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25, 2006

摘錄》星洲海南雞飯食趣

朱振藩

新加坡的海南雞飯與星洲炒米並稱,各享譽近百年,儼然已成該國的飲食代表之一,海南雞飯尤負盛名。由於太太及小孩們都愛吃雞,因此這回全家赴新加坡旅遊時,品享海南雞飯,自是題中應有之義,短短五日內,共吃了四頓,也算略有心得。

提起海南雞飯,我並不陌生,早年還在星、港及台北等地,吃到一些夠水準的。它的組成簡單,一雞一湯一飯而已,十足是個快餐。唯其式樣簡單,想要出類拔萃,才真難上加難。更何況這款平民飲食,當地所販售者,其數何止千百?我的時間有限,自然無法遍試,加上口味有別,本難遽論高低,本文所重者,唯食趣罷了。

海南雞飯裏的雞,說穿了就是白片雞、白切雞,亦即上海人所謂的白斬雞。關於其製法,清代大美食家袁枚在其飲食鉅著【隨園食單】內指出:肥雞白片之後,自然是「太羹、元酒(即不加五味的純肉汁和古時祭祀所用的玄酒)之味。尤宜於下鄉村,入旅店,烹飪不及之時,最為省便。」而其製作的重點,則是「煮時水不可多」。然而,歷時二、三百年後,粵籍(包括海南島)人士,因擅長製作,手法推陳出新,滋味層出不窮,遂在食林稱尊(註:其名店、名雞及製作手法,均詳載於「白褐雞饌冶一爐」一文中,已收錄在拙著【食在凡間】一書內,諸君可自行參考,在此就不贅述了)。由此觀之,海南雞飯不過是其眾多的分身之一。

新加坡的海南雞飯源自「瑞記飯店」,已故的大美食家唐魯孫曾道其始末,述之甚詳。自其歇業後,位於牛車水區的「亨記」等繼之而起,終大行於世。這回舉家特地去老字號的「亨記」品嚐,發覺其皮滑、肉尚嫩,滋味過得去,就是油了點,只是米飯不佳,食來不是味兒。另二家亦不甚了了。而小食友林君所介紹位於老巴薩飲食中心的「南香海南雞飯」(註:香港有開分店,蔡瀾等食家曾撰文推薦),因當天摸不著門路,只好作罷。

正沒奈何處,因小娃兒口渴,尋著一果汁店,讓他們補充水分。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就與老闆攀談,問那裏有好的海南雞飯吃?老闆哈哈一笑說:「『南香』我也嚐過,味道還不如我這店旁邊『我家』(My Place Seafood)做的好吃哩!」我們將信將疑,信步往隔壁走去,在「我家」坐定後,太太信心不足,先點了一客檸檬雞飯,我見櫥窗還剩半隻白雞和兩隻烤雞,便吩咐店家,把剩的那半隻白雞全切了,另再切半隻烤雞,加添三碗雞汁飯(有附湯)。其檸檬雞、烤雞都燒得夠水準,吃來津津有味。白雞尤其正點,外表雪白透亮,刀工相當細膩,骨肉整個分離,很能引人饞涎。待夾起送口,皮極滑,肉粉嫩,食之無渣,彷彿入口即化。那碗飯亦惹味,吃得甚為滿意,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食畢結賬,因所費無幾,更是心滿意足。乃與老闆閒聊,問雞來自何處,果真是海南島的文昌雞嗎?他微笑表示,曾問過雞販,此雞從馬來西亞和印尼運來,他只敢保證,雞是現殺隨做,製作不敢馬虎,而且限量供應,才能保持品質。我聽罷而嘆息,在這一切講求快速、立竿就要見影的時代,像他這樣肯實心實事做生意的,已屬鳳毛麟角,難怪目前各地的佳餚美點愈發難尋,任速食及快餐店們縱橫無阻了。
隔天,我們一家人再抽空赴老巴薩的飲食中心,專程去吃「南香海南雞飯」,可惜到的不是時候,該店要三個小時後才開張,算是撲了個空,以致無法品評它和「我家」間的差異,這或許是上蒼的巧安排,讓我尋個因頭再赴新加坡吧!

摘錄》北菜新廚神老闞之傳奇

朱振藩

北方菜館曾在台灣盛極一時,尤其在二十世紀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乃其黃金時期,當時的「會賓樓」、「悅賓樓」、「都一處」、「天廚」、「松竹樓」、「山西館」、「同慶樓」、「致美樓」、「真北平」、「南北合」、「台電勵進」、「悅賓樓」等,無一不是揚名食界的餐館。至於小吃方面,如「點心世界」、「東來順」、「西來順」、「信遠齋」及後起之秀的「京兆尹」等,口碑手藝兩勝,吸引不少饕客。其菜肴像烤鴨三吃、蔥爆羊肉、京醬肉絲、雞絲拉皮、熏雞、醬爆雞丁、軟炸里肌、炸烹明蝦段、鍋塌豆腐、合菜戴帽、炒木樨肉、涮羊肉、酸菜白肉鍋、酸辣湯等紅案,全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菜式;而水餃、蒸餃、鍋貼、餡餅、蔥油餅、烙餅、家常麵、刀削麵等白案,均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麵點,有些則隨時隨處可嚐。

通常紅、白案的師傅各司其職、壁壘分明,只有小型的風味餐館,才有可能一個人包下全部的紅、白案。其中的佳品固然甚多,然而,大多數的其成品,卻是駁雜不純,中吃的很有限。我近十餘年來,所吃過的這類北方風味小館中,也只有位於台中市精明路及文心南二路上的「老闞廚房」,其老闆闞興滬的手藝,堪稱紅、白兩案均優,尊之為台灣新一代的「北菜新廚神」,應可當之無愧。

闞興滬為山東省日照市人,其母為四川人。山東菜簡稱魯菜,四川菜簡稱川菜,與江蘇菜簡稱的蘇菜,廣東菜簡稱的粵菜,合稱為中國四大菜系。老闞得天獨厚,居然四分天下而有其半。不過,他所習得的菜色、麵點,仍以出自山東者為多,故在其所開設的餐廳「老闞廚房」內所售者,除麻辣鮮香、軟Q可口的麻辣牛筋及腴嫩鮮爽、麻辣適口的水煮魚涮鍋等,權屬川味外,其餘全是地道的魯味,因共傳承得法,食罷,不禁油興思古之幽情。

