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變了。
以往只會出現在財經版頭條的他,最近忽然變成影劇版的常客。
不過,他似乎不是跟這些影劇圈的美女帥哥們「玩玩」而已,這位大企業家,正企圖搖身變成「大製片家」。
他對電影業的認真,一如以往對硬體產業的「廣深高速」,他在中國的產業佈局,更一刻未曾停歇,並跨足內容與能源。
有了電影產業這塊新血,郭台銘與鴻海的帝國版圖,將從3C跨到第4C的內容產業。
《天下雜誌》特赴中國山西現場,直擊郭台銘的「白銀帝國」,與中國大陸佈局……。
過去現身總是各大媒體財經版頭條新聞、去年因個人持股市值大增而身價超越千億元、鴻海集團合併營收更首度突破「兆」元的郭台銘,現在搖身一變,更成為影劇版面的常客。
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現年五十七歲的鴻海總裁郭台銘,和身著性感低胸禮服的劉嘉玲,雙手緊扣出席王菲在北京舉行的「嫣然天使基金會」慈善晚宴。據報載,郭台銘當天晚上還以新台幣二千萬元標下劉嘉玲男友梁朝偉所捐的古董玉缽。
在這之前二天,平安夜當晚,劉嘉玲在上海投資開設的「Muse Club」酒吧內,郭台銘也被媒體捕捉到他和關芝琳聯袂出現的畫面。在攝影機前,郭台銘不慌不忙地穿上西裝外套,「今天是禮拜天,讓我休息嘛,」對著鏡頭露出無奈表情的郭台銘笑著說。
但郭台銘的名字,和影劇界美麗女星一起頻繁出現的背後,應該不只是他口中的休息玩樂而已。
做個有影響力的「金主」
由電子業巨人到影業大亨,郭台銘是玩真的?「在電影界這個現實的圈子,有錢還不夠,要讓大家清楚你不是來玩玩的,讓大家知道你夠力,夠結合各方大牌資源的影響力,」一位台灣年輕的新銳導演說。
他觀察,郭台銘現在讓大家知道他不僅是一個「金主」而已,而且是擁有能把各路人馬和資源串起來的人物,「讓人家覺得找他有錢,又能幫自己加分。」
在影劇圈打造「垂直整合」的附加價值,來自好友的協助牽線。根據郭台銘一位老友表示,和高盛亞洲區副董事長宋學仁私交甚篤的郭台銘,在宋學仁的妻子張清芳,以及其他電影界重要人士的介紹下,目前是黃金單身漢,而且頂著台灣首富名號,跨足電影產業的郭台銘,正努力而迅速地在影劇界累積幕前和幕後的豐沛人脈。
「看來這位大企業家,已經在為自己退休後的『大製片家』身分鋪路了,」長年研究鴻海的花旗環球證券下游硬體首席分析師楊應超(Kirk Yang)笑著說,雖然連他都不太相信郭台銘真的會在二○○八退休。
每天工作超過十六小時的郭台銘,開始在兩岸三地的影劇圈盛事都不缺席。
從不浪費時間的郭台銘,很「浪費」地投入影劇事業。今年一月六日,郭台銘又意外出席電影「父子」在台灣的首映會。據報載,會後,郭台銘還和台灣綜藝圈大姊大張小燕、「父子」監製邱王黎寬、凱渥老闆洪偉明,以及郭富城、李明依等明星一起用餐。
一位跟隨在郭台銘身邊的高階主管說,郭台銘每次出席影劇界活動,「幾乎都是利用下班時間,而且都是很晚!」這位與郭台銘關係密切的高階主管還透露,郭台銘更不是興之所至就出席,「他參加每一場,都會先study在場有哪些人?背景是什麼?」
一位曾經跟在郭台銘身邊工作二十年的鴻海前高階主管觀察,以郭台銘現在會花那麼多時間在影劇圈來看,就表示郭台銘對投入這個產業已經很篤定。他說,以往和郭台銘共事時,郭台銘最常跟他抱怨的,就是每天時間都不夠用。
