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9, 2006

摘錄》連普拿疼都相形失色的神奇藥丸

(今周刊 9/28/2006)

維骨力 老骨頭打造的傳奇

撰文/林哲良

「維骨力」膠囊即將進入全面自費時代!
維骨力造就黨正祺成為身價上億元的神祕富豪,也造福200萬名退化性關節炎病患。
「保骨藥」維骨力在台灣極具爭議性,其「健保給付」的「藥品」身分,因療效不明確而備受健保和藥檢單位關注。而把吃藥當吃補的台灣,一年吃掉八千萬顆的「正牌維骨力」,
瘋狂的程度少有其他藥品能相提並論,「維骨力熱潮」堪稱台灣醫藥界傳奇。明年起「維骨力」將全面轉進自費市場,後勢如何,對指示藥的「藍海戰場」極具指標意義。

今年五月大統貿易董事長黨正祺,因為一時疏忽,不小心從自家一樓樓梯跌到地下室,一般年近八十的老人家遇上這種事,通常從此臥病不起或是不良於行。但是黨正祺卻在昏迷數小時後,奇蹟式地在台大骨科醫師韓毅雄面前醒過來,且身上除了輕微擦傷、瘀青外並無大礙。
現在黨正祺雖拿著枴杖,但走路速度一點也不輸三十幾歲的年輕人,令人嘖嘖稱奇。
提到黨正祺,一般人對他或許沒有印象,但在台灣醫藥界、特別是在骨科醫生中,他卻大大有名氣。

二十四年前,黨正祺獨具慧眼引進義大利羅達(Rotta)藥廠的治療關節疾病藥品——「維骨力」(Viartril-S),此舉不單成就他現在的事業,累積數億元財產,更讓台灣中老年人颳起一陣「維骨力」熱潮,遲遲未見衰退。
普拿疼都比不上的銷售數字

「維骨力」屬泛葡萄糖胺類(glucosamine)藥品,這類藥品在台灣就有四十幾種,若將相關的保健食品也列入,則可能有六百多種,不過維骨力市占率卻遙遙領先,一舉囊括五成以上的市場。年銷八千萬顆的威力,連單價相近、年銷約五千萬顆的止痛名藥「普拿疼」都甘拜下風。

就像「養樂多」等同於乳酸飲料代名詞一樣,在台灣「維骨力」等於是葡萄糖胺的代名詞,黨正祺當年「神來一筆」取名的靈感,再加上經營策略操作得宜,配合台灣老年人口不斷的增加,終於讓維骨力成為葡萄糖胺市場一哥。

藥界同業感慨地說,「維骨力」這個中文商品名稱取得真好,聽起來就像「維護骨頭真有力」的感覺,黨正祺當初親自為產品命名時,不知是從那裡得到靈感。
但鮮為人知的是,維骨力剛引進台灣時,業績起伏不定,年營業額只有五、六千萬元;產品知名度不大,且藥效未受肯定,有一段時間還被醫界戲稱為「味素藥」(台語意思是可吃可不吃的味精)。沒想到在這顆小藥丸即將步入產品生命週期尾聲時,黨正祺「陣前換將」拉出長紅,讓維骨力近十年成長十倍。

健保和王演章共創的傳奇

一九九四、九五年間,黨正祺因為經營不善、積欠貨款,與羅達關係陷入冰點,為此他親赴義大利向羅達創辦人「謝罪」,並為自己爭取一線生機。為了讓大統貿易營運起死回生,黨正祺透過學長朱醒亞(台灣羅氏藥廠前總經理)介紹,找了當時擔任裕利公司行銷處處長的王演章。

王演章接手維骨力時,遇到全民健保開辦,當時健保概括承受公、勞保給付用藥,維骨力順勢成為健保用藥。
健保元年可說是維骨力營運命運的關鍵轉折點,因為依附健保資源,維骨力才有鹹魚翻生的契機。

有了健保「護盤」,維骨力還是得靠醫師開藥才有錢賺。台灣全民健保開辦初期,形勢對維骨力是有利的,不過,仍有許多醫生對該產品的效益存有許多疑慮。為了取信醫界,黨正祺與王演章特地找來許多國際臨床實驗報告,還祭出「試吃」招數,讓骨科醫生及其家人試吃維骨力,而醫生果然是最好的「活廣告」,終於讓維骨力在眾多競爭產品中脫穎而出。

奧運代表隊隊醫陳勝凱醫師是「維骨力名醫」,在許多衛教場合經常提及維骨力的功效。陳勝凱母親患有關節炎、長期服用維骨力,他將母親的治療經驗用到病患身上,「維骨力」的名聲於是在南部患者間逐漸傳播開來。

在那個骨科醫生開出維骨力並不普遍的年代,曾有病患特別衝著維骨力,從台南麻豆包遊覽車專程就醫。每當這群人浩浩蕩蕩造訪,院內護士就笑稱「麻豆幫」又來「朝聖」了。不單如此,連遠離塵世的比丘尼,因為長期曲跪禮佛,膝蓋容易受傷,聽說高醫有位善用維骨力的名醫,也常成群結隊來找陳勝凱。

陳勝凱說,在高醫換藥改用其他葡萄糖胺產品後,病患為了繼續拿到原來使用的「正牌」維骨力,竟轉而到他每周在高雄健保局門診中心的另外兩個門診看病,長長的人龍就是維骨力的「鐵票部隊」,也讓維骨力的名聲不脛而走。

不過,骨科醫界大師,如骨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骨科主任陳天雄等人,對維骨力的效益都抱著存疑的態度。來自醫界的負面評價,讓維骨力這場仗打得並不輕鬆。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幾乎都是老年人,靠著老人家東家長、西家短,交換用藥心得的「耳語傳播」力量,維骨力迅速躥紅。王演章說,維骨力在前一波高峰期時,健保一年要給付維骨力近二億元,而維骨力也曾擠進健保給付前二十大明星藥品。

維骨力愈紅,對健保的依賴就愈大,但健保局和醫界對維骨力的醫療效益始終存疑、有意停付,而黨正祺、王演章也心知肚明,早早開始布局。

健保局官員表示,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健保局曾行文衛生署,表示維骨力效益不明應停止給付。王演章指出,雖然衛生署當時並未同意,但藥委會設下嚴格的使用規範,防止維骨力被醫病濫用,從此給付對象限縮於六十歲以上、患有關節退化、經X光檢查確診者,才能夠使用維骨力,且一天只能吃三顆,吃三個月還要停三個月。

三次危機 改走自費用藥之路

說到這段往事,王演章難掩不平,直說健保局當時根本是「起屁臉」(台語:意思是翻臉)。
當時黨正祺、王演章為爭取健保繼續給付,火速從國外找來大量臨床文獻送交審藥小組參考,沒想到委員之一的國泰醫院家醫科主任林敏雄讀到其中一篇臨床報告,提及維骨力使用三個月後若停藥三個月,療效依然存在、患者疼痛指數並未增加,這建議獲得藥委會通過,留下堪稱國內獨一無二的「維骨力條款」。

受到「維骨力條款」的影響,維骨力使用量迅速下滑,規範施行初期的三個月慘跌三○%。眼看災情慘重,王演章展開「滲透」計畫,並著手布局自費市場。

王演章自我調侃地說「最黑暗就是最光明的時候」,為扭轉頹勢,維骨力全力向下扎根、深入鄰里辦起衛教,王演章自豪的說,當年沒有同業像他們這麼努力做衛教,一本衛教手冊就要花幾十元,直到現在「大統版」的「認識退化性關節炎」仍是許多醫生愛用的衛教工具。事情發生後二、三個月,維骨力銷量又持續成長,不過健保局與大統貿易之間的攻防戰並未結束。

二○○三年,健保局選在除夕前一天公告第三次藥價調整作業的新藥價,大幅調降八千項藥品的給付價,維骨力從九.九元一口氣被砍成六.六元,危機再起。

維骨力售價被狂砍三分之一,且維骨力占大統貿易營業額的八成以上,裝了三根心臟血管支架的王演章,卻挺了過來。他說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那是他人生最煎熬的時刻,春節一周的年假,他全都坐在電腦前,針對所有客戶進行評估,哪些客戶要抓緊、哪些客戶要放棄,不同客戶的價格策略要如何擬定、可能損失多少、得從哪裡彌補,公司組織架構及業務人員如何調整,都要在春節後底定。

假期後上班第一天,王演章馬上跑到黨正祺的辦公室,當時黨正祺相當緊張,王演章卻跟他說「給我兩個月」,王演章決定放棄較在意藥價的小型私人院所,僅策略性保留病患人數可觀的長庚醫院以及公家醫院的生意「硬撐」,避免病患瞬間大量流失,同時全力耕耘自費市場。
為了奪下長庚的採購標,王演章除了密集拜訪長庚藥局主任及所有相關科別醫生,黨正祺與王演章還一起跟義大利原廠的代表分析利弊得失,並將老外直接拉來跟長庚談判。有段時間,供貨長庚的維骨力價格及數量,全由義大利原廠直接與長庚敲定,損失也全由原廠羅達一肩承擔。

大統貿易的策略奏效,因患者對維骨力有很高的品牌忠誠度,事發兩個月後,市面零售價雖比健保給付高,但維骨力在藥局、診所的自費市場恢復成長。

維骨力跨入自費市場仍能大獲全勝,台大骨科主任江清泉的解讀饒富意味,他說:在明知藥效存疑而健保又不給付的情況下,有經濟能力的兒女買維骨力給父母,「盡孝心」的象徵意義可能比實際藥效還受用,看來維骨力不只是保骨藥,還是「孝心丸」。

當品名成為商品代名詞時

維骨力當紅時,許多葡萄糖胺相關產品趕搭維骨力的順風車,類似商品假維骨力之名,行搶生意之實,消費者根本搞不清楚哪一種才是真正的維骨力,而大統貿易也未出面教育消費者。
大統故意忽略的態度,用意是讓維骨力的名聲能更響亮,當時很多同業以炒短線的心態經營商品,大家都搶著宣稱自己是維骨力,久而久之,消費者根本不知道其他商品的名稱,只知道維骨力。同業搶搭順風車的結果,反而幫大統打響維骨力的品牌知名度。

由於維骨力招牌響亮,產品售價又高,除有廠商假維骨力之名賣藥,有人索性從產品包裝、藥品形狀全面仿冒維骨力,這樣的行情大概只有威而鋼、犀利士、諾美婷、羅氏鮮等陽痿及減肥名藥才有。維骨力與上述藥品同列十大偽藥明星排行榜,日前台中中機組破獲二個偽藥集團,維骨力赫然在仿冒之列。

一般藥品的生命週期約於上市十五年左右達到高峰,但維骨力卻改變這樣的宿命。過去十年每年銷售皆維持成長趨勢,營業額十年暴增十倍,突破五億元大關。
不只如此,身為大統「命脈」的維骨力,至今還是被寄予成長的厚望。不過,在維骨力被主管機關改成「指示用藥」後,黨正祺與王演章也意識到,因健保局步步進逼,維骨力隨時會面臨第三次危機。

衛生署藥政處表示,經二○○四年底專家會議決議,該處已於今年二月底完成葡萄糖胺處方藥改列指示藥、及其相關的變更藥證作業,維骨力與其他原本列為處方藥的葡萄糖胺藥品,皆降級改為「指示藥」,在健保局逐步推動「指示藥全面不給付」政策方向的壓力下,維骨力的第三場硬仗很快就會來臨。
健保局於今年一月展開第五次藥價調整作業,市場盛傳維骨力「被砍得很慘」。
健保局藥材小組官員表示,大統貿易確實曾行文健保局表示若新藥價過低,將向健保局申請維骨力「膠囊」給付價「歸零」,也就是將退出健保的意思。而健保局已將所有應調價藥品新價行文給業者,因此大統貿易若對新價不滿,公告新藥價後可再向健保局正式行文申請給付價「歸零」。

維骨力全面自費時代將來臨

新藥價原訂於九月十五日公告、十月一日正式實施,但因來自國內外製藥業者的壓力,將延至今年底前完成,最快明年起,維骨力膠囊全面自費時代將來臨。
王演章強調,大統已有讓維骨力「膠囊」退出健保的打算,且擬妥對策讓「分身」粉劑上場代打、繼續分食健保大餅,且向換藥的老人家訴求維骨力粉劑「好吞、吸收快」。
而準備轉進自費市場的維骨力膠囊,則從今年初起砸下全年數千萬元的廣告費,展開「正名運動」,宣傳葡萄糖胺並不等同於維骨力,為今年底的退出健保提前做準備。
少了健保的「票房保證」,維骨力後勢如何,得看黨正祺與王演章怎樣再下一城,讓堪稱「神奇小膠囊」的維骨力,能夠趕上指示藥市場長青樹的「善存」,躋身年營業額「十億俱樂部」(one billion)的明星營養品之列。

年營業額3億歐元 越洋專訪羅達藥廠創辦人兼總裁羅瓦帝

羅達藥廠創辦人羅瓦帝(Luigi Rovati)於1950年至1960年期間,在大學教授藥理學,當時年輕的他,喜歡走遍各地,除了義大利與德國,還曾在比利時與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海門斯(Heymans)一同共事。

有了豐富的學術經驗後,羅瓦帝認為時機成熟,決定貢獻所學,致力於開發新藥。「於是我離開了大學教書的生涯,創立起羅達(Rottapharm)研究實驗室。」羅瓦帝說。當初離開大學教授的職務,羅瓦帝身邊僅帶著一位助理及祕書,而如今卻擁有1400位員工,遍及全球64個國家,一個相當龐大的製藥集團。

從1961年創立羅達至今,羅瓦帝一直努力推廣自己開發出的新藥。「我總是到各國與不同的醫師們開會,像是台灣,我早在35年前就和300位台灣醫師共同舉行過大型研討會。」
羅瓦帝回想起40年前,第一次與大統貿易董事長黨正祺正式的會面,還是在機場中進行。當時羅瓦帝就對黨正祺的積極工作態度印象深刻,從此便維持數十年的合作關係直到現在。如今,羅達已是年營業額3億歐元,全歐第6大的個人保養品、清潔用品公司。

維骨力在台灣的英文名稱Viartril-S,到了美國卻改為Dona,韓國稱為Ostemin,常令消費者感到困擾不已。羅瓦帝則為此特別說明,他表示之所以會在各國有不同英文名稱,是為了符合當地的習慣,貿易商可以自行選擇合適的英文名稱,並與當地已有品牌做出區隔。不過在亞洲,除了韓國以外的國家,維骨力都是以「Viartril-S」的名稱銷售。
目前維骨力在亞洲銷售超過數百萬美元,每年以兩位數字成長,足見這項產品廣受大眾歡迎,羅瓦帝也對此感到十分滿意。他計畫在幾年內將羅達藥廠公開上市,未來能夠持續開發更好的藥物至全球各地。 (莊芳)

王演章 妙手讓藥品回春
「為讓維骨力保持成長力道,我的心臟已經裝了三根支架。」大統貿易總經理王演章說。11年前,原本在西藥物流公司擔任行銷部門主管的王演章,在亦師亦友的前輩羅氏藥廠總經理朱醒亞的引薦下,加入大統貿易擔任總經理,首要任務就是讓大統貿易起死回生。

在加入大統貿易之前,王演章是全省西藥中盤商心中的頭痛人物,因為只要有藥品到他手中,就表示又有新的價格風暴要發生了。

王演章前一個工作是亞太地區最大的西藥物流公司裕利公司(Zuellig)行銷處處長,專門協助國際藥廠管理被打入冷宮的醫療商品,主要工作內容就是讓這些商品能「重生」。

在王演章手上回春的藥品和醫療用品不勝枚舉,包括沙威隆、李施德霖漱口水、ob棉條、落建生髮水等,王演章都絞盡腦汁,利用各種行銷奇招,讓消費者願意再掏腰包購買這些商品。
讓人跌破眼鏡的是,王演章慣用的回春手法竟是「漲價」。每當王演章接手新的商品,就會停止出貨一段期間,先消化市場上的庫存,當流通數量減少,他就調高售價,然後搭配密集的行銷活動,刺激買氣,當藥房進貨時,就得用新的價格,藥廠的利潤和銷售量就自然順勢成長了。

工作多年累積下來的行銷功力,這些年,王演章充分發揮在維骨力的市場策略上,讓維骨力的龍頭地位無法被撼動,「我從不跟別人比,只跟自己比。」王演章說,心臟不好的他,就算架上第四根支架,也要讓維骨力再創銷售高峰。 (林正文)

一把老骨都是病 退化性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症大不同

萬芳醫院復健科醫師劉燦宏表示,60歲以上老人平均每2人就有1人患有退化性關節炎。但是有罹病不表示時時都處於不適或得就醫的情況,多數病患只要注意保養、避免長時間過度使用關節,例如走路不超過10分鐘、或是患部出現僵硬等不適症狀時,就要停下來休息等方式,還是可以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

由於退化性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症,是最常見的二大老人骨科疾病,因此很多病患常分不清楚這兩種疾病的差別,以為關節痛應該要吃鈣片等謬誤,臨床上也相當常見。
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婦產部醫師楊再興表示,骨質疏鬆症病患沒有不適症狀,但是同樣的跌倒在正常人身上沒事,卻會對骨質疏鬆症的病患造成嚴重骨折,只要是腰椎、髖關節的大關節骨折,一年內的死亡率為5%到20%,因此建議婦女至少應於停經時,接受一次國際標準檢測法的「雙能量X光骨質吸收儀」檢測,以得知骨質狀況並依醫囑追蹤。

拒絕偽藥
六步驟認識維骨力本尊
步驟一:上網輸入衛生署網址www.doh.gov.tw/cht/index.aspx
步驟二:點選「衛生署各單位」,進入「藥政處」網站
步驟三:點選「業務資訊」及「西藥、醫療器材、含藥化妝品許可證查詢」
步驟四:在「中文品名」項下輸入「維骨力」,並按「開始搜尋」
步驟五:點選「衛署藥輸字第010641號」
步驟六:點選「藥物外觀描述」
附 註:「維骨力」口服劑型及其他Glucosamine藥品亦可依此方式查詢

摘錄》從舵手到把關者 高清愿一樣講效率

(今周刊 9/28/2006)

「我做決策很快,生病是這樣,管理也一樣!」

三年前,高清愿卸下統一集團總裁之後,經營重責逐步交棒,從舵手的角色轉變成把關者。其間,年近八旬的他,動了脊椎骨刺手術,面對這段醫治過程,他表示,生病和管理企業一樣,決策都要愈快愈好。即使淡出經營第一線,其紀律的生活及工作要求,仍然絲毫不打折扣。

撰文/謝春滿

來坐!進來坐,來我們台南不錯吧!」許久未見高清愿,他還是跟從前一樣,一式藍色西裝,梳著再整齊不過的西裝頭,臉上堆滿笑意,笑得眼睛都瞇成一條線了。
自從三年前卸下統一集團總裁之後,高清愿退居第二線,已經七十八歲的他,看起來神清氣爽,一點也沒有改變。

不過,退居第二線之後,高清愿的生活其實有滿大調整,他曾說自己是過著半退休生活。這位國內最大食品與通路集團創始人,現在到底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我每天還是一樣六點四十五分起床,以前是八點就到公司,現在九點才上班,中午回家用餐休息,除非有特別的事,否則不會再出來。」

以前高清愿假日都打高爾夫球,但是前年坐骨神經痛,到奇美醫院開刀清除骨刺之後,就改變運動的習慣了。現在他每天傍晚四、五點散步半個小時,沖個澡準備吃晚餐。

以生病喻管理
「決定動脊椎手術,跟開會做決策一樣要快,拖不得!」

民國九十三年八月,高清愿動了脊椎手術,手術後恢復情況良好。不過,由於年歲已高,醫療團隊建議他不要過於勞累,加上統一集團各事業群都交由專業經理人負責,高清愿聽從醫師建議,改變作息。

這兩年來,高清愿一方面不再擔任國民黨中常委,同時也卸下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過去每周得上台北二、三天,現在則幾乎都待在台南,較少公開露面,因此極少對外談起這次脊椎手術過程,我們來訪這天,他倒是主動提及,還用生病比喻公司管理,饒富哲理。
高清愿說,他的坐骨神經痛雖然已有一段時日,由於情況並不嚴重,醫師並沒有建議他要開刀治療。不過,前年八月有一天突然非常痛,經醫師診斷後認為,應該即時開刀處理。
他聽完醫師的評估之後,當下就決定開刀。在做了決定之後,周遭親友非常擔心,一再跟他說:「痛的話,吃藥忍一忍就好啦,不要開啊!如果像李珮菁(編按:月亮歌后,因手術傷及脊髓神經而癱瘓)一樣就慘了。」

親友不是阻止他,就是跟他說:「要開的話,至少要找台大或榮總比較好吧!」但是高清愿認為,李珮菁事件是幾十年前的事了,現在醫療技術愈來愈進步,且他一直都在奇美看,「就在奇美開吧!」

「我做決策很快!生病是如此,開會管理也一樣,馬上做決策,絕不會拖拖拉拉。」他認為,有些人開會不做決定,結論時總是說:「這個再研究一下。」這麼說之後,一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結果,最後不了了之。

「開會時,我隨機應變很快,聽完報告後,一定立即做出判斷。」他一再強調:「做決策一定要快,畢竟時間是金錢,如果總是再研究,再檢討,永遠不會有結果,生病也一樣,拖下去,就會拖得死掉了。」他也要求部屬做決策要迅速。

說到這裡,他忍不住批評一下《意難忘》的劇情。他說劇中有一個角色生病了,醫師要他開刀,他卻說:「等兒子娶了媳婦再開。」這樣一等不就幾個月過去了,高清愿認為這是不當示範,因為生病的事情不能拖啊!

前年開刀,當時已是七十六歲,內心會不會害怕?採訪當天也在場的國家衛生研究院病毒研究中心主任蘇益仁認為,高清愿是「吉人天相」。

「吉人天相,我很同意!」高清愿強調:「我有完全的信心!」他一向秉持的做人道理就是,「不一定要做好事,但是絕對不能做壞事,如果可以做好事,就盡量做好事,做好事會有好報,做壞事也一定會有報應!」

信奉這麼簡單的道理,他認為自己從來就沒有做過壞事,心很安,所以開刀時一點也不害怕,相信上天會保佑他。

深信吉人天相
「做好事會有好報,做壞事也一定會有報應!」

高清愿每天習慣看六份報紙,除了解國內外大事之外,只要從新聞中看到困苦無依、需要幫忙的人,就會立刻指示幕僚了解狀況,提供必要協助。
最近有一位台大僑生來台就學,才到台灣不久就生病開刀,由於尚未取得保險資格,醫療費用昂貴,而這位僑生家境清寒,付不起醫藥費,經台大校方請求幫助,高清愿就由他個人設立的「高清愿文教公益基金會」捐助十萬元,協助這位學生解決醫療費用問題。

日前一位建中學生,家境清寒,他的年邁父親靠拾荒讓兒子念書,高清愿看到這個消息,很不捨,除了個人基金會捐款外,也指示統一集團旗下的統一企業社會福利基金會捐款協助。

最近最大筆的捐款則是捐助二億五千萬元,提供國家衛生研究院在台南成功大學設立國家病毒研究中心。高清愿說他做這個決定,也只想了幾分鐘,完全符合他一貫快速決策的作風。

除了默默做公益,高清愿多年來一直維持一個習慣,凡是有人寫信給他,他一定會回信。來信請教的多半是年輕人,以人生或經營管理的問題為多。有人說:「統一集團這麼大,有人寫信給你,何必理會?」但是高清愿卻不這麼認為。

「凡事先站在別人的立場去做!這樣就不會過分。」雖然寫信來的人都是不認識的人,但是他覺得人家寫信來請教,就是希望得到回應,被拒絕了,「若換作是我,我會有多失望呢?」因此不管誰來信,他都會回信。

有一次一位台大學生寫信給他,跟他反映統一精工加油站不夠環保,高清愿收到信之後,立即指示相關部門處理,並將處理情況回信給對方。

有時也有員工寫信給他,跟他反映一些工作的問題,若覺得有理,他也會請主管處理。一些老幹部退休後想回來找他聊聊,高清愿也都會撥空見他們。

高清愿做人處世的態度受母親影響很大。他說,媽媽雖然沒有受什麼教育,但是為人熱心,很有智慧。以前住在鄉下,媽媽總是幫村人調解大大小小的糾紛,有些夫妻吵架了,媽媽也都會幫忙勸說,從小耳濡目染,養成他喜歡助人的個性。

高清愿很有自信地說:「要不你也可以試試看寫信來,看我會不會回信?」
看他為人處世態度,就可以了解,為何面對生死關頭,他會無懼!

調整個人角色
「好壞都由年輕人去負責!我只是在旁邊幫忙注意。」

卸下總裁職務之後,高清愿在集團內的角色也做了調整。他認為,要授權給年輕人去做決定。「好壞由他們去負責!」他的角色只是在旁邊幫忙注意。他認為惟有充分授權,才能培養出人才,最後他只看報告、看成績。

據了解,目前凡是統一集團投資超過二○%的公司,高清愿一定會親自看財務報表。像大陸事業交由女婿統一企業執行副總羅智先負責,每個月他都會看報表,幫忙把關。但決策權則交給第一線的專業經理人。像這次統一拿下北京奧運方便麵(泡麵)獨家贊助權,高清愿透露,決策判斷都是他們(指女婿)在做。

雖然角色做了調整,但是高清愿把關的功夫可是一點也不馬虎。他每天把公文帶回家看,經常連假日也還在看公文,思考集團經營的方向。即使家人擔心他太累,要他別這麼忙,但他卻還是堅持每天都要先把工作做完。

他用閩南語俚語回應說:「剩飯嘸吃,是女傭的。」意思是如果飯沒吃完,就得由女傭吃剩菜、剩飯了,因此,「這個工作是我的,我應該做完,不要留給別人。」

他還說:「如果我今天不做完,下面的人怎麼做呢?」高清愿顯然還是和以前一樣地自我要求,即使是擔任把關工作,仍是十分用心。

「他總是可以從財報中看出經營問題來。」幕僚透露,有一次高清愿看到統一速達與星巴克的營業額很高,但是獲利卻不成比例,他就親自下場,幫他們找出問題。
高清愿形容自己是個再規律不過的人,一直到現在,很多習慣仍是固定的。譬如,手帕放在長褲右口袋,衛生紙放左口袋,筆放西裝內裡左口袋、錢包放長褲後口袋、幾十年來每周固定一個時間理頭髮,一切都照著規律運轉,他覺得照規律來,才不會亂掉,做事也一樣。

十四年前的夢想
「集團總營收一千二百億美元,現在來說,不可能達到。」

當我們問他七十八歲了還有什麼夢想時?他想了想說:「再兩年就八十歲了!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心願要去完成。」我們開玩笑地問他:「有沒有想學開飛機之類的夢想啊?」他聽了之後幽默地說:「現在開車都不會,連要帶個女孩子去玩也不行啊!哪有可能去開飛機?」

不過,高清愿曾在一九九二年統一集團二十五周年慶時許下一個夢想,希望在二○一七年,統一集團五十周年時,總營收達到一千二百億美元,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食品集團。
這個夢想是否可能達到?高清愿很實在地說,當時被記者問到未來目標時,他用統一集團過去營業成長水準,加上估算中國大陸人口是台灣的六十倍,前進中國市場之後,估計到二○一七年,總營收應該會有這個水準。

他強調,一千二百億美元是很粗略的估算,當時是把它當作一個努力的目標,其實並不容易,以目前狀況來看,他說:「這個目標不可能達到。」

高清愿說到這裡,臉上倒沒有失望的神情,而是對現實的了然。
要成為最大,中國市場是最重要關鍵。征戰中國仍然是高清愿最大的夢想,只是執行者換成女婿羅智先。誠如他所說,現階段,他只需要充分授權,最後做好把關角色就好了。

高清愿曾說過,統一集團各個事業群就像他的孩子一般。為人父母者,總是對孩子充滿期許,希望他不斷茁壯,同時在他犯錯時點醒他。這或許是當下高清愿最重要的目標吧!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今周刊》510期)

高清愿Profile
出生:1929年
學歷:林肯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成功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
中山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
現職:統一企業董事長
統一超商董事長
統一實業董事長
大統益董事長
統一國際開發董事長
海基會董事

催生病毒研究中心 表兄弟譜佳話
抗煞英雄、前疾病管制局局長、現任國家衛生研究院病毒研究中心主任蘇益仁,還有一個較少人知的身分,那就是統一企業董事長高清愿的表弟。
兩人相差十多歲,多年來高清愿對於提拔後輩不遺餘力,這一次蘇益仁請高清愿捐助2億5000萬元,為了蓋一棟全台灣設施最完善、最先進的病毒研究中心。
高清愿在5秒內就答應了2億元的捐款,後來追加為2億5000萬元,由統一及統一超商各捐助一半,「這必須要經過董事會的同意,這樣的好事,用跪的也要說服董事會。」高清愿拍打著古董椅的椅把,笑著說。
讓高清愿點頭的不只是親戚關係,及蘇益仁的學術地位。30年前,高清愿要求準備去美國參加學術研討會的蘇益仁,到另一個州替他辦一件事情,高清愿本想拿30萬元給蘇益仁作為旅費,蘇卻拒絕了。這件事讓高清愿相信蘇益仁的正直人格。
高清愿說:「不是誰來跟我要都有的,我必須要看這個人是否正直,人格是否值得信賴,並且讓我相信他是有計畫地在做事情。」
在SARS風波結束之後,蘇益仁轉任國家衛生研究院病毒研究中心主任。由於台灣位在熱帶及亞熱帶區,流行病毒很容易傳播,從SARS、腸病毒以及登革熱,都非常需要投入更多研究。
他深知,如果單純只靠政府的預算是不夠的。靠著高清愿的慷慨支援,成功地募集到資金,將病毒研究中心蓋在台南成功大學旁,更可以平衡南北的醫療差距,「能夠回到生長的地方,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蘇益仁與病毒為伍的人生,將在南台灣再創高峰。 (許瓊文)

摘錄演講》創新的五堂課 PART1

Thursday, September 28, 2006

摘錄》給鄭弘儀的一封信

鄭先生:

我想『大話新聞』榮登『御用媒體』應該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從近日來貴節目與陳水扁發言相互呼應看來,陳水扁確實只聽得進去貴節目的話

昨晚,我看您接桃園 陳 小姐的電話,雖然她持反對意見,但是您沒像之前沒風度的直接切斷來賓的電話
您讓他完整講完並質疑他,憑什麼認定陳水扁貪污??????看到您當時的表情讓我覺得很難過,
因為您那神情像極了陳水扁,一種嗜血的、殘忍的慈悲的模樣!
您,到今天仍然堅定的認為陳水扁有腐但不貪,

我不知道為什麼只為了護衛陳水扁一個人,
您的道德標準可以節節敗退????
從當初認定只要吳淑珍拿sogo禮券總統就應該下台,
到現在連陳水扁都坦承不諱,總統府確實透過黃芳彥拿了李恆隆的禮券,
但您們仍然認為,那沒什麼!陳水扁罪不至於下台!