闞興滬在開這家「老闞廚房」前,也曾於食林中打滾了好些時日,闖下響亮名號。其中,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者,乃經營「七巧飯館」的那段辰光。當時它的盛況,用車水馬龍、戶限為穿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只是老闞這號人物,舞刀弄鏟、和麵製滷的本事雖然一流,但早年實際經營運作的工夫終嫌不足,是以屢起屢仆,備嗜冷暖艱辛。幸而經過這些折騰,他才能「百鍊鋼化成繞指柔」,練就一個金剛不壞之身。此番他以「老闞廚房」」再出發,記取以往教訓,絕不好高鶩遠,步伐益臻穩健,招牌越打越響,相信不久將來,必可水到渠成。

我最欣賞老闞的一句話為:「桌上一聲好,桌下十年功。」他的廚藝能達今日地步,可是下了好幾個十年的苦功,有以致之。而他那重逾一百公斤的魁梧身材及細長帶瞇狀的雙眼,望之不甚協調,卻相反而相成。蓋壯實的身軀,乃和麵、揉麵、搓條等技法能透而帶勁的基本條件,加上眼細而長者,其心思必細膩,可專注而有恆。這兩種有利因素的結合,即為其麵點品質的保證。難怪很多食客,一試即成主顧,恐怕今生今世,再也難捨難分。

「麵吃七分飯八分」,是老闞另一句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這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這兩樣主食煮到熟透後,將麵死而飯硬,食來不是味兒。老闞所製作的各式餅(包括特味蔥油餅、北方抓餅、紅豆沙餅),全用燙麵為之,火候拿捏得宜,以致外層酥、中層鬆、裏層嫩,一口咬下細品,層次三重分明,如非超邁凡常,豈能達此境界?又,其一窩絲餅亦佳,以筷夾起,略抖即鬆,絲絲掉落,纏綿不盡,入口酥糯綿軟,絕不似狀如「死蛇掛樹」、入口老韌的凡品,令人一食難忘。

記得有回我講笑話,前後十來個,勢如排山倒海,一個緊接一個,老闞笑得前俯後仰,當場捲袖下廚,破例現炙一張他認為最好吃的素麵餅上桌。此餅未施鹽、蔥,其狀貌正如清代大文豪蒲松齡(註:其代表作為《聊齋誌異》)在〈煎餅賦〉一文所描述的:「圓如望月,大如銅鉦,薄似剡溪之紙,淡似黃鶴之翎。」我一見即傾心不已,擎塊入口細品,不僅層次分明,而且陣陣餅香逸出,好到出人意表。嚐罷原味的,接著用切段青蔥蘸上甜麵醬,捲此餅再食之,別一番滋味。由於風味絕佳,整張順勢落肚,這時心中的感覺,正是怎一個爽字了得!

另,店中的鍋貼、蒸餃、水餃等帶餡的麵食,皆有可觀之處,值得細辨佳味。

滷菜亦是老闞的絕活之一,其滷味主要為大料(即蔥、薑、蒜等),裏頭不放醬油,色呈黃明,原汁原味,腴軟帶勁,不與俗同,工夫硬是要得。其料繁而味豐,不論肥腸、豬腱、牛腱、牛筋、牛肚、豬頭肉、鴨翅、鴨胗、海帶、花生等,非但得其本味,嚼勁各有千秋,加上陣陣馨香,下筷不能自休。

而老闞常掛在口中的「中國漢堡」,其實是芝麻醬燒餅夾肉,內容計有牛肉、豬肉兩種。白案各活兒,全親自動手,肉滷得入味,餅軟中帶爽,雖出自中央廚房,卻遠非凡品可及。當初他老兄有設中央廚房,大量生產又維持品質的構想時,很多人潑他冷水,認為是海市蜃樓,不過南柯一夢罷了。但他既像填海精衛,又像唐吉訶德,在克服萬難下,一往無前,終獲成功。由此亦可看出其眼光獨到及意志之堅了。

至於大菜方面,老闞也不含糊。除三大雞餚(註:山東日照燒雞細嫩、山東禹城扒雞酥腴、椒麻雞香透)皆各具特色、膾炙人口外,其湯濃帶鮮、料豐質精的魚頭火鍋,皮酥肉爛、湯清質醇的五更羊肉爐,色呈棗紅、皮Q肉嫩、滋味醰厚冰糖蹄膀及色白帶勁、口感一流的水晶肘子等,全都碩大無朋,無不耐人尋味。不僅顯示出北菜的豪邁,同時也流露著南菜的細膩,正和老闞的外貌若合符節,其能引人入勝,確有脈絡可尋,豈偶然哉?

當然囉!「北方廚神」的能耐,非本文所能盡述,實有待諸君努力發掘。而今老闞新推出拿手的醬牛肉、麻婆豆腐、豆腐捲等美味,吸引不少知味識味的饕客。閣下如想嚐遍他店內的餚點,即使肚大能容,也得分次才行。

摘錄》解構日本女性的美麗時尚密碼





【沃爾文化/提供】

書名:日本女時尚密碼
作者:遠山藍
出版社:沃爾文化
定價:250元

日本女性為何美麗?日本女性為何能夠帶動亞洲的流行風潮?要吃什麼、用什麼、擦什麼、穿什麼、戴什麼,才能和日本女生一樣美麗?哪裡又是日本最新的時尚據點?這些問題,都可以從本書獲得解答。

旅居日本、從事服飾界數年的時尚專家遠山藍認為,日本女生的美麗絕非天生,而是靠後天的努力與堅持,才造就她們在亞洲流行與時尚界屹立不搖的地位,並成為亞洲女性爭相模仿的目標。作者以日本時尚的觀察者之角度,將日本女性的美麗密碼一一解構,介紹日本最新、最IN的流行風潮與生活資訊,由服飾配件到人氣小物,由營養品到溫泉風呂,由流行趨勢到社會文化,由內到外,由上到下,徹底解開日本女性如何成為美麗教主的神秘面紗。

對於日本女性而言,美麗,不只是一種外在表現,更是一種風格品味與生活態度。翻開本書,遠山藍在日本絢爛的流行彩布中抽絲剝繭,引領讀者看服裝、聽流行、品藝術,一窺日本女性的美麗秘訣。

內容嚴選

美麗,來自於努力

日本女生是不是真的很愛美?絕對是!

