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01, 2007

一日之計

韓良憶  (20071030)




 台北的早餐為我這饞人的一天,掀開美味的序幕,也預示出接下來的一整天,我將面臨的各種新舊文化交錯、族群匯流的多元面貌。

 回到台北的第一天,時差使然,一大清早就醒來,乾脆出門喝豆漿,街上空空盪盪,捷運也不擠,下了車,先拐到便利商店買份日報,也許是太早了,店裡的小伙子睡眼惺忪,講話也略嫌口齒不清、有氣無力,不過當今的年輕人說不定就時興這調調兒。


 豆漿店裡倒熱鬧,小小一方料理區,擠了五、六位夥計各司其職,有的烤燒餅,有的炸油條,還有位負責盛豆漿。我點了一碗熱豆漿,再來一套燒餅油條,請夥計剪成兩半,一半打包,留待下午烤熱了佐茶吃。我的食量不算小,一餐卻也吃不完一套燒餅油條,每逢此時,就想找個食伴,一人半套加清漿,食有餘力,尚可平分一個剛出爐的甜酥餅。
 也罷,人生本難十全十美,沒伴也無所謂,幸好不是上班族趕打卡前的緊張時刻,店家並不嫌棄客人動作慢吞吞,我悠哉遊哉,邊看報紙副刊邊喝豆漿,把燒餅渣子和芝麻掉得一桌子和報紙上都是。

 出門吃早點,是一種閒情,也是台北生活一大樂事。歐美都會早餐場景多半單調,一般人吃早餐,都在家裡以牛奶、咖啡加麵包打發,旅人則得上咖啡館或大飯店,餐食亦以咖啡佐麵包、牛油果醬為主,豐盛一點,再加雞蛋、乳酪或肉腸之類,哪像台北人,除了豆漿、燒餅外,還有大江南北各種口味任君挑選,好比說,我每次回台也一定不會錯過的米粉湯。

 我習慣回東門舊家附近吃米粉湯,光顧這間市場小店的歷史更久,店家早已從沒沒無聞到小有名氣,而當年跟在媽媽後頭幫忙提菜的青澀少女,也已進入哀樂中年。這家米粉湯用的是細米粉,因為生意好,不但湯頭永遠熱騰騰,而且絕吃不到熬煮過久而變得糊爛的米粉,各式各樣豬雜亦收拾得乾乾淨淨,沒有臭味,難得的是尚供應價錢抬不高、可清理起來卻特別麻煩的豬肺,這年頭,也只有老店肯這麼做了。

 我請店家切上一盤有嚼勁的肝連,淋上醬油膏,佐以嫩薑絲。米粉湯呢,特別囑咐寬湯少米粉,因為待會兒想趁便逛逛市場,逛到又有胃口了,再晃到連雲街,吃脆腸加排骨酥湯。這也是吃了多年的老味道,店家原本在巷子裡擺攤,一兩年前才遷至現今的店面,我原本還害怕小攤一擴充美味會打折扣,上一次回台北,第一天早上就衝來,吃上第一口就安心了,一切如舊,沒有傷了我這個老顧客的心。哎,吃來吃去還是古早味好。

 天氣好時,我還會「遠征」到迪化街,去吃旗魚米粉,要不坐上捷運板南線,到廣州街喝米少湯多的周記肉粥,佐以其實是油炸的紅燒肉,這家粥店滋味更古早,我當年是跟著故世已久的阿嬤來的。

 陰雨綿綿時,不想走遠也沒有關係,爸爸家附近有傳統市場,而傳統市場一帶總不缺兩三家一早就營業的麵店或麵攤,其中必有一家(或攤)生意較好,選這家就對了,到傳統市場買菜的太太小姐或歐吉桑可不好唬弄,太貴或不好吃的店家,生意絕對清淡。我在這市場邊上就發現一家小麵店,帶點客家口味,清湯粄條的大骨湯飄著油蔥,喝著滾燙的湯,吸著軟Q的粄條,再切盤海帶豆乾,庶民之樂儘在其中。

 如是過了一個多星期,會開始想念西式早餐,於是到中山堂附近,那兒有家老咖啡店尚有如今少見的手工虹吸咖啡,早餐的煎蛋還淋醬油,雖不中不西,卻真合台灣人的口味。倘若想吃地道一點西式早餐,那也不難,這兩年流行所謂「早午餐」,普級的有美式煎餅、貝果、法國吐司、火腿蛋等,高檔一點則有煙燻鮭魚甚至香檳,不論普級或高檔,每逢週末假日,店裡就客如雲集。