今天,我不想跟您談陳水扁有沒有貪瀆、有沒有A國務機要費,因為這些已經不是重點!

重點是:我們有一個慣性說謊的總統、我們有一個沒有道德標準的總統!

在這裡,我懇切的請您思考兩個問題:
如果,您的孩子,偷了您1萬元,被您發現,您氣的罵他為什麼可以偷錢,這是不正當的行為,
可是,您的孩子告訴您:誰說我偷錢?我沒有『直接』偷錢,因為我帶手套,所以,
錢不是我偷的!跟我沒關係!請問,您,做何感想?

如果,今天您發現你兒子的家庭聯絡簿、成績單都蓋了您的印章,
但您知道那根本不是您或是您太太蓋的,您生氣的找來您的孩子罵他,
為什麼可以偷蓋您的印章,這是違法的
(如果你記性不差,應該還記得有一位父親,
曾經因為兒子在他的成績單上偷蓋印章,這位父親氣的將兒子扭送警局),
可是,您的兒子卻告訴您:有那麼嚴重嗎?我不過是便宜行事,有什麼好生氣的!
請問,您,做何感想?

我只想請您仔細的看清楚凱道上的每一張臉孔,他們是知名的政治人物嗎?還是權謀的政治家?

不是!凱道上聚集最多的是攜家帶眷的一家人,是媽媽帶孩子!是同心協力的一群人!
您們很清楚不是!那為什麼您們還可以大言不慚的把9月9的活動定位為『政爭奪權』?
他們能爭什麼權?能奪什麼利?他們只不過是要一個是非公義、要一個能教孩子的禮義廉恥!
做為『御用媒體』的傳聲筒的您,是不是也該看看您的孩子,看看你您的家人?

我們可以忍!可以等!因為2008年阿扁最終仍是要下台!
但是,您還希望讓我們的孩子有多兩年的時間,繼續學習壞榜樣嗎?

『今日因明日果』,身為媒體人,請您善盡媒體的良知與能,
請您敦促陳總統勇敢的面對他的人民,既然問心無愧,有什麼不能坦然面對的?
如果他還是只異想天開想做當年647萬選民的總統,請您提醒他,現在只剩12%的人支持他,
既然,他到現在還強調,他是人民選出來的總統,那他更有義務回應凱道上人民的訴求!

沒錯!凱道上的人民不能代表全部人的聲音,同樣,12%挺扁民眾也不能代表全部的人民!
如果,陳水扁是個有良知的人,他不應該讓他的人民在狂風暴雨下受苦!

站出來吧!在有選擇權利的時候有尊嚴的勇敢面對!
讓人民看看所謂高道德標準、不戀棧權位的總統,到底是怎樣!

一位曾經深深支持您但現在非常失望的觀眾

摘錄》永康街共和國

快速變化的台北,哪裡還保有優閒老生活回憶?迪化街夠古老,但商業氣息太濃。只有永康街、青田街、溫州街一帶,還能看到成群的日式木造宿舍,及老店的人情味,日式的、外省的、本土的、異國的美食、風情,在這裡相遇,和平共存數十年……

晨間,台北青田街上,老樹還掛著台北三月雨的水氣,遠遠的,一群三年級的小學生劃破街巷中的寧靜,伴著歡聲笑語,正從新生國小朝永康社區內的青田街走來。

這是由老師所規畫的「認識社區」活動,在鄰長的安排下,小朋友們進入了青田街七巷二號與六號。這是兩幢在日據時代建造完成的老宅,圍繞在綠意盎然的庭院間,踩踏在石徑上,穿遊於大王椰子、姑婆芋等各種植物間,是在台北難能可貴的享受。

住慣了公寓大廈的小朋友,對老宅感到新鮮。天真的問起屋主:「這房子是用什麼木頭呢?」「檜木啊!因為它比較苦,蛀蟲比較不愛吃。」「請問你一個人住嗎?」「當然不是囉!和我的兄弟姊妹呀!我小時候晚上起來上廁所,要經過長長的走廊,還真有一點怕呢!」

快速改變的台北街道,很難讓人有「回憶」。最有歷史味的,當屬迪化街,但早期都是布店、茶葉店,商業氣息濃厚。若是想要在市區裡找到一條有古意、讓人可以回憶,又有人文氣息的老街,大概只有永康社區一帶的巷弄了。

今天的永康社區,日據時代叫「福住町」。指的是由新生南路、信義路、金山南路與金華街等四條街道所包圍的區域。清朝統治時期,這裡有公圳支流灌溉,阡陌相連。到日據時期,日本官員移民來台人數增加,從現今的杭州南路以西「台北城」內,漸漸移往這裡。

既有日本官員居住之處,自然備受重視,為了讓居民出入方便,日本人特別鋪設了石子路,也就成為今天的永康街!國民政府來台後,日本人的宿舍繼續做為官員宿舍,再加上鄰近青田街、溫州街及台灣大學,與師範大學的學術風氣,形成「永康生活圈」。文人、設計師、藝術家,都喜歡來此聚集。

如今的永康街,新樓房逐漸成為主要景觀。而一般人到這裡,大概就是品嘗鼎泰豐、冰館等知名店家,再隨意走逛永康街前段的商家,就打道回府。

事實上,「永康生活圈」的精彩,隱藏在巷弄之間!

「永康街三十一巷」,就在永康公園的「回留」素食餐廳旁。這條前後不到一百公尺,一分鐘就能走完的小巷,引領行人走進一個與外部喧鬧隔離的空間。巷內枝葉扶疏,蟲叫鳥鳴,尤其是兩邊成排的雙拼公寓,多是民國六十多年的舊式建築,左手邊的巷底,則有兩幢日據時代的老宅,從外頭可瞥見亭柱建築的形式,還有歐式建築的味道,算算該有八十多年歷史。低矮的圍牆內隱藏著花園,總讓好奇的行人想往裡頭張望。

「昭和町骨董市集」,也就是原來的龍安市場(後改名為錦安市場),位於金華街切割過後的永康街後段,又是另一幅不同的風情。那兒有著建築師李清志所說的「下町」(東京最後的老街區)氣息,緩慢而美好的記憶,都藏在這處被時間凝結的空間裡。創作人可樂王也喜歡在昭和町尋寶,他搜索的是童年的記憶,買不買是其次,和這邊的老闆哈拉才是重點。

「金華街一九九巷一弄」,像是小家碧玉般的藏身在金華街與麗水街之間。在這條車子幾乎無法通行的單行道上,坐落著兩家永康街的老字號餐廳──印度咖哩與法式料理,曾引領永康街的異國美食風潮。美食評論家胡天蘭喜歡在巷口的布查花園坐上一下午,和朋友或談正經事或聊八卦,感覺彷彿又到了溫哥華。

「金華街二四三巷」,起始於大提琴家范宗沛經營的「騎樓」義大利麵,有時經過這裡,看到胖胖的大提琴家在煮義大利麵,聞見厚重的奶香培根香氣,讓人覺得很「歐洲」。

整條巷道有著恰到好處的舒適寬度,讓商家、騎樓、雙向車道,以及車道兩邊的停車格都恰到好處的容納了進來,也讓這裡流露著一種不鋪張的歐式優雅性格。

街道兩旁每一個櫥窗裡,都寫著商家的個性。「永康階」咖啡館的花園總吸引路人的目光;「烘焙者咖啡」是許多咖啡老饕的藏身地,店裡以木頭為基調的裝潢、菜單上自在隨意的畫作,讓人以為自己坐在巴黎住宅區、某條街邊的角落咖啡館;馬路另一邊幾家小店相連,或賣服飾或售相簿,在別處可能找不著相同的商品,因為櫥窗裡賣的其實更是店主的個性與眼光。

再向東行,尚未過和平東路與新生南路,就會遇見「青田街七巷」。這裡古木參天,高大的麵包樹挺拔,枝葉不懂含蓄,愛向屋外崢嶸,讓幾幢高齡八十多歲的老房子,總有綠蔭遮蔽,像是台北市的「綠色隧道」。

行走其間,忽見青苔恣意蔓生在屋瓦上,或是紫籐優哉游哉地纏繞在老房子的頂上,迎著春風,開了幾朵紫花。記憶回到許久的從前,阿媽阿公也曾牽著你的小手,在街巷間晃蕩不停,你曾以為那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

「溫州街十八巷十六弄」,是永康社區延伸過和平東路後的區域。這條小弄藏身在約有一個半人身高的樹籬之間,走進巷底,是一幢掛著「一之一號」路牌的老宅院。這是台大哲學系教授殷海光先生的故居,現已列為市定古蹟。

入夜,巷弄裡寂靜無聲,路燈的光暈輕灑在街道上、樹籬間,萬籟俱寂,此時只聽見微風輕吹過樹林之間窸窣作響、相互呼應,像是海潮般忽起忽落。

從巷底回望巷口,樹籬與老房子兀自隔絕了外頭的車水馬龍,享受著屬於自己的一方空間。這微彎的小巷弄讓人從外頭探不見底,像是日本的長牆深巷,作家舒國治在這裡嗅到了京都的味道,「你看光是這巷弄的線條,就有價值。」他說。

永康街區的小巷弄曲折延伸,車輛無法不留情的長驅直入,保留了街區原有特色與溫暖。這讓顧客可不受干擾的,和店主人邊聊邊建立情誼,長久下來,彼此因熟悉而滋長一種特殊信任感。

創作人水瓶鯨魚十六年來搬來搬去,總捨不得離開過永康街區,走永康街就像走自家廚房,巧遇好友,更是司空見慣。「在永康街不能偷情。」她笑說,有一回踩著腳踏車在永康街閒逛,停下來等紅綠燈時,有人喊她,原來是好友鈕承澤,這位電視劇導演也同樣騎著腳踏車,漫遊在永康街上。

採訪當晚,水瓶鯨魚又在麵館裡巧遇幾位音樂人,一夥人把麵館當成自家飯廳般聊了起來。

舒國治更是經常漫步晃蕩在永康街上,這位文人來到永康街,必會喝茶。而在此品茶,又有兩個絕妙好所在:「冶堂」與「發記」。原因也有二:第一,喝茶免費;第二,環境優雅。

茶文化工作室「冶堂」就位於永康街三十一巷上,老宅、庭院、茶香與南管古調,相互搭配渾然天成,讓這裡成為日本觀光客的最愛。不論你來自何方,不管你身分為何,只要輕拉開冶堂的紗門,主人何健就會奉上一杯溫潤的好茶,或文山包種,或東方美人,或是一支難得的老茶,送上淡雅的人情味。

四年前,何健「相中」永康街三十一巷,他的工作室才有了一處定居的空間。「一從(永康)公園轉進來,就被這條街吸引了。」從前巷口有棵櫻花樹,春天時和著從街內老宅裡竄出的樹木,看一眼就讓人喜歡。「當時我一看到這棟老房子的階梯,就知道是這個地方了。」

從冶堂老宅的庭院中向外望,舒國治看到了一幀簡單卻難得的風景。對面就是「人澹如菊」茶書院,主人李曙韻也是一位悉心傳播茶文化的推手,在茶書院老宅外頭斑駁牆面上,露出了些許磚頭內牆,這是非經人工修飾,而是時間經過所留下的痕跡,像是一幅定格的風景畫作,更像是一幕電影場景。

另一處「發記」,賣的是骨董,店外的招牌上掛的是「觀荷文物中心」,就在永康街後段帶有老東京風情的區塊中,昭和町骨董市集的對面。舒國治來這兒的「醉翁之意」,不在骨董而在「茶」。看著溫醇的鐵觀音注入天目碗中,四周有百年骨董與日式庭園為伴,與好友畫家于彭、詩人楊澤聊上個「幾盞茶」的時間,不亦快乎?

話說三月某週末夜,一家居酒屋在金華街旁的小公園邊,悄悄的開幕。掀開簾幕,裡頭熱鬧萬分、肉酒香氣四溢,發記的老闆夫婦之外,座上嘉賓有台大的教授、也有在永康街辦展覽的新銳畫家,牽來扯去,原來大夥彼此都有些交情。見著舒國治來了,趕緊請君入座,小居酒屋裡觥籌交錯,像是在自家般自在溫暖。

學者李歐梵在〈台北正在國際化〉文中提到,台北的多元不在於人而在於物,不在於大商場內的貨色,而在於各個社區內——特別是小巷子的人文景觀。「譬如永康街附近的幾條巷子,就是我這個都市漫遊者最喜歡去的地方。從純味牛肉麵店到各種風格的咖啡館,從藝廊和禮品鋪到商業氣息濃厚的連鎖店,應有盡有,鄉土和洋味雜存,生產和消費並置。」

「來這裡的台北人都很消閒,不像上海『新天地』那麼洋溢著白領暴發戶瘋狂享樂的心態。」李歐梵認為,永康街這種形式的社區文化,是台北的特色,它內藏的文化精髓,往往在外來遊客視線之外,在鄉土氣息中,不乏「異國風味」。這種社區文化,雖然它小得貌不驚人,卻隱藏著各種「人脈」和無數的文化回憶。建築師李清治則以「藝文綠帶」一詞,來形容從永康街一路延伸至青田街、溫州街以及師大路一帶的空間,這一帶像是他第二個家,是富藏記憶的街道。

在採訪過程中的某個深夜,我們又在永康街底偶遇舒國治,他正從新竹風塵僕僕的趕回台北。見著我們,除了有些訝異之外,他不忘叮嚀著:「我帶了一些新竹的  放在『冶堂』,你們有空去吃。」

轉進永康街的巷子裡,總有一杯老茶溫柔的守候著。

摘錄》自助餐

◎舒國治

此處說的「自助餐」是台灣到處可見的那種小店,非指大飯店的buffet也。

我自高一起,因學校允許中午外食,若不帶便當,常常在校門口吃自助餐。濟南路、紹興南街、青島東路、林森南路,到處有菜色繁多的自助餐店,可以說六十年代中後期是台灣式自助餐的黃金時期。從那時起,自助餐便成了台灣平民飲食文化中最習見的風景。

自助餐館之優點:一、人各菜只取一瓢,能嘗多味。

二、它的青菜很多,平日家中或菜館不可能一人有如此多選擇。

之所以難能深愛

1962年,襄陽路(約當懷寧街口)開了一家「速簡餐廳」,我父親一來因上班地緣,二來也趕新潮,帶我去吃。算是我見過、吃過最早的規格嚴正、甚具機關「制式」版本的自助餐店。名喚「速簡」自不免採取「新生活運動」所揭新、速、實、簡那種公務員樂於認同之吃飯觀念。每人捧著一個長方大鐵盤,上有幾塊圓形、方形的凹槽,以盛不同的肉或菜(大約亦有一槽可放香蕉)。這種鐵盤直至七十年代初仍有地方沿用;醫院附設的餐堂自不在話下,台大法商學院宿舍附設餐廳似乎也是。看來賣民藝品的骨董店或是將來愈來愈可能開辦的台灣常民生活博物館,除了展出小學課桌椅、老月票票根、蒸便當的學號牌,搞不好連這種自助餐鐵盤也會聊備一格。

有人生活上是升斗小民,但在進餐館吃飯上,堅決不令自己露出升斗小民的模樣。其中最不屑者,是進小店吃自助餐。有時還以「不乾淨」為理由。

旅居外地多年的人,回台見自助餐店青菜恁多,興奮不已,國外何曾一次吃得到那麼多青菜?然吃過一兩回後,便不進了,乃這些種類豐多的青菜,最終仍無法提供人們的食欲,以及對其潔淨的信心。

日本來台的留學生,初見自助餐店有如此多便宜的青菜──須知「野菜」在日本甚為昂貴──原打算從此要做其常客了,然而沒有。為什麼?自助餐店菜的陳設,硬是令人不會恆常地深愛它。

菜的陳設,日本人固深諳此道。先說自助餐。

倘若自助餐普遍做得精潔、做得好,那它必是我吃得最多、最頻去的店。它將也會是台灣最有趣又最有前途、最應當的平民用餐文化。

我一年在外要吃一千多餐,其中大可有不少是自助餐。然而沒有。為什麼?主要它們的菜色太多了;小型的店也有三、四十樣菜(如辛亥路二段171巷的「今一」或羅斯福路一段53號的上群,或如高雄瀨南街218號即「老蔡虱目魚粥」對過),大型的店(如長春路305號的「廷園」)竟有七、八十樣菜。

便因菜太多,便洗得馬虎、炒得馬虎、擺布得必然凌亂令你不能專注並很有食欲地選取菜色。

洗菜乾淨、掐摘菜葉仔細的自助餐店,主要在於店主個人的生成氣質;已遷走不做的辛亥路一段34巷3號(亦是羅斯福路三段269巷)那家小店,便是這種少有例子。民生東路五段212巷的「來來自助餐」算是洗菜仔細、配菜用心的店,而他的甜湯之調製、白飯烹煮之潤透,已可稱自助餐店中難得者。

理想的自助餐

倘一家店只有十五種菜,譬似將三個家庭飯桌上的四菜一肉加在一起、放到一家自助餐館,那麼任何人選起菜來會多愉悅、會多有食欲!索性舉出例子:一、紅燒肉燒豆乾黑木耳
二、炸鱈魚
三、牛腩燒蘿蔔
四、炸排骨
──以上四葷菜
五、醬燒茄子
六、蕃茄炒蛋
七、雪裡紅百葉
八、豆豉苦瓜或苦瓜鹹蛋
九、蒜瓣空心菜
十、清炒花椰菜
十一、清炒四季豆
十二、炒絲瓜
十三、豆腐皮燒大白菜
十四、油燜筍
十五、銀芽青椒絲


傳統上,自助餐店,因為由菜場早飯小攤(在台南,被一逕稱做「飯桌仔」。像屏東市福建路78之1號的清粥小菜,像淡水中山路50號的那家)之形式轉來,菜色中比較不備牛肉。乃牛肉在本省農耕文化與佛教信仰之飲食中原是罕食之物。

菜場早飯小攤,且別小覷,常有極佳廚藝;像南京西路233巷20號(永樂布市對過),像公館水源市場二樓30號攤,極是可口。尤值一提的是,前者雖賣清粥小菜,菜價並不便宜,一小碟高麗菜或冬瓜或茄子,要20元;一小碟地瓜葉或豆豉苦瓜,要30元;一頓早飯吃下來,常一百元。但我仍常去,因它的開店概念很佳:菜不過多,陳設優良;口味清淡,湯湯水水,很有老年代台式農業社會家庭吃飯神髓;蔬菜選擇很合我脾好,如高麗菜、冬瓜、豇豆、刺瓜。至若它價格訂得高,足見店家對自己的飯菜甚有信心,而吃者大多是常客,顯然知音亦極多也。這樣的店,最足讓自助餐業者揣摩。

台式傳統小食舖,猶記一家,在武昌街近重慶南路口,收了好多年了,七十年代初賣得好料理,遠流、遠景、長橋出版社的當時年輕老闆們亦常光顧。吃之前,常已在附近的「明星」喝了許久的咖啡。它的菜亦是先炒好,魚亦先煎好,置案上,任客人選點。飯裝在木桶裡,保其溫潤。這種小食舖菜色不甚多,如同每一樣皆是老闆特地做給客人吃的,不會像自助餐店做一些多到老闆自己都不會想到去吃的菜。

別處吃不到,只有自助餐

自助餐店有幾種菜,平常家中不甚有人做,亦不見於飯館,如甜不辣炒韭菜,頗奇特之發明。如鯊魚炒蒜苗,間襯一些芹菜,這菜滿有趣,也好吃。

豆腐皮炒白菜,這道小菜亦頗聰明,乃它清淡卻又富含滋味。館子裡見不著,家中亦不易見。草菇炒荷蘭豆,此菜之發明亦很妙。韭菜炒鴨血(或豬血),這菜當然家中也做,然館子卻較不做了。最有趣的,是胡蘿蔔絲炒蛋,此菜在六十年代我念高中時便常見自助餐館如此做,卻家庭一直沒人跟著做;家庭做的仍是番茄炒蛋、蝦仁炒蛋、與客家菜館永遠列入菜單甚且近十幾年又流行的菜脯蛋。卻硬是沒有這道胡蘿蔔絲炒蛋。可見選菜習尚與級次認定之堅守也。又這胡蘿蔔絲炒蛋實在太深入自助餐業者的人心了,故居然素食自助餐店(如台大附近「彌勒」)也自然而然有這道菜,只是它的「蛋」用的是豆皮罷了。

煎帶魚,絕不易見於菜館,雖然家中、自助餐店及菜場台式簡易食堂皆常備;乃它被認為「上不了台盤」。餐館之魚,昔日必是帶頭帶尾完整一條者,如黃魚鯧魚鯉魚草魚吳郭魚甚至即使小者如蔥烤鯽魚等是,近日亦賣截成段者如鱈魚等,說什麼也不取帶魚。

大約是因為宿命

番茄炒蛋,自助餐館常勾芡,並製成甜味,甚不好吃;而且不只一家如此炒作,足見台灣坊間之口味頗能相互薰染成習,且常成為陋習。

又國人用番茄,不似地中海國家之尚紅潤熟透,而是連半青半紅的番茄也用上。炒蛋用此,更是韻味不足。

某次見一自助餐店正要煮飯,將生米放入大型電鍋,加水後,又見他自沙拉油桶中倒出一小碗油,將這油注入。我見狀,問他放油為啥?他說:「這樣飯煮出來會顆粒較亮。」噫,這種思想便是最能得小生意人之心。這種「祕方心理」老實說,害人不少。番茄炒蛋這道菜去勾芡並調成甜味,想亦是同樣心理。

後來我又探詢了很多店,竟然連極多有規模的餐館也幹這事。可見這祕方流傳之廣。事實上沒擱油的飯,香潤多矣。

然經營小館的人硬是相信去做上一做某個動作,會心理上覺得比較出奇制勝。

試想自助餐店開得小而菜色少而精美,令人每樣幾乎都想嘗,這種小館,倘讓人覺得乾淨,對老闆配菜的品味又很信任,其實連大餐廳也未必及得上,不是嗎?至於說菜是先炒出來的,常擱冷了,似乎沒有餐廳能現炒來得理想云云,亦是無謂之語。永康街「秀蘭」,玻璃櫥裡事先做好的小菜便極好,如烤菜,如辣椒鑲肉,如烤麩,如蔥烤鯽魚,如四季豆,如油燜筍等,老實說,兩個人進秀蘭,只點四五樣小菜,再叫一碗菜飯,其實最見出秀蘭這店的佳美之處。倒不只是說避開敲竹槓而已。

說了這麼多,其實自助餐原本是極有可為的吃店形式;然自六十年代至今,四十年了,仍然沒有像樣的自助餐店,顯然它有某種如宿命式的難處。也就是,想把自助餐弄好的人恰巧就不是現下在開自助餐的人。可以說如今坊間的千家萬家自助餐店,店東認為自助餐就該是現下的樣子。你說它不乾淨也好,你說它菜色太多也好,你說它為什麼一定要放味精也好,你說它飯裡放一瓢油也好,總之它就只能弄成現在這樣子,不是才說了嗎,大約是因為宿命。

摘錄》MySpace成功故事揭密

《財星》雜誌解讀全球排名第6網站
上期本刊介紹了台灣第一大社交網站無名小站,同一時間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也刊登了美國第一大社交網MySpace的故事。安德生和德沃夫創造了MySpace,但是新聞集團購併MySpace一年之後,MySpace變了嗎?
本刊精選《財星》報導,帶你一睹這個全球排名第6網站的點滴……

《數位時代》編譯.撰文=鍾沛君

今年四月,MySpace的創立者安德森(Tom Anderson,三十歲)一如往常地瀏覽MySpace.com,他在別的會員資料上看見名為kSolo的網路卡拉OK連結,愛唱歌的他馬上試唱了一首歌。第二天,他建議MySpace合夥人德沃夫(Chris DeWolfe,四十歲)看看這個網站。

德沃夫試用過後,兩人馬上請kSolo的創始人拉夫(Nimrod Lev)從紐約飛到洛杉磯來碰面。同時請新聞集團(News Corp.)的董事長柴寧(Peter Chernin)轉告執行總裁梅鐸(Rupert Murdoch)kSolo音樂網站一事。一周內,這個媒體巨擘就買下了kSolo,擴張了MySpace的版圖。

MySpace是一個文化現象,是一個單純的社交空間,主要使用者是青少年到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內容多為使用者個人資料、照片、音樂、影片、網誌與連結。截至八月為止,這裡有兩百二十萬個樂團、八千個喜劇演員、數千個電影人,以及一億個想成名的個人使用者。

點擊率最高卻也最受爭議

MySpace每天平均註冊人數是二十三萬人,其點擊率在一年前就超過了Google;每日瀏覽率高達十億次,僅次於Yahoo!。在目前數百個「社交型網站」中,MySpace占據了此類型網站總點擊率的八二%,但也是其中最傷風敗俗、最混亂的一個。

「成功的新興公司,通常都有一個靈魂人物,天生就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另外還要有一個眼光精準的聰明生意人,」去年初在MySpace投資一千五百萬美元的紅點創投楊卣銘(Geoff Yang)這麼說。安德森當然就是那個「靈魂人物」,他戴卡車帽、穿法蘭絨襯衫(不管多熱),個性直率。雖然最近他得去開會討論合夥與廣告事宜,他還是花很多時間和技術人員一起解決網站的問題或增加新功能。他晚上通常一個人在家上網,但他的網友卻多達一億人。

德沃夫的朋友人數則只有一百七十七個。他已婚,第一個孩子即將出世。這位生意人的想法比較圓滑謹慎,他有一頭蓬亂的灰髮,身材瘦長。雖然他自稱是工作狂(常常從早上九點半工作到晚上九點),但是周末時他還是會到海邊度假。他說:「我天生就不愛出鋒頭。」德沃夫和安德森(以及大部份的MySpace使用者)不一樣,他不太喜歡表達自己。

初期靠網友討論打出知名度

MySpace無為而治、反權威的特質來自於兩位創始人。德沃夫的父母是波特蘭的教師,但他抗拒家學淵源,在華盛頓大學學商,後來還進了南加大馬歇爾商學院。安德森有個企業家父親,但他卻在柏克萊主修英文與修辭學、玩樂團,最後去念電影學校。