毫無疑問,也不會有人否認,日本女生真的有可能是全世界最愛美的一個族群。她們愛美的程度,是從裡到外、從頭到腳,無時無刻都注重髮型、要求造型、講究美體。

對她們而言,化妝早已是基本禮儀的一部分,你絕對不會看到日本女生素著一張臉出門,差別只在於是淡妝輕描或濃妝艷抹而已。甚至和男友交往時,她們也不見得肯立刻秀出本來面目呢。

談到髮型,大多數的日本女生固定每個月至少會去一趟髮廊,不管是染是燙、稍微修剪還是改頭換面,都必須定期整理自己的髮型。總而言之,重點是她們認為不能懈怠也不能違反這些生活常規,否則就不能當個美人了。

至於日常生活中的髮型變化,日本女生可一點兒也不輸給專家,個個都是巧手。市售的輔助商品也是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給。無論假髮、髮飾還是髮膠,日本女生可都能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日本,常常可以看到凌亂得很有型的人出現在街頭,其實那是他們在出門前花許多時間整理才得到的成果呢。多看雜誌、多花點心思、多花一些時間,美麗就在眼前,這是不變的鐵則。我們常說世界上只有懶女人,沒有醜女人,如果妳不算美,就得從現在開始好好加油喔。

說到造型,得追溯到自古以來大和民族重視小細節的習慣。日本女生對造型搭配可是一點也不含糊,講究得很。從戴在頭上的帽子開始,到穿在腳上的襪子和鞋子,她們都絕不隨便。

不隨便並不代表非得要名牌,而是認真用心的去傳達她們對這些細節的在意。所以常常會看到一些她們自己DIY的可愛作品,這也和日本服裝文化蓬勃發展的原因有所關連,另一方面,許多女生夢想著投入流行事業,也讓她們對於自己外在的細節更加重視。

然而,回到原點,我還是忍不住要說,認真的女人才是最美。日本女人的美麗,或許來自於她們的認真。

至於美體,其實範圍廣泛。日本女生從日常生活中貫徹美體哲學,或許該說這已是她們生活中最基本的一部份了吧。無論是針對外在的皮膚保養、身體保養、足部保養;或針對內在的體調維持、生理循環、營養協調,都受到相當的重視和歡迎。

為了因應市場的需求,藥妝店不得不變得普及化,小小的藥妝店,常常是日本女生每週必然光顧的據點。因為她們相信努力持續的保養,能緩和一些歲月的痕跡。

komono,小物風情

配件的日文叫小物(komono)。小物的範圍其實非常廣泛,比較普及的單品大致上可概略分為下列幾種:

#帽子/帽子
#ベルト/皮帶
#マフラ/圍巾(冬)
#スト-ル/圍巾(夏)
#ポンチョ/披肩
#靴下/襪子
#靴/鞋子
#バンダナ/頭巾
#手袋/手套
#サングラス/太陽眼鏡
#ヘアアクセサリ/髮飾
#ハンカチ/手帕
#ネックレス/項鍊
#指輪/戒指
#ブレスレット/手環
#ブロ-チ/胸針
#イヤリング/耳環
#鞄/包包

所有的小物都是搭配整體造型不可或缺的道具,除了實際上的機能性之外,更充分表現了前衛的時尚和流行感。

在各種流行小物中,首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帽子,它幾乎已經成為日本女生的流行標誌,尤其當沒有時間整理頭髮時,帽子可說是最佳的貼心配備。各大品牌也精心設計各種帽飾款式,甚至顛覆傳統窠臼,在樣式、材質和觀念上都有著革新,以滿足日本女生各種不同的需求。在這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CA4LA。

另一個值得討論的單品是襪子。日本人對襪子的設計可說是劃時代的,推翻原本人們對襪子的認識以及想法,讓人們打開心扉接受「襪子」的重生以及多元化機能。「襪子」不再只是禦寒的道具,它更是強調個人風格的秘密武器。於是商家研發出可搭配各種不同鞋款並展現個性的「部分使用襪」,將襪子分成腳底部分、腳趾部分、腳踝部分等,配合鞋子的設計呈現出不同風貌,令人實在不得不佩服設計師們的超群創意。當然,日本女生的接受度也是值得嘉獎的重要一環。

接下來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目前日本飾品品牌的翹楚—e.m.。e.m.是由仲谷英二郎(Eijiro Nakatani)和飛田真義(Masayoshi Tobita)聯手設計,創立於2001年,基本上是以與服飾品牌配合的方式來做販賣,最主要的搭擋是BEAMS。2006年2月11日開幕的表参道Hills,算是正式的第一間專賣店。其實港區辦公室附近也有一間店舖,但因偏離市中心,因此較不為人知,隨著表参道Hills門市的開幕,才讓大家對e.m.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e.m.最近在雜誌上曝光的頻率更是不輸各大服裝品牌,日本國內和e.m.配合的店家有134間,專賣店有2間,海外市場也在積極努力開發中。e.m.短短幾年內已在飾品品牌中一枝獨秀,或許是因為不論是作工及設計,它都充分表現了日本的思想邏輯和特色。

表參道—表現玲瓏 party queen

fashion~
日本party queen
時尚盛事少不了熱鬧party。
參加party最忌繁重行囊,
輕巧宴會包是基本行頭。
征服表参道是party queen們必修的功課,
否則就落伍囉,
表現玲瓏曲線則是搭配的主題。

表参道
從南青山接表参道到原宿,
是港區和涉谷區的臨界點,
路段不長卻扮演重要角色。
進口名品旗艦店一間比一間豪華,
漫步櫸樹林蔭大道,
儼然已置身時尚party中。
最近的表参道當然更增添了風采。
如果煩惱行頭時,別忘了走趟表参道。

【2006/08/24 聯合新聞網】

摘錄》小柯笛走高品味路線東山再起

【喻麗清/舊金山採訪報導】

校園外的電報街在柏克萊加大學生眼中,愈來愈老朽了。記得起它輝煌歲月的人凋零殆盡,剩下的也早成了小資階級而向柏克萊的第四街轉進。

第四街是柏克萊的雅痞區,街上滿是咖啡、音樂和藝術氣息,歐洲風情、精緻的日本紙店、中國的仿古家具等等。其中書店兩家,一家專賣建築書,另一家以藝術書知名的就是柯笛1998年開的分店。

柯笛總店吹熄燈號,不過卻誕生了兩家小柯笛。柏克萊第四街的那家藝術小柯笛少年有成,另一家九月二十九日將在舊金山士德頓(Stockton)街二號剪綵開幕。

舊金山士德頓街的新柯笛正對著聯合廣場,還沒有正式開張,但地處舊金山重要觀光景點,試賣期間,過路客好奇走進去買張卡片或紀念品的大有人在。這家書店外觀看起來不大,一走進去首先看到卡片文具和舊金山旅遊書;兩萬兩千平方呎的地下室才是愛書人的天堂,進去了保證你心甘情願地迷途忘返。

然而,兩家小柯笛走的是高品味的貴族路線,不再像電報街上的老店那麼平民化了。隨著書的小眾化,我相信這也是日後獨立小書店別無選擇的生存方式。

【2006/08/21 聯合報】

Thursday, August 24, 2006

摘錄》美國柯笛書店 吹熄燈號

【喻麗清/舊金山採訪報導】

七月九日是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南大門電報街上的柯笛(Cody's)書店五十周年慶,原本應當大肆慶祝,當天書店老闆安迪‧羅斯(Andy Ross)卻黯然宣布了書店關門結束營業的消息。這座大學名校旁的金字招牌校園書店,從此走入歷史。

閱讀風氣低落,理想主義的獨立小書店一方面要對抗大型連鎖書店的侵略,一方面網路資訊普及、取得便利,向現實低頭其實是意料中事,全球皆然。但是接手十五年來賠了一百萬美元的老闆安迪,在切那個五十周年慶的大蛋糕時,還是忍不住熱淚盈眶。他寫好的告別演說,念了一半就哽咽得難以為繼,由太太接過去念完。

資訊快速檢索,但有誰得到更多時間?

