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9, 2008

[新加坡]炒蘿蔔糕

材料:蘿蔔糕、蝦米、洋蔥、豆芽、蛋、芝麻、大蒜酥、紅蔥酥作法:1.調味料混合煮沸呈濃稠狀待用。(深色醬油、糖、胡椒粉、太白粉、水)2.蘿蔔糕切立方塊煎至焦黃。3.爆香蝦米、洋蔥絲。4.入豆芽菜、蛋液、蘿蔔糕、醬汁快速拌炒。5.盛出後撒下芝麻、大蒜酥、紅蔥頭酥。

新加坡 海南雞飯

牛車水

以華人移民聚集為主的「牛車水」,充份展現了華人美食文化的精髓。例如史密街上擁有18個,經過旅遊局跟美食專家嚴格把關測試通過的小吃攤。其他如碩莪街、丁加奴街(Trengganu Street)、麥士威小販中心(Maxwell Road Food Center),也可品嚐多種在地的日常小吃,小吃的內容從新加坡蚵仔煎、炒蘿蔔糕、辣椒螃蟹、炒粿條、海南雞飯、肉骨茶等都有,還有一些跟台灣擁有同樣名稱的美味小吃,但食來滋味全然不同。 至於觀光客鮮少探訪的「中巴魯市場」(Tiong Bahru Market)、及「老巴剎」(Lau Pa Sat),也藏著令人驚喜的新加坡道地美味!吃累、逛累了,建議可到新加坡著名的「Ashtanga Yoga Singapore」拉拉筋骨,體驗十足的新加坡式生活。

非常樂活新加坡

Tuesday, May 27, 2008

年薪300萬 年輕頭家

陳免


/今周刊


  -寶島眼鏡店長的差異化經營術,販賣故事─高職學歷年賺四百萬

  寶島眼鏡旗下的米蘭米藍店長楊書維,雖然只有高職學歷,但從磨鏡片的學徒開始,就努力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別人懂的我要懂,別人不懂的我也要懂”,讓他在眾多驗光師中異軍突起;“賣別人沒有的”,則讓他成為年薪四百萬元的超級店長。

  “您要不要試試這一副眼鏡?”在客人已經試戴了三、四副眼鏡後,楊書維仍耐心地拿出店裡其他適合的眼鏡,盡可能地想讓眼前的貴賓滿意。

  這是一位長期只願意配戴隱形眼鏡的六十幾歲女顧客,在她的觀念中,“戴眼鏡很醜!”眼鏡並不是必需品,一副二、三萬元是她可以接受的價錢上限。在為這位客人驗光時,楊書維詳細為她說明視力狀況,以及矯正的需求後,配合客人的預算,挑了幾副眼鏡讓她試戴。只是原本排斥眼鏡的客人,試了幾副總是不滿意。

  於是楊書維走進他的辦公室,拿出了一個盒子,“這裡有一副非常適合您的眼鏡。”盒子一打開,擺放在絲絨鋪底盒子內的,是一副在玫瑰金鏡架上鑲了鑽石及紅寶石,做工細緻的眼鏡,馬上吸引住客人的目光焦點,一戴上也非常喜歡。

  有適合客人的眼鏡為什麼不在一開始就拿出來?楊書維拿出的這一副LOTOS眼鏡,價值五十五萬元,相對於客人三萬元的預算,超出太多,客人雖然喜歡,但,當然覺得貴。

  訴諸專屬風格

  -不愛戴眼鏡的貴婦 七十萬元埋單

  不過在和客人溝通的過程中,楊書維從她身上的穿著及配戴的首飾,觀察到這是一位很注重品味的客人,而且講究整體的搭配,這也是他之所以敢拿出一副五十幾萬元的頂級眼鏡,果然客人的鑑賞力超強,雖然覺得貴,卻也顯得愛不釋手。

  於是,他試著和客人溝通眼鏡在呈現個人風格上的重要性。“眼鏡給人的第一印象其實是最強的,更甚於珠寶首飾可以發揮的效果。”接著他開始訴說LOTOS的品牌故事,這是一家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為皇室打造珠寶首飾的公司,眼前這副眼鏡的製作技術,和一世紀前的皇室要求是一樣的。這些故事打動了這位原本不喜歡眼鏡的客人,最後她不僅帶走了店裡最貴的一副眼鏡,另外還配了兩副太陽眼鏡,總共埋單七十幾萬元。

  米蘭米藍是上櫃公司寶島眼鏡另一主攻精品眼鏡的眼鏡行品牌,在這裡販賣的眼鏡,價格都是一萬多元起跳,架上的眼鏡多是日本、歐美設計師品牌,也因為每一副眼鏡都有其品味、特色,許多政商名流都是這裡的顧客,包括演藝圈張小燕、政論節目主持人鄭弘儀配戴的眼鏡,都在這裡挑選,三二二總統大選後,新任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也來此打點新行頭。

  從三萬元到七十幾萬元,楊書維的每筆生意並非都這麼高單價,但在寶島眼鏡體系中,他卻每每都能創下高客單價紀錄,也造就了米蘭米藍晶華店每個月四、五百萬元的營業額。

  在一般眼鏡行,一家店一個月的營業額平均在五、六十萬元,如果可達到二百萬元,那位店長應該就會走路有風了!而締造四、五百萬元營業額的這個人,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總經理,或是有名校加持的MBA高材生,而是一位只有高職學歷,從磨鏡片小學徒做起的眼鏡行店長。

  -苦讀眼科書籍/二級驗光師繳出主任的成績

  從最基層的磨鏡片學徒做起,是每一位初進寶島眼鏡員工必經的過程,稱為儲備技術師,除了每天要磨五、六十副眼鏡鏡片之外,還要幫師父跑腿買東西、擦皮鞋等等,做一堆和工作無關的事。

  “那時的工作真的很乏味,不過我看到讓我繼續下去的動力。”一邊做著像小弟的工作,楊書維看到其他店經理(店長)開名車、戴名錶,也喜歡車子的他,想著有一天也要和那些店長一樣;而寶島眼鏡鼓勵員工入股、實現內部創業,只要當到店長,最高可以入股一家門市四○%的股份,“這個機制讓我覺得,我也可以。”現在,說著當時心裡所想,楊書維手上已經戴著十幾萬元的勞力士手錶,代步的是一輛價值二百多萬元的BMW。

