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12, 2007

找尋稱意的小社會

【聯合報╱舒國治】 2007.10.12 03:33 am


四十多年前,我家巷子底有個麵攤,主人當是低階退伍軍人,攤子旁懸一面小黑板,他無事會以粉筆寫些警句,我最早看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名句是從那面小黑板上。

兩塊錢一碗陽春麵,能獲得熱骨頭湯混合著麵湯兩者的香味,更有一種「外食」打破每日家中飯桌清供的沉悶之享樂感,於我,這碗麵已然太滿足了。但我觀察,有不少大人來此不是吃麵,是來聊上幾句。是了,他們見著燈光,見著麵鍋的沸蒸水氣,便自然往這兒靠近;既來了,便同老闆講幾句話。有的說:「我最喜歡吃你下的麵,尤其是下得比較生時,更好吃。」有的說別的,與麵條不相干。我發現這樣的人還頗不少,有的站著說,有的索性拉了凳子坐下。那是民國六十年代,人人沒事,我們那條巷子大夥皆夜不閉戶,這麼一爿小小麵攤,也竟成了絕佳的沙龍。

一個社會愈閒,愈有頗多的人每天必去同樣的地方。如北京有些公園,每天總有極多的人他一天中最長的時間是耗使在這兒。成都的茶館亦是如此。

近日有人開始談論退休後的每日生活。其中說及每日下午應在何處坐坐、應與哪些朋友碰碰。這是何大的一個課題!就說台北好了,恁大的都市,但該去哪塊呢?我亦回答不出。

所謂稱意的小社會,是你在那裡吃飯、喝茶、交際、娛樂等皆感到很優遊自在;但真說到自在,更牽涉到人,也就是朋友。或者說,要生活在你所喜歡相處的人眾之旁。要常常可以碰上或遭遇令你愉悅、產生趣味,或使你放鬆、使你簡略、教你閒散的人或事態。人便是要往那類情境去靠近。有時甚至要開創那種情境;我小時常夢想,是否在民初,所有的孩子們暑假皆自省城返回家鄉,大夥住在大房子裡,一個大家庭,吃飯時每人陸續的自樓上或後院深處的房間走下來,聚於一堂,鬧哄哄的吃。不遠處的客廳與花園還偶傳來唱京戲的聲音。不管是下午或是半夜,永遠有點心吃,你想吃綠豆湯或是冰西瓜或是餛飩或是粽子或是←油餅,隨時皆有。此種大家庭的人氣,永遠在你身旁不遠處,你絕對不會寂寞,但你依然可以窩在自己的房間幾十個小時不出來,只為了埋頭讀你那讀了一半的《紅樓夢》,你依然樂意獨處,乃你知道人群的溫熱原就在幾步路之外。你獨處,但你不寂寞。還有,你樂意有熱鬧感,但你希望它是一種太平美樂時代之氛圍,你並不渴求與人無休止的交接,乃你並不住在苦寒荒涼的美國,只要見有一人遠遠騎馬而來,說什麼也不想放他走。

人從自己的空間出來,到外頭張望別人,是恆存的需要;小自一個麵攤或一棵大樹下三張板凳,大到一整個城市的各處廣場(piazza)皆如隨時有園遊會(譬以羅馬),都可以撫慰人的寂寞,但何樣尺寸最稱己意,也唯有各人自己揣摩了。

Thursday, October 11, 2007

念舊

彭惠鈴  (20071011)




 掛下電話,我想我一定病了。

 這個病在我進入人生第四十個秋天時的嚴重發病,症狀是打開十多年未翻泛黃的電話簿,拿起話筒一一撥打,每個號碼代表一段回憶,腦海裡放映著彼此互動的點滴。人說,老人總活在回憶裡,四十歲的我老了嗎?


 電話那端的朋友沒有一絲驚喜,反而透露著突兀與被叨擾的口氣,然後我吞吞吐吐,找不出聯絡的理由,本想說出:想念嘛。但在人情淡薄的行銷世代,想念早成為另有目的的藉口,沒人會信。
 於是,我改說:整理電話簿。那是多年前偶然在保險公司聽演講時學到的話術,這個理由似乎比較容易被接受,但因為是行銷話術,客套的互動,碰觸不到真正的情感,我們無趣的結束談話。

 我開始變得無助,多夢無法熟睡。夢境像不斷倒轉的磁碟,重複再重複。也許念舊根本就是我個人性格上的絕症,印象深刻的幾次發病:第一次早在幼稚園的畢業典禮後,我抱著洋娃娃躲到二樓陽台暗暗啜泣,童稚的心靈不以此為病,只覺得羞赧;接著是,國中時,同學得知我保留了所有朋友的信件時,告訴我:你還蠻「念舊」的嘛,我因此知道自己罹患此病。

 再一次是在我成了高四生時,坐在補習班的冷氣房,書讀累了,抬眼放鬆眼部肌肉,望著眾考生的背影,突然陌生感讓我覺得往者已矣,高中同學的臉龐一一浮現,我低頭垂淚,害怕被發現。

 或許未來真有醫生能治療此症,到時該掛哪一科?精神科?神經科?內分泌科?只是,目前作夢是唯一能紓解的解藥。

你or妳是單身的料嗎?

梁東屏  (20071009)




 單身不單身,有時不由自己選擇。自願也罷、無奈也好,都要有條件、有認識才成!

 為免趕流行、一失足成千古恨,來,你or妳快來測驗一下!


 十年前的某一天,那時的女友稍帶誇張地讚歎道:「第一次遇見能把水果切得這麼整齊的男人。」嘻嘻,彼時在下離婚嘟嘟好三年,懶得煮飯,天天切水果當正餐,省事省瓦斯又健康,刀功哪能不入化境?李慕白都不放在眼裡。
 結果白現了,水果切得再好也不管用,對方在我感情刀法不甚俐落的情況下絕裙而去。那次以後,「再找一個」的念頭就一年淡過一年,終至煙消雲散。

 六年前,佣人有次請假兩星期,去機場接她時,見面一句:「家裡還好嗎?」眼裡透露出的卻是「我看已經一團亂了吧」。我沒答腔。結果進門時,她突然大氣不吭,稍歇之後伺機偷偷問我女兒:「妳們家重新油漆過啦?」

 她不在的兩星期,我把家整理得像重新油漆過,這種功力,夠資格單身了吧?

 單身其實還真的不是這麼容易,那兩個星期,常常在洗碗、拖地、洗衣之間,渾身酸痛、兩眼瞪天花板躺在沙發上休息,更別提每天早上雞還沒叫就起床煎蛋、烤土司。

 忙完一天,晚上還得整出桌菜給正在發育的兒女,擔心他們長不好。風捲殘雲後,兩人上樓玩電腦,我呢,洗碗時只好自己碎碎念:「這兩個星期可真長啊!」

 十三年了,兒女終於成長赴美念書,而我早被操得單身慣了,不能想像屋裡還有另個人前前後後喳呼來喳呼去。

 不久前,有天夜裡身體突然不適,於是一個人拎個衣物包走到醫院裡掛號,心中的盤算是,要住院隨時就可躺下。

 候診的時候,望著急診室空著等病人的床思量:「如果就這樣掛了?」心裡猛然一驚,但竟然也絕無「再找個人」的念頭,只尋思得趕緊去立遺囑,免得真有那麼一天,兒女怎麼辦?

 單身不單身,有時不由自己選擇。自願也罷、無奈也好,都要有條件、有認識才成。

 來,測驗一下!

 孤老頭or老娘指數評量表

 一、收到兩張免費電影票,你(妳)會?

 A.趕緊翻找電話簿裡她(他)的號碼。

 B.一個人去看太無聊,算了,送給阿忠或秀珠。

 C.放在桌上,後來就忘了。

 D.當然去看啊,四仰八叉一人坐兩張椅,太爽了。

 二、早上起床第一件事。

 A.查看電腦裡的郵件。

 B.看看報紙送來了嗎?

 C.@#%*&@,還早,再睡一下。

 D.嘿,嘿,真好,洗手間就我一個人用。

 三、夫妻應該同床共枕嗎?

 A.當然啦。

 B.分床睡比較好啦,她(他)會打鼾。

 C.分房更好啦,人嘛,總有私密的時候。

 D.最好各住各的,要見面時先打電話約。

 四、你(妳)認為最佳的夫妻關係應該是如何?

 A.當然應忠於彼此,男的不可拈花惹草,女的不可紅杏出牆。

 B.哎呀,有時免不了會犯男人(女人)都會犯的錯誤呢。

 C.忠於彼此?這是烏托邦,沒那回事啦。

 D.我認為最佳的夫妻關係就是維持婚前的關係。

 五、放假了想出外走走。

 A.當然要跟自己的老公(老婆)或是情人囉。

 B.參加旅遊團吧。

 C.到有朋友的地方,否則人生地疏,怎麼玩?

 D.難得有機會擺脫所有的人,太好了。

 六、單身或想要單身的最大理由。

 A.沒辦法,沒人要。

 B.單身多好,想幹嘛就幹嘛。

 C.不想再有人打攪。

 D.嗯,哪裡有人配得上我?

 七、突然發了筆財,最想作的是什麼?

 A.請家人吃頓大餐。

 B.找朋友樂一樂。

 C.存起來。

 D.發財?發財就發財,有什麼不同嗎?

 八、著名影星奧馬雪瑞夫長年一個人住在巴黎旅館裡,你(妳)羨慕嗎?

 A.一個孤老頭,他不無聊嗎?

 B.住巴黎的旅館,那多貴啊?

 C.他一個人住在那裡幹嘛?

 D.有什麼好羨慕的。

 九、你(妳)記得自己的生日嗎?

 A.當然記得啊,每年都要慶祝一下。

 B.有時會忘記,但是家人會提醒。

 C.生日?生日有什麼好過的。

 D.我啊,天天都像在過生日。

 十、毛澤東晚年據稱荒淫無度,你(妳)認為?

 A.那個大爛人,有什麼好提的。

 B.共匪都是這樣的啦。

 C.唉,他也是個人嘛。

 D.不然你(妳)要他怎樣?再談戀愛嗎?

 計分方式:A.1分;B.2分;C.3分;D.4分

 孤老頭or老娘人生指南

 ■ 35 分以上

 恭喜!你(妳)完全獨立自主,門清不求人,獨聽中空又絕張。

 什麼?現在已經沒人玩十三張啦?哇咧,欺負我單身啊?

 你(妳)顯然得到養老院度過餘生,不過,安啦,沒事還會有要積陰德、打歌、打書的影視紅星來餵你(妳)吃稀飯。

 記得,要堅強,千萬別流淚。

 ■ 26?34 分

 還好啦,手風順的時候卯起來自摸,可是有時也必須吃吃上家、碰碰對家。

 這不是要鼓勵你(妳)亂來啦。可是,你(妳)不老是沒代沒誌覺得「別人家的草地比較綠」嗎?

 就是囉,這是人性,不要覺得有什麼罪惡感,很正常。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心理上若能夠常常單身,也未嘗不能平衡一下。

 ■ 13?25 分

 每次起牌都十三不靠,這牌怎麼打?「老婆(公),來,換換手氣」。你(妳)呀,永遠都希望有靠山,可是卻有點喜歡和稀泥喲。

 不過做什麼事都要有希望而且真的有「另一半」參與,也是很幸福的呢。雙拳不敵四手,比起單身的那些糗包,你(妳)可以少奮鬥一半,呵,呵,呵,不錯唷。不過萬一……也會被分一半,不可不察,不可不察。

 ■ 12分以下

 你(妳)就一個人來打牌?哪有可能?你(妳)別欺騙社會啦!

 測驗的成績這麼爛,你(妳)還有活下去的勇氣?

 不過也很值得佩服的啦,小學的公民倫理道德課一定考得很好喔。得這樣的成績不是騙人騙己,就是真的很「完人」。

 老實說,有這樣的人生,也是很值得恭喜的啦!

