跳樓自殺的人這麼多,那時我才知道原來人真會有遇到不尋常事的時候。」

考驗:履約虧掉一年利潤 變賣家產履行虧本生意,換取信用

最後,就在信用狀兌現臨近的那一刻,盧偉光終於想通一個道理,創業、有夢、成功這三項才是自己最渴望的東西,只要信用在,錢和未來就都還會有的,如果沒有了信用,未來肯定是什麼都沒有。「對,我寧可虧這筆錢,用錢去買信用。」盧偉光賭上這一把。

事情決定之後,盧偉光向溫州老家借八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千五百八十五萬元)。當時中國的銀行作業系統還十分落後,錢無法正常匯兌,這批錢是用火車一麻袋一麻袋運到上海,再由銀行兌現信用狀。在兌現的那一刻,盧偉光反而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因為他知道至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盧偉光變賣家產、到處張羅,才完成這筆虧本的買賣,而他的巴西供應商們則認為,在當年市場崩潰的時候,很多訂貨商眼見時局不好即將虧錢,決定片面毀約不兌現,只有安信寧願虧本也要完成生意,所以危機過後,他們寧願便宜點賣給盧偉光,因為信用才是無價的。

兩年之後,全球經濟大復甦、中國房地產高速發展,推動全球木材市場大漲價,只要有貨源,每個人都可以大發一筆橫財,巴西的木材重新成為緊俏商品。 收穫:
義氣感動供應商 兩年後逢經濟復甦,賺進巨大財富

那一年,運去中國的巴西木材鋪開來一共十萬平方公尺,相當於半個上海正大廣場的面積,這讓盧偉光真的賺到了錢。這個時候,盧偉光才真正體會到「原來冒險和信譽真的可以帶來巨大財富」。

有關信譽,是從小事到大事都不能馬虎。安信如今是做大了,但其實在盧偉光的性格裡,信譽這件事一直都跟著他。

一九九四年,盧偉光的第一家木材店在溫州開張,出生於浙江永嘉的盧偉光在溫州這個一向被形容為「精明」的商人圈中,卻還是保有他自己的風格。

當時他的第一筆買賣,上門的人要買木材回去鋪地板,為了急於做成生意,盧偉光順口說出木材供應商對他推銷時標榜的「耐磨不怕燙」,結果顧客當真,向盧偉光要了塊木板,說是要拿支香菸燙看看會不會毀損,「如果不壞,我就買」。

盧偉光在這之前,自己也沒試過木板耐不耐燙,只有硬著頭皮讓顧客試,隨著香菸一截一截的縮短,他的一顆心七上八下,兩分鐘過後,木板居然絲毫沒有損壞,這筆生意就這樣成交了,而願意給顧客先試再買的口碑也傳了出去,生意從此開了新局。

有了信譽,只能在溫州當一條小魚,走出了中國,找到巴西這塊肥沃的土地,才壯大起來。當初,盧偉光冒險開闢巴西市場,是為了避開競爭激烈的東南亞木材採購市場。

因為在東南亞這個地方都是華人在做生意,資訊溝通十分容易,沒有什麼秘密可言,而彼此的貨源和產品都找不出差異性;在巴西,盧偉光則可以取得當地相當特殊的兩種「紅色木頭」(Jatoba欒葉蘇木和Garapa鐵蘇木),那是會發出香味的木頭,貨源本身就是一種差異化競爭。

同時巴西的加工工藝不是很精良,且加工過程浪費很多材源,這也讓盧偉光看到進一步降低成本的空間。盧偉光心想,躲在東南亞,自己只是一個和大多數人做同樣事情的木材商人,跟同行拿一樣的貨,回到中國賣同樣的價錢,可以生存下去,但是一點競爭力都沒有。 一九九九年在中國市場銷售額第一名的實木商,業績是人民幣五千多萬元(逾新台幣兩億元),安信當時都還擠不進十強之內,年營收只是剛好超過人民幣一千萬元(約合新台幣四千一百萬元)。離開東南亞,開拓巴西市場是盧偉光創業最冒險的一次決定。