  然而一切開始出現轉機,是在他當了半年儲備技術師後升上儲備驗光師的那一刻。學習驗光的技術,讓楊書維深感人的眼睛真是奧妙,也開始對眼睛構造充滿興趣,雖然公司對每一個職級人員都有提供專業的訓練課程,但他那時有一個想法,“別人懂的我要懂,別人不懂的我也要懂”,店裡有那麼多驗光師,他想要凸顯自己的價值。

  他跑去買了只有眼科醫生才會看的書,從眼球病理到解剖學,這麼深奧的書籍,非眼科專科出身的他,雖然看不懂,但強迫自己看了三遍,這樣的苦讀,讓楊書維在幫客人驗光時,不僅僅只告知客人被驗出的眼睛度數,他總是多聊上兩句。

  “客人進來,一定是有眼睛上的問題想要尋求解決。”楊書維想像自己是一位眼科醫生,提供給客戶有關眼睛最詳盡的諮詢,從一個孩子打球時常被球打到,是因為視力不好影響到他打球時反應變慢,到更嚴重的可能會讓孩子失去自信,聽得只是帶孩子來驗光的家長,當場就幫孩子配了副眼鏡。

  因為專業表現,取得客人信任,總是願意接受他的建議,配戴比一般二、三千元更高價位的眼鏡;當楊書維還只是一位二級驗光師時,他的平均成交單價就已經是八千元,這通常是資歷大他兩級的主任才可能創下的成績...(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596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今周刊》596期更多精采文章

把毛巾變流行商品 闖出上億業績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70 期
作者:林宏達



張旭初的蛋糕毛巾創意,讓副總統蕭萬長也感到驚豔。攝影●楊文財
在大陸毛巾競爭下,過去五年來,雲林毛巾窟的毛巾廠,從兩百家減少到四十八家。好家庭去年業績卻能逆勢成長四成,秘訣就是創意行銷 。

這是一家讓副總統蕭萬長看了都驚豔的工廠。

在雲林虎尾的稻田中,坐落一家毛巾工廠。走進三百坪大的廠房,生產線上工人重複做著三種簡單工作:裁切、車邊和包裝,但是生產線產出的,一下子是巧克力蛋糕,一下子是白色奶油蛋糕,「看起來是很漂亮的蛋糕,結果是一條條的毛巾,」蕭萬長覺得不可置信。

這家好家庭毛巾公司,成立於民國七十一年,是一家只有三十一位員工的小企業,從三萬元資本、兩三台機器的家庭工廠開始,一做就是二十六年。沒有人會想到,在已經沒落的毛巾產業中,好家庭竟然能靠著創新的商業模式,去年創下達一億三千萬元業績,比前年成長四成,年產量高達五百噸。因為蛋糕毛巾太誘人,連紡拓會都以流行產品邀請他們參加台北魅力展。

雲林虎尾曾是台灣有名的「毛巾窟」,只要是跟毛巾有關的衛星工廠,二十分鐘內一定找得到。但是自從大陸毛巾產業崛起,毛巾窟裡的兩百家工廠,搬的搬,走的走。

好家庭負責人張旭初,是毛巾產業的老兵,國中畢業就在雲林紡織工廠工作。毛巾是紡織業裡最普通、進入門檻最低的產品,只要兩台機器:一台負責裁開毛巾布,一台車邊,一般人家的客廳,就能變身毛巾工廠。但是,這個最簡單的生意,卻也是最難做的生意。

到底有多難做?不但價格戰激烈,甚至只要有一家倒店、低價倒貨,「我就好幾個月接不到單,」張旭初說。但是大陸工廠加入戰局後,毛巾窟的毛巾廠更從十年前的兩百家,一路驟減到四十八家,不但毛巾王國的位置被大陸取代,甚至二○○五年時,大陸低價毛巾,逼得本土毛巾自製率僅剩八%。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其他公司做不下去的市場,這家公司卻能在台灣越做越大? 轉型力克傾銷 
結盟推出少量多樣的客製品

走進產品展示間,答案清晰起來。展示間裡,就像是各種品牌的大集合,牆面上掛著捷安特、BenQ等品牌為行銷而設計的運動毛巾;也有現在最熱門的,一條要價一千多元的洋基隊運動毛巾,都是由他們製造。

展示間旁,設計人員正忙著製圖,向客戶提出下一款新毛巾的樣本。好家庭早已從大量製造,轉向替台灣市場設計少量多樣的流行毛巾商品。「客製化產品收入,占我們營收的三○%,」張旭初分析。

因為轉型少量多樣的設計商品,好家庭避過了大陸毛巾傾銷帶來的風暴。十年前,張旭初發現毛巾開始成為個人化的商品,「同樣的毛巾,印上流行的圖案,就能賣得比較好,產品周轉率就會提高。」於是,他跟通路商聯手合作,一起觀察市場上流行哪些圖案,一方面壓低庫存,一方面緊抓流行、彈性生產,衝高銷售額。

光看到機會還不夠,生產個性化的商品,抓住流行的時間點很重要。要印製不同的圖案,他還需要染整廠、緹花工廠的配合。

他的方法就是和其他工廠建立策略聯盟。

這個方法讓他可以快速回應顧客需求,但要維持聯盟良好的合作關係,就要懂得讓利。張旭初會把成本結構攤給對方看,「在我們的合作關係裡,公平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找到新的商業模式和合作廠商後,張旭初開始進攻各大品牌的毛巾禮品市場。他的第一個大客戶是台新銀行。當時台新銀行要送一條印有可愛貓咪圖案的毛巾給客戶當刷卡禮,誰能在毛巾上印出貓咪身上柔和的觸感,誰就能拿到訂單。「光打樣就打了十四次,」他說,最後訂單也讓他接到手軟。

「我的核心能力在於整合,」張旭初說。當客戶想要生產符合品牌形象的毛巾商品時,不但好家庭的設計人員可以立即提案,張旭初也能立刻幫客戶指出什麼樣的花色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 其他毛巾大廠雖然有規模,但同樣一條毛巾,可能要一個月才能做得出來。好家庭每接到一張訂單,只要對手三分之二時間就能完工,關鍵在於張旭初會找出最省時的排程,聯合五、六家小廠一起生產。