他透露,郭台銘每天的生活,就是在早上游完泳後,準時七點四十分開始開第一個會議,接著就馬不停蹄一個接一個會開下去,一直到晚上十點左右還開不完。
「你不要走,晚上我要跟你開會,」這位前鴻海高階幹部說,他幾乎每天都接到郭台銘這樣的指示,結果他就一直在公司等到晚上十點、十一點,「太晚了,明天再開吧!」這類「白等」郭台銘的狀況充斥他在鴻海工作的回憶,原因就是因為郭台銘實在太忙。
如此忙碌的郭台銘,現在的焦點則放在拍電影這個內容產業上。去年十月,郭台銘在宏?三十年晚會上,被媒體問到跟廣達合併的問題時,「我說不做notebook,就不做notebook,」他搖搖手,話鋒一轉,露出笑容說,「我現在反而把比較多時間放在搞內容產業、資源產業。」顯然郭台銘如同《白銀谷》小說中的晉商,「做生意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要學會怎麼用錢。」
把時間花在最有效益的地方
既然郭台銘現在把矛頭對準電影這個內容產業上,一向最注重「把時間花在最有效益的地方」的他,似乎已經預見電影事業才是未來的經濟大趨勢。
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所長焦雄屏眼看印度、韓國甚至中國電影業開始蓬勃發展,就替台灣的電影再不急起直追感到很憂心, 她上課時跟學生說,台灣最需要的就是有資金挹注到台灣電影製作上。
郭台銘所挹注的電影事業正是整合港台中三地人才與資源的做法。他第一部投資的「白銀帝國」所聘請的監製就是祖籍山西、具有國際事業與能夠整合兩岸三地資源的電影人焦雄屏。
郭台銘永遠知道把時間放在最有利的地方,永遠懂得藉勢為利,懂得游刃於官與商、時與勢之間。「你可以說這是勢利,但這也是務實,而這更是郭台銘成功之處,」一位部屬說。
一位從鴻海創立初期,就掌管業務的前鴻海高階主管回憶,隨著鴻海在業務內容上的與時俱進和業績的不斷成長,許多曾經是鴻海重要客戶,也隨著產品汰換和大客戶湧進,郭台銘會要求業務人員不要再花時間在他們身上。
「真正的生意人不能太重情,有情也要砍,」被郭台銘相中拍成電影白銀帝國的原著小說《白銀谷》,書中晉商主角的父親、「天成元」票號老東家康笏南正是如此告誡兒子。
從郭台銘過去前進新事業的精神,也可預測他進軍電影產業的方式。「郭台銘每投入一個新事業,都講究『廣深高速』,」一位鴻海主管引用「郭語錄」中,郭台銘常用「廣州——深圳」高速公路來形容既然投入一個事業,就必須兼具廣度、深度,還有速度。這也是古代的晉商精神:「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立志有恆,才能成就家業。」
意志力貫徹在所有領域
鴻海集團內對新事業投資建立起一套非常嚴謹的制度,使得郭台銘可以安坐在龍華廠房,決勝於千里。「法務部、新產品投資事業部、投資部等,都對投資事業看得非常緊,是一步一腳印,」前戴爾電腦亞太區採購總經理、現任麥實創投總裁方國健透露。
而目前郭台銘的電影事業,則完全屬於他個人投資。同業就有人看待郭台銘與女明星愈走愈近,笑稱他現在是「臨老入花叢」。「真是太小看他了,」這位鴻海主管說,「郭台銘做每一件事,都不能用隨意、隨興做的角度去看。」
曾經在IBM任職的他說,從連接器、主機板,一直到手機、TFT面板等事業的成功,「郭台銘都是經過認真思考過後,用很強的意志力在貫徹他踏進的領域。」
而根據在鴻海集團中扮演蓋廠前鋒部隊、目前在郭台銘最重視的山西老家打造富士康太原工業園區的一位年輕台籍幹部說,郭台銘做任何事情的要求都很仔細,他傳神地說出郭台銘經常對手下的業務人員說的話,「做好業務,就是要摸清客戶的底褲。」