「哪兒是智慧?我們在知識中失落了;哪兒是知識?我們在資訊裡迷失了。」安迪的告別演講中,用兩句詩人艾略特的名句,表明他內心對現代人遠離書本的質疑。真正愛書的人心知肚明:我們看書,要追尋的並不僅僅是資訊,也不全是為了知識,更多的是想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智慧。艾迪的話說得語重心長:「資訊更快速地檢索出來,但我們有誰得到更多時間?我們還有時間細細品味曠世名著,像《戰爭與和平》?還有人有餘裕把自己推進湯瑪斯‧曼《魔山》的複雜萬端?我們有時間去思索古希臘悲劇Oresteia中永恆的真相嗎?」

柯笛書店電報街總店關門,雖是書迷的大損失,但是柏克萊加州大學的Bancroft圖書館卻喜出望外。因為書店最出名的作家現場朗讀和對談的錄音帶、錄影帶等珍貴史料都將捐贈,單是1991到1998年就有七百六十九捲。

反越戰,爭取言論自由的學運灘頭堡

到底是走過半世紀的書店,柯笛書店不只是買賣書本的商業場地,更成為歷史的發生現場。全美國最容忍社會主義、最疼惜無殼蝸牛無家可歸者的地方就在柏克萊的「人民公園」,不知是幸還是不幸,這個公園就在柯笛旁邊。

五十年前創辦人柯笛夫婦的小書店,先是開在校園北門口的油克利(Euclid)街上,面積很小,他們把全部的財產五千美元,都投資在心愛的書上。1965年才搬到電報街上來,好像命中注定要在柏克萊的學運歷史上插一腳。搬來後兩三年,柏克萊加大就因為反越戰,鬧出了驚動全美國的校園示威事件。當時的州長雷根派民兵進校園來鎮壓,學生受不住軍警的催淚彈和警棍,節節敗退,柯笛立刻成了當時的急救中心。新聞驚動全國,也驚醒了所有的大學生,反越戰的名聲把柯笛推上了嬉皮時代的最前線。

所以在識者眼中,柯笛的關門不只象徵資本主義的勝利,從歷史意義衡量,也是對社會正義冷漠的開始。柏克萊的大學生一向以關心社會、放眼世界為己任,柯笛書店幾乎就是這種精神的旗手。如今連它也不敵市場經濟,怎不令人唏噓?

柯笛代表一種理念,不只是一家書店

我1978年搬到柏克萊,對校園口的電報街真是景仰有加,每天中飯時間都會在街上來回走一趟。不是去中餐館吃個午飯,就是走到柯笛看看書店門口的花、翻翻書店裡的書。後來,買花的比買書的人多了。後來,翻書的比買書的人多了。再後來,書店裡居然騰出一個喝咖啡的角落來了,每下愈況。

創辦人柯笛先生去世前六年(1977年),把書店頂讓給當時只有三十歲的小伙子安迪。安迪慕名買下,柯笛的理念一直在他心中長存,他從來沒想改換書店的名字。在柏克萊人心中,柯笛代表了一種理念Idea,不再只是一家書店一棟建築而已。1986 年他把柯笛擴大整修了一番,高天花板、懸空的進口迴廊加上玻璃窗的現代化外觀,看起來簡直像一座透明的圖書館。

說起柯笛最風光的一天,要算請到前總統卡特來簽名售書,兩小時不到就售出一千六百多本。卡特的書叫《關鍵性的錯誤》(A Critical Mistake),寫的是當時美國人被伊朗脅持當人質的事件。不過,書店最擁擠的一天卻不是總統來訪,而是拳王阿里亮相。阿里談吐幽默風度翩翩,不知迷倒多少粉絲,尤其他曾因反戰拒絕徵召入伍而被放逐海外多年,加大學生對他尤其崇拜。

不是所有名人來簽名打書都會受歡迎,也有給書店惹來麻煩的時候。比如女性雜誌Ms.總編輯來柏克萊替新書造勢,店外圍滿舉牌抗議示威的人。那時柏克萊正推行禁菸運動,禁菸主義者正好藉機打對台造勢,抗議女性雜誌刊登大量香菸廣告。

書迷失落,完全找不到買書的地方

一家書店的興衰,能跟政治、跟社會、跟一所大學和大學附近的大學城這樣緊密結合的,除了柯笛,在哪兒能找到第二家呢?

有位柏克萊的博士生在柯笛網站上留言:「自從電報街上那家圖書館似的柯笛老店關門後,最慘的是像我這樣的書迷,完全找不到買書的地方。當我跑到第四街的小柯笛一看,天啊,那兒的書架簡直空虛蒼白,沒有像樣的學術著作。我問服務小姐可否替我訂購一本,她回答:『不行,因為出版社說我們老闆的欠款沒有還清之前,不能再代顧客訂書了。』唉,我本來要買四、五本書的,結果走出書店時手裡拿著一本似乎為友情贊助而買的書,心裡之沉重比進去時的失落之感還難受。」相信發抒的不只是他個人的心情。

現在的柏克萊學生恐怕不知道什麼是柏克萊精神了,就像他們不知道柏克萊少一家叫柯笛的書店,有什麼大不了一樣。

【2006/08/21 聯合報】

Wednesday, August 23, 2006

摘錄》安藤忠雄 為交大打造思考型美術館




記者陳宛茜/新竹報導】

「請來我的美術館思考!」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昨天來台為他設計的交大美術館舉行動土典禮,並接受交大頒贈名譽博士。他表示,美術館不只是掛畫的地方,也是「思考的空間」,希望交大美術館可以吸引人潮來此思考、對話。

安藤忠雄從交大代理校長黃威手中接過名譽博士學位證書時,顯得有點害羞。只有高中畢業的他,全憑自修成為建築大師,迄今已獲得八個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他打趣說,雖然沒進過大學,「但是我把每個建築作品都當成畢業作來做!」到現在,安藤忠雄說他還是很想進學校學習、升級。

交大前校長張俊彥、捐款一億興建交大美術館的寶來金融集團董事長白文正、一手推動此案的交大建築所教授劉育東,以及代表安藤在台灣執行此案的林洲民建築師,昨天皆參與授證典禮。