 一日之計在於晨,台北的早餐為我這饞人的一天,掀開美味的序幕,也預示出接下來的一整天,我將面臨的各種新舊文化交錯、族群匯流的多元面貌。

回頭故鄉有阿盛

陳浩  (20071101)




 「鳳陽婆買東西,帶手勢,發單音字:包、斤、三、元、角,賣的人同樣,比畫一番,互相客氣,一方問:『煮?』一方答:『炒!』『炒,好吃。』『好吃,好。』若是雙方年紀都大,賣物的就得叫出兒孫當翻譯了。」

 「有例外。老祖太遇見老鳳陽婆,樹下坐著,『對談』起來,雙手舞動,外加表情,你看著立即曉得她們在說小腳,黃昏,陽光淡柔,樹下兩人身影真是好看。久久,點頭揮手道別,各自顫顫緩緩行開。」


 初初讀到阿盛「民權路回頭」時不曾細想,這「鳳陽婆」一說,形容的是新營中學宿舍裡外省教師妻母的總印象,翻看舊相簿裡母親當年的穿著打扮,雖然與南國電影畫報裡邢慧演的女大學生有點距離,也總不致於包頭髻著青衣啊?但阿盛說的比畫買菜的鏡頭,我都可想像,想我那愛聊天的母親怎甘於單字比畫,後來台語功力大進,買幾顆青菜數片豆乾可與菜販聊上四五十分鐘。我終於想起阿盛筆下老鳳陽婆是誰?我家對門福州人林老師三代同堂,老奶奶裹小腳,「古裝打扮」,她說話我們巷子裡的孩子也聽不懂。
 阿盛捕捉到的「老祖太比畫老鳳陽婆」一節,讀後竟幾度入我夢中,訪入我夢裡的物事景人,近來都在阿盛寫我生長的小鎮那條不到一公里長的街路上,原是我對家鄉舊貌的記憶已漸稀薄,彷彿已是素描輪廓淡筆痕跡,愈來愈淡,眼看就要淡出我人生記憶之外,竟又被畫外橫來一支彩筆鮮明塗滿,記憶倒帶回去,已是一一經過高科技綜藝七彩數位修補,小鎮市井的街頭街尾店鋪人型在縮小如模型之後神奇的放大活動了起來。

 稍早台北文人愛看的「幸福的三丁目」,西岸良平的小說到了導演山崎貴手上,魔法般重建了五十年代東京鐵塔前的人情景物,我原愛看那個時代戰後日本的黑白電影,但重建現場的懷舊電影其實很棒,因為著了今日的彩色,有今人的心意。我讀阿盛寫的散文故事「木村三郎還在」、「秀桃」、「人力車伕」、「煙火醬菜」,腦海中飄過的,就像是一部一部演著家鄉舊事的電影,因為畫面索引似有我而又似非我。這樣過癮的閱讀經驗,魔幻又寫實,我幸而生長在新營,而新營何其幸而有阿盛。

 但阿盛說起來並不愉快:「曾經我青少年,天天行走民權路,現下呢,已過中年,一點也不想再走這條擠滿新百姓的路。」一番歸里一番老,廿載風塵鬢髮斑,雖有吳濁流詩作中的感慨,但阿盛不喜家鄉的變化,「我慢慢向東行去,不回頭。」那麼強烈的厭憎今貌的情緒,卻讓我一怔。我總以為是阿盛早我七歲的故里印象,鋪墊了小鎮最濃的時代底色,雞犬相聞,人情郁郁,路頭路尾,家戶炊煙俱識,圳邊田間夜色,稻熟蔗香。我因讀他筆下種種鄉思,常能一掃久居都市的倦感,偶回小鎮,即使舊景不再,也只是戀戀而已。

 阿盛描繪家鄉原貌的筆意竟有如斯怒氣,我初時不解,思而後有敬意,遂至喜歡。下筆如木刻之刀,凝練字句,到了「夜燕相思燈」結集,就有如版畫寫意。阿盛已經不是在講新古故事,他在寫詩入畫,為故鄉逝者如斯,獨自低吟。「等君等到月斜西,相思親像火燒材;憐伊出外為衣食,怎好怨嗟未轉來。」至此,老歲人阿盛嘆的時代也是我的時代,他不再的故鄉,也是我故鄉的不再。