拜訪96歲的楊絳

莫昭平  (20071011)




 2007年9月1日,一個清爽的北京秋日,我坐車來到三里河南沙溝一個安靜的院落,懷裡揣著楊絳先生剛剛出版的新書《走到人生邊上》,要拜訪這位九十六歲的作者。

 約好的時間是十點鐘。早早出門的我,九點半就到了楊先生家門口。我站在門外樹蔭下,涼風習習,拿起新書,我安靜地再次細讀。


 這真是一本世紀奇書!我無法形容兩天前第一次翻讀這本書的震驚,光是《走到人生邊上》這個書名就讓人震攝──這位九十六歲的世紀老人「正以無比的勇敢、冷靜和平和,在為她的靈魂清點行囊,要帶著她一生寶貴的收穫,準備上路」(周國平先生語)。何等的人,才能寫出這等告別世間之作呢?
 上次來看楊先生,是三年半前了,當時,我帶了她以《我們仨》榮獲台灣的中國時報開卷2003年度十大好書的獎座給她,老人接過獎座十分開心,笑容燦爛。受到隔海讀者的深深感動與肯定,楊絳衷心地感到欣慰。但談話之間,思及逝去的摯愛親人,幾度眼眶泛紅,讓我深覺心酸與不捨。

 頭號粉絲二訪文學偶像

 十點整,我按了電鈴,拾級走上三樓。一進門,楊先生立刻從書桌前站起,滿臉笑容地歡迎我們。

 三年半不見,楊先生似已走出陰霾。她穿著簡單得體,看來健朗、愉悅,氣色及精神都好,走路也很靈活,外表一點也不覺更老!但她的耳朵卻重聽得嚴重,又不願戴助聽器,於是,我們決定筆談──我寫她說。

 楊先生先細心一一交待一些出版事宜──合約、文稿的再修改、照片的使用……,我把所有的東西謹慎地放入一個牛皮紙袋中,並承諾一定做到「精確無誤」,老人便放下心來。

 我以頭號粉絲的身份告訴楊先生我好喜歡這本書。我說這是一本獨一無二的書:上半部真誠平和地直視人生的盡頭,自問自答地探究人生最終極的問題──生死、靈魂、鬼神、慾望、靈肉……,下半部則是注釋,以十四則不按順序的故事來詮釋上半部的問題探討。

 我佩服寫作者的心情能夠如此平和、豁達與澄澈,我更愛讀她寫一則則注釋的俏皮、生動與洗鍊。

 楊先生很高興我給她的回饋,連說能欣賞的讀者就是作者的知心朋友。

 我在對談的筆記上飛快地寫著,楊先生急切的側身過來,一面看一面立即回答或主動提問,我們的交談順暢無礙。

 美酒加咖啡與清茶

 我再度讚嘆這本書的表達形式很有創意,注釋中的故事,尤其寫身邊人和小人物,寫得特好,文字又極洗鍊;豐富的學養與對問題的認真研究流露字裡行間。楊先生一直說我「過獎」,她謙稱自己只是寫的「乾淨利索」而已。她還說女兒錢瑗曾如此形容:「爸爸(錢鍾書)的文章是double laced coffee(加了酒的雙份咖啡);媽媽(楊絳)的文章則是tea(清茶)! 」

 我倒覺得楊絳的文字清晰平和中特別耐人尋味。如何能做到「乾淨利索」呢?楊先生引述塞萬提斯的話說:『就是要捨得割棄不相干的東西。』是啊,就這麼簡單。可是人往往最難割棄與放下,不論是文章、還是生活。

 我說她的人生反思頗能讓人反覆沉吟與咀嚼,其實年輕人不免也會思考這些人生終極問題的,像她這樣一位博古通今的世紀老人在告訴我們她的感受,確會給年輕人許多啟發與思考。

 楊先生戲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嘛!」她接著說作者是很需要讀者的鼓勵的,但又說:「如今書出版了,我正等著挨罵呢──等不同意見的人罵!」

 我看楊先生的書稿一字字寫得整整齊齊,一絲不茍,就問她這本書的寫作是否順利,她說:「是謄得整齊,不是寫得整齊!這次寫作特別辛苦,翻查了好多中外書籍,也扔掉了好多好多廢稿呢!」每天寫、謄的結果,造成楊先生的右手嚴重的腱鞘炎,每每甚至不能寫作。

 楊先生的生活現在很簡單,一般是閉門謝客的。每天早上,她會練八段錦,晚上則下樓散散步,她笑說自己如今是瓷娃娃(China doll)了,走路要人攙扶,否則一摔就碎了,她還開玩笑說:「我已不是China lady,而是China old lady 了」。(註:China是雙關語,意指中國,也指瓷器)。

 生活簡樸思想高尚

 每天的其他時間,楊先生就是「看看書,寫寫字」,寫字是練毛筆字,「這樣寫鋼筆字才好看」,大小字都練,練的是王羲之體,練大字還懸腕,這本書封面上的書名《走到人生邊上》,就是她的親筆字。她又笑說自己寫字都不穩了,連字與字的間隔都拿捏不準了。

 楊先生幾度笑自己的字醜,「就像人的手指有長有短,我的短就是寫字,但我倔強,明知字寫不好,還是一直要練──我從三十歲以後就一直笨笨實實地練到現在」。

 至於看書,楊先生眼睛還是很好,閱讀毫無障礙,「古今中外的書都讀,尤其是讀過去的書。有些書重讀,還像讀新書一樣」。

 有關寫作呢?楊先生搖搖頭,說:「現在不寫了。」但她頓了頓又馬上說:「以後會不會再寫,也很難說」。我感覺楊先生還是很有創作的慾望的。那麼,我們還可以期待楊先生未來的作品問世!

 老人的生活極為簡樸,住了幾十年的房子,已多年沒有整修,傢俱也一直沒有更換,地板更是原始的水泥地,還好屋子的天花板很高,客廳兼書房的大房間有著大窗,陽光從窗外灑入,映著滿室書香,是一個典型的文人學者的家,只是樸素得有些簡陋。老人卻不在意,讀書、練字、寫作,自有一份怡然。

 楊先生自奉如此清簡,卻在前年一口氣捐了五百萬人民幣(約二千多萬台幣)的鉅款給清華大學做「好(ㄏㄠˋ)讀書」獎學金,特別要獎勵喜好閱讀的年輕學生,以推廣閱讀。楊先生完全實踐了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生活簡樸而思想高尚,英國詩人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

 同屬於女性的會心

 我們也談到今年11月的上海藝術節中,上海戲劇院將要上演楊先生早年的劇本《弄真成假》。楊先生愉快地談到這齣戲抗戰時在上海上演的情形。這次楊先生是無法到上海看戲了,但「他們會寄錄相帶給我看。」

 接著我們兩代女性從戲劇開始討論到女人的打扮、髮型、旗袍的長短與開叉,流行的時尚與變遷……,一種屬於女性的會心,在我們之間流轉著。

 我稱讚楊先生皮膚白皙光滑細緻,連斑點都沒幾個,她則笑稱自己從來不用化妝品呢。

 楊先生一再說自己長得醜、不好看,也沒有什麼照片留下。其實,她怎麼會醜,她是一位非常細緻、秀麗、氣質絕佳的老太太呢!

 談到她所寫過的作品,楊先生說,她的作品像《洗澡》、《幹校六記》、《將飲茶》等,都在曲意表達一些東西,在當時不啻在打「擦邊球」。她還稱讚《洗澡》的英譯本翻得特別好,書名《Baptism》尤其傳神──「洗澡的含意,其實是洗腦筋呢」楊先生說。

 時間飛快地過了兩個小時,已到了楊先生要用午餐的時候了。楊先生對我說「好久沒有跟這麼聰明的人聊天了,真高興!」,讓我受寵若驚,我更覺幸運能親炙這樣一位傳奇的世紀作家,還榮幸地當了她所有重要作品的台灣出版人,像《洗澡》、《幹校六記》、《將飲茶》、《我們仨》……等等。

 好記憶且好眼力

 兩小時中,既談讀書、寫作,又間聊家常,楊先生有她自由思想的知識份子的一面,也有她慈祥和藹、親切溫暖的老奶奶的一面,更有她純真自在、幽默可愛的平常人的一面。但,同時我也感覺得到她長時間以來深深的孤單與寂寞。身體方面,楊先生也時時為高血壓和失眠、頭暈所苦。

 我告訴她:「讀您的新書我好感動,但也有一絲絲的感傷呢」。我牽起她的手,她也緊緊回握,我摟著她的肩,攬著她纖瘦嬌小的身軀,親著她的臉頰,我們就像已經要好很久的長輩和晚輩。啊!我要怎樣才能把我全部的愛、溫暖和疼惜傳給她呢?

 雖然很想任性地留下來陪她吃午飯,但我畢竟沒有這樣做。我們禮貌地起身,請求與她合影留念。楊先生走進臥房,把一頭銀髮梳得光潔整齊,還戴上髮箍,很花了些時間才走出來──她還是很愛漂亮的。

 我還不管楊先生的腱鞘炎──硬賴著她在新書上給我簽名。楊先生正襟危坐,一絲不茍地一字字寫下上款、落款和日期──她一點都沒忘掉我的名字!

 我們留了電話和手機給楊先生,楊先生瞄了一眼就放下名片,促狹地背起十一個數字的手機號碼,果然一字不差,好個記憶力──96歲的老人耶!

 老人還展示她的眼力,她把老花眼鏡摘下,把筆記本拿得更遠一些,這樣她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了,好個眼力!連我都大大不如。

 我們在交談時,往往我還沒寫完,楊先生就會迫不及待地偏身過來看,急呢。楊先生最後還要求我把筆談的筆記本留給她。

 歷經歷史易幟風雲

 楊先生說,她是辛亥年生的。經歷了整個歷史世紀的風浪,也歷經了各種旗幟:滿清的黃龍旗、辛亥革命後的紅黃藍白黑五色旗(代表各民族大融合),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以及共產黨的五星紅旗,真是不折不扣的世紀人瑞。

 四年前的《我們仨》是最令人傷心失魂的作品,楊先生以意識流的手法寫盡喪失夫君,及獨生女兒的至慟。字裡行間迴盪著「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那哀痛是那樣深沉而巨大,真是文字所能表達的極致,令我一再掩書而泣,不忍卒讀。

 如今讀《走在人生邊上》,我感覺楊先生又來到另一階段。這本書是楊先生2005年1月從醫院出院後,以兩年半的時光,在老、病、忙中掙扎著寫成的。

 這本書是在為她自己所面臨的一生最重大的事情做準備,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後的是什麼,前面等著她的又是什麼。寫作中,她平和的心念「有一種令人欽佩的勇敢和敏銳,她如此誠實,所以沒有得出確鑿的結論,卻得到了確定的真理」。(周國平先生語)

 楊先生完成了這本書,她說她已經可以安心地準備「上路」、「回家」了。且看她寫要「回家」的心情,是多麼可愛、多麼有創意啊!

 「我十五、六歲,大概是生平最好看的時候,是一個清秀的小姑娘。我願意穿我最美的『衣服』上天堂,就是大著我十五、六歲的型態面貌上天。爸爸媽媽當然喜歡,可是鍾書、圓圓都不會認得我,都不肯認我。鍾書絕不敢把這個清秀的小姑娘當作老伴;圓圓也只會把我看作她的孫女兒。」

 但楊先生轉而又寫:「老人的前途是病和死。我還得熬過一場痛苦、熬過一場死亡的苦、再熬過一場煉獄裡燒煉的苦。老天爺是慈悲的。但是我沒有洗鍊乾淨之前,帶著一身塵濁世界的垢污,不好『回家』」

 辭別了楊先生,我們慢慢步下樓梯、走出院落,外面就是熙攘的大街。我心中百感交集,止不住地熱淚盈眶。

 (楊絳新書《走到人生邊上》中文正體字版近日由時報文化發行)

我是瀨上剛,請多指教!

其他篇

台灣人的腦袋裡有裝GPS?

台灣人怎麼那麼厲害!巴士很多,公車站也那麼多,但是台灣人每一個號碼去哪裡都知道!只要說我要去哪裡,大家馬上可以告訴你:先搭幾號、幾號、幾號,到哪裡再換幾號、幾號,還有,紅色牌子的不要搭……哇~*&%※#~我看還是搭計程車比較快。



20年前走在流行尖端

現在台灣年輕人穿的衣服,就是我以前的打扮:長到膝蓋的褲子、籃球鞋、在T恤外面套一件背心。那時候穿這樣走在路上,很多人會跟我說:「先生先生,你衣服穿反了!為什麼你的背心穿在T恤外面?」



台灣摩托車百態--大鎖買不買

買車的時候,曾經問過老闆,需不需要買大鎖?老闆說不用,因為鎖大鎖也一樣,小偷要偷的話,怎麼樣都可以偷。老闆還示範三秒鐘開大鎖給我看,找一個石頭「乓!」地就敲開了!所以我從來沒有買過大鎖,而且要蹲下去鎖也很麻煩。



台灣摩托車百態--保特瓶跑在馬路上

台灣人騎摩托車可以載很多東西,我還在路上看過,透明的塑膠袋裡面放保特瓶,五、六袋喔,很大袋,掛在摩托車的兩邊,左右都寬出來一米以上,高度也超過兩米,從後面看,好像只有保特瓶在跑!



猛灌提神飲料

我工作時間很長,以前每天大概都只睡一兩個小時,三天沒睡是常常的事情,我房間裡面都是200p、蠻牛,喝到手都會抖了。奇怪的是,休息時間手會抖,但是要開始工作的時候就不會了。在日本沒有提神飲料,剛來台灣時也不知道有這種飲料,只是想說,奇怪這是什麼?廣告很多。後來有一天凌晨四五點,我在林森北路搭計程車回家,司機說:「你好好喔,我們都還在工作,你都可以去喝酒了。」我說:「不是啦,我現在才下班,回家洗個澡,七點多還要回來工作,好想睡覺。」他就告訴我去藥局買維士比、買咖啡,加進去一半一半,真的想睡覺時,喝那個蠻有效的


話題篇

與金城武同一位髮型設計師

我也曾坐在金城武旁邊弄頭髮,那時候他已經開始上電視了,真的很帥、眉毛很濃,不過不太理人,所以我們也沒什麼聊天。但奇怪的是,每次我去剪頭髮,他也都剛好來弄頭髮,大概是我們兩個頭髮生長的時間一樣吧,他可能會想,怎麼又是這個人!四次了!一年四次都見到我,會不會以為我是他的fans?