張俊彥說,交大雖以理工科見長,卻早在十多年前,就為人文大學的架構做好準備。

白文正則說,他跟交大淵源極深,所領導的工作團隊,有一大部分是交大學生,20多年來靠他們打天下,因此極力爭取贊助交大美術館。他認為安藤的設計,將是對館內藝術品的一次禮讚。

「台灣建築缺乏半戶外空間!」安藤忠雄表示,他因此為交大美術館設計一個以屋頂、柱子打造的半戶外空間,將美術館與周圍的大自然連結起來,美術館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成了美術館的一部分。他認為,這個融合自然與藝術氣息的空間將吸引人們來此創作、思考,並與別人對話與溝通,創造一個「思考的空間」。而這樣一個美術館,也將成為「具有世界觀與價值的建築,營造出做學問的空間。」

每天都在動腦、創作的安藤,非常強調「思考」這件事。他認為現在科技發達,「人的腦力反而下降」,還勸與他跨國合作的林洲民「少浪費時間在伊媚兒上」、多花點時間思考。安藤甚至認為,日本人「花太多時間休息」,希望台灣不要步上他們的後塵。

【2006/08/23 聯合報】

摘錄》交大美術館 交融藝術、自然、人

【記者陳宛茜/新竹報導】

2003年7月,安藤忠雄接受交大委託設計美術館與建築館,並於2004年完成初步設計。此後卻因募款無著一度停擺,最後安藤主動更改設計以減少經費,寶來金融集團董事長白文正並捐贈一億,終讓美術館率先動土,建築館仍苦等經費。

但也因這些延遲,安藤為上海同濟大學設計的「上海國際設計中心」,定明年五月竣工,極有可能比交大美術館(預計明年底)早完工,搶下日本之外、「安藤首件亞洲作品」的寶座。

交大美術館位於交大光復校區西區校地,占地2000餘坪,展示空間約400坪,將收藏台灣前輩畫家與雕塑家的作品。催生此館的交大前校長張俊彥表示,交大已與國家文藝獎得主陳慧坤及家屬簽訂合約,將陳慧坤80幅畫作交由交大典藏。

原始設計中,交大建築館為弧形建築,美術館為方形建築;新方案則改成三角形美術館與方形建築館。美術館臨溪面谷,美麗的自然環境帶給安藤靈感,在設計中放入大量半戶外空間,讓觀者感受風、光、雨等大自然魅力。美術館分常設展覽棟與特別展覽棟,安藤在常設展覽棟裡設計一個壯觀的階梯狀挑空空間,並利用玻璃空橋連接特別展覽棟,藉此延伸多樣性的展示形式。

這個挑空的半戶外空間是交大美術館的靈魂所在。它的屋頂擋住台灣炙熱的陽光,取代牆壁的柱子則讓空氣流通。因此,觀眾不必躲在冷氣房,可以走出來感受自然光影與氣息,在大自然懷抱中沉澱、思考剛享受的藝術洗禮。這個連接室內外的廣場也將美術館延伸到大自然中,讓整個基地都變成美術館,美術館則成為藝術、自然與人溝通的平台。

【2006/08/23 聯合報】

摘錄》安藤忠雄 頭一遭穿博士服

【記者賴素鈴/報導】

生平頭一遭穿上博士服,安藤忠雄笑了,甩甩寬大的袍袖,說:「都沒穿過這種服裝,現在這樣好像有點怪怪的。」

前晚最後一班航班抵台,昨天中午用餐之後就奔赴機場,國際當紅的日本天王建築師,行程總是緊湊;國立交通大學趁著安藤忠雄來台為交大美術館動土,「追贈」名譽博士學位,是去年校務會議就已通過,本當在今年六月底畢業典禮頒發,但也只得配合大忙人的時間。

人生就像拳擊場,揮灑熱情為夢想不斷戰鬥,安藤忠雄始終以「連戰連敗」鼓舞年輕人,他在年輕時曾是拳擊手的特殊經歷總令人稱奇,只有高中畢業,卻自學成家的歷程,更是建築界的一頁傳奇。

旅行與閱讀豐實了他的視野與思考,安藤忠雄獨樹一幟走出自己的路,不但曾於1995年贏得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立茲克獎,日本建築界的最高學府東京大學,也早已禮聘安藤忠雄為終身職建築教授。

雖然如今看來,「博士」加諸於安藤忠雄算是錦上添花,他也以一步一腳印證實「學歷」並非成功的絕對必要條件;但在重視學歷與出身的日本傳統社會,安藤忠雄確實曾吃過不少苦頭,即使把每件作品都當成畢業製作那樣努力著走過來,達到現在這樣的地位,「年輕人,還是經由正統方式去學建築會比較好。」安藤忠雄說。

安藤坦率表示,他本來也想進大學,只是礙於經濟與學習能力無法如願,但現在都還很想深造學習。他認為,循正常學習程序而來,會有較多相關興趣的朋友,畢竟同儕學習也很重要,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最不可或缺,所以,「不要只對著電腦打遊戲,和你周遭的同學、老師互動溝通吧!」

他強調:「尋找自己的興趣、想要做的事,是非常關鍵的事。」追逐著夢想的熱血,是戰鬥人生最不可缺的要素。安藤忠雄感受到日本的大學生已逐漸失去求知的渴望,所以他一再給年輕人的忠告,都是「要努力」!

「努力」的動力緣於狂熱的興趣,安藤忠雄至今也仍把應接不暇的工作當成他的「遊戲」,「人要活到85歲,要有興趣比較有趣一點。」他說:「人要有興趣活著,藝術空間占有滿重要的地位。」於是,這個不老的鬥士,銳利的眼中仍閃著熱情的鋒芒。

【2006/08/23 民生報】

摘錄》花布阿嬤住不起君悅

【張典婉】

台灣紅與客家村阿嬤的取材都是台灣土花布的意念,當電視上談著台灣紅的發票時,好友邱月華正開著她的老爺車滿載著花布枕、花布包,從南庄北上,一站又一站地推銷著老媽媽們的工藝品……


台灣紅曾是文化創意的指標

這些年,藍綠互相吞食了台灣人的感情,當政治凌駕一切之上時,生活、經濟被踐踏,文化被遺忘。在政治舞台上,沒有人會想到遠在花蓮海岸的平埔族阿嬤,用一個月編二條香蕉絲的布匹,卻無人問津;為了做出染料,這些阿嬤用廢棄的電池鉛粉染出了灰色,當然她們不知道鉛粉有毒。大太陽下,她們嚼著紅檳榔的大嘴,用力訴說著她們的無奈,政治人物是不會聽到的。