這兩人在二○○○年認識,當時安德森還背負著學生貸款,要到資料儲存公司Xdrive應徵。德沃夫是當時錄取他的主管,從此兩人在工作上合作愉快。在Xdrive宣告破產之後,他們共同成立了一家網路行銷公司:Response Base,並在一年內用數百萬美元把公司賣給eUniverse,成為旗下一員。

二○○二年底,安德森決定賭一賭社交網站。他說服了德沃夫,因為德沃夫念南加大的時候,就寫過一份社群網站Sitegeist的經營計畫,拿到A-。當時教這門課的是威廉莫利斯經紀公司的主管布肯特(Paul Bricault),他對德沃夫Sitegeist的印象不深,「但我一學期只會給一個A,所以那一定是一份很不錯的經營計畫。」(巧的是,MySpace現在是威廉莫利斯的客戶。)

他們的網站在二○○三年啟用,熱愛音樂的安德森和德沃夫邀請當地的樂團與俱樂部老闆來網站上發表文章,並允許其他使用者成為他們的「朋友」。這些樂團成了他們最佳的行銷工具,「這些有創意的人幫忙推廣了MySpace,因為他們用這網站做宣傳,」德沃夫還說:「大家喜歡談論音樂,所以樂團自然帶起了討論的氣氛。」一傳十、十傳百,去年夏天為止,已經有兩千萬人加入了MySpace。(MySpace的名字來自德沃夫先前買下的URL:myspace.com。)

梅鐸購併但不干涉經營

安德森和德沃夫都討厭規範,所以他們堅持網站的開放性,任何人都可以瀏覽、加入社群、發表文章,也因此一開始的經費籌措困難。安德森回想:「當時投資人都說『你們的網站不專業,怎麼能讓使用者控制網頁?醜死了』。」德沃夫表示,幾乎所有人都說:「使用者所產出的內容不會讓你們賺錢。」

但他們運氣不錯,二○○四年二月,eUniverse上任了一個認同社交網站的新總裁——羅森布拉特(Richard Rosenblatt)。他告訴安德森和德沃夫:「這是未來的趨勢。」他讓他們雇用高級技術人員、增設伺服器。即使eUniverse一季損失了四百萬,在這部份完全沒有盈餘,他還是從其他的獲利,挪出經費給MySpace,因為他覺得這兩個人是他見過最有創意的行銷人。

二○○五年六月,新聞集團前來敲門。梅鐸出價五億八千萬美元買下MySpace的母公司,使安德森和德沃夫陷入兩難。MySpace的母公司此時已改名為Intermix Media,需要資金來維持網站的蓬勃成長,但是又不想這個「反權威」的網站被權威統治。

最後他們還是屈服了。事實上,如果他們更有耐心,一定可以有更好的價錢。雖然他們很抗拒被別的企業買下,但梅鐸保證不會干涉網站的經營方式,德沃夫被說服,兩人決定留下擔任董事長與執行總裁。(公開資料指出,德沃夫和安德森在此次交易中獲得兩百九十萬美元,但他們在MySpace Ventures的股份也讓他們賺了好幾百萬美元,更別說新聞集團的優渥合約了。)

但安德森很快發現梅鐸還是有他的生意經。在購併數月後,新聞集團宣布要把MySpace從靠海邊的聖塔莫尼卡搬到比佛利山莊。安德森和德沃夫非常惶恐,安德森告訴柴寧他的未來發展目標,主張搬遷MySapce會破壞網站的慵懶特性。

走向商業化漸違背初衷

但最後他們還是搬進了Fox Interactive在比佛利山莊的辦公大樓,一個和聖塔莫尼卡截然不同,連想吃頓午餐都要走個老遠的大樓。但德沃夫並不討厭這裡,因為這讓他們體會到現實:他們不再擁有這個網站了。安德森說得更明白:「以前我要做什麼都可以,但現在要徵求更多人的同意,有預算、程序問題。我當然很痛苦,但這不算是阻力。」

然而有梅鐸當靠山,MySpace現在進行中的計畫多得令人吃驚。除了在英國、澳洲、法國設立國際網站外,還要在九個歐亞國家繼續開站。Google買下它的廣告權、建立MySpace音樂下載、開發撥打電話的VoIP功能、MySpace新聞網、運動網、時尚網、與eBay或Amazon合作電子商務等,甚至還打算出版雜誌。

德沃夫手上還有其他二十項發展計畫,而Fox Interactive Media還想要提升MySpace的影音儲存功能,想和YouTube與Yahoo!的Flickr一較高下。梅鐸在網際網路上的野心,使得新聞集團的股價在今年已經上漲了一八%。

然而這也讓MySpace的創始人有點尷尬。德沃夫堅決認為:「使用者才是這個網站的主宰。」MySpace成立的初衷就是要讓使用者有主導權、讓大眾文化能蓬勃發展、讓網友對網站有信賴感。但是德沃夫和安德森現在有新聞集團的財務目標壓力了,還要承擔維繫MySpace廣告主的重擔。

至於使用者的反彈聲浪也很多,網友設計了「湯姆(安德森)不是我朋友」的T恤大賣,還有人用「邪惡億萬富翁暴君」做標題,製作了假梅鐸的個人網頁。德沃夫和安德森現在面對的問題是:要怎麼賣出公司,但不出賣公司的精神?

致力服務平息使用者反彈

然而德沃夫的第一要務,還是要讓MySpace更好用,他盡量招攬科技人才,協助MySpace升級。但MySpace今年的盈餘低於兩億美元,購併又造成虧損,因此兩人必須努力開發網站的廣告收益。他們和FIM合作調整廣告費率(MySpace的單日廣告費比Yahoo!便宜約六十萬美元),吸引更多全國性的廣告主。

MySpace現在的廣告主有可口可樂、百事可樂、P&G、汽車、手機廠商等,想吸引年輕觀眾的電影公司,更是不能在MySpace上缺席。但MySpace也因為充斥著性愛內容,因此既要讓廣告主覺得不損害公司形象,又要讓使用者覺得不受限制,分寸如何拿捏就是技巧的所在。 以P&G為例,它為新牙膏做了一個「Miss Irresistible」的MySpace網頁,馬上就吸引了三萬八千多個「朋友」,瀏覽次數高達三百萬次。

但MySpace同時也派有專人監控,負責刪除猥褻連結。本田、聯合利華、溫蒂也都以十萬美元的代價,在MySpace建立專屬網頁。百事可樂的兩個子品牌,甚至還分別贊助MySpace Comedy與Myspace Film。

德沃夫還是有他的堅持,只要他在MySpace一天,MySpace就不會有彈出式廣告視窗,也不會向樂團收廣告費。但梅鐸卻想利用MySpace販賣福斯(Fox)的電視節目與電影,其他電視網也在接洽中。德沃夫表示歡迎,但他同時也在打算怎麼讓廣告主為下載服務付費。

期待成為「風格品牌」

MySpace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德沃夫的目標是讓它變成「風格品牌」。但是一個品牌必須要有自己的主張,這個網站的成長和演變,已經讓人難以定義它代表的風格。

MySpace現在的基本使用族群已經改變,十八歲以上的使用者占了八七%,三十五歲以上的則占五二%。MySpace會不會因為規模太大、太成功,而變得不酷了?德沃夫認為:「酷不酷是我們的使用者決定的,MySpace就是讓大家表現自己、為所欲為的地方。」

安德森和德沃夫真的安於擔任新聞集團的員工嗎?

他們的合約在二○○七年十月到期,安德森說:「只要還有樂趣,我就想一直做下去,而且我覺得這能持續很久。」但德沃夫卻語帶保留:「只要我們每天早上都還是開心地進公司,保有某程度的自主權,能主導網站的方向……」他停頓了一下:「只要我們工作得開心就好。」

Wednesday, September 27, 2006

禪》離心無塵

開眼見山水,合眼夢山水。開眼所見,世以為真;合眼見山水,世以為不真。殊不知真與不真,離心無塵。塵尚非有,況山水乎哉?

摘錄MV》今天妳要嫁給我

摘錄歌》【Jesse McCartney】Right Where You Want Me









摘錄歌》【張懸】寶貝


摘錄》回想「拓荒者」時代的呂秀蓮

【張作錦】

書櫃盈滿,得讓書籍後浪推前浪才行了。

我手拿1976年出版的《數一數拓荒的腳步》,讀著作者呂秀蓮女士簽名贈送的文字;三十年過去了,有些回憶,也有些感喟。沉吟著,不知是否還要把它放回書架。

這本書,是呂秀蓮小姐(那時我們這樣叫她)在台灣推展女權運動的第一本成績報告。裡面有她的戰史與心得,有支持者頌揚的原文原信,也有反對者咒罵的原汁原味,好一副開闊的胸懷。

全書開頭是這樣寫的:「民國60年10月間的事,我的一篇題為〈傳統的男女社會角色〉長文在《聯合副刊》連載,遂導致一連串的應邀演講與撰稿──以及『新女性主義』在台灣社會的脫穎而出。」

那時筆者在報館服務,得識呂小姐。她對女權運動有幾個中心觀點,如先做人後做女人;如女性主義不在對抗男性,而是解決婦女的切身問題。這些論述,既符合兩性平等的原則,也是社會走向民主的必然進程,因而得到一些人的認同與支持──包括我自己。

那幾年,呂秀蓮促成並領導了以下的活動:成立「拓荒者出版社」,以鼓動新女性主義的風潮;在高雄設「保護妳」專線,並向各地推廣;舉辦「男士烹飪大會」,倡導兩性分擔家事;舉辦「廚房外的茶話會」,增進各方了解。

正當女權運動有些進展,呂秀蓮卻漸漸走入政治圈,從「社運人士」轉成「政治人物」。民國68年「美麗島事件」後,呂秀蓮又成了受刑人,後特赦出獄,遠走哈佛進修,那時筆者在紐約《世界日報》任職,我們曾在電話中敘舊。我說:「台灣雅好政治的人車載斗量,不在乎多妳一個人;但是女性主義是一項新興社會運動,少妳一個是很大的損失。」她避重就輕地回答:「政治活動也值得做。凡值得做的事都應該有人去做。」

後來大家都回到台灣。筆者回來仍是一介記者,呂小姐回來成了副總統。幾年來在媒體上聽她的談話,看她的身影,覺得她變了:

穿金戴銀,美容變臉,自稱深宮怨婦,為了代理黨主席的事淚灑中常會,離「新女性」的形象愈走愈遠;

要求大官舍,花大錢裝潢,出入有隨扈群和大車隊,再也找不到社運時期的儉樸與謙抑;

在《數一數拓荒的腳步》裡,她讚揚大眾傳播事業的社會功能,強調「它應該避免被無謂地操縱,卻更該主動地發掘探採那值得發掘探採的」,但是,當《新新聞》覺得副總統的一通電話「值得發掘探採」時,卻被呂秀蓮告進官裡,有破產之虞;

當年直話直說的呂秀蓮,現在會「官腔官調」了,她常常以言語暗傷陳水扁,但必要時也可不吝輸誠。去年春節總統府團拜,呂副總統致詞說,「總統府就是兩千三百萬人的大慈航,總統是大舵手。」這使我想起文革時大陸頌揚毛澤東那首〈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直教人反胃。

最令人不能忘懷的,是呂秀蓮兼任總統府「人權委員會」主任委員,而台灣的人權紀錄年年下降,日前美國國務院公布年度各國人權排名,台灣在105國之後。較為惡名昭彰的項目,包括對婦女施暴及歧視、走私人口和虐待外籍勞工。

消息見報多日,就像其他很多人權事件一樣,未聞人權委員會的呂主委說過任何一句話。女權就是人權,這教當年支持呂秀蓮的人情何以堪?現在全民譴責陳水扁家族的貪腐,似無暇顧及呂秀蓮腐蝕了台灣的人權。

台灣的政治環境不僅荒蕪到雜草叢生,而且更是污泥沒脛,萬方翹首企盼一位「拓荒者」。但現在很多人不敢讓陳水扁下台的原因,卻是怕「扁去呂來」。深為當年的呂小姐難過。

【2006/7/20聯合報】

Tuesday, September 26, 2006

摘錄》文學史上最悲觀的人性論者..威廉.高定和他的《蒼蠅王》




【黃碧端/文】

高定的絕對悲觀在於,他不僅讓一群有機會營造樂園的聰慧少年,把世界變成血腥屠宰場,他還不忘在最後加上按語:巡洋艦把孩童救走了,但接下來它卻要以同樣的方式去追殺敵人……

1983年的諾貝爾獎得主,英國小說家威廉‧高定(William Golding, 1911-1993)在發表獲獎演說時調侃自己:

自從二十五年前我不小心被冠上悲觀主義者這個稱號,它就變成了我的一個揮之不去的標籤;就像拉赫曼尼諾夫寫了升C小調序曲後,再也沒有一場音樂會會在聽到這首曲子前讓他脫身,如今也沒有一個文評家在從我書裡找到悲觀絕望的線索前會善罷干休……

《蒼蠅王》是使我們看到人性無底深淵的小說

說「二十五年前」,是因為高定的第一部小說《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出版於1954年;這個作品使他成為二十世紀最重要小說家之一,也是他在二十幾年後獲得諾貝爾獎的代表作。一九五○、六○年代,《蒼蠅王》風行大學校園的程度,甚至使《時代》雜誌封高定為「校園王」(Lord of the Campus)。但《蒼蠅王》是一部使我們看到人性無底深淵的小說。在諾貝爾獎演說裡,高定接著說自己只是「寰宇的悲觀主義者」(universal pessimist),但卻是「宇宙的樂觀主義者」(cosmic optimist)。這聽起來像是在玩語言的遊戲。高定自知夾纏不清,努力解釋說,在科學定律管轄的世界裡,他是悲觀的、臣服於以萬物為芻狗的造物主前;但是,當考慮到科學定律所管不到的精神世界時,他其實是個樂觀主義者。

那大約是說,如果我們看基因和本能,那些造物主所賦予人的質地,我們只能悲觀。高定的絕大部分作品,也都從這個角度著墨。《蒼蠅王》裡不是沒有高貴神性的人物,但他們卻先成了野心、蠻性的祭品。高定又是個有說服力的敘事者,那殘酷的結局是我們覺得真會那麼發生的,因而格外悲涼沉重。

島上的學童,見證全無干擾的「民主」在實驗性的環境下會如何發展

1954《蒼蠅王》 首版封面。 黃碧端/圖片提供
《蒼蠅王》的背景設定在二次大戰期間。故事裡一群在英國念公學校的學童,大的不過十一、二歲,小的只有六、七歲,在搭飛機疏散到安全地方的時候,飛機失事摔落在太平洋的一個無人小島上。飛機上所有的成人無一倖存,島上因此只有這群孩子。地點在南太平洋,自然是氣候怡人景色美麗、隨處有果實可摘,島上且還有淡水可喝。這樣的背景,其實賦予了故事的發展幾個特定條件:

其一,英國公學校的小孩,通常來自中上家庭,是要培養成紳士軍官的材料;他們基本上有一點身分的自覺,也對民主社會的基本運作有一點耳濡目染。這些條件使他們所建構的團體模式,也在見證一個無外在干擾的雛形「民主」會如何發展。

其二,小島具備充分的伊甸園條件,成員又是比亞當夏娃更處於天真時期的孩童,我們立刻要忐忑於這個樂團是否終將失落。這是高定的有意設計,但也是他對十九世紀的一本背景類似的故事,R. M. Byllantyne的《珊瑚島》(Coral Island, 1858)的顛覆。《珊瑚島》上歷險的英國少年建立了秩序井然的社會,高定在書裡兩度提到《珊瑚島》,卻讓我們看到同樣場景的另一個可能:他筆下的《珊瑚島》怎樣一步步退化成殺戮戰場。

其三,這些孩子沒有生存的威脅,但有著必須尋求救援的焦慮;更因為他們只是孩子,只有有限的知識憑藉和潛意識當中原始的恐懼。可以說,他們是配備了一點點現代社會運作經驗的原始人。高定必然也有意讓我們從中思考,所有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真正的考驗是什麼。

戰爭與殺戮中看到的人性使高定對惡的本能
有深刻的自覺

真正的考驗是人性。寫《蒼蠅王》時,二次大戰才結束不久,高定在戰時服役於海軍,並且曾參與諾曼地登陸。戰爭與殺戮中看到的人性使他對人的惡的本能有深刻的自覺,也因而悲觀。但是要在這麼小的天地和有限的人物中去完成一個普遍人性的切片,高定必須把它設計成一個隱喻──一如《紅樓夢》是一個隱喻,主要角色都代表了特定的性格或行為模式,而和整個故事的發展,共同完成一個理念的闡述。

《蒼蠅王》的主要角色,羅夫(Ralph)是一個領袖型人物,被選為首領,除了較年長穩重之外,也因為他揀到了一個大海螺,可用以發號施令,其義有如媒體或議場的麥克風。他同時也代表了理性、守法的力量。相對於羅夫,另一個主要角色傑克(Jack)則是生性殘暴、藐視法規,會動用自己的狩獵能力攏絡群眾,時時想奪權的野心家。故事裡還有個戴眼鏡的胖子小豬(Piggy),聰明有知識,但常因肥胖被嘲弄。他曾出言幫羅夫指責傑克手下沒顧好作為求救信號的營火,竟被傑克狠打,開啟了故事裡暴力壓制理性的起點。

眾人害怕的怪獸
原來便在人自己的心裡

作為讀者,我們多數最喜歡的也許是賽門(Simon),他是故事裡最具備本然的善,羞怯深思,能欣賞大自然的安詳美麗,但他卻也是當傑克欺負弱小時會挺身照顧他們;當全體陷入島上有怪獸的想像而恐懼不安時,勇敢地進山找出真相的人。他在山裡看見傑克所宰殺的大豬,血淋淋的頭懸在木樁上而周圍圍繞著大批蒼蠅的可怖景象。(這個場景交代了書名的來由──「蒼蠅王」是希伯來文 "baal-zevuv",略等於魔鬼、撒旦之意)。賽門在彷彿幻覺的狀態下有一個接近靈視的體悟,發現眾人害怕的怪獸原來便在人自己的心裡。

等賽門發現「怪獸」原來是失事的飛行員和他的降落傘纏在樹梢造成的幻覺,他飛奔下山要告訴眾人真相,然而正大吃宰來的豬、狂歡舞蹈的孩子們,看到樹林裡有東西跑出來,立刻當是怪獸,全體撲上去,把賽門活活打死了。賽門成了有如先知耶穌一樣的祭品,而打殺他的人竟包括了羅夫和小豬──失去理性的群眾,即使是孩子,也會成為可怕的魔鬼,而善惡不復有分野。接下來,傑克陣營用大石擊斃了小豬,也粉碎了代表號令秩序的海螺。羅夫被追殺狂奔,傑克甚至點燃大火逼他現身,美麗的伊甸園岌岌然成焦土。這時看到火光的船隻適好到來,及時救了羅夫。抬頭看見一個海軍軍官的羅夫,最後痛哭天真的失去和摯友的慘死。

然而高定的絕對悲觀在於,他不僅讓一群有機會營造樂園的聰慧少年,把世界變成血腥屠宰場,他還不忘在最後加上按語:巡洋艦把孩童救走了,但接下來它卻要以同樣的方式去追殺敵人,又有誰能解救他們呢?

是的,人性不變,何來樂土?殺伐之心不歇,豈有救贖!

【2006/09/26 聯合報】

摘錄》四百擊》戀戀風塵

【◎毛尖】

我心裡癢癢的,恨不能就幫他們表白了,然後用寶玉最初和最後的愛情誓言鎖定他們……

去國多年的同窗回來,四瓶五糧液下去,個個都覺得是在自己家裡喝了,彼此亂勸,沒事沒事,躺一會就好。這樣,鄰桌的喝好吃好走人,我們喝好吃好趴下,到十一點,整個飯店就剩我們一桌,一男一女兩個小招待倒沒給臉色看,站在一旁聊天。

女問男:這次回去相了幾個親?

男回答:三個,都很醜。

我們桌上也躺倒三個,也很醜,兩個還呼嚕起來。那兩個小招待就在呼嚕聲中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然後各自盯著自己鞋子看。如此三五分鐘。

男問女:新來的廚師是你男朋友吧?

女回答:你別信他們亂說。

好像女孩子突然意識到我在偷聽他們談話,看了一眼男孩,一半側到屏風後去了,但那男孩倒突然勇敢起來,對女孩說,我相親也是沒辦法,父母逼的,以後不回老家了。女孩沒動靜。男孩又說,作服務員沒意思,明年我準備學理髮,以後幹髮廊。女孩輕輕說,你在飯店裡,跟著學廚師好了,學理髮很貴的。男孩急促地,我不幹廚師,廚師都短命。然後,又慌慌地跟女孩道歉,說,我不是,不是說你的……看不清女孩的臉色,話也聽不清,應該在說,沒關係,他和我真的沒關係。

我們的筵席說散就散,我心裡癢癢的,恨不能就幫他們表白了,然後用寶玉最初和最後的愛情誓言鎖定他們:「你放心。」然而哪裡能夠放心,我們的筵席還沒散,女孩的手機響了,她跑去窗邊接,回來以後,一直低著頭,不再和男孩說話。

我想起《戀戀風塵》,阿遠和阿雲青梅竹馬,一起到了台北,但阿遠服兵役去了,阿雲就和經常給她送來阿遠信的郵差好了。整個電影雲淡風輕,失戀的阿遠沒有一丁點狼藉的悲憤。他回到故鄉,阿公在田畦上種番薯,兩人話起收成,阿公的聲音亦家常不過,但是,當阿遠用經歷了傷痛的眼睛重新觀望故鄉時,我們有無限柔情湧向他,湧向他。看著飯店裡的男孩,我也情不自禁地有好感,希望他能和這個像阿雲的女服務員有結果,但是,女孩接了電話後的沉默,又讓我遲疑,難道,是家鄉的阿遠打來的?或者,男孩口中的廚師,就是家鄉的阿遠?

人生是多麼奇妙啊!看電影《戀戀風塵》,因為上來先認識了阿遠,最後我們替他難過;但是鏡頭重新來,在這個飯店裡,我們先認識了郵差和阿雲,就願意祝福他們了。納蘭性德感歎過,「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原來,這感歎還是古典的,今天看看,就算是人生初見,已經是秋風畫扇。可是,讓我們風塵戀戀的,也就在這裡了。

【2006/09/26 聯合報】

摘錄》拆解台股投資陷阱---天王級金主的操作手法精華

賈文中拆解台股投資陷阱

天王級金主的操作手法精華

賈文中,今年60歲,為台灣股市碩果僅存的天王級金主,是少數歷經多次股災猶能安然脫身的市場老手.財富雖多,但是賈文中衣著平常,

不戴手錶,沒用手機,出門搭計程車,全看不出是一位擁有數十億身家的巨富.
一九七五年,賈文中為了幫姊夫調頭寸而走進元大証券,這才開始學習買賣股票;以四萬元起家,累積至今天驚人的財力,成為天王級金主,必然有獨到的投資心法.
以下是文中對市場陷阱的分析與破解,以及投資獲利的操作手法精華.

股友社老師:賭多空漲跌

投資人加入股友社跟著老師進進出出,賺五次卻抵不上賠一次.市場對這些老師也幾乎沒有制裁機制可言;稍有良心的,休息一陣子再捲土

重來;臉皮厚的,根本無動於衷,會員繼續收,明牌繼續報而面不改色.這是台灣股市最神奇的一部份.
舉例說,有一位老師在矽統五十元時叫進,跌到二十元仍不改口;後來矽統反彈到三十元,散戶便高喊老師英明,這就是台灣的投資人.部

分老師語不驚人死不休,散戶又最愛聽辛辣刺激的言論,跟著這些老師瞎起鬨;說穿了,這不是分析股票,而是在賭場押寶、賭多空、賭漲

跌,只要押對一邊,便可功成名就.

知名分析師:不懂 ”見好就收”

天下沒有一個永遠準的分析師;索羅斯在大準之後,在俄羅斯一役輸得一蹋糊塗;華爾街多頭總司令柯恩女士這些年也是一路摃龜;所羅門

美邦的半導體首席分析師喬瑟夫,也是在IC股價最高點才改口看好產業景氣,信徒們同樣是套在最高點.
由此可發展出一套原則,即當一位分析師準了半年之後,如果還堅持原先的看法,那麼就可以將其觀點視為反指標;同樣地,如果一位分析

師 ”突槌” 了半年仍不改其志,則可考慮當作為正指標.身為知名分析師,最難作到的就是 ”見好就收”。
當準半年之後,還要硬拗下去,通常都得不到善終,反過來說,如果一路看錯,那麼 ”錯到底就對了” ,堅持到最後總會對一次的.
所以投資人聽分析師解盤也要追蹤其過去的記錄,其維持現有的看法有多久了?準確度有多高?是否到了該轉折的時刻了?

第四台老師:報明牌當天開始賣

第四台老師的操作模式是,選定個股後,讓VIP會員先買,再來是一般會員進場,最後才在電視上向不收費的大眾報明牌.由於鎖定的都是

小型股,報牌前一天一定拉漲停,報牌當天VIP先賣一半,再漲則清倉,如果還漲,便放空.不過這套手法只適合在盤檔階段操作,若遇到

如今年第一季大反彈行情,個別股票不須主力介入也能漲,此時就不用這套手法了.
一般散戶可針對這手法與第四台老師對作;報明牌當天開始放空,再漲再放,最多三天必然回檔.不過老師們也知道伎倆被識破了,所以近

來改挑一些不能放空的股票.不過原則不變,基本上,漲三支停板可以大膽空,跌三支停板則可以大膽買進.

外資法人:高檔大買、低檔大賣

外資不是神,外資也是人;尤其最近,只見外資在高檔大買,在低檔大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因此逢高檔看到外資連續大買超時,便是最

佳放空點;幾檔個股的頭部都看到外資大買的痕跡,如台積電、聯電等.因為外資必須緊追指數不放,所以股價愈漲,外資愈得追占權數重

的股票.
一旦看到高檔出現外資瘋狂買進,但是股價卻僅有小漲,甚至漲不動的現象,那麼非頭部亦不遠矣.至於低檔見外資大量殺出,而股價僅是

小跌甚而不跌,亦多為買點訊號,此非底部亦不遠矣.

投信法人:低檔殺給自己人買,高檔拉給自己人賣

股市陷阱多,部分投信與主力、媒體、金主、公司派掛勾,甚至外資也不例外,人單勢孤的散戶在這場遊戲中要怎麼贏?
依經驗,量能會說話,投信或外資在低檔大量殺出是要給自己人買,在高檔大量拉升則是拉給自己人賣,這種陷阱散戶只有自己才避得開.

但是在了解外資、投信的手法之後,可以逆勢過來賺投信及外資的錢.

作手:第一次喊出的目標價可信度有八成

作手十有九敗,因為跟知名分析師一樣,不懂見好就收,常常孤軍深入.兵法有云,窮寇莫追,股票最後一段要留給別人賺;可是台灣的作

手分析師騙散戶騙慣了,竟然連自己都相信自己編出來的謊話.
作手第一次報明牌,喊出十二元買進會漲到二十元;等到股價漲到十五元,下一次就往上加碼,喊出目標價二五元;等股價到了二十元,胃

口也愈來愈大,目標價則調高到四十元.
根據多年的經驗,作手第一次喊出來價位一定會來,至於後面加上去的部分,則要看大環境及市場的氣氛而定.若要跟著主力、相信主力,

拿捏的原則在於只聽作手第一次喊出的目標價位,基本上有八成的可信度.

底部:大膽進場,買給他跌

通常股市底部絕不是靠利多,而是靠不斷的利空衝擊成形的,不論個別股還是大盤都是如此.比方友達光電二五.九元的底部,是在訂單大

量流失重挫之後,又連續遭逢重大利空,股價不跌反漲;此時正如前述,非底部亦不遠矣!這個時侯不必怕,大膽進場,買給他跌.不過這

說來容易,真要進場卻是天人交戰.
大勢不明之際,要少量持股;因為錢是膽,有錢才能當英雄,如果七早八早就資金耗竭,就算行情壓得準也沒用.融資大量斷頭亦是底部徵

兆之一;此外主力或公司頻出狀況,融資每天一百億、一百五十億元地殺,但是股也不跌了;甚至融資追繳令一出,即是初期的底部訊號.