行銷取代製造 
做好不做大的螞蟻生存之道

三年前,張旭初更進一步利用創新設計,替好家庭加值。

當時禮品公司覺得,光印圖案的產品已經太普通,希望好家庭做出一款表達幸福感覺的特殊產品。張旭初想到,國外有把毛巾包裝成蛋糕的特殊商品,何不用蛋糕來表達幸福的感覺。

這是台灣沒人做過的事,他得自己整合印刷廠、包裝廠,研究用什麼紙當內襯,才能讓毛巾展現出蛋糕一樣挺立的質感?什麼顏色的材質,才能讓人一眼就覺得幸福?「光研究怎麼折毛巾,就花了好幾個月,」他說。

這時,好家庭的價值已經不是單純的毛巾製造商了。研發完成後,這款產品的單價,比同樣的產品貴上兩倍,同樣的一塊方巾,市價頂多六十九元,毛巾蛋糕卻能賣到一百九十九元,接近三倍的價格。而且銷售量迅速攀升,只花一年時間,蛋糕毛巾就占好家庭營業額的兩成。去年他們創下一億三千萬元的業績,比前一年成長四成。

台灣區毛巾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國器觀察,不過度投資,是好家庭能在台灣生存的關鍵原因。他們沒有花幾千萬投資設備,而是當產業環境改變時,隨時改變自己的成本結構,加上規模小,反而讓他們成為大象踩不死的螞蟻,而且越活越好。

「我們只想做好,不想做大,」張旭初說,他的例子證明,規模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認清自己的特色,累積出和別人不同的核心能力,即使再難做出差異的產業,都有存活,甚至壯大的機會。

*好家庭小檔案
成立:民國71年
總經理:張旭初
產品:運動毛巾、方巾、浴袍
資本額:600萬元
96年營業額:1.3億元

四川震災難民營現場日記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70 期
整理者:林亞偉



難民營裡發生的一切,有危難互助的人性,也有失控崩潰的情緒。攝影●法新社
四川汶川大地震過後,人們頓失所依,在上海,曾是實習醫師的周欣儀 ,第二天就進入四川擔當志工。透過他的雙眼,災後人們的高潔人性、抓狂反應,無所遁形……


我現在人在都江堰,四川農業大學的一個操場,有將近一百八十個帳棚的難民基地,難民人數大概一千多人。」

這是民國七十年次,去年才剛服完兵役退伍,隻身到上海打拚的周欣儀,從四川都江堰市,透過電話那頭傳來的聲音。時間,已近凌晨十二點,他的聲音有些沙啞,但依然充滿活力。

周欣儀,他是此次四川大地震,奮勇進入災區擔當志工的台灣彰化人。二十七歲、擁有上海復旦大學臨床醫學系學歷背景的他,當晚下定決心,進入災區擔任志工。 他,雖然沒有辦法抵達災情最嚴重、震央所在的汶川,但他來到了都江堰市,這個天府之國水利工程的優美景點。我們透過周欣儀的口述日記,來看四川這場浩劫,浩劫過後的人們,怎麼度過難關。

第一天上海 
人們跑上街,我飛進災區

地震是星期一下午二點二十八分發生,那時候,我跟朋友在上海虹橋的百盛百貨地下一樓超市買生活用品。因為在地下一樓,沒有特別感受到震動。走出來後,發現所有寫字樓(辦公大樓)的人都跑出來。一群人都往上看,我第一個反應是有人要跳樓,或是發生火災。

家父是彰化基督教醫院醫師,他也親身參與九二一大地震的救災。在那個當下,可能是我看太多電影、小說,一股熱血就往上湧。在台灣,很多人知道有能力參與救災是好事,但我們台灣人比較內斂,只是面對災難的時候,必須有人出來扛。

我想起了電影「蝙蝠俠」裡,蝙蝠俠的師父對蝙蝠俠說:「The will is everything! The will to act!」(行動的意念勝過一切!)

我沒有跟我老爸講,我就買了第二天早上,上海浦東飛四川重慶的機票。《孫子兵法》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是你要去忤逆他,而是當下,你知道該怎麼做。你知道你老爸給你的訓練就是這樣,你知道他的意志是這樣子,你就要臨機應變。

【相關報導】支援四川災後重建 台灣民間已先行
【商周調查】支援四川災後重建,你願意...
【加入重建行列】台灣支援四川災後重建行動聯盟

第二天成都 
凌晨一點,所有人睡車上

星期二早上,我把東西都準備好了。包包裡有三件上衣、五條內褲、兩把瑞士刀、無線電、各式各樣的藥品。重慶到成都,只要四個小時的車程,我到了重慶,就直接到客運站,到成都大概是凌晨一點。

那班客運上,有一位是汶川方面的家屬,他叫林爽,三十多歲。在路上,他一直用兩支手機發短訊,焦急的想知道家人的狀況。他完全沒想到,有一個台灣人居然從上海瘋到四川去。

凌晨一點的成都,成都市區,所有人晚上都睡在車上,不敢睡在家裡。加油站凌晨一點還在排隊加油。大一點的路,並排到三排了。這沒有辦法,大家都嚇壞了。我一找到朋友家,倒頭就睡了。

第三天都江堰 
很多孩子,晚上失溫而亡

我本來計畫跟著法鼓山,或是慈濟的隊伍,但聯絡不上。我當機立斷,到成都共青團的總部登記志工。

我去的時候,人很多了。一到現場,我馬上就感動了。來的志工(中國叫志願者)很多!有人已經是第二次、第三次進去了(指進入災區如都江堰市)。有個學生,挖完後整個人虛脫了,才回成都換衣服洗澡,那天早上,又跟我一起準備去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是個旅遊都市,人口密度高,大家看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余滄海的「青城派」,就在都江堰市旁的青城山。我跟著志願者(志工),來到了四川農業大學的難民營。路上,會看到標語寫在車子的擋風玻璃上:「一方受難八方支援」、「抗震救災」。

這時候,我看到了大型機具出動了。我第二天到成都的時候,看到路上一排排的挖土機進來,很振奮。但當你真正知道當它出現,是絕望時才用到時……,那種心情,真的很矛盾。

這很矛盾,真的很矛盾。

大型機具出動,就表示在挖,不是在救了。都江堰市這裡,嚴重的地方整片變成廢墟,而且當地在下雨! 台灣九二一大地震的時候,很多人靠著消防隊灑水,而活了下來。但這邊卻是因為下雨,很多小孩子晚上失溫而死。一開始,大家擔心的是下雨引發的坍方,沒想到卻是失溫……。有些只是平房,難度不是太大,但可能救援來不及,那種力不從心的感覺……。沒有那麼多人,去救那麼多地方啊!