嘉義閣

進深坑老街,到處都是賣豆腐的店,卻很少人知道深坑豆腐的創始其實就是這家在老街尾巴的嘉義閣,60年前由父親煮出的紅燒豆腐,到現在還由老闆娘使用相同的方法在傳承著,紅燒豆腐除了豆腐綿密好吃外,獨家的滷汁也令人回甘。豆腐蛋酥羹,利用最簡單的蛋做成酥脆的蛋酥,也讓人忍不住再來一碗,下一次,來到嘉義閣,一定要跟老闆娘點這道蛋酥羹來吃喔,這可是菜單上沒有的內行人料理喔。嘉義閣位在深坑老街尾端,有興趣的觀眾可要耐著性子走到底去吃看看喔!

電話:2662-3888
地址:台北縣深坑鄉深坑街56號

Monday, October 29, 2007

法拍土地房屋如何課稅

(1)法拍房屋之拍價是土地房屋分別標價合併拍賣。

(2)法拍土地增值稅是以法拍實際價格計算,非以政府公告現值計算。

(3)法拍土地增值稅由拍定價格扣除

(4)法拍房屋契稅以法拍實際價格計算,非以政府房屋現值計算

(5)為了以後出售,土地之前次移轉現值能夠提高減少繳納增

值稅,法拍房屋與土地之拍價填寫原則如下:



房屋拍價=法院所定房屋最低標價(計算契稅)

土地拍價=欲購買總價-法院所定房屋最低標價(計算增值稅)



實例:

甲先生房屋連土地遭拍賣,

土地公告現值一百萬元,

法院所定土地最低標價二百萬元,

法院所定房屋最低標價六十萬元,

市場價格約五百萬元,

乙先生如果準備用四百萬元標下,

則標單填寫方式如下:

房屋標價= 六十萬元



土地標價= 四百萬元 - 六十萬元

= 三百四十萬元



本案之土地未來幾年之公告現值,如果無法由一百萬元

調高至三百四十萬元以上,政府將無法再課到增值稅。

出書奇譚

隱地  (20071029)




 海外的文友向我抱怨,台灣到底怎麼啦,投稿給副刊,不給理由就退了回來,想找家出版社,也都推說不接新稿。

 他把近萬字的散文寄了給我,問我,如果你是副刊主編,也不肯用我這篇稿嗎?


 我回他信說:「台灣是一個天天在革命的地方,節奏和變化之快,全世界少有。還有更快的是思想和觀念之變。台灣尤其是一個流動的城市,和你印象以及記憶中的已經完全不一樣。」
 「就算我六十年長住台北,也感覺自己跟不上改變中的台北。副刊要的散文最好一、兩千字,超過三千字的散文幾乎找不到發表園地。大作寫得很細膩,但台北文化裡已經容不下細膩。講話速度慢一點,或自以為幽默繞兩個彎,別人就受不了。文章字數一多,大家就不耐煩了。」

 「不說別的,以前一本好的散文,銷個七、八千本簡單之至,現在連一千本也不易銷完。詩集的銷路除一、兩位偶像外,普遍已退至五○○冊以下。時代就是這樣,不管好壞,我們只能接受。」

 這些年我已經學習閉嘴,盡可能不向人吐苦水,但總有人不停寄稿件來,接到退稿追問不出版的理由,我只能說,書山書海,書多到快要把房屋壓垮了,供需失調,只好減少出書──不久,我就會接到一本又一本的新書,原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出版社不接還有其他各縣市的文化中心或一些自費出書的地方,書照樣印得漂漂亮亮,送我一本作紀念。接到書,我也回送一本自己的簽名書。寄來寄去,贈書在空中飛翔,滿天空飛舞的不再只是飛機,還有各種大小不同開本的書。台灣的書,早已不像以往穿制服般的制式版本,每個出版社都竭盡全力把書當成藝術品製作,真的是絞盡腦子。大學的編採、美術和工藝系的學生一年也不知有多少,這些人畢業後全部投入傳播媒體工作,再經過早年《婦女雜誌》的張任飛以及《天下雜誌》殷允芃的嚴格訓練,編輯和美編人員像細胞分裂倍數增加,如今一流的編輯人員要多少有多少,有些出版集團每天出書不停,無限制的出版,台灣這麼一個小小彈丸之地,居然一年可以出版四萬多種書,真是出版奇譚啊,相對的,書種愈出愈多,每種書的印量愈印愈少,印量之小,彷若是詩人自費出版詩集。印出來的書,只是相互送來送去,根本到不了書店。

 書店裡更多的是賣不出去的書。看書的比買書的人多。不買書只看書,書店對這樣的讀者一點也不敢怠慢。是的,如果書店內連看書的人也沒有,不是更慘嗎?