迎新會被當酒鬼 喝了一打以上的紹興也不醉

@剛到醫院時,同事幫我辦的迎新,是去天母的啤酒屋。

去之前,一位醫生跟我說:「台灣的啤酒跟日本的味道一樣,但喝法不一樣。」



「日本人說乾杯,是禮貌到了,想喝再喝;但在台灣,只要人家找你乾杯,就一定要喝到底,不然沒面子,不是男子漢。」



那天,我就一個一個乾杯,一杯一公升,不到三十分鐘喝了五杯,結果第二天去上班的時候,一起去的同事就到處宣傳,這次來的日本人是酒鬼。



@不到一個禮拜,因為醫生跟廠商應酬的關係,大家又一起去喝酒,也是我第一次喝紹興。那天去了三十多,晚上八點多喝到十二點多,地上全部是紹興酒的瓶子,大概有一兩百瓶,大家都醉到不行,吐的吐,還有人去廁所沒回來……只有我沒喝醉,後來我說:「我要回家了!」結果其他的人都已經醉到不行,迷迷糊糊地吵:「啊~不要回家!」「不要搖我!」「我想吐!」那天我至少喝了一打以上。隔天,大家都說:「以後要是有喝酒比賽,我們就派瀨上先生去當醫院的代表。」



女兒找男朋友

女兒也很愛看《換換愛》,每次看到演員kiss、牽手,她就說:「爸爸,什麼時候我可以做這件事情?」我說:「等你找到男朋友吧!」結果女兒說:「那我開學就可以找男朋友了。」



變成金龜車專家─龜毛的日本人

在台灣修理車子有點麻煩,因為日本人會做得很精緻,把什麼都做到最好,做出來的東西會讓人覺得很滿意;台灣就不是,收費是很便宜,所以就不想多做,你要求他什麼,他會說,我只能做到這樣子。



像烤漆,日本車廠一定會在箱子裡烤,因為烤漆的時候最怕灰塵沾在上面,所以工作的地方一定要很乾淨。台灣不是耶!我第一次送車子去烤漆,快要昏倒了。因為車子回來的時候,奇怪,用手摸怎麼會刺刺的?是什麼你知道嗎?蚊子!因為蚊子喜歡香蕉水的味道,所以黏在上面,烤漆完後上面又要噴一層透明的汽油,變成好像琥珀,可以看到裡面的蚊子、螞蟻,我真是氣死了。



沒有帶女兒跟老婆的照片 卻隨身帶金龜車照片

我這台金龜車的顏色,英文叫candy red,嗯,有一點cherry的顏色,是變色龍,顏色會改變的;晚上是紅色,白天比較亮的時候,會有點桃紅色,之前台灣沒有這種技術,很多人想做但做不起來,現在可以了,但我車子上面很特別的是,有一個美國漫畫家畫的卡通圖案,上面還寫party animal。我還會隨身攜帶車子的照片,很多人會罵我,沒有帶女兒跟老婆的照片,卻帶金龜車的照片!



只要出門 大家都知道我去哪兒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這台金龜車是我的車子了。兩個禮拜前我車子引擎有點調整,就開去陽明山test,從陽明山回來的時候,竟然兩個人打電話來說,你在陽明山喔!ㄟ,你們怎麼知道?一個朋友說,他剛好上去陽明山,看到我車子開下來,一看車子就知道。另外一個朋友才誇張,他住在士林,我開到中山北路的時候,他說,他從房間往外看,看到我的車子開過福臨橋。ㄟ,開過去只有一下下的時間耶,這樣也會被發現!

金龜車借人拍照 修車修不停

我的車子很容易被認出來,就算沒有看過的人,一看到也會說,啊,好可愛!只是我車子比較可憐的是,不管停在什麼地方,大家都要照相,照相的時候,每個人都坐在前面的葉子板上,所以葉子板經常會凹啊、刮到啊,花最多錢的地方就是那邊,常要烤漆板金。因為那是鐵板,一個人坐還好,有時候三四個人一起坐,就會凹,但也沒辦法,有時是誰坐的都不曉得。如果我看到這種情形,是不會兇啦,但是會請他們不要坐。台灣停車都靠右邊,所以大家都坐在右邊拍照;雖然這台車子沒有出過車禍,光前面右邊的葉子板,就換過三次。



金龜車當F1賽車開

我的金龜車最特別的是,底盤可能是全台灣最低的,因為台灣的路況不好,每次出去玩,大家都說我的車子像F1賽車一樣。一開始聽到的時候,我還想,奇怪,我的車子速度有像F1賽車那麼快嗎?後來發現不是速度快,是因為底盤太低,開過去的時候會有火花。本來車子底下有一個保護的板子,原先我做鋁的,但因為磨得太厲害,很快就不見了。後來我用鎂合金做,跟F1賽車是一模一樣的材質!這樣就會真的有F1賽車的火花,但沒有危險啦,只是會嚇到而已,那個火花很漂亮呢!



金龜車是我太太的大恩人

我太太也蠻喜歡金龜車的。我們還沒結婚之前,有一陣子她去日本唸書,那時候,我全部的心力都放在金龜車上,所有的錢、精神都只是為了金龜車,她說,要是沒有這個金龜車讓我很忙,搞不好我就找別的女朋友交往了,所以她非常感謝金龜車。曾經有用錢比較困難的時候,我想把桃紅色的金龜車賣掉,結果太太說,借錢都沒關係,但是金龜車要留下來。



談戀愛─台灣女孩不一樣 比日本女生漂亮,腳很長、身材比較好

台灣女生的樣子比日本女生漂亮,腳很長、身材比較好。跟第一個女朋友在一起五年,我很乖,完全沒有劈腿,因為我沒那麼厲害,腦袋記憶體很小,這邊弄那邊弄,我沒辦法。隔了一年之後,我認識第二個女朋友,可是那個好像也不算女朋友,連手都沒有摸過。我也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明明是在交往的感覺,但是都沒辦法表白呢?



我們認識,是因為有一次我在車廠自己修理金龜車,修到人黑黑的,剛好她開Audi進來,就說:「ㄟ,先生,幫我看一下,我車子怪怪的。」我打開引擎蓋,看一看,完全看不懂,就說,看不懂。

她就跟老闆說:「你的員工怎麼可以這樣!」

老闆說:「小姐,拜託,那個是客人,而且是日本人耶!」

她就臉紅了,一直說不好意思,還給我名片。



欣賞太太 因為她很龜毛

當初我面試太太的時候,沒什麼印象,只覺得她個性上比較龜毛一點,不過做這行,每個細節都要有正確的方式,所以龜毛很不錯。過了五多年開始交往,就覺得她蠻認真的,什麼事情都很認真做,就開始很欣賞她。



日本女生比較會撒嬌、裝可愛,台灣女生蠻獨立的,像我太太,每次我要幫她提東西,她都會說:「這是我的!我自己拿!」以前跟朋友一起出去玩,大家要分攤費用,因為已經交往了,我就會幫她付。日本女生都會拿,覺得這是心意;但我太太就會把錢還給我。可是錢已經出去了,我也不想拿回來!就會生氣,每次都會為這種事情吵架。


怪怪一家人 提親時 岳父與弟弟都說 你想想 考慮一下吧

有一次跟我岳父兩個人一起坐著,電視開著看新聞,兩個人一個多小時都沒有講話;我想轉台,可是岳父好像很認真看,我也不好意思轉。後來才知道,原來那時他也覺得我好像看得很認真,也不好意思轉台。每次吃飯的時候,他們家的小孩都是菜夾一夾,就跑到電視前面吃;因為岳父很嚴格,小孩子很怕他,所以一開動,大家全部移動,丟下我跟岳父兩個人。我也不好意思跟著去看電視,兩個人又這樣坐著不講話,把飯吃完。



去提親前的時候,是我一個人去的。跟她爸爸說:「我們交往一陣子了,我媽媽也說應該可以結婚了,我們要結婚,可不可以?」結果她爸爸居然說:「你想一想,還可以考慮一下。」我就想,啊,這是什麼意思啊?



後來我太太的弟弟也說:「對啦,要考慮一下也好,我姊姊糟糕啦!」聽說弟弟很小的時候,我太太都一直欺負他。他們家的人很奇怪。我太太是第二個女兒,她有一個姊姊是佛教徒,出家了;一個妹妹是基督教的傳道士,類似牧師,她說不結婚,要嫁給基督;一個弟弟是高雄醫學院的精神科醫師,每天看病患,也不想結婚了。所以現在她弟弟也一直說:「非常感謝,我們家那麼多兄弟姊妹,只有我姐姐嫁出去,要是你沒有娶她的話,我們家全部都不行!」



家裡─我最沒地位

我女兒出生到現在,還沒有尿床過。她一歲就不用包尿片了,剛開始會走路的時候,叫「爸爸!爸爸!」就是要尿尿。我媽媽說我小時候也是這樣,一歲的時候,我已經會自己爬去廁所,那時候廁所不用馬桶,是一個洞,我太小,就掉下去了。哈哈!這也是遺傳。



我女兒每次看卡通,結束的時候跟著音樂,女兒跳舞、我也一起跳。太太看了,臉上就三條線,說,哪裡有這種爸爸!好像是兩個小朋友!



上次我們回日本,去迪士尼樂園,我跟太太看到雲霄飛車很興奮,就跑去玩,我女兒上完廁所出來,沒看到我們,就問爸爸媽媽呢?我妹妹告訴他,爸爸媽媽去坐雲霄飛車了、結果我女兒說:「吼,我們家的大人怎麼這個樣子呢?丟下小朋友自己在玩。」妹妹聽了一直笑,這個小朋友,怎麼講話跟大人一樣!



我女兒說,她最喜歡媽媽,第二個是仔仔,爸爸是第三個。我在家裡是沒有意見的,也沒有堅持,就是全部都聽老婆跟女兒的,完全沒有爸爸的尊嚴。每次都是我看電視的時候,女兒過來,遙控器「啪」就轉走,我說,爸爸在看耶,女兒說,爸爸,隔壁的小電視給你看。我去小電視看的時候,太太過來,又「啪」轉走,說女兒在看大台的,她要看小台的。我沒有電視看,只好去看電腦,跟狗狗玩;我跟仔仔是家裡唯一的兩個男生,還是我們自己玩吧。



瘋狂行徑

把八百公斤重的金龜車吊上頂樓陽台

文化大學的人看得到他做日光浴

租別墅是為了四台愛車車位

最多曾經擁有14台摩托車

20年前就會機車甩尾功夫



三次生死關

二十二歲騎400CC的大型摩托車去九州的阿嬤家

差點變成鐵達尼號的傑克 潛水上岸時被鉛塊拖下去

跟朋友去香港回台後 得到猛爆性A型肝炎



一個超級工作狂,曾經連續工作超過四十八小時,然後覺得自己快死了,爬到對面的醫院急診,被強迫昏睡八小時以後才讓血壓從四十幾回昇到八十幾,把命給撿回來。

差異篇

工作時間打擾人家休息了 被當工作鬼

@台灣的職場文化跟日本完全不一樣。在馬偕的時候,我們八點上班,如果在日本,就是八點要開始工作,但台灣不是。



八點的時候,同事說:「我出去一下」就去福利社買麵包跟牛奶,然後開始吃早餐,日本人是很少到公司吃飯的。



我在旁邊弄牙齒,他們還會說:「瀨上先生我在吃飯,你這樣會有灰塵。」



我說:「我在工作耶!」



結果他們說:「工作之前一定要吃飯,不然沒有力氣。」所以他們大概都是九點才開始上班。到了十二點,我還在做牙齒,同事又會說:「瀨上先生不要做了,我們要睡午覺。」



「啊?睡覺?」



然後燈就關掉了,暗暗的,那時候還真是嚇一跳。接著還會有「喀喀喀喀」的聲音,幹嘛?一個小姐居然打開那種海灘用的椅子,戴上眼罩,準備午睡。這樣中午也沒辦法工作了,我只好做一些不會發出聲音的事情。



他們都說:「這次來的日本人奇怪ㄋㄟ,愛工作,工作鬼。」



到了大概四點半,大家又開始收東西、看報紙。啊?還沒下班ㄟ!四點半已經準備好了,五點一到,大家就說:「瀨上先生再見!」一下子,所有人都不見。結果每天我都作到十點才回家,因為隔天病人要來了,事情不能沒做完。但是有些台灣人的觀念是,領的薪水只到五點,之後就應該是主管負責。



台灣人愛看病 醫院很大很大

台灣人愛看病,所以病人很多,醫院也就很大很大。光是馬偕加淡水分院有三千張床,在日本,一千張床已經是超級大的醫院!第一次去馬偕的時候,我嚇一跳,以為走錯了,是不是來到超級市場?為什麼這麼熱鬧?門口還有賣香腸什麼的……因為日本人比較不會生病,生病了也會自己去醫院,真的不行的話就叫救護車,但台灣一個病人旁邊,有五、六個人陪著來,一堆人,一直問牙齒做得怎樣、要白一點、要圓一點……吼!到底是誰要做牙齒啊?