我從車上一下車,就開始幫忙搬運物資,進來很多大卡車、貨櫃車,就跳上去開始搬,當搬運工。這一天,我當搬運物資工,當醫療救護隊的志工,當搭帳棚的工人,什麼都做。

像是協調怎麼搭帳棚。因為如果排列混亂的話,會導致災難!當居住的空氣流動不好,會導致傳染病的流行,所以難民營的帳棚搭法也是門學問。

知識分子變臉刁難志工

一開始住進來,大家把各式各樣的家當,甚至連摩托車都帶來,隨便搭就隨便睡了。到我來的時候,要大家把方向排列好,窗戶都打開。

有位災民,她是醫生的太太,先生在前線支援。醫師的媽媽與女兒,三個女生在帳棚裡等。媽媽的情緒壓力很大。你想想看,你的家人在這裡,叫你搬來搬去,你的心情會怎麼樣?這位婦人大叫:「我不搬!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 女兒說:「媽媽不要這樣子,大家都在受難。」

看得出來大家都是有修養的,但只是因為一時情緒失控。她女兒的教養很好,才高中生而已。一個帳棚裡,有種種的情緒在蔓延,在發酵。

女志工T恤正反面換穿

我們要想,她的女兒有這種想法,能理性的勸,是她媽媽、奶奶教出來的。原本很穩重的人,卻一瞬間的變臉。他們是有家的,不是來露營的。他們受了很大很大的壓力,在吃飯的時候一起吃飯,跟帳棚的左鄰右舍聊天,他們其實非常不想這樣過一天的!

因為難民營的生活條件差,當時沒水沒電,都是靠分配。我也要拿著礦泉水,拿著麵包分配三餐,然後一個人一瓶水。這裡,會看到人性,看到知識分子有時顯現的蠻橫。 就有一位看起來受過高等教育的男人說:「這些東西是國家來救我們,不是你們志願者來救我們。你只是志願者而已,你們不能支配!」 但我們也有遇到,有些人是從深山裡走了、三天才走出來的。像是有一個地方,都江堰鄉下的虹口,村裡有村書記,在難民基地門口要村民列隊排好,要村民蹲下接受登記。

那個村書記的做法,在台灣聽起來會很不可思議,哪有這樣的村長的?他說,「這些志願者,完全是義務來幫我們的,我們絕不能找他們麻煩!要配合!」村民非常團結。你去跟他們講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這幾天,我沒有洗澡,我只有換衣服。從上海到現在嗎?哈,對!我滿佩服這邊的幾個女志工,T-shirt正面穿完反面穿,反面穿完正面穿,真的!

第四天都江堰 
雨一下,大家衝去搶救衣服

這天下午的一場雨,把大家嚇壞了!因為民眾送給我們的衣服,還放在小廣場,我們就要衝去搶,搶回放在禮堂,雖然禮堂也是有裂紋。

那時候,我第一次因為下雨,心情這麼不爽!你知道這些衣服是不能溼的!只要有衣服受潮,就糟了。這裡連曬衣繩都沒有。

這裡的帳棚沒有地板,大家晚上睡覺很容易受潮生病,保暖的衣服就很重要啊。大家像瘋了一樣去搶去搬。我那時候在醫療隊幫忙,分不開身,心裡那股焦急啊。

第五天都江堰 坍方未止,青城山不再青了 這一天,我有聽過讓人難過的事,也感受到了溫暖。有一個女志工,在分配物資的時候,遇到一位刁難的太太。她說:「麻煩這位太太配合。」她嗆回:「妳要是有本事,妳就不會在這裡當志願者!」

這,這真的是千古絕唱。我真的不曉該怎麼回答。這種話,不可能是鄉下人講的,純樸的鄉民,他們甚至連志願者,都是這次才認識的名詞。我看著遠處的青城山,就在我眼前,從小鞭炮聲變成大鞭炮聲的坍方,冒起了陣陣青煙。青城山,不再青了。

但,這裡依然有溫情。有一輛鐵牛車,上面有五、六個中年人,是從石羊鎮豐樂村十九組來的,他們也是自動自發給難民送來熱菜熱飯,用木桶、木飯匙裝給災民,配著兩樣菜。甚至帶來了筷子,他們村莊自己用的,那種重複使用的木筷。我問,「你們這一組有多少家庭啊?」他說:「八家,咱們花三小時準備飯菜,開一小時左右的路過來的。」

我發現,他們所有的開銷,都是花自己的積蓄。他們一年,一個成年人賺不到人民幣兩千。他們說:「我們農村沒什麼多的,就是大米多!」聽了,真讓人感動鼻酸。

我記得《聖經》裡面有個故事,同樣捐十個銀幣,對富人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對窮人來說,可以是傾其所有。他們臉上還是那樣純樸,只是單純的想付出自己的力量。

八個家庭,五、六個一家之主在外面幫助災民,他們的房屋也受損,也是住帳棚,讓自己的妻小在家幫忙做飯,還往外送,我真的太感動了。反而是城市裡有些人,還忙著整理雜貨店,撈國難財。

他們,都做得淋漓盡致。村民,是把人性的高潔發揮得淋漓盡致,相反的;有些人,則是把人性的醜陋,發揮得淋漓盡致。

*周欣儀小檔案
出生:民國70年
學歷:台灣彰化高中、上海復旦大學臨床醫學系
經歷:上海中山醫院實習醫師

*震度大4.5倍、死者更逾13倍

汶川大地震、九二一大地震比較

汶川大地震    
芮氏地震規模:8.0  
震央:中國四川汶川縣
釋放能量:251顆廣島原子彈  
死傷人數:死34,073傷245,108
災後重建經費:估算中,估計是九二一大地震的數倍

九二一大地震
芮氏地震規模:7.3 
震央:台灣南投縣集集鎮
釋放能量:46顆廣島原子彈
死傷人數:死2,415傷11,000
災後重建經費:新台幣2,000億元

註:四川死傷人數以5/19公布資料為準
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央氣象局 整理:林亞偉

船長的女兒 周美青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70 期
作者:吳錦勳、溫建勳



周美青努力做好馬英九的後盾,但丈夫常不在家,使得她把重心放在兩個女兒馬唯中(左)和馬元中(中)身上。攝影●達志影像
短髮、牛仔褲、平底鞋形象的台灣第一夫人,是我國史上首位保有獨立職業的總統夫人。她曾經說自己是馬英九「永遠忠誠的反對黨」,而今,站在全國最高權力者的身側,她將如何拿捏近在咫尺的權力?「不可趨炎附勢」的周家庭訓,又如何影響她的一生?