 高學歷的社會,人人都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普遍都有出書的夢想,是的,即使不愛看書,卻很喜歡寫書。還有,名人當然不能不出書,等到失意下台,至少還要寫本回憶錄。結果苦了真正的作家,有了作品卻找不到發表的園地和出書的舞台。寫作一輩子,落得如此下場,台灣到底怎麼啦?

古尼編導風流

【明報專訊】對了,我是看?佐治古尼(George Clooney)如何走過來的。他憑電視劇《仁心仁術》(ER)那酷斃的醫生造型走紅,很快就染指影圈。第一部擔正的是1996年的《殺出個黎明》(From Dust Till Dawn),是塔倫天奴(Quentin Tarantino)及Robert Rodriguez合作的cult片。《殺》中塔倫與佐治古尼是親生兄弟,械劫銀行後落荒而逃,竟誤闖墨西哥邊境一家喪尸酒吧。

  佐治古尼一臉自信,微白短髮及黝黑皮膚,展現健康、成熟穩重的魅力。一開始已是英雄、浪子的最適當人選。《殺出個黎明》後,1996年的《愛情吉日》(One Fine Day),與米雪菲花談情說愛。1997年的《末日戒備》(Peacemaker)是解救核危機的英勇軍人,與片中高?的妮歌潔曼無性無愛,但眉來眼去十分登對。

  同年他被華納看中,接替Val Kilmer成為第三代蝙幅俠,演《蝙蝠俠與羅賓》。古尼當時前途無量(只36歲),而《蝙》的歹角,則是當時已年屆半百的阿諾舒華辛力加。

  《各位觀眾晚安》正氣低調

  兩人在《蝙蝠俠》中是仇人,現實生活中政見亦有分歧。阿諾年事漸高後,動作片已見強弩之末,還幸2003年代共和黨贏得加州州長席位。佐治古尼至今還沒棄影從政,但他政治立場鮮明及敢言見稱,是荷李活的自由主義者。他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支持民主黨的奧巴馬(Barack Obama)參與2008年總統大選。古尼曾被問到會否從政,他說:「別了,我跟太多女人睡過,嗑過太多毒品,也蒲過太多派對。」

  但也正是古尼的政治取態,有明確信念,使他逐漸走上不一樣的明星路。幾年前他開始當導演,第二部作品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各位觀眾晚安》(Good Night and Good Luck,2005),矛頭直指1950恐共年代,「非美委員會」白色恐怖教荷李活上下惶恐。《各》片幾個CBS電台的年輕人,以媒體作工器挑釁恐共參議員麥卡錫。難得是古尼拍得十分低調,沒打英雄及煽情牌,簡單的佈局和故事結構,影片也十分正氣。《各位觀眾晚安》由題材、背景歷史到影片的黑白攝影,都與今天商業電影的基準背道而馳──影片拍成也不易,古尼不單只收一美元的編、導、演酬勞,還要抵押房子。

  商業片獨立片兼善

  佐治古尼成名後,與studio的億元blockbuster相去漸遠,他與史提芬索特堡(Steven Soderbergh)既是拍檔亦是朋友。索特堡跟古尼一樣,可說是這時代商業、獨立兩贏的表表者。《盜海豪情》(Ocean Eleven) 全球票房逾4億美元,但他們有另一些偏鋒作品:根據著名科幻小說改編的《星球索拉里斯》(Solaris),不過人們都覺得Tarkovsky的舊版本更好;以及去年全黑白攝影、模仿film noir風格的《柏林迷宮》(The Good German)等。除了索特堡,古尼也跟別樹一格的高安兄弟合作,分別是《逃獄三王》(O Brother, Where Art Thou?)及《愛情差錯腳》(Intolerable Cruelty)。