但是此刻還不要太衝動,只是要特別留心真正止跌的跡象.
再者,權威媒體的分析師往往是底部或頭部的製造者;當行情走到極致時,權威分析師往往會在媒體上堅持原先的看法,其市場影響力會使

跌勢或漲勢加速進行,底部或頭部便因而產生.不過也有例外,正如前頭提過,一旦權威分析師在關鍵點出現轉折的看法時,投資人的操作

心態要跟著轉變.

未上市股:洗脫 ”壁紙大王” 前恥

過去所投資的未上市股多數已成為壁紙,還被今周刊封為 ”壁紙大王”.由於一再在未上市市場吃彆,甚至一度懷疑: ”我賈某人真的如

此笨?為何老是翻船?” 經過檢討,總算找出癥結:原來朋友太多、人脈太廣,所以有許多投資的機會;而每次都是跟著財團、創投一起

投資最熱門的產業,也都有過賺大錢的機會.
但是在未上市市場裡,要投資最熱門的產業都是買在最高價,如果高檔來不及出手,股價一反轉下來,成交量便立刻萎縮,想賣也賣不掉;

於是財團也好、創投也好,大家綁在一起、套在一起.過去的二哥大、生技、固網等股票,差不多都是同樣的命運.
  經過分析發現,過去因為跟著有經驗、有專業背景的大財團走,太依賴別人,放棄自己的原則及判斷,才會在高價進去;也不懂得在高

價獲利出場,以致淪落到成為壁紙大王的結局.不過也有過幾樁成功的投資經驗,所以也表示賈某人不是那麼笨.
  以投資未上市市場十年時間的寶貴經驗得知,切忌投資最熱門的產品.投資前,用盡各種方法蒐集公司及產業的相關資訊,對行業的本

質要有深入的了解;甚至透過友人安排,與公司經營者進行多次面對面洽談,親自觀察老闆道德標準是否夠格,老闆對行業的認識程度;若

能與公司第二線的專業經理人訪談,則更能了解公司的真實運作狀況.
   進入實際投資階段,初次的資金不能太大,寧願投資已成功的產業,價格稍高一點也無妨;這比研發成果未明,但股價較低的公司要

來的妥當.
  最近成功的經驗是相中遊戲橘子,起初不但自己跑遍台北市的便利商店看其鋪貨及銷售狀況,還請太太開車到板橋作 ”市調”,並盡

可能地詢問年輕人對遊戲產業及熱門商品天堂的看法,再與經營者進行深入訪談.經此努力,投資回報率十分可觀,一雪 “壁紙大王” 的

前恥.
  不建議一般人投資未上市股,因為有太多的限制及門檻障礙;既然如此,索性投資冷門股.當股價低、不值錢的時侯,公司籌不到大量

的資金,老闆不會過度揮霍公司資源;此時如果能有專業人士願意投資,那麼股價翻身的機會便相當大.同時也因為資金得之不易,經營者

願意接受專業人士的建議及監督.

長期投資: ”忍” 到不再下跌, ”等” 到法人認養

  台灣電子股的股本膨脹過速,以致全面中鋼化;因之長線選股,一定要挑輕薄短小、有成長性的公司,股價及資本額都不能太大;這類

股票在跌勢看不出其可貴之處,一旦漲勢來臨,將會有極佳的表現.通常股本二十億元,甚至十億元以下的公司,股本具較大成長空間,業

績也有成長性;當然產業要有前途,同時自有資本率也要符合同業的水準.
  跌勢時,小型股因為股本小,流動性欠佳,所以可能跌得比較中大型股更重;但是只要是好公司,便可採取守株待兔的方式買起來等;

忍到不再下跌,等到投信法人認養.國內法人為了拚績效,一定會找些小型股來認養;而法人間的心態是,股價愈漲愈要搶;投資人只要掌

握此一原則,便可搶先一步,等著坐法人的轎子.
  此外,長期投資不能只以當年度的EPS為準;今年業績好,明年可能就沒有成長性.想想看,如果長期獲利展望良好,股價卻相對委曲

,大老闆為何不自己買回來?基本面如有太多好消息,股價卻紋風不動,就先試著了解大老闆的想法了.

  要想在股市賺大錢,要先學會被套牢,當股價進入合理價位時,要用套牢的心理去買股票;我最怕一買就漲,這會干擾到原來的操作規

劃,常常買不到足夠的數量及適合的價位.
  投資台股要有時機(timing)的觀念.台股長線買點以第三季為佳,較佳賣點則在第一季末第二季初.年底、年初之際,大家都想賺錢,包

括上市公司老闆、業內、券商等都是同樣的心態,因此會開始找有題材的股票來分析,所以第一季的消息面通常都是正面居多.相關研究單

位也都在劃大餅、編財測;譬如老闆會先預估EPS達五元,到了投信則加碼看到七元,等到外資的報告出爐,已經看到九元了.這種現象可

喻之為 ”作夢的時侯” 到了.

操作時機:第三季買進,第二季初賣出

  在大家一窩蜂認養下,股價愈漲愈高,可是醜媳婦終有見公婆的時侯,於是先知先覺者會在四月初首季營收出爐前後先殺股票;此時電

視台的分析師仍然在喊大好,外資也不例外.根據觀察,外資上看的股票高點要打個八折,向下看的低點也得打八折,中間差不多就是股價

的波動區間了.
  第二季末、第三季初的六、七、八月份多是股市的靜止期,此階段操作金額務必要降低,通常我會將持股降至一成左右.此時以短打為

主,有賺就跑,與QFII、Nasdaq對作;看到QFII大買、Nasdaq大漲,第二天就等著放空或賣股,反之亦然.
  當大波段行情來臨時,要放膽大手筆押下去.台灣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地雷股、大地震及政黨輪替,股價仍然很有彈性,所以低檔時不

要怕,但是要用心選股,挑有題材、財務狀況好的股票.
  尤其題材愈多、前景愈好的股票,媒體最喜歡介紹,股性也較活潑.可是作股票也不能逆勢,一旦市場不能投資時,心態上就要改為投資應對.

摘錄》無名小站──簡志宇的創業驚奇

作者:林宛陵‧盧澤宇

出版日期: 2006-03-07 23:18:19

無名小站結合有個人網誌(blog)、電子相簿及BBS三大部份組合的新興網站。最早是由當時剛進交大資訊工程學系的新生簡志宇一手在交

大的校園網路內架設BBS而開始,那年是1999年,網路泡沬的瘋狂現象正達到最高點之時。


做為「無名小站」創辦人兼總經理的簡志宇,原本是為了練習寫程式,想到可以提供一個同學聊天、討論事情的BBS站台,所以開始著手程

式開發,當初他覺得這個BBS站台只是個「小玩具」。問他說為何要取名叫「WRETCH(意指可憐苦命的人,發音接近瑞契)」?他很直覺

地反問:「你不覺得wretch唸起來很有搖滾樂團的味道!」就是這種率真,才能貼近使用者。


回想來時路,簡志宇的無名小站,從一個無心插柳的遊戲之作到咬牙力撐的知名網站,隨著無名小站受到交大校內同學的歡迎,從原本校內

使用的站台,也開始對校外的同學與網友開放允許加入,因此漸漸打開了知名度。


當照相手機開始在校園流行時,因為有學長向簡志宇與他的站長群抱怨外面的電子相簿使用還有一些缺點,提議不如由無名小站自己來做電

子相簿,當時簡志宇覺得要解決這些相簿的缺點,技術開發上不會太難,所以就決定跟進提供,但想像是容易的,著手後才發現問題來了。



剛開始無名小站提供電子相簿的功能時,其功能與介面都很陽春,而簡志宇承認他以前並沒有把自己的相片放在網路這種習慣,自然在設計

電子相簿的功能也就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但是簡志宇知道,雖然網友的批評很殘酷,但這都是為了要讓無名小站的功能變得更好。他決

定賭一口氣。


為了要封住使用者挑剔的嘴,他開始拼命寫程式改功能,只要使用者通報相簿哪些功能不足,哪操作很難用,他會在一天內把程式改到好,

只要是合理的批評與建議,他通通照改不誤,如果有使用者不知道要分在哪一類別,他就增加新的類別,直到沒有使用者再提出改善要求,

簡志宇就是靠這樣堅持的精神,把無名小站撐過來。


也因為當初的傾聽與堅持,終於讓無名小站在使用者中口耳相傳。


因為無名小站除了在電子相簿外,也可以在個人網誌之中擺上照片,並且把相簿跟網誌兩者串連在一起,使用者只要一個帳號,就能自由切

換相簿或網誌。於是開始有許多網友移動到無名小站來加入註冊、使用相簿及網誌,之後無名小站開放給每位使用者50MB甚至100MB的相

簿空間,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前來,簡志宇說「想不到,來無名小站使用相簿的人愈來愈多,完全出乎意料,我們索性放手讓這個網站不斷長

大。」只是使用者愈多,伴隨而來的空間和機器需求就愈來愈多。


因為當初的無名小站是利用交大校園電腦資源在運作,無法從事收費的商業行為,只能以有限的硬體設備,來牽就不斷膨脹的會員人數,直

到2004年10月底,一批重要的硬碟終於燒壞了,在沒有備品的情況下,網站整整停止運作一個禮拜。這時候簡志宇和他的工作團隊開始思考

,如果要讓網站繼續運作下去,就會面臨資金和人事的問題,或者乾脆趁這個機會把網站給關閉算了。


但是對這些一路看著無名小路長大的工作團隊夥伴們,在一次決定無名小站未來的會議中,他們逐漸有了共識,既然有本事把它生下來,也

應該同樣要有本事繼續養大它,所以他們總共湊了50萬元,把壞的機器修一修,並添購一些新機器設備,決定讓無名小站重新啟動。


重新啟動後的無名小站,仍然為資源短缺所苦,而且如果要長期經營一個受歡迎的網站,勢必得脫離學校的限制,朝一個真正的公司型態來

發展。所以簡志宇與他們工作團隊在交大研發長林一平教授的指導下,開始帶著無名小站展開公司化的過程。


首先,簡志宇在網站寫了一封題名為「我想跟各位說的一段話」公開信,親自向無名小站的會員說明網站目前的經濟狀況與未來走向。為什

麼要公開向會員說明?簡志宇認為「既然人家願意使用無名小站,就表示人家信任你,自然就有知的權利。」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網友的回

應與看法,在簡志宇心中永遠佔有重要的位置。


接著簡志宇與團隊其它5位成員浩浩蕩蕩北上來向潛在投資者遞交商業計劃書,心中滿懷著能夠為網站的永續經營找出一條生路。林一平指

出,其實陸續都有創投業者主動上門接洽,只是對簡志宇這群學生來說,資金固然重要,理想也要兼顧。這些創投業者卻給人財大氣粗之感

,覺得出錢便是老大,而且要簡志宇提出五年的營運計劃。簡志宇苦笑認為在網路的世界,五年的變化實在太大,要怎麼擬呢?就算真的擬

出來其實也全是編出來的,這有什麼意義?所以在一次又一次地面談的過程中,只能苦等理想的投資者出現。



終於在機緣的安排下,簡志宇口中的「甲伯伯」出現了。這位縱橫股海二十多年,人稱「賈三毛」的富貴投資開發公司負責人賈文中,因為

兒子先結識了簡志宇一群人,覺得和他們很談得來,在評估過後認為無名小站是一個值得投資的網站,便將之引薦給賈文中。


在簡志宇眼中,「相較於創投的強勢主導,所謂天使投資人,即是某個人,他可能事業有成了,有些閒置資金,想要尋求投資標的,卻苦於

沒有時間經營,一旦他決定投資你在做的事情,很可能意謂著他將藉著他的資金,幫你把理想實現。」所以賈文中並不是用一般創投公司的

角度,在思考無名小站的價值,他希望可以用他的資金,來幫無名小站爭取更多活下去的時間。他表示將來一旦有更適合的投資者出現,就

算把股份讓出來也沒問題,因此贏得簡志宇的信任,相信賈文中是真心想要幫助無名小站,因而才決定由他協助無名小站邁向公司化。


雖然資金問題獲得解決,但不代表從此無名小站就一帆風順。或許是人紅是非多,網路上對無名小站的攻擊與漫罵從不手軟,批評者認為藉

由學校的機器和頻寬這些公共資源來運作,最後卻被少數幾個人佔為已有,而且更過份的是還要成立公司?為了平息眾怒,無名小站決議捐

出1千萬元回饋交大做為技術移轉費,並且在2005年3月正式成立「無名小站股份有限公司」,從此擺脫校園電腦網路資源與商業限制,自行

走上獨立運行的營運之路。


交大後來把無名小站回饋的1千萬元歸入交大的「智財推廣中心」。該中心是由經濟部、教育部、國科會共同贊助的一個單位,目的在鼓勵

教授將理論導入產業界實務應用。雖然政府出錢進行基礎贊助,不過仍要自負盈虧。這1千萬元就佔了當年度該中心總所得的四分之一。現

在的無名小站只是單純地接受交大育成中心輔導,已無任何從屬關係。


然而,公司成立後仍要以營利為目的,所以為了求生存,無名小站當下就確立了未來的商業模式:廣告收入加上會員繳費,用這兩種方式獲

得資金來源。放眼當下的網路公司,廣告收入其實是當前網站賴以存活的主要營收來源。據貝立德媒體購買公司網路小組經理林昌明透露,

一開始無名小站是主動去找Nokia等廠商下廣告,等到有了1、2件成功案例,他們便轉而向媒體購買公司推銷無名小站的廣告效益,由於已有

成功的案例在前,媒體購買公司的顧客也較容易接納在無名小站上面進行廣告活動。


簡志宇表示,無名小站改變為一家公司,某個層面而言,他們想要知道這樣能改變台灣網路的發展到什麼程度,雖然向會員收費帶點冒險的

成份,但是就目前來看,來自會員數收入增加的速度,已快速成長到無法想像的地步。估計目前十個會員中已有2到3個會員願意掏錢付費,

可見現在大家已經能接受付費的觀念,簡志宇開心地說,還有會員表示,很不希望無名小站倒掉,所以不付錢會覺得對不起無名小站,而實

際上廣告與會員的收入,在2005年已經各佔一半。


對於那些模仿者,簡志宇認為沒有關係,只要無名小站的會員與營收規模夠大時,別人將無法輕易拿走,後進追隨者也無法拉走無名小站的

會員。因此無名小站在有穩定的現金流支撐下去後,公司就必須要再繼續成長,必須要跟其它企業合作,這是成長壯大的必要過程,而這也

是簡志宇將來會朝向的目標之一。


據簡志宇表示,截至2005年底,無名小站在公司創立的第一年,便已經有獲利,這對新創企業而言是相當難得的,究竟無名小站的成功之道

是什麼?簡志宇分析認為這是因為無名小站成功定位在平台的提供者角色,並且採取放任的態度,才能獲得從國中到大學的年輕族群歡迎與

使用。


簡志宇明白指出,「無名小站就是個人媒體網站。」因為是個人媒體,就採取放任的態度,無名小站只要提供好的平台跟操作機制,內容的

部份就讓會員自由發揮。這樣清楚的定位與企圖心,讓無名小站能夠朝向對的目標前進。


根據創市際公司統計資料顯示,無名小佔的ARO值為126625,僅次於 Yahoo!奇摩的1144506及PChome的197093,簡志宇預估,以目前瀏覽人數

增加的數度來看,預計今年第1季即可趕上PChome,奪得亞軍寶座。



相較於其它部落格網站,無名小站可以讓使用者自由設計專屬於個人的網頁頁面,甚於連無名小站的Logo都可以不必出現,僅留下小小的無

名小站四個字與連結,擺在網誌或相簿頁面的最上方而已。而且無名小站的討論區還教大家如何設定CSS(網頁呈現的版型),無論會員要

如何改變自己的網誌或相簿都可以,這是達到個人化的極致開放表現。


另外一個部份,則是不去管制網誌的內容與相簿的照片,除非是違反善良風俗或違反法律規定,否則就不會強制關閉會員的網誌或相簿。所

以會員可以充份展現自己的創意,表達自己的觀點。簡志宇舉例說在無名小站有保險人員拉保險,有股票分析師跟投信操盤手在上面招募會

員或報名牌,有媽媽將自己懷孕育兒的經驗在網路上分享,很多令人感到意外的事,都會在無名小站上進行。因為內容千奇百怪,五花八門

,只要有網友反映無法歸類時,無名小站就再增加分類,直到最近,幾乎已經沒有人再反映說他的網誌無法歸類了。


什麼人需要個人媒體呢?簡志宇分析指出:藝人與政治人物最需要媒體,也最需要群眾的力量,所以無名小站可以幫這些人提供服務。無名

小站一開始是有會員幫藝人開網誌貼相片,到後來連藝人自己都來寫網誌了,這是自然而然聚集起來的。然後簡志宇他們就想到唱片公司老

闆不懂得網路,但無名小站懂,若已經有這樣好的個人媒體網站,唱片公司有什麼理由不善用呢?所以現在無名小站已經跟許多唱片公司與

歌手合作,設立無名藝人網誌跟相簿,對會員進行網路行銷活動,而會員也樂得知道藝人動態跟很生活式的相片。


現在,包括Nokia、Channel V、國泰信用卡、統一飲料、DHC、遊戲橘子、Nike、e-Bay等,都已是無名小站的廣告客戶。簡志宇指出,網路

廣告迥異於傳統廣告,以前,廣告主最大,他說什麼媒體就做什麼,來到了網路站台,面對的是一個業經過濾與篩選、習性相近的社群,廣

告主必須看這個社群的喜好來說話。


而廣告主在打出廣告後,隨時都可以進入廣告後台,察看流覽報表,如果反應不佳,就可以立即因應,看是撤下廣告不再浪費無謂金錢,還

是改變策略轉變訴求。


以目前來看無名小站,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新星,然而要成為一個真正商業化的網站,未來的挑戰仍然十分巨大。


以電子相簿來說,像無法對圖片加上標籤(Tag),增加直接搜尋站內圖片的功能,網誌的圖片缺乏圖說。無名小站的站台眾多,若單純靠

分類模式來找到圖片或文章,其實相當困難。


無名小站的討論區使用的是Open Source(公開原始碼),技術上獨特性並不高,而且競爭越來越激烈。Hinet旗下的Xuite網站、webs-tv的天空

部落、新浪部落及Yam Blog 樂多日誌,皆是結合相簿與部落格而來,可見這種模式是越來越被大家所接受。


現在其實很難去定義無名小站是個屬於什麼樣類型的網站,因為無名小站已經有相簿、網誌、交友留言版、好友、還隱約有社群的味道在裹

面。或許無名小站目前在台灣是領先的,但國外這種部落格或相簿類似概念的網站發展,其實還是相對領先台灣,也許從這個角度可以來推

敲無名小站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南韓的cyworld網站是目前最受歡迎的社群交友網站,會員數已突破1500萬,9成18歲到25歲的南韓年輕人,都喜歡掛在cyworld網站上,cyworld

除了提供相簿、留言板、線上聊天及電子郵件等功能外,還可以分享任何在cyworld的個人資訊或物品,其營運模式是靠網友購買虛擬商品帶

來收入,不過無名小站還沒有電子商務或虛擬商品提供,這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無名小站的會員年齡層集中在國中生到大學生這段年紀,當這些人畢業離開校園,是否還會有時間繼續留在無名小站上呢?簡志宇顯然意識

到這一點,他表示,未來無名小站也會增加新功能或服務,目的是為了要吸引30歲以上的網友來加入會員。


簡志宇當初一定沒有料到他的「WRETCH」,可以造福許許多多的網友,滿足發表創意與暢所欲言的需求。就像eBay一樣幫助別人成就夢想

。目前無名小站只是個開始,未來會如何發展,令人期待。

摘錄》與京都的距離

康紘齊/文  (20060907)

若說京都春天的主角是櫻花,那麼夏天的主角就是「鴨川」了。鴨川沿岸兩旁的垂柳新綠加上潺潺流水聲,找個樹蔭底下坐著,整個京都

就有如私人的避暑山莊一樣,能感受到萬人皆醉我獨醒或是心靜自然涼的感覺。

鴨川沿岸,也是京都最熱門的約會勝地。一對對的情侶會陸陸續續的佔領著整個鴨川的沿岸。特別的是,一對情侶與另一對情侶間,就

好像有人事先用尺量好了一樣,會自然間隔著「不會太近也不會太遠」的距離。這樣的距離,不會近到被隔壁聽到自己與令另一半的對話。

也不會遠到被找不到位置的晚到情侶給硬坐在中間。總之是一種,剛剛好不會打擾到他人,也不會被打擾到的微妙距離。這也是京都廣為外

地人所知的特色之一。

來到京都之後,深深的愛上京都。曾經想著以後要在京都落地生根,當個真正的京都人,融入這裡的生活。但自己再怎麼的努力,過著比

京都人還京都人的生活,總覺得和京都之間一直隔著一定的「距離感」。曾聽過這樣的說法:「想要當京都人?住上三代以後再說吧!」這

句話果真不虛傳。連其他地方的日本人都這樣了,更別說是我這真正的「外人」(外國人)。

幾年後,我想通了。京都老早就把答案告訴大家了。就如同坐在鴨川沿岸的一對對情侶一樣,保持著「不會太近也不會太遠」的距離,那

種不會打擾到對方,不會讓對方不自在的距離,正是與京都相處的最佳距離。而我這外人,就繼續用著外人的觀點來看京都,來喜愛京都。

也因為有這距離,我更能比京都人,用不一樣的角度不一樣的方法來愛著我的新故鄉我的京都。(作者部落格名稱「Made in Kyoto」,網址

:http://japan.pro/blog/index.php)

摘錄》耶胡達

【李有成】

我最近常想起耶胡達。

在電視新聞中看到以色列從海、陸、空以不成比例的炮火襲擊黎巴嫩,貝魯特、泰爾、卡拿等大小城鎮滿目瘡痍,遍野哀鴻,我老是想起那

天晚上耶胡達跟我說過的話:「李教授,如果你們有戰爭,你們的戰爭會結束,我們的戰爭卻沒完沒了。」

耶胡達是一位猶太青年,來自以色列。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晚上其實是2004 年元旦的凌晨,我在朋友家中送走2003年後,從倫敦市區回到南

倫敦的學校宿舍。進門的時候,已經微醺的德國青年艾德安(Adrian)一把拉住我,堅持要我加入他們的聚會,因為這是新年。艾德安漂亮

的希臘女友正隨著家鄉的音樂曼妙起舞。跟著她在一旁擺動身體的是一黑一白兩位年輕人。艾德安說那白人青年是法國人,黑人青年則是烏

干達人,都是學校的研究生。艾德安來自慕尼黑,到倫敦念書前,曾經在德國軍中當過伙頭軍,煮得一手好菜,每次下廚,一定要我嘗嘗他

巴伐利亞老家的美食。此刻桌上的美酒佳肴,一定是艾德安的傑作。

我看見靠窗的地方坐著一位年輕人。艾德安說那是耶胡達,是從以色列來的。窗外下著細雨,這是嚴冬,外面非常寒冷。細雨飄落在艾德安

那輛1950年代出廠的奧斯摩比(Oldsmobile),在昏黃的街燈下令人備感淒涼。耶胡達面露憂鬱,獨自喝著紅酒。他告訴我他來自特拉維夫,

服過兵役後,就申請到倫敦來念戲劇。我們的話題很快就轉到以巴戰爭。「我們那裡不會有希望。誰會去以色列投資?我們很多錢都拿來買

武器。我們想殺光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人也想殺光我們,但是殺了五十年,都沒有把對方殺光。我們早上出門,不敢確定晚上會不會回來

。」耶胡達說。

感覺有些憂傷的音樂仍在微暗的客廳中迴響著,我注意到桌上只點了幾根蠟燭。跳舞的人停了下來,大家靠過來圍坐著喝酒。我發現艾德安

今天夜裡話特別多。他主修資訊工程,但是他的人文底子很好,前幾天他看到我在讀徐林克(Bernhard Schlink)的小說《朗讀者》(The

Reader),高興得不得了,忙不迭地告訴我這本小說在德國所造成的衝擊。他此刻話匣子一打開,再加上又微有醉意,竟然忘我地大談他的

同胞歌德和尼采。然後他話鋒一轉,談到他在軍隊中服役的情形。「有一次來了一群二次大戰的老兵,」艾德安越說越興奮,我則開始感到

有些不安,「我們準備了好多吃的招待他們。一位老兵站起來講話,談到二次大戰,我從他的眼神可以看出他的悔意。我對他們所犯的錯感

到抱歉,但那不關我的事,那不是我的錯。」

我望了望耶胡達,想要制止艾德安繼續說下去,只是已經來不及了。「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緘默良久的耶胡達對著艾德安說。

「那是什麼眼神?」我故意問艾德安。

「就是那種眼神,我知道。」艾德安突然意識到什麼,趕忙朝著耶胡達說:「耶胡達,你了解我,我不是故意的。你知道我沒有惡意。」

大家悶著頭繼續喝酒,也許是為了緩和氣氛,我們的話題竟然轉到艾德安剛花了兩百英鎊購得的奧斯摩比。我們都不約而同地把視線投向窗

外。在斜飄的細雨中,艾德安那輛已有歲月的車子顯得格外老邁孤單。「畢業後我要開著這部車子回慕尼黑去。」艾德安雄心壯志地表示。

他正在寫博士論文,暑假前就要畢業。

「你連附近的斜坡也開不上去。」烏干達青年語帶嘲諷地說。他學法律,立志將來要當窮人和移民的律師。我們也跟著你一言、我一語不斷

揶揄艾德安。我告訴他不要把車子賣掉,過不久就是骨董了。

這時候艾德安的手機突然鈴聲大作。我瞄了瞄手表,已經過了凌晨四點鐘。

「一定是你的指導教授,艾德安。」我說。

艾德安的指導教授是一位羅馬尼亞人。有一天早上還不到八點鐘,我到廚房泡咖啡,看到艾德安正在準備早餐。倫敦的冬天,這個時候外面

還是灰濛濛的,地面上一片濕答答。

「艾德安,幹嘛這麼早起身?」我問道。

「我那要命的指導教授八點鐘要我去見他。」艾德安一臉不悅地說。「他總是要我一大早就跟他見面。」

此刻是2004年1月1日凌晨四點多。「是他。他說馬上要過來。」艾德安向我做了個鬼臉,又聳聳肩,合上了手機。他忽然間似乎酒醒了不少

。「他就住在附近。」

「李教授,天亮時我開車載你到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廣場。」艾德安突然沒頭沒腦地向我提議。我不了解他為什麼要載我到特拉法加廣場。

「不用了。再坐一會兒我就要回房休息,你也該好好睡個覺。」我看了看窗外艾德安的那輛奧斯摩比,心裡也懷疑這輛車子是否開得到市區



一陣敲門聲,艾德安趕忙起身去開門。一會兒,他帶了一位四十開外的中年人進來。他講了一長串的名字,我沒記住。艾德安一一把我們介

紹給他的指導教授。這位羅馬尼亞中年人坐了下來。等艾德安把耶胡達介紹給他認識的時候,他忽然說:「真有趣,你是猶太人,卻取名猶

大———出賣耶穌的猶大。」他還特別強調最後那半句話。

空氣彷彿凝固了下來,我們不約而同地靜默無語,似乎誰也不願搶先開口說話。只聽到耶胡達淡淡地說:「我就知道你們有偏見。」

羅馬尼亞人教授有些納悶,正要開口辯解,艾德安連忙制止他:「你聽錯了,他叫耶胡達,Y-e-h-u-d-a,不是猶大。」

接下來的整個情況變得有些兒滑稽。艾德安和他的指導教授一再向耶胡達道歉,而耶胡達則不斷地對他們說:「沒關係。」我不記得我們接

下來還談些什麼,因為法國青年不久就起身離去,烏干達青年跟著也走了。大家起身送別,又握手,又擁抱,場面略顯混亂。我只記得在我

回房休息之前,耶胡達這樣告訴我:

「我不想回去了,那個地方沒有希望。」

耶胡達就像我生命中許許多多曾經擦肩而過的人一樣,此後我再也沒有見過他。只不過每一次看到以色列窮兵黷武,造成無辜生命傷亡的時

候,我總會想起他。我從來不相信一個靠武力耀武揚威的國家會是一個幸福的國家。其實我已經逐漸記不清耶胡達的面貌了,但是我永遠記

得2004年的第一天凌晨,我遇到一位憂鬱的以色列青年耶胡達。

【2006/09/07 聯合報】

摘錄》倪匡 鑽石花開 只限老友玩賞

【葉李華/香港專訪】

華文世界閱讀人氣超高的科幻作家倪匡,1963年發表《鑽石花》,誤打誤撞開啟了「科幻小說」新風潮。「倪派科幻」多年來書迷眾多,小說主人翁衛斯理、白素、原振俠的冒險遭遇為人津津樂道。兩年前倪匡出版《只限老友》後宣布封筆,不再創作科幻,全球倪匡迷悵然若失。身為倪匡迷的「科幻推手」葉李華,自告奮勇替書中人衛斯理寫起回憶錄,日前推出第二冊《同位》。

倪匡自我放逐美國十三年後,今年三月底回香港定居;目前住在銅鑼灣鬧市,「步行十五分鐘即可吃到任何美食,快活似神仙」。葉李華九月中攜新書《同位》到香港探望倪匡,「很久不見,太想念他了。」同時擔任《讀書人》特派員,一方面報導科幻老頑童近況,一方面請倪匡披露他寫科幻的幕後故事,訪談從《鑽石花》如何開放話說從頭……(編者)

倪匡於1963年初,開始與科幻結下不解之緣。當時,他在《明報》已有兩三個連載,由於十分精采,報社希望他再多寫一篇。為了避免「自己打自己」,他取了一個新筆名──衛斯理,嘗試撰寫所謂的「現代武俠」。一年下來,寫成了《鑽石花》與《地底奇人》兩個故事。

由於現代武俠和傳統武俠,本質上換湯不換藥,求新求變的倪匡,開始在衛斯理故事中,摻入科幻元素。衛斯理的第三個故事《妖火》,成了標準的科幻小說,靈感來自冬蟲夏草這種古怪的中藥(新版的《妖火》因此加了副標題「真菌之毀滅」)。不久,香港出版社向他邀稿,又誕生了「木蘭花」系列。後者雖不如「衛斯理」系列那麼像科幻小說,但仍有許多科幻元素(偏重尖端科技和未來科技),例如第一本《巧奪死光錶》,就是幻想一只手錶能夠發射致命的雷射。

倪匡寫作科幻小說,前後長達四十年,他筆下的科幻構思,陸續有許多夢想成真的例子,是他自己當初做夢都想不到的事。像是「原振俠」系列第一本書《天人》中的設定:外星人從遠方發射能量,令地球人體內的微量金屬元素向腦部聚集,最後在腦中「長出」一片積體電路板。故事發表於1981年,二十年後,由於奈米科技的發展,這種「自我生長、自我組織」的科技,竟然由地球人自己實現了。 2002年《科學人》創刊號上,就有一則短篇報導,提到:「科學家已經能使微小的金屬粒子自己組合成超微電線……可以用來在潮濕環境中製造線路,包括人體。」簡直與倪匡的假設不謀而合!