人才的大熔爐
對人才的眼光,是郭台銘成就鴻海帝國的關鍵。鴻海集團旗下、從事TFT面板生產的群創光電一位中階幹部表示,當郭台銘看準一個新事業決定出手後,首先就是找在業界該領域的「Top 3」好手。
他舉例,群創總經理段行健,就是台灣最早從事TFT面板製造的聯友(後與達?合併為友達)總經理。
還有鴻海數位產品事業群總經理蔣浩良,更是郭台銘重金禮聘,五年前把他從蘋果電腦副總裁,拉到鴻海任職,前年為鴻海業績挹注約新台幣一千億的iPod nano訂單,正是蔣浩良拿下的。
除了「敢給」的重金挖角,郭台銘特別善用「大夢」和「舞台」吸引人才。聘請人才除了付前金和高額安家費之外,年薪也有五百萬到兩千萬元不等。
甚至鴻海自己人,都以「過氣科技人才的黑洞」,形容鴻海廣納百川的盛況,可以發現許多似乎「消失」的電子業老將和外商高階經理人,都一一在鴻海重現江湖,擔當大任。
十倍速的科技業,新舊人才的汰換比例也甚高,加上許多外商公司在台灣逐漸縮編,造成許多科技人才因此在台灣產業界猶如蒸發。「往往是到了鴻海,才發現原來誰誰誰也在這邊,」一位曾經在IBM任職的鴻海集團中階幹部說。
「在職場上有一段cycle(循環)的人,甚至曾經失敗的,」這位鴻海中階幹部說,「這樣年紀的人需要舞台。」
而郭台銘則提供包括資金、設備、人工、土地、廠房等各種平台後,授權讓這群人在這舞台上充分發揮。
而因為低調的企業文化,這群默默工作的人才,在心無旁騖下,可以大展所能,再創人生職場舞台。例如當年美格的三位創辦人之一謝冠宏,在美格易主後,曾經消失一段時間,現在,則是鴻海新產品投資事業部門裡的主管,像上個月鴻海投資矽谷Ugobe公司的寵物小恐龍「Pleo」,正是謝冠宏和蔣浩良的傑作。
「我們在共同創造中國科技產業史!」曾經在IBM任職的鴻海集團中階幹部眼中充滿光芒地說,否則,為什麼那麼多高階經理人離開妻子和兒女,一個人背著包包,天天在大陸廠裡跑來跑去。
進軍電影產業,郭台銘第一件工作,也是找來電影業界的頂尖好手。
目前郭台銘的「白銀帝國」,監製工作,是交給台灣在電影界及國際影視圈,極富經驗與人脈的焦雄屏;導演工作,則是交給群創總經理段行健的太太、美國史丹福大學戲劇系博士姚樹華。
郭台銘投資電影還有一個前瞻的藍圖,就是未來可以將內容產業與鴻海集團的硬體製造整合。「我們現在是全球最大的ADSL製造商,」郭台銘認真地說,「還有電腦、數位相機、DVD、網路等。」
投資電影,會讓郭台銘由3C製造業跨入第4C,內容產業。
「傳送一個訊息,到傳送一部電影,中間其實有很大改進空間,」郭台銘說,大家以為IT(資訊科技)產業是成熟產業,「其實IT現在是相當年輕的產業,」他笑著比喻,「這就好像是十八歲小姐的成熟,和三十八歲小姐的成熟,是不一樣的。」
郭台銘強調,科技要用到人生,才叫科技。「將來拍電影,是一個很大的IT產業,」他語露期待地說,「我們可以用一個影城,把技術用到消費、娛樂,甚至影像處理、影片剪輯、製作、壓縮、傳輸。」
「我們公司和影城結合後,」郭台銘說,「就是一個高科技資訊處理的製造基地。」
郭台銘的「影城」構想,已經在默默進行。把時間拉回到去年七月,郭台銘帶著山西省同鄉中國中科院院士范守善,及鴻海集團多名高層管理人員,回到家鄉山西省南部的晉城市。
做影城的龍頭,就選龍門