台灣人不聽醫生的話

而且日本病人很聽醫生的話,譬如醫生交代假牙做好,因為黏著劑還沒有完全硬化,第一天不能吃太硬的東西,之後有問題再打電話來問……日本人都會乖乖聽話。但台灣人不是!第二天就會發生假牙掉的事情,我問病人:「為什麼?」



他說:「我花了兩萬塊錢,回去想看看這個東西好不好用,咬了甘蔗,結果斷掉。」



我說:「不可以吃這麼硬的!」



他說:「為什麼?我花這麼多錢!不能吃甘蔗、不能吃排骨、不能吃雞腿的話,我花這麼多錢幹什麼?」

殺價殺到翻臉

有時候我會看別人殺價,知道台灣人殺價的訣竅,就是要很有耐心,為了幾十塊、幾百塊,都可以殺一個小時。有一次我要回日本,想買台灣那種軟皮行李箱,剛好我們一群同事喝完喜酒,經過林森北路時,我說我想買行李箱,老闆開價五百塊,有一位歐巴桑同事,馬上說太貴了,要幫我殺價。她就殺殺殺到變成三百,我已經覺得好棒、好便宜了,但她又說:「等一下,我要殺到一百五十塊!」然後我就在旁邊等了一個多小時,等到肚子都餓了,她說:「沒關係,你去旁邊吃一下水餃,我一定要殺到底給你看。」沒想到我吃完水餃回來,她還在殺!一個多小時耶!殺到最後



帶隨身小包面紙的怪怪男生

我的腸胃不好,常常吃了不習慣的東西就會一直拉肚子,那時候台灣很少提供面紙類的東西,廁所也常沒有衛生紙,所以我一定要隨身帶小包的面紙,也是從日本帶過來的,那時台灣還沒有這種隨身的小包面紙,所以每次我用的時候,有些女孩子都會偷偷說:「那個男生怎麼有那個東西啊?好像是衛生棉,噁,這個男生怪怪的!」



狗肉驚魂

以前我住的樓下有一家賣香肉的,中文還不行的時候,看到「香肉」兩個漢字,以為是,香的肉,應該是很好吃的吧?但是一盤要一百多塊,很貴的。我就想,哪天有多的錢,也要來點香肉吃吃看。還好我中文學得快,發現「香肉」原來是「狗肉」啊!



以前我住的樓下有一家賣香肉的,有一次我去買東西,剛好碰到老闆在前面洗碗,就問他:「為什麼這隻狗沒有腳啊?」老闆笑笑說:「因為我試吃過它的手,不好吃,所以就留下養了。」啊?嚇死人!老闆可能是開玩笑的吧?!



我的同事都收到 爸媽準備的毛巾了

那次生病我住院二十天。醫院的主任打電話到日本告訴我媽媽:「妳兒子住院了,還活著,不要擔心。」一聽到「還活著」,爸爸媽媽嚇得立刻坐飛機來台灣,更好笑的是,日本人覺得麻煩別人很多的時候,就會送毛巾當禮物,什麼都是送毛巾,生小孩也送毛巾,因為送毛巾在日本代表好事。所以媽媽就帶著「毛巾禮物」去送我的醫生、同事,結果很多同事拿到毛巾非常驚訝,以為「啊?瀨上剛還是不行啊?」原來別科的醫生以為是在送葬禮的回禮。



一人睡一張

台灣、日本有些生活習慣還是不一樣,日本人都習慣自己睡一張床,所以……老婆,不好意思啦!

溫馨篇

溫馨助人的司機

有一些五十幾歲、年紀比較大的人會講日文,就跟我用日文聊天,載我去目的地後,會叫我先在車子裡面等,下車幫我問問看,確定我要找的人是不是住在附近。比如說我要找幾巷幾號四樓的黃先生,司機就會去幫我問住在一樓的人:「這裡四樓有沒有住一位黃先生?」不只是找地址喔,還幫我找到人,也是有碰到過這種非常好的司機先生。



大家給我10塊錢

第一次坐公車時,我曾經鬧過笑話:那時搭車到天母,只要十塊錢的票,我沒有零錢,就直接投了五十塊錢,以為車上的投幣機器跟日本的公車一樣會自動找錢,就站在車門口一直在等,結果擋到後面要下車的人,他們一直說:「快走啦!快走啦!」然後就越過我下車。後來是一個歐巴桑,把要投的車錢給我,接下來後面的人也把要投的車錢給我,就這樣十塊、十塊……湊到了四十塊的找錢,太好了,我沒有損失,就下車了。台灣人真得很好!



碰到 呷飽妹 就會有飯吃

有一天同事問我要去哪裡?我說去買五金,還告訴他,有個店的老闆每次都問我吃飽了沒?我說沒有,他就會請我吃飯。同事說:「哎呀!那是台灣人的打招呼方式,就是你好的意思,不是真的叫你吃飯啦!」他還跟我說,以後聽到人家這樣問,就算還沒吃飯,也要說吃飽了。後來我再去那家店的時候,我想,這次換我先跟老闆打招呼:「甲霸沒?」應該就沒事了。結果老闆居然回答我:「還沒,那我們一塊吃吧!」然後又是跟他們大家一起吃!台灣人真的很熱情。



好笑篇-長

計程車雲霄飛車

台灣副駕駛座的位置,很多司機會把前座椅子的靠枕拿掉,讓客人的位置比較大一點,雖然我坐在副駕駛座後面,但感覺也很像自己在開車,只是沒有方向盤而已。一上高速公路,司機開始狂飆,我就「哇~哇~」一直叫,腳也跟著不自覺一直踩煞車,但是沒有煞車可以踩,好恐怖!



小費疑雲

大樓有一個管理的歐吉桑,七、八十歲了,很老,但是日文講得很好,因為房東不會親自來收房租,大家都把房租交給他。第一次我去付錢,他要找我五十塊,就說了「狗炸」(台語「五十」的發音),我記起來了。沒想到,第二天我出門時,那個歐吉桑看到我,又跟我講了「狗炸」,我想,啊,台灣可能是有小費制度?就給了他五十塊錢,他很高興地收下來,還跟我說謝謝。結果第三天也是「狗炸」,我想,啊!每天都要五十塊喔?受不了ㄟ!



那時候的五十塊很好用,可以吃兩餐便當。這樣過了一個禮拜,我問馬偕的醫生,我住的地方,每天大樓管理員都跟我要五十塊,是正常嗎?



他很驚訝,說:「今天下班的時候我跟你回去。」

晚上回到我家,同事就跟管理員說:「歐吉桑,你太過份了!」

歐吉桑說:「沒有!是他自動給我的!」

我說:「可是歐吉桑你每天看到我都說『狗炸』!」

他說:「我說的是ㄍㄠˊ炸(台語的「早安」的發音)!」

台灣海邊風景─驚人的黑雨傘與腋毛

當我們兩個換好泳裝出來時,很多人看到我們兩個,就一直笑。其實,我們才想笑咧,看到大家穿得好像丁字褲的三角泳褲,兩塊屁股肉都要跑出來了!台灣人覺得我們穿得像內褲,我們也覺得其他人穿得才是內褲。



有一次,我住的地方有位歐吉桑管理員問我,要不要訂養樂多?還會送養樂多的月曆。我想,原來台灣也有養樂多啊?當然好啊!結果我一看,月曆上三個女生拿著網球拍,每個人都穿無袖的衣服,也是手一抬,一堆腋毛!我馬上跟歐吉桑再多要幾份,寄給日本的朋友看!真的是很奇怪、很有趣的畫面哩!



民以食為天─喜見海膽 狠挖二十幾個

台灣的海跟日本不一樣,顏色比較多,也很好玩。二十年前台灣人是不吃海膽,但是日本人很愛吃。我跟同學潛水時第一次看到海膽,立刻浮上岸,兩個人一直笑,說:「你看到沒?」「我看到了!」同學馬上把海膽抓起來,用石頭打破,真的可以吃耶!還有海的味道!而且到處都有,我們就開始自己挖,挖了二十幾個,然後把海膽的刺清出來,用塑膠袋帶回家。第二天拿去醫院要請大家吃,結果沒有人要吃,同事們還問我,這是什麼?我說是海膽,畫給他們看,大家就說,這個很難吃!怎麼日本人什麼都吃啊?



民以食為天─被章魚咬 就把牠咬回來

潛水的好處很多,可以看魚、螃蟹……還可以帶回來。除了海膽之外,還有一次遇到章魚,那次潛水時,看到石頭裡頭有亮亮的東西,以為是小魚,就把手伸進去,咦?怎麼有東西爬上我的手?結果是一條大章魚吸著我的手,而且還吸到肩膀,我都沒辦法把它拿起來。一直到浮上岸,教練和朋友幫忙,才把章魚拔下來。弄得手上、脖子都是紫色的淤青,真怕被人誤會,可是人用親的應該也沒那麼厲害吧。



民以食為天─隨身攜帶醬油跟wasabi

後來教練告訴我,如果被章魚吸到,只要把他的頭翻過來,馬上就死掉了。當時不知道,因為緊張又一直拔,章魚就愈用力吸。我同學也不懂,也一直用力拔,所以我才會被吸盤吸到淤青。教練本來要把章魚丟掉,我立刻說,不要丟!同學也馬上從口袋拿出那種便當盒附的小小一包包的wasabi跟醬油,現場就把章魚剝皮,喀喀喀地吃了起來。如果可以用水燙一下比較好,生的不好咬,但還蠻好吃的。



民以食為天─邊潛水 邊吃海鮮大餐

通常我們潛水一次會用掉一個鋼瓶,依照潛水的深度不同,大概都要半小時左右。我們都是早上七點出門,十一點多回來台北,不但不會塞車,而且七點多剛好開始退潮,海裡面很乾淨;到了十點多水就愈來愈多,垃圾會飄過來,透明度也變不好。一般來講,一個早上玩兩瓶,中間會休息一個多小時。幾次之後,我同學就買了罐裝瓦斯爐,利用休息時間,隨便撿些海草、石頭上的蚵仔、貝殼、螃蟹……再加一些烏龍麵,全部丟進鍋子裡煮味增湯,非常享受。

民以食為天─被芭將嚇壞

每次潛完水都會覺得很累、很渴,因為一直吸空氣,強迫性讓空氣進來,口會很乾,所以每次潛水完,換好衣服,一定馬上喝啤酒。那時候海邊沒有商店,也沒什麼攤位,要什麼我們都自己帶。有一次我跟我同學坐在九孔池旁邊,結果一個歐巴桑挑著兩個籃子,喊「罵ㄗㄤˇ!罵ㄗㄤˇ!」(肉粽)走過來。那時候我們聽不懂台語,以為是在講日文的「霸獎」--老太婆的意思。兩個人都覺得很奇怪,ㄟ,一個老太婆,自己一直喊「老太婆!老太婆!」而且還走過來了,前面是海、後面也是海,逃不掉!後來她把籃子打開,還是一直說「罵ㄗㄤˇ!罵ㄗㄤˇ!」我們想了很



偷渡來台灣

有一次,我跟同事到淡水、金山附近潛水,那個地方有用刺刺的鐵線圍起來,有點奇怪。可是同事的朋友說,他常來這邊,而且沒有什麼人,不會有問題的。我們換好裝備就下水玩了,大概一個多小時,正游回來的時候,看到兩台軍隊的卡車停在我們車子旁邊,五、六個軍人叫我們過去,問我們從哪裡來?我回答:「from Japan」,他們馬上批哩啪啦把我們抓了起來,還拿槍出來,「喀擦!」是真槍,嚇死人了!這是什麼情形?我雙手都舉起來了。後來同事一直解釋給他們聽,大家開始一直笑,原來他們以為我們是從日本游過來的!因為看到一台車子、一排腳印



被老師炒魷魚了

有一次,我問老師,第一個「ㄅ」跟第二個「ㄆ」哪裡不一樣?我完全分不出來!想到後面還有三十幾個字,頭就愈來愈痛。後來沒辦法,她用英文寫了「B」、「P」,說大概類似這樣的發音,我就念「ㄅ一」、「ㄆ一」,她又生氣了!原來他寫「B」、「P」是要唸成音標的發音。過了三、四天,不到一個禮拜,老師就放棄我了。她寫了一張紙給我,我看不懂,拿回去給馬偕的同事看,同事說:「瀨上桑,你被炒魷魚了,老師不想再繼續教你的意思。」同事問我,要再換一次班?



「房子」與「瘋子」

來台灣沒多久,我就有女朋友了。就互相教對方日文跟中文。我常常被女朋友矯正發音,因為中文有「四聲發音」,幾聲幾聲唸不對的話,意思就完全不同;還有「ㄤ」、「ㄥ」也常唸不對,譬如「房子」我就講成「瘋子」……其實到現在,我還是常會有發音不對的時候。



看日劇也可以中文?