寫小說預言科技、政治大未來

廣大的倪匡迷最津津樂道的例子,則是同樣發表於1981年的《後備》,故事不但預測到複製科技在醫療方面的用途,更探討了引發的倫理道德問題。倪匡寫這本書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插曲:書寫到一半,剛上任的美國總統雷根意外遭到槍擊,胸部受到重傷,但是不久便奇蹟似地迅速康復。倪匡立刻將這個國際新聞,寫到了故事裡。結論當然是:雷根總統犧牲了自己的後備(他的複製人),做了無排斥的器官移植手術。

再舉其他方面的例子。倪匡早在1969年初,就在《筆友》故事中預測到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電腦將擁有自己的思想。《筆友》那台電腦寫的信件,令它的筆友傾心不已,怎麼也無法相信是電腦所寫的。當今的網路世界,則充滿了所謂的軟體機器人,嚴格說來,這個情節已經不算是科幻了。

倪匡在科幻小說中,偶爾也會做些政治預言。最有名的兩個例子,是衛斯理故事中的《追龍》和《轉世暗號》。前者預言香港回歸後的變遷,後者則是預言西藏活佛「班禪十一世」注定鬧雙胞案。目前看來,第一個預言仍是現在進行式,第二個預言卻在1995年兌現。倪匡曾經寫信來說:「後來的事實和小說寫的一模一樣,極權製造了假的二活佛!小說變成了事實,這是我寫作生涯中最自豪的一筆。」

外星人在地球上,隱藏得太好了

說了那麼多「倪幻」預言成真的例子,偏偏直到目前為止,倪匡筆下最常見的一個科幻題材「外星人」,居然是個例外!科學家尚未發現任何外星人的紮實證據。不過針對這個現象,倪匡自有解釋:因為外星人在地球上,隱藏得太好了。

倪匡不但堅信外星人的存在,而且堅決相信外星人早已來到地球。更有甚者,他雖然二十年前就受洗為基督徒,至今仍然堅決相信上帝也是外星人(衛斯理後期作品《成精變人》,將這點寫得非常明白),甚至認為所有的神祇,皆可做如是觀。

至於倪匡筆下的外星人為何那麼多,除了上述的信念之外,還有一個寫作上的原因,那就是外星人的題材十分容易發揮,永遠不虞匱乏。

向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借靈感

話說回來,雖然倪匡的腦袋中絕妙點子源源不絕,但是他常常強調,人腦和電腦一樣,必須有輸入,才會有輸出。倪匡從小愛看各種書,無論多麼通俗、多麼深奧都能讀得津津有味。古典小說如《水滸傳》、《聊齋》,都對倪匡的寫作起著或多或少的影響。

如果說有哪本書,曾經啟發過倪匡的科幻創作,大概非《蜀山劍俠傳》莫屬。倪匡萬分推崇作者還珠樓主的想像力,認為這套書是「天下第一奇書」,希臘神話與之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熟讀《蜀山》的倪匡,輕而易舉就能將書中的玄學幻想轉變成標準的科學幻想。甚至他還會天外飛來一筆,在小說中討論起還珠樓主發明的「九天十地避魔梭」。

西方的科幻小說卻從未對倪匡起過任何影響。主要原因,是倪匡天生不喜歡西方科幻的主流題材:未來世界、銀河帝國、服從法則的機器人等等。或許正是如此,倪匡才能寫出純粹中國風味的科幻小說。(倪匡寫過少數幾本類似西方科幻的小說,例如衛斯理系列的《原子空間》、原振俠系列的《天皇巨星》等,成績平平。)

至於科幻電影,倪匡非但沒有受到好萊塢的影響,還常常得意地說,好萊塢的許多科幻素材,都被他搶先好幾(十)年,寫進了衛斯理故事中。最現成的例子,或許仍是《後備》這本書。在發表整整二十四年後,好萊塢才拍出了《絕地再生》這部電影。任何人都會發現,兩者有驚人的相似。

倪匡最愛衛斯理,讀者著迷《黃金故事》

倪匡寫的科幻小說,如果以故事為單元,那麼下列五個主角的故事,想必已經破了世界紀錄:衛斯理(145)、木蘭花(60)、原振俠(32)、羅開(15)、年輕人(13)。這麼多作品,倪匡曾公開聲稱「自己本本都喜歡」,甚至偶爾還拿起舊作,忘情地欣賞一番。另一方面,他曾經私下透露,自己最得意的一部作品,是衛斯理系列的《尋夢》。因為這本書,有著所有(幻想)小說的優點,從頭到尾幾乎毫無瑕疵。但我過去幾年間廣泛「徵詢民意」,發現《黃金故事》在許多讀者心目中才是第一名。原因很簡單,再也沒有另一本書,能以這麼水乳交融的方式,將科幻與武俠融於一爐!

倪匡寫了近一百五十個衛斯理故事,自然看得出倪匡本人對衛斯理這號人物的喜愛。事實上, 1971年初,倪匡寫完《新年》之後,有意結束這個系列,此後五年專心將《蜀山劍俠傳》改寫成《紫青雙劍錄》。不過,禁不住廣大讀者的千呼萬喚,倪匡完成《紫青雙劍錄》之後,立刻接續衛斯理的故事,復出的第一本書,就是氣勢磅礡的《頭髮》。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是,在這個故事中,倪匡巧妙設計了一個情節,解釋衛斯理為何在地球上,消失了五、六年的時間。

倪匡兩年前出版《只限老友》後宣布封筆,全球無數的倪匡迷都悵然若失。此後每當有記者採訪,一定不忘追問是否有復出計畫,倪匡總是以「寫作配額用完了」當標準答案。不過,倪匡迷千萬別絕望,因為倪匡也說過:「地球上以至宇宙間,一切事物,都不斷在改變,變化或大或小,肯定都在變。」例如他也曾信誓旦旦,香港回歸中國之後,他將終老美國,再也不會回來。結果重返香港定居後,每當記者追問這個「回歸行動」,倪匡竟然也有標準答案:晚節不保!

科幻寫手接棒,換倪匡被吊胃口

倪匡一直非常關心中文科幻發展,凡是碰到後起之秀,他一定鼓勵有加。不過,倪匡也一再強調,想要讓中文科幻蔚為風潮,是需要更多人拿起筆來。我近年自告奮勇替衛斯理寫回憶錄,倪匡就百分之百支持。第一冊《錯構》完成後,或許是小說技巧用得太多,倪匡讀罷,給了一些中肯批評,例如「不必下太多料」。

最近第二冊《同位》出版,倪匡看完全書,打電話來提到書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衛斯理開始討論自己的「身世之謎」,因為倪匡自己在寫衛斯理的時候,一直未曾透露衛斯理的父母是何方神聖。只可惜看到最後,謎底還是沒有揭曉,忍不住在電話中向我抱怨。

我的回答是:「既然『衛斯理回憶錄』預計至少十冊,當然不能那麼快就揭開謎底。當年身為讀者的我,長年被您吊足胃口,如今換您嘗嘗這個滋味。」

【2006/09/25 聯合報】

摘錄》誠品晒書一折起

【陳宛茜】

2006誠品晒書節將從明天起至10月2日,在台北太平洋SOGO百貨忠孝館12樓活動會館舉辦6天。將有包括暢銷書「追風箏的孩子」、「達文西密碼」在內的近9萬冊書,以一折以上的價格進行特賣。

誠品表示,除書本全面1折起、日本歐美近半年時尚雜誌29元起外,每日並推出「追風箏的孩子」等暢銷書限量66折。27日活動首日搶先結帳的前30名,還可再享結帳商品全部一折的優惠。電話:(02)2740-1399分機126。

【2006/09/26 聯合報】

摘錄》諸葛亮的同學

廖玉蕙  (20060912)


年過三十轉業,心情忐忑。

即將跳槽的太太,正面臨人生當中的重要抉擇。每天在紙上塗塗寫寫,跳槽的好處、缺點,留在原公司的優點、壞處,分別條列,勾勾

畫畫的,下不了決心。日日夜夜,一個人殫思竭慮,紙上作業不斷,陷入天人交戰。一會兒豪氣地跟丈夫說:「人生不冒點兒險,老死一個

崗位,怎見得出英雄豪傑!」

丈夫以為她終於下定決心轉業,才沒一會兒功夫,又聽她說:「可是,話又說回來,工作換來換去的,每回都得從新開始,怎麼積累成績

!」

「你不過換第一個工作而已,哪有換來換去!」丈夫安慰她。「你不知道,有一就有二。我預料換了這個工作以後,就會不當一回事地

不停換工作,你記得G吧?每次見面都換新公司的名片。」「那就別換吧!」「哎呀!人生沒有一點挑戰,算什麼人生呀!你這人也未免太

保守了。」「我保守?有沒有搞錯?是你自己說有一就有二、不要常換工作的。」「你就不能鼓勵、鼓勵我嗎?夫妻不是應該相互打氣、鼓

勵向上的嗎?你就這樣由著我自甘墮落?」「那有那麼嚴重!不換工作也不算自甘墮落吧?」「還說不是!老耽溺固定而單調的生活,就是

老化的徵兆,未老先衰。一生就一個工作到底,有甚麼意思!」

丈夫的邏輯被搞亂了,不知道甚麼樣的答案才能讓太太滿意,只能保持沉默。「你倒是說說看你的意見啊!」太太不肯放過她。「我的意

見有用嗎?」「怎麼沒用!現在這份工作不就是你鼓勵我接下來的嗎?」

丈夫啼笑皆非。當年她失業在家,整天嚷著龍困淺灘,搞得他幾乎抓狂。好不容易得了個工作機會,她問都沒問他的意見便接下聘函,

他只在她事後的報備裏說了句「很好啊」,如果只是這樣就叫鼓勵,那麼,他就不知道虛應故事會是甚麼狀況了。

幾天之後,她跟丈夫提起公司老闆知道她文筆不錯,特地情商她幫忙行銷企劃部門寫一個重要的文案。

「這個文案很棘手,又不是我分內的工作,如果我不答應,老闆也不會勉強。你覺得我應該答應嗎?……我想了想,如果我跳槽成功,我

就幫這個忙,如果留下來,我才不管他。你覺得怎樣?」

他一時沒弄清楚她的想法,乾脆保持緘默,她破例地也沒追根究底。

星期天,她從幾個好友的聚會回來,大驚小怪地告訴丈夫:「我告訴我那些死黨關於寫文案的事,他們居然一致認為如果留在原公司,

才應該為老闆盡些力;如果離職了,幹嘛還攬這種麻煩事!還說我的想法莫名其妙,你覺得他們是不是很奇怪?」

丈夫側頭露出奇怪的表情,依舊不發一語。事隔五分鐘後,他忽然從客廳遙遙向書房的她說:「我最近在看三國演義連續劇,覺得你很

像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盡出一些奇怪的招式,虛虛實實的,聽起來很詭異,也讓人搞不清楚用意。但也許真有甚麼哲理在裡頭,我目前還

無法也無力辨識。也許你跟諸葛亮一樣,是個真人才;也或許未來會證明你只是莽撞的張飛。總之,我只能說你怪怪的,可能是諸葛亮的同學。」

摘錄》難以承受的酸

鍾怡雯  (20060912)

小妹從小得寵又會說話,幾乎是要什麼有什麼地長大。母親到現在還很喜歡引述小妹對某件事的看法,「小妹按語」是處於空巢期的母

親不可或缺的樂子。她那把口就有本事妙語生花,父親對她撒嬌又撒野,說理兼哀求的老么兵法無法招架。他在有求必應之餘,總要當著我

們的面訓話,妳幾個姐姐都是吃苦長大的,哪有妳這麼好命?

父親的訓話是刻意而認真的,拐彎抹角的補償和虧欠也是認真的,儘管那麼不動聲色。這是父親說話的方式,他答應小妹的要求,同時安

撫吃過苦的幾個姐姐。我一概沒意見,不反對不同意,以前我說太多,多說多錯。妹妹們順著父親的話,把不滿全潑到小妹臉上,紛紛開口

譴責,就是囉,妳好命的要死,我們以前……,傾出一籮筐省吃儉用的憶苦往事。

從小母親嚴格控管零用錢,同學下課買酸梅、我來也(類似陳皮的醃漬物)、twisty(似卡哩卡哩的油炸物)或者汽水花生,我則有家裡

帶去的麵包夾牛油椰子醬,吐司抹牛油灑白糖,或者五花八門的糕點,黑糖糕、木薯糕、咖哩角、炸香蕉,反正早餐或昨晚,甚至昨天下午

吃剩的,貪嘴時裝滿一大盒,有時則純粹敷衍母親,只意思意思帶一小塊。青春期我發育得特好,多虧這些高卡食物和大量運動。大妹可不

,她挑剔得很,老嫌這些土土的食物麻煩又沒面子,她寧願挨餓,書包刻意塞滿課本,沒有空間留給餐盒。母親只好偷偷塞錢給她。我知道

了不點破也不要求,離開祖母後我開始學會認命。後來讀到盡人事聽天命喜歡得不得了,覺得這句話真是天啟神識,可以印證在失明的祖母

身上,也可作為我的青春期獨白。父母親一意違天而行,結果連生六個女兒方得一子,兒女債揹了大半生。

母親總是家事纏身,又嚴重過敏,大早起床就是連續十幾二十個噴嚏。我們襁褓時的尿布被她物盡其用,拿來擦鼻涕抹眼淚。這真是儀式

性的一幕,家裡已經沒那麼小的小小孩用得上這些柔軟的白色純棉布方塊,母親應該對著這些時間的遺物,沉靜地微笑,頭上或背後飾以隱

形的神性光輝。事實卻是,她好不容易擺脫七個小孩的磨難,卻又受盡過敏的折磨,並且每天得對付幾大桶衣服。尿布上不是小孩的排泄物

,而是抹不完的鼻涕眼淚,濕了一片又一片。

日復一日對著那樣令人罪過的場景,我總是低頭咬咬牙,把心一橫,頭也不回地出門上學。有段時間母親去割橡膠,四點多鐘摸黑出門,

五點鐘換我起床代母職,早餐胡亂咬幾口,最後一刻抓了書包衝出門,衣服常常來不及洗,浸到中午等母親回家。可想而知,必然又是涕淚

中洗完永遠也洗不完的髒衣服。父親有一回說,妳媽很討厭洗衣服,一邊洗一邊哭。母親不知是哭是笑地拿尿布擦眼睛,我們則很勉強的咧

咧嘴,誰也不看誰,閃躲彼此的眼睛。

所以,有什麼可嫌棄的呢?那些遙遠而尊貴的零食對我而言充滿階級性,我的零食不花錢,都是些隨手可得的野果,野西番蓮、土芭樂

、籐仔、青芒果,半生熟的青黃紅毛丹,都是酸澀損牙之物。還有酸仔(buah asam)。姆指大小的碧綠色果實成串地懸著,樹身不高,可是

小孩絕不愛它具攻擊性的味道。馬來人用它煮酸辣魚,灑點糖調和要命的酸味,沒人拿它當水果零食單吃。我再沒吃過比酸仔更酸的東西,

酸得絞心糾肺,眼泛淚花,光聞那味道,胃酸都會大量分泌。喔!尖銳難以承受之酸,那酸度說不定ph試紙都驗不出來。醮點鹽巴,我齜牙

咧齒的吞下,說不上是跟自己,抑或跟命運,賭一口莫名的氣。

摘錄》魚露

游永福  (20060913)

住在爸媽屋後的林太太中午時分忽然來訪,說老人家的廚房這一段時間常有異味傳出,今午也是這樣;這異味,感覺就像煎煮的肉品壞掉

一樣,令人難受!她擔心外勞煮出這樣的東西是不是已經壞掉了?老人家吃了會否有礙健康?

向林太太抱歉並感謝她的好意與關心後,先通知住在附近的二嫂過去看看,收拾好店面並放下了鐵捲門後我也趕了過來。經過二嫂檢視,

餐桌上的魚肉並沒壞掉,照顧兩老的金霞也說這些魚肉沒問題啦!但素食的我感覺到空氣中確實存有一股異味,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九十高齡的母親五年前外出散步摔了一跤,右手粉碎性骨折,加上雙腳不太靈活,出院後遂由小弟我負責照顧。一個多月後我因急性盲腸

炎住院開刀,改由大嫂照顧,乃決定申請外勞;又一個月後改由三嫂照顧;「伊思蜜」來的時候,時間又過了半個月。

身材嬌小健黑的伊思蜜,人很聰慧,所以很快便進入狀況,除了常以不太靈光的閩南語逗得老人家合不攏嘴,大小事情還很貼心,所以

很討老人家喜歡。那麼,來自印尼的伊思蜜是如何貼心呢?眾所皆知,印尼人嗜辣是出了名的,但因老人家不太吃辣,所以放假時伊思蜜特

地到高雄一家印尼商品專賣店買了一罐來自家鄉的辣椒醬,在用餐時自己加用;只見她常常吃得滿頭大汗直呼:好吃──伊思蜜這麼做,除

了滿足了自己的口腹之欲,也一舒了思鄉之苦;而且,更不會讓煮出的菜過辣令老人家難以下嚥。

只是,伊思蜜雖然貼心,依規定,期病也只能再延一年。一眨眼間三年便到了!離別時,伊思蜜、母親與我想相擁而泣淚紛紛……。

一個多月後「金霞」來了,來自越南的金霞身材較為粗壯,皮膚白晰;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後也能適應照護工作。但金霞顯然較有自己的

想法,常會依自己的方式烹煮食物,所以端上的菜肴有時不盡符合父親的口味,而致父親偶有怨言。

口味!二嫂忽然想起新儀堂哥好幾年前赴越南旅遊的經歷,當地餐廳出菜時提供的一小碟台灣常見的醬油沾料,團員在夾起魚肉沾食後

竟反胃不止,一問才知:這越南特有的醬油叫「魚露」。嘿!金霞該不會在煎煮之際添加了魚露吧!經過詢問,原來嫁來本地的越南姊妹在

一個月前送了一罐自製的魚露給金霞,好不容易得到了家鄉味,在欣喜之餘金霞煎魚時總會加上一些來代替醬油調味──謎底,終於掀開,

林太太聞到的正是魚露煎魚的獨特氣味了。

好奇的我請金霞讓我見識見識魚露到底是個甚麼樣的東西?金霞指了指置物架上裝了暗紅汁液的透明玻璃罐,我想打開來聞一聞,「你

吃素不行!」金霞卻伸手阻止了我,只好作罷。那麼,這魚露是怎麼製作的呢?金霞說:「取鮮魚用監醃於甕中,大約三至六個月即會釋出

暗紅色的汁液,他是魚露了。」還說:「魚露越南人最喜歡了!每次吃飯都不能少呢!」

搞清楚狀況後,特地赴林太太家說明,也再度感謝她對老人家的關心,並告訴她已請金霞要吃魚露時不要下鍋,用沾的就好。

一個月後,我引領中興大學的和安與萍瑛在本地山區進行田野調查,接受訪談的曾老先生,也為中風的夫人請了一位越南籍的看護,名

叫阮麗。跟阮麗提起魚露時,她欣喜的飛進廚房拿了兩瓶魚露製品出來,一瓶純粹是魚露,另一瓶則是添加了辣椒等物品的綜合魚露;拍完

魚露的照片後我小心把瓶蓋打開,將瓶口湊近鼻子……。

或許是近幾年來一直有機會為母親效勞處理排便,加上十餘年來為蓮友的眷屬助念時都是站在第一線,入殮過程也參與過好幾次,腐屍等

等異味都曾聞過,所以有了些免疫力,因此只覺魚露確有獨特與濃烈的腐腥味,但聞來還不至於作嘔。只是,當我把魚露拿回廚房歸依並洗

洗手後,發現一時間,手上的腐腥味竟洗也不掉哩!

摘錄》仙草粉圓

張小虹  (20060913)


有些論文是醡醬麵蛋花湯,有些論文是紅豆綠豆大紅豆牛奶冰。有些論文則是三雙鞋子,有些論文卻是五條圍巾。

「一杯仙草粉圓不加冰不加糖帶走」,一連十天,每晚十點鐘,我在師大夜市的挫冰攤前,重複說著相同的話語。

炎炎夏日,閉關在家寫論文,四下悄然無聲,只有腦袋裡轟轟作響的思緒不得歇息,盯著電腦螢幕滔滔不絕。凡是寫作皆有焦慮,但總私

心覺得寫論文的焦慮乃特殊嬌貴品種,不耐乾旱不抵溼熱,不懂人情又不搭事理,既自戀又自虐,有時還會走火入魔,產生在文字排比中搞

思想革命的妄念。

寫論文難,難在不能無中生有,不能情生意動,不是在記憶與情感的縐褶處翻箱倒櫃,而是在虛擬與實體的圖書館與資料堆裡上窮碧落。

寫論文難,難在不能隨性所至,不能異想天開,而是要與批評文獻亦步亦趨、若即若離,既要援引又要批駁,更要找出一個新觀點新話語,

振聾啟聵。寫論文難,難在腦力與體力的長期抗戰,往精微處裡鑽的堅持,稍有鬆懈,便一蹶不振、一敗塗地。

凡高難度者,必有偏執。多年下來,早已練就一身應對論文寫作焦慮的好功夫。第一招當然是連哄帶騙的老伎倆。好啦,今天不寫,只

要輸入幾個書目就行。真的,寫到中午十二點就好,下午收工睡大覺。這樣吧,寫到一萬字就去巷口的哥德吃德國蜜烤燻肉,兩萬字麗水街

一件老衣服,三萬字就去曼谷玩耍好不好。只要能掙扎過這最初抵死不從的萬般焦慮千種不情願,打開電子檔,一坐下就一天,在思路中奔

騰,或盤旋或纏繞或飛升或潛沉,什麼都忘了。幾本論文集就是這樣連哄帶騙寫出來的,當然也寫出了小腹,寫出了下背痛,寫出了肩頸僵

硬。每回參加學院裡舉辦的各種工作坊,不是探究該研究領域的最新趨勢,就是針對學術計畫的撰寫與申請深入說明。心中常常納悶,學院

中人最需要交換的研究心得,或許反倒是如何騙自己打開電腦寫作論文的二十種撇步,預防頸椎骨刺的八種伸展動作,眼睛保養的五大絕招

如是等等。

每篇論文都有自己的個性與樣貌,各自發展出不同的儀式性偏執,來轉移寫作過程的無邊焦慮。閉關之前,不是焚香沐浴齋戒,而是趕忙

張羅食物、囤積糧食,為接下來足不出戶的日子做好準備。像是衝到仁愛路圓環的九如,買上十盒冷凍菜肉餛飩,心中默念,餛飩食畢之日

,就是論文出關之時。寫作期間,將各種書籍資料、筆記大綱,亂中有序地在書房中排列成陣,一疊一落,星羅棋布。要不就是在電腦的

Word檔案中,用不同色塊區隔出論述層次與段落,五顏六色,灑豆成兵。持續性的寫作狀態,以偏執性的重複動作來標記。每天七點倒垃圾

,八點看連續劇,十點上夜市。每餐大白菜水餃配一盤水煮青菜加榨菜絲,再一粒4401加州水蜜桃。重複性的開機關機存檔複製,重複

性的定點定時定量,以規律取代浮躁,以偏執抵住時間的無情流逝。於是有些論文蓋上了「喬家大院」的印記,有些論文縈繞著江蕙台灣紅

歌的苦情。有些論文是醡醬麵蛋花湯,有些論文是紅豆綠豆大紅豆牛奶冰。有些論文則是三雙鞋子,有些論文卻是五條圍巾。

日後也許在某個學術會議的場合,有人朝我走來,提起我那篇用全球化談論流行時尚的論文。哪一篇?突然之間腦袋裡鈴聲大作,哦,仙

草粉圓的那一篇。

摘錄》TCL25年:從製造到創造

2006-09-25 09:37:44
  
  9月8日下午。北京郊區拉菲特城堡。

  來自全國各地的80多家新聞媒體和100多個電視機經銷商匯聚在這裡。主題為“百年新創意,點亮炫生活”的TCL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發佈

會如期舉行。

  中午剛從法國回到北京的TCL總裁李東生來不及調整時差便匆匆來到了發佈會的現場。

  面對幾十家媒體攝像機的鏡頭和采訪的話筒,李東生毫無倦意,在紅色領帶的映襯下依舊神采奕奕。

  李東生當然有理由興奮。他在法國剛剛穫悉,今天要發佈的新品H61電視機已經穫得法國JANUS大獎,正式頒獎典禮將於9月18日在法國

參議院舉行。法國工業貿易部長、財政部長都會出席,這是法國設計界的最高榮譽。

  和今天新品同時發佈的另外一項技術更讓李東生有理由驕傲。半個月前,TCL剛剛和全球知名的IC設計公司普誠科技簽定了一項名為“

液晶電視動態背光調控技術”的技術授權協議,TCL不僅可以一次性得到一筆數目不菲的技術轉讓費,在普誠向其他國際廠家供應該技術的

IC時,TCL每次還要抽成。這讓做了20多年產品的李東生終於可以享受一下靠專利收錢的樂趣了。

  連續一個半小時的發佈會果然不出所料,媒體記者和經銷商在一系列的產品和技術成果面前,不得不為這個百年電視機傳人和新的全球

電視機霸主在技術和產品方面的創新能力所折服,打了多年交道的大家熟悉的TCL第一次讓他們覺得有些陌生。

  而這正是李東生所想要的,為了這一天,他和TCL整整期盼了25年。

  1981年,一個叫TTK的生產錄音磁帶的公司在廣東惠州這個小城的幾間簡陋的廠房裏誕生,這便是TCL的前身。當年錄音機在城鄉的迅

速流行,著實讓這個小廠溫飽不愁。技術創新似乎離這個磁帶廠還很遙遠。

  情況在四年後有了變化。1985年,TCL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成立,隨後,中國第一台按鍵式電話機在這裡誕生,這也是TCL在產品創新之

路上的第一個裏程碑。誰也沒有想到,就是一款叫868型號的按鍵式電話竟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成就了TCL中國電話大王的地位。二十年後