「下輩子要不要再嫁馬英九?」十年前,擔任馬英九市長選戰義工的董媛瑜,曾經如是問周美青。沒想到,周美青的回答竟然是搖頭:「不要!」這段寫在署名「tyy」部落格的對話還說:「就在大夥不知如何答腔之際,周美青笑著補了一句:『下輩子我不會結婚!』」

十年後,二○○八年五月二十日早上,在台北小巨蛋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就職典禮上,萬頭攢動,周美青坐在第一排,緊鄰「下輩子不想再嫁給他」的男人身旁——現在台灣最有權力的人。這刻起,她成為第一夫人,一個讓她不舒服的稱謂。

她靜坐在第一排,身著深藍色及膝套裝,除了胸花,沒有配戴任何首飾珠寶。她的總統丈夫步上舞台,發表就職演說,在全場一萬五千人注目下,馬英九進行就職演說,強調:「希望每一位行使公權力的公僕,都要牢牢記住『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

權力的分際在哪裡?周美青有一把自己的尺。在這場就職典禮前近兩個月,三月二十五日、馬英九大選獲勝後的三天,在媒體緊迫盯人跟班下,周美青宣布放棄搭乘公車上下班。這天,她也宣布辭去兆豐國際投信董事職位。

事實上,周美青在大選後上班的第一件事,就透過兆豐銀行發函人事行政局、金管會等相關機關,希望確認,做為總統夫人,哪些工作必須利益迴避。根據人事行政局與金管會回覆,她決定辭去兆豐國際投信董事。

緊接著,他的大哥、聯華聯合液化石油氣公司董事長周偉奇傳出申請提前退休。聯華聯合液化石油氣與中油等國營事業有業務往來。身為第一家庭的親戚,外界解讀他的申退動作與利益迴避有關。

船長的女兒,自小家境富裕 為何不願再追求利益與權力?

權力不是毒蛇。周偉奇、周美青兩兄妹,如此接近權力核心,卻謹慎的保持距離。為什麼? 夫婿登上總統高位約一百天前,周美青剛歷經一場傷痛。

二○○八年二月三日,冬雨綿綿的清早,在台北市第一殯儀館的小型禮堂「慎終廳」,舉行周美青父親周兆溎的告別式。這是沒有訃聞、謝絕奠儀的喪禮。這天,周美青正式告別九十一歲的父親。她跪在靈堂前,以父親對她的暱稱「小青」,哀戚的宣讀祭文,「從小,您就教我們不能趨炎附勢。……」

遺照裡,周兆溎身著深藍色海軍服,右手握著白色船長大盤帽,左手靠著椅背,眼神堅定望向前方。周美青,船長的女兒,這樣的家庭背景形塑出她的性格。

時光倒回七十多年前的上海。操場上,成排的年輕人身著筆直水手服參加升旗,這段時期,十六、七歲的周兆溎進入了「上海吳淞商船學校」,成為早期中國以西方科學培養的海事專業人員。這是民國二○年代初,中國進入抗日戰爭的年代。

「上海吳淞商船學校」(後來併入交通大學),一九一一年由清末洋務運動大將盛宣懷所創,它是中國近代史的航海教育始祖,也孕育出中國首批船長。在周兆溎同班同學沈繩一的家中,我們看到一張泛黃的老照片,四人一間的學生宿舍,桌上整齊乾淨,完全西式教育。

畢業後,周兆溎至輪船招商局服務。輪船招商局在一八七二年由清末名臣李鴻章奏准成立,是中國最早的航運企業,除了經營長江等內河航線外,還積極開闢國外航線。周兆溎先在「N3其美型貨輪」工作,該輪排水量約三千噸,當時是相當先進的貨輪。三十歲多左右,他就成為船長,因此在那個封閉的年代,已有機會進出國際,跨洋航行。

但他長年不在家。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易幟,還在遠洋跑船的周兆溎心急如焚,妻子喬鑫貞自己找門路,帶著兩名子女由上海逃至香港,周兆溎則將輪船直接開到香港,與家人會合。三年後,周美青在香港出生,她是逃難歲月來的孩子。 遲至民國四十二年間,周家才離港赴台。當台灣還充斥著佃農的年代,很多孩子沒鞋子穿、吃地瓜飯,但身為船長的女兒,周美青不同,家境富裕。民國四十年,船長的底薪是每月四百美元,獎金另計,而當時公務員月薪約僅新台幣兩百元(約合五美元),船長薪資超過公務員八十倍。她父親只工作一個月,就抵得上別人工作六年半。

來台後,上海吳淞商船學校前後屆同學,先後成立船長公會、領港公會、驗船中心、海事檢定社,幾乎壟斷台灣海事方面的相關行業。在船長公會第六屆理監事名單中,也可發現周兆溎的名字。隨著航海業大蕭條,周兆溎轉換跑道,轉到陸地,至中華海事檢定社擔任總檢定師。舉凡海上發生人、貨、船的意外,保險公司如何賠償,都與檢定師有關,是連接航運業與保險業的重要角色。之後,周兆溎自行創業,成立「正中檢定理算公司」。民國六十六年「布拉哥號」海難事件,中油價值約一億元的燃料油翻覆,出險的中國產物保險,就是委託正中檢定提出公證報告。此外,周兆溎也擔任其他民事賠償案件的公證人,收入頗豐。

因此,周美青小時候住的台北信義路居所,前面有大庭院。入學後,讀的是被視為貴族學校的再興小學、再興初中,辜振甫長子辜啟允、明星張艾嘉,都是周美青的同班同學。

父親過世前,身為四個子女之一的周美青,單單她就繼承台北兩筆房地產。一般預估,周兆溎留下來的財富至少逾億元,以「億萬富翁」形容他父親,並不為過。

深受父親的模塑:低調、紀律 
以專業自居,不可趨炎附勢

成長於金錢不虞匱乏的周美青,卻長年牛仔褲,幾乎成為珠寶、名牌的絕緣體。即使有隨扈也不假手他們,自己提重物;某家高檔的服飾主動要幫她打點就職典禮造型,她也婉拒,這是她非常獨特之處。她的獨特,遺傳自有國際視野、有主見、不屑趨炎附勢的船長父親。 在寧靜的金門街一處公寓內,周兆溎的舊部屬、八十多歲的老船長朱乾形容:「周船長是嚴肅的人、認真的人。」