最後,我女朋友想到,如果電視字幕太快的話,那買錄放影機好了,這樣就可以慢慢看,還可以隨時停下來。那時的錄放影機,一台一萬七千台幣,好貴喔!而且還是看beta帶的。剛好我住的附近可以租錄影帶,我跟女朋友立刻租了一些她想看的帶子,居然都是日本連續劇,我也就跟著看。結果,本來要學中文的,現在變成兩個人一起看日劇。



不過我發現,日劇下面也有漢字的字幕,配上日文,開始可以知道漢字的意思,我就這樣幾個字幾個字慢慢地學。只是會一直按暫停,有時候女朋友會抱怨說:「你先讓我看完,自己再慢慢學啦!」

第一首會唱的中文歌

那時候台灣的電視,每天結束都要唱國歌,因為太常看了,後來第一次去卡拉OK的時候,人家問我會不會唱中文歌?我說我只會一首歌:「三民~主義~」,大家馬上拜託我不要唱!還有,第一次去看電影的時候,電影院燈一暗,馬上就「三民~主義~」,大家都站起來,只有我沒有站起來,女朋友就一直拉我說:「快站起來快站起來!」結果去棒球場看棒球也是一樣,一開燈,又是「三民~主義~」,啊,怎麼到處都這樣?所以囉,國歌真的馬上就學會了。



武士道精神

有一次去高雄左營舊城,在那邊拍兩個多小時,快要四十度,回程坐車的時候很想吐,沒有精神,後來經紀人帶我去拔罐。差不多十年前我在淡水看過一次中醫,是一個玩金龜車的朋友帶我去的,中醫把完脈,說我氣管不好,要刮痧,我看之前很多人痛到哭,我想,有這麼痛嗎?後來師傅幫我刮的時候,我都沒有痛的反應,他有一點不相信,就更用力刮,最後刮到破皮流血。



朋友還跟醫生說:「他是日本人,武士道精神。」

師傅說:「難怪,都破皮了,一滴眼淚都沒有,有沒有神經啊?」



我們認識嗎?─出門禁穿拖鞋

三年前節目開始播的時候,我的女兒三歲,對於我上電視沒有感覺。因為她愛看的《珍珠美人魚》,剛好也是十點重播,所以她會跟我搶電視,說:「爸爸給我看嘛!你自己演過的,你都知道內容了啦!不用再看了。」小時候,她只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爸爸在電視裡面?我跟他說:「電視裡的人是爸爸啊!」她不太相信,說:「真的喔,很像爸爸耶。」因為我人在家裡,她覺得那個一定是別人。現在她懂了,她是無所謂,但有些同學看節目,隔天到學校會跟他說:「昨天妳爸爸吃得好好喔,妳有沒有吃過?」所以回來的時候,我女兒就告訴我,下一次要留一點打包回來給他

一個日本庶民在台灣的爆笑生活




小費疑雲

大樓有一個管理的歐吉桑,七、八十歲了,很老,但是日文講得很好,因為房東不會親自來收房租,大家都把房租交給他。第一次我去付錢,他要找我五十塊,就說了「狗炸」(台語「五十」的發音),我記起來了。沒想到,第二天我出門時,那個歐吉桑看到我,又跟我講了「狗炸」,我想,啊,台灣可能是有小費制度?就給了他五十塊錢,他很高興地收下來,還跟我說謝謝。結果第三天也是「狗炸」,我想,啊!每天都要五十塊喔?受不了ㄟ!

那時候的五十塊很好用,可以吃兩餐便當。這樣過了一個禮拜,我問馬偕的醫生,我住的地方,每天大樓管理員都跟我要五十塊,是正常嗎?
他很驚訝,說:「今天下班的時候我跟你回去。」
晚上回到我家,同事就跟管理員說:「歐吉桑,你太過份了!」
歐吉桑說:「沒有!是他自動給我的!」
我說:「可是歐吉桑你每天看到我都說『狗炸』!」
他說:「我說的是ㄍㄠˊ炸(台語的「早安」的發音)!」



偷渡來台灣

有一次,我跟同事到淡水、金山附近潛水,那個地方有用刺刺的鐵線圍起來,有點奇怪。可是同事的朋友說,他常來這邊,而且沒有什麼人,不會有問題的。我們換好裝備就下水玩了,大概一個多小時,正游回來的時候,看到兩台軍隊的卡車停在我們車子旁邊,五、六個軍人叫我們過去,問我們從哪裡來?我回答:「from Japan」,他們馬上批哩啪啦把我們抓了起來,還拿槍出來,「喀擦!」是真槍,嚇死人了!這是什麼情形?我雙手都舉起來了。後來同事一直解釋給他們聽,大家開始一直笑,原來他們以為我們是從日本游過來的......



第一首會唱的中文歌

那時候台灣的電視,每天結束都要唱國歌,因為太常看了,後來第一次去卡拉OK的時候,人家問我會不會唱中文歌?我說我只會一首歌:「三民~主義~」,大家馬上拜託我不要唱!還有,第一次去看電影的時候,電影院燈一暗,馬上就「三民~主義~」,大家都站起來,只有我沒有站起來,女朋友就一直拉我說:「快站起來快站起來!」結果去棒球場看棒球也是一樣,一開燈,又是「三民~主義~」,啊,怎麼到處都這樣?所以囉,國歌真的馬上就學會了。



武士道精神

有一次去高雄左營舊城,在那邊拍兩個多小時,快要四十度,回程坐車的時候很想吐,沒有精神,後來經紀人帶我去拔罐。差不多十年前我在淡水看過一次中醫,是一個玩金龜車的朋友帶我去的,中醫把完脈,說我氣管不好,要刮痧,我看之前很多人痛到哭,我想,有這麼痛嗎?後來師傅幫我刮的時候,我都沒有痛的反應,他有一點不相信,就更用力刮,最後刮到破皮流血。
朋友還跟醫生說:「他是日本人,武士道精神。」
師傅說:「難怪,都破皮了,一滴眼淚都沒有,有沒有神經啊?」



我的同事都收到 爸媽準備的毛巾了

那次生病我住院二十天。醫院的主任打電話到日本告訴我媽媽:「妳兒子住院了,還活著,不要擔心。」一聽到「還活著」,爸爸媽媽嚇得立刻坐飛機來台灣,更好笑的是,日本人覺得麻煩別人很多的時候,就會送毛巾當禮物,什麼都是送毛巾,生小孩也送毛巾,因為送毛巾在日本代表好事。所以媽媽就帶著「毛巾禮物」去送我的醫生、同事,結果很多同事拿到毛巾非常驚訝,以為「啊?瀨上剛還是不行啊?」原來別科的醫生以為是在送葬禮的回禮。

Monday, October 08, 2007

發現宋江!

【聯合報╱張大春】 2007.10.12 03:33 am


歷史上的向拱不出名,道理很簡單:要是向拱求名而得名,就沒有趙匡胤的天下,甚至沒有宋朝了。說書人看不慣這種事,只能藉由小說扳回一城。這是什麼樣的一個千古懸案?我們該認識一下──向拱!


香港孫述宇教授近三十年前著有《水滸傳的來歷、心態與藝術》(時報出版),有以《水滸傳》為「強盜寫給強盜看的教科書」一語沉著痛快,發人深省;於「義」之為字容有「真」(行而宜者)、「假」(義肢、義父母)兩訓之反覆申明,尤其點出了「盜之有道」的深諦。然而宋江等三十六人故事是不是還有旁的來歷可考呢?《宋史‧卷三百五十三張叔夜傳》提到宋江不過百數十字,那是發生在張叔夜再知海州之時,「(宋江)起河朔,轉掠十郡,官兵莫敢攖其鋒。」爾後,是張叔夜運用諜報人員的偵伺和敢死隊的埋伏,暗中燒了宋江等人據以為退路的海船,宋江才投降的。這一幫巨盜降後甚至根本沒有討方臘的戰功──而擒殺方臘的更不是小說裡的武松,而是日後成為抗金名將的韓世忠。

然而宋江這個名字,為什麼會被小說家接收了來,塑造成能與政府分庭抗禮的豪傑人物呢?或者,另有某個人物,原本是個豪傑,因種種緣故,不得其名而傳;故而到了小說家筆下,索性借了宋江的名字,再附會上這豪傑的事蹟。從表面上看,敷衍的不過是個子虛烏有的俠寇梟雄;往骨子裡尋,刻畫的卻是值得索隱發微的迷蹤蜃影。

中國歷史上的任何兩個朝代更替之際,都有其茫昧朦朧、難以盡述之事。也往往是最容易湮沒英雄豪傑事功的歲月。讓我們先擱下宋江、張叔夜和韓世忠,將視線推移到北宋尚未開國五代時期。

石敬塘自立為帝,國號晉,是五代之中的第三個小王朝,此公常周旋於塞上異族的弓馬斧鉞之間,以養邊自重為能事。他派駐在太原的行政長官叫劉知遠,日後篡了晉,史稱後漢。而在劉知遠篡立之前,太原已經是天下英雄麇集之地。劉知遠的皇位坐了不到一年就死了,他的兒子劉承佑繼承大位,卻時刻膽戰心驚,最怕先王手下的人才造反──其中最堪忌憚的是郭威,劉承佑便總是派郭威赴戰。郭威卻能屢次下河中、退遼師,反而愈發不可一世。這個郭威也有許多門客,其中有一人才具特別出眾,名喚向拱──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向拱,一個豪傑。

根據宋人張齊賢所著的《洛陽搢紳舊聞記》所載:向拱二十多歲的時候,還是潞州地方的一個小流氓,與鄰家婦人通姦,那婦人另行買兇,殺了本夫,兇手除了索錢數萬之外,還要求那婦人下嫁。向拱得知此事之後,連兇手帶鄰婦一併殺了,「擲首級於街市,且自言曰:『向某殺此婦人。』徐徐掉臂而去。」直到石敬塘即位之後大赦,向拱才又以俠者的身分回到潞州。

這樣一個以「橫行鄉里」言之並不為過的人物畢竟有了不一樣的際遇。他的父親給他聘請了教書的師傅滕秀才,為言周處故事,向拱於是折節讀書,發憤向學。直到父喪守制期滿,向拱才在滕秀才的勸說之下,展開了客遊諸郡之間的策仕生涯。接下來的這一段經歷在它處並無詳載,毋寧卻十分要緊。向拱欲赴河中,須經石會關,認識了守將郭勳,郭勳欣賞向拱的談吐器識,希望能留他在身邊一用。但是向拱看得出來:石會關地僻民窮,不能大用,遂堅辭告別。郭勳明白地對向拱說:「方今盜賊滿路,你帶一個小僮僕,趕著兩頭驢,儀容俊美、衣服鮮麗,不像是沒有幾文家當的,此去恐怕會遇到凶險──最近我又聽說有一夥盜賊,離關鎮五七里,隨身都帶著弓弩器械,過客沒有能保全的。勸你還是再等待些時日,若是能鳩聚伴侶三二十人,我再召集些關中的丁壯,送君出關路豈不穩妥?」向拱仍舊謝辭告別以去。

實則向拱另有謀略──他偏向盜藪而行,是有目的的。場面確實驚心動魄:果然強盜們現身路旁,各持弓箭,向拱卻上前這樣說道:「我是個現役的軍將 ,失主無託,今往河東,是準備投託明主,建立一番勳業的。而今除了一僮兩驢、隨身衣裝、一兩貫盤纏之外,更無財物。我也知道最近走這條路的,往往遭人劫剝,所以特別希望諸君周旋,是不是勞煩諸位差遣個三五人,送我前途一程呢?」

這番話說得嶔崎磊落,氣宇軒昂,讓這一班盜匪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因應。內中一人長髯大面,壯捷魁偉──顯然就是盜魁了──笑著跟同夥說:「這小子敢要我等相送,這是什麼話?」另一人說:「他既然隨身帶著弓箭,就讓他試射一弓,如何?」盜魁於是對向拱說:「咱們兄弟方才在這兒賭射,你也來試試手罷?」向拱謙讓了許久,群盜反而愈益好奇堅請。向拱裝作不得已狀,「取弓箭射兩頭,凡箭皆出括可半寸許。群盜驚歎,留坐與語。」非但如此,這個盜夥還跟郭勳一樣,招待向拱住了好幾天。等交上了朋友之後,向拱再把這一撥人馬帶回石會關,見了郭勳,從此建立了北宋前夕第一番「招安」盛舉的規模。這當然不只是石會關一地一夥而已。

向拱日後投入郭威帳下,偏逢後漢劉承佑忌才謀刺郭威不成,反而讓郭威改立新主,進而領取天下,自立為帝,國號周,定都開封。此時的向拱由宮苑使而昭義節度使監軍,而都監,而陝州巡檢兼領陝州府,以至於擢升神武大將軍,即使後來郭威死後,養子柴榮繼立,仍然倚重向拱甚深:「當世宗時,下秦、鳳,戰高平,戮馬步都校何進、樊愛能,已降數百人,皆中令之功也。由是世宗兵威大振,南北廓地,所向無前矣。盡淮南、朔南、霸上之境,皆為內地。歷南院宣徽使,仗節鉞於方面,西京留守,官至中書令。」這樣一份不世之功,史稱十六字如何?「令名終始,勳業顯赫,近朝侯王,一人而已。」其中最值得注意的細節是:能夠以招安罷戰為名義、以封卿供祿為手段、以通餉編田為說詞、以休養生息為目的,這一整套由石會關外山林之間擴充、經營起來的事業,穩定了五代末年的半壁江山。然而,我們從來未曾察覺:這個「橫行鄰里」的惡少有一絲半點攬權自重的野心。他結合盜藪,串連地方械鬥勢力,望重十方,威名遠播,可是卻沒有建立過任何一支屬於自己的部隊,也從未割據過任何一處屬於自己的疆土。

趙匡胤受禪登基之後,曾派專使入洛陽,給向拱加了官銜,封為中書令、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算是宰輔之尊了。然而向拱若是有心更上層樓,成為一個霸者,無論以實力論、以資輩論,都可以輕易將趙匡胤尚未到手的半壁江山翻覆於掌股之間。當李筠引北漢兵征討趙匡胤的時候,倘或向拱據河南而掣趙之肘腋,趙宋很可能就淪覆於中洲之地,日後也就沒有大宋這一朝了。

向拱沒有這樣做。他從來不是個名利之徒,他是個不想發動戰爭的俠者。他的名字被宋代的史官有意地忽視,他對天下安定的重要貢獻也基於「天無二日」、「功高不得震主」的權力規律而隱沒不彰。但是,如果民間不會忘記他,說書人就不會忘記他,故事就不會忘記他。當一代又一代的人還能知道向拱,還能想起向拱,卻發現官司文書和公共議題裡再也沒有人提及向拱的時候,值得被述說的人自有可以流傳的名字──

請你把「向拱」二字的子音和母音顛倒一下,是不是就發現了「宋江」呢?