前些年,文化創意產業曾為台灣帶來希望。但現在台灣紅負責人在電視上大談的不是台灣紅的經營與理念,而是君悅飯店的發票,大家的重心也一直在禮券案與發票中打轉,媒體從沒發現台灣紅曾是文化創意的指標,曾被文建會、文化總會與許多名流加持過的文化創意產業。

客家村的老媽媽、平埔族的阿婆 住不起君悅

這時不禁想到多年前在客委會工作時,用極少的經費,辦過一場名為「花布靚靚」的活動,邀請了藝術家周舟、華慶、郭弘坤、蔡志榮贊助,與南庄東江村的媽媽們,一起用花布做成裝置藝術與創新的花布服裝秀,客家大學生與文化人溫金紅,傳媒人羅貴玉、陳美禎,歌手謝宇威,客家布袋戲團等也參與演出,帶動了許多社區加入花布產業,新竹九讚頭工作室、南庄社區的媽媽們與頭份的黎屋雜貨店……一針一線,用一尺20元的土花布,縫製出她們的生活美學。

這些媽媽們,沒有太多機會去君悅(也許一生都沒有去過),一晚上五、六千元的住房費可以讓她們在苗栗、新竹的農村過一個月,假日到北埔、三義、南庄都會見到她們的作品:一些手機袋、花布包、零錢包、名片夾、手提包、抱枕……

對這些阿嬤來說,能夠在假日賣出幾件作品,就可以補貼生活費與孫子的學費,也可以替客家村帶來一些生機。她們的作品沒有機會站上君悅的賣場,也沒有機會到法國參展,但是台灣紅與客家村阿嬤的取材都是台灣土花布的意念,當電視上談著台灣紅的發票時,好友邱月華正開著她的老爺車滿載著花布枕、花布包,從南庄北上,一站又一站地推銷著老媽媽們的工藝品。

我不禁想到這些貴婦們在台上穿著台灣紅設計的台灣衫走秀時,會有人想過贊助客家村的老媽媽們嗎?還有平埔族那些在大太陽下編著香蕉絲的阿婆呢?

她們住不起君悅,也不會寫企畫案要經費發展文化產業。

官僚沒有跟著換腦袋,文化繼續為政治美容

過去的年代,政府曾經箝制了文化的氛圍,一度軍中作品、反共文學攻占台灣版圖,直到19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激發了本土文化的抬頭,讓大家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臍帶,自己的故土與文化。

記得當時還在學校的我們,互相交換著巴金的作品,讀著魯迅《阿Q正傳》,一邊去聽黃春明的演講;沿著吳濁流住過的新埔與西湖,看他小說中寫過的場景;到八斗子一探王拓筆下的漁村生活;到美濃拜訪鍾理和書中的客家村;假日帶了相機認識自己的土地。年少時第一次看雲門的《薪傳》,大家站起來鼓掌;陳達來台北演出時,舞台上昏暗的燈光打在陳達身上,彷若看到了南國的陽光。

當政權轉移時,我們期待全新的文化氣象,但是官僚沒有跟著換腦袋,文化繼續為政治美容;容易贏得掌聲的活動、祭典、節慶,曾幾何時淪為政治人物的另一座舞台。大家比賽政治人物的扮裝秀,穿上歌仔戲服裝就是振興歌仔戲了嗎?在藝術季開鑼就是文化的救主嗎?曾幾何時文化活動成了變裝秀,或是政治人物的歌唱秀。

當政治人物上台表演開鑼、穿上原住民服飾扮大頭目的時候,文化執政者又如何看待台灣傳統戲劇的黃昏呢?出國表演要自己籌款,為理想努力時要記得感謝政府補助款。阿美族舞者阿道,曾在一座談會中提及,妻子去山上打工維持他的基本生活,而練就了一身好體能。常住苗栗的硬頸合唱團成員,多年來為了維持他們對客家創作音樂的熱情,平日在市場賣炸雞排,或是賣衣服維生,晚上再去酒店彈琴賺小費,為了下一張CD努力存錢。客家傳統劇團的凋零令人心碎,而布袋戲演員除了黃俊雄之外,大部分團員是有一餐沒一餐的過日子,電視一百多個頻道,都沒有給與他們保障演出的機會。

文化並非公共工程,不是蓋公有市場

演出團體機會稀少、酬勞無法糊口,而公家標案,政府官員拿出官方統一價格表──主計處規定一張照片230元、一個字0.58元,攝影家的作品被踐踏,作家成了賣字的小販,文化採購法的種種限制、公務體系要三家比價原則,使文化人常常淪為顧問與下包的身分,甚至提案完就被踢出去。

然而文化並非公共工程,不是蓋公有市場,也不是蓋一座公廁,卻都屬於公部門採購法的管轄,在最低標與價格競爭的牽制下,文化淪為政客的商品或祭品,也讓公部門的文化標案成為公關公司的禁臠。一些優質的文化團體、文化人,如果沒有良好關係,如果不會寫標書競標,不了解遊戲規則,也休想有演出與補助的機會。文化體系也甚少主動去發掘有潛力的新秀,或是新團體,因為怕被戴上「圖利他人」的大帽子。

所以我們看到的文化表演團體,大半是熟面孔,政府補助怕出錯,都喜歡找老面孔,或是知名度高的團體。因為公務體系怕出錯,造成資源分配不均,成名的團體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小團體則快成了乞討團。地方政府稅務惡化,更造成地方文化工作者可用資源被剝奪、地方活動必須要向中央傾斜的怪現象。

長期錯誤的文化運作,逼使文化產業、文化團體、藝術家漸失舞台,台灣還要被台灣紅的發票淹沒嗎?

【2006/08/23 聯合報】

摘錄》文學史上不朽的頑童 馬克.吐溫筆下的小英雄




【黃碧端/文】

馬克‧吐溫創造了兩個頑劣的小孩,一個叫湯姆‧索耶,一個叫哈克伯理‧芬……


人人說馬克‧吐溫(Mark Twain, 本名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1835-1910)是幽默大師,那是因為他善用滑稽突梯的語言嘲諷世相,又因為他的生計包括了演講,因而有很多機會使出逗樂聽眾的本領,嘻笑怒罵,留下大量名言雋語。然而馬克‧吐溫連樂觀的人也不是,他幼年喪父,失學而必須去當印刷學徒,歷經世態冷暖;處在南北戰爭前的美國,他也看見種族的偏見和白人行為的墮落,又不耐於教會的庸俗,傳教士的偽善。這些都是他機巧百出、口誅筆伐的目標。