,今天的上海街頭依然能看到這款當年幾乎佔據了中國公用電話攤位半壁江山的電話明星。
  
  TCL躍居電視機三強

  九十年代初,確立了在電話機領域不可撼動的穩定地位後,TCL把目光投向了正急速增長的電視機市場。

  和電話機不同,TCL在電視機市場並不是一個先行者,八十年代憑票走後門購買電視機的好時光,TCL並沒有趕上。

  創新的價值再一次在TCL身上體現。首先切入市場的是一款25寸的大螢幕電視機,儘管從外觀上明顯有抄襲日本東芝的嫌疑,但還是讓

中國的消費者眼睛一亮,畢竟當時中國企業的產品還更多地停留在21寸的小螢幕時代。就是螢幕尺寸上的一點變化讓TCL在當時國產電視機

中迅速串紅。三年以後,TCL躍居中國電視機三強。

  電視機三強的地位顯然讓TCL已經不能滿足靠OEM這種模式來作為自己的上游。1997年,TCL透過收購香港陸氏在深圳蛇口的電視機廠

,第一次建立了自己在電視機領域的完整的研發體系。隨後的幾年間,透過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一大批外觀新穎和使用自己開發的新技術

的電視機產品陸續上市。從針對中國農村市場的“超強接受”技術、防雷電視到針對城市市場的音響電視、導航電視、HID電視等等,深受

消費者青睞,也使TCL每年一個新台階,終於在世紀之交,成為中國電視機市場的領頭羊。
  
  技術創新力助TCL騰飛

  坦率地說,和其他中國企業一樣,TCL在那一個階段的創新還更多的停留在外觀設計和應用型技術創新階段,和跨國企業多年的技術積

累相比,這也是眾多中國企業難以逾越的創新鴻溝。

  這個情況在2004年,TCL完成了兩大跨國並購後有了質的飛躍。TCL並購的湯姆遜電視機,不僅是電視機的鼻祖,其超過34000項的電視

機專利,更是全球擁有電視機專利最多的企業,同時,透過整合設在美國、法國、新加坡和中國的全球四大研發中心和4000多名國際化的研

發人才,使得TCL在電視機領域的技術創新有了一個更高的起點和平台。而透過並購阿爾卡特的手機業務,使TCL第一次擁有了在GSM方面

的核心專利,一躍而成全球在2G和2.5G方面擁有核心專利的七家企業之一,這是李東生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2005年,兩大跨國並購項目的技術優勢和長期以來的技術積累產生碰撞,使TCL在自主創新領域終於火花四濺。

  一年中,TCL申請各項專利1200多件,是以前多年的總和。也是在這一年,TCL共研發出新產品、新技術200多件,穫得國家、省、市技

術獎勵13項,其中薄典B03液晶電視穫得中國最佳自主創新設計獎。

  去年年底,一直被歐美日韓企業所壟斷的國際紅點設計大獎,被TCL一款叫VERONE 的筆記本電腦穫得,這是全球工業設計界的最高

榮譽,類似電影中的奧斯卡。幾個月後,TCL又一款電視機產品穫得歐洲影音協會(EISA)影音類設備大獎,直到北京發佈會上的H61穫得的

JANUS大獎,TCL已經在國際設計大獎中屢有斬或,收穫頗豐。

  創新不僅停留在外表,在技術創新領域,TCL的“動態背光調控技術”,第一次使中國企業在液晶電視領域擁有了自己的知識產權,結

束了長期以來中國電視機企業缺乏核心技術的歷史。同時,在數字電視領域,經過多年的技術準備、研究與開發工作,與上周國家剛頒布的

強制標準同步,TCL率先推出了支援中國地面波數字電視標準的接收終端。

  8月30日,在資訊產業部、國家發改委、科學技術部聯合召開的全國資訊產業技術創新大會上,TCL被授予“技術創新先進集體”的稱號

,這無疑是對TCL自主創新之路的又一種肯定,也是送給TCL25週年的一個最好禮物。

  這個榮譽不是虛得。到2005年為止,TCL共有三個國家產品認證實驗室,累計承國家級項目30項,省級項目105項,穫得省部級以上獎

勵99項,主持、參與國內外技術標準制定30餘項。
  
  自主創新路正長

  在北京的發佈會上,李東生把TCL這些年的創新成果總結為三個要素,一是明確的創新戰略。早在上世紀末,TCL就把企業的核心戰略

定位為國際化和技術創新,這是驅動TCL企業發展的兩個車輪。二是完善的創新體系。目前TCL集團層面的工業研究院負責集團基礎性和前

瞻性的技術研發,全球的幾大研發中心負責各產業產品技術的創新開發,近期還將以法國設計團隊TIM THOM為基礎成立集團工業設計院

,作為各產業高端產品的設計平台。三是巨大的研發投入。近兩年TCL的財務狀況並不理想,但是在研發投入上卻是以往的很多倍,僅去年

就投入研發經費21億元,佔其整個銷售收入的4%,對於一個製造企業,這絕不是個小數。

  或許,我們今天來總結TCL的創新成果還為時過早。李東生的總結似乎讓我們有理由相信,25年,應該是TCL創新之路的又一個裏程碑

,我們寧願相信這是TCL從製造走向創造的一個重要拐點。
  
  TCL國際化盤點
  
  成功邁進國際市場

  1998年,TCL第一批從國內市場抽調的國際化先遣隊奔赴越南,開始了他們小心翼翼而有義無返顧的國際化探索之旅。2004年,TCL同時

並購了法國湯姆遜公司的電視機業務和阿爾卡特公司的手機業務,在兩大主流產業迅速躋身歐美,並和跨國巨頭同台競技。從最新的財報顯

示,在全球新興市場,TCL已經成為日韓品牌最有力的競爭者,並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長和良好的贏利。並購阿爾卡特的手機業務,在去年巨

虧和今年國內市場整體下滑的情況下,今年第二季度已經實現贏利。電視機業務,在北美市場,TCL已經實現大幅度減虧,整合效應明顯,

在歐洲市場,由於對市場的反映和決策的失誤,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畢竟是前無古人的創舉,作為率先走出國門的代表,拋開具體的財務數據,我們從企業戰略高度來對TCL的國際化進

行一輪梳理,無論對中國經濟還是對中國企業,都應該大有裨益。
  
  實現全球化產業佈局

  經濟全球化即意味著市場的全球化。從經濟發展趨勢來看,成功的企業基本都是全球化經營的,囿於區域市場銷售和品牌的企業今後將

很難生存。透過新興市場的拓展和歐美市場的跨國並購,目前TCL的電視機業務基本覆蓋全球,2005年,TCL電視機銷售2260萬台,在全球

1.8億台的市場容量中佔據了12.5%,真正確立了全球第一的市場地位,這是我們國家在主流消費電子領域第一次的突破。任何一個跨國公司

在電視機業務領域裏面考慮他的競爭戰略的時候,都不能忽視TCL的存在。這是TCL面對未來市場競爭最為重要的基礎和平台。
  
  企業規模經濟形成

  2005年TCL整體銷售收入516億元,其中海外銷售佔53%,首次超過國內,實現了企業跨國經營的一個基本指標。而且,電視機、手機、

冷氣機三項產品的海外銷售都超過國內,這是中國企業的歷史突破。我們相信,透過規模經濟所帶來的成本優勢將在TCL的整合過程中不斷

體現。
  
  品牌全球影響力迅速提升

  目前,TCL品牌在全球141個國家和地區註冊,以TCL為品牌的產品已覆蓋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新興市場的四十多個國家,TCL品

牌已經成為當地消費者所熟知的知名品牌。即使在歐美等主流國家和市場,隨著湯姆遜和阿爾卡特兩個項目的深入,來自中國的TCL已經引

起越來越多的當地消費者的關注。據《環球企業家》雜誌今年五月份在全球美、英、法、德、加、澳、日、韓八個國家的調查,在沒有任何

提示的情況下,這些國家消費者最熟悉的中國品牌中,TCL名列第八。如不含中國國際航空、中國銀行、中國電信等非產品品牌,TCL則和

聯想、海爾一起成為在這些國家知名度最高的中國產品品牌。
  
  全球資源整合能力空前提高

  國際化經營不僅是市場佈局的全球化,更重要的是全球範圍內的資源整合。各國有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企業必須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支配

和使用資源,才能做到最有效率和競爭力,並使投資回報最大化。全球化的業務格局,使得TCL在全球範圍的各種資源的整合能力不斷提高


  
  初步建立核心技術研發平台

  缺乏核心技術的競爭力一直是困擾和制約中國企業成長和發展的致命因素。由於先天性的缺陷,使競爭力的培養和形成又缺乏一個基礎

的平台。透過整合設在美國、法國、新加坡和中國的全球四大研發中心和4000多名國際化的研發人才,使TCL能夠從中國消費電子企業的技

術商品化層面率先跨越核心技術的積累階段。近期TCL在“液晶電視背光控制技術”、“120HZ技術”和“H61等三款電視機穫得全球設計大

獎”等一系列在技術和產品方面的突破,正是整合全球研發資源的重要結晶。

  而透過阿爾卡特的並購,使得TCL通訊第一次擁有了在GSM方面的核心專利,領取了全球市場的通行證,成為全球在2G和2.5G方面擁有

核心專利的七家企業之一。
  
  初步建立覆蓋全球的產品通路

  在新興市場TCL用時間建立和積累了他們穩定的渠道基礎,而在歐美發達市場,透過原有湯姆遜和RCA的銷售通路TCL迅速和沃爾瑪、

家樂福、百思買等全球頂級渠道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這不僅推動了TCL在全球的渠道影響力,也為未來TCL的多元化產品的全球銷售

奠定了基礎。

  藉助原阿爾卡特和歐美電信運營商的良好背景,TCL迅速建立了和30多家全球主流電信運營商的牢固合作關係,成為目前唯一一家向全

球主流電信運營商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中國公司。
  
  培養和建設國際化人才隊伍

  TCL初期的國際化隊伍都是透過新興市場的摸爬滾打來培養和鍛煉的,這支隊伍今天仍然是TCL在新興市場的主體,這是中國企業國際

化人才隊伍培養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時,TCL透過並購搭建了一個更大的事業舞臺,匯聚了一大批有在歐美本土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的管理、

技術人才,如在TCT的23名高管團隊中,有北美和香港背景的佔40%,大陸本土背景的佔40%,歐洲背景的佔20%。初步建立起來的國際化

隊伍,將在TCL後國際化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系統競爭能力提高

  TCL在國內的成長更多的是靠市場銷售的局部優勢拉動的,但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單靠局部優勢已經不可能建立企業長遠的競爭能力

,這兩年無論是手機還是平板電視機,國產份額不斷下滑,外資品牌全線上揚,就是最好的說明。而TCL透過和真正國際巨頭的業務重組和

對接,使他們在產品開發、供應鏈管理、製造工藝流程、品質控制等諸多環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有機會消化吸收國際巨頭近百年的管理積澱

,為快速提高TCL的系統競爭能力奠定了基礎。
  
  TCL的國際化啟示
  
  首先,國際化是中國企業的發展方向。經濟全球化正在改變我們面臨的競爭環境。經濟全球化意味著市場的全球化,從經濟發展趨勢來

看,成功的企業基本都是全球化經營的,囿於區域市場銷售和品牌的企業今後是難以生存的,這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大環境。同時,各國有

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企業必須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支配和使用資源,才能做到最有效率和競爭力,並使投資回報最大化。

  作為改革開放後最早引進來的消費電子產業,這種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更加明顯,來自全球企業的競爭壓力也更為巨大,形勢也更為嚴峻

和迫切。這個領域的競爭者已在中國本土市場有了多年的基礎和積累,我們原先在市場和文化以及生產成本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已經很難繼續

維持。未來的五到十年,當競爭對手用全球的資源、全球的規模、全球的競爭力來同我們競爭,我們固守中國本土市場的希望將非常渺茫。

TCL通訊這兩年的歷程就是最好的佐證。

  其次,國際化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據2006年1月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從1978年到2005年的27年間,中國國內生

產總值年均增長9.6%,增長了11倍。2005年國際上有些機構認為中國已經是世界第4大經濟體,進出口貿易額達1.42萬億美元,居世界第3位



  儘管如此,中國企業和中國品牌仍然是全球市場的陌生人。

  表面上看,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位居全球第三,但在出口商品中,大部分還是來自外資企業和加工裝配,外商投資企業雖僅佔全國註冊企

業總數的3%,但卻佔全部出口額的57.3%。同時,據商務部統計,我國出口商品中,擁有自主品牌出口產品的企業不足20%,自主品牌產品

出口不足10%。

  我們反觀周邊的日本、韓國的國際化情況。二戰後,日本企業的國際化之路是以豐田、新力等開疆辟土、馳騁國際市場為序幕拉開的。

而韓國則以現代汽車、LG電子和三星等企業集團在全球市場的拓展作為其國家經濟的重要形式。

  所以真正意義的國際化是要透過一批企業走出去,產業國際化,品牌銷售國際化,經營運作國際化,並積累自主技術創新能力,這是中

國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發展和轉型的必經之路。

  最後,企業國際化中的國家作為。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已經不完全是企業自身的戰略,同時也是國家經濟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TCL

和聯想、海爾等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是為所有中國企業未來國際化之路所支付的探索性成本,這對中國經濟體系的全球化具

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實施“走出去”戰略是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國家鼓勵和支援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帶

動商品和勞務輸出,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和著名品牌,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
  
  TCL國際化反思
  
  TCL的國際化進程,尤其是兩大跨國並購重組,使TCL第一次有機會站在全球產業的重要位置來重新審視自己,和世界級企業的同台競

技和並購過程中的碰撞融合,使TCL不能不對自己進行反思。

  與國際化企業相呼應的企業文化。正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係一樣,國際化的企業經營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國際化的企業文化。這

一點上,TCL的教訓值得中國企業警醒。前幾年,TCL在國內的發展非常迅猛,引人注目,在這過程中也形成了獨特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

在某種意義上一定程度地推動了企業的發展。但當國際化項目正式運營後,原有的企業文化已經和初步建立起來的國際化企業不再適應,有

些甚至制約了企業的發展。TCL今年開始推動的企業文化創新工程,應該算是補課。

  跨文化的溝通與協同。由於對不同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的認識不足,在國際化過程中TCL為此付出了昂貴的代價。無論是在

新興市場的印度,還是在歐洲、北美,無論是施耐得還是湯姆遜和阿爾卡特,如何進行跨文化的溝通和協同,是TCL也是所有走出去的中國

企業今天依然還在摸索和探究的課題,這將是我們國際化過程中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國際化的人才儲備。儘管TCL花了很長時間在新興市場培養和鍛煉了一大批本土化的海外人才,但真正具有國際化視角,並具備在全球

範圍進行資源統籌調配能力和經驗的高級人才仍然極其缺乏。這不僅使TCL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客觀上也延誤了寶貴的時間。從這一點說,

TCL對國際化的人才尤其是對高級人才的認識和儲備不充分。

  國際化的戰略規劃能力。儘管TCL在1998年就邁出國際化的步伐,但更多地是從較為侷限的某個環節入手,而對未來產業全球化後的深

入思考和規劃不夠,尤其是對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沒有進行充分的研究和準備,使TCL在面對市場變化時不能及時應對,顯得被

動。TCL在歐洲市場的平板電視領域的遭遇就是一個深刻的教訓。逐步建立與全球行業地位相對應的戰略規劃能力,應該成為TCL的一項重

要目標,也是考驗TCL後國際化時代能否抓住產業機遇實現再次騰飛的核心所在。

  系統的競爭能力。當TTE作為全球最大的電視機企業誕生時,TCL還更多地停留和依靠在局部領域建立的相對競爭優勢,比如製造成本

、渠道創新、人海戰術等較為原始和粗放的經營模式,當面對成熟的歐美市場和更為成熟的競爭者時,TCL在很多方面的缺陷就充分地暴露

無疑,系統的競爭能力有待提升。目前,TCL已經具備了在全球範圍內的品牌、市場、渠道、技術、生產等資源和平台,如何對這些要素進

行系統的整合和高效的應用,是檢驗TCL未來國際化經營能力的核心課題。

  其實,這些問題並不僅是TCL存在,也並不是企業國際化帶來的,而是本身就存在於企業的肌體,國際化象一面鏡子,讓我們對自己看

得更加清楚、更加真切,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正是TCL和中國其他企業在未來國際化道路上不斷成長的攀升之路。

Monday, September 25, 2006

認真的女人最美麗

【夜/頁】





玻璃窗外的山景 隨著夜晚的到來,成了反射鏡裡的背景。

面著 窗 和 書

安藤忠雄 的 都市徬徨


白紙黑字。黑底白文。

強烈的對比,每每在翻過一頁後,總要 停上個幾秒。

正是這刻意的安排,讓讀完一張之後的心情,可以 歇歇腳。


旅行 、思考、工作。

工作 、思考、旅行。


唸完之後,心中卻開始排序,

困 惑
迷 惘
在 夜 與 頁

都是徬徨。

摘錄》美食記者 端出紙上盛宴

【王開平/報導】

拚命三娘吃到吐:能吃,就是一種幸福

美食記者出書,早有前例,不過內容大不同。早年為避免替業者打廣告之嫌,報端美食報導多局限在烹飪主題,巧手廚師廚娘出一張嘴,「

美記」妙筆生花形諸文字,像在《民生報》跑飲食線多年的錢嘉琪,十多年前就有《四季食譜》、《淡中有味》等書上市。

網路暱稱「美寶」(沒飽)的王瑞瑤,和錢嘉琪是「同跑、同吃,但不一定同吐」的換帖死黨。「美記」看來吃遍山珍海味,店家誰不捧出

頂級上好的巴結,幕後慘況只有吞進苦水的心知肚明,錢嘉琪回憶和王瑞瑤闖蕩江湖「猛吃」的苦情夢魘,餘悸猶存。某回到香港採訪「美

食之最大賞」,一天連吃九家餐廳,子夜十一點還坐等主廚上菜。「最慘的一次是到宜蘭採訪,從早上七點的米粉湯、林場肉羹吃起,一路

吃到下午四、五點,羹湯麵飯銼冰果汁到鹽酥鴨。吃到羊肉麵線的時候,瑤瑤終於受不了,蹲在路邊差點吐了出來。」

相較錢嘉琪的中規中矩、與人為善,王瑞瑤這種「拚命三娘」作風,也讓她寫起美食報導充滿直言不諱的「爆料」性格。《想吃》俯拾即是

看得同行替她捏把冷汗又忍不住拍手叫好的「真心話」:「網路票選冠軍的饌王牛肉麵,吃了還想再吃,只不過立刻想再吃的那碗,是濃油

燙香的重口味牛肉麵,桃源街、林東芳、永康街都可以。」永和某知名江浙小館,「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上海人最稀鬆平常的炒年糕,切工紊

亂有條有方,還混雜著咬不動的硬邊」;另一家政商名流逗留光顧的五星級老字號飯店,豆瓣魚竟然未除去最髒的鰓,找來服務生,「服務

生竟以路人甲的態度,瞄了一眼魚便走開。」

「爆料」的麻辣重口味其實只是《想吃》的插曲,靠跑美食跑出好姻緣,與亞都飯店名廚曾秀保締結良緣的王瑞瑤,更在乎引領讀者同好分

享美食看似平易近人卻又曲徑通幽的內行門道,她請出餐飲教父、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step by step圖解示範「支解大閘蟹」三十招,飽啖美

味後,拼回蟹殼,像是原封未動的高明技藝。也前進高檔創意料理,逐一指點宛如風景讓人不忍下箸的美饌,背後有何種用心與創意概念。

品嘗過一口三百元的黑鮪魚握壽司和一公斤進價二十二萬的白松露美味,有「庶民嘴斗」的王瑞瑤更好奇滿街趴趴走尋找陋巷小吃,蚵仔麵

線、米粉湯打擂台,口碑名店一較高下,巡禮宜蘭小吃(吃到吐的斬獲)和艋舺在地老店。書中三十五頁有作者不輕易示人的照片曝光,她

臉上的表情明白告訴你:能吃,就是一種幸福。

愛好美食的名人帶路,分享絕佳賞味體驗

儘管聯合文學叢書副總編輯杜晴惠把《想吃》當成新書《吃出風格》力圖超越的假想敵,跟隨名人腳跡跑遍大小餐廳路邊攤的作者錢欽青,

卻很清楚她和王瑞瑤書寫風格的分野:「王瑞瑤比較像美食評論,有個人主觀的喜好;我的報導比較接近忠實客觀呈現,讓愛好美食的名人

帶路,分享絕佳的賞味體驗。」

由企畫後場換跑道到第一線寫報導,錢欽青提出諸如「名人談住」、「名人談時尚」多個專題,最後中選的是扣緊社會脈動「愛吃找吃非吃

不可」的「名人談吃」系列。曾在「台北之音」電台工作的錢欽青,對這個主題出線應當毫不意外。早年王偉忠在電台主持《台北什麼都有

》節目,最受歡迎的單元就是和暱稱「熊姊」的報社美食記者「空中談吃」,說一口好菜。節目單元後來衍生副產品,兩冊美食導覽書《吃

喝也可以玩樂》(商周出版),打破「餐廳指南有時效性,只能做雜誌做Mook,出書沒人要」慣性迷思,意外賣出高票房,雄霸暢銷書排行

榜引領風騷,也帶動相關類型出版跟風。

錢欽青的高品味,反映在「名人談吃」的「選角」方向上,由外交才子錢復的宴客菜色拉開序幕,一炮而紅,錢欽青偏愛的訪問對象並非政

商名流,而特鍾文化界名人,尤其是作家,「他們比較能說得出名堂」。以美食文章聞名的作家如林文月、韓良露、蔡珠兒、舒國治、李昂

,錢欽青無不一網打盡,而資深美食家逯耀東受訪後不多時就病逝,也讓錢欽青的報導成為臨別一瞥。

瞄準文化人的特色替「名人談吃」的專欄拉開了深廣度的視野,許多讀者在滿足高檔餐廳招牌菜大閱兵的眼睛饗宴,名人談吃的獨門心得更

如釅茶回甘,在味蕾與心頭發酵,如蔡康永「四不一沒有」的美食主張(不吃生冷與辣、不吃莊嚴氣氛、不吃過度精緻、不吃創意及沒有經

過大量處理的不叫美食)、熱愛小吃的舒國治有「恨味精太多、恨豆漿太燙、恨保麗龍碟子太輕」等「小吃七大恨」,星雲法師說:「不能

體會吃一碗麵的好處,也就談不上修行了。」更是耐人尋味。

報紙刊出時,礙於版面篇幅,各家餐廳招牌經典菜色只能精選呈現,專欄結集成《吃出風格》,杜晴惠設法找齊所有美食照片,一覽無遺,

「讓讀者不用面對文字描述邊想像邊流口水,每道菜都有圖片,貨真價實擺在你眼前」。

鋪展「美食共和國」,令人目不暇給的百變風華

不少平民百姓都對「諱莫如深」的頂級奢華餐廳充滿好奇,渴望一探究竟。比起台灣三井、八王子的架勢排場,「美食之都」紐約頂級名店

的派頭,更叫市井小民嘆為觀止:壽司之神高山雅芳開在紐約時代華納中心的「雅」(Masa),是二十多年來登上《紐約時報》四星榜唯一

日本料理店,主廚午餐三百美元起,晚餐五百元起跳不說,最讓人咋舌的門檻是:「須一個月前訂位,訂位時須告知信用卡資料。屆時無法

前來,須兩天前取消,否則處罰一百美元罰金。」除了出手豪奢闊綽的「貴客」,一般小老百姓只能心甘情願隨鄭麗園活潑生動的文字及圖

像導覽書《紐約不吃不可》紙上一遊。

在駐紐約特約記者的頭銜之外,鄭麗園另有一個「外交官夫人」身分,外交圈的伸展觸角廣結善緣,加上追蹤線索深度挖掘的記者性格,讓

鄭麗園三年前意外踏入紐約美食大觀園之後,驚艷有「大蘋果」封號的紐約,果然到處是品嘗不盡的美味,一路吃遍三百多家餐館,寫出圖

文並茂的「美食報告」,大獲讀者激賞。從三百家餐館中嚴選最具特色的七十家代表性名店,《紐約不吃不可》像一攤異國風流水席。

從專賣甜品的Chikaliciious點心吧,到由老倉庫變身具殖民情調誘惑魅力、專賣東南亞小吃的Spice Market,轉進庫藏六萬五千瓶醇酒、酒單像

無字天書的現代歐式料理Cru,還有標榜精緻素食主義的韓風Han Gawi,《紐約不吃不可》充分鋪展「美食共和國」令人目不暇給的百變風

華。

現任美國《美食家》(Gourmet)雜誌總編輯的作家露絲狺賴舒爾,數年前出版過以美食為線索的回憶錄《天生嫩骨》,用詼諧筆觸記錄她

對美食愛恨交織的情結,相信書迷看得捧腹大笑之餘,忍不住肚子咕咕作響。《天生嫩骨》寫到賴舒爾投身餐館評鑑戛然而止,書迷期待她

在新職場大展身手的後續故事,終於在《千面美食家》一償夙願。

寫美食評論最怕「暴露身分」,名人臉露餡,店家小心招待,吃不出尋常真味道,王瑞瑤和她的「美食團班底」就得戴上棒球帽和大墨鏡等

道具「微服出巡」。賴舒爾的遭遇說來更不可思議,她由洛杉磯搭飛機到東岸替《紐約時報》餐廳評論人上任預做準備,鄰座婦人竟然就是

一個盯梢的「深喉嚨」:「你別指望隱姓埋名了。《紐約時報》上登出一篇好評可以值幾百萬。」賴舒爾迫不得已,只得扮裝上陣:拘謹的

退休教師、動人的金髮尤物、頤指氣使的老太太、怯懦樸素的老婦……「人生最重要的莫過於一則好故事」,這是賴舒爾的寫作金言,這一

次她改以自己當年刊出的評鑑文章穿針引線,和盤托出幕後的漏網鏡頭與後續效應。

知名美食作家M‧F‧K‧費雪曾對賴舒爾直言:「除非你是那種野心勃勃、六親不認的人,否則做不了餐廳評論家。」然而愛下廚做菜的賴

舒爾最喜歡的卻是想讓大家分享她做的佳餚,美食成為接著劑。故事結束前,她終於放棄當「我最懂食物,別跟我爭論」的專家,放棄「確

保別人不會把錢浪費在這樣的餐廳」的主流媒體金飯碗,重新用熱愛而非挑剔的眼光,發現面前的美食是如此誘人。

【2006/09/11 聯合報】

摘錄》游世一法拍致富身價十億

財訊月刊 vol.294, Wed, 30 Aug, 2006


  台開案讓寬頻房訊老闆游世一一夕成名,這家在二 ○○○年成立的專業法拍屋仲介公司,六年來發展迅速,資本額從創立時的一百萬

元到○五年增資後的兩億元,股本成長兩百倍,堪稱近年成長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原本準備今年申請上市櫃,想不到因介入台開,掀起政

壇波濤,上市櫃計畫延後。

  游世一和第一親家一起投資台開,帶趙建銘參觀帝寶,以及趙玉柱是寬頻○五年增資時的主要股東,種種情況顯示,游世一和趙家關係

不錯。不過,游世一說,他認識趙家是朋友介紹,帶趙建銘參觀帝寶是為了看它的設計、建材,因為他在宜蘭買地自建,要參考台北豪宅的

室內裝潢,趙建銘也有興趣在宜蘭買地,他是教趙怎麼看房子,至於他本身是專業經營,「不需要靠趙家」。

  股本一百萬到兩億的致富傳奇

  游世一介入法拍市場時間很早,不過,近六年搭上國內銀行不良債權大清倉的順風車,擅長危機入市、對不動產市場嗅覺靈敏的游世一

撿到不少便宜貨,從北到南,只要有不良資產的地方,就有他的蹤跡。像透過AMC買下一批大台北地區不良債權的房子,每戶原價三千萬

元的房子只花六百萬元就買到,後來再以每戶八百萬元賣給仲介公司,獲利三三%。

  不止如此,寬頻房訊全台灣十八個據點,幾乎都是透過法拍低價取得,像位於台中中港路附近的台中重慶店,每坪取得的成本只有三萬

元,整棟也不過三千萬元,現在附近蓋好的房子每坪六萬元。連游世一自己天母的住家也是法拍而來,每坪八萬元,總計一百坪的房子不過

八百萬元;澎湖的飯店、知名高爾夫球場只要價格夠低,也幾乎都是游世一的囊中物。

  游世一的觀念是一間新飯店如果從選地、購地、整地、環境影響評估一直到蓋好,至少要花兩、三年時間,成本可能高達一、兩億元,

但是,在法拍市場可能幾千萬元就能成交,而且,取得後花三、五個月整修、拉皮,就能馬上營業,光是利息就可以省幾千萬元。


對個人而言也是如此,買房子常要用盡一個人一生的積蓄,背著重重的殼,動彈不得,不過,如果買法拍屋就能減少奮鬥至少十年。游世一

舉公司一位會計的例子說,當初她用每坪十八萬元買淡水的房子(九百萬元),可是同時間該地法拍屋每坪只要六萬元,五十坪只要三百萬

元,新屋和法拍屋高達六百萬元的差價,可能就要讓一個上班族奮鬥一輩子。

  住法拍屋、開法拍車

  不過,有不少人認為買法拍屋是買失敗者住過的房子,深怕「風水不好」,針對這點,游世一認為,每個人一生都有起伏,沒有什麼好

介意,他自己不只住法拍屋,也開法拍車,他說,例如一台市價五百萬元的賓士車,有人開了一、兩個月,繳不出貸款,變成法拍車,通常

二五○萬元就可以成交,而且,開了一年以後,還可以四百萬元的二手車價格出售,賺了錢再換車。

  從事法拍後,游世一發現這個市場的資訊相當不對稱,也就是有一大堆人想要買法拍屋,也有一大堆不良債權等著賣,但兩邊常常「等

嘸人」,於是,他從九九年開始建立不動產影像的資料庫,花了三到五年時間把台灣從北到南的每一條街、巷、弄的房子拍照存檔,建立基

本資料,現在只要進入寬頻的資料庫,輸入自家地址,就能看到自己房子的影像,透過這個系統,把想購買的法拍屋資料輸入,立刻就有房

子的影像、詳細資料,不同於法院公告的只有簡單的欄目。

  不止如此,這套系統游世一也取得智慧財產局核發的中華民國不動產廣告買賣影像輔助系統專利,專利權到民國一○九年,有了這項專

利,不動產業者未來要追上他的腳步並不容易,也因此,不少房仲業者都變成寬頻的客戶,游世一戲稱他這套系統是房地產的「股票開盤系

統」、也是不動產的「線上遊戲」。

  買法拍屋的人都知道要選擇法院「點交」的房子比較有保障,但是,游世一的看法不同,他說他個人偏愛沒有點交的房子,法拍屋沒有

點交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有人占用,而占用的人並不是真的要住下來,他們要的就是錢,而法拍屋的價格已經是市價的一半以下,等於已經現

賺五成,因此,只要多花一點錢就可以把占用的人打發,讓房子提早交屋、裝修,這錢為何不花?