  《敵對同謀》(Michael Clayton)令人想起佐治古尼前陣子另一影片《油激暗戰》(Syriana),都不是容易入口的電影。《敵》一開始就考驗觀眾耐性,Tom Wilkinson的冗長VO配上一系列空鏡頭,攝影機在辦公室及大廈的走廊不住游走,直至捕捉到律師行那個繁忙的會議室。薛尼波勒(Sydney Pollack)在片中飾演律師行老闆Marty,一出場已很搶鏡(波勒除了是知名導演,也是一流演員)。Marty周旋于作惡多端的大客戶之間,為他們打官司,律師行包庇他們的惡行。

  現實本來就不那麼善惡分明,大快人心的法庭訴訟,並沒有在《敵對同謀》?搬演。影片開首介紹Michael Clayton出場也見特別:觀眾第一次見到Michael,他沒跟同事一起忙律師樓的事。整晚,他一個人躲在唐人街的地下賭場,面對幾個賭桌上的黃面孔賭客,背景聲音是外圍馬的廣東話馬評。Michael把身上的錢輸掉了,拖?一身疲憊,開他名貴的平治房車回家。

  他離去時,接到老闆Marty電話,說一個大客戶開車撞到人了,希望他前去為客戶想想辦法。他見過客戶,開車回家時已是清晨。在荒蕪的公路上,他瞥見小山丘矗立了3頭野馬,情景很美但也離奇。他把車停下來,上山坡看個究竟。野馬沒因為他趨前有所動,反而與Michael眼神交投。這時奇怪的事發生了,他的平治房車突然爆炸,車身被火焰籠罩,Michael驚魂甫定,電影?事至此被打住了,字幕說「Four Days Earlier…」。由剛才的?事點倒退到四天前,讓觀眾了解他捲入這宗殺人滅口的律政漩渦的過程。

  《敵對同謀》演技超凡

  《敵對同謀》的導演是Tony Gilroy,是《叛諜追擊》三集的編劇,這是他首次自編自導的作品。跟《叛》的手搖攝影不同,《敵》技法較平實,突出的反而是一班演技超凡的演員(古尼、波勒、Wilkinson及已故Derek Jarman的愛將Tilda Swinton),合演了這部不求動作求氣氛鋪排的驚慄片。這種考驗觀眾耐心、一步步抽絲剝繭的類型近年已很少見(John Grisham的小說也不再流行了)。如果不是打?佐治古尼的俊朗面孔,恐怕也得不到香港發行的青睞。

  影片以主角的名字命名,但它不是真實偉人的傳記(如Michael Collins);電影圍?Michael這個律師團團轉,但它不是以英雄為重心的正邪不兩立電影。Michael Clayton潦倒,欠債,輸錢,失婚,命大……最後他選擇放棄利益,站在警察(正義?)一方。由第一個賭桌上的畫面開始,到最後坐計程車離開時那一臉茫然、前途未明──司機問:去那??Michael沒答,給他50美元車資,說走完就好。佐治古尼憑一線大明星的外型,以智慧再次說服觀眾,示範何謂編導演都出色的作品。

全面反擊





法律洶湧

「如果你曾注意到我這些年寫的作品,顯然你會發現我對人們的『工作』十分著迷。人們賴以維生的職業是什麼?他們獲得什麼報酬?他們如何做這些工作?我被其中進退兩難的處境、潛藏的欲望與最終的決定所深深吸引。」本片的編導東尼吉羅伊說道。

【全面反擊】一片最初始的靈感來源,緣起於當初他為了撰寫【魔鬼代言人】的劇本時,到紐約法律事務所的資料研究之旅。吉羅伊回憶道:「在這些紐約的一流法律事務所遊走,這背後暗潮洶湧的幕後故事簡直讓我目眩神迷。每家公司都有一個規模龐大的『後場』(back-of-the-house)機制部門,每天二十四小時運作,確保公司營運無慮。」

吉羅伊表示:「我聽說一則故事,某公司涉入一宗龐大的企業訴訟,纏訟近十年時間。這宗官司本來已達成和解,局勢對該公司有利,和解金超過十億美元。就在簽下和解書前兩天的凌晨四點鐘,一位任職三年的職員發現了一份從未有人發現的文件。這份文件相當要命,能讓整宗案件翻盤。但是文件從未見光,而這位職員成為公司內部史上最快被拔擢為合夥人的員工。」