從無味到有心







【聯合報╱邵祺邁(作家)】 2007.10.07 01:19 am

評《禪食慢味》

滕井宗哲 著

劉雅婷譯

橡實文化公司

覺得現在的「美食」都不好吃,滋味平庸嗎?如果只把「進食」當機能性動作,將食物放入口中,機械地咀嚼後通過食道,最後裝進胃袋,別說吃得出滋味,十分鐘後問吃過什麼,一定答不上來。

「無味」原因「無心」,正是無法靜心體察食材自身的細緻甘美,自然得用重油重鹹,或將外型改造得奇巧艷麗,才能蒙騙已然疲乏的味蕾。其實,取用天然食材,不做過度加工,看似平凡淡口,細嚼卻別有一番動人滋味,更重要的是,自然的食物帶給身體充足的能量,讓人元氣飽滿。書名很容易被誤為是「宗教素食書」的《禪食慢味》,發自初心的,是想幫你從「無味」找回「本心」。

藤井宗哲出生於日本大阪,在多座禪寺擔任「典座」(禪寺大廚)十餘年,現為鐮倉「不識庵」住持。他認為飲食也是傳遞佛法的進路,開設「禪學會」精進料理烹飪教室,傳授禪宗料理心法。有趣的是,自幼出家的宗哲和尚不只在寺院裡修行,他年少時有六年任職出版社,嘗過上班族三餐紊亂、身體不堪負荷的「苦頭」,才想起從前在禪寺早晚食粥的養生方式,重新拾回健康。

藤井也以禪寺的飲食方式養育一對兒女(日本和尚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父母以漢堡炸雞作為誘因和獎勵時,他把營養價值高的納豆磨成細泥,混合稀飯給孩子吃,戲稱「老爸鹹粥」調侃家境的貧乏。「納豆拯救了不成材的父母。」他飽含關愛和「健康優先」的期待,讓人讀來一陣溫暖。如此豐富的「世俗」經驗,一般讀者更易理解與認同,不會因書中的宗教背景產生不必要的排拒。

各篇文末附上的食譜,也是閱讀本書的樂趣來源。摻糖增添甜味是最沒有創意的做法,因為蔬果裡早有美妙的甘味可以汲取應用;應時而生的竹筍風味極佳,鮮嫩處可燉可燒,中空的竹節塞入壽司飯,讓飯更添芳香,芽尖拌白味噌,成了下酒菜。連質地粗硬的老梗,細細剁碎也能炸出清脆可口的丸子。看作者愛物惜物,將食材每一寸都活用到淋漓盡致(還用上奇異果、蘆筍、酪梨等新穎食材),運用巧思變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美味菜式,不禁發出「對喔!我怎麼沒想到」的訝嘆。

取法天然、尊重土地、依時而食,真味自然湧現,口福也並未稍減──身體更獲得了健康與滋養。這些概念,竟都恰巧與當前歐洲新興的慢食潮流遙相呼應。作者說:「精進料理總是盡其所能地活用食材,享受這料理的我們,也因此能吃出食材精華的美味和功效,自己活得更好、更精彩。正因為有這樣的『信賴』關係,我們才稱之為素食精進料理。」從一己身心的安頓與和諧,召喚出對大自然的崇仰與尊敬,作者長年致力的「味覺傳道」,就像是一條簡易可行的引道,接駁著「美味」與「回歸自然、與天地對話」的兩端。

「如果你能設身處地體會蘋果的心情,那就以蘋果的心情來做菜。」這樣體貼食材、尊敬自然的心意,對吃到飽大行其道的台灣,何啻是一記當頭棒喝!

【2007/10/07 聯合報】

用味蕾追憶似水流年 府城街坊古早味

看似簡單的小吃,背後往往是文化與歷史交錯堆疊而成的費工美食,尤其在深厚文化累積的府城台南,街道巷弄俯拾皆是的各式小吃,讓來一趟府城小吃的美食之旅,深不知該從哪家小吃下手,才得以吃出台南的在地傳統小吃。

定居台南十多年的文史工作者,同時也是對吃講究 、考究的老饕王浩一,以行家身分介紹台南道地的、歷史悠久且細膩的古早味,正餐類的魯麵、小卷米粉、魚麵小吃,到點心類的肉圓及甜點類的手工豆花,每一道小吃都吐露出台南悠久的古早味。

林玉文定魯麵 料澎湃!包山包海燴甜稠

台南魯麵昔日是文定婚禮的專用料理,又俗稱嫁娶魯麵、打魯麵等名稱。早期因交通不便,村落間因婚嫁禮儀之事來往耗時,時常錯過用餐,男方送聘人員到了女方家中,早已飢腸轆轆,這時女方總會提供魯麵做點心為男方人員充飢。


70歲的老闆林玉,堅守魯麵與芋粿的傳統滋味,並以南部人純樸熱情的笑容,迎接每位客人。(圖片提供/今周刊)

隨著時日改變,魯麵從點心漸漸改以大碗公盛裝,女方家長也在嫁娶當日,分送魯麵給街坊鄰居,漸漸成為台南早期文定的傳統禮儀。且隨著社會越來越富裕,原本只是女方自行製作的魯麵,已改由辦桌的總鋪師操刀製作,林玉文定魯麵的老闆娘林玉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習得一手做魯麵的好手藝。

二十多歲隨著親友學習辦桌的林玉,今年七十高齡,仍時常在店親自煮魯麵給客人吃,只要客人親切問候,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了的林玉,總會說上千百個老故事讓客人嘴巴吃著傳統魯麵,耳朵聽著台南歷史與小吃典故。

魯麵很像台北市昔日後火車站圓環的魚翅羹或肉羹,但當中的食材多達十種,有著外裹旗魚漿內包豬肉的粉肉、菜頭、紅菜頭、紅蝦一對、包心白菜、油麵、扁魚、木耳絲、香菇等等,且各個食材皆有意涵,紅蝦一對代表出雙入對,油麵代表久久長長到百二(台語,一百二十歲),木耳絲意思為今年早早生後生(台語,兒子)等等,魯麵儼然是一碗討喜的小吃佳餚。不僅料多,食來略甜,形成台南獨特風味。

林玉文定魯麵店裡的台南肉臊芋粿也不可錯過,林玉形容,芋頭是男主角,肉臊是女主角,別於一般芋粿得用醬油膏蘸食,這裡的肉臊與芋粿的媒人是蒜泥,三者混合一塊吃下肚,有著意想不到的滿足感。

葉家小卷米粉 粉彈牙!遠洋海味熬清甜

台南小吃有種迷人的特點,就是靠著簡單的風味卻能賣上幾十年,葉家小卷米粉僅賣小卷米粉,一賣就是五十多年,不論在地人或是觀光客,總要聞香不遠千里來到店內食上一碗。剛以「色戒」奪下金獅獎的李安也是小卷米粉的饕客之一,只要他回台灣,弟弟李崗總會來店內包上兩碗,給哥哥李安回味家鄉味。

台灣米粉源於福建惠安,據傳是五胡亂華,北方人南遷惠安時,因思念故鄉故以米仿麵,做出米粉這類麵食。

相較於新竹米粉,台南米粉外形較粗,較耐煮。一般米粉在製作時,常常為了讓延展性更好,減少米的比率,反而少了傳統的米香。台南的粗米粉卻維持原有比率,僅混入一○%的麵粉以求延展韌性,九○%則維持是米的比率。

而葉家小卷米粉專用台南這類粗米粉,如同米苔目一樣粗細,且因是用糙米製成的,得煮上半小時才能熟透,煮不爛是這類米粉的特點之一,也讓米粉吃來更Q而有彈性,無市面米粉一咬而鬆散無咬勁。

早期第一代老闆葉國在西門市場經營米粉小吃,原本只賣烏魚米粉與皮刀魚米粉,因這兩種魚類有季節性,無法穩定供貨,恰巧葉國在澎湖當兵時,吃到小卷的美味,又時逢安平港興建完成,可以取得遠洋漁船捕獲的花枝、小卷這類魚貨,開始改以小卷煮湯搭配米粉,其湯頭甘甜風味遠勝烏魚與皮刀魚,成了店裡的招牌小吃之一。

葉家小卷米粉的湯頭有著別處少見的清甜味,負責白天看店的老闆娘涂金鳳特別建議,吃之前,撒上些許胡椒與芹菜,一口粗米粉,一口小卷,再一口和著小卷、米粉與湯頭,才能品嚐出這道小吃的特殊風味。

王浩一評析,一道小吃從湯頭就能決定八、九成的風味。葉家小卷米粉簡單的風味背後,卻蘊含著繁複的手工,尤其,看葉家老闆清洗來自印度遠洋小卷的過程十分費工,而湯頭的烹煮更是費時,葉家小卷米粉能吸引客人達五十多年,自有其魅力。

茂雄蝦仁肉圓 醬獨門!肉臊拌餡噴鮮香

在台南,蝦類料理是十分常見的小吃,像是蝦捲、蝦仁飯等,只要前面冠上蝦這個字肯定是一道迷人的小吃,而台南常見蝦仁肉圓,味道獨特,卻大大凸顯台南在地的風味,其中一家府城蝦仁肉圓的創始者——茂雄蝦仁肉圓,只要來到台南必不容錯過。


簡單一粒蝦仁肉圓,包著台南道地的火燒蝦、肉臊及傳承70年的好味道。(圖片提供/今周刊)

茂雄蝦仁肉圓原本是中正路、海安路和友愛街一帶,小吃美食聚集的沙卡里巴康樂市場的一處推車攤販,近幾年因市場改建而搬到保安路一帶做起店面生意。店面雖簡陋,客人卻絡繹不絕,打包外帶的更多。

早期茂雄蝦仁肉圓以傳統的豬肉切塊做內餡,第一代老闆葉華堂改用當時受歡迎的火燒蝦做內餡,再混入台南一絕的肉臊,創新肉圓新風貌,等傳至第二代葉茂雄,已賣了七十餘年。

這裡的肉圓用在來米米漿混些許的地瓜粉,蝦仁只用本土蝦仁,老闆娘曾試過進口蝦仁,發現甜味與本土蝦仁差上一大節,所以至今全用本土蝦仁為核心內餡,再混入肉臊,用大型的竹蒸籠大火蒸二十分鐘,便可端上桌。一人份茂雄蝦仁肉圓共三顆,再點碗芋粿、四神湯,就成為台南人常見的下午首選點心。

醬料是各家小吃的獨門祕方且是攸關風味好壞的關鍵,各家自有一招獨門祕訣,沒人知道,茂雄蝦仁肉圓的蝦醬料當然也是自家祕方,由老闆娘一早七點多開始調配,濃厚的蝦仁味,未入口便有撲鼻香。

夏家手工魚麵 漿純正!魚肉真味溢齒頰

台南另一傳統道地風味是魚麵,雖說是麵,裡頭卻沒用半點麵粉,選用的魚還是曾被漁夫嫌棄的下雜魚「狗母魚」。將狗母魚去大骨後,連軟骨一同打成魚漿,不用麵棍,改以毛細孔更細小的酒瓶將魚漿成薄薄一片,再對摺,切成細條,約一條狗母魚只能做成二、三碗魚麵,算是費工且少見的小吃料理。

台南有卓家、夏家兩家道地魚麵,以夏家手工魚麵最具傳統滋味,老闆夏敏雄從第一代老闆也是岳父的卓吉益習得做魚麵的功夫,他負責製作魚麵等費工的後端工作,太座卓美心負責在料理台前端烹煮,一前一後分工,並加以改良風味且行銷推廣,讓魚麵這類特殊小吃廣受食客喜愛。

王浩一特別推薦可點乾的魚麵,配上一樣用魚漿製成的皮,包上芹菜與豬肉的魚冊湯,吃一口魚麵喝一口魚冊湯,滿嘴魚鮮味,滋味包準難以忘懷。

可能有人會提問,魚冊是什麼樣的食物?冊取其麵皮形狀,做法先以菜刀向右橫壓,拉平魚漿,再輕用巧勁以菜刀鋒利一面刮回魚漿,此時魚漿變成一片如書冊形狀的麵皮。

夏家手工魚麵的魚冊,內包芹菜與豬肉,因外皮是帶著層次的魚漿麵皮,故吃起來的口感有芹菜的脆,豬肉的嫩,魚冊皮的層次咬感,如有海陸交錯的豐富滋味,成為堪稱台南一絕的小吃之一。

若在國華路看見一位年輕人,挑著扁擔及一大桶豆花叫賣,不用懷疑,這是傳承了八十歲的老師傅洪鴻波的手工豆花風味,修安手工豆花的老闆謝明融。

修安手工豆花 豆香濃!沿街叫賣舊日情

洪鴻波過去總是挑著扁擔在市區巷內叫賣豆花,經過謝明融的冰品西點店時,就會找謝明融下象棋,久了,謝明融趁著下棋之際,問這位師傅願不願意傳授手工豆花的祕訣,說服了許久,洪老師傅最後只允許謝明融在旁觀察他如何製作手工豆花。

觀察了兩天後,謝明融購足製作豆花的器材,靠著製作西點的經驗,練習揣摩老師傅製作手工豆花的每一步驟,如此足足琢磨研究了兩年,才自覺做出手工豆花的精髓,除了在國華路開店外,他每天照舊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豆花,不僅傳承手工古味,也傳承老師傅的叫賣風情。