對於天災,游世一有一番體認,他說,九二一大地震後,大家對埔里房子很害怕,但是,現在埔里的房子景觀最美,大海嘯後的普吉島也是

如此,「危機就是轉機」,從學生時代發不動產海報起家,廿多年來從法拍市場累積可觀身價的游世一,以此為致富名言,或許對台開案,

他也能用這句話來度難關。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財訊」九月號294期

摘錄》美麗與哀愁(下)

【文/施明雄】

政戰主任安撫著麗珠,她卻提出條件:「施明德不出來,是你們說的,我不相信,如果他不出來,那麼讓我們進去看他是否還活著,如果還

活著,我們就回去。」

政戰主任沉思幾分鐘,現出難色:「老實說,我們這個監獄是國防部機密重地,是不能輕易進去的……」他突然回神,指著我兒子岳良說:

「怎麼樣?讓妳哥哥的孩子進去看看施明德吧。」麗珠答應了。

奔走救夫 跪地陳情

十分鐘後,他們帶岳良回來。「岳良,你見到你四叔了嗎?」麗珠急忙蹲下身子問。「嬸嬸,我不認識四叔。」

最後經討論,獄方准許我進去看明德。明德關在監獄裡的病房內,我一眼就看到躺在病床上的明德。我伸出雙手捧握他虛弱枯瘦的一隻手,

他臉龐透露痛苦的表情,讓我幾乎哭了出來。

「我的龍骨痛得不能動,兩隻腳麻得不能走,真失禮,不能出去見你們……」明德一面道歉,一面很痛苦的說。

「我們能替你做些什麼嗎?」我問。「叫麗珠替我申請,希望能到台東陸軍醫院治療,那兒氣候和設備比較好,你要幫她寫申請書。」

為了申請明德移監轉院治療,麗珠跑遍立法院、監察院遞送陳情書。後來,跪攬到一輛「黑頭車」,有個老婦人走出來接了陳情書。

她是姓曹的「萬年監察委員」,不但收下陳情書,還認麗珠當乾女兒,並將麗珠育女和翻山過海探望丈夫的事,傳送給高雄市國民黨黨報「

中國晚報」大肆渲染,更幫麗珠和明德完成「結婚」的戶籍登記。不久,明德調到台東陸軍八一七醫院。

就在這個時候,被判十年徒刑、刑期屆滿又加三年感訓教育的莊寬裕(後來改姓蔡)出獄了。他看大批台獨政治犯出獄,即將陷入「失業困

境」,遂以設立工廠來幫助難友就業為名,四處拜訪政治犯本人或家屬,籌集資金建廠。他也到麗珠住處,說要幫她申請明德的減刑或保外

就醫,因此住進麗珠家。

15年苦戀 悵然結局

不久,蔣介石去世,我剛好和內人去台東陸軍八一七醫院看明德,我透露一點莊寬裕和麗珠的事,明德還是一副能屈能伸的氣概。他常說:

「蔣介石一死,我就會回家。」也常這麼告訴麗珠,麗珠就是靠這個「理念」而等著。

奈何莊寬裕常在麗珠面前澆熄她的熾熱期望:「施明德在獄中行為不好,絕對無法獲得減刑或大赦,就是蔣介石死了,也無他出獄的分。」

施明德與陳麗珠近十五年轟轟烈烈的情愛史,就毀滅在莊寬裕的手上。凡知道明德和麗珠這段戀情的,不論是親戚,還是當年獄中獨派或統

派難友,只要稍有正義感的,都會出聲惋惜感嘆。

話又說回來,我時時有另外一種思考,施明德在重獲自由後,也許因陳麗珠的離開,才能再度無牽無掛地參與爭取台灣人權,投入台灣自由

民主運動,得以受人尊稱「台灣曼德拉」。

一九七七年六月中,施明德出獄了!那幾天,麗珠天天到我家找明德,問她什麼事,也不回答。明德一回到高雄,未到我家或明珠妹家,就

直接到覆鼎金天主教公墓祭拜雙親。麗珠聞風而至,明德問她來意後,便和她前往三民區公所,一邊辦理出獄政治犯報到與領取身分證手續

,一邊和她簽下「離婚協議書」。

至於分家時明德應得的遺產,包括:民族一路的房產,賣地平分的現金,已依明德獄中交代,一分不留全部登記在麗珠的名下,就當作明德

負擔養育雪蕙、珮君兩個女兒的贍養費及教育基金。

明德瞬間變成一個一無所有的「單身」出獄政治犯,不僅失去初戀女人的情愛,也喪失探視兩個女兒的權利和機會,成了身心空無一物的男

人。

思女心切 颱風何懼

當年七月底,強烈颱風「賽洛瑪」襲虐高雄地區,暴風雨持續十幾個小時,明德那時住在我家,坐立不安地看著窗外風雨,再三拜託我打電

話問麗珠母女平安否。可是電話線路一直不通。

黃昏時風雨稍弱,他不好意思地要求內人帶他去探望兩個女兒,「老四,路況很壞,你看!路上都看不到車子在跑,那你加件衣服,我們下

樓去看看能不能攔到計程車。」內人說。

大門一開,強勁的風夾雜著落葉和雨點,直往室內衝來,與生俱來的父愛,都寫在思女安危的明德焦急的臉上。

過了約莫二十分鐘,內人畏縮顫抖著回到家裡:「等這麼久,都沒計程車停下來過,老四他要騎機車載我去。」內人說。

「這種風颱天,老四,他也不曾騎過機車……」我真擔心。

內人邊說邊拿起車鑰匙,那時我們騎的是一百五十西西偉士牌機車,十五年來明德連摸都沒摸過,竟然要在颱風天騎它探視愛女。

後來內人告訴我,一路衝過飛落的樹葉,壓克力招牌碎片幾次近乎砸到他們,明德初次騎機車加上在疾風裡行駛,搖搖晃晃讓她提心吊膽。

終於到達目的地,明德說:「三嫂,妳去敲門吧!我先躲在牆柱後面,以免她們一看到是我,就不敢開門相見了。」

的確,做為被她們母親捨棄的孤獨「父親」,他有千百般的無奈,尤其對一個從不將心境上、身體上苦楚表達出來的男子漢;壓抑著無處釋

放的「父愛」,如果再被誤解是個「窮途潦倒」的出獄囚徒,是否有登門冀求何物的嫌疑?

內人先按門鈴,又在鐵捲門的信箱蓋上拍打幾下,如此反覆了好幾分鐘,才聽到孩子的聲音從鐵捲門的信箱口傳出來:「三嬸,我媽媽去台

中了。」

鐵捲門無電只好用人力推上去,內人幫忙開了門,那時阿蕙十七、八歲,讀高中,珮君約八、九歲,一前一後站在門口。內人向背後指著一

半身軀還隱避於牆柱,其實已緩緩向前移動的明德,「妳們爸爸來看妳們,擔心颱風天有沒有怎樣……」

明德終於站到女兒面前,輕聲喚著:「小蕙、珮君!」內人後來回家說,她因為心酸,躲到一旁暗自流淚去,不知父女三人談了些什麼。

悲歡已矣 寄語祝福

施明德後來因美麗島事件再入獄,數度因抗議陳文成事件、林義雄家人血案而絕食。一九八八年八月,大哥響應明德獄中的絕食,心肺衰竭

而亡。

在加拿大受政治庇護的我和內人,回台奔喪,一下飛機即趕到三軍總醫院,申請接見囚禁在病囚押房的明德,聽他吩咐辦理大哥的後事。得

知他多年來不僅見不到兩個女兒,更沒有一張她們的照片,他希望我們夫婦幫忙拿到終日思思念念的女兒照片。

麗珠曾來參加大哥明正在高雄的追思禮拜,事後,我邀請她們母女和大哥的獨子越騰吃飯,飯後我拿出相機以「希望留影帶回僑居地做紀念

」為由,拍了好幾張。那時雪蕙已讀大學即將畢業,珮君也是亭亭玉立的窈窕少女。隨後寄給在獄中的明德,不知這幾張得來不易的照片,

他是否還留在身邊?

人生有幸和明德結為兄弟,自青春學生時期就知道他與麗珠從認識、戀愛、生女到入獄的點滴,以及麗珠癡等戀人出獄的十三年後,卻恩斷

情絕辦理離婚結局的經過,回想起來怎不令人唏噓。

我們年齡瞬即逾越一個甲子,生命苦短,在愛與恨的過程中,我們能體會出什麼辛酸和歡娛滋味?今天,我寫下這些文字,特別要向遭遇時

代政治迫害的施明德和陳麗珠致敬。

故事的盡頭,祈望慈悲的上蒼,賜福受過苦難的人,願他們各別都有幸福的生活,祝福了!

【2006/09/07 聯合報】

摘錄》李鴻章最後的奏摺

【張作錦】

有些人把「愛台灣」視為自己的「專利」。而且有權指控別人「賣台」,是「李鴻章」。

譬如,2003年,綠色民代不滿中共在世界貿易組織中對我的態度,認為駐世貿代表顏慶章抗拒不力,責他損害國家利益,是「現代的李鴻章

」。

這些人說這些話,只是習慣成自然,只是逞嘴巴的一時之快,未必從歷史書本上了解到多少李鴻章的事。

李鴻章於1870年接替他的老師曾國藩出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即努力朝國家現代化的路上走。他推行的各種新政,不僅追求船堅炮利,還

想振興實業、發展經濟,甚至要改革吏治,並從教育和人才著手奠國家轉弱為強之基。無如民間知識太淺,朝廷暮氣太深,很多建設推不動

。譬如,因「風水」而不能築鐵路,因建頤和園而挪用海軍購艦經費。甲午敗於日本,是國家總體力量不如人,不僅不是某一單項原因,尤

不能把全部責任加諸李鴻章個人。

任馬關議和代表,李鴻章哪裡願意?但日本指定非他不可,朝廷命令他非去不可,他在日本幾乎死於刺客的槍下,但「宰相有權能割地,孤

臣無力可回天」,兩句詩幾乎毀了李鴻章的半生勛業。

義和團引來八國聯軍,京師淪陷,后帝出走西安,又要由李鴻章來收拾殘局。 1901年9月7日,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簽字。喪權,外國軍

隊得駐紮北京;辱國,賠款四億五千萬兩,那時中國有四億五千萬人口,列強之意在於,「人均一兩,以示羞辱」。國家已近瓜分豆剖,不

簽行嗎?

李鴻章以帶病之身,簽完字回到住處即大口吐血,終於不起。他在病榻上上奏朝廷:

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深痛巨,薄海驚心。今議和已成,大局穩定,仍希朝廷堅

持定見,外修和好,內圖富強,或可漸有轉機。

七十八歲的李鴻章走了之後,朝廷似乎仍舊沒有什麼「定見」,國家也就終於沒有「轉機」。

李鴻章死後兩個月,梁啟超寫出情文並茂的《李鴻章傳》,流傳至今不輟,去年台北立緒出版社還發行新版本。梁啟超認為,李鴻章必為數

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必為十九世紀世界歷史上一人物,均無可疑也。梁啟超說他「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

遇」。一位歷史學家指出了他的不足,但也為他說了公道話。

李鴻章一邊吐血一邊寫出最後的奏摺,主要建議朝廷「外修和好,內圖富強」。這不僅是對大清王朝的忠告,事實上也應是萬國列邦的「共

同守則」。一國若既貧且弱,又在寰宇中孤立無朋,即使不亡於人也會自我窒息。

歷史不會重演,只有愚人重演歷史。今天的台灣,又走上清末的舊路。既沒有「內圖富強」———把原有的家產揮霍殆盡,使台灣的窮人愈

來愈多;尤沒有「外修和好」———與鄰國如新加坡、印尼的齟齬不說,跟支持台灣最力的美國也漸生嫌隙;至於和大陸對立之嚴重,更是

台灣安全的最大隱憂。

陳水扁言行之乖張,每令人愕然;施政之茫然雜亂,尤令人費解。他為什麼要把台灣弄成這個樣子,究竟目的何在,居心何在,是大家都在

問的。

希特勒在歐洲殺了六百萬猶太人,一位哲學家說,悲劇不僅在此,悲劇更在怎麼會容許這種事情發生。

台灣怎麼會有陳水扁領導的這樣的政府,而且又這個樣子執政了六年。群眾在「倒扁」之餘,是否也應反躬自問?

【2006/09/07 聯合報】

摘錄》雅言出版社負責人顏擇雅 單打獨鬥可以做多大?

文|游惠玲 攝影|吳毅平 2005-02-02

在廝殺激烈的出版市場中,顏擇雅的一人出版社憑什麼獨霸一方?她的單打獨鬥功力,又是怎麼訓練出來的?

雅言出版社負責人顏擇雅 單打獨鬥可以做多大?

「確認暢銷書的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咱們商場上見。」這句帶著大俠口吻的豪氣話語,出自於顏擇雅的口中。

本名顏秀娟的顏擇雅個頭不高、聲音略低,但說話速度迅捷、邏輯清晰,來自於飽讀詩書的能言善道寫在自信的臉上,話匣子一打開就引經

據典、滔滔不絕,「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她的真實寫照。

一本書崩潰大中國

一般讀者當然不會對「顏擇雅」這個名字有印象,她既不是暢銷書作家,也不是電視上的說書主持人,更不是雜誌社總字輩的人物,不過若

是提到由她所創立的「雅言文化」曾經發行過《中國即將崩潰》《一中帝國大夢》《魔鬼詩篇》及最近的《優秀是教出來的》等書,許多人

就會頻頻點頭了。

2002年春天,正當全球媒體及企業都一致看好大陸市場時,由章家敦所著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書熱鬧出版。這本全然看衰中國的代表作,

以逆向操作的姿態,在當時競爭激烈的書市中勝出,再度炒熱了台海話題,也在章家敦和大前研一來台辯論宣傳下引起媒體熱烈報導,帶給

讀者對於中國熱不同面向的全新思考。

當時看準了書市的詭譎變化,決定要在時代洪流中逆向而行的,就是雅言文化的顏擇雅。《中國即將崩潰》是這家一人出版社的第一本書,

顏擇雅自己是老闆、版權人員、編輯,同時也身兼行銷,獨力將《中國即將崩潰》推向「金石堂2002年度的10本『最具影響力的書』」之一

,跟遠流的《從A到A +》、天下文化的《大象與跳蚤》及商周出版的《下一個社會》等大型出版社的出版品齊名。一人出版社,也能成就暢

銷好書。

一人出版社撼動社會

去年底,《優秀是教出來的》一書在教育界引起了廣大的討論與迴響,透過顏擇雅奔波於各中小學校之間的經驗分享與宣傳,出版僅5個月

就有12萬的銷售佳績。這家一人出版社成立近3年只出版過8本書,其中就有6本引起了社會上的話題與討論。

「很多人說出版業是門檻相當低的行業,但我想那指的是資本門檻,我必須說,這是一個資本密集度低,但是才能密集度高的行業。」顏擇

雅慶幸成立出版社的資本額不高,才能讓這家一人公司屢創佳績。很多人都欽佩顏擇雅單打獨鬥的勇氣,但說話向來俐落的顏擇雅卻反倒會

告訴你:「我才佩服你們有留在公司體制內的勇氣。」

「出版難的是,要如何對讀者解釋閱讀它的理由。」這是顏擇雅在出版業幾年來的心有所感;而究竟一本暢銷好書的背後,需要出版人哪些

樣樣俱全的十八般武藝?閱讀顏擇雅的過去,就像是挖到一本足以稱霸武林的武功秘笈般令人驚喜連連,不過這身苦練得來的好功夫是歲月

的累積,並非一蹴可幾。

100個單字背出優秀

「我一天背100個單字。」談起學生時代刺股懸樑的歲月,顏擇雅一點也不諱言。十多年前,高中才念了3個多月,她就隻身遠渡重洋,到美

國當起了小留學生,也開始人生第一次「鴨子聽雷」的生活。

為了早日跟上進度,顏擇雅自然比其他人更加用功,每天100個單字的累積,讓她在高中畢業時,就背完了整本字典,再透過不停的閱讀與

寫作將字詞活用,直到它們內化為止。那時顏擇雅更嘗試以英文寫詩、創作小說,而這一路的努力與對文字語言的興趣,讓她在高三時成了

校刊主編。

「我是個有偏見的人,我承認。」對於這個一般人不想認帳的負面詞彙,顏擇雅卻很大方地坦承。其實主觀與偏見來自她博學的見地,如果

你從顏擇雅口中聽見:「我覺得法國的當代文學很爛,我覺得法國人很虛偽。」或是看到她在《民生報》「閱讀筆記」專欄對余秋雨的評論

,一點也不必驚訝,關於這些主觀認定,顏擇雅可以洋洋灑灑寫出一大篇論文來闡述她的看法,而你幾乎找不到一點兒反駁的漏洞。

就是這樣的犀利與主觀,讓顏擇雅能夠在時代洪流中逆向思考,在中國熱正火紅時,她出版了《中國即將崩潰》,對當時的台灣社會產生了

衝擊與影響;而《優秀是教出來的》一書,以淺顯、易懂又實用的姿態,得到了許多家長與父母的迴響,用最簡單的道理打動人心,讓教育

回歸基本面。

3封越洋信成就實力

「可以回來作出版真是太高興了,那時候唸研究所,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可以幹嘛?」那一年顏擇雅27歲,因為一篇驚為天「文」的試譯稿

,而被當時的迪茂國際出版公司延攬回台灣,連機票都替她買好。當時的顏擇雅於是開心地結束博士之路,連行李都沒收就回到台灣開始另

一段人生。

顏擇雅第一份工作的職稱聽起來很夢幻——「International Coordinator」(國際事務協調人)。「打雜的!」是她對於這份工作的闡述。當時

顏擇雅的角色照理說是國際窗口,不過當一天實際上只有3封越洋信需要回覆時,她於是當起了救火隊,哪兒有事要幫忙就往哪兒跑,慢慢

地,也就累積了一身行銷、企劃甚至翻譯的好功夫。當時迪茂曾經出版了《理性與感性》一書,搭上了李安電影的熱潮,也創銷售佳績,譯

者就是「顏秀娟」。

回國第2年,顏擇雅參加了第8屆「梁實秋翻譯獎」詩作翻譯競賽,得到佳作成績,當時講評人余光中的評語是「顏譯的〈指引〉缺點是詩行

的長度參差不齊,未能追摹無韻體的格律;優點則是流暢自然,韻味十足,在得獎諸譯之中最像創作。譯者顏擇雅顯然有寫詩的潛力。」余

光中閱詩無數,說得一點都沒錯,在高中時期,顏擇雅投稿到《藍星詩刊》的詩作,就已經被收錄在爾雅所出版的《七十八年詩選》中了。

10倍價差消弭文化差異

結束迪茂2年多的工作生涯,顏擇雅到時報出版擔任「版權室主任」的工作,正式開始了終日與書為伍的日子。「大公司是相當容易廣結善

緣的地方。」顏擇雅像是位得道高僧般,泰然自若地說,她笑稱自己沒有欺負過人,因此願意幫助她的人還算多,而這些廣結的善緣自然也

成為雅言文化無形的創業資本。

新作《優秀是教出來的》就是在顏擇雅獨到眼光下,勢在必得的戰利品。

在時報出版擔任「版權室主任」的4年間,顏擇雅就經常廝殺於爭取版權標價、競價的紙上戰場中,讓她對每一家出版社的出價狀況全都瞭

若指掌。當她一旦決定買下《優秀是教出來的》,自然也就勢在必得。一個比《中國即將崩潰》高出10倍的價格,讓顏擇雅以最佳條件勝出

,順利取得《優》書版權。

我們現在看見的《優秀是教出來的》中文版,其實也是在作者的同意下,經由顏擇雅「動過手腳」的版本。翻開書中「超基本第31條」規則

,寫的是「接受別人的服務要惜福」,眼尖的讀者會發現英文版寫的是「在飯店房間裡,要留小費給為你清潔房間的服務人員」(In a hotel

room, leave a tip for the hotel workers who clean your room),不過因為台灣全然沒有付小費的習慣,這種因為文化所產生的差異,也就在顏擇雅的

巧手下,不著痕跡地消失。

顏擇雅的出版偶像是美國國父「富蘭克林」,因為在那個19世紀中期的美國拓荒年代,這位英雄出版了當時普羅大眾最需要的家庭醫藥指南

、法律指南等書。「那不是改變世界的書,卻是最有意義的書。」而這也是她出版《優秀是教出來的》一書的理由。


出版界奇女子 顏擇雅以實力闖出一片天
丁文玲

她,身材嬌小、皮膚白皙,外表樸實無華,許多朋友描述她像個清秀的小孩,開出版社、寫作、翻譯、演講讓她樂在其中,不以外表取勝

,憑藉著真材實學及努力,讓她享有口碑及推崇。

在國內的出版界,顏擇雅是個傳奇,她以「校長兼撞鐘」的方式,開設了一家重量級的「單人出版社」,從選書、編輯到行銷,顏擇雅全

部一人包辦;她對書籍的熱情與知識,每每令友人讚嘆;在書商的眼中,顏擇雅出的書「保證暢銷」,精準的出版嗅覺更是叫人懾服。

出版書籍 屢屢引爆話題

2002年,從美國留學歸台已有一段時間的顏擇雅,在累積足夠出版經驗和判斷之後創立雅言文化,陸續出版包括:《中國即將崩潰》、《

一中帝國大夢》、《魔鬼詩篇》、《優秀是教出來的》、《如何移動富士山》、《世界是平的》……等書,不僅暢銷,也屢屢引爆話題,社

會迴響甚大,除此之外,她十餘年來勤於翻譯、寫作,一枝好筆更贏得人們的喜愛,無論是專欄文章、評論或譯著,都享有一定的口碑以及

推崇。

近年來,顏擇雅再跨出另一步:受邀涉足廣播、演講領域,犀利獨特的觀點、知識淵深,加上口若懸河,讓她又增添了一項名嘴的封號。

沒有博士學位、不以外表取勝、不利用柔弱或退讓博取好感,顏擇雅是少數因為真材實學以及努力而登上檯面的女性,整個人散發高自尊

,帶著一點勢不可擋的驕傲。英文名字為「Joyce」的顏擇雅精采光芒,近年來更進一步向廣播延伸。

主持節目受好評 粉絲屬性不限

在每兩週固定一次的News98「張大春泡新聞˙Joyce時間」裡,顏擇雅會發表對科技新知、醫學、國際財經與教育議題的最新觀察,她經常

旁徵博援中外名著,思考途徑如孫悟空般天馬行空,看法卻鞭闢入裡、痛快淋漓。幾年下來,她擁有廣大的聽眾群支持,許多人甚至會寫信

或寄電子郵件來向她討教,其中包括:老先生、家庭主婦、學者……等各種不同年齡與職業的人士。

通常廣播人會吸引與自己意氣相投、「磁場」相近的「粉絲」,顏擇雅卻老少咸宜,彷彿沒有界限一般。這樣一位聲音中性、言談不刻意

討好群眾、甚至經常大放逆耳論調的女性,竟能締造並維持如此高的收聽率,實在讓人相當驚訝,也跌破廣播圈的眼鏡。

以性格火爆剛烈聞名的著名作家張大春直言,許多人誤以為他這些年會因為政治跟朋友翻臉不連絡,會有這種想法,其實是不了解民主素

養,張大春表示,顏擇雅的政治立場與他堪稱最對立的,兩人卻能維持君子之交這麼久,成為最好的朋友,甚至固定在空中對談,就是因為

顏擇雅擁有絕佳的民主素養與風度。

小說家季季看顏擇雅,說:「在工作上,她像一隻超冷靜的獅子(她是獅子座),永遠精準的注視著前方,對於她要出的書,判斷從未失

誤。在生活上,她是她那個年齡層的稀有動物,文字精簡,個性古典,不停的飽讀文學經典與現代作品。

但她也具備小說家的特質,

有時還像個童心未泯的孩子,對所有的八卦保持高度的好奇和懷疑。有一天她可能寫出一部長篇小說,不過也許不是由她自己出版。」

文學課程別出心裁 佳評如潮

顏擇雅的讀者、聽眾可能不知道,她私下與文壇或出版界友人相處時,更加坦率鋒銳,她對群眾其實有著一份格外的溫柔。畢業於美國加

州柏克萊大學比較文學系的顏擇雅,要赴台北縣蘆荻社區大學開課之前,花費許多時間精力,特別針對前來聽講的社區爸爸媽媽、農家子弟

、年紀大的長輩……等,設計了一整年別出心裁的文學課程,深入淺出融會契軻夫、福婁拜……等文學研究生都不見得熟悉的名著,反應相

當熱烈,她曾於中山堂堡壘咖啡廳、在台北市新舞台靜思書軒舉行的長期講座,也都是秉持著她想讓經典普及、盡公民義務的理想。

五月時,顏擇雅十餘年前完成的譯著、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的代表作《理性與感性》(時報)重新出版,顏擇雅的翻譯多年來被「珍迷

」們公推為最佳版本,此番再次出版,顏擇雅慷慨捐出她收藏的珍.奧斯汀限量紀念馬克杯,並且發揮她童年時蟬聯電視機智問答冠軍的天

份,寫出一份關於珍.奧斯汀的有趣問答,與文友讀者們同樂,讓「珍迷」一較高下、氣氛相當high,博客來書店的網站上,甚至可見到讀

者的評語:「譯者對這本書有愛。」

顏擇雅回憶,小時候,她因為個性分明,偶爾會招致某些老師的莫名厭惡,罰站是常有的事,成績單上的評語不是「品學兼優」,而是「

自有主張」,高二隻身前往美國求學時,她也是那種背字典、流連在學校圖書館與書店、外人眼中的書呆子;雖然某些人經常會對她油然而

生:「性格孤高僻怪」的錯誤成見,但是她仍對人們充滿希望、喜歡帶著熱情聆聽他人,並且抱持著有機會就要盡力服務大家的唐吉軻德騎

士精神。

收藏品來源及歷史

都能如數家珍

顏擇雅說,她希望未來每兩年能培養一項新的興趣,出版恰巧可以滿足她無窮探索的好奇心與需求。「我喜歡那種住在一本書裡面的感覺

。」形容自己從事出版、寫作、翻譯、演講,好像瑞士鐘錶匠似的樂在其中,詩作曾經收進國內重量級詩選的顏擇雅,有時沉浸在無可救藥

、詩人式的浪漫氣氛時,就會脫口喃喃吟唸起英詩,她也收集了無數的作家馬克杯與郵票,每一個杯子、每一方小小的郵票,她都可以介紹

一長串來源與文學歷史,讓外人不禁要嘆道,「如數家珍」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在顏擇雅的集郵簿裡,美國出版家富蘭克林的郵票是她的最愛之一,富蘭克林只有小學一年級的學歷,卻在日後被公認是最有學問的人,