九十多歲的老船長、前交大教授沈繩一回憶,周美青曾陪伴父親參加船長公會聚會,相較於其他晚輩的熱絡嘴甜,這位女孩顯得有禮但拘謹。他說:「周美青的嚴肅,與她爸爸有關。」「她有爸爸的『船長性格』,自我很強。」

周兆溎舊識也提及,他頗為節省,不講究穿著,也不愛交際。我們從船長公會、上海吳淞商船學校的群體照,都很難發現周父身影。他似乎不熱中團體活動。

周兆溎不但嚴肅,對孩子甚至是嚴厲,小孩不乖,他出手就打。周兆溎的身高超過一百八十公分,且船長手勁很大,打小孩的情景,往往連老友都不忍心。

此外,周兆溎非常重視節慶祭祖,他遵守南京老家傳統,在客廳案桌鋪上繡工精緻的紅布,上置祭品與大紅燭,除夕年夜飯前,周父領全家祭祖,進行跪拜之禮。朱乾形容:「周船長信奉儒教,」儒家的三綱五常,周父經常對子女耳提面命。

周兆溎一手模塑周氏家風,認真、節省、重紀律。在周家,不趨炎附勢、靠專業致富的故事,不斷被訴說著,它們深深的影響著周美青。

如果,父親深化周美青自食其力的觀念,母親,則帶給她獨立、抗壓性格。

周母喬鑫貞是典型的上海姑娘,性格活潑外向,善與交談,正式場合時會穿花旗袍現身,有時還會拉著周美青姊姊穿母女裝,驚豔四座。周兆溎對自己與別人都很嚴肅,唯獨對太太溫柔。朱乾轉述周父的話說:「我什麼人都不怕,只怕我太太。」

這或許是出自虧欠。周美青幼時,父親仍經常跑船,一出門就是一年半載,母親必須身兼父職,一手打理大小事;心頭還要掛著遠方,擔心海上傳來噩耗。 來自母親的影響:獨立、抗壓 
在類單親家庭,體會母兼父職的辛酸

同為船長的家屬,沈繩一女兒道出年幼心中的恐懼:「那時候,新聞報導哪裡有風暴、哪裡發生船難,全家人心頭都揪了起來。」「小時候,見到鄰居先生遇海難,鄰居太太帶小孩來家裡,邊講邊哭,看到他們哭,我的心裡壓力好大。」這種心情,周美青也曾走過。

成長在一個類單親家庭,周美青一方面體會母親的壓力與辛苦,二方面對於偶爾回家、「遙遠的父親」雖感敬畏,心裡卻產生一種模糊的認同,父親,成為她內心最重要的「mentor」(精神導師),父親的理想,也變成自己理想性格的一部分。

就像一顆種子,她的價值觀歷經歲月洗鍊,留學、結婚、丈夫公職責任加重,周美青的自主性格,越發鮮明。

一九七七年,她在美國和馬英九相戀結婚,馬英九成為父親之外,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來美七年間,周美青身心劇烈轉變,由一個單純的女孩,蛻變為一個母親,同時見識到美國七○年代奔湧而出的各式解放思潮。

尤其一九七九年那時台美斷交,台灣海外留學生覺得被美國背叛,很擔心台灣前途,在風雨飄搖的氣氛裡,她和馬英九思想快速啟蒙。

公眾壓力的淬鍊:深化強硬性格 
身處政壇家庭,必須對權力克制

從美國回台,周美青正式告別單純的小家庭生活。她忙著適應各種變化,馬家眾姊妹的關心、公公婆婆的意見;馬英九身為獨子,她卻生兩個女兒,這些都是她壓力的根源。而英俊的先生躍上螢幕成為萬人迷,家中不斷有女性打電話來騷擾,紛至沓來的挑戰,衝擊著她,也使她受挫。

一位和周家相熟的國外友人就說,馬英九從政,對周美青來說,等於是沒有了丈夫,「周美青進入馬家,不能自由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通常這種情況,媳婦不是變得軟弱傳統,不然就是會強硬起來,周是後者。」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卡蘿‧吉利根(Carol Gilligan)認為,女性自我意識發展和男性不同,女性先進入親密期,才發展出自我意識,因為家庭經驗讓女性受挫,而在受挫經驗中,女性逐步發展出不同以往的自我。

周美青也在嫁給馬英九、進入另一個家族後,慢慢發展出屬於她的自我。

心理學家王浩威指出:「周美青的生命力很強韌,她要變成自主的個體,一定會找東西來發展,她需要那種成就感,證明她的自主。」她在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兆豐銀行前身)的法務專業工作,這是她喜歡、有能力、而且可以做得很好的事。在心理上,更獲得一種不依附他人的自主性,與來自專業的驕傲。

另方面,馬英九當年在蔣經國身邊工作,也加深周美青對權力的自我克制。

蔣經國是馬英九第一個人生的老闆,蔣經國對屬下嚴格要求公私分際,例如馬英九從未私下去七海官邸找過蔣經國,直到蔣去世後,他才在蔣方良生日、過年時拜訪她。他也自稱,「從不拿經國先生的秘書在外招搖。」這會犯蔣經國的大忌。

他也深知蔣經國不喜歡女眷干政,夫人蔣方良在蔣經國要求下,開始不對外談話,不和朋友來往,也不和官太太們攪和搞小圈圈,放棄打麻將、高爾夫等娛樂,晚年鎮日閉鎖在七海官邸。

一位與馬、周有多年交情的人士指出,如果馬英九不規矩,他存活不到現在。「因為,第一個,家教讓他不會不規矩,第二個,如果他不規矩,蔣經國也會把他幹掉。」

做為馬英九妻子的周美青,不會不知道丈夫處境,「如果馬英九對權力都有這樣的距離,周美青離權力的距離只會更遠。」這位友人指出。

家教、自我警惕,加上專業舞台,讓她有能力面對權力的誘惑,保持冷靜。只是身為政治人物妻子,要遠離的不只是權力,還有自己最親密的丈夫。 犧牲家庭生活:十四年沒全家出遊 
政治明星的妻子,比一般人更孤獨