馬克‧吐溫創造了兩個頑劣的小孩,一個叫湯姆‧索耶(Tom Sawyer),一個叫哈克伯理‧芬(Huckleberry Finn,暱稱「哈克」Huck)。如今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有人認識他們。但是以他們為名寫成的書,卻也是少有的,從問世到現在一百多年來,每個時代都有人杯葛或禁讀的童書。美國仍有圖書館迄今不准以哈克為主角的《頑童歷險記》(The Adventure of Huckleberry Finn,1885)上架,最大的理由是這本書種族歧視和教壞囝兒大小。

《頑童歷險記》裡面出現了兩百多次現在已成語言禁忌的nigger(黑鬼),黑白兩方都覺刺耳。故事裡除了小孩,也幾乎沒有形象正面的白人,他們不是想搶小孩錢的酒鬼,就是盜墓賊、殺人犯、江湖騙徒……這不是歧視白人嗎?贊成禁這書的人說,小孩在書裡讀了兩百多遍nigger,關上書你能要他不講嗎?書裡的小孩逃學、撒謊、講髒話、抽菸,全是壞榜樣,能讓孩子看嗎?這些爭議,從1885年書一出版就沒停過。

但另一方面,《頑童歷險記》被認為是第一部以美國口語寫成的小說,證明最俚俗的美國英語也可以成為上乘創作語言。海明威甚至說,所有的美國現代文學是始於馬克‧吐溫的一本書,Huckleberry Finn!帶壞小孩嗎?雷根總統有相反的意見:「我多希望我們的學校能教給孩子,像哈克在小木筏上優美地航過密西西比河一樣的能力,航過他們的人生;教會他們像哈克一樣痛恨偏見、愛周圍的人,尤其是愛他的大朋友Jim。」──Jim是哈克所救的一個黑人奴隸。事實上不待鼓吹,《頑童歷險記》從121年前出版,就是熱銷書。美國公共電視在公元2000年作過估計,這書在全世界已有超過六十種譯文,七百種以上的外文版本。

以另外一個頑童湯姆為主角寫成的《湯姆歷險記》(1874)就沒這麼大的爭議。主要因為湯姆生長在正常溫暖的家庭,他的調皮搗蛋是一個「正常」小孩的調皮搗蛋。《湯姆歷險記》裡幾個場景已成經典,一個是他被大人指派粉刷圍籬,為了偷懶,竟然誆得路過的小朋友把蘋果送他,換取粉刷圍籬的工作。湯姆不但自己逍遙,還賺了蘋果。另一個可愛的插曲是湯姆喜歡新轉學來的同班女孩,有日女孩不小心撕壞老師寶貝的書,老師興師問罪時,湯姆很英雄地說是自己撕的,結果捱了老師狠狠幾鞭子。過後女孩感激地對他說,「湯姆,你怎麼能這麼高貴!」把疼痛一下全忘掉的湯姆,回家的路上經過一個池塘,對著池裡自己的倒影也問:Tom, how could you be so noble!

《湯姆歷險記》是溫暖有趣的童書,《頑童歷險記》卻是公認的偉大經典,且超越童書,傳達成人一樣受教的真理。哈克不像湯姆,他沒有家沒有母親,父親是酗酒的無賴;他不但沒機會受學校教育,也沒家庭教養可言。這個講髒話的小鬼是街坊所有父母的頭痛,卻是他們的孩子的英雄。在《湯姆歷險記》裡他只以湯姆好朋友的配角身分出現,到了《頑童歷險記》,哈克開始挑大樑演出。馬克‧吐溫其實把自己成長的經驗和人生的信念都藉這個十三、四歲的小霸王來表演;給了他自己自幼熟悉的密西西比河作舞台,融會了混雜黑人口語方言的聲音情態作他的發聲。書是以哈克為第一人稱敘事的,讀者因此有機會看這樣一個語言沒有章法顧忌、不避俚俗,心性上迷信又機智,本質裡則溫厚、充滿正義感的少年,表演他的流浪和冒險。

使哈克的歷險臻於偉大,是因為我們知道他的局限。他所處的環境是以黑人為奴的,奴隸並且在法律上屬於他的買主,哈克自然也習慣於周遭的人怎樣對待黑人,他甚至被灌輸了幫助黑奴逃跑會下地獄的觀念。但當他無意間發現了逃跑藏匿的Jim,跟Jim建立了友誼,他的人格當中的善念和是非判別,使他進入心理掙扎,這是一個美麗的過程,而哈克所作的決定必需以一路的木筏溯河、風聲鶴唳的艱險來完成。類似的例子也發生在哈克看到一個搶匪被誣陷為殺人兇手,雖然挺身作證將冒著被真兇報復的危險,哈克還是挺身而出。而因為是第一人稱,我們只須面對過程和它的完成,沒有說教沒有自矜。這是《頑童歷險記》敘事策略的動人之處。馬克‧吐溫在故事裡教給「囝兒大小」的,絕對遠遠抵銷了他讓哈克有血有肉地抽菸、講髒話的壞榜樣。

馬克‧吐溫十幾歲就發表作品,但《頑童歷險記》出版時他卻已經五十歲了。他顯然不是只為寫一本感動人的故事,而是他的人道信念在人生歷程中終於累積到要發而成為這樣一個作品的時候。1860年代馬克‧吐溫曾在舊金山擔任報社記者,對當時白人任意欺凌當地華人的現象便一再為文發不平之鳴。他的人道精神顯然一以貫之,而少年哈克,正是他半百之際終於召來負載這個精神的血肉。百餘年的爭議依然不能搖撼哈克伯理‧芬的經典地位,原因正在於這個不朽的頑童,具備鋼筋銅骨,代表了人道永恆的價值。

【2006/08/23 聯合報】

Tuesday, August 22, 2006

摘錄》浮生小景》黃瑞香

【蔡珠兒】

初春清晨,湖色寒青,蘇堤曉霧迷離,早起做操的人影,掩映在花樹裡。西湖真美,不過有人真缺德,攀花折柳就算了,還把灌木枝條逐一打結,可憐那樹虯結蜷曲難分難解,不知是誰閒得慌,太可惡了。

然而一路走過,堤邊都是這打結樹,雖然輾轉糾纏,照樣開花長葉,抽出簇簇黃蕊,毫無瘀損枯敗,我才知道搞錯了,人家天生如此,是我少見多怪。

後來去了紹興,在魯迅故居的三味書屋外,又看到這樹,蟠結如老梅,花粒瑩黃芬馨濃烈,聽人說叫瑞香,是魯迅從日本引進的。可是我回來查書,發現又是附會,瑞香其實原產中國,品種繁多,我看到的那種應該叫「結香」,別名黃瑞香。

結香的莖皮可以造紙,質地薄韌細白,是書畫寫經的上品,不過現代人懶執筆,早已用不上。現在流行的是打結許願,聽內地朋友說,情侶喜歡去公園找這樹,把兩棵綁結在一起,以示永結同心,上海還有新人把綁樹列入儀式,當真是「結」婚。