謝明融感嘆說,「洪師傅一定還有撇步牟共(台語,祕訣沒說),因為我做的味道就是差他做的一點。」話雖這樣說,但謝明融的手工豆花已足以讓食客對豆花印象改觀。

用平杓片起來的一片片亮黃豆花,入口化開,滿口豆香,就算在碗中搗碎豆花,依舊塊狀分明,不若市面豆花零散粗糙,再淋上紅糖、黑糖、冰糖混和比例的糖水,簡單一碗手工豆花也能滿足饕客挑剔的胃。

在台南,不光只有古蹟可感受到歷史,連著簡單的小吃也是一種歷史見證。王浩一認為,從鄭成功時代到殖民時期,累積了不少飲食文化,讓台南的吃多樣且豐富,而這五家小吃的共通點就是歷史悠久,味道始終如一,維持著台南在地的傳統古早味。

但,看歸看,終究無法口中感受,用看的或許不準,下次不妨利用假期,走一遍台南,嘗一遍台南小吃,用自己的嘴巴吃出台南的古早味吧。

█【林玉文定魯麵】
台南市金華路二段9巷66號
聯絡電話:06-2635545
營業時間:07:00~13:00

█【葉家小卷米粉】
台南市國華街二段142號
聯絡電話:06-2226142
營業時間:08:30~21:30(農曆初三、十七公休)

█【茂雄蝦仁肉圓】
台南市保安路46號
聯絡電話:06-2286458
營業時間:09:30~21:30

█【夏家手工魚麵】
台南市府前路一段343號
聯絡電話:06-2144400
營業時間:11:00~21:00(周日公休)

█【修安手工豆花】
台南市國華街三段157號
聯絡電話:06-2261069
營業時間:10:00~20:00

菜蔬小語》芫荽與薺菜

【聯合報╱胡弦】 2007.10.07 01:19 am


我小時候分不清芫荽與薺菜,一次去集市買芫荽,問攤主:這芫荽多少錢一斤?得價甚低,遂大喜,買一大籃回家,父母皆笑,說我被人哄了,這是薺菜。

但我也就此知道薺菜是美味———當日家中打薺菜糊,我吞兩大碗。

芫荽與薺菜有相似處,皆為羽狀葉。但若留心,還是容易辨別的,芫荽有細長的莖,葉細碎像孔雀尾,肥者長可過尺;薺菜葉則要寬得多,但少有長過三寸的。分不清它們,一來因我太小(不到十歲),二來因它們是菜———我那時只對野草較熟悉。

芫荽之名,有《詩經》般的古奧;細而高←,像化妝後風姿綽約的美人;少野生,多畦養,又顯得有貴族氣。我過去每在城裡見到芫荽,總覺得它似乎本就應是城市居民。與之相比,薺菜像村姑,一棵一棵貼地而生,樸實。薺菜要到開花時才好看,葉中探出細枝來,挑一蓬碎白的花,有雪意,無嫵媚氣。「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寫盡了薺菜的健康氣質。

但到近年來,我對芫荽的看法有些改變。餐桌上常見一種菜,叫「調五毒」,蔥、薑、蒜、辣椒,還有一樣就是芫荽。芫荽也叫「毒」?我為之鳴不平。有人告訴我,芫荽性熱,食之發暖,冬天,配牛羊肉食,是果腹禦寒佳品。這樣說,芫荽還有剛烈的一面,是烈女子,或巾幗丈夫了。這使我想起,它還有一個名字:香菜。取一把芫荽嗅一嗅,濃香逼人。我原來理解為脂粉氣,現在終於明白:那是性格裡的香,是一種濃烈性情的噴薄。因此,再食芫荽,特別是有酒相佐時,就想聽豫劇或梆子,京劇也可,最好是《穆桂英》,鏘鏘的鑼鼓聲裡,熱辣渾樸氣撲面。

薺菜則是清淡的,即便開花,也幾乎沒有香氣。我曾見過大片的薺菜花開,那是在一個河坡上,像遍地的碎銀。即便如此,風中的香氣也似有似無。薺菜的香體現在被吃的時候,能喚起味蕾的另一種感受,那種香,毋寧說是清新。早春裡第一次吃薺菜,就當嘗的是一口清新吧。

芫荽是作料,配酲濃肥厚,宜大嚼,生快意。薺菜宜細品。

芫荽是進行曲。薺菜是輕音樂。

芫荽生於四季,至冬天方顯性情。薺菜美於春天,開花後就老了———它是將青春給我們。

薺菜也挺堅強。冬末時,田疇已可見小棵的,發灰,或有點蔫黃。挖來,洗淨,在開水中焯一焯,鮮綠,像提前醒來的春色。

芫荽和薺菜,很少出現在同一道菜中。不同類型的美,不宜混淆。若硬摻合,像奢侈和浪費。

芫荽剛陪我們度過寒冷的冬天,帶著盈盈的綠,薺菜已出現在我們面前。

【2007/10/07 聯合報】

踏歌如夢飛

王孝廉/聯合報


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童年浪漫,為了想看看博多藝妓、坐坐博多夜船……終於有一天邱坤良輕裘緩帶,從容坦蕩飛到博多。年輕的博多人已經不知道博多夜船。沒聽過、沒唱過,也沒坐過……

1. 博多夜船


越過了松原,你又來看我?


可看見往來博多的夜船燈火,


可看見夜船燈火。


讓愛的夜船,趁黑夜回去吧!


若天亮將無風起浪,


流言四起、耳語四散!


在玄海那裡,浪頭一定很大吧!


我不想讓你回去,


你是難以割捨的那艘船!那艘船!


遙想某一個博多月夜的畫舫漂流,穿著和服的藝妓和著三味弦,在燭影搖紅中,唱出江月的悲涼……──〈博多夜船〉


小學生邱坤良,在「去日本化致力中國化」的童年,對東洋來的演藝、歌謠,有著一種欲迎還拒的矛盾心理下,不知不覺地熟悉了這支歌。


是歌好?還是歌者好?


邱坤良以這首歌和唱這支歌而紅遍日本台灣的美空雲雀的一生,寫盡了戰後五十年來的世事流轉和人間滄桑。


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童年浪漫,為了想看看博多藝妓、坐坐博多夜船……終於有一天邱坤良輕裘緩帶,從容坦蕩飛到博多。


年輕的博多人已經不知道博多夜船。沒聽過、沒唱過,也沒坐過。這裡的年輕日本人雖然也知道國民歌手美空雲雀,但很少有人在乎她是誰,以及唱過什麼樣的歌。一切正如邱坤良博多之遊的所見所感。


畢竟博多夜船、藝妓、演歌,都是上一個世紀之前遙遠的追憶,早已如過眼雲煙。二十一世紀的新人類對這些歷史記憶,由內心到外在,都很難產生共鳴。台灣知道美空雲雀的人,不可避免地,將愈來愈少。〈博多夜船〉不管日語版、台語版,也已接近絕響,老一輩的日本情結終將在台灣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或?#92;是全球化的日本時尚吧!


──〈博多夜船〉


老一輩的日本情結終將在台灣銷聲匿跡,新一代的日本情結卻仍然方興未艾。小吃店的黑輪甜不辣、西門町漫遊的狀如東洋娃娃的哈日漫畫少女,以及文藝界廣為使用的那個狀如鰻魚的「梉」字。邱博士梉書房,私梉杜麗珍,午後梉紅茶,大嬸婆梉客家小炒……你儂我儂。老兵不死,夜仍年輕,只不過是年老的藝伎,經過染髮整容,脫下和服和三弦,改穿迷你薄紗,手抱電子吉他,再度登場作鋼管之秀。


博多景物不再依舊,人事未必全非?福岡其實和台北也沒有什麼兩樣。博多的夜船依然每夜十九時出航,兩小時繞行博多港灣一周。船名「瑪莉愛勒」,日本人也不知道什麼意思。船上有碧眼赤髯的船長和廚師,有法國料理和高級紅酒,有洋琴鬼演奏〈風流寡婦〉之類的西洋名歌名曲。兩小時之內,可以吃飯喝酒,可以舉辦婚禮或生日祝宴。可以遠眺博多灣的夕陽落日,可以觀魚賞鳥。唯不得喚紅襟翠袖,夜宿淫奔矣。年歲已長,每日浸在歐風美雨之生活中的邱教授,如果上了這樣的博多夜船,不知是否會有「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之嘆?


2. 博多山笠


七月的福岡和台北一樣熱,邱坤良出巡博多,視察文教兼宣慰僑胞。他帶我去博多川端見一個圓臉圓鼻子,綁頭巾,持將軍扇的半身老頭之後,又到附近的承天寺去看了這個老頭的墳墓和紀念碑。不久後,讀到他寫的〈這個音二郎〉,才知道那天所見的那個貌不驚人,長相滑稽的老頭,原來是日本現代劇的先驅,而且與台灣關係最密切的戲劇家川上音二郎。


邱坤良洽公之餘,能在擁擠的人群之中,追看那些:「綁頭巾,穿日式法被,下著丁字褲」的男子漢「嘿咻嘿咻」地扛著山笠奔跑遊行。參與觀察地參加了一年一度的博多祇園山笠祭。不久後,讀到他以磊落豪宕,亮麗活潑的文字寫成的〈以祭典之名〉。


山笠上面坐著七、八人,擊掌吆喝,街道兩旁的觀眾在這支長龍快速經過時,或鼓掌讚聲,或潑水助陣。我混在擁擠的群眾中,感覺場面雖然熱鬧、喧嘩,卻仍有一股儀式的靜謐與莊嚴,聞不到台灣大祭典常見的煙硝、米酒、檳榔加上汗臭的五味雜陳。整個慶典倒彷彿在向人間正式宣告夏季的到臨,活潑豔麗的民俗色彩正以聲勢浩大的氣勢,對炎夏所可能孳養的魑魅魍魎下達驅逐令。……


從博多回來一段時間了,但是山笠祭那種令人血液為之奔流的祭典畫面,仍深深鐫刻在我心裡,未曾褪色。目睹博多祇園山笠祭年輕人參與的盛況,我深刻體會到,日本的祭典能夠超越時代的更迭,像磁鐵一樣,緊緊吸住流動的人心,並凝聚成代代相傳的集體記憶,其原因就在於日本人成?#92;地賦予老祭典新生命,對他們而言,祭典的意義在於參與,而不在徒具形式的行禮如儀。


──〈以祭典之名〉


我把邱教授寫的幾篇和博多有關的文章,發給學生?#92;讀和討論。我的學生有博碩士和幾位什麼都不是的社會賢達。他們認真的查字典,加注音,頓然也能朗朗而誦邱教授之鴻文名著。


?#92;多學生都知道那個川上音二郎,因為他的名字出現在高中的「社會」課的教科書上。也有學生知道風華絕世的一代名妓川上貞奴。至於伊藤博文、福澤諭吉等明治勳臣,路人皆知。教科書,電視劇,鈔票上,都會長相左右,經常見面。


有學生每年夏天跟著博多祇園山笠滿街跑,有學生從初中高中時代就在大人的指導下自製山笠,參加每年運動大會般的山笠祭,也有幾個每天吃豬肉而沒見過豬走路的學生,直到讀了邱教授的〈以祭典之名〉,對於身邊山笠祭的起源、流派、人形、儀式等等,才產生了「成程成程」(原來如此)的大悟。


一個在大學教中國語的學生,討論時默默,下課後卻跑來對我說:


「哭(邱)先生怎麼會知道那麼多連我們博多人都不知道的博多歷史?」


「哭先生的論文非常『面白』,比王老師教我們讀的那些論文有趣多了。」


邱先生寫博多的文章讓博多年輕人覺得有趣。同樣的,邱先生寫台灣人台灣事的文章,台灣人讀起來一定更有趣。


3. 博多落日


每個人都應該放鬆心情,善待自己,也善待別人。讀書這件事未必那麼偉大、嚴肅,讀書人也不一定西裝革履或長袍馬褂的老K臉孔。把讀書視同遊戲,或把遊戲也當作讀書,必能以更寬闊的角度、輕鬆的心情面對人世間所有的事物。天底下的知識不只是學校所教的學科,學生學習的也不只老師所強調的考試重點。大塊假我以文章,每個人都應該學習以天地為師,以人人為師,為自己找到更多的學習樂趣與遊戲心情。


我成長的年代,教室像電影院,寺廟、教堂、山上、海邊、街頭、馬路也像教室,尤其暑假期間,到處都是我上課的地點。……


知識、藝術能從生活經驗中得到啟發,遊戲也能成為學習的媒介或手段。學者、藝術家怕的是一成不變、了無新意,或者人云亦云,無病呻吟,每個人的生活安排何嘗不然。人生苦短,如果循規蹈矩,千篇一律,五十年遍嘗生活的酸甜苦辣足矣,何必要享高壽?