富蘭克林除了出版之外,也創辦了美國第一所非宗教大學、消防隊與郵局,他永遠都想做些什麼來改善世界,更把出版當成他學習 的學校

;顏擇雅期盼自己也能效法這位偉人的精神,充分發揮一個出版家對世界的愛。

摘錄》包益民的私房創意書

攝影/李芸霈/30雜誌

  《ppaper》的發行人、包氏國際創辦人包益民每年花在買書的預算上就高達200萬元,每到一個國家,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逛書店,看

看有沒有與設計相關的書籍。

  學的是平面設計,包益民對平面書本有執著的偏好。在美國著名設計學院羅德島設計學院(College of Rhode Island)念書時,他更學到如

何設計一本書籍的技巧,所以包益民買書、選書的方式很特別,並不是一般人買書看內容就好了,從書的材質、編輯,到書的設計方式都是

他選書的重點。

  自信關於藝術與設計書籍的蒐集功夫在台灣數一數二的包益民,要為30世代開出十本創意書單,他認為:「用不同角度看人生,是創意

人能夠貢獻的最大東西。」

  一本書看三種層次

  我是學設計的,很容易就想看一些與設計相關的書,而且也大量蒐集,在我看來,一本設計佳的書,不只是內容好,也應該是一本設計

得很好的書,所以就算是一本醫學書籍,只要它設計得很好,我也會收藏。

  關於閱讀設計書的層次,不是只看書的圖片或是了解設計潮流就好,還要看它是不是一本設計得很有意義的書,因為它會帶給你不同的

感動與觀點。買書對我來說有三種好處:一是在商業上可以提供靈感給我;二是書本身可以給我新的思考方式;三是整本書是怎麼設計的。

所以看一本書我是用三種不同方式來看。

  從頁碼看設計功力

  至於怎麼向一本好書學創意,首先,你一定要先學會欣賞書籍的頁碼,辨別一個好的設計師的功力,就是最先看他怎麼安排頁碼。通常

一般人不會注意頁碼,但這是設計師唯一可以玩得非常瘋狂,卻又不會影響整本書的地方。所以懂設計的人會知道他對頁碼的需求,連頁碼

都設計得很好的話,基本上整本書都會是一本很有創意的書。

  封面是編輯的結論

  其次,好的設計書籍絕對是從裡面做到外面,封面絕對是最後才設計,但是台灣的書籍常常先做封面,而且並不是考慮書籍內容之後做

出的結果,字體也亂放。但是國外真正好好做書的人,是先把裡面的編輯問題解決,封面是編輯整本書之後的結論,才會有一氣呵成的完整

性。而且我認為平面設計最高的境界,就是用最簡單的方式把最複雜的功能解決掉,台灣很多業主常常小看讀者的智慧,習慣把簡單的編輯

弄得很複雜,光是在字體上就會加太多顏色、一大堆的字型變化,讓人眼花撩亂,真正好的設計應該是料加得最少,卻能做出最多變化。

 一本好書一次啟發

  我覺得印刷紙張還是很奇妙,透過紙張的接觸也是一種知識的傳達,這是電子書無法取代的原因。學創意就是要用不同的眼光與想法,

看書是一種累積而來的訓練,看久了你的品味就會養成,自己去想創意,不見得各種招數都會想到,但是透過這些大師出版的書籍,他們可

以教你用什麼角度去看世界,每一本好書都是一種靈感的啟發,對我來說,讀書是我每日必做的功課,何況書又不用電池所以它不會故障,

當然除非是掉到水裡面。

  所以創意產業就是你愈知道怎麼用創意賺錢,你就愈可以用創意來賺錢;你愈不會用創意,你就愈不會賺創意的錢。

  包益民的10本私房創意書

  1.《Andy Warhol Fashion》

  作者:Chronicle Books LLC Staff

  推薦原因:一般人對普普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印象不是番茄罐子就是瑪麗蓮夢露的複製畫,但是這本書蒐集的是他的素描

畫作,你會很驚訝他的功夫真的很紮實,美感非常夠,這是不容易見到的安迪‧沃荷的一面,任何從事設計或是時尚、廣告的人都可以看看

,內容太豐富了。

  2.《Karel Martens: printed matter/ drukwerk》

  作者:Princeton Arch Staff, Robin Kinross

  推薦原因:這是荷蘭設計師Karel Martens的攝影作品,同時他也是全世界十分著名的設計師,我買這本書有兩個目的:第一是他的作品

向來很有趣;第二是這本書編得非常有趣,他的頁碼設計在書頁的邊緣,還代表三種不同的意義,既大膽又精細。

  3.《The Best Book Design 1994》

  推薦原因:這是荷蘭設計學會每年都會出版的年鑑,每年選出三十本他們認為今年出版的最好的書籍,然後透過年鑑來介紹這些好書。

我個人覺得1994年這本年鑑是我最欣賞的平面設計書籍,它用一條軸線來編輯這本書,所有的內容都對準這條軸線,這是設計功力上的極致



4.《Nadav Kander: Beauty!|s Nothing》

  作者:Nadav Kander等

  推薦原因:Nadav Kander是我過去在耐吉公司上班時就認識的著名攝影家,他專門拍大型相片,所以欣賞他的作品也要有一點錢。這本

攝影集中,他選了一些平常別人不輕易看到的作品,看完這本書等於是跟著他到世界各地旅遊,而且他的人物拍得極好,相當值得一看。

  5.《Massive Change》

  作者:Bruce Mau, Jennifer Leonard

  推薦原因:Bruce Mau是一個平面設計師,他的特色是專門做與社會議題有關的東西,透過平面設計讓大眾對社會多一點關注。這本書他

拍出目前影響全世界的趨勢究竟有哪些,而且他還商請其他人來幫助他撰寫文字與編排,既有分析圖也有相片和文字,討論如何設計我們的

生活。

  6.《7 Reece Mews: Francis Bacon!|s Studio》

  作者:Perry Ogden, John Edwards

  推薦原因:Francis Bacon是紐約著名的畫家,一般人都是看到這些畫家如何創作,但是從沒有看過他們背後生活的點滴,這本書就是介

紹Francis Bacon的工作環境,每張攝影照片都漂亮得可以當壁紙,而且充滿了生命力。

  7.《Food By Design》

  作者:Antonio G. Gardoni

  推薦原因:這本書基本上是在講二十五道食譜,由世界上二十五位最有名的設計師與建築師推薦,包括菲利浦‧史塔克(Philippe Starck

),它有不同的設計來談食譜,後面還介紹他們的設計作品,這種食譜與設計的連結是很有趣、特別的。

  8.《Wolfgang Tillmans : PHAIDON》

  推薦原因:Wolfgang Tillmans這位藝術家透過攝影來表現他的藝術,他是少數能夠把一般生活當作藝術品在拍,他的素材也是一般生活事

物,甚至連攝影器材都是用傻瓜相機拍的,但是他能夠把平凡的東西拍得很不平凡,給予我相當大的震撼,我也希望能做到這樣。


9.《Candida Hofer Libraries》

  作者:Umberto Eco

  推薦原因:這名德國攝影家專門拍大型室內建築物,這本是他拍攝世界各地的圖書館,他不但讓你看到全世界圖書館是如何裝潢的,也

看到關於圖書館的燈如何打光、氣氛如何營造,他把書籍拍得這麼漂亮,我就很想買他的底片,將照片放大來布置整座牆。

  10.《Ghetto》

  作者:Adam Broomberg, Oliver Chanarin

  推薦原因:這是在講十二個當代街頭的故事,在非洲各個貧窮國家所拍攝的,雖然主題是貧窮,但是他詮釋的角度特別有趣,甚至讓你

覺得很fashion,有些地方像是監獄及精神病院,都是很難得一見的鏡頭,讓你看到社會各階層是怎樣在過生活的。

摘錄》熱狗的獨立精神

王飛仙  (20060914)

根據我自私隨便不公正的抽樣調查,乍到芝加哥的朋友,除了堅持前往公牛主場朝拜喬丹銅像外,十有八九也指名要一賭麥當勞旗艦店的

真面目。

「啊﹣去什麼麥當勞?」我總是好言勸阻。「吃熱狗!熱狗才是芝加哥速食的王道!」

你可以在世界各地的麥當勞裡找到兩個一模一樣的麥香堡,卻無法在芝加哥的小熱狗舖裡吃到滋味相同的兩個熱狗。散佈在芝加哥大街小

巷的獨立熱狗舖,總數其實超過任何連鎖速食店在大芝加哥區分店的總和。在狹小的店舖裡,點菜像是拷問犯人的胖阿伯,快手作出的熱狗

堡,才是芝城速食的真正主流。

正統的芝加哥熱狗,須在罌粟子麵包與純牛肉熱狗上,將洋蔥丁、番茄片、酸黃瓜、螢光綠的甜酸醃瓜末、漬小辣椒、芹子鹽以及黃芥末

,滿滿堆成一座小山。雖說眾家的熱狗幾乎都來自Vienna Beef,但因水煮或煎烤的技術差異,各色醃菜的來源不同,顧客又可依照個人好惡

組合配料,每一份熱狗都有自己的性格。

紐約人常批評我們這種酸辣交加的小山式吃法,乃是芝加哥暴發戶一貫的混雜沒品,但芝加哥熱狗的豐富配料,其實是庶民對庶民的體

貼。這種熱狗是經濟大恐慌最黑暗的時刻,當銀行家從高樓跳下來自我了斷時,芝加哥的東歐移民在街頭上發明出來的。由於以便宜的價錢

便可獲得有麵包、肉與蔬菜的完整一餐,自此深受喜愛。

我們被這庶民的體貼寵壞後,便非常同情陽春熱狗。芝加哥恐怕只有球場的叫賣小弟才提供如此可憐的東西吧。夏天在白襪球場目睹這樣

一個熱狗悲劇:不想離開座位的大叔,招來小弟買了一份。打開錫紙,濕麵包夾小熱狗,這時小弟卻遞來一包番茄醬!芝加哥熱狗基本教義

派堅持,只有小孩和觀光客才會加破壞風味的番茄醬。大叔一手熱狗,一手番茄醬,眼眶發紅地嘟噥著:

「這樣不能吃啊……」

(作者部落格名稱「海兔堂 Sea Hare」,網址: http://blog.yam.com/fhwang/)

摘錄》謝金河越洋訪談日本NEC社長

財訊月刊 vol.294, Wed, 30 Aug, 2006

  偉大的企業總是會有一個偉大的身影籠罩。如同松下幸之助幾乎等於是松下電器的代名詞,提到新力總是會聯想到前任社長出井深之這

位強悍改革者。而講到NEC,擔任社長及會長時間長達十八年之久的關本忠弘則被譽為是NEC的「中興之祖」。

  關本忠弘把NEC從一家年營收約數千億日圓的公司,拉拔成年營收逼近五兆日圓的超級企業,並躋身為日本一流總合電機株式會社行

列。

  從維修電話生意做起的NEC,在「關本時代」裡,揮著C&C(電腦與通訊齊頭並進)大旗,不但使NEC在八○年代末至九○年代

初之間雄踞全球半導體霸主地位多年,NEC在市場推出各種個人電腦、伺服器、路由器、電信交換機、自動提款機以及種種網絡產品,抓

住每個高科技成長浪頭,一度使NEC成為日本最受矚目的高科技企業之一。

  揮別關本忠弘時代矢野薰挑戰大

  然而,在位長達十八年的關本在NEC內樹立起難以挑戰的權威,在他任會長最後數年做出的一些不當決策,儘管遭到內部反對聲浪,

仍在其頑固的意志下遂行而鑄成大錯。其中最令人不諒解的是,八○年代,IBM開放架構的個人電腦橫掃全球,逼得抗拒最力的日本電腦

廠商也不得不倒向IBM開放架構PC之際,關本仍一意孤行,力守NEC獨特規格的PC 9800系列產品。等NEC覺悟到IBM開放架構P

C潮流已勢不可擋,直到一九九八年才推出相關產品時,已經痛失市場先機。

  關本任內決定金援並購併美商PC零售商百克貝爾(Packard Bell)亦被視為一大敗筆。這樁交易原本遭到NEC內部極大反對,但礙於

關本強大威望,令當時營運已露出敗象的NEC只有硬著頭皮幹。購併百克貝爾這樁決定最後令NEC付出慘賠十幾億美元代價,甚至還因

此退出美國PC市場,元氣大傷。

  九八年,關本因為捲入防衛廳電腦及通訊設備採購醜聞黯然辭去會長一職,但仍擔任NEC最高顧問。之後,NEC歷經西垣浩司與金

衫明信兩位社長,但任期均未做滿就因「健康因素」等不明原因去職。日本企業觀察家認為,NEC近年來高層人事更迭,與關本之後的人

事鬥爭擺不平有相當大的關係。


矢野薰是今年四月一日才正式接任NEC社長一職,矢野社長沒有派系色彩,研究部門出身,而且長期負責NEC北美業務。由他出任社長

被視為是NEC的一股清流。然而,矢野接掌後,NEC正面臨半導體及行動電話部門出現嚴重虧損,股價跌跌不休逼至歷史新低,甚至營

收規模比「小老弟」富士通大的NEC,目前股價總市值竟僅及富士通七成不到,並居於日本七大總合電機廠之末。矢野薰如何振衰起敝,

走出關本忠弘的龐大身影,改造NEC這個IT產業巨人?以下是財訊集團執行長謝金河與矢野社長的訪談摘要:

  NEC核心競爭力:IT與網絡的融合

  謝:NEC原本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然而,數年前NEC將DRAM部門切割出去,與友廠日立及三菱電機成立爾必達;0二

年時,NEC又將半導體製造部門獨立上市,成立NEC Electronics。外界質疑NEC歷經重整之後,企業母體的核心事業剩下什麼?

  矢野:我覺得NEC不應該只是被定位在半導體公司。即使在NEC Electronics分拆上市後,NEC目前仍有三大事業支柱:IT暨網絡解

決方案、行動電話暨個人電腦產品,以及電子設備事業部。NEC最核心競爭力,在於懂得如何把IT與網絡兩者之間整合起來,創造出各

式各樣的新產品。比如說,許多應用在金融服務業、零售業、餐飲服務業中的資訊網絡設備,都有NEC著墨的地方。例如,台灣的

7-ELEVEN連鎖便利商店的流通系統就是NEC協助建構起來的。

  二年前,雖然NEC把半導體事業獨立出去,但是,NEC對NEC Electronics的持股比重仍高達七成以上,兩家仍維繫緊密的夥伴關係。

分拆出去一方面可讓NEC Electronics更專注它在半導體的專業,又不失集團間的綜效,是一種兩全其美的策略。

  謝:可是NEC歷經種種組織重整後,股價仍然委靡不振。0六年度,NEC的稅後淨利還出現高達八成以上的衰退,矢野社長有何衝

出困境的良策?

矢野:去年獲利衰退主要是行動電話部門及半導體部門虧損所致。所以,我的當務之急就是先止住這兩個部門的失血。一個事業之所以沒辦

法獲利或出現虧損,主要是因為無法達到規模經濟所致。為了迅速達到產品規模經濟,NEC積極地尋求策略聯盟,以合作代替對抗。藉由

策略聯盟共同研發,除了能擴大規模外,還能縮短產品研發到上市的時間,以因應高科技產品生命週期愈來愈短的嚴酷挑戰。

  所以,NEC雖然是全球一流的網絡科技公司,仍不忌諱與美商思科共同開發路由器。去年,我們還與荷商飛利浦合組商業通訊公司。

今年,我們的手機部門與松下電器結盟,在共同研發與共同採購上進行合作。我們也與IC設計大廠德州儀器進行手機晶片的共同研發合作

,與微軟在高階伺服器上共同研發……,這些業界的合作行動,我相信效益未來幾年內就會顯現出來。

  我的目標是,在今年度內NEC的半導體與行動電話部門就會轉虧為盈。如果這個目標達到了,NEC的營業利益率可望從目前的二%

提升至三%。但這只是我的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是NEC的營業利益率能提升至七%。

  謝:台灣的高科技產業競爭非常激烈,比如說,晶圓代工中的台積電與聯電兩家公司之間幾乎不相往來,筆記型電腦中的廣達與仁寶也

不見兩家之間有任何合作與結盟,為何NEC能夠與同業互動良好且彼此合作?

  矢野:我想是我們面臨的處境太艱困、嚴酷,嚴酷到使日本企業之間不得不化干戈為玉帛,做出合理的判斷與決策。再者,日本大型電

子集團之間並非所有業務與技術都是重疊,彼此間仍做出區隔。舉例說,東芝與NEC皆在半導體產業經營多年,但東芝擅長的是快閃記憶

體,NEC專精的是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日本這幾家大型電子集團中,我覺得與我們業務重疊較多的是富士通。

  擺脫微利化終南捷徑 放下身段與敵人共舞
謝:微利化似乎是全球高科技產業,特別是高科技硬體產業難以擺脫的宿命。IT硬體廠不但深受微利化所苦,導致獲利每況愈下,就連投

資人也受傷慘重。即使是投資像英特爾這種一流的全球性企業,不少投資人還是賠了錢。你覺得NEC應該如何走出微利化的漩渦,令股價

有再回春的機會?

  矢野:如果只能做那些別人也能做的產品,就無法逃脫你所說的微利化宿命。NEC擅長的是以IT科技來武裝networking,從這個角度

出發,我覺得在下一代電信網絡(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的浪潮中,NEC就站在一個絕佳的制勝點。這個機會不僅立基於NEC已

經是傳統電信交換機的重量級企業,更因為NEC在半導體、行動電話、伺服器、IT解決平台等各領域具有非常強的know how,使我們得

以推出客戶所需要的整合性產品。NGN商機未來將為NEC注入強大的營收與獲利改善動能。為了NGN我們已經準備多年,NEC近來

的大規模組織調整,說穿了,主要正是為了迎接NGN商機的來臨。

  謝:外資近來積極買進日本股市,可謂日股這波多頭中最大的一隻推手。外資買日本企業股票,有對日本企業的經營帶來改變嗎?

  矢野:以NEC而言,外資持股比重已超過三○%。這代表我們經營階層在管理公司時,心裡最好時常要有這些外國人股東的存在。我

認為,外資增加日本公司的投資,有助於日本企業在公司治理上的改進以及日本企業的更透明化。

  複製台灣經驗布局中國 NEC對台採購逾三十億美元

  謝:NEC在中國布局的狀況如何?可否也談談NEC在台灣的採購政策是否有何變化?

  矢野:中國的經濟成長令人驚訝,但是,我認為中國仍是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市場,它還有很多商機待我們去開發。事實上,NEC也

是最早布局中國的外國高科技公司之一。

  早在九○年代,我們就與中國當地企業合組華虹NEC公司,從事半導體製造。在面板方面,則有與上海廣電的合資案,主要是針對個

人電腦液晶螢幕產品。因為,在中國之前,NEC已經在台灣有相當成功的投資經驗,所以,我們會把台灣經驗移植到中國,這是我們的另

一個優勢。

至於採購方面,台灣已經是NEC集團全球採購的軸心。去年度,NEC對台灣採購金額高達三十億美元左右,台灣占NEC的全球採購,

不論在總金額與比重上,均呈上升之勢,我認為,這個上升態勢並不會改變。

  謝:你覺得日本經濟這波復甦具有多大的持續力道,驅動日本經濟活化的動力又是什麼?

  矢野:這個問題可分為兩個面向來談。首先,日本處理銀行呆帳已經告一段落,這對日本資金活化有相當的助益。當日本的銀行與企業

不再像數年前出現令人膽戰心驚的虧損數字時,消費者信心就會跟著回復並重拾對電子產品的興趣,這種現象對NEC這種公司是個好消息



  另一方面,以中國為主的亞洲經濟也跟著開始復甦,帶動了日本出口工業的成長。這兩個國內、外因素彼此之間形成良性循環,於是就

把日本經濟的活力逐漸地激發出來。困擾日本經濟多年的通貨緊縮問題,我們從日本央行決定升息,終結零利率政策的行動觀之,已經獲得

相當程度的解決。

  雖然,日本股市近幾個月因油價高漲、升息與股市交易醜聞而頓挫,但我相信趨勢仍是持續往上的。我對日本經濟的未來相當樂觀。

摘錄》三十雜誌》打破習慣學創意

「老天爺!請給我創意!」這是所有上班族心頭最大的苦。
但別怕!創意不遠,就在你身邊。在日常生活中,
有太多制式習慣不自覺地框架我們,打破它,
被壓抑的腦袋就會活起來。創意,就是這麼來的!


打破習慣學創意

三十雜誌副主編瞿欣怡-黃哲斌

「創意」似乎是人人都能朗朗上口的名詞,坊間以「創意」為主題的書籍更是不計其數,但是,真正的創意是什麼?既然看不見、摸不到,

如何分辨好創意?如何找到創意的方法論?30雜誌訪問台灣各界的創意人,試圖給你好答案...


◎ 文/《三十雜誌》瞿欣怡
三十雜誌九月份封面故事:打破習慣學創意

要有創意!」這句話對廣大的上班族來說,簡直像個夢魘,在創意書愈來愈多的同時,大家也更受創意之苦,畢竟,在30世代長大的過程中

,可沒人教過「創意」到底是什麼!

「創意是一種老天爺賞賜的天賦?還是一種訓練?」「創意要到哪裡找?」每個人都急著找解答。

多閱讀、多玩耍、多旅行,這是每個創意人掛在嘴邊的「創意秘訣」,但問題是,「怎麼讀?」「怎麼玩?」「怎麼旅行?」我們無法在現

實生活中,鑽進那些我們羨慕不已的創意人的腦袋裡翻攪尋找,看看他們腦中有哪些路徑,讓他們想法如此與眾不同?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從

他們的眼睛、他們的生活,找到不同的角度,我們無法複製他人的生活,但我們可以試著得到啟發。

創意人怎麼閱讀?

關於閱讀,《美學的經濟》作者詹偉雄說︰「你要臣服在書本裡,完全接受作者的觀點;還要讀經典,看見更深刻的人生。」創意人李欣頻

教自己的 學生︰「一天看一本書,三百六十五天之後,你就比別人多了三百六十五個觀點跟想法。」趨勢觀察家詹宏志則說閱讀要「快、

多、久」。「快」,是迅速翻閱導言,裡面有作者想要解答的問題,然後讀目錄,找到作者解決問題的路徑;「多」,則是把每天的零碎時

間拼湊起來,一個月就多了好幾個鐘頭;「久」打的是持久戰,要閱讀到70歲,愈老愈有知識與創意。

創意人怎麼旅行?

旅行則是最快累積人生經驗值的方法,讓人換個眼光看世界。英國作家G.K Chesterton說︰「旅行的目的不在觀賞異地風光,而在以觀賞異地

風光般的心情,重新看待自己的國家。」人人都會旅行,你有自己的「旅行觀點」嗎?

李欣頻在旅行時,把異國當故鄉,回來後寫出一本又一本風格別具的遊記,她不只訓練自己的創意,更把旅行當成一個人生在過。郝廣才則

說:「不要去了法國卻抱怨法國菜難吃,一定是你沒有找到真正道地的好餐廳;更不要為了省錢而什麼都不敢試,那樣就浪費了整趟旅行。

」他到日本一定要嘗試最貴的餐廳,他說︰「最貴的餐廳只要去一次就夠了,你要知道什麼是最好的。」

創意人怎麼玩?

至於創意人怎麼玩?基本上,他們愛在國外逛街,找尋台灣沒有的「玩具」;他們把工作當成遊戲,所以政大廣告系教授陳文玲在每堂課前

,都花心思設計課程,想要好好玩玩學生,她不預設成果,卻驚喜地發現學生遠比她想像的好玩;「設計小人團隊」一天到晚想著要怎麼「

報復」辦公室的小人,發展出一套又一套新商品;愛寫詩又愛玩扭蛋的年輕詩人夏夏,玩著玩著,就搞出全世界第一名的扭蛋詩,投幾個硬

幣,扭一扭機械開關,一首詩就跳到你手上了,愛玩又愛亂跨界混搭的人才想得出這種點子。

你敢不敢標新立異?

要談創意,還要談冒險。唯有做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才能發展出最大的創意,然而接受制式教育長大的一般人,到底敢不敢「標新立異」



「決戰時裝伸展台」(The Project Runway),全美最紅的實境節目,火勢延燒到全世界,大家都想知道誰是下一個美國服裝設計大師?在第

二季中,桑提諾是一個又古怪又敏感意見又多的設計 師,雖然很多人不喜歡他,卻不得不佩服他的確很有自己的風格。沒想到他在總決賽

時落敗,評審是這麼說的︰「桑提諾,我們在你這一系列的設計裡,看不到你。」

學會表達自己,就是最有創意的事。創意無法大量複製跟模仿,你學人家的,就不叫創意。創意的思考技巧可以學習,那讓你打仗時多一個

武器,但發自內心的創意與想法,才是別人無法破解的絕妙武功。

你愛不愛問「為什麼」?

詹偉雄從小到大就是個「為什麼小孩」,每件事都要問「為什麼?」絕不接受「就這樣啊!」的答案;廣告才子郝廣才畫星星時,畫了十道

光芒,被老師糾正:「星星不是十條線,是五條。」;設計大師姚仁祿有90%的創意都沒有人接受,當台灣人蓋房子都是由土木工程師決定

時,他挨家挨戶拜託大家讓他設計房子;陳文玲、李欣頻從小就忙著翹家逃學;旅遊創意家工頭堅曾經在溫哥華流浪,當街頭臨時工,他陶

醉在革命情懷中,說:「最有意義的人生,就是帶來結構性改變的人生。」就從敢開始追問:「為什麼?」然後勇敢說出自己心裡的想法開

始,用力去扣創意的大門吧。

你願不願冒險?

勇敢去冒險!大膽去流浪!不要預定飯店,最好還遇到一大堆麻煩,來培養自己更有創意地解決災難;試著拿起自己從不會有興趣的書,強

迫自己看完,就會發現另一個不同的觀點;點一道從沒吃過的菜,誰曉得你會不會在被辣椒嗆到流眼淚的同時,想通些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制式習慣,打破它,被壓抑的腦袋就會活起來。回家時不要走同一條路,胡亂走,就當做在城市裡冒險;冒險時,不

要忘了多觀察,跟自己玩 遊戲,像是:「家附近到底有多少流浪狗?」「路上有多少紅色的車子?」或者透過任何蛛絲馬跡猜猜「隔壁巷

子的先生是什麼職業?他們家可能有什麼樣的故事?」觀察得愈細膩,資料庫就愈豐富,創意就更多。

經歷的世界愈寬廣,生命的可能性就愈大;走得愈遠,就愈知道自己的能耐,當走回原本的世界時,已經突破更多限制,又打破一次舊有的

自己。如同詹宏志所說:「創意不一定改變了東西,有時候只是改變了自己,改變了想法。」

你夠不夠用功?

創意不是憑空而降,需要豐富的生活經驗與無數次辛苦的嘗試。大可意念的謝榮雅,從小熱愛畫畫,卻在家人堅持下念了商專。退伍前夕,

他給自己一個機會,用手工做了一份履歷表寄到宏碁電腦,應徵設計的工作,宏碁的徵才條件是:「有經驗」、「本科系」、「大學畢業」

,謝榮雅笑說︰「我什麼都沒有!」然而只因為他的履歷表是宏碁有史以來最精緻漂亮的一份,宏碁看見他的熱情,破例任用他,他在宏碁

學會開模、畫圖、了解素材。他比任何人都努力。

十年後,他勇奪國際許多設計大獎,從「iF」、「Good Design」、「Red Dot Design Award」、到「IDEA Award」。他五分鐘畫出來的自行車

燈,得到國際「Good Design」獎,當別人羨慕他天外飛來的創意時,他卻說︰「我的每一筆畫,後面都是無數的經驗與知識。」

創意,很多人都講得很玄,其實沒那麼虛幻,只看你有沒有對自己的心跟腦袋用功。《30雜誌》邀請了許多創意人分享他們的秘密,如果你

也為創意所苦,就跟我們一起試試看,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找到自己內心的創意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