在這趟為期三天的投資與考察行程中,郭台銘除了長途跋涉回到老家澤州縣南嶺鄉葛萬村、捐款一千萬人民幣推廣「新農村」建設外,郭台銘一行人還特別拔隊來到晉城市南郊的丹河龍門景區。
在一道形勢陡峭壯觀的斷崖邊上往深壑底下瞧,潺潺河水在起伏的瀑布和突石上捲起滔滔浪花,緊挨著崖上的,則有一片遼闊的自然園林盡收眼底。
面對素有「表?山河」之稱的山西省這幅巧奪天工的景觀,「做龍頭,就要選龍門!」晉城市台辦副主任、郭台銘在大陸的堂弟(郭台銘父親郭齡瑞大哥郭愛賢的兒子)郭小平,回憶當時郭台銘對著這片山明水秀發下的豪語。
而晉城市市長夏振貴則是透露,郭台銘個人投資一億美元在龍門蓋「富士康影城」的計劃,應該在今年就會開始動工建設。
郭台銘曾經對著二○○四年就到太原建廠的年輕幹部說,「總裁我是山西人,未來的世界,就是3C(山西的諧音)的事業。」
富士康是山西省目前最大的外資。從一九八九年就開始捐錢回饋家鄉的郭台銘,除了已經在這裡打造兩座3C製造基地,現在更把他最致力的內容產業,還有新興的資源產業都擺在山西進行。
「估計郭台銘來了以後,會跟進很多台商,」山西省晉城市當地最大的上市企業、去年和郭台銘一起投資煤化工等能源產業的蘭花集團董事長賀貴元說。
在製造業裡,為了保護客戶資訊,必須低調,這樣從骨子裡「藏而不露」的性格,正是郭台銘一向認同的晉商精神中,特別重視的精髓──「藏」。
但郭台銘要跨足影劇,勢必會讓他「露」,尤其對在清末以前曾經發達五百年的晉商而言,始終認為顯山露水,涉足戲劇圈子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對於郭台銘的名字頻頻出現在演藝圈,看不慣的人說,郭台銘才剛剛在去年六月股東會上說,目前他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抑制誘惑。
「進什麼行業,什麼時候進去,怎麼進去,就是在成長過程中,怎麼樣拒絕成長的誘惑,是一個非常難的一件事情,」郭台銘說。
言猶在耳,郭台銘已經一頭栽進他口中這個「不容易賺錢的行業」,而且似乎愈陷愈深,已經在刀尖行走。
郭台銘去年十月二十六日在宏?三十週年晚會上,對媒體說,「因為我不了解拍電影是什麼,所以我要先拍三部去了解,」隔了一個月,十一月二十五日,當郭富城拿到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郭台銘興沖沖地前往祝賀時,原本宣稱先拍三部電影「試水溫」的他,當下竟然對媒體表示,「在我退休之後,○八年吧,我想我會最少投資拍一百部。」
但也有不少與郭台銘熟識的友人,相信郭台銘能在電影產業闖出一片天。「會佈遙遠的局,不會做遙遠的事,」和郭台銘私交甚篤的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也這麼形容他。
「郭蓋」的實踐
一位郭台銘的老友則說,從小就擁有「Top Sales」能說善道特質的郭台銘,少年時期就有「郭蓋」外號,但「他講的大話,是說到做到,不是亂蓋。」
業界最廣為流傳「郭蓋」的功力,就是他在一九九五年,兩手空空地說服康柏電腦拿到大筆機殼訂單。方國健回憶,當時只有從事連接器製造業務的鴻海,根本沒有製造電腦機殼的經驗,甚至連機殼生產設備都沒有,但郭台銘就拉著康柏國外採購主管,在廣東深圳的龍華園區旁的一大片空地上,擘畫鴻海的機殼製造藍圖,「結果康柏竟然真的下單給鴻海,跌破業界眼鏡,」方國健至今仍百思不解地說。