隨著馬英九仕途得意,慢慢也影響了他和家人的相處。馬英九在《治國》一書裡提到,在他擔任陸委會副主委任內,原本高高興興帶著太太和女兒要看畫展,結果在入口處遇到熱情民眾包圍,周美青只好帶著女兒進去。等她們看完畫展時,馬英九還在和民眾簽名照相。

馬英九說:「從那一次起,我太太就認為不要跟我一起做一件事比較好,會為彼此帶來很多不方便,以後我們就很少全家一起出門。」據馬說,至少有十四年沒有全家出遊了。

全家少出門,周美青也逐漸限縮人際信任圈,避開麻煩的牽纏、請託。她在銀行從不在餐廳用餐,過去原本參加同學會,後來逐漸不參加,馬英九任法務部長以來,也極少到吉林路周美青上班的銀行大樓找她,遇到私事還打電話要周美青下樓,到外面談。當年馬唯中一甄選上台大,有人說閒話,馬唯中立刻改念哈佛……。

周美青更從來不進馬英九的辦公室,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前台北市民政局長林正修等人都說,過去十年來,也只見過馬嫂二次。而且都是選舉期間政見辯論公開場合,「私底下完全沒有見過面」。馬英九也不只一次強調:「她不會讓人有任何機會來影響我。」

如果權力等於影響力、等於金錢,有人選擇駕馭它們,有人則選擇遠離。周美青難得之處,是接近距離,卻刻意避開。

但靠近權力卻刻意保持距離,周美青可能比一般人更孤獨。馬英九在市長任內常說:「一年吃了七百個便當。」家裡男人已捐出去了,她必須把自己變成男人,一如當年她媽媽一樣。她彷彿重回她父親與母親的路。

在一次訪談中,周美青告訴記者,「官式的社交活動實在勞民傷財,對於主人、客人都如此。所以,除非必要,我情願留在家裡陪小孩。」她表示,身為馬英九的太太,最大的感觸是「必須自立自強」。 至於馬英九究竟何處吸引周美青?她回覆記者:「這個問題能不能省略?因為,實在想不出來。」

朋友都知道,馬英九在家裡算是「可有可無」。這次總統競選期間,周美青四處單身拜票,記者問她如何適應,沒想到周美青略帶豪氣說:「我天天在家早就獨當一面了。」觀察歷年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周美青的收入、財產,一直比馬英九高。

小羅斯福總統夫人艾蓮諾(Eleanor Roosevelt)在自傳中說,原本她和一般夫人一樣,過著名門婦女的生活,整天忙於出席茶會與晚宴,後來丈夫的外遇,婚變的痛苦使她第一次真正面對自己,使她不斷的自我覺醒與成長。她一生都在為女性、青年、黑人工作,為解決貧窮、促進和平而努力,鼓舞美國人心,杜魯門總統繼任後,還任命她為駐聯合國代表,稱呼她為「世界的第一夫人」。

她曾說:「一個人的哲學不是表現在話裡,而是表現在他做的選擇裡。」周美青有能力,也有機會,運用馬英九的關係和權勢,為自己打造不一樣的人生, 但這並非她的價值,她低調,是為了保有一方空間。她不理世俗,以「周美青的方式」扮演總統的妻子。

五二○一到,周美青內心掙扎、衝突卻也達到前所未有的最高點。雖然她已發布聲明不辭去現職,但可以想見她日後的壓力將越來越大,什麼將會是她的抉擇?

周美青的未來,可能一如艾蓮諾的名言:「女人就像茶包——沒放進熱開水前,永遠不知道她會多濃。」 *周美青大事紀
求學時期
民國41年
出生於香港,上有兄姊,排行第三。父親周兆溎為船長,母親喬鑫貞為家庭主婦。

民國42年
1歲-舉家遷至台灣。

民國47年
6歲-進入私立再興小學就讀。

民國56年
15歲-再興初中部畢業,考入北一女就讀。

民國57年
16歲-高一時,同學馬莉君(馬英九妹妹)帶她至家中包水餃,首度見到念建中高三的馬英九。

民國59年
18歲-北一女畢業,進入政大政治系。

民國60年
19歲-大一結束後,轉政大法律系。

民國63年
22歲-政大法律系畢業,赴美至紐約大學法律研究所就讀。

進入婚姻
民國64年
23歲-馬英九膝蓋骨受傷,馬莉君拜託同校的周美青照顧,兩人感情加溫。

民國65年
24歲-獲紐約大學商法碩士,馬英九在紐約大學研究室向周美青求婚。同年隨馬英九至波士頓,馬在哈佛攻讀法律博士,周則在哈佛正式註冊選修日文。

民國66年
25歲-八月二十日在紐約結婚。此日期與馬英九父母結婚日同一天。

民國65-70年
24-29歲-馬英九在哈佛期間,周美青擔任東亞法學中心研究助理,並在中國餐館、哈佛法學院圖書館打工,身兼三份工作。六十九年時長女馬唯中在美出生。

走入政壇家庭
民國70年
29歲-隨馬英九回台。馬英九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兼蔣經國英文秘書,踏入政壇。

民國71年
30歲-進入中國商銀擔任法務室職員。

民國74年
33歲-次女馬元中出生。

民國80年
39歲-馬英九擔任陸委會副主委,八十二年成為國內最年輕的法務部長,因積極查賄使民間聲望大漲。馬成為公眾人物後,周美青開始減少與其一起出門。

民國86年
45歲-馬英九辭官回政大教書,周美青偶至政大接他下班,重拾平凡夫妻生活。 成為市長夫人、再當上第一夫人
民國87年
46歲-馬英九宣布參選台北市長。多年後他說:「我太太直到現在都不諒解。」雖如此,選前周美青仍首度公開為馬英九助選。 馬唯中透過甄試考進台大,卻飽受議論;周美青決定將女兒送至美國哈佛,以杜絕議論與媒體追逐。其後,馬英九認養流浪狗馬小九,獲周美青疼愛。

民國90年
49歲-升中國商銀法務室主任,屬十四職等。

民國91年
50歲-母親過世。同年馬英九連任台北市長。

民國92年
51歲-SARS爆發,馬英九坐鎮辦公室,連續四十二天未回家。

民國93年
52歲-馬元中北一女畢業,赴美國布朗大學就讀。次年馬英九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