「在七O年代還有另外一宗『安德森 vs. 通用汽車』案子。通用汽車的車子在衝撞中爆炸起火,一群因火燒車而身故的受害者家人決定提告,1999年,最後法院判他們獲賠四十九億美元。左右這宗案件的關鍵因素,正是發現通用汽車與他們的律師團藏匿了二十年的一份文件。這只是一份簡單的文件,是通用汽車的工程師艾德華埃維(Edward Ivey)寫的一份備忘錄,標題寫著:『汽車起火爆炸相關死傷價值分析』。這份文件只有兩頁,內容一點也不複雜。這是基本的成本效益分析。通用汽車早知道汽車可能會爆炸,而埃維的備忘錄即是計算到底是改變裝配線或是支付死傷賠償比較合乎成本。他們後來認定支付死傷者的賠償金額較低。」

對這類故事的著迷,激發吉羅伊寫出「麥可克萊頓」這位「白手套」角色的靈感,克萊頓受雇於法律事務所,低調又有效率地為上流客戶與律師解決各種棘手的狀況。


道德掙扎
 
即使已在事務所任職十五年,克萊頓仍被視為公司內部的後場部門員工,始終無法成為合夥人。他想擺脫白手套生活的計畫不只徒勞無功,還讓他欠下一大筆債務。

同時「肯納、巴哈與雷汀法律事務所」的首席訴訟律師亞瑟伊登,發現一則「證據確鑿」的備忘錄,揭露客戶「U/North」公司不仁不義的猙獰面目,竟使他精神崩潰。

「當你一考慮到整件事情是多麼的離譜、多麼的嚴重,以及這些勾當竟然大多是表面奉公守法、愛家愛小孩的人做出來的,這些逾越道德尺度的作為,不是很令人感到瞠目結舌嗎? 」吉羅伊說道。

製片席尼波拉克指出:「這個題材馬上就引起了我的興趣。我認為劇本寫得尤其精湛,兼具可信度與戲劇性,主題非常的切實與經典。」

談到與初執導演筒的吉羅伊合作,製片史蒂芬山繆表示:「我對吉羅伊的表現印象深刻,他才華洋溢並擁有獨到的見解。我也認為這則故事會直擊許多人的內心,他們在工作或行為上或多或少都得與個人的道德感拔河。」

談到為主角選角,吉羅伊表示:「麥可是一個複雜的角色人物。他的人格特質讓他到處如魚得水--他有魅力、處事從容不迫還散發出權威感,但是隨著故事情節的進展,這些特質卻派不上用場。當你的內心早已迷失,就算集世上所有優點於一身,也不能讓你的內心感到平靜。許多演員表示,他們想爭取演出這樣的角色,但是要有相當的勇氣與企圖心,才能放手一搏並真的辦到。」

吉羅伊當時正與導演史蒂芬索德柏合作另一部電影,索德柏便為他安排與喬治克隆尼見面。

「克隆尼給人的感覺非常紐約。」吉羅伊解釋道。「他具備各種紐約客的特質,而且睿智又迷人。他可以很具說服力,也可以演出內心的衝突感,這使他成為演出這角色的完美人選。」

製片珍妮佛福斯認為吉羅伊與克隆尼的合作絕對能激盪出耀眼的火花:「他們處事有相同的決策模式,他們都深受七O年代偉大影人如亞倫帕庫拉(Alan Pakula)、薛尼盧梅(Sydney Lumet)、麥可尼克斯(Mike Nichols)與薛尼波拉克等人的影響。他們都具備極為自律與胸有成竹的工作態度,而且都擁有從容不迫的氣質。」

「肯納、巴哈與雷汀法律事務所」已為U/North公司服務六年,U/North這家農用化學品公司被指控以除草劑產品毒害民眾。正當這敏感的官司即將與原告達成庭外和解的時候,亞瑟伊登卻發生意想不到的狀況,他突然良心發現,並在簽具結書時精神崩潰。「這家法律事務所的王牌訴訟律師完全、徹底地崩潰,而實際上,他甚至開始為另一方設想。」波拉克解釋道。「所以片中的懸疑之處就在於,他到底會不會洩密,他到底會不會為對手陣營贏得官司,以及麥可克萊頓要如何擺平這件事情?」


適任人選

備受推崇的英國演員湯姆威金森出任亞瑟伊登。吉羅伊形容亞瑟一角,是個已在心中忍氣吞聲多年的角色。「律師的生活相當不易。」吉羅伊表示。「他們的工時無法計算,而工作本身即很磨人,生活中得付出很大的犧牲。」