──〈遊戲與讀書〉


邱坤良就是這樣一個把讀書視同遊戲,把遊戲當作讀書的人,是這樣的遊戲與讀書的高明結合,營造了他灑灑落落如光風霽月的人生,踏實、豐富而且充滿智慧。


邱坤良所書寫的台灣人台灣事,把戰後?#92;多人共同度過的那些單調乏味,索然無趣的生活與生命,變成一個藝術的,充滿了真實內在的有情有義的人文世界。當年南方澳的荒村冷巷,鄉俚瑣事,都如南方澳的青花,充滿了新鮮活潑的生機。和邱坤良相往來的那些鴻儒白丁,民間藝人,江湖好漢和跳舞男女,也都在他書中活神活現,歷歷如在眼前。每個城鄉,每個人物,都是一頁台灣的「真情活歷史」。


讀書與遊戲,邱坤良兩者兼具,唱做俱佳。他的遊戲,是一種遊於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的遊心自適之遊。無罣無礙,自由自在,一如暮春三月,沂水河畔舞雩而歸的曾點。


邱坤良的文字一如其人,自然而不忸怩作態,自信而不自誇自矜。有如鹽在水中,讀者但知鹽味而不見有鹽。有的文章,詼諧跌宕,促狹?#92;慧,幽默而不落俗。有的文章則是輕風淡雲,空靈活潑,如遙村秀樹,使人彌望而不能卻。


寥寥天地,才情本少。邱坤良的文學根柢與書寫能力都是一級水平,除了是吃多了南方澳的青花魚的原因之外,或?#92;與他這種讀書遊戲,遊戲讀書的遊之藝術精神也有關係。


台灣宰相輪換,蘇冠張戴,已經鞠躬的邱大臣,正好可以踩著自己的腳步,瀟瀟灑灑過他美好的日子。


博多的浮雲落日,也是遊子故人之情,何日坤良再來,吃沙西米,喝地瓜酒?

竹林木屋茶

漢寶德/文/聯合報

前些天,因應邀到台中演講之便,去了一趟溪頭。我已經有二十幾年沒有去過溪頭了,對於在台大實驗林場中,三十幾年前設計的青年活動中心,一直想再去看看,究竟這座當年曾風光一時的建築情況如何了?一個世代已經過去,青年救國團當年的老朋友都已退休,救國團的任務也早已改變了,現在的年輕人怎麼看活動中心的建築呢?

經國先生要的是素樸的山野味


這座活動中心的設計是我常喜歡回憶的一段往事。


1973年,我到美西教書一年,把東海建築系主任的職務交給陳邁兄暫代。出國前就有台灣省政府的官員接觸我們,表示要在溪頭建一座別館,不必考慮預算。這位官員說,經國先生很喜歡溪頭台大實驗林場的環境。我出國期間,陳兄就在實驗林場最美的孟宗竹林裡靠近山谷邊建了一座「竹廬」,有人誤以為是我的設計。


我回國後,救國團總部正式表示要我在杉木林區建一活動中心。當時的我對於建築仍然以白色幾何型組合為尚,心中想的是杉木林中的白色雕刻體,與後來的洛韶山莊有些相近。我把設計意想說給他們聽,他們表示「主任」要與我談談。那是我唯一的一次進中央黨部。


李煥先生很委婉的告訴我,在杉林中建活動中心是經國先生的意思。他喜歡純樸與自然的山林環境,最好是用原木建造的小屋。我了解他的意思,開始思考是否可以改變自己的思路,使自己成為一個風土派建築師。為此,我又去了一趟溪頭,在杉林中徘徊,感受杉木的風味。


在談話中他們告訴我,陳邁設計的竹廬非常用心,內、外都很精緻,也?#92;太好了,經國先生不肯住。他要的是素樸的山野味。這個題目太難做了,用竹子搭竹棚子,只能供民間野老居住,怎能為政府領導人服務?要結合竹棚與現代舒服的生活幾乎是不可能的。我要解答的題目比較容易,用杉木的原木建屋,只是材料問題,提供建築的一般?#92;能並無困難。而且我要設計的是青年活動中心,可以不必考慮經國先生住的問題。我只要把鋼筋水泥改用原木,把房間改為木屋分散在林中就可以了。


我們的傳統建築中沒有木屋的觀念,在林中以原木建屋,比較接近北歐及美西拓荒期的建築。我決定以圓杉做建築的外壁與屋面,創造一個開荒期的情境。在那個時候,青年的團體活動是重要的教育課程,所以我在進口處設置一個石砌的大廣場。用當地的石頭鋪地,用當地的杉木砌牆,應該可以塑造一種接近自然的氛圍了。


在活動中心興建的那一年,我時常要開車上山。當時的道路路況不佳,去一趟是很辛苦的。車子開到鹿谷已經很疲勞了,我常停在路旁的一家建成茶行休息。茶行的主人,林資培先生,喜歡泡茶聊天,我就不客氣的坐下來,讓他服務、泡茶,並聽他談茶經。老人茶的種種,他知道得最多,在茶藝尚未在台灣流行的年頭,這些知識是很珍貴的。所以後來我帶親友去活動中心時,常把訪問建成茶行當作一個重要的節目。大家也會買些茶帶回家,但真正愛上茶藝的卻不多。


溪頭青年活動中心建好後,很受大眾喜愛。不但學校的活動喜歡選擇這裡,一般遊客也頗有興趣,成為救國團的熱門旅遊景點。可是檢討起來,它的成?#92;至少有一半是來自業主的啟發。如果沒有李主任轉達的原則,這座中心必然是類似天祥活動中心的作品,我就失掉了一個滿足大眾需求、了解大眾心境的機會。自此之後,我的專業的驕傲就軟化了,學著更認真的聽取業主的意見,而且把它視為正面的條件。由於溪頭成為熱門的活動地點,後來又加建了兩項,增加容量及開會等活動空間。有趣的是,在那段時間,我在他處設計的建築,仍然是幾何型組合的現代主義作品。當時台灣建築界並不活躍,新建築機會不多,所以《建築師》雜誌社每年設獎,給過我幾次獎,都沒有輪到溪頭活動中心。足證建築學術界對於大眾性的建築在心理上是排斥的。


以杉木清香吸引遊客的


時代過去了


自溪頭中心開放至今,台灣與全世界都經歷了鉅變。台灣進入富庶時代,休閒活動五花八門,遊樂區到處都是,花樣向美國看齊,以杉木林的清香味吸引遊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由於世代交替,政治情況劇變,我與救國團的關係也疏遠了,所以已少了去溪頭的機會。近年來,我自公務退休,不時想到溪頭活動中心的建築與環境,不知時代變遷,這些當年受大家歡迎的木屋,情況如何了?今天的遊客還喜歡素樸的自然嗎?那些原木需要不時的維護,救國團還珍惜那些木屋嗎?


在救國團青年活動很活躍的時候,溪頭的中心維護得很好,每隔幾年,圓木的外裝就檢修一次。現在還有那麼多活動,還可以找到保養的經費嗎?


時隔二十年,我對溪頭有些不認識了,隱約間還記得路旁的竹林,可是路標指出的青年活動中心,已經不是我們習慣走的路了。我心頭納悶,車子已開到一個柵門,這才知道原來救國團已有了一個專用的後門。由於進口改變,溪頭活動中心的環境基本上改變了。


想當年,進到台大實驗林場只有一個正門,由台大控制,車輛大多停在門外的停車場裡。進去後,遊客大多步行前進,先看一下孟宗竹林,再經杉木林道,到大學池,在如鏡的湖面上看竹拱橋的倒影,略休息一下,向前走不多遠,就可看到林中的木屋,也就是活動中心了。


開了後門,是為活動中心經營上的方便。這樣一來,所有的大小車輛都可以直接開到中心。原有的寧靜的山林氣息就大大減少了。停車場在中心的上方,很多車輛甚至可以直接停在中心的前門廣場。我們這次到達時,恰逢活動中心辦理一個大型活動,門口車水馬龍,大出我的意料之外。門口的上面,開了一家商店,不能不令人感到一些遺憾。真的沒想到,本是一個短暫遠離塵囂的環境,竟也熱鬧起來了。這是發展的必然後果吧!


有些人間價值是不變的


我很高興的看到,那些木屋雖然老舊了,原木上甚至生了苔,樸質的意味仍然存在。承李主任接待,讓我參觀仍保留原貌的貴賓房,也就是過去我曾住過幾次的木屋,發現室內保存得十分完好。原有的木板與起居設備,使我回想起三十年前的台灣,與救國團所提倡的以青年守則為基礎的價值觀:清潔、簡單、勤勞、儉樸的生活,恍若隔世。我與內人在陽台上坐了一會兒,品味一下杉林的清香,攝影留念離去。


活動中心的朋友們希望我知道時代變遷的真相,就帶我去一座沒有旅客居住的木屋。原來除了我參觀過的貴賓屋外,都已經裝修過了。他們找了裝修的能手,把原本是粗木板的室內,改變成高級旅館的房間,雖不豪華,卻很舒服,顯見二十一世紀的台灣青年已經沒有刻苦的必要了。自門廳的鏡子中看到老態的自己,不自覺的嘆了口氣。


我很高興看到我所創造的石砌的廣場地面仍然為學生們使用。那天的活動中有些學生在演奏音樂。廣場邊的走廊穿行的年輕人有說有笑,使我覺得世界在改變,生活習慣在改變,可是有些人間價值是不變的。想到這裡,就很輕鬆的應邀到大?#92;廳裡,與老師們共同吃了一?#92;豐富的大鍋飯,好像回到三十年前一樣。


吃過飯後我們向主人告辭,去大學池與竹廬一帶逛逛。我記得孟宗竹林的竹子十分整齊,桿子有碗口粗,這次很訝異的發現,竹林翠綠依舊,竹桿卻變細了。我實在老胡塗了,以為當年的竹林還等我來拜訪,忘記竹子也會衰老。今天我看到的翠竹,是當年竹林幾代的子孫了吧!陳邁設計的竹廬,顯然沒有很好的保養,剝掉的竹子堆了一地,破敗的形貌令人不勝感嘆!在我的印象中,只有神木還是老樣子。也?#92;在已有數千年壽命的古木,短短的二、三十年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吧!


自溪頭下來,決定到鹿谷的建成茶行拜訪。林老闆看到我,居然還認識我,近三十年不見,有故人重逢的感覺。他趕快招呼我們同行幾人落坐,親自為我們泡茶。建成茶行一點也沒有改變,臨街仍然是那只大茶壺的標誌,經前院進屋,一切都是三十年前的老樣子,桌子的安排,牆上的照片都沒有變,好像經國先生剛來過一樣。


很高興聽他談起茶藝來,在二十幾年前,台灣喝?#92;夫茶的人很少,今天已經過一段流行的日子,並傳到大陸去了。他一直強調喝茶養生的觀念,但對今天茶葉的生產全面機械化十分不滿。用手工製茶的產品幾乎被淘汰了。他又指出今天以高山茶宣傳茶的品質是錯誤的,理想的產茶高地海拔不應超過一千公尺呢!


我介紹坐在我旁邊的內人時,看出他有些驚訝。當年常來的是已過世的亡妻,這三十年間,時間與空間的流轉,我所經歷的哀愁與喜樂,他並不知道,不知覺間,一個世代已經過去了,怎能不生恍若隔世之感呢?臨走時,他堅持要送我一罐春茶。我感到很慚?#92;:那麼多年前他勸我以茶養生,我每次都點頭答應,甚至茶壺也買過幾隻,卻一直沒有沉下心來,養成喝茶的好習慣。與林老闆告別,我又下定決心喝茶,可是連我自己都懷疑我會不會信守承諾。

成都抄手 自製辣油抄手最正點





內湖路一段411巷相隔不遠的幾間店,分別以紅油抄手、豬排丼、蟹黃拌麵打響名號,讓人不由左右為難,今天午餐到底該到哪家吃呢?

喜歡刺激一點的人,必定要試試這間店的抄手,每天中午來自「內科」的人大排長龍,老闆兼外送,忙到不行。紅油抄手使用的辣油非常香,抄手大而且內餡充實,肉也極美味。怪味雞乾麵比較辣一點,但雞肉有勁、麵有彈性,香辣的配料也十分開胃。

店裡小菜精緻可口,像是怪味雞,以及特製滷牛肚,和結合兩者的「攪和攪和」,不但菜名有趣,綜合雞肉的嫩和牛肚的Q的口感也特別。


達人評語:紅油抄手皮薄餡嫩、香氣四溢,沒端上桌就已聞到辣油香,淋上白醋及自家提煉的辣油,香香辣辣讓人口齒盈香,大呼過癮。怪味雞乾拌麵,加了辣油、香醋,結合所有辛香料的特質,美味發揮到極致,不僅提振食慾,也讓人胃口大開。




地址:內湖路一段411巷9弄2號1樓
電話:02-2657-2606
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0:30
休假日:周日、第2、4周六休

【2007/09/29 聯合報】

坂本屋 女生最愛的丼飯





豬排丼:豬排金黃脆酥,咬起來有卡滋卡滋的快樂。80元

台大附近出名的坂本屋豬排飯,在內科也有分店。不起眼的小店,卻是來客大排長龍的美食小鋪。店主是日本人,對各種丼飯,自有獨到見解,豬排炸得金黃酥脆,肉嫩而不油,魚排飯也超人氣,其他像親子丼、牛丼、天丼等丼飯,皆是精心調理。

單點的炸物,如魚排、豬排、可樂餅,也很不錯吃。喜歡重口味的人,可以選日式咖哩飯,老闆特選咖哩,色香味兼具,好吃得讓人難忘。

達人評語:這裡的丼飯是午餐時同事們的最愛,雖然同事都很挑嘴,但是丼飯卻能擄獲大夥的心,清爽甘甜的醬汁,配上麵衣酥脆不油膩的炸物,是午餐絕佳選擇,而且不僅丼飯好吃,連附送的味噌湯都十分好喝。




地址:內湖路一段411巷9弄15號
電話:02-2798-5318
營業時間:11:00~20:00,周日、周六晚休

【2007/09/2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