民國95年
54歲-中國商銀與交銀合併成為兆豐銀行,周美青出任法務處處長。

民國97年
56歲-父親二月過世。三月二十二日,馬英九當選第十二屆總統。三月二十五日周美青發表聲明,將在「不妨礙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整體形象與業務之推展」,與「不影響身為總統配偶身分所應盡之責任」前提下,繼續上班。

*周兆溎(民國6年~97年)小檔案
學歷:上海吳淞商船學校(約等於高中學歷)

經歷:輪船招商局N3其美型貨輪船長、益強(後改名裕民)船長、船長公會理事、中華海事檢定社總檢定師、正中檢定理算有限公司創辦人 *周美青——自主風格鮮明的第一夫人
宋美齡
配偶:蔣介石
期間:民國39-64年
學歷:美國衛斯理學院
家世:牧師富商家庭
風格:外柔內剛、外交手腕靈活,被《時代》稱為「鋼鐵之花」

劉期純
配偶:嚴家淦
期間:民國64-67年
學歷:不詳
家世:山東世族
風格:傳統婦女,完全奉行「女主內」哲學

蔣方良
配偶:蔣經國
期間:民國67-77年
學歷:不詳
家世:前蘇聯工人家庭
風格:行事低調,與公眾保持距離,絕少與外界接觸

曾文惠
配偶:李登輝
期間:民國77-89年
學歷:台北第三高女(今中山女高)
家世:傳統日本教育家庭
風格:拘謹內向,公、私皆聽從先生安排

吳淑珍
配偶:陳水扁
期間:民國89-97年
學歷:中興大學法商學院
家世:醫生家庭
風格:立委出身,行事爭議大,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個被起訴的第一夫人

周美青
配偶:馬英九
期間:民國97年—
學歷:美國紐約大學商法碩士
家世:船長家庭
風格:任銀行法務主管,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職業的第一夫人

就是要結婚 省錢婚禮秘笈大公開

甯怡萱 2008/05/27


當個6月新娘似乎不只是台灣的流行,美國人也很愛,可是面對著大環境走弱的情勢,婚還是得結,但做法卻可以很經濟;雖然奢華的婚禮如夢似幻,但簡單隆重的做法才是刻骨銘心。

準新娘Kelly Collins趕在6月最後1個星期5要嫁給真命天子Paul Hilcoff,他們所謂的世紀婚禮會在美國麻省的1個酒莊中舉辦,牧師證婚部分是在果樹中搭起聖壇,感覺就像在伊甸園,儀式完成之後,賓客回到酒莊的餐廳享受美食,酒品由該酒莊供應,因為選在星期5舉辦而非周6,所以費用只要4,500美元,比周末硬是少掉1,500美元。

廣告



在新娘禮服方面,與其選擇帶有頭紗的正式禮服,Kelly Collins最後只穿了類似伴娘禮服的禮服出場,同樣是象徵純潔的白色,簡單大方而且只要200美元;新娘捧花與蘋果香味的主題蠟燭,都是郵購而來,捧花只要300美元、蠟燭每個1.5美元;喜帖,總共75美元,自己動手製作;結算下來,整個婚禮費用只要9,000美元。Kelly Collins表示,她們盡可能的節省或是自己動手作,如果無法DIY,那就省略吧!

據產業調查公司Wedding Report的數據,2007年的婚禮花費平均值為28,732美元,他們預計2008的平均值會降到28,704美元。顯見該產業也是美國經濟率的受害者之一。

全美餐飲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atering Executives;NACE)也有一半的會員下調2008的銷售預測,甚至到目前為止,有12%的訂單因為準新人的財務問題而取消服務。

情到濃時、互定終身、來到神的面前、許下一世的誓證,說起來簡單,但整個流程卻可以拖上1整年來規畫。對 Tammy Li來說,經濟環境的轉變再真實不過,從結婚念頭一起到8月30日的婚禮當天,汽油與牛奶都雙雙上漲,再豪華的婚禮也只能縮水。

由於美元走貶所致,夢幻婚禮也只能屈服,婚禮地址不變,仍舊是5星級的酒店,但是酒席時間必須提早,從星期6晚餐改為下午茶,因為這樣的挪動,可以省下令人無法忽視的1.5萬美元。

另一對新婚夫妻Danny Craig與Heather Pfisterer表示,改時間真的是省錢的方式之一,她們把婚宴從熱門的周6移到周日就省了33%的支出。NACE也表示,婚禮時間走向彈性是明顯的趨勢 ,在週五與週日舉辦婚禮的新人越來越多 。

隨著準新人愛節省的情勢持續發燒,餐飲提供者也擴大菜單的選項。約有6成的婚禮規畫師表示,以往的好酒美食已經不適用,便宜又大眾化的餐飲才是王道。NACE的董事長Daniel Briones表示,在過去,婚宴餐點的主菜至少要有牛排才表示有誠意,可是現在把主菜降級到雞排、魚排的也大有人在。

此外,婚禮拼酒的情景也不只是存在於台灣,美國人也愛乾杯,這時候要是可以要求場地的酒吧實施「限制供應」的措施,那又可以省上一筆。將在9月結婚的Annemarie Conte和Andy Kielich就只打算提供2種酒品。

若還是不夠節省,那就把婚紗與伴娘服的製作交給媽媽吧!Lorna Engler就正在為將於10月出閣的女兒與6位伴娘的禮服趕工中,要是令慈手藝不這麼精巧,不如就縮減伴娘的規模吧!這樣又可以省好幾張嘴吃飯的費用。

除了對伴娘、伴郎群進行瘦身之外,3年以上沒見的朋友也別發喜帖了吧!因為他們會不會現身還不一定,但喜帖的錢卻已經先虧了。

最後,除了縮衣節食辦婚禮,準新人也有越來越「環保」的傾向。Annemarie Conte和Andy Kielich的婚戒是傳家之寶,有著世代祖先的祝福,卻不會推高市場貴金屬價格;餐飲供應由當地農場來執行,食材既新鮮又健康;婚紗則是在eBay購得,雖然才250美元,但意義無價。

當所有人都想問有必要這麼省的時候,Annemarie Conte認為,她不想因為1場婚禮而被剝了一層皮,對她而言,「婚禮」兩個字,應該是能適應任何經濟環境的甜蜜誓言,而非負債。(甯怡萱/綜合外電)