吉羅伊心中飾演 U/North 公司內部首席律師凱倫克勞德的第一人選,就是蒂坦絲雲頓。「我需要的人選在演出律師時需具備說服力,私底下則會卸下心防,一位幹練卻也會犯錯的人。」

蒂坦飾演的U/North公司首席律師一角,職責所在就是確保任何對她公司進行的訴訟,都能夠打贏。除此之外,她的角色也背負著另一種心理負荷,就是得在男性主導的商業世界中,證明自己夠格成為位高權重的女強人。

吉羅伊強調,本片的目的不在於使這些財團公司成為片中最顯著的壞蛋。「我很喜歡凱倫這角色。也許聽起來很奇怪,但是在每場戲中,我都是支持她的。這份工作雖然吃重,但對她的意義勝過一切。她碰到突如其來的重大危機時,幾乎無法招架,接著她才會敗陣下來。她的失敗肇因於她的迷失。她的失敗肇因於一切都來得太急太快。她的失敗來自於深陷於野心與恐懼的情結中無法自拔。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和埃維寫的那份備忘錄一樣,她只是病態企業假象中的一枚棋子。就像你拿各式的毒藥,毒害一位早就千瘡百孔的人,並故意加以扭曲,所以才又多了一位受害者。」

尋找適合擔綱演出馬帝巴哈這位「肯納、巴哈與雷汀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人的演員時,吉羅伊求助於他的製片薛尼波拉克。吉羅伊說道:「我需要的人選,必須要讓你信服他就是法律事務所的老闆,而且他能夠讓麥可望而生畏。這個人要具備真正的權威感,而且要讓觀眾有新鮮感。能達成這樣條件的人實在不多。」

波拉克指出:「馬帝非常倚重麥可克萊頓。這件官司發生的時機,正值『肯納、巴哈與雷汀法律事務所』與倫敦一家公司進行合併的關鍵時刻,這對馬帝而言是全盤的買斷,並且可望產生極大的效益。當U/North公司案子的情勢開始轉向,馬帝迫切想讓亞瑟獲得控制,於是對麥可施加極大的壓力。」

權力城堡

【全面反擊】自2006年1月起,在紐約市展開主要的拍攝工作,這裡也是吉羅伊大半輩子都居住的地方。「不會再有其他地方像這裡如此金錢與商業活動導向。」他解釋道。「不會再有其他地方擁有這樣等級的高度緊繃感。」

吉羅伊早設想好,要在商業世界的心臟地帶曼哈頓城中區的摩天大樓間拍片。他尤其想沿著Avenue of the Americas大道取景,這裡在六O年代與七O年代興起一陣蓋樓潮,也形成今日高五十層、具國際風格的玻璃高樓大廈櫛比鱗次的景觀。吉羅伊表示:「這些建築物以如此美麗、懾人與希臘式的方式排列。」

導演與製片總共探勘六家不同的法律事務所,最後選擇在紐約頂尖公司之一的Dewey Ballantine公司辦公室取景。許多情節在Dewey Ballantine偌大的會議室拍攝,它的大小佔了這棟大樓面向第六大道的整個二十二樓樓層,從室內可俯瞰三個面向。

馬帝巴哈的辦公室也是在Dewey Ballantine大樓取景,但是向不同樓層的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金融公司商借辦公室拍攝。「我們特別選擇一間處於較高樓層的辦公室,這裡能夠欣賞中央公園的美景,我們也想藉此傳達出馬帝巴哈身處地位所擁有的權力感。」製片珍妮佛福斯解釋道。

亞瑟居住的頂樓公寓外觀,則是在翠貝卡區拍攝,內部的情節則是在小義大利區取景。「他擁有很大的窗戶,很低的窗臺,讓它的外觀很有戲劇效果,也很有權威感。」美術設計凱文湯普森說道。「在某種程度上,亞瑟就像擁有了一座專屬於自己的城堡或皇宮,但是它卻日漸腐敗。」

為了拍攝出相對於曼哈頓這個都會叢林的場景,劇組人員拉拔到紐約市外、位於紐約州橘郡的康沃爾。湯普森解釋:「我們希望呈現出荒野而且與都會世界截然不同的景致。」

波拉克總結與吉羅伊這位新手導演的工作經驗:「吉羅伊的手法其實相當老練。能夠同時身兼編劇與作家的人才不多,而就我眼前所看到的,吉羅伊絕對往佼佼者之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