所以人真可惡,自己心有千千結,還要百般牽纏,弄得處處轇輵。

【2006/08/21 聯合報】

摘錄》地名密碼

楊渡  (20060817)



故事不是從荷蘭人開始,自然不是結束於荷蘭人。漢族來了以後,整個情勢慢慢轉變。台灣變成是漢族和凱達格蘭人為主的地方。但凱達格蘭人是一個母系社會,而偏偏漢族移民來的都是男人,所以,就變成大量的通婚。以狩獵為主的生產方式,逐步被農業所取代,社會的整個社會形態也慢慢轉變了。

事實上現在的台北還遺留著許多凱達格蘭族的地名。像中國時報所在的萬華,古稱「艋舺」「蟒甲」「蚊甲」「莽葛」,這是凱達格蘭語Moungar 的音譯,它原意是指獨木舟,及獨木舟聚集的地方。當時艋舺靠淡水河,平野肥沃,魚產豐盛,凱達格蘭人靠射魚,種一點茶葉、蕃薯就足以維生。如果要交易,就划著獨木舟,沿淡水河上新店溪,和當地開墾的漢族交易。因為艋舺盛產蕃薯,又被稱為「蕃薯仔市」。後來漢族喜歡文雅的名詞,竟改名為「歡慈市街」。

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寫到:「沙間一舟,獨木鏤成,名曰莽葛,蓋番舟也。」「番人夫婦,乘莽葛射魚,歌聲竟夜不輟。」這時代的艋舺,舟車集中,平埔與漢族交易,男女通婚,射魚烤地瓜,夜半唱歌,其快樂大約不會少於後來最繁華的華西街時代吧。

艋舺的地名只是一端。其它如以孔廟而聞名的大龍峒,有「大龍」有「孔廟」,名稱彷彿非常中國,但究其實,它是源自凱達格蘭語「Paronpon」本來的譯名是「巴琅泵」。等到漢人來開墾的漸漸多起來,尤其是福建同安人最多,就變成「大隆同」,又是「興隆」又是「同安」,非常吉利。乾隆年間,漢族移民多到一定程度,就開始蓋起寺廟「劍潭古寺」(現在已遷至大直),嘉慶年間建了保安宮,祀奉保生大帝。至此,這個地區已基本漢化了。名為大龍峒,只是早晚的事罷了。

漢族移民愈來愈多,不僅會影響達格蘭族的生活空間,更因為移民者的互相鬥爭,而造成械鬥。清朝雍正初年,移民的漳州人從台北縣萬里的八里坌移居至基隆的牛稠港虎子山附近,稱為「崁仔頂街」,這是基隆街市創建的開始。到了乾隆年間,又建了新店街、暗街子街等等,土地日漸開拓。道光年間(西元1840年),基隆港口附近已有居民七百多戶。

嘉慶年間,泉州的移民也漸漸自南部北上,但因為能夠開墾的土地有限,他們被迫向山地發展,和凱達格蘭族爭搶土地的開發及資源,也就是以今日暖暖街的附近為中心,附近的漢人、平埔族都在暖暖街這一帶交易,非常繁榮。

但是,漳州、泉州的居民,可能因為田土的邊界糾紛或是爭搶灌溉水渠不合,雙方時常發生衝突,慢慢地,由小衝突演變成大械鬥。咸豐十年(西元1851年)八月,漳州、泉州人在魴頂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械鬥,雙方動員全部的人,死者多達108人,從此,漳州人與泉州人結下了仇恨,糾紛不斷。而108位死者的骨骸就安葬在今日安樂區的義民廟內。

慘烈的械鬥成為長久的仇恨。直到清朝末年,才由地方有識之士諄諄善誘,以普渡賽會等各種形式,讓雙邊以宗教儀式,代替血腥的鬥爭,仇恨方才終止。

摘錄》走進經濟學

【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書名:走進經濟學
作者:熊秉元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熊秉元要領人走進經濟學?這讓我有點意外,因為在我的印象中,「熊氏散文」的魅力在於能「走出」經濟學的象牙塔,漫步於真實世界之中。當然,熊秉元教授也參與過教科書的寫作,如果要拿起粉筆、走向黑板,來介紹基礎經濟學,一定也能引人入勝。不過,如果這樣想,那就低估了這本書。

《走進經濟學》的確與熊秉元之前出版的幾本書有些不同,封面上「熊秉元領你走進經濟學」看起來像旅遊書,一位識途老馬或者在地玩家帶著大家走進陌生的園地。不過你要是把熊秉元當成一般的導遊,或者以為他要帶你到的經濟學世界是一般的遊覽勝地,那你就又錯了。熊教授不是導遊,他像一位主人,打開門,帶著讀者走進的是他自家的花園,這裡面沒有遊客中心或者觀景台,卻別有洞天、趣味盎然。

為了不讓遊客迷路,熊教授一開始先勾畫了一份地圖指南,標明了體系與理論、參與者與旁觀者,提醒讀者「你在這裡」。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從事經濟活動,卻可能「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參與者與旁觀者的角色分別與角色變換,讓我們能遊走於真實世界,不迷失位置與方向。然而,主流經濟學太注重「旁觀者」的角色,都擠身在高塔之上觀看經濟活動。熊秉元領你走進山中,要你發現「參與者」的體會與樂趣。

特別值得一提,熊秉元在書中介紹了Paul Heyne的《經濟學的思維》。這本非主流的教科書在美國印行了三十幾年,改版十次,可惜我找不到任何中譯本的資訊。這反映了在中文的經濟學世界裡,遊客大多數都只能到此一遊、走馬看花,不能深入掌握思維方式,參與體驗。這也就是這麼多年來,熊秉元勤於為大眾讀者寫作通俗著作的價值所在。

在熊教授的花園裡,收集了許多他關心題材的寫作,SARS、文化現象、大師身影、兩岸問題,他都能信手拈來做成文章。在這經濟學花園裡逛了一陣子,熊秉元又忍不住想往外走,於是走到圍牆邊,要與社會學對話,也反省經濟學的局限。有趣的是,在最後他暢談〈經濟學的困窘〉,內容卻是對經濟學抱持肯定。這其實可以呼應最前面的幾章,經濟學的花園雖然有門牆,但只要你進入細心觀察一草一木,體會人情冷暖,也能坐擁大千世界。

熊秉元領你進的園地裡,刻意安排了許多收藏擺設。他將曾經出版過的一些故事,安插在各個相關章節裡,更在各章之後提出益智遊戲。這些益智遊戲的趣味可能每個人體會不同,如果讀者心急,可以拆開書後所附的答案。這些答案是什麼?我不能告訴你,因為我正在為其中一些問題想我的答案,還沒看他的解答。

【2006/08/21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