後來,鴻海一邊把康柏的機殼訂單發包給六家台灣做模具、金屬外殼的廠商,一邊建立自己的機殼生產線,半年後,鴻海就建立完整機殼生產線,把發包出去的訂單全數拿回自己生產。
「Terry(郭台銘英文名)做事業,就是不斷開會不斷講,」一位待在郭台銘身邊二十年的前鴻海高階主管說,雖然郭台銘講的經常重複,「但頭腦靈活的他一邊講,一邊寫,講久了,就會整理正確的道理,然後不斷透過開會給大家洗腦。」
而當媒體問到「白銀帝國」的主角郭富城對郭台銘的看法時,「他風度翩翩,親切友善,是個很有心的人,」郭富城跟媒體這麼形容他的「老闆」。
霸氣撐起帝國大業
但在商場上,幾乎沒有人會用「親切友善」來形容郭台銘。不管是員工、同業,甚至是客戶,解讀郭台銘,「霸氣」,絕對是他們一致的形容詞。而這股霸氣展現在他重績效,講究執行力方面,更是讓人見識到他的獨特性格。
一位前鴻海高階主管回憶,郭台銘對下屬的要求,不僅嚴格,更不講情面,即便是親兄弟也如此。
他印象深刻地說,在郭台銘的弟弟郭台強還在鴻海擔任總經理時,有一次,郭台銘主持一場會見國外客戶的重大會議,郭台銘率領當時五大事業部的主管與會,當時較晚進會議室的郭台強,進門就坐在郭台銘旁邊的位置,「你坐這邊幹什麼?」郭台銘當著客戶的面說,「不然我要坐哪裡?」郭台強回問。「你去坐最後面那個位置,因為你帶的那個事業部表現最差!」
郭台銘對弟弟都毫不留情地指責,更別說他對其他主管的要求。「再高的主管,犯錯都會被叫去罰站,」一位在郭台銘身邊工作了二十年的前鴻海高階主管說,「但大概也唯有Terry這樣近乎專制的霸氣領導,才能打造鴻海這麼龐大的帝國。」
鐵打的皇帝 流水的將軍
鴻海帝國靠的就是鐵打的皇帝,流水的將軍所搭建起來的。
郭台銘的強勢風格,也讓鴻海流失不少好手。例如在鴻海成立初期,郭台銘曾經在美國住了好幾年,當時當家的郭台強就是引領鴻海成長的關鍵舵手,但後來郭台銘回國後,領導風格截然不同的兩兄弟,最後還是分道揚鑣。
甚至鴻海總工程師陳一飛、連接器事業群總經理游象富等鴻海元老級主管,當年也都曾經因為郭台銘的強勢領導而「二進二出」鴻海。
郭台銘發起飆時,有時會罵人。例如,一位前鴻海業務主管就回憶,有一次郭台銘看到業務人員大多坐在辦公室,「你們現在獵狗都不出去打獵了,都坐在家門口了,」他指示,「大家下星期分別找二家,自己去找,出去應酬。」
一位前鴻海主管就說,郭台銘一直很積極尋找人才,但是,「你讓他看三個月,如果不行的話,他就開始兇了。」
雖是被重金禮聘,還要禁得起頭三個月的考驗,郭台銘對於人才通常只有三個月的觀察期與忍耐期。「有時候前金領到,後謝卻領不到,」郭台銘的嚴厲常是台北科技圈茶餘飯後的話題。
「做得愈好,Terry就愈霸!」一位形容自己受不了郭台銘「獨裁為公」的領導風格而離開的前鴻海高階主管說。
他接著表示,郭台銘心太急了,「什麼事情前一分鐘知道有問題,第二分鐘就想知道答案,」他說。他以前講常跟郭台銘開玩笑,「太急了,會把自己頭髮都急白了,」結果,郭台銘果然現在白頭髮不少。
完美的系統流程傳承
鴻海帝國江山雖然是許多「流水將軍」打造,但卻從不怕人才流動,因為他們很早就建立一套完善的經驗傳承制度。
一位前鴻海高階幹部透露,早在一九九三年時,郭台銘就要求公司內創業幹部投入龐大精力,創建系統。
這位前鴻海高階主管以中藥店經常看到的銅人像為例,「就是筋脈血絡都連在一起,沒有斷掉的。」他回憶,就像自主神經一樣,該怎麼去控制?甚至碰問題自動反應等。「這些系統是花了主管二、三年的時間,各帶一組團隊,每天下班以後在那邊寫啊、弄啊,建立起來的。」