付出:
送土地、保持生態平衡 用實際行動,取得巴西政府信任

為了取得巴西人信任,盧偉光讓自己的第二個兒子在巴西出生取得當地身分。在自己的葡式洋樓,花錢請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十一名專家,編寫二十萬字的木材加工技術教科書,免費對巴西所有木材供應商授課;還花五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六百萬元)租用美國空中衛星,對一千平方公里雨林進行遙感測量。

「我對每棵樹動什麼手腳,透過衛星,巴西政府都能看到。」盧偉光說為了取得巴西政府的信任,除了無私的貢獻自己對木材累積的知識,來提升當地林業生產技術,更讓巴西政府放心,他不會只為了做生意,濫用巴西森林的資源,「我們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和阻力,因為我們都是嚴格按照巴西有關法律規定辦事的。」

收購森林的目的是為了採伐,但為了保持生態平衡,在專家的幫助下,盧偉光有計畫的根據樹木的生長規律採伐,將購買的森林分成二十五等份,每年開採其中一部分,這樣二十五年之後就能全部開採一遍,而整個森林依然能始終保持原樣。

在他收購的森林當中,居住著一個與世隔絕的印第安人原始村落,木屋都建在樹梢上,為了尊重當地的居民,這一片居住區域,盧偉光就送給了他們。送土地、保持生態平衡,這些不像是尋求短利商人的行為,終於讓安信取得巴西人信任,也讓盧偉光成為唯一一位可以在巴西購買森林資源的人。

而回到中國大陸,巴西產品的利用效率不高,盧偉光通常都是先試驗,試驗好後才將實木地板推向市場。原先巴西人都會把木頭切割為二十公分長給盧偉光,但是實際上盧偉光只要十九公分就能夠做好產品,多出一公分就是得多出五%的費用。盧偉光找人編輯加工書,讓巴西可以切成十九公分給他,使得他一進一出節省了一○%的切割費用。 在中國市場,巴西木材是稀少的品種,因此安信也要承擔對下游銷售商的推廣費用。但是,看準巴西實木在中國市場的商機和較高利潤,血液有著創夢和冒險因子的盧偉光認為,一旦市場接受巴西實木,「你的收穫也一定是第一桶金的收益」。

為了打開巴西木材的個性化消費,他還進行市場調查與研究,了解木材的穩定性、濕度如何,顏色、花色如何,中國華南、華中、華北等各個地區的消費者喜好等。二○○五年安信營業額達到了約人民幣八億元左右,十年利潤增長四百九十九倍,從過去行業前十名都沒份,到今日成為中國的實木地板大王。

時間回到十二年前,盧偉光的父親還是任天堂遊戲機的代理商,當時做出了一個決定,將自己一九八○年代就賺到的人民幣百萬元,分給盧偉光三兄妹。盧偉光和弟弟各拿三十萬元,而妹妹則拿到二十萬元。

盧偉光的父親對他們說:「你們應該自己闖蕩世界了!」從此之後,在盧家父子、兄弟之間,就再也沒有「天上掉下來」的錢可以拿,一切都要看自己的能耐。

後來,盧偉光做生意遇到周轉不靈,向父親借錢,父親也絕不心軟,一切按規矩來,按照銀行利息和自己兒子做買賣,但是也讓盧偉光很早就有成本概念。

從小在一個經商氣氛濃厚的環境長大,但從來拿不到不勞而獲的零用錢,這讓盧偉光練就了什麼都要靠自己的性格,耳濡目染的生意環境也讓他養成了獨立的性格和敢於冒險的精神。

過去,實木地板這門生意,只是為有錢人提供享用的奢侈品,但如今中國國民經濟持續增長,消費面逐漸打開,也為盧偉光這場冒險帶來最好的收益。從二○○一年至今,實木地板價格上漲超過一○○%,未來,才是盧偉光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