當時,在沒有所謂的企業e化時代,鴻海就靠人力手寫建立生管、品管、工管、經管四大系統的繁複表單及SOP(標準作業程序)。「當這些系統串連在一起,系統通了以後,大家就照著系統上去做事,」這位前鴻海老幹部形容,「絕不會老師傅帶小師傅,我講一套,後面又講一套不一樣的。」
以生管系統為例,從客戶端開始寫起,這位前鴻海老幹部解釋,包括報價、市場情報蒐集、產業情報蒐集、採購情報蒐集等系統,然後進入到組織內部,從投案開發,一直到出貨。重點是四大系統必須連成一氣。
而郭台銘經常掛在嘴邊的「選擇客戶」觀念,就是從當時開始。在什麼產業選擇什麼客戶?它是前幾大的?然後遵循二八原則,八○%的業績來自二○%的客戶,要把幾個人員放在一個客戶上,絕不浪費人力。
郭台銘當時就強調,不管現在是不是鴻海的客戶,「如果你不把它當客戶,它就永遠不會是你的客戶。」所以,不管鴻海當時有沒有訂單,只要是夠大的客戶,鴻海就會把sales丟在那裡。
儘管郭台銘的「獨裁為公」式管理,會讓鴻海有高層主管流動,但也因為郭台銘的鐵腕和遠見,走在同業之先建立繁複的企業營運流程系統,讓鴻海帝國很早就奠定鞏固基礎。
「反正每一個事業群都可以找很好的人來帶,不行就換,」這位前鴻海高階主管說,鴻海也因此都不會有陣前換將的疑慮與陣痛。
強勢領導,造就完美執行力,但在以力服人、以利誘人外,郭台銘本身也有優秀能力,尤其是他「forward pricing」(事先定價)的能力,讓同業又愛又恨。所謂「forward pricing」,方國健解釋,「郭台銘總是有把握明年的成本一定是低於現在很多,所以他是預估明年的成本,用明年的成本來報價。」
方國健觀察,這是鴻海能打敗包括偉創力(Flextronics)、Seminor-SCI等國際EMS大廠重要關鍵之一。
郭台銘用大陸擊敗全球
當然,力用中國,絕對是郭台銘能以低成本成為世界代工大王的關鍵。
像偉創力雖然比鴻海早一年,在一九八七年就進入中國大陸設廠,但在接下來的大約長達十年間,偉創力的投資版圖始終侷限在廣東的斗門工業園區。 反觀郭台銘,從一九八八年進軍大陸深圳後,接下來就專心致力在大陸佈局。日前,在大陸已經擁有十六個大型生產基地的鴻海,完全讓對手毫無追趕的空間。
郭台銘在大陸的佈局,也讓鴻海連年成為中國「創匯王」,更讓郭台銘在中國擁有台商中數一數二的政商實力。去年,郭台銘搭乘私人飛機返回故鄉山西省,當地就有傳言指出,同是山西人、正好也返鄉視察的中共商務部長薄熙來,還親自到太原武宿機場迎接郭台銘。
但滿腦子工作的郭台銘,在接連遭逢父喪、喪妻,以及二弟郭台成罹癌等打擊後,近年對員工的要求改變很多,一位鴻海中階主管就透露,「總裁現在會跟同仁說多休假、多回台灣。」
「他真的太累了,」郭台銘的堂弟郭小平說,「尤其台成生病後,台銘幾乎一有空就往北京跑,」看望在北京接受骨髓移植治療的小弟,郭小平說,他在郭台銘身上,強烈感受到這幾年親情對他的重要。
近年花許多時間照顧弟弟的郭台銘,除了把山西當成台灣以外的第二個老家外,在晉商故事中激發他跨足電影事業的想法,也儼然成為他若真正退休後,最樂於從事的工作。
「郭台銘回家鄉時常講,前幾年是為錢奮鬥,後來是為理想奮鬥,現在是為興趣奮鬥,」晉中市市長李永宏說,「郭台銘現在的興趣就是文化產業。」
但從製造,走到內容,郭台銘的難題也不少。這位在拓展事業版圖驃勇霸氣的成吉思汗,目前要面對的,是從人治到法治來延續